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0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合集下载

简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简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简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答:简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是指能量输入、能量传递、能量散失的过程。

具体如下:
1、能量输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主要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能量传递: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能量以太阳光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散失的形式变化。

能量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以有机物(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流动。

3、能量散失: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本身的细胞呼吸及分解者的细胞呼吸,主要以热量的形式散失。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能量 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的时 间内没有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 崩溃。
为什么谚语说“一山不容二虎”?
参考要点: 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 级递减的特点和规律,营养 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 少,老虎在生态系统中几乎 是最高营养级,通过食物链 (网)流经老虎的能量已减到 很小的程度。因此,老虎的 数量将是很少的。故“一山 不容二虎”有一定的生态学 道理。
引申:人增加一千克,要消耗多少千克的植物? 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比小白菜价格高?
❖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了“十分之一定律”: 从理论上讲,一个人靠吃鱼增长身体1kg,就得 吃掉10kg鱼,10kg的鱼则要吃掉100kg的浮游 动物,100kg的浮游动物要吃掉1000kg的浮游 植物。也就是说,1000kg的浮游植物才能养活 10kg的鱼,进而才能使人增长1kg体重。
储能存量在储体存内的能量 呼能吸量作散用失散失的能量
个体3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以“营养级”为单位
....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是如何流动的?从哪里开始研究?

兔子
老鹰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太阳
呼吸散失
生产者固定 的太阳能
遗体、 分解者 残枝败叶 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 初级消费者摄食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营养级
流入能量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464.6 62.8 12.6 14.6
流出能量 (输入后一个
营养级)
62.8
12.6
出入比
13.52% 20.06%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作业设计方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作业设计方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能量流动原理分析生态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作业内容1、基础知识巩固(1)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画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图,标注各个环节和能量的去向。

2、原理应用(1)分析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或森林生态系统),计算其中某一营养级的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情况。

(2)解释为什么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逐级递减。

3、数据分析给出一组关于不同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数据,要求学生:(1)绘制能量流动的柱状图或折线图。

(2)分析数据,总结不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规律。

4、案例分析(1)探讨过度放牧或过度捕捞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

(2)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5、拓展思考(1)思考人类活动(如农业生产、城市化进程)对全球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

(2)假设如果地球上的能量流动突然停止,将会发生什么?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1)完成上述基础知识巩固、原理应用和数据分析的题目,以书面形式提交。

(2)撰写一篇关于某个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2、小组作业(1)分组进行案例分析的讨论,并形成一份共同的报告。

(2)开展关于拓展思考问题的小组辩论。

四、作业时间安排1、基础知识巩固和原理应用部分,安排在课堂学习后的当天完成,预计耗时 1 小时。

2、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部分,在两天内完成,预计每天耗时 15 小时。

3、拓展思考部分,作为周末作业,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和资料查阅,预计耗时 3 小时。

五、作业评估1、准确性检查学生对能量流动概念、过程和特点的理解是否准确,数据计算和分析是否正确。

2、逻辑性评估学生在回答问题、撰写论文和进行讨论时的逻辑思维是否清晰,论证是否合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5、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相关计算 •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
单位为103kJ/(m2·a)],据图分析: (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 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 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多少?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中来自生产者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100%=(16-2)/110× 100%≈12.7%;
生态系统 对人类最有益的部位
采取措施
森林
优质木材
适量砍伐
草原
肉、奶、优质皮革
适度放牧
农田
农作物
清除杂草、除虫
湖泊
鱼类
适度放养、适时捕捞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2021年湖南六校高三联考)如图甲表示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部 分情况,图乙表示兔的能量来源与去向。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图甲中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能量②/能量①)×100%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碳循环
非生物环境 ( CO2 )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
生物群落 (有机物)
非生物 环 境 (CO2)
呼光


吸合

生 物 的 分
作作
用用
捕食
生产者(有机物)食物链(网)




消费者(有机物)



