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来人闹事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突发来人闹事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来人闹事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妥善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2. 最大程度减少来人闹事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
3. 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社会秩序正常运行。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来人闹事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值班、信息收集、资料整理等工作。
3. 成立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交通疏导组、舆情监控组等专项工作组。
四、应急预案措施1. 信息收集与报告(1)发现来人闹事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情况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迅速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控制现场秩序。
(2)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a.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b. 与闹事者沟通,了解诉求,寻求解决方案。
c. 如有必要,请相关部门协助处置。
3.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迅速赶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2)如需转院,及时联系救护车,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4. 交通疏导(1)交通疏导组负责现场交通指挥,确保交通秩序。
(2)必要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保障现场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5. 舆情监控(1)舆情监控组负责收集、分析现场及周边地区的舆情动态。
(2)根据舆情情况,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五、后期处置1. 事件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应急处置效果。
2. 对事件原因、责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3.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增加现场巡逻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盘查,防范不法分子趁机作案。
信息报告与媒体应对
01
建立信息报告机制
02
统一信息发布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 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官方媒体发布准确信息,及时回 应社会关切,消除恐慌情绪。
03
信息保密与舆情监控
对敏感信息和舆论动态进行监测和研 判,防范信息泄露和舆论炒作。
相关政府部门与协作单位职责
公安部门
负责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事态恶化,对违法犯罪行 为进行打击。
武警部队
根据需要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保护重要目标安 全。
宣传部门
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公开事件处理情况,消除不良影响 。
交通运输部门
负责疏导交通,确保应急处置期间交通运输畅通。
卫生部门
负责组织医疗救治力量,为受伤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医 疗救治。
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
信息收集与报送组
负责收集和上报公众闹事事件的相 关信息,及时掌握事态进展情况。
现场处置组
负责赶赴现场,控制局势,缓解矛 盾,保护相关人员和财产安全。
医疗救护组
负责组织医疗资源,对受伤人员进 行救治,保障伤员生命安全。
物资保障组
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与调配,确保 现场应急工作的正常进行。
响应流程与步骤
接警与初步研判
接到公众闹事事件报警后,应立即对事件进行初 步研判,包括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性质和影响 范围等。
现场指挥与协调
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和 救援队伍的行动,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 。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初步研判结果,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 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对闹事人员的防范处理预案

对闹事人员的防范处理预案[正文]防范处理闹事人员预案一、背景介绍社会治安问题日益严峻,随之而来的闹事事件屡见不鲜。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并确保公众安全,制定对闹事人员的防范处理预案势在必行。
本预案旨在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在闹事事件中的综合应对能力。
二、预案制定目的1. 预防闹事事件的发生;2. 提前制定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处理效率;3. 维护公众安全,保护公共财产;4. 降低闹事事件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三、预案内容1. 组建应急响应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由相关部门组建应急响应小组,成员包括公安、消防、医疗等职能部门。
该小组负责制定并执行预案,及时应对闹事事件。
2. 加强情报搜集和研判建立健全闹事人员的情报搜集和研判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多方合作进行信息收集。
对涉及闹事的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
3. 提前预案演练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模拟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修订完善。
演练内容包括快速处置闹事现场、疏散公众、保护重要设施等,以提高各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
4. 制定应急处置流程根据不同的闹事情况,制定详细的处置流程,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流程包括情报收集、警示预警、人员调度、现场处置等环节,以确保应对措施的全面与有序。
5. 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建立技术支持团队,提供高效的视频监控、指挥调度等技术支持。
为现场指挥员提供准确的图像和语音信息,以便更好地指挥现场人员处置闹事事件。
6. 强化公众宣传与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社会法律法规,普及公众防范知识。
加强对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提高应对不同情况下的自救自护能力,增强整体防范能力。
四、预案执行流程1. 警情接报接到闹事报警后,警察部门及时响应,确保相关人员及装备到位。
2. 现场处置根据预案的指示,快速抵达闹事现场,展开处置行动。
将闹事人员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内,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3. 人员疏散在确保公众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疏散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指导。
来人闹事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我单位正常工作秩序,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来人闹事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制止来人闹事行为,防止事态扩大。
