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塑化剂的分析与检测

合集下载

含油食品中塑化剂快速检测

含油食品中塑化剂快速检测
在 恒温 2 5 0 c C 条件 下 无法将 所 测塑化 剂 全部 分离 出
油, 均购 自超市 ; 1 6 种塑化剂即邻苯二 甲酸酯混合
标准品 , 购于 上海 安 谱 公 司 ; 乙腈 、 甲醇 、 正 己烷 , 均
为 色谱级 试 剂 。
来, 而采用操作② 的程序升温能将所有成分分离 , 有 利 于下 一 步 的定性 定 量 分 析 , 故 而 选 择 了 操 作② 。
表2 。
1 . 3 试 验方 法
1 . 3 . 1 样 品前 处理
2 . 2 . 2 食 用 油样 品 中塑 化剂 含量 的测定 结果 ( 1 ) 色谱 图分析 本试 验 将所 有样 品 和标 准 品取 1 I x L上机 测定 ,
准确称取 2 . 0 ~ 3 . 0 g ( 精确至 0 . 0 0 0 1 g ) 油脂试样 , 加乙腈 l 0 . 0 m L , 涡旋混合 2 m i n , 静置后将上清液全 部 转 移 至试 管 中 , 利用 4 5 ℃氮 吹 至 近 干 , 后 用 甲醇
2 . 2 . 1 定 性 和定量 采用 保 留时 间和 MS / S C A N方式 来定 性 , 利用 1 6 种 标 准 品 出峰 时 问 和各 自的特 征 离 子 定 性 。试 样 待 测 液 和 标 准 品 选 择 离 子 色谱 峰在 相 同保 留时 间 处( ± O . 5 %) 出现 , 并 且对 应 质 谱 碎 片 离子 的质 荷 比
方法 的加标 回收率 在 8 9 . 1 % 一1 0 4 . 8 %, R S D为 1 . 0 1 % ~3 . 1 9 %, 与G B / T 2 1 9 1 卜2 0 0 8 标 准 中规定 的方法相 比相差 无 几, 但样 品的处理 时间更短 , 操作方便 、 经济 、 快速, 适合在基层实验室做大量样 品筛选时选用 。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及其检测方法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及其检测方法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及其检测方法
其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也是引入塑化剂的因素之一、一些食品
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塑化剂来改善食品的口感、延长保质期等。

常见的食
品加工中使用塑化剂的有乳制品、面包、糕点等。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塑化剂的含量成为必要的措施。

以下
是常见的塑化剂检测方法:
1.液相色谱法(HPLC):该方法利用液相色谱技术,通过对样品进行
提取和纯化后将其注入色谱仪进行分离,然后使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塑化剂
的浓度。

2.气相色谱法(GC):该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器对样品进行分离,然
后使用适当的探测器检测塑化剂的浓度。

3.质谱联用方法(LC-MS/GC-MS):该方法结合了质谱仪和色谱仪的
优势,可以实现更高的分离和灵敏度。

4.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通过对样品的吸
光光谱进行分析,得出塑化剂的含量。

5.核磁共振(NMR):该方法利用核磁共振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得
出塑化剂的含量。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如电化学分析、免疫学检测等进行塑化剂的检测。

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

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

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塑化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的化学物质,其主要作用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然而,当塑料制品与食物、饮料等接触时,塑化剂有可能从塑料中迁移到食物或饮料中,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因此,对于塑化剂迁移量的检测成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和解释说明。

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和结构框架,然后详细阐述了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要点。

接下来,列举了常见的几种常规检测方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最后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要点、常见的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近年来新兴的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和研究进展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总览,并概述了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的重要性和背景。

接下来的章节将更详细地介绍相关原理、方法和研究进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塑化剂迁移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常见检测方法和新兴技术的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塑化剂迁移量检测领域的当前研究状况。

