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GIS地理信息系统第5部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GIS地理信息系统第5部分PPT课件
31
4.2.1 数据库的基础理论
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模型
32
一 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
程序管理阶段(数据和程序一同存在) 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和程序相独立) 数据库管理阶段(逻辑独立/物理独立) 数据仓库阶段(面向主题组织)
33
二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用户A1
用户A2
R 树索引结构
6. CELL树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借鉴BSP树和R树的机制,采用凸多边形代替 矩形作为划分区域的基本单元;
子空间不允许重叠 。
29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CELL树索引示例
30
4.2 空间数据库
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模式 时间维的表示
1
程序工作区
9 10
系统缓冲区
8
7
6
存储设备
DBMS
5
操作系统
40
应用程序对应 的外模式
2
3
模式
4
内模式
四 数据库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层次型数据库 网络模型――网络型数据库 关系模型――关系型数据库 面向对象模型――面向对象数据库
41
1. 层次模型
空间图形的层次数据模型表示
42
层次模型的缺陷
1)很难描述复杂的地理实体之间的联系,描 述多对多的关系时导致物理存储上的冗余 ;
55
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模式
二 扩展结构管理模式
GIS
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
标准RDBMS
56
基本思想
扩展结构管理模式
采用同一DBMS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4.2.1 数据库的基础理论
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模型
32
一 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
程序管理阶段(数据和程序一同存在) 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和程序相独立) 数据库管理阶段(逻辑独立/物理独立) 数据仓库阶段(面向主题组织)
33
二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用户A1
用户A2
R 树索引结构
6. CELL树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借鉴BSP树和R树的机制,采用凸多边形代替 矩形作为划分区域的基本单元;
子空间不允许重叠 。
29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CELL树索引示例
30
4.2 空间数据库
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模式 时间维的表示
1
程序工作区
9 10
系统缓冲区
8
7
6
存储设备
DBMS
5
操作系统
40
应用程序对应 的外模式
2
3
模式
4
内模式
四 数据库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层次型数据库 网络模型――网络型数据库 关系模型――关系型数据库 面向对象模型――面向对象数据库
41
1. 层次模型
空间图形的层次数据模型表示
42
层次模型的缺陷
1)很难描述复杂的地理实体之间的联系,描 述多对多的关系时导致物理存储上的冗余 ;
55
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模式
二 扩展结构管理模式
GIS
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
标准RDBMS
56
基本思想
扩展结构管理模式
采用同一DBMS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应用 ppt课件
ppt课件
31
五、地理数据的分类与编码
地理数据编码是在数据分类的基 础上,以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的代 码(code)唯一地标识地理实体的 类型。
ppt课件
32
六、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数据源是指建立GIS地理数据库所需的各 种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图、遥感图像、 文本资料、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多媒体数 据、已有系统的数据等,可归纳为原始采集 数据、再生数据和交换数据三种来源。
ppt课件
12
第二节 GIS的组成和功能
一个典型的、完整的GIS,其基本组 成一般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 地理空间数据(数据库) GIS应用模型 GIS用户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1)硬件系统
ppt课件
15
(2)计算机软件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他支持软件
ppt课件
21
第三节 GIS的运行机理
一
地理空间概述
二
地理空间数据模型
三
地理空间的数据结构
四
地理空间数据库
五
地理数据的分类与编码
六
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ppt课件
22
一、地理空间概述
GIS中的地理空间是指经过投影变换后, 在笛卡儿坐标系中的地球表层特征空间。 它是定义在地球表层目标集上的关系,即 地理世界以实体为单位进行组织,将客观 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每一个实体不仅 具有空间位置属性和空间上的联系,更重 要的是它与其他实体还具有逻辑上的语义 联系,它还具有时间属性。
时间动态和传统方式相比,所有的数据都 可以更新。
空间动态是指GIS的地图或空间图形的显示 和分析能力。
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培训ppt
通过培训,学员可以深入了解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包括地 图投影、地理坐标系统、空间数据模型等。
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培训过程中,学员可以学习到各种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如空间查询 、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GIS项目通常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培训过程中学员可以锻炼团队协作 能力,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数据筛选
根据需求筛选有用数据 ,去除冗余和错误信息
。
数据组织
建立数据目录、数据分 层等,便于管理和查询
。
数据转换与编辑
01
02
03
04
数据格式转换
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转换 成GIS可处理的格式。
数据坐标转换
将数据从一种坐标系转换到另 一种坐标系。
数据编辑
纠正错误、填补缺失值、处理 异常值等。
数据质量评估
结合实际需求应用GIS
根据具体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将GIS 技术与业务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在GIS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团队协 作和沟通,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持续关注GIS技术发展
关注GIS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 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提高应用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GIS技术基础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
地图投影
介绍各种地图投影的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如墨卡托投影、等角投影等。
坐标系统
解释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等概念,以及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
GIS数据类型与格式
数据类型
介绍矢量数据(点、线、面)和栅格数据(像素)的特点和 适用场景。
数据格式
解析常见的GIS数据格式,如Shapefile、GeoJSON、TIFF等 ,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培训过程中,学员可以学习到各种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如空间查询 、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GIS项目通常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培训过程中学员可以锻炼团队协作 能力,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数据筛选
根据需求筛选有用数据 ,去除冗余和错误信息
。
数据组织
建立数据目录、数据分 层等,便于管理和查询
。
数据转换与编辑
01
02
03
04
数据格式转换
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转换 成GIS可处理的格式。
数据坐标转换
将数据从一种坐标系转换到另 一种坐标系。
数据编辑
纠正错误、填补缺失值、处理 异常值等。
数据质量评估
结合实际需求应用GIS