2. 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3. 维护我单位正常工作秩序,树立良好形象。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来人闹事事件的处理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处置工作。
(2)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3)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预案实施步骤1. 现场发现来人闹事行为时,现场处置组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3. 现场处置组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事件原因、参与人员、规模等情况,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4. 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处置方案,并下达指令。
5. 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
6. 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舆论。
7.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8. 处置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急指挥部应迅速调整处置方案,确保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五、预案终止条件1. 事态得到有效控制,来人闹事行为得到制止。
2. 事件原因得到查明,相关责任人得到处理。
3. 应急指挥部认为可以终止应急预案。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指挥部成员及相关部门人员进行预案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2.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如有重大变化,应及时更新预案内容。
八、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应急指挥部所有。
以上预案旨在提高我单位应对来人闹事事件的能力,确保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_详细

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理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遭遇的公众闹事事件,尽可能的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救援和匡助,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正常施工秩序。
实现“五个工程”(质量精品、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和“六位一体” (安全、质量、环保、工期、效益、技术创新一体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应对公众闹事事件的能力和执行力。
依据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规定, 编制本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指挥部成立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总预案中相同。
各经理部成立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经理部经理任组长,副经理、书记、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安全、协调负责人任成员,下设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求援办公室设在办公室, 由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1 领导小组组长1)全面负责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3)领导催促小组成员做好公众闹事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求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组织指挥求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5)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援请求;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求援经验教训。
2 领导小组副组长1)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求援的具体指挥工作;2)负责日常潜在闹事危(wei)险性的评估,发生重大事故时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10 分钟内赶赴现场,稳定群众情绪,研究处理意见,疏散群众,妥善处理。
3 保安或者公安人员1)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人员安全,维护现场秩序,治安保卫疏散工作。
2)接到突发性事件信息后,在 5 分钟内赶赴现场,即将制止事态的发展和一切过激言行, 严防各种破坏活动、打架闹事伤人、挠乱正常施工等行为,并查缴各类破坏、伤人工具,追查幕后组织人员。
3)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并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做到及时妥善处理。
活动人员聚众闹事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预防和应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聚众闹事事件,保障活动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制止聚众闹事行为;2. 最大限度地减少聚众闹事对活动的影响;3. 维护活动秩序,确保活动顺利进行;4.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活动人员聚众闹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处置聚众闹事事件;(2)警力支援组:负责协调公安、武警等警力支援;(3)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4)宣传报道组:负责现场情况报道和舆论引导;(5)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物资、设备保障;(6)现场疏散组:负责现场人员疏散和秩序维护。
四、应急处置措施1. 发现聚众闹事苗头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工作组迅速到位。
2. 现场处置组:(1)迅速了解事件起因、规模、人员构成等信息;(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局势,防止事态扩大;(3)对参与闹事的人员进行劝导、疏散,引导其理性表达诉求;(4)对煽动、组织闹事的人员依法予以查处。
3. 警力支援组:(1)根据现场情况,请求公安、武警等警力支援;(2)协助现场处置组维护现场秩序,确保应急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4. 医疗救护组:(1)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2)协助疏散受伤人员,确保其得到及时救治。
5. 宣传报道组:(1)及时发布现场情况,引导舆论;(2)密切关注网络舆情,防止谣言传播。
6. 后勤保障组:(1)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支持;(2)保障现场通讯畅通。
五、应急响应级别根据聚众闹事事件的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1. Ⅰ级:事件涉及人数众多,影响范围广,可能造成严重后果;2. Ⅱ级:事件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范围较大,可能造成一定后果;3. Ⅲ级:事件涉及人数较少,影响范围较小,可能造成轻微后果;4. Ⅳ级:事件涉及人数少,影响范围小,可能造成轻微后果。
2024年施工项目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2024年施工项目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在施工项目中,预计可能出现公众闹事事件。
一旦遇到此类情况,应急预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2024年施工项目公众闹事事件的应急预案: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一旦接到关于公众闹事事件的报告,立即通知指定的应急处理小组,确保立即采取行动。
2.保持冷静。
在公众闹事事件中,保持冷静是至关重要的。
领导人员和员工都要保持冷静和冷静的头脑,以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3.与当地执法部门合作。