通过对不同方法优缺点的比较,有助于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监管机构提供指导,建立可行且准确的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案。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该领域可能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 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要点2.1 塑化剂迁移的定义和重要性塑化剂是一类常用于增加塑料柔韧性和可塑性的化学物质,但它们在塑料制品中存在着迁移到周围环境或其他食品、药品等物质中的可能。

塑化剂的迁移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准确评估塑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迁移量具有重要意义。

2.2 塑化剂迁移量检测的基本原理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方法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理进行:a) 提取分离法:通过使用适当的溶剂将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剂提取出来,然后使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检测。

塑化剂检测方法

塑化剂检测方法

《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 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 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 酒鬼酒中所含塑化剂分别为: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其中DBP含量为1.08㎎/㎏(260%)

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自动进样器或手动进 样器,多波长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5nm)或 DAD检测器(200~400nm全波长检测)。 2、色谱柱:HypersilBDSCN色谱柱 (150mm×3.0mm,粒径5μm,孔径130A, 碳载量4%,Thermo货号28805-153030) a.柱温:30℃ b.流动相:正辛烷 c.流速:0.5ml/min d.进样量:20μL
中国酒业协会8月的内部情况说明于近日正 式曝光。说明中显示,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 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 塑化剂成分: 最高2.32 ㎎/㎏ , 最低0.495 ㎎/㎏ , 平均0.537㎎/㎏ 。

GB/T 21911-2008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 测定》 使用气质联用injector,或PTV进样 器,或不分流进样器。配FID检测器。 2、色谱柱及色谱条件 a.色谱柱:TR5MS30mmx0.25mmx0.25(26098-1420); b.进样器:不分流进样,1μl; c.18℃/min从120℃升温到300℃; d.进样口温度:280℃; e.载气:氦气,1.5ml/min; f.检测:FID320℃。
中文名称:增塑剂 英文名称:plasticizer 定义:能降低高分子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并 提高塑性的助剂。




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 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的塑化剂成分 为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 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DNO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M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食品中的塑化剂检测与净化技术研究

食品中的塑化剂检测与净化技术研究

食品中的塑化剂检测与净化技术研究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是食品中的塑化剂。

塑化剂是一类常见于塑料制品中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增加塑料柔韧性和可塑性的特性,但对人体健康构成风险。

因此,对食品中的塑化剂进行检测与净化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以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食品中常见的塑化剂有哪些。

其中,最常见的塑化剂包括邻苯二甲酸酯(常见的有DEHP、DBP等)、邻苯二甲酸酯酯(如DMP等)以及环烷基酚(如双酚A等)。

这些塑化剂在食品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被释放出来,最终进入我们的食物中。

因此,监测和净化食品中的塑化剂,对于减少人们摄入塑化剂的风险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塑化剂的检测技术。

目前,常用的塑化剂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等。

这些方法依靠于不同的化学原理和仪器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塑化剂含量。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如拉曼光谱技术、纳米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塑化剂检测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展开。

然而,仅仅检测塑化剂的含量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研究食品中塑化剂的净化技术。

在食品净化方面,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吸附、膜分离、化学反应等。

吸附是指通过特定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食品中的塑化剂,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膜分离则是利用膜的半透性,通过渗透、过滤等方式将食品中的塑化剂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

化学反应则是通过与塑化剂发生特定反应,将其转化成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这些净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将食品中的塑化剂去除或降低到安全范围内。

除了通过检测与净化技术来保障食品安全,我们还应该从源头上加强对塑化剂的管控。

对于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塑化剂的使用管理,尽量选择无毒或低毒的塑化剂,同时控制使用比例,减少塑化剂的释放量。

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大对塑化剂的检测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食品包装用纸制品中塑化剂风险的调研和分析

食品包装用纸制品中塑化剂风险的调研和分析

2020年第17期广东化工第47卷总第427期 · 59 · 食品包装用纸制品中塑化剂风险的调研和分析韩娟,张振洋,赵玉簪(英格尔检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化学实验室,上海201100)[摘要]对食品包装用纸制品中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添加情况,进行中国和国际上标准、法规的比较;对目前中国标准规定的塑化剂含量和特定迁移量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在市场上购买该类样品,进行检测调研。