根据具体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将GIS 技术与业务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在GIS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团队协 作和沟通,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持续关注GIS技术发展
关注GIS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 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提高应用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GIS技术基础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
地图投影
介绍各种地图投影的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如墨卡托投影、等角投影等。
坐标系统
解释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等概念,以及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
GIS数据类型与格式
数据类型
介绍矢量数据(点、线、面)和栅格数据(像素)的特点和 适用场景。
数据格式
解析常见的GIS数据格式,如Shapefile、GeoJSON、TIFF等 ,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GIS地理信息系统》课件
栅格数据结构
以像素为单位,通过行列号确定位置。
不规则三角网(TIN)
用于表示地形表面的连续变化,每个三角形代表一个地形单元。
GIS数据采集与处理
野外测量
通过GPS、全站仪等设备获取地理信息。
遥感影像处理
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地理信息,并进 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
地图数字化
将纸质地图转化为数字格式。
3D GIS技术优势
相比传统的二维GIS,3D GIS技术能够更好地模拟和预测 地理空间变化,提高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增强用户体 验。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
01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为GIS提供了更加真实、沉浸式的展示方式,使地理信息
更加生动、逼真地呈现在用户面前。
02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应用
GIS应用领域
自然资源管理
GIS用于土地资源、森林资源、 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调查、规 划和管理。
城市规划
GIS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强大的分 析和可视化工具,支持城市规 划和管理。
环境监测
GIS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支持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安全
GIS在应急管理、灾害预警和防 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 公共安全水平。
环境保护与监测
环境监测
GIS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通过对环境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帮助环保部门更好地了解环境状况,制 定更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污染治理
GIS技术可以用于污染治理中,例如对水体、空气、土壤等污染源的监测和治理。通过精准定位和数据分析,提 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
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
GIS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中,通过 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帮助 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和土 地利用情况,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规 划方案。
以像素为单位,通过行列号确定位置。
不规则三角网(TIN)
用于表示地形表面的连续变化,每个三角形代表一个地形单元。
GIS数据采集与处理
野外测量
通过GPS、全站仪等设备获取地理信息。
遥感影像处理
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地理信息,并进 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
地图数字化
将纸质地图转化为数字格式。
3D GIS技术优势
相比传统的二维GIS,3D GIS技术能够更好地模拟和预测 地理空间变化,提高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增强用户体 验。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
01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为GIS提供了更加真实、沉浸式的展示方式,使地理信息
更加生动、逼真地呈现在用户面前。
02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应用
GIS应用领域
自然资源管理
GIS用于土地资源、森林资源、 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调查、规 划和管理。
城市规划
GIS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强大的分 析和可视化工具,支持城市规 划和管理。
环境监测
GIS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支持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安全
GIS在应急管理、灾害预警和防 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 公共安全水平。
环境保护与监测
环境监测
GIS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通过对环境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帮助环保部门更好地了解环境状况,制 定更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污染治理
GIS技术可以用于污染治理中,例如对水体、空气、土壤等污染源的监测和治理。通过精准定位和数据分析,提 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
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
GIS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中,通过 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帮助 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和土 地利用情况,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规 划方案。
第五章地理信息
很多的不一致,需要根据本项目需求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进行
大量的加工处理与整合工作,才能形成标准统一、形式规范的基
础地理数据,进行一体化的数据建库和应用、管理。
12
2、资料收集与分析
为保证成果的可靠性和现势性,还收集了本项目数据加工需要 的资料,如:各城市交通、区划、居民地等方面的图集图册等, 对其现势性、可靠性进行分析,为数据整合提供分析依据。
范》,对原始数据中采集方式不符合要求、拓扑关系处理不严格
(如:境界线未连续采集、植被点采集、水系线面不吻合、道路
其建设任务之一是建立“活断层探测区基础地理信息管理” (以
下简称“本项目”)。本项目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承担,用
户为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为其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
基础地理数据。 项目涉及的重点城市约20个,由地震局选定的六
个典型城市的地震相关部门参与项目建设
3
2、目标和主要任务
目标: (1)制定城市活断层探测区基础地理数据规范,建立典型城 市基础地理数据处理样例,保证基础地理数据一致性和标准化 (2)建立城市活断层探测区基础地理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管 理系统,实现基础地理数据的查询显示与统一管理。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栅格地
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199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 1007-2019;
《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名称和编号》GB 917.2-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路线名称代号》GB 1945-1987;
22
5.2.4、参考答案
1)数据预处理: 根据收集的资料在原始数据打印图上进行数
据预处理,如标注道路名称、道路编号、居民地级别等内容。
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培训ppt
数据格式
矢量数据(点、线、面)、栅格数据(像素)、 属性数据等。
数据输入方法
扫描仪、GPS、手工录入等。
数据编辑与处理
数据格式转换
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以便于分析和可视化。
数据坐标系转换
将数据从一种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坐标系,以实现不同地图之间的 配准和叠加。
数据几何形态编辑
对数据进行裁剪、拼接、融合等操作,以满足特定分析需求。
详细描述