在处理公众闹事事件时,与当地执法部门密切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确保与警方、消防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沟通,以协助应对事件。
4.制定沟通计划。
在处理公众闹事事件时,有效的沟通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和更新情况,避免出现谣言和恐慌。
5.考虑安全风险。
在公众闹事事件期间,安全风险会增加。
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他们不会受到伤害。
6.寻求媒体支持。
在公众闹事事件中,媒体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寻求媒体的支持,向他们提供准确的信息,以确保事态得到妥善处理。
7.进行后续评估。
在处理完公众闹事事件后,进行后续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评估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将来处理类似事件时更加有效。
总之,应急预案是处理公众闹事事件的重要工具。
通过有效地实施预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对施工项目造成的损失,提高处理事件的效率和有效性。
因此,各相关部门和员工都应积极配合,认真执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群体聚众闹事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群体聚众闹事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准确判断群体聚众闹事事件的性质和规模,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 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体聚众闹事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3. 依法妥善处理群体聚众闹事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处置小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等。
(1)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收集相关信息,向上级报告。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协调,组织警力、消防、医疗等救援力量。
(3)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处置群体聚众闹事事件,包括劝说、疏散、抓捕等。
(4)宣传报道组:负责对事件进行宣传报道,引导舆论,稳定民心。
(5)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物资供应、安全保障、应急通讯等。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信息报告(1)发现群体聚众闹事事件后,立即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处置工作。
2. 现场控制(1)立即组织警力、消防、医疗等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2)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确保人员安全。
(3)劝说、疏散聚集人员,防止事态扩大。
3. 依法处置(1)对带头闹事、扰乱秩序的人员,依法予以控制。
(2)对涉嫌违法的人员,依法予以逮捕。
(3)对受伤人员,立即进行救治。
4. 后续处置(1)事件平息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秩序。
(2)调查事件原因,查明责任,依法进行处理。
(3)做好善后工作,安抚群众情绪。
五、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如警力、消防、医疗设备等。
2. 通讯保障:确保现场通讯畅通,及时传递信息。
3. 人力资源保障:组织专业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本预案旨在规范公众闹事事件的应对流程,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保障公众安全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情况:•公众集会、游行示威等群体性事件;•公众对政府决策、公共事务不满,采取罢工、罢课、罢市等行为;•公众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引发的闹事事件。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指挥机构成立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工作职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现场指挥调度;•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对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处理意见。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收集与报告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及时获取公众闹事事件的相关信息。
如发现事件可能引发群体性冲突或暴力行为,应立即报告。
2. 预先响应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预先研判可能的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预先响应措施,如提前调配警力资源、启动应急通道等。
3. 现场处置•现场指挥:建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指挥;•疏散人群: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疏散危险区域内的无关人员,防止发生次生事故;•调查取证:对事件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了解事件原因及涉及人员;•舆论引导: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除恐慌情绪。
4. 事后处置•对受损的公共设施进行修复;•对参与闹事的人员进行教育、惩处;•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五、资源保障1. 人力资源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同时,应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2.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包括防护装备、救援设备等,确保现场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通信保障加强通信保障能力,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通信畅通无阻。
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如对讲机、移动电话等,以满足现场应急通信需求。
4. 交通运输保障保障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交通运输需求,包括调配足够的交通运输工具,确保人员、物资的及时到达现场。
六、风险评估与预警1. 风险评估对可能引发公众闹事事件的各类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各因素的风险级别及影响范围。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制定演练计划
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包括演 练场景、参与人员、时间安排等。
演练评估
在演练过程中,对参与人员的响应速度、 协调配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演练评估与总结
评估演练效果
根据演练目标,对参与 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估, 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
总结经验教训
针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进行总结,提 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2023-10-27
目录
• 预案概述 • 事件类型与级别 • 应急组织与职责 • 应急响应与处置 • 资源保障与支持 • 预案演练与培训 • 预案修订与完善 • 预案实施与监督
01
预案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公众闹事事件是指因社会矛盾、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大量 公众聚集并采取静坐、游行、示威等手段,表达诉求或发泄 不满的群体性事件。
目标