给出了调研产品在食品包装用纸制品中塑化剂的风险结果,分析风险的危害程度,剖析了风险的引入原因。

[关键词]食品包装;纸制品;塑化剂[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17-0059-02Risk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in Paper Products for FoodPackagingHan Juan, Zhang Zhenyang, Zhao Yuzan(Chem Lab ICAS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Shanghai) Co., Ltd., Shanghai 201100, China) Abstract: Compare the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of China and European Union on Phthalate esters of food paper packaging; Investigation on Phthalate esters not specified in Chinese standards, tested some samples and Verified risk situation: the migration and content of Phthalate esters is based on the standard GB 31604.30-2016, Judgment basis on the standard GB 9685-2016.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isk on Phthalate esters of food paper packaging.Keywords: food packaging;paper packaging materials;phthalate esters1 背景食品包装纸进入我国较晚,国外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部分领先的民营企业在示范市场实现全面突破。

食品安全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与限制

食品安全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与限制

食品安全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与限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关注,食品中塑化剂的存在和危害已经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之一。

塑化剂是一类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包装材料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但过量的塑化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与限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食品中塑化剂的种类和危害塑化剂主要是一类可溶于油脂和有机溶剂的物质,常见的塑化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其中DEHP是最常见和最具有毒性的塑化剂之一。

过量的塑化剂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首先,塑化剂对生殖系统具有潜在的影响,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生殖能力下降。

其次,塑化剂还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等内脏器官损伤,甚至引发癌症。

此外,长期过量摄入塑化剂还会增加儿童和青少年患哮喘、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二、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严格限制食品中塑化剂的含量,需要有有效的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一种常用且准确的分析方法,能够对食品中的塑化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通过样品的蒸发和溶剂的蒸发,将塑化剂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来进行分析和鉴定。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

该方法通过溶液中样品的相对运动速度差异来分离和定量塑化剂,从而实现对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

3. 光谱技术近年来,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可用于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

光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通过塑化剂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或散射特性,来鉴定和检测食品中的塑化剂。

三、食品中塑化剂的限制与管理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针对食品中塑化剂制定了相应的限制标准和管理措施。

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中塑化剂安全情况分析

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中塑化剂安全情况分析

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中塑化剂安全情况分析一、基本情况1.1 产品概述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视频包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世纪食品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装质量的竞争。

调查发现,塑料容器的年增长率达 5.5%。

食品包装要以多样化满足现代人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无菌、方便、智能、个性化是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发展的新时尚;拓展食品包装的功能、保证食品安全、减轻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绿色包装已成为新世纪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已经成为食品产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保障食品质量和卫生,不损失原始成分和营养,方便贮运,促进销售,延长货架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的重要作用。

自从50年代聚偏二氯乙烯用于食品包装以来,塑料包装材料用于食品包装日益增多,由于塑料材料具有重量轻,化学稳定性好,易于加工和装饰,且具有良好的食品保护作用等优异特性,因此在食品包装领域应用十分广阔。

一般来说,食品用塑料包装包括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等;容器类括桶、瓶、罐、杯、瓶坯等;工具类包括筷、刀、叉、匙、夹、料擦(厨房用)、盒、碗、碟、盘、杯等餐具。

图1 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种类包括以GB 4806.6-2016 附录A及相关公告中所规定的材质为原材料生产膜袋(包括复合膜袋)、容器、工具等制品。