GIS通过数字化方式存储、管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图、遥感图像、空 间数据库等,以提供对地理环境的深入理解,并支持决策制定和解决空间问题 。
GIS组成
总结词
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等部分组成。
详细描述
GIS的硬件包括计算机、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则包括GIS软件本身、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其他支持软 件;数据则包括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图、遥感图像、属性数据等;人员则是GIS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和 应用人员。
插件与扩展
了解如何使用GIS软件的插件和扩展功能,进一步提高GIS的应用范围 和功能。
05
CHAPTER
GIS未来发展与趋势
人工智能与GIS的结合
自动化地图制作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和提取地理信息,提高地图制作的 效率和精度。
智能空间分析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更高效、精确的空间分析,为 决策提供支持。
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GIS基本概念 • GIS技术应用 • GIS数据处理与分析 • GIS软件操作与实践 • GIS未来发展与趋势
01
矢量数据(点、线、面)、栅格数据(像素)、 属性数据等。
数据输入方法
扫描仪、GPS、手工录入等。
数据编辑与处理
数据格式转换
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以便于分析和可视化。
数据坐标系转换
将数据从一种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坐标系,以实现不同地图之间的 配准和叠加。
数据几何形态编辑
对数据进行裁剪、拼接、融合等操作,以满足特定分析需求。
详细描述
GIS通过数字化方式存储、管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图、遥感图像、空 间数据库等,以提供对地理环境的深入理解,并支持决策制定和解决空间问题 。
GIS组成
总结词
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等部分组成。
详细描述
GIS的硬件包括计算机、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则包括GIS软件本身、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其他支持软 件;数据则包括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图、遥感图像、属性数据等;人员则是GIS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和 应用人员。
插件与扩展
了解如何使用GIS软件的插件和扩展功能,进一步提高GIS的应用范围 和功能。
05
CHAPTER
GIS未来发展与趋势
人工智能与GIS的结合
自动化地图制作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和提取地理信息,提高地图制作的 效率和精度。
智能空间分析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更高效、精确的空间分析,为 决策提供支持。
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GIS基本概念 • GIS技术应用 • GIS数据处理与分析 • GIS软件操作与实践 • GIS未来发展与趋势
01
《地理信息系统》课件
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GIS开始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和环境 监测等领域。
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今,GIS技术不断成熟,应用领域不 断扩大,成为多学科交叉的重要领域。
02
GIS的组成与功能
GIS的硬件设备
计算机主机
用于处理GIS数据和执行GIS应用程序。
输入设备
如鼠标、键盘、触摸屏等,用于输入数据和 指令。
显示器
显示GIS地图和相关信息给用户。
输出设备
如打印机、绘图仪等,用于输出地图和报告 。
GIS的软件系统
GIS软件
用于创建、编辑、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
数据库软件
用于存储、管理和查询地理数据。
办公软件
用于编辑和展示GIS相关的文档和报告。
编程软件
用于开发GIS应用程序和插件。
GIS的数据
地图数据
包括地形图、交通图、水系图等基础 地图数据。
原型化
快速构建GIS的原型,通过迭代方式完善系 统功能。
模块化
将GIS划分为多个模块,独立进行设计和开 发。
敏捷开发
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快速响应需求变化,提 高开发效率。
GIS的开发流程与工具
1 2
开发流程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维护
需求分析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
3
可扩展性
确保系统能够适应未来需求的变化和发展。
GIS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易用性
提供直观的用户界面和操作 方式,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
数据安全性
采取有效的数据加密和备份 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完 整性。
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原型化、模块化 、敏捷开发
20世纪70年代,GIS开始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和环境 监测等领域。
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今,GIS技术不断成熟,应用领域不 断扩大,成为多学科交叉的重要领域。
02
GIS的组成与功能
GIS的硬件设备
计算机主机
用于处理GIS数据和执行GIS应用程序。
输入设备
如鼠标、键盘、触摸屏等,用于输入数据和 指令。
显示器
显示GIS地图和相关信息给用户。
输出设备
如打印机、绘图仪等,用于输出地图和报告 。
GIS的软件系统
GIS软件
用于创建、编辑、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
数据库软件
用于存储、管理和查询地理数据。
办公软件
用于编辑和展示GIS相关的文档和报告。
编程软件
用于开发GIS应用程序和插件。
GIS的数据
地图数据
包括地形图、交通图、水系图等基础 地图数据。
原型化
快速构建GIS的原型,通过迭代方式完善系 统功能。
模块化
将GIS划分为多个模块,独立进行设计和开 发。
敏捷开发
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快速响应需求变化,提 高开发效率。
GIS的开发流程与工具
1 2
开发流程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维护
需求分析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
3
可扩展性
确保系统能够适应未来需求的变化和发展。
GIS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易用性
提供直观的用户界面和操作 方式,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
数据安全性
采取有效的数据加密和备份 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完 整性。
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原型化、模块化 、敏捷开发
武汉大学遥感院地理信息系统ppt
讲义结构
本章的主题 主要内容安排 主体内容讲解 要点复习及重要概念和术语重现
第一部分 引言—GIS与信息时代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NII的概念 的概念 SDI的概念及发展 的概念及发展 数字地球的相关概念 GIS、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三者间的关 、 系
第一节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
根据一定的主题内容集成来自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 根据一定的主题内容集成来自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在结构 上具有综合性; 上具有综合性; 在时间上包括了从瞬态到区段、 在时间上包括了从瞬态到区段、直到全体等不不同时间尺度上的 信息; 信息; 在属性上包括多个部门或专业应用系统的数据; 在属性上包括多个部门或专业应用系统的数据;实现了面向数据 和面向模型的分析方法的统一。 和面向模型的分析方法的统一。
数字地球的框架结构
数字地球与SDI的关系
SDI是数字地球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内容; 是数字地球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内容; 是数字地球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内容 SDI提供了统一的空间载体和定位框架,使 提供了统一的空间载体和定位框架, 提供了统一的空间载体和定位框架 得用户能够按照地理坐标检索和展示各类 信息; 信息; SDI可以分析各类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运 可以分析各类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 可以分析各类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 行状态、变化态势等。 行状态、变化态势等。
数字地球的定义
以地理坐标(经纬网) 是一个以地理坐标(经纬网)为依据的,具有多分 海量数据的和多维显示的虚拟系统。 辨率的、海量数据的和多维显示的虚拟系统。
