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详解.ppt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附解析】

语文试题 第1页(共18页)语文试题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7语文全国I卷【解析版】好用

2017高考评讲PPT
【答案】 (1)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翻转, 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 (2)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 ,引发读者的想象。 (3)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 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因为听不懂蒙古族群 众的话所以成了谜,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 这一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于旧【比原来更有增加】,中外姻亲【本族外姓的亲戚】, 道俗义旧【朋友故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 弘微之义【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也,性严正【谨严 端方】,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事奉继父的亲族】, 恭谨过常【恭敬小心,超过常人】。
2017高考评讲PPT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第一部分翻译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堂叔)峻,司 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就以谢弘微为继子】。弘微 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指的是对家中祖母的名字不能提及或者小 辈起名字的时候不能使用其中的字等规定,实际上也是家讳】, 故以字行【立行于世,所以就用字代名】。童幼时,精神【风采 充溢】端【端庄】审【谨慎;慎重】,时然后言【遇上适当的时 机才说话】,所继叔父混名知人【善于辨识人才,有知人之名】, 见而异【意动,认为他很特别】之,谓思曰,此儿深中【深沉】 夙敏【早慧】,方成佳器【大器】,有子如此,足矣。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名叫谢思,官至武昌太守。谢弘微的 堂叔谢峻是司空琰的第二个儿子,因为谢峻无后,所以谢峻以谢 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命叫谢密,叫密的话,就犯了忌讳,所以 他用字自称。他幼年时性格稳重谨慎,观察场合之后才说话。他 继父的弟弟谢混因为善于辨识人才而闻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 很特别,说:“这个孩子内心沉着稳重聪明早慧,将来一定会成 2017高考评讲PPT 为出色的人才,有一个像这样的孩子,可以心满意足了啊。”
2017年高考全国一卷论述类文本详解(1)精品PPT课件 图文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审读题干:题干关键词为“说法”,说明考查难度在加大, 重点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 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选项信息有二:1、“如果”表假设条件,2、内容为“气候 容量无限”和“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 问题”之间的必要关系。
结论:该项错误。
•D. 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 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选项中“影响”说明该句为前面是因,后面是果的逻 辑关系。
•原文信息一:“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 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 •分析:“因此”说面前后之间构成了因果关系。 •结论:该项正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 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 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 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2017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1卷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详解

√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这只说明气候变化公约或协 定的长期目标符合后代利益,并非D项“如果气候变化 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 6 得到保证”,逻辑关系不当。
7
文本结构
结局:送瓜的过程成为一 个美好的谜。
助 人 即 助 己
高潮:队员们吃到了最甜 最美的西瓜。
发展:队员合力开门,迎 进蒙古族同胞。 开端:试验队员陷入缺水 困境。
√
原文第4段:“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 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代际公平只是3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气候正义涉及的一个方面,文章虽然用了大量篇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 幅阐述代际公平,但不能说明气候正义的立场是 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立足未来的。C项曲解文意。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 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 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 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Ⅰ卷
答案及解析
1
2
文本结构
气候正义的 产生背景及 核心内容 归纳总结出 气候正义的 内涵
气候正义
从空间维度 分析气候正 义的内涵
从时间维度 分析气候正 义的内涵
3
原文第1段:“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 原文第二段:“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 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选项漏 限”,说明排放问题只是关于气候问题的一个例 掉“一些”,扩大了范围;“为了应对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子,选项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只归结为限制 候变化”于文无据。 A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 排放的问题,缩小了范围。 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 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 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 原文第三段:“气候正义的本质是 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 定义务。”选项中要为后代设定义 务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4 Nhomakorabea√
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赏析ppt课件(全国1卷)