产品分类可包括夹链自封袋;包装用度铝薄膜;商品零售包装袋;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聚乙烯自粘保鲜膜;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片材;聚丙烯(PP)挤出片材;聚酯(PET)无气饮料瓶、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双层口杯、塑料饮水口杯、塑料保鲜盒、钢塑复合桶、复合式中型散装容器、婴幼儿用塑料奶瓶、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食品容器、塑料防盗瓶盖、组合式防伪瓶盖、其他塑料瓶盖、瓶盖垫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坯、密胺塑料餐具、塑料菜板、塑料一次性餐饮具、可重复使用塑料餐饮具、饮用吸管、食品用其他工具及塑料件等。

白酒塑化剂检测标准

白酒塑化剂检测标准

白酒塑化剂检测标准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有关白酒中塑化剂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塑化剂是一类化学物质,常见的有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它们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建立白酒塑化剂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白酒塑化剂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对塑化剂成分的检测和对塑化剂含量的限定。

首先,对于塑化剂成分的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分析出白酒中的塑化剂成分,为后续的限量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其次,对于塑化剂含量的限定,国家标准规定了白酒中各类塑化剂的最大残留限量,以及对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这些限定值是基于对塑化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进行科学评估的结果,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为了确保白酒塑化剂检测标准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和监管机制。

首先,建立完善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定。

同时,加强市场监督,对市场上的白酒产品进行定期抽检,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厉处罚,以震慑不法生产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白酒生产企业和相关检测机构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白酒塑化剂检测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治理白酒中塑化剂的问题,确保白酒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建立白酒塑化剂检测标准是保障白酒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重要举措。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督,提高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共同维护白酒市场的良好秩序,确保白酒的质量和安全。

浅谈食品包装材料中塑化剂的检验

浅谈食品包装材料中塑化剂的检验
Technology 科技 分析与检测
浅谈食品包装材料中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剂的检验
□ 王 洋 曹 婧 赵婷婷 葛 磊 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就伴随着相关的卫生安全问题,国家对于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安全和 化学物迁移十分重视,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研究。在塑化剂的检验检测研究中,使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能 够对塑化剂迁移量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对比,进一步了解某食品包装材料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从而规范食品包装市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塑化剂;检验;检测
1 食品包装材料中塑化剂材料 来源和方法
1.1 材料来源
材料来源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 的食品包装材料中选择,通过对不同 批次的样品进行分层抽样、随机抽样, 获得科学合理的样品 [1]。本文将以市 面上流行的一次性碗筷为例,由于一 次性碗筷在使用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 的食物类型,并且使用条件各不相同, 其代表性较强。 1.2 实验设备和试剂
加 大 科 技 投 入, 积 极 研 发 无 毒 无 害的塑化剂替代品,不断提升食品包 装材料的研发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安 全,减少塑化剂的危害。
3 结语
在 当 前 社 会 发 展 背 景 下, 塑 化 剂 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加强塑化剂 的检验检测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塑化 剂的不良影响,规范市场发展,促进 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2 提高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的几 个建议
2.1 公众习惯
人们应当规范日常中的生活习惯, 在选择食物包装容器过程中,避免使 用一些塑料容器,尤其不用塑料容器 装油性食物,也不要用塑料容器进行 加热,避免塑料包装在长期的高温和 长时间接触、浸泡中发生塑化剂的迁 移,影响人们健康。 2.2 政府干预