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 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 具有多分辨率的, 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的和多种数据的 融合,并可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多维的(即立 融合,并可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多维的 即立 体的和动态的)表达 具有空间化、数字化、 表达, 体的和动态的 表达,具有空间化、数字化、智能 可视化特征的技术系统。 化、可视化特征的技术系统。
第一讲 GIS概述PPT课件
1)某个已知坐标系中的位置 即几何坐标,标识地理实 体在自然界或包含某个区域的地图中的空间位置,如经纬度、 平面直角坐标、极坐标等,采用数字化仪输入时通常采用数 字化仪直角坐标或屏幕直角坐标。
2)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实体间的空间关系通常包括:度量关系,如两个地物之 间的距离远近;延伸关系(或方位关系),定义了两个 地物之间的方位;拓扑关系,定义了地物之间连通、邻 接等关系,是GIS分析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中包括了网络 结点与网络线之间的枢纽关系(图1-2-a),边界线与面 实体间的构成关系(图1-2-b),面实体与岛或内部点的 包含关系(图1-2-c)等。
商用GIS软件的功能
观察的的现象、 文件与地图
数据获取
数据的获取(Data
Acquisition)、数据的初
原始数据
步处理(Preliminary data
Processing)、数据的存 储及检索(Storage and 数 据 库
存储与 检索
数据预处理
展示与
制图
交互
Retrieval)、数据的查
图1-2:几种典型的拓扑关系
3)与几何位置无关的属性
即通常所说的非几何属性或简称属性,是与地理实体相 联系的地理变量或地理意义。属性分为定性和定量的两 种,前者包括名称、类型、特性等,后者包括数量和等 级;定性描述的属性如土壤种类、行政区划等,定量的 属性如面积、长度、土地等级、人口数量等。非几何属 性一般是经过抽象的概念,通过分类、命名、量算、统 计得到。任何地理实体至少有一个属性,而地理信息系 统的分析、检索和表示主要是通过属性的操作运算实现 的,因此,属性的分类系统、量算指标对系统的功能有 较大的影响。
2.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类型
2.1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地 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 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 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在地理信息 系统中,现实世界被表达成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 象,这些地理特征至少由空间位置参考信息和非位置信 息两个组成部分。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方面,地 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 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 (Geospatial Database)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 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 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实体间的空间关系通常包括:度量关系,如两个地物之 间的距离远近;延伸关系(或方位关系),定义了两个 地物之间的方位;拓扑关系,定义了地物之间连通、邻 接等关系,是GIS分析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中包括了网络 结点与网络线之间的枢纽关系(图1-2-a),边界线与面 实体间的构成关系(图1-2-b),面实体与岛或内部点的 包含关系(图1-2-c)等。
商用GIS软件的功能
观察的的现象、 文件与地图
数据获取
数据的获取(Data
Acquisition)、数据的初
原始数据
步处理(Preliminary data
Processing)、数据的存 储及检索(Storage and 数 据 库
存储与 检索
数据预处理
展示与
制图
交互
Retrieval)、数据的查
图1-2:几种典型的拓扑关系
3)与几何位置无关的属性
即通常所说的非几何属性或简称属性,是与地理实体相 联系的地理变量或地理意义。属性分为定性和定量的两 种,前者包括名称、类型、特性等,后者包括数量和等 级;定性描述的属性如土壤种类、行政区划等,定量的 属性如面积、长度、土地等级、人口数量等。非几何属 性一般是经过抽象的概念,通过分类、命名、量算、统 计得到。任何地理实体至少有一个属性,而地理信息系 统的分析、检索和表示主要是通过属性的操作运算实现 的,因此,属性的分类系统、量算指标对系统的功能有 较大的影响。
2.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类型
2.1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地 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 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 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在地理信息 系统中,现实世界被表达成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 象,这些地理特征至少由空间位置参考信息和非位置信 息两个组成部分。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方面,地 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 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 (Geospatial Database)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 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 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培训ppt
数据格式与标准
了解常见的地理数据格式 和标准,如Shapefile、 GeoJSON等,以便于数据 的交换和应用。
地理数据的可视化
可视化技术
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GIS技术将地 理数据以图形或图表的形式呈现 出来。
可视化工具
选择适合的工具进行地理数据的可 视化,如ArcGIS、QGIS等。
可视化效果评估
灾害预警
GIS可以用于灾害预警系统,通过 对地质、气象等数据的分析,预 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发出 预警。
应急响应
在灾害发生后,GIS可以帮助应急 响应团队快速了解灾区情况,制 定救援计划,优化救援资源的配 置。
农业管理与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规划
GIS可以帮助农业管理部门制定土地 利用规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地理坐标系统定义
地理坐标系统是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 一点位置的坐标系,通常由经度和纬 度组成。
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
地理坐标系统的应用
在地图制作、导航、空间分析等领域 具有广泛的应用。
包括WGS84、GCJ-02等,不同坐标 系统之间可以进行转换。
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定义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换到平面地图上的点的过程,需 要考虑到地球的曲率、面积和方向等因素。
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培 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简介 •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知识 • GIS软件操作与应用 •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各领域的应用案
例 • GIS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01
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
GIS的定义与功能
GIS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城市规划
GIS可以用于城市规划的 各个环节,如规划方案制 定、规划决策支持、规划 实施监测等。
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学基础PPT课件
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 石圈指地球表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大气圈指环绕 地球的由气体组成的圈层;水圈指地球表层由各种形式 存在的水组成的圈层;生物圈指地球表层所有活着的有 机体组成的圈层。
11/12/2020
4
地理空间及其表达
▪ 地理空间 ▪ 大地测量控制系统 ▪ 大地测量控制点 ▪ 平面控制网 ▪ 高程控制网
GIS中,地理数据的显示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而指定投影 方式,但当所显示的地图与国家基本地图系列的比例 尺一致时,一般采用国家基本系列地图所用的投影。
11/12/2020
24
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
▪ 1:100万:兰勃投影(正轴等积割圆锥投 影)
▪ 大部分分省图、大多数同级比例尺也采用 兰勃投影
▪ 1:50万、1:25万、1:10万、1:5万、1: 2.5万、1:1万、1:5000采用高斯—克吕格 投影。
H´B
HB
水准原点
1985国家高
程基准,
72.2604米
11/12/2020
13
地图投影
▪ 为什么要进行投影 ▪ 地图投影实质 ▪ 地图投影变形 ▪ 地图投影方法 ▪ 投影选择所考虑的因素 ▪ 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
11/12/2020
14
地图投影:为什么要进行投影?