分解者
煤、石油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物质循环的概念
单向流动
①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②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无法再被利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动力
1、概念:包括能量的 输入、 传递、转化 和 散失 的过程。
生态系统
无机环境
输入
光能
生物群落
传递和转化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散失
热量
热量 热量
2.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3.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4.能量流动的过程:
(1)输入:
①含义:能量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18.8
植食性动物 62.8
2.1
分解者 14.6
7.5
12.6 29.3
0.1
肉食性动物 12.6
5.0
未利用 327.3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P173
摄入的能量:
粪便
粪便中的能量(未被同化的能量)
初级消费者 摄入
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该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
属于本营养级的同化量
初级消费者
②参与者: 生产者 ③相关生理过程: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④总能量 :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流入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⑤形式 : 有机物固定
(2)、传递: ①形式: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②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每一 环节能量的来源:
A、生产者:太阳能 B、消费者: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C、分解者:生产者(遗体、残枝败叶); 消费者(尸体、粪便)
C
例3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 ,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 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 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 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1)调查豌豆群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施用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食物网 (food web):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很少 是单条、孤立出现的,它往往是交叉链索,形 成复杂的网络结构,此即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意义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形象体现。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把生物与非生物、 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有机 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各生物成分间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一、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1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 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 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 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
• 总初级生产量(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有机物质
入射 日光能
光合 作用
总生产量
呼 吸
净生产量
分解者
草食 肉食 动物 动物
顶级肉 食动物
贮存
输出
群落呼吸
一个普适生态系统的能流模型 (Odum, 1959)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
生态系统是一个热力学系统,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转换遵循热力学的两条 定律:
➢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能量既 不能消灭,又不能凭空创造。
③ 从总的能流途径而言,能量只是一次性流 经生态系统,是不可逆的。
3.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是不断递减的过程
① 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 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② 各营养级的同化作用也不是百分之百的, 总有一部分不被同化;
③ 生物在维持生命过程中进行新陈代谢总是 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1)能量传递效率=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2)同化量=摄入量-粪尿量
每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与去路分析:
①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

②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

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来源:a: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B: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去路:a: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
b:流向下一营养级;
c;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d: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残体以化石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精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精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进程生态系统的单向流动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逐级递减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一、概念: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进程二、输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了能量的输入三、总值: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动的总能量四、进程: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向下一营养级传递;散失的是三大功能类群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方框大小、箭头大小的含义(一)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后的四个去向呼吸散失①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残落物、尸体③自身贮存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④五、特点(一)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每一个营养级生物都因呼吸作用而散失部份热能(二)逐级递减每一个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份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传递效率10%~20%(形象地用能量金字塔表示)能量金字塔始终为正金字塔,都遵循10%~20%传递效率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可能为正金字塔,也可能为倒金字塔,上下营养级之间无固定数量关系。

六、研究意义:帮忙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利的部份。

3题图【针对训练】A.基础训练1.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l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l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