食品中塑化剂的种类、危害及检测技术

食品中塑化剂的种类、危害及检测技术

食品中塑化剂的种类、危害及检测技术目录1. 塑化剂概述 (2)1.1 定义及分类 (2)1.1.1 常见塑化剂种类 (3)1.1.2 塑化剂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5)1.2 应用领域 (5)1.2.1 食品包装用塑化剂 (6)1.2.2 食品接触表面用塑化剂 (7)1.3 食品中塑化剂迁移 (9)1.3.1 迁移影响因素 (11)1.3.2 迁移途径 (12)2. 食品中塑化剂的危害 (13)2.1 毒性危害 (14)2.1.1 不同塑化剂的毒性效应 (16)2.1.2 短期和长期毒性 (17)2.1.3 对人体各器官的危害 (18)2.2 健康风险评估 (19)2.2.1 暴露途径及剂量估算 (20)2.2.2 风险评估模型及结果 (22)3. 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技术 (23)3.1 样品前处理 (24)3.1.1 样品提取方法 (25)3.1.2 净化及浓缩 (26)3.2 检测方法 (28)3.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29)3.2.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30)3.2.3 其他检测技术(如核磁共振等) (31)3.3 方法验证 (32)3.3.1 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 (34)3.3.2 灵敏度及检测限 (35)4. 控制和防范措施 (36)4.1 法律法规及标准 (37)4.2 生产过程控制 (38)4.3 包装材料的选择 (39)4.4 消费者的健康知识普及 (41)1. 塑化剂概述也被称为增塑剂,是一种能改变聚合物材料物理性能的化学物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玩具等,这些产品中的很多都添加了塑化剂,以增加其柔韧性、延展性和耐用性。

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某些塑化剂可能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其次,长期接触或摄入含有塑化剂的食品可能导致内分泌干扰作用,影响人体的生殖系统和生长发育;此外,某些塑化剂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塑化剂检测方法

塑化剂检测方法

塑化剂检测方法(国标)5月23日,台湾地区食品工业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地震,在一些食品中检测出塑化剂。

据报道,涉及塑化剂污染的食品包含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食品;添加剂等六大类。

塑化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

DEHP化学名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塑化剂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对幼儿危害尤其巨大。

按照相关法规,食品中不允许添加塑化剂。

但不法厂商为牟取利益违法使用,造成巨大危害。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5月24日起连续下达通知,查处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目前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911-2008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928-2008要求,检测食品与食品包装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

GC-MS检测用水通常建议使用超纯水。

其具体检测方法如下:GB/T 21911-2008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节选)5 分析步骤5.1 试样制备取同一批次3个完整独立包装样品(固体样品不少于500g、液体样品不少于500mL),置于硬质全玻璃器皿中,固体或半固体粉碎混匀,液体样品混合均匀,待用。

5.2 试样处理5.2.1 不含油脂试样量取混合均匀液体试样5.0mL(含有二氧化碳气的试样需先除去二氧化碳),加入正己烷2.0mL,振荡1min,静置分层(如有必要时盐析或于4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清液进行GC-MS分析。

称取混合均匀固体或半固体试样 5.0g,加适量水(视试样水分含量加水,总水量约50mL),振荡30min,摇匀。

静置过滤,取滤液25.0mL,加入正己烷5.0mL,振荡1min,静置分层(如有必要时盐析或于4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清液进行GC-MS分析。

5.2.2 含油脂试样称取混合均匀纯油脂试样0.50g(精确至0.1mg),用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1:1)定容至10.0mL,涡旋混合2min,0.45μm滤膜过滤,滤液经凝胶渗透色谱装置净化(参考条件见附录C),收集流出液,减压浓缩至2.0mL,进行GC-MS分析。

白酒中塑化剂(DBP、DINP、DEHP)含量检测与分析

白酒中塑化剂(DBP、DINP、DEHP)含量检测与分析
关键词:白酒;塑化剂;食品安全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content and safety of plasticizer in liquor,100 samples of liquor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Zunyi, Guizhou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about Determina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in Food”(GB 5009.271—2016), three kinds of plasticizer: dibutyl phthalate(DBP), diisononyl phthalate(DINP) and dioctyl phthalate(DEHP)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rates of DBP, DINP and DEHP were 48%, 0% and 1%, respectively; DBP over standard rate is 12%, the highest detection value was 14.6 mg·kg-1, the average content was 0.542 mg·kg-1, and the exceeding standard rate of DINP and DEHP is 0%. The average values of DBP, DINP and DEHP we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risk assessment limit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lasticizer in Liquor is basically in a safe range, but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DBP pollution in small amount of Liquor, and the potential health risks and risks need further assessment.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及其检测方法(DOC)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及其检测方法(DOC)