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 方法, 称为地图投影
11/12/2020
25
地图比例尺
▪ 地图比例尺反映了制图区域和地图的比例关系
▪ 纸质地图:内容、概括程度、数据精度等
比例尺的含义:
制图区域较小,采用各方面变形都较小的地图投影, 图上各处的比例是一致的,故此时比例尺的含义是图 上长度与相应地面长度的比例;
11/12/2020
4
地理空间及其表达
▪ 地理空间 ▪ 大地测量控制系统 ▪ 大地测量控制点 ▪ 平面控制网 ▪ 高程控制网
GIS中,地理数据的显示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而指定投影 方式,但当所显示的地图与国家基本地图系列的比例 尺一致时,一般采用国家基本系列地图所用的投影。
11/12/2020
24
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
▪ 1:100万:兰勃投影(正轴等积割圆锥投 影)
▪ 大部分分省图、大多数同级比例尺也采用 兰勃投影
▪ 1:50万、1:25万、1:10万、1:5万、1: 2.5万、1:1万、1:5000采用高斯—克吕格 投影。
H´B
HB
水准原点
1985国家高
程基准,
72.2604米
11/12/2020
13
地图投影
▪ 为什么要进行投影 ▪ 地图投影实质 ▪ 地图投影变形 ▪ 地图投影方法 ▪ 投影选择所考虑的因素 ▪ 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
11/12/2020
14
地图投影:为什么要进行投影?
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 方法, 称为地图投影
11/12/2020
25
地图比例尺
▪ 地图比例尺反映了制图区域和地图的比例关系
▪ 纸质地图:内容、概括程度、数据精度等
比例尺的含义:
制图区域较小,采用各方面变形都较小的地图投影, 图上各处的比例是一致的,故此时比例尺的含义是图 上长度与相应地面长度的比例;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件
城市规划:利用GIS进行城市规划, 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交通管理:利用GIS进行交通管理, 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环境监测:利用GIS进行环境监测, 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灾害预警:利用GIS进行灾害预警, 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农业管理:利用GIS进行农业管理, 提高农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空间数据采集: 通过遥感、
GPS、地形测 量等手段获取
地理信息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 据进行清洗、 转换、整合等
操作
数据存储与管 理:将处理后 的数据存储在 数据库中,便 于查询和分析
数据分析与可 视化:利用 GIS软件对数
据进行分析, 并生成可视化 图表,便于理
解和决策
空间查询与分析
空间查询:根据空 间位置、属性等条 件进行查询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GIS技术在资源调查、开发、利用方面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交通管理与物流配送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管理中用于实时监控、路线规划和调度。
GIS支持物流配送优化,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成本。
通过GIS定位和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配送和智能物流。 GIS在交通管理与物流配送中的应用,提高了行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 服务水平。
旅游规划:利用GIS进行旅游规划, 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GIS可以处理和 分析空间数据, 如地图、遥感图 像、地形数据等。
GIS广泛应用于 城市规划、交通 管理、环境监测、 资源管理等领域。
GIS的核心技术 包括空间数据管 理、空间分析、 空间查询和空间 可视化。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数据源:包括地图、遥感影像、地形图等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存储等 数据分析:包括空间分析、属性分析、时间分析等 数据展示:包括地图显示、图表显示、报告生成等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PPT教学课件
2.结合电影、互联网的发展及以下材料: 《网络妈妈》是根据江西的一个真实故事而改编的一部
感恩励志电影,其朴实的故事和感情,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也让不少网瘾少年如梦初醒。导演周勇认为:“电影不是灵丹 妙药……但是有可能会激励孩子的一生。通过一部电影能够让 沉迷网络的孩子受到一些触动。” 探究分析: 结合相关知识,指出互联网时代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提示:提供丰富便捷的信息服务和娱乐方式;获得虚拟世界的充 分自由。还可能因过度依赖网络而脱离真实世界。
3、组成:
人员
软件 GIS
数据
硬件
模型
(1)硬件:计算机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传输设备、 储存设备
GPS
全站仪
解析和数字 摄影测量仪器
全数字摄影 测量工作站
图象处理 系统
数字 化仪
扫描仪
键盘 鼠标
磁带机 光盘机 活动硬盘 硬盘阵列
专用设备
存储设备
输入设备
处理设备
输出设备
服务器 工作站 常规设备
花》《_______》《风云儿女》等。
渔光曲
④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_一__江__春__水__向__东__流__》《松花江 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
⑤新中国成立后:初期过分强调_________的作用,题材单一;改 政治宣传
革开放后,《小花》《牧马人》《_______》等相继问世,多部 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奖。 红高粱
(1)政府部门:政府职能部门的_______,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
便捷的服务。
网络化
(2)日常生活:_________成为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电子邮
件、即时通信、网_上__购__物、论坛、电子报刊等,成为民众生活的重 要组成部分,悄然博改客变着人们的生活。
武汉大学地图学5
我国:采用边纬与中纬变形绝对值相等的双标 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
§ 5.3 地图投影变换