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A.0.05%B.0.5%C.0.25% D.0.025%2.在一条食物链中,低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为①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②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③流人到次级消费者体内④流人到分解者体内A.②③B.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形,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是Kcal/m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其中的1%左右B.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D.当人们把生产者作为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取得更少的能量4.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衍的总能量B.流经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和C.各个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总和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5.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太阳能辐射到系统内生产者上的能量B.生态系统中能量几乎全数来自太阳能C.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给就无法维持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6.生态系统的能量在流经食物链的各营养级时其特点是A.逐级递减和循环流动B.逐级递增和单向流动C.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D.逐级递增和循环流动7.在必然的时刻内,某生态系统中的全数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a,全数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为b,全数分解者取得的能量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 B.a>b+c C.a<b+c D.a>b=c8.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三级消费者所取得的能量为A.0.1%B.1%C.0.8% D.8%9.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气体循环和沉积型循环虽然各有特点,但都能受能量的 驱动,并能依赖于水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自 然状态下,一般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对于某 一种物质,在各主要库中的输入和输出量基本相等。大多 数气体型循环物质如碳、氧和氮的循环,由于有很大的大 气蓄库,它们对于短暂的变化能够进行迅速的自我调节。 例如,由于燃烧化石燃料,使当地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则通过空气的运动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吸收量 的增加,使其浓度迅速降低到原来水平,重新达到平衡。 硫、磷等元素的沉积物循环则易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这是 因为与大气相比,地壳中的硫、磷蓄库比较稳定和迟钝, 因此不易被调节。所以,如果在循环中这些物质流入蓄库 中,则它们将成为生物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利用的物质。
能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是指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数值,按营养级由低到高绘制成的图形成金字塔形,称 为能量金字塔。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生态系统中, 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也就越多; 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也就越少。在食物链中营养级 一般不超过5个,这是由能量流动规律决定的。 能量的研究意义 研究能量流动规律有利于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 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动向对人类 最有益的部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根据能量流动规律 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 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水华:水华也叫水花、藻花,是湖泊、 池塘等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 污染现象。水华的发生,主要由于氮、磷 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所致。(5)赤潮:赤 潮也叫红潮,是因海水的富营养化,致使 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突然大量繁殖和高度 密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6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它是 指一种生物进入到以往未曾分布过的地域 并且能够繁衍后代的现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总结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总结:1.能量流动的起点、途径和散失:起点:生产者;途径:食物链网;散失: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流入第营养级的总能量人工生态系统: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人工输入有机物中的能量3.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非最高营养级:①自身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被下营养级同化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转变成该营养级的生物量,不一定都有,最终会被利用※②+③+④=净同化生产量用于该营养级生长繁殖;最高营养级:①自身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③未被利用4.图示法理解末利用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图: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1定量不定时能量的最终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2定量定时: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末利用即末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末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未被利用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5.同化量与呼吸量与摄入量的关系: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净同化量用于生长繁殖+呼吸量※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该营养级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生产者的能量,最终会被分解者分解;※用于生长繁殖的能量在同化量中的比值,恒温动物要小于变温动物6.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1能量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这个数值在10%-20%之间浙科版认为是10%,因为当某一营养级的生物同化能量后,有大部分被细胞呼吸所消耗,热能不能再利用,另外,总有一部分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传递效率的特点:仅指某一营养级从上一个营养级所含能量中获得的能量比例;是通过食物链完成,两种生物之间只是捕食关系,只发生在两营养级之间;2能量利用率能量的利用率通常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的利用率就越高,同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能量的利用率就越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如田间除杂草,使光能更多的被作物固定;桑基鱼塘中,桑叶由原来的脱落后被分解变为现在作为鱼食等等,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3两者的关系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的传递效率是以"营养级"为研究对象,而能量的利用率是以"最高营养级或人"为研究对象;另外,利用率可以是不通过食物链的能量“传递”; 例如,将人畜都不能食用的农作物废弃部分通过发酵产生沼气为人利用; 人们利用风能发电、水能发电等; 这些热能、电能最终都为人类利用成为了人类体能的补充部分;※7.能量流动的计算规律:“正推”和“逆推”规律1规律2 在能量分配比例已知时的能量计算 规律3 在能量分配比例未知时计算某一生物获得的最多或最少的能量①求“最多”则按“最高”值20%流动 ②求“最少”则按“最低”值10%流动 ①求“最多”则按“最高”值10%流动②求“最少”则按“最低”值20%流动未知较高营养级 已知 较低营养级8.研究意义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具体措施:农田的除草灭虫---调整能流的方向尽量缩短食物链;充分利用生产者和分解者,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9. 能量流动的几种模型图:二:物质循环1. 物质循环易错点生产者 最少消耗 最多消耗 选最短食物链选最大传递效率20% 选最长食物链选最小传递效率10% 消费者获得最多消费者获得最少2.海洋圈水圈对大气圈的调节作用:海洋的含碳量是大气的50倍;二氧化碳在水圈与大气圈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进行交换水圈的碳酸氢根离子在光合作用中被植物利用3.碳循环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影响碳循环的环境因素即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碳循环的季节变化二.生态系统的稳态及调节1.生态系统的发展反向趋势:物种多样性,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2.对稳态的理解: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顶级群落,它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稳态的原因:自我调节能力但是有一定限度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系,物种越多,形成的食物链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4.稳态的调节:反馈调节其中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调节的主要方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共53张PPT)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共53张PPT)

能量金字塔
想一想:
从能量流动金字塔可 以看出:营养级越多, 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 能量就 ___越_多_。
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 生物量(质量)和数量关 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 方式表达出来,是不是也 是金字塔形?
数量金字塔
想一想:
有没有例外的情 况?
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该 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倒置。
呼吸
散失

...
分解者利用
呼吸
粪便
初级消费者
摄入
能 量

初级消费者

同化


遗体 用于生长 残骸 发育和繁殖
养 级 中

次级消费者

摄入

散失
3、兔子把草吃进肚子里,草中的能量都被 兔子吸收了吗?
不是。
4、兔子吸收了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 去向?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被分解者利用;



蚕粪

塘泥
鱼塘
甘蔗
蔗基 蔗叶
塘泥
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 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 最有益的部分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例如: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的设计理念是从人类 所需出发,通过能量多级利用,充
分利用流经各营养级的能量,提高生 产效益。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 从能量流动金字塔可以看出: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 _____。
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动物通过消耗自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变成爬、跳、飞、游的机械能。 动物通过消耗自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变成爬、跳、飞、游的机械能。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