食品中塑化剂来源及其检测方法摘要:塑化剂就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以改善塑料可塑性和提高塑料强度的一常用化学助剂。

该化学助剂不以化学键方式与塑料成分结合,在适当条件下不断向周围环境释放而污染食品。

有些种类塑化剂毒性较大,长期食用残留有这些塑化剂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本文对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危害以及国内外对食品中塑化剂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评述及展望。

关键词:塑化剂;食品;来源;检测方法Abstract: Plasticizer is a group of important chemical of phthalates, which canimprove the plasticity of plastic and strength of plastic . The chemical additives are not chemically but physically bound to the polymor materials. in appropriate conditions so they can continue to release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contamination of food in appropriate conditions. Some kinds of plasticizer have severe toxicity and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residues of these plasticizers food will cause great harm to human health. In this paper, the source,harm and common analytical methods for phthalate esters acid residues in foods were reviewed basedm on references,in order to promote more effective residual detection and supervision.Keywords Plasticizer; food; source ;the analytical methods1 引言塑化剂(增塑剂)是一种通过降低高分子材料的转变温度而使其变得更加柔软或者直接液化的塑料助剂,主要用于使塑料变得更加有韧性或使材料直接液化。

塑化剂的检测及分析1

塑化剂的检测及分析1

塑化剂的检测及分析PVC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塑化剂DEHP是指“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

塑化剂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用DEHP代替棕榈油配制的有毒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

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

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

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

若长期食用可引能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

PVC工业产品有大量的塑化剂,以让PVC(聚氯乙烯)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非常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

塑化剂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

一实验目的1.学会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2.学会SGK-2LB空气发生器和SGD-300氢气发生器的使用方法3掌握分析PVC制品中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分析方法二实验原理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 PAEs)是邻苯二甲酸(Phthalate acid)的酯化衍生物,是最常见的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是具些许芳香气味或无气味的无色液体,中等黏度、高稳定性、低挥发性、成本低廉、低水溶解度,但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中。

邻苯二甲酸酯类在日常及工业上被广泛使用,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最大宗,占塑化剂产量的四分之三,其次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塑化剂检验方法范文

塑化剂检验方法范文

塑化剂检验方法范文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的化学物质,能够增加塑料的柔软性和可塑性。

然而,长期接触含有过量塑化剂的产品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塑化剂的检验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塑化剂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HPLC是一种在液体相中进行分离和检测化学物质的高效分析技术。

在塑化剂检验中,我们可以使用HPLC来分离和定量目标塑化剂的含量。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可以是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容器等。

将样品切碎并加入适量的溶剂中进行提取。

常用的溶剂包括甲苯、苯、氯仿等。

振荡或超声处理样品,使样品中的塑化剂尽可能地溶解到溶剂中。

接下来,将样品溶液通过滤膜过滤,去除悬浮颗粒和杂质。

获得的滤液可以直接用于HPLC分析。

在进行HPLC之前,我们需要准备标准溶液。

选择一种已知浓度的目标塑化剂,将其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得到标准溶液。

通过严格稀释,制备出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将样品和标准溶液分别注入HPLC系统中进行分析。

HPLC系统由一系列组成部分组成:进样器、分离柱、色谱泵、检测器。

在进样器中,我们将样品注入进样环,通过开关将进样环中的样品转储到进样管路中。

进样管路将样品引入到分离柱中。

分离柱是HPLC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它由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固定相填充物构成。

当样品通过柱时,不同化学成分会以不同速率从柱中流出,从而实现化合物的分离。

选择适当的柱材料和柱填料可以实现对目标塑化剂的有效分离。

随后,样品突破分离柱进入检测器。

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等。

紫外检测器是最常用的检测器之一,它能够通过测量化合物的吸收光谱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目标塑化剂。

在进行HPLC分析时,需要控制一些分析参数,如流速、柱温、检测波长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塑化剂和柱材料来确定,可以通过试验和优化来获得最佳的分析结果。