本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公众闹事事件应对机制,及时、有 效地应对和处置公众闹事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预案重要性
保障公民权利
公众闹事事件是公民表达诉求 的一种方式,应急预案的制定 和实施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
权利和表达自由。
维护社会稳定
公众闹事事件容易引发社会不安 和混乱,制定应急预案有助于维 护社会稳定,减少不良影响。
奖惩制度与责任追究
01
设立奖励制度
对在预案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和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02
严格责任追究
对于在预案实施过程中失职、渎职的人员,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
责任。
03
落实奖惩制度
确保奖励和处罚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
THANKS
小区居民聚众闹事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有效应对小区居民聚众闹事事件,保障小区居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小区的正常秩序,确保小区安全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及时发现、预防和控制小区居民聚众闹事事件,防止事态扩大。
2. 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小区的正常秩序。
3. 依法处理聚众闹事事件,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稳定。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小区居民聚众闹事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小区居民聚众闹事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组长:小区物业经理副组长:小区保安队长、居委会主任成员:小区物业、保安、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相关人员2. 小区物业、保安、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相关单位职责:(1)物业:负责小区日常管理,发现聚众闹事事件后,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保安:负责小区安全巡逻,发现聚众闹事事件后,立即报告物业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协助控制现场。
(3)居委会:负责组织协调小区居民,了解事件原因,配合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4)业主委员会:负责协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维护小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小区安全管理,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2. 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法律意识。
3. 建立健全小区居民投诉机制,及时化解矛盾。
4. 加强与居民沟通,了解居民诉求,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
5. 加强与周边单位的协调,共同维护小区治安稳定。
六、应急处置程序1. 初步处置(1)发现聚众闹事事件后,物业、保安、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应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3)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安抚群众情绪,防止事态扩大;②隔离现场,避免无关人员进入;③了解事件原因,控制现场秩序;④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暴力事件发生。
2. 现场处置(1)了解事件原因,分析事件性质。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1 编制目的及依据1.1目的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理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遭遇的公众闹事事件,尽可能的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救援和帮助,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正常施工秩序。
实现“五个工程”(质量精品、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和“六位一体”(安全、质量、环保、工期、效益、技术创新一体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应对公众闹事事件的能力和执行力。
1.2 依据依据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规定,编制本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2 组织机构指挥部成立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总预案中相同。
各经理部成立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经理部经理任组长,副经理、书记、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安全、协调负责人任成员,下设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求援办公室设在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应急职责1 领导小组组长1)全面负责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3)领导督促小组成员做好公众闹事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求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组织指挥求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5)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援请求;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求援经验教训。
2 领导小组副组长1)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求援的具体指挥工作;2)负责日常潜在闹事危险性的评估,发生重大事故时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10分钟内赶赴现场,稳定群众情绪,研究处理意见,疏散群众,妥善处理。
3 保安或公安人员1)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人员安全,维护现场秩序,治安保卫疏散工作。
2)接到突发性事件信息后,在5分钟内赶赴现场,立即制止事态的发展和一切过激言行,严防各种破坏活动、打架闹事伤人、挠乱正常施工等行为,并查缴各类破坏、伤人工具,追查幕后组织人员。
应急预案聚众闹事

一、预案背景聚众闹事事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多人因某种原因集体进行非法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公共安全的行为。
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此类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控制聚众闹事事件,防止事态扩大。
2. 最大限度地减少聚众闹事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3.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聚众闹事事件的处理工作。
成员包括:(1)指挥长:由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担任;(2)副指挥长:由相关部门领导担任;(3)成员:由公安机关、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人员组成。