【题目分析解读】 1、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读懂任务是 作文关键:“从中选择两到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 所认识到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是这次作文的任务。写作任务不难,这与全国卷 一直以来所主张的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吻合,但 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却不容易,选取的关键词 之间的联系决定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与立意高 低。
异域的朋友,您对我的祖国的了解,大概先 是蜿蜒几千里的长城吧——它就是我要向您介绍 的第一张名片:长城。不少慕名前来的中外游客 也曾流连在那些巍峨骀荡的长城上,烽火台、青 砖,城墙楼台轮廓分明,往事如同一片黄叶,悄 然落下,一切都没隐藏或沉没于时间的长河里, 那些以性命来歃血守卫的将士们的身影,被历史 遗忘了吗?不,无论朗日晴空、抑或暮色苍茫, 那些年轻身影在长城上叩响了历史的訇然跫音, 至今仍令人血脉贲张! 有些外国媒体别有用心地揪住当年中国太空 第一人杨利伟对“太空上能不能看到中国长城” 的否认而嘲笑国人的膨胀而失真的民族情结,试 图大做文章。诚然,不科学的赞誉是谬误,只会
中华美食,如共享单车与一带一路,如移动支付 与高铁,如京剧与广场舞等等,将这些关键词稍 一组合归类便会有越来越多的思考与感悟。这正 是命题者想达到的人人有话说,个个有话写的出 发点吧。 不限制考生的思维,激发考生的想象 空间,没有地域空间的拘束,不因城乡差异体现 公平,这是今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所体现出的最 大特色。
高考优秀作文欣赏
2017全国1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 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 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 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 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 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高考全国I卷语文解析.ppt

龙文
谭晶 陈奕迅
一弹戏牡丹 一挥万重山
读懂千年金钩银画样
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铿锵 习惯故乡白米面或汤
一画蝶成双 一撇鹊桥上 一杯清茶道汉唐
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 妙笔丹青画平安
洒下床前明月光
宫商角徵羽 琴棋书画唱
上下千年一梦长
孔雀东南飞 织女会牛郎
古今如一龙凤凰
深爱这土地 丝路到敦煌
文章叙述了主人公�一伙人在遭受风沙灾害和极度干渴的情况 下,不顾个人安危 救了一个蒙古族同胞,而蒙古族同胞带来 的西瓜拯救了主人公�一伙人的故事。
文章所有情节都因为“渴”而展开,所以“渴”是文章的线索, 同时也使情节更简洁,“求水——救人——得瓜解渴”顺承而 下,没有不必要的铺垫描写。
同时通过集中的描写刻画,突出“渴”的严重状况,表现“渴” 对他们的威胁, 强调形势之严重。主人公�一伙人在自身非 常危险又非常渴的情况下,还救别人, 而不是抛下不管,彰 显了人性之美,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D项,根据原文第③段,“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 看”,这就提示: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 我们对气候正义内 涵的理解。选项理解和分析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
综上,本题答案为D项。
2.【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原文②③段,文章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 明。(5分)
【答案】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 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 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
更突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阅读原 文,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可从线索、情节、主题等方面作答。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解析

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7年全国卷1语文试题课件

4、指向环境:环境更具有典型性。
5、指向读者感受: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给读者留下想象或回味的空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017年马鞍山三模语文试题 6.小说为什么以“我”想象十年后“我们”的生活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考点:情节结构安排的作用 ——答题方向:
2017年马鞍山三模语文试题
6.小说为什么以“我”想象十年后“我们”的生活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 的看法。 张老师版本的答案—— ①情节结构上:与前面叙述的过去和现在情节相照应,使结构更加完整。
②情节内容上:通过想象交代了战争结束后,“我”和家人遭到的鄙视嫌弃 的无情现状,丰富了小说内容。
③人物形象上:战争后遗症使我不得不“醒悟”的转变,使“我”性格也有 所转变:清醒冷静、敏感排外。 ④表达主题上:想象十年后“我”和“我”的家人生活因战争会变得困窘, 批判的矛头直指不正义的战争,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人物、情节(内容、技巧)、环境、主题、读者
• ①艺术结构上,前面客观叙述的文字照应,结构相对完整。 • ②情感表现上,过去因政府需要而走上战场的功臣,十年后生活却可能变得更加困窘, 这样联想合乎情理,个人、百姓乃至时代的痛苦、苦难得以很好的表现。 • ③人物形象上,推测“我”十年后变得“一概不信”,“我们”会被所有人看成“外 人”等,写出了我的“醒悟”,使得人物性格发生了转变; • ④思想内容上,想象十年后“我”和“我”的家人生活因战争会变得极其困难,批判 的矛头直指不正义的战争,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 (每点2分,答到任意3点即可给6分)
1.分点陈述,序号顶格 2.观点在前,分析在后 3.排列整齐,一目了然
2017年全国一卷评讲(44张ppt)