研究从一种地图投影变换为另一种地图 投影的理论和方法。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场 之间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1. 解析变换法 找出两投影间坐标变换的解析计算公式。
(1)反解变换法 : 通过中间过渡的方法,反解出原地图投影的地
变形性质:等角投影 几何概念:横切椭圆柱投影
2. 经纬线特征:
中央经线和赤道为互相垂直的直线,其
他经线均为凹向并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其他纬线均为以赤道为对称轴的向两极弯曲 的曲线,经纬线成直角相交。
3. 变形分布规律: ①中央经线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长度
比均大于1,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
地形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1 万及大于1:1万采用3°分带,小于1: 2.5万采用经差6°分带。
78
L。=(6n-3)° L。=(6n-3)°-360°
5. 坐标网
(1) 经纬线网
经线和纬线构成的坐标网,又称地理 坐标网。
作用:控制和确定地表各点和整体地 形的实地位置。 用于分析和计算投影变形; 确定比例尺、量算不可缺少。
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中的分布图, 类型图,区划图—— 等积投影
世界时区图—— 经线投影成直线的正轴圆柱
投影
四、 出版方式
单幅图,系列图,地图集。
单幅图和系列图投影选择比较简单;
地图集应该尽量采用同一系统的投影,再 根据个别内容的特殊要求,在变形性质方面予 以适当的变化。
§ 5.2 地形图投影
x ,y X ,Y
2.数值变换法
在资料图投影方程式未知时,或不易求得资料 图和新编图两投影间解析关系式的情况下,可以 采用多项式来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用数值逼近 的理论和方法来建立两投影间的关系。
§ 5.3 地图投影变换
研究从一种地图投影变换为另一种地图 投影的理论和方法。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场 之间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1. 解析变换法 找出两投影间坐标变换的解析计算公式。
(1)反解变换法 : 通过中间过渡的方法,反解出原地图投影的地
变形性质:等角投影 几何概念:横切椭圆柱投影
2. 经纬线特征:
中央经线和赤道为互相垂直的直线,其
他经线均为凹向并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其他纬线均为以赤道为对称轴的向两极弯曲 的曲线,经纬线成直角相交。
3. 变形分布规律: ①中央经线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长度
比均大于1,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
地形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1 万及大于1:1万采用3°分带,小于1: 2.5万采用经差6°分带。
78
L。=(6n-3)° L。=(6n-3)°-360°
5. 坐标网
(1) 经纬线网
经线和纬线构成的坐标网,又称地理 坐标网。
作用:控制和确定地表各点和整体地 形的实地位置。 用于分析和计算投影变形; 确定比例尺、量算不可缺少。
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中的分布图, 类型图,区划图—— 等积投影
世界时区图—— 经线投影成直线的正轴圆柱
投影
四、 出版方式
单幅图,系列图,地图集。
单幅图和系列图投影选择比较简单;
地图集应该尽量采用同一系统的投影,再 根据个别内容的特殊要求,在变形性质方面予 以适当的变化。
§ 5.2 地形图投影
x ,y X ,Y
2.数值变换法
在资料图投影方程式未知时,或不易求得资料 图和新编图两投影间解析关系式的情况下,可以 采用多项式来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用数值逼近 的理论和方法来建立两投影间的关系。
GIS地理信息系统 ppt课件
主要的输入方式为,键盘输入、 数字化仪和扫描仪输入等。
13
GIS数据获取
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指的是存放地理信息的 元素自身特性的数据,常储存与与 GIS联合使用的商用数据库中 (Oracle、Sybase等)。
主要的输入方式为键盘输入。
14
GIS数据获取
现代遥感(RS)和全球卫星定位(GPS) 技术为GIS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
D
数据输出与显示
10
GIS数据获取
GIS的数据获取: 包括数据的采集与输入,即是将系统外
部的原始数据传输到系统内部,并将外部数 据的格式转变为系统内部能够识别和处理的 格式存储与系统的地理数据库中。
11
GIS数据获取
数据分类
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
12
GIS数据获取
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指的是在二维或三维坐 标下,以一种拓扑结构来描述物理位 置及逻辑连接,针对真实的地理信息。
GIS在发电中的应用
在发电(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实现类似MIS(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通过GIS建立统高效的信息网络,能够及时、准 确地收集、传输、处理和反馈各项生产、经营、管理 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实现发电企业范围内的数据共享, 为生产运行、经营管理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科学辅 助决策支持。如人事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生 产计划管理、生产统计管理、综合统计分析管理等。
GIS数据处理与分析
GIS数据分析的核心内容是空间分析
是指根据确定的应用分析模型,通过对空间图形 数据的拓扑运算及空间、非空间属性数据的联合运算 等各种操作运算来分析一定区域的各种现象,以获得 更有效的数据或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是GIS与一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绘 图系统(CAC)功能的主要区别所在。
13
GIS数据获取
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指的是存放地理信息的 元素自身特性的数据,常储存与与 GIS联合使用的商用数据库中 (Oracle、Sybase等)。
主要的输入方式为键盘输入。
14
GIS数据获取
现代遥感(RS)和全球卫星定位(GPS) 技术为GIS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
D
数据输出与显示
10
GIS数据获取
GIS的数据获取: 包括数据的采集与输入,即是将系统外
部的原始数据传输到系统内部,并将外部数 据的格式转变为系统内部能够识别和处理的 格式存储与系统的地理数据库中。
11
GIS数据获取
数据分类
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