(1)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①能量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②能量去向(2)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①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初级消费者同化量+初级消费者粪便量。

②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③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通过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3)能量流动图解易错提示: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箭头①,而不属于箭头②,如兔子吃草,兔子的粪便相当于草的遗体残骸,应该属于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同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箭头②,而不属于箭头③。

(4)能量流动过程总结3种能量流动过程图比较图1:每一环节能量去向有2个,图中出现粪便量,由于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A为摄入量,B为同化量;由图可知B同化量总体有2个去向,即D为呼吸散失,C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量有2个去向,即E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F为下一营养级摄入量。

图2:每一营养级能量去向有3个(除最高营养级)即: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自身呼吸消耗(E)+流入下一营养级(被下一营养级同化B)+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图3:每一营养级能量去向有4个(研究某一时间段)(除最高营养级)即: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自身呼吸消耗(D)+流入下一营养级(被下一营养级同化B)+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重点中的重点各营养级同化量来源和去向注意: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路缺少下一营养级同化。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特点 原因分析单向流动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思考:
2.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从能量传递的数量和效率看,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是逐 级递减的,单向不循环的,传递效率为10%-20% 所以,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到第五营养级 以后,可利用的能量已减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 了。因为能量每流经一级都要丢失一大部分,所以食 物链越长,流量流失就越多。
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湖泊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
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规律:
能量金字塔
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 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的图形
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 生物数量关系,用绘 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 表达出来,是不是也 是金字塔形? 如果是,有没有例外?
...
能 量 流 经 第 二 营 养 级 示 意 图
初级消费者摄入
粪 便
初级消费者 同化 呼 吸 散 失
分 解 者 利 用
遗体 残骸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次级消费者 摄入
吸呼
散失
...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散失 生产者 固定的 太阳能 呼吸散失 次级消费 者摄入
初级消费 初级消费 者同化 者摄食
次级消费 者同化
计算:
如D鱼体重增加1kg,所需浮游植物至少需要 125 约_____kg 能量传递效率的含义与 计算: 在一食物链中,若求某 营养级获得最多能量, 一般取20%作为传递效 率;若求某营养级获得 最少能量,取10%作为 传递效率
湖泊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
练习:
1、假设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数值相等,能量沿食物链 传递的效率也相等,则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 链是( ) A.绿色植物→蝗虫→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C.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精选3篇)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精选3篇)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精选3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1 本节内容的地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三第五章其次节的内容。

本节支配两个课时,这节课完成第一课时,内容是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两部分。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同学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也为以后要学习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内容作铺垫,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对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有着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本节内容常作为考试热点,往往把分析和计算结合在一起,也是生态学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定量讨论的学问模块。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 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加以分析,培育同学的学问迁移运用力量和计算力量1.3教学目标学问目标、力量目标、情感目标,三位一体、相互支撑。

【学问目标】:ⅰ、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概念。

ⅱ、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重点)。

【力量目标】:ⅰ、指导同学构建能量流淌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ⅱ、通过引导同学定量地分析某个详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过程和特点,培育同学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力量。

ⅲ、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加以分析,培育学问迁移运用力量和计算力量。

【情感目标】:ⅰ、通过小组分工与自主性学习,培育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沟通的力量。

ⅱ、站在生态道德的角度,理解一些生态学观点,使同学懂得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进展原则,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做预备。

二、教法分析2.1教学方法:依据这节课的特点,本节课采纳了以建构主义教学法为主,以问题导学法、分组争论法为辅的策略。

针对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可以提出很多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所以本节内容是运用问题导学法的好材料。

针对本校高二同学有较多小组合作阅历等状况,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分组争论法。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课件(自制)5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课件(自制)50

=呼吸作用散失
呼吸作用 散失
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
+ (遗体等+初级 消费者摄食)
遗体、 残枝败叶
分解者
初级消费者摄食
草→兔→狐
兔子的能量是怎样获得的?
草→兔→狐
兔子把草吃进肚里,这些能量都被兔 子吸收了吗?
摄入量=同化量+ 粪便量
2. 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摄入量:食物的总量 同化量:经消化吸收后储存的能量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 P95资料分析
太阳能
分解者
12.5
14.6
2.1
微量
生产者 464.6 62.8
植食性动物 62.8
12.6
肉食性动物 12.6