2. 各部门职责(1)公安机关:负责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秩序维护、抓捕违法人员等;(2)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现场协调、物资保障、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3)企事业单位:负责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四、预案措施1. 预警阶段(1)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密切关注可能引发聚众闹事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信息;(2)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预防聚众闹事事件发生;(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2. 应急响应阶段(1)现场处置:公安机关迅速出动警力,到达现场,控制局势,防止事态扩大;(2)人员疏散:根据现场情况,有序疏散围观群众,确保人员安全;(3)秩序维护:加强现场秩序维护,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4)抓捕违法人员: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抓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5)信息发布:及时发布事件进展情况,回应社会关切,稳定民心。
3. 应急结束阶段(1)事件调查:对事件原因、经过、处理结果等进行调查,查明责任;(2)善后处理:对受害者进行救助,对受损财产进行赔偿;(3)总结经验:对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组织充足警力,确保应急响应阶段人员需求;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警用装备、防护用品、警戒设施等;3.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响应阶段的资金需求;4. 信息保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施工项目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范文(二篇)

施工项目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范文一、应急预案目标:1. 提供一套科学、合理、便捷的应急处置程序,使施工项目公众闹事事件能够进行快速、有效、有序的处理;2. 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3. 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共财产安全;4. 提升组织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二、应急预案具体措施:1. 制定相关应急预案(1)组建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并进行定期演练;(2)制定事前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公众态度和舆情动态等,以及完善现场的管理措施;(3)制定沟通协调机制,并与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确保能够及时调动资源;(4)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预案实施的具体步骤,确保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突发事件。
2. 预案执行(1)公众冲击现场的情况:- 保持冷静,避免与闹事群众发生肢体冲突;- 立即通知施工现场负责人,将现场随时掌控;- 向警方报告闹事情况,请求支援;- 若现场秩序无法得到控制,及时疏散其他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确保安全;- 尽量与闹事群众进行有效沟通,听取他们的诉求,并尽快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协商。
(2)突发事件处理:- 若闹事群众的行为威胁到施工安全,立即停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通知相关部门,要求尽快处置;- 提醒现场人员注意自身安全,防范可能出现的伤亡事故;- 尽快与施工项目相关责任方进行沟通,协商解决方案;- 安排专人与闹事群众进行有效沟通,尽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3)事后处理:- 完善事件记录,保留相关证据;- 进行事后评估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与闹事群众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关切,并积极解决问题;- 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减少不良影响。
三、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演练:每年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演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预案制定和预案执行的合理性与有效性;2. 预案中所涉及的部门职责和预案流程的衔接情况;3. 对应急处理小组成员的培训和训练情况。
闹事人员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针对可能发生的闹事事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部门或区域内的各类闹事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群体性闹事、个体性闹事、抗议活动等。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处置闹事事件,防止事态扩大;2.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3. 最大限度地减少闹事事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闹事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具体应急措施,协调各部门、单位共同应对闹事事件;3. 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处置工作。
四、应急响应1. 事件发生时,现场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领导小组报告;2. 现场指挥部应根据事件性质、规模和影响,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疏散围观群众,确保现场安全;(2)控制闹事人员,防止事态升级;(3)及时收集信息,了解闹事原因和诉求;(4)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交通畅通;(5)加强巡逻防控,防止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发生;(6)组织人员安抚闹事人员,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3. 事件处置过程中,应加强与上级部门、公安机关、医疗卫生、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应急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资源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充足;3. 装备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提高应急处置效率;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六、后期处置1. 事件结束后,现场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原因、影响、处置情况进行调查评估;2. 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对相关人员、部门进行责任追究;3.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预案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3. 各部门、单位应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报领导小组备案。
施工项目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施工项目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了预防和应对施工项目可能发生的公众闹事事件,保护施工人员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我国政府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公众闹事事件的预防和应对。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施工项目应急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担任总指挥,安全总监、施工员、技术人员、保安队长等组成。
2. 职责(1)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的开展,确保应急措施的落实。
(2)安全总监:负责制定和落实安全措施,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施工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4)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支持,提供解决方案。