12
GIS数据获取
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指的是在二维或三维坐 标下,以一种拓扑结构来描述物理位 置及逻辑连接,针对真实的地理信息。
GIS在发电中的应用
在发电(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实现类似MIS(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通过GIS建立统高效的信息网络,能够及时、准 确地收集、传输、处理和反馈各项生产、经营、管理 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实现发电企业范围内的数据共享, 为生产运行、经营管理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科学辅 助决策支持。如人事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生 产计划管理、生产统计管理、综合统计分析管理等。
GIS数据处理与分析
GIS数据分析的核心内容是空间分析
是指根据确定的应用分析模型,通过对空间图形 数据的拓扑运算及空间、非空间属性数据的联合运算 等各种操作运算来分析一定区域的各种现象,以获得 更有效的数据或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是GIS与一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绘 图系统(CAC)功能的主要区别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记录每个空间对象的坐标时,同时记录其对 象的最大、最小窗坐标。
窗坐标:指完全包含该对象的最小外接矩形的 对角点坐标(矩形边界平行坐标轴)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窗坐标索引示意图
线对象
面对象
空间对象的窗范围
基于窗的空间对象检索
2. 格网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将工作区按一定的规则划分为格网,记录每一 格网内所包含的空间对象。
(2)工作层:工作是空间数据处理的一个工作单位 。可包含若干逻辑层。
(3)逻辑层:具有多个地物类组成。
(4)地物类(专题层):具有相同属性和意义的地 物组合
文件
逻辑分级的相关概念
▪ 是一给定类型的(逻辑)记录的全部具体 值的集合。
▪ 根据记录的组织方式分为:
▪ 顺序文件 ▪ 索引文件 ▪ 直接文件 ▪ 倒排文件
形。
R+树索引示例
允许矩形相互重叠
E B A
D1
D2
C R1
F R2
虚拟矩形覆盖情况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检索区 R1 R2
A B C D1
E F D2
R 树索引结构
6. CELL树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借鉴BSP树和R树的机制,采用凸多边形代替 矩形作为划分区域的基本单元;
4.1.3 空间数据索引
无缝图层 工作区索引 目标索引
一 无缝图层
空间数据索引
定义:将一个地区或城市看作一个整体( 工程),用户可以在这个工程内任意、开 窗、放大、漫游、查询、分析和制图。
处理方式:
物理无缝图层:以物理方式拼接为一个整体;
逻辑无缝图层:在逻辑位置上拼接成一个图层 。
无缝图层示例
A
B
C H3
DE
4. KDB树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是BSP树向多维空间地扩展。
特点:
优点:可以对多维空间的点进行动态索引,删 除和增加空间点对象很方便;
缺点:不直接支持占据一定空间范围的空间对 象,如二维空间中的线与面。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5. R树和R+树索引
基本思想有特定联系的数据集合。也可以看成是 多类型记录的集合。
▪ 其内部构造是文件的集合。
▪ 文件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不能孤立存在。
数据库与图书馆管理的比较
4.1.2 图幅内的空间数据组织
(1)工作区:通常将一幅图或几幅图的范围当作一 个工作单元或工作区。工作区包含了所有各层的 空间数据。工作区通常按范围定义。
子空间不允许重叠 。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CELL树索引示例
4.2 空间数据库
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模式 时间维的表示
设计一些虚拟的图框,将一些空间距离详尽的空间对象包含 在这些矩形框内,矩形框包含空间对象的指针;
判断哪些虚拟矩形落在检索窗口内, 进一步判断虚拟矩形中的哪些空间对象为被检索对象。
矩形框数据结构:
R c (c t R e g a I e , n l T D e , M y X , M p i Y , n M e i X , n M a Y )x
空间数据索引——工作区索引
工作区索引示例
w51
w58
w21
w11 w12
w18
三 目标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建立地物与鼠标屏幕坐标间的索引。
分类:
窗坐标索引 格网索引 BSP索引 KDB树索引 R树和R+树索引 CELL树索引
1. 窗坐标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Rectangle-ID:矩形框的对象标识; Type:表示矩形框是虚拟对象还是实际空间对象; Min-X, Min-Y, Max-X, Max-Y:矩形框的最大最小坐标。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构造矩形框原则
矩形之间尽可能少重叠; 矩形尽可能包含更多的空间对象; 矩形可以嵌套,即矩形可以包含更小的矩
空间数据索引——无缝图层
图1
a1 a2 b1
图3 b2
图2 a3
物理拼接
图4 b3
分幅地图
逻辑拼接
a b
物理无缝地图
a b
逻辑无缝地图
空间数据索引——无缝图层
物理方式和逻辑方式的区别
物理图层:
直接将图幅先进行接边处理, 将分幅地图文件进行合并,得到空间上连续的图层。
逻辑图层:
不改变分幅图层的物理存储位置, 建立跨图幅地物的索引,实现对地物的跨图幅操作。
建立空间索引的线性表,将格网按Morton码 进行编码,建立Morton与空间对象的关系 。
格网索引示例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21 23 30 31 53 55 61 63
A 20 22 28 29 52 54 60 62
D
17 19
25
27 49 51
57
59
16 18
5
7
4
6
1
3
24
26 48 50
第五部分
空间数据组织及空间数据库
章节安排
4.1 空间数据组织及索引 4.2 空间数据库
4.1空间数据组织及索引
数据组织的分级 图幅内的空间数据组织 空间数据索引
4.1.1 数据组织的分级
物理分级:
比特 字节 字 块 桶 卷
逻辑分级:
数据项 记录 文件 数据库
数据项
逻辑分级的相关概念
可以定义数据的最小单位,也叫基本项、 字段等。
13 15 C
12 14
37
3 9
36 38
9
11 33 35
56 58
4
5
47
44 46
B 41 43
0
2
8
10 32 34
40 42
格网索引的编码(Peano键)
3. BSP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将目标空间逐级进行一分为二 的划分。
M
M
A H1 B
C H2 D H3 E
H1
H2
空间数据索引——无缝图层
图幅逻辑接边示例
图1
fid
指针
a1
a
a2