剑麻需纤求维大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内大衬,、对光剑缆麻衬纤料
维需求量大。
等的材料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
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
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
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稳中有变:36题稳定,难度小;37题创新,难 度大。
【2017年新课标Ⅰ】 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
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 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 (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 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 建学校、卫生所等。
E=
210mm
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毫米
P=
210mm
C选项正 确
7. 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 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一个地区的实际蒸发量大小主要受两个条件的控制: ①地面供水条件:受地面性质的影响。 ②气象条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光照、风速和大气湿 度。 该题中流域空间尺度较小,地处干旱区,气象条件相差不大, 而不同部位因地面性质差异导致的供水条件差异,是实际蒸发量 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水量平衡公式:流域降水量- 流域蒸发量= 盐湖水量变化 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
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
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
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 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解析: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
答形:式①,小再说从结人尾物的“技他巧”本所身的知作有用限、,表这达样效果写、很阅真实; ②读故者的事情戛感然体而验止以,及主强题化等了几小个说角的度答神题秘。氛注围意;结③打 破尾读中的者“的谜心”理字预是期解答,本留题下的了关更键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 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 问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 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4分)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
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
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
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原文第三段:“气候正义的本质是 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 定义务。”选项中要为后代设定义 务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现了人物明的这直个觉问印题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 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
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 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 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
才能避原免文“第生3态段赤:字“”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 D.设气定候为容保量护的气公候平系享统有免是受很人复为杂原的因问引题起,的气温候室正气义体只排是
理解该放问导题致的的一干种扰视,角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这只说明气候变化公约或协 定的长期目标符合后代利益,并非“如果气候变化公 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 到保证”,逻辑关系不当。
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大最它学高在及的融以不三资上是类渠”以人道学期群、历将分产集来别品中的是设度。:计比男、性、45~54岁 以及高中学历。 值人下财降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
D.根据材料二受可到知限,制随的着问目题标”观说众法年绝龄对的,增加以及学历 的增高,集中度的比于值文也无在据不。断地攀升。
原文第4段:“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 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2.下也列涉对及原代文际论公证平的和相代关内分公析平,。不”正代确际的公一平项只是是(3分) A.气文候章正从义两涉个及维的度一审个视方气面候,正文义章,虽并然较用为了深大入量地篇阐述了 后一维幅度阐的述两代个际方公面平。,但不能说明气候正义的立场是 B.立文足章未以来气的候。容C项量曲有解限文为意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
纪录片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的播出特点和方式
材料二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材料三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的制播运营模式
材料四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 制播运营模式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国家地理频道节目制作完成后,由 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把电视信号传 送给电视观众,而不是该频道直接 传送给电视观众。
文本结构
结局:送瓜的过程成为一 个美好的谜。
高潮:队员们吃到了最甜
助
最美的西瓜。
风
人
沙
即
也
助
发展:队员合力开门,迎
有
己
进蒙古族同胞。
情
开端:试验队员陷入缺水 困境。
4项.是下(列3对分“敲小)被门说困人相队”关员可内深以容陷说和绝明艺境生术却命特调奇色动迹的起无分所法析有解鉴能释赏量,,开但不门“正救送确助瓜的一 A.小人说在开被头困不队仅员形生象死地关描头写奇了迹风般沙的的出狂现暴”,,也不细能致说地表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 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 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 要说明。(5分)
答:①省解去析:许题多干不问必的要是的“小叙说述以交‘代渴,’使为中情心节谋更篇简布洁局;, ②集中有描什写么人好物处在”,特这定是环针境对下小的说情状节态安与排感的受技,巧设使置 主题更题题突目来出,考。回虑答。时主要从情节本身和表现人物、突出主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本结构
归纳总结出 气候正义的 内涵4
气候正义的 产生背景及 核心内容1
气候正义
从时间维度 分析气候正 义的内涵3
从空间维度 分析气候正 义的内涵2
原文第1段:“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 原文第二段:“比组如织说承,袭鉴环于境全正球义排运放动空的间精有神”,选项漏 1.限子排下A”,放.列选的,为关项问说了于把题明应原排与,对文放气缩气内问候小掉候候容题变了“变变的只化范一化化理是有围些”,解关关。”于非和于的,文政分气问扩无府析候题大据组,问只了。织正题归范承确的结围袭的一为;环一个限“境项例制为正是了义(应运3对动分气的) 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
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
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主众题构化成、和系集列中化度的的节基目本播情出况。
√C.2011年,由在图71表个可大知中方,城式5市”5岁的是以观现上众在人调已群查有及中的,播中出央方电式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