(5)保安队长:负责维护施工现场的治安秩序,保障施工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五、预防措施1. 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施工人员和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施工项目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2. 沟通协调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公众的诉求和关切,积极回应公众的疑问和质疑,化解公众的不满和矛盾。
3. 严格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4. 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
六、应急响应1. 信息收集与报告一旦发生公众闹事事件,立即收集相关信息,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维护现场秩序,保护施工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3. 沟通协调应急指挥部负责与公众进行沟通协调,解释政策,解答疑问,化解矛盾。
4. 支援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必要的支援和保障,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来人闹事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突发来人闹事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管辖范围内的各类来人闹事事件。
二、组织机构1.成立来人闹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处理来人闹事事件。
2.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现场保护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工作。
(3)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外宣传报道、舆情监控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信息报告(1)发现来人闹事事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核实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局势。
(2)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对现场进行保护,防止事态扩大。
3.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立即赶赴现场,对伤员进行救治。
(2)对伤员进行分类,确保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对伤员进行转运,送往附近医院。
4.宣传报道(1)宣传报道组及时对外发布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加强对舆情监控,及时了解公众对事件的反应。
5.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确保应急物资供应,满足现场处置需求。
(2)为应急指挥部和现场处置组提供后勤保障。
四、后期处置1.事件平息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3.对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五、注意事项1.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信息报送,确保信息畅通。
3.做好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需求。
4.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5.加强宣传引导,稳定社会情绪。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02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
组织领导
01
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各项应急措施得到有效
实施。
资源调配
02
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利进行。
决策制定
03
根据事件发展态势和现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
和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风险评估
对可能发生的公众闹事事件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 的风险因素和影响。
制定应对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应对策略 。
预案演练
模拟演练
模拟公众闹事事件的发生,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人员培训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对能力和技能。
资源整合
确保应急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员得到有效整合和调配。
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现场救援,对受伤 人员进行救治,对受灾人员进行安置 和安抚。
现场处置
根据应急指挥机构的指示和现场情况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现场处置,控制 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03
监测与预警
信息监测
1 2 3
实时监测网络舆情
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网络上的舆情信息,及时 发现可能引发公众闹事事件的言论和行为。
调查评估
调查事件原因
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 过程。
评估影响
评估事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 响。
总结经验教训
根据调查评估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恢复重建
修复受损设施
对受损的公共设施进行修复和重建,尽快恢 复正常运转。
重建社会信任
采取措施重建社会信任,增强公众对政府和 社会组织的信任感。
特征
施工项目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模版

施工项目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模版一、事件背景与概述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公众闹事事件,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公众的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应急预案,旨在快速有效地应对公众闹事事件,减少损失和风险。
二、应急组织与领导1. 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负责协调与指挥应急工作。
-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
- 成员:包括施工现场相关责任人、公共关系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
2. 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地点:设立于施工现场附近或相对集中的地方。
- 功能: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安排、信息收集和发布等工作。
三、事件预警与信息收集1. 事件监测与预警:- 安全保卫人员、公共关系人员等应及时监测施工现场周边情况,特别注意公众态度和言行表现,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闹事事件。
2. 信息收集与整理:- 应急指挥中心成员负责收集、整理并汇总闹事事件相关信息,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原因、目标等。
四、事件应急响应1. 首次响应措施:-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通知施工现场相关人员到达指挥中心,了解情况并制定应对方案。
- 安保人员立即增派,加强施工现场的防控和巡逻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 公共关系人员与闹事人员进行沟通,尽量化解矛盾,避免事态升级。
- 公众关注度较高的媒体资源进行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传递正确、客观的信息。