a
b1
b
图2
fid
指针
a3
a
图3
fid
指针
b2
b
图4
fid
指针
b3
b
总目标
fid
指针
a a1,a2,a3 b b1,b2,b3
二 工作区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工作区索引
基本思想:
将图层范围分成若干个工作区;
建立一个工程和它包含的工作区之间的空间索 引文件。
域:数据项与实体的属性相对应,有一定 的取值范围。
域外的任何值视为无意义的取值。
记录
逻辑分级的相关概念
由若干相关联的数据项组成。
应用程序输入/输出的逻辑单位。
是数据库系统中信息处理和存储的基本单 位,是对一个实体信息描述的数据总和。
关键字
逻辑分级的相关概念
为了唯一标识每个记录,必须有记录标识 符,也称关键字。一般由记录的第一个关 键字担任。有主关键字、次关键字之分。
窗坐标:指完全包含该对象的最小外接矩形的 对角点坐标(矩形边界平行坐标轴)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窗坐标索引示意图
线对象
面对象
空间对象的窗范围
基于窗的空间对象检索
2. 格网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将工作区按一定的规则划分为格网,记录每一 格网内所包含的空间对象。
(2)工作层:工作是空间数据处理的一个工作单位 。可包含若干逻辑层。
(3)逻辑层:具有多个地物类组成。
(4)地物类(专题层):具有相同属性和意义的地 物组合
文件
逻辑分级的相关概念
▪ 是一给定类型的(逻辑)记录的全部具体 值的集合。
▪ 根据记录的组织方式分为:
▪ 顺序文件 ▪ 索引文件 ▪ 直接文件 ▪ 倒排文件
形。
R+树索引示例
允许矩形相互重叠
E B A
D1
D2
C R1
F R2
虚拟矩形覆盖情况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检索区 R1 R2
A B C D1
E F D2
R 树索引结构
6. CELL树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借鉴BSP树和R树的机制,采用凸多边形代替 矩形作为划分区域的基本单元;
4.1.3 空间数据索引
无缝图层 工作区索引 目标索引
一 无缝图层
空间数据索引
定义:将一个地区或城市看作一个整体( 工程),用户可以在这个工程内任意、开 窗、放大、漫游、查询、分析和制图。
处理方式:
物理无缝图层:以物理方式拼接为一个整体;
逻辑无缝图层:在逻辑位置上拼接成一个图层 。
无缝图层示例
A
B
C H3
DE
4. KDB树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是BSP树向多维空间地扩展。
特点:
优点:可以对多维空间的点进行动态索引,删 除和增加空间点对象很方便;
缺点:不直接支持占据一定空间范围的空间对 象,如二维空间中的线与面。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5. R树和R+树索引
基本思想有特定联系的数据集合。也可以看成是 多类型记录的集合。
▪ 其内部构造是文件的集合。
▪ 文件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不能孤立存在。
数据库与图书馆管理的比较
4.1.2 图幅内的空间数据组织
(1)工作区:通常将一幅图或几幅图的范围当作一 个工作单元或工作区。工作区包含了所有各层的 空间数据。工作区通常按范围定义。
子空间不允许重叠 。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CELL树索引示例
4.2 空间数据库
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模式 时间维的表示
设计一些虚拟的图框,将一些空间距离详尽的空间对象包含 在这些矩形框内,矩形框包含空间对象的指针;
判断哪些虚拟矩形落在检索窗口内, 进一步判断虚拟矩形中的哪些空间对象为被检索对象。
矩形框数据结构:
R c (c t R e g a I e , n l T D e , M y X , M p i Y , n M e i X , n M a Y )x
空间数据索引——工作区索引
工作区索引示例
w51
w58
w21
w11 w12
w18
三 目标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建立地物与鼠标屏幕坐标间的索引。
分类:
窗坐标索引 格网索引 BSP索引 KDB树索引 R树和R+树索引 CELL树索引
1. 窗坐标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Rectangle-ID:矩形框的对象标识; Type:表示矩形框是虚拟对象还是实际空间对象; Min-X, Min-Y, Max-X, Max-Y:矩形框的最大最小坐标。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构造矩形框原则
矩形之间尽可能少重叠; 矩形尽可能包含更多的空间对象; 矩形可以嵌套,即矩形可以包含更小的矩
空间数据索引——无缝图层
图1
a1 a2 b1
图3 b2
图2 a3
物理拼接
图4 b3
分幅地图
逻辑拼接
a b
物理无缝地图
a b
逻辑无缝地图
空间数据索引——无缝图层
物理方式和逻辑方式的区别
物理图层:
直接将图幅先进行接边处理, 将分幅地图文件进行合并,得到空间上连续的图层。
逻辑图层:
不改变分幅图层的物理存储位置, 建立跨图幅地物的索引,实现对地物的跨图幅操作。
建立空间索引的线性表,将格网按Morton码 进行编码,建立Morton与空间对象的关系 。
格网索引示例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21 23 30 31 53 55 61 63
A 20 22 28 29 52 54 60 62
D
17 19
25
27 49 51
57
59
16 18
5
7
4
6
1
3
24
26 48 50
第五部分
空间数据组织及空间数据库
章节安排
4.1 空间数据组织及索引 4.2 空间数据库
4.1空间数据组织及索引
数据组织的分级 图幅内的空间数据组织 空间数据索引
4.1.1 数据组织的分级
物理分级:
比特 字节 字 块 桶 卷
逻辑分级:
数据项 记录 文件 数据库
数据项
逻辑分级的相关概念
可以定义数据的最小单位,也叫基本项、 字段等。
13 15 C
12 14
37
3 9
36 38
9
11 33 35
56 58
4
5
47
44 46
B 41 43
0
2
8
10 32 34
40 42
格网索引的编码(Peano键)
3. BSP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将目标空间逐级进行一分为二 的划分。
M
M
A H1 B
C H2 D H3 E
H1
H2
空间数据索引——无缝图层
图幅逻辑接边示例
图1
fid
指针
a1
a
a2
a
b1
b
图2
fid
指针
a3
a
图3
fid
指针
b2
b
图4
fid
指针
b3
b
总目标
fid
指针
a a1,a2,a3 b b1,b2,b3
二 工作区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工作区索引
基本思想:
将图层范围分成若干个工作区;
建立一个工程和它包含的工作区之间的空间索 引文件。
域:数据项与实体的属性相对应,有一定 的取值范围。
域外的任何值视为无意义的取值。
记录
逻辑分级的相关概念
由若干相关联的数据项组成。
应用程序输入/输出的逻辑单位。
是数据库系统中信息处理和存储的基本单 位,是对一个实体信息描述的数据总和。
关键字
逻辑分级的相关概念
为了唯一标识每个记录,必须有记录标识 符,也称关键字。一般由记录的第一个关 键字担任。有主关键字、次关键字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