293 96.3
18.8 29.3 7.5 5.0


呼吸作用
未利用
122.6
327.3
能量传递效率
根据“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
呼吸能量为48%,则鹿的同化量为(A)
A.64% B.84% C.16% D.52%
4.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羌螂专以大象粪 为食。如果在某段时间大象所同化的能量为 m,则这部分能量中可以流入羌螂体内的约
为( A )
A. 0 B. 10%m C. 10~20%m D. 不知道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D、0.4%和0.016%
数量金字塔存在吗?
思考题: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用 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不是也是金 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外?
一般是金字塔形; 有例外。
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基础回顾】考点内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要求:Ⅱ考纲解读:1.知道能量流动的概念2.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3.知道能量流动的意义4.掌握能量流动的效率计算考点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考点二、能量流动的过程1.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总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3.流动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4.特点:(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2)逐级递减①每个营养级生物都因呼吸作用而散失部分热能。

②每个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分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③传递效率为10%~20% (形象地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考点三、能量流动研究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技能方法】1.能量流动的过程2.能量在营养级之间流动过程(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2)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三个去路: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②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③被分解者利用。

3.写出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00%。

4.能量传递的相关“最值”计算(1)如食物链A→B→C→D①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则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20%)3,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10%)3;②已知A营养级的能量为N, 则D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N×(20%)3,最少能量=N×(10%)3。

(2)在某食物网中,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5.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率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②能量利用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基础达标】1.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答案】C【解析】“多吃素食,少吃肉食”能节约粮食,其生态学原理在于降低人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从而节约更多的粮食。

故正确答案为C。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B.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载体C.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D.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的大小是由这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决定的【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该系统中所有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获取能量,为消费者,A正确;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B正确;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正确;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不正确。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答案】C【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故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故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故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D错误。

5.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若M1<5M2,则生态系统稳态可能遭到破坏C.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个体的小D.若M2大量增加,一般会导致M1减少、M3增加【答案】C【解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中会通过细胞呼吸损失一部分,故A正确;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前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要大于或等于后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5倍,才能满足后一营养级的能量需要,故B正确;相对较高营养级的个体不一定比相对较低营养级的个体小,如虎与兔,故C错误;一定时间内,M2大量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减少,捕食者增多,故D正确。

【能力提升】1.如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

现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注:图乙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c、c1分别是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即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b+c+d+e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即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和d(b1和d1、b2和d2)之一可代表粪便、遗体残骸等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应包含在b或d中。

2.下图表示A、B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有关解释正确的是()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 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500人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⑤生态系统中玉米、牛和人三种群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D【解析】①中,不知二人的食物量,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和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无法比较;②中,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仍在10%~20%之间;③中,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养活一人,消耗能量为m,如A能养活10 000人,对应的玉米能量至少是50 000m,同样数量的玉米B中至少养活的人数是50 000×10%×10%=500。

④中,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生态系统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的原因是有害物质的富集。

⑤中,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每一阶层代表的是一个营养级,而不是某一生物种群,对于某一生物种群来说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3.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A.600g B.900g C.1 600g D.5 600g【答案】B【解析】通过食物链(植物―→兔―→猫头鹰),猫头鹰增加20 g×2/5=8 g,最少需要消费植物的量为8 g×5×5=200 g;通过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猫头鹰增加20 g×2/5=8 g,最少需要消费植物的量为8 g×5×5=200 g;通过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猫头鹰增加20 g×1/5=4 g,最少需要消费植物的量为4 g×5×5×5=500 g。

所以合计至少需要消费植物200 g+200 g+500 g=900 g。

4.美国的生态学家奥德姆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表中NP=GP-R。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②→⑤→④→①→③构成了唯一一条食物链B.由NP可知被调查时刻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等于输出C.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低于10%,也是有可能的D.④的粪便中所含能量是其GP的一部分【答案】C【解析】⑤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A错误;题干中NP=GP-R,NP都大于零,故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B错误;能量的传递效率一般是10%~20%,但是有些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效率可低于10%,或高于20%,C正确;生物体粪便中的能量是未被自身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D错误。

5.如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答案】D【解析】图中所有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引入消费者4后,在短时间内可能会造成消费者2数量的减少以及生产者2数量的增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消费者体内的部分代谢产物(如CO2)可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

【终极闯关】1.(2015海南卷)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正确;植物的残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及排遗物中储存的能量都可被分解者所利用,B正确;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时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如太阳能,C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可流入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