2. 事件应急处置:- 根据闹事事件的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包括:a. 收集证据和取证:拍摄、录像等方式记录事件过程,保留相关证据。
b. 临时交通管制:根据需要在现场周边设立交通管制点,确保交通秩序。
c. 调配人力资源:根据闹事规模和性质,对施工现场的安保人员进行调配,增加人力投入。
d. 指挥协调:通过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与协调现场应急工作,确保行动统一有序。
e. 公共关系处理:与闹事人员进行沟通协商,尽力化解矛盾和冲突。
f. 事件报告和信息发布: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并通过适当渠道发布信息,减少谣言的传播。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公众闹事事件指的是由于其中一种原因,一群或多群人集结、聚众在特定地点进行不正当活动,有可能引发社会秩序的紊乱和公共安全的威胁。
为了保护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事前制定并实施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是任何组织或机构应该重视的事项。
二、应急预案编制1.事件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公众闹事事件进行分析,并了解其特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威胁程度。
2.制定具体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在应急预案中明确应对措施,包括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流程、物资和装备准备等。
3.组织调度:明确应急预案的执行机构、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建立组织协调机制,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4.培训演练:针对不同角色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实施流程1.预警机制(1)建立信息收集、分析和监测机制,对社会动态、群众情绪等进行实时监控。
(2)建立与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相关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公众闹事事件。
2.应急处置流程(1)一级预警:发现可能发生公众闹事事件的迹象或线索,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并进行舆情引导。
(2)二级预警:发现公众闹事事件即将发生,提示各部门做好准备,警戒线人员开始加强巡逻和警戒。
同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申请批准调动警力和应急物资。
(3)三级预警:公众闹事事件已经发生,迅速调动警力和应急力量赶赴现场,封锁事发区域,控制现场人员,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处置,防止形势进一步恶化。
(4)四级预警:公众闹事事件扩大化,暴力事件频发,要求动用武装力量参与处置。
同时,通过媒体发布情况通报,向公众传达信息,稳定社会情绪。
3.物资和装备准备(1)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库,储备常用的应急物资,如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暴器械等。
(2)确保相关执法人员和应急人员具备必要的装备,包括通信设备、警棍、手铐等。
(3)根据预案执行情况,及时调动和补充应急物资。
四、组织调度和指挥(1)成立应急指挥部,由主要负责人或主管部门负责召集、指挥处置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1编制目的及依据1.1目的为了迅速、有用地处理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遭遇的公众闹事事件,尽可能的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救援和帮助,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康健,维护正常施工秩序。
实现“五个工程”(质量精品、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调和)和“六位一体”(安全、质量、环保、工期、效益、技术创新一体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应对公众闹事事件的能力和执行力。
1.2依据依据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规定,编制本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
2组织机构指挥部成立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总预案中相同。
各经理部成立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经理部经理任组长,副经理、书记、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安全、协调负责人任成员,下设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求援办公室设在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应急职责1领导小组组长1)全面负责公众闹事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3)领导督促小组成员做好公众闹事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求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组织指挥求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5)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援请求;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求援经验教训。
2领导小组副组长1)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求援的详尽指挥工作;2)负责日常潜在闹事危险性的评估,发生巨大事故时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10分钟内赶赴现场,安定群众情绪,研究处理意见,疏散群众,妥善处理。
3保安或公安人员1)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人员安全,维护现场秩序,治安保卫疏散工作。
2)接到突发性事件信息后,在5分钟内赶赴现场,立即制止事态的发展和一切过激言行,严防各种破坏活动、打架闹事伤人、挠乱正常施工等行为,并查缴各类破坏、伤人工具,追查幕后组织人员。
3)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并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做到及时妥善处理。
4综合科1)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2)必要时代表本单位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3)对突发事件引发的人员伤亡,医疗组根据详尽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救助。
4)平时提前做好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准备工作。
5)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发事故时负责技术处理措施及督促措施落实情况。
6)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有重点的摸排调查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口前移,发现有可能发生群体性的闹事活动,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查清事发原因、动机和幕后参与组织人员,并做好疏导、劝阻、教育工作。
报警方法、联络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明位置,使每一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
5财务科1)负责事故处理措施相关计划资金的落实,并收集、核算、计划、控制成本费用,降低资源消耗,对救援活动提供资金保障;2)编制处理事故的所需物质及费用报表,并对物资采购进行监督管理。
6治安联防队伍1)为不脱产的专业队伍,是处理公众闹事事件的中坚力量。
2)针对危险事件,配备日常装备器材。
3)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能保证在5分钟内赶赴现场,立即制止事态的发展和一切过激言行,严防各种破坏活动、打架闹事伤人、挠乱正常施工等行为。
4)针对发生的突发事件和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内向当地派出所所长请示汇报,并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努力安定现场人员情绪,严防打架伤人、破坏财物活动等,尽快引导疏散周围人员。
4应急事故识别为积极预防,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避免、减少恶性群体闹事事件的发生。
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统筹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居安思危,积极开展情报调研,要及早发现、超前预警、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
详尽要开展好以下工作:1广博搜集情报信息,及时了解和严密掌握人员动态。
这是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前提,要及时确凿地把握人员思想动向,消除引发公众闹事事件的不安定因素,更好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通过及时获取各种与治安问题直接有关的情报信息,及时掌握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带有倾向性、政策性和群体性的影响社会政治安定的问题,以便先发制人、主动出击,把一些尚未形成气候的事件苗头迅速制止在萌芽状态,或为下一步的处置工作制定方案奠定基础。
搜集情报信息必须广博发动广漠员工,调动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建立全方位、全时空的信息网络。
保障情报信息的及时搜集、快速传递与确凿应用。
2常备不懈,快速反应。
快速反应是处理公众闹事突发事件的关键,因此平时必须做好处置力量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一声令下立即赶赴事件现场。
要教育广漠员工充分认识和了解现阶段某些可能诱发或引发公众闹事突发事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因素及社会问题,在思想上做好随时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
要严格加强日常作战训练,提高处置力量的作战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
3教育疏导为主,综合科要认真、合理地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以缓解矛盾,把公众闹事事件制止在萌芽状态或预谋之中。
要努力从源头上缓解冲突、减少对抗,切实做好维护安定的各项工作。
4采取正确有用的对策,全面控制局势,防止事态发展、扩大和恶化。
建立一套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先入为主,超前预警,及时获取相关的情报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力争把公众闹事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5应急管理处置公众闹事事件必须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统一负责、统一号令,各相关部门整体作战。
1听从指挥,遵守纪律。
处置公众闹事事件是一项分外的任务,是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的果断措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执法性。
凡是参与处置工作的所有人员,在行动之前必须遵守纪律,审慎行事,加强请示报告,依据上级的命令果断行动,尽快平息事态。
在处置过程中,要坚持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的工作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切忌自作主张,擅自行动。
行动结束后,对事件的善后工作及有关人员处理,也要依据相关的政策与法律进行。
不能因制止事件而侵害无辜群众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及公私财产权。
2慎用警力和强制措施。
要根据群体性事件的性质、起因和规模来决定是否使用、使用多少和如何使用警力,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来决定是否采取强制措施。
要防止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失慎而激化矛盾,防止警力和强制措施使用不当而使事态扩大。
3慎用武器警械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现场的民警和联防队员应当携带必要的警械装备。
如要使用警械,应当严格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执行。
4抓住时机,果断处置。
如果事态发展,形成非法集会、示威、游行或聚众堵塞公共交通或者非法占据公共场所、包围、冲击经理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时,迅速出动宣传车和联防队员,赶赴现场,善言规劝、疏导有关人员和围观群众尽快离开,减少人员和车辆大量集结,防止事态扩大。
对围堵、冲击经理部、阻断交通的活动,要抓住时机,果断处置,控制局势,尽快平息事态,防止事态扩大蔓延。
5如果事态继续发展,有发生大规模闹事的可能时,立即通知当地警察和武装人员控制现场。
6在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救治受伤人员。
事件平息后,各有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算帐现场,撤除路障,解除现场管制和交通管制,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7群体性事件处置结束后,应当及时进行总结并向上级报告。
6应急原则和程序1应急原则公众闹事的应急原则是教育疏导,缓解矛盾;因事施策,区别对待;精心组织,统一指挥;控制全局,确保重点;迅速果断,不失时机;讲究策略,依法办事;加强领导,协调一致。
在处置公众闹事事件时讲法制,既坚持原则,又讲究策略和方法,针对例外事件和例外发展阶段,因情施策、妥善处理,防止因处置不及时或处置措施不当而造成矛盾激化,酿成更大事端。
在详尽工作中,要本着宜顺忌激、宜解忌结、宜散忌聚原则,根据公众闹事事件的性质、起因和规模,积极疏导,有用控制,迅速稳当,坚决果断,依法办事,讲究策略,有理、不利、有节地抓住时机,坚决依法果断处置,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控制局势,尽快平息事态,防止事态扩大升级,将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2应急程序公众闹事事件当地派出所、联防人员控制事态派出所现场控制办公室组织抢救联防队疏导人员现场急救车辆保证道路通畅送往最近医院领导小组了解伤亡并报告事故情况指挥部成立调查组并提交调查报告报公司安质部3.17.7应急响应为科学、经济、有用地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将根据事件的等级、发展趋势及控制程度,及时将情况上报公司,并按规定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调整响应级别或结束响应。
应急响应级别如下:1Ⅰ级响应:凡发生特别巨大的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到现场处置,半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公司、****公安局。
2Ⅱ级响应:发生巨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以及成员单位立即到现场处置,半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公司、****公安局。
3Ⅲ级响应:发生较大的突发事件,应急小组成员以及成员单位立即到现场处置,半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公司、当地派出所。
4Ⅳ级响应:凡发生大凡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成员单位立即到现场处置,1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公司。
5事故及紧急情况得到遏制后,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并按国务院75号令开展事故调查处理。
大凡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将事故调查处理意见上报指挥部。
8应急状态的解除当确认事件得到有用控制后,由宣布进入应急状态的部门或者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应急状态的解除。
9培训要求和演习1培训要求综合科应对所有员工进行日常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学习。
对联防队人员必须进行岗前知识和技能培训,并检查其体检报告后方可上岗。
2演习1)通过演习确定应急机构的反应时间,将伤者送医院的最短时间和最佳运送路线。
2)确定几种多见的闹事状况和处理方法,做到现场的控制为事件的进一步处理赢得时间。
3)通过演习让救援小组成员能正确履行自己的应急职责,规范自己的言行,掌握处置方法和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损害。
4)演练应保留相应记录,演练时间频率要求应急救援小组至少达到1-2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