现代食品塑化剂的检测

现代食品塑化剂的检测

现代食品塑化剂的检测摘要食品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体健康,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对食品质量是否良好进行评估时,需要注重食品塑化剂的检测,从而为食品质量安全措施的选用提供参考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其问题发生率,实现我国食品行业生产效益最大化的长期发展目标。

基于此,本文就食品塑化剂的检测展开论述,以便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保障。

关键词食品塑化剂;检测;食品质量安全;参考信息食品质量安全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为了避免各类食品产生质量问题,需要重视食品塑化剂检测方式使用,并加强其检测结果使用,保持食品行业良好的生产效益与社会效益。

实践过程中应将食品塑化剂的检测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1 塑化剂概述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重要的工业添加剂,在塑料中应用较多。

其作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自身功能特性的作用下,能够使材料的柔软性与延展性得以增强。

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生产要求,选择相应的塑化剂。

像玩具、保鲜膜生产中可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

这种塑化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可作为化工用塑料添加剂,但只食品添加中禁止使用。

同时,由于塑化剂的易迁移特性显著,使得其在食品添加、包装应用中可能使有毒物质发生迁移,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需要慎重使用塑化剂。

实践过程中应注正规食品添加剂与塑化剂的区别:起云剂(又称乳化香精)与塑化剂。

前者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使用中能够将具有香味的风味油加入到含有阿拉伯胶的水中,进而形成水包油体系,确保了饮料浊度良好性;后者在食品添加中产生的效果虽然与起云剂相似,且塑化剂取代棕榈油的成本经济性良好,但由于其与起云剂本质上为不同的物质,无法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使用[1]。

2 塑化剂实践应用中的危害分析在使用塑化剂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其实践应用中的危害。

具体表现为:①由于塑化剂使用中会产生与人工荷尔蒙相似的作用,会对人体内分泌造成较大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②大剂量的塑化剂使用中对人体生殖系统影响显著,且对男性的影响较为明显,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男性生殖能力下降。

浅谈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危害与测定方法

浅谈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危害与测定方法

浅谈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危害与测定方法[ 摘要]本文对食品中塑化剂来源、危害和测定方法进行了简介,控制塑化剂对食品的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应该引起我们的持续关注。

[ 关键词]食品;塑化剂;来源;危害;测定方法近年来,非法滥用食品添加剂和禁用化学品加工食品的现行定量分析。

质谱法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电场中的运动规象严重,食品安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1 年震动台湾律,按其质荷比实现分离分析,能给出化合物的分子量、元素组的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角是一种叫做塑化剂的物质。

塑化剂又名成、经验式及分子结构信息,具有定性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检测增塑剂,属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

当其被用作塑料增快速的优势。

质谱分析要求样品纯度越高越好,因此先对混合塑剂时,一般指邻苯二甲酸与4 ~ 15 个碳的醇形成的酯,可以物进行分离再进行质谱测定效果更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降低塑料材料的硬度、模量、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提高伸长率、对混合物能进行有效分离,可提供高纯度样品,恰好满足了质谱曲挠性和柔韧性,广泛地应用于农药载体、染料助剂、涂料以及鉴定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组分的分离与鉴定,具有气相色谱润滑油中。

的高分辨率和质谱的高灵敏度。

1、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在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领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1.1 通过环境迁移至食物链。

由于PAEs 在与塑料的成型过过程中,人们也探索出了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并改进了测试条程中是以分子间力连接并没有完全与塑料高分子碳链聚合,因件,提高了方法的分析效率、准确度。

卢春山[4]等针对食品中15 此PAEs 可不断地迁移至大气,土壤和水中,进而通过食物链,最种PAEs 的前处理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类食品中终进入动物和人体。

PAEs 的提取方法。

不含油脂类食品采用正己烷和丙酮混合液1.2 通过食品包装迁移至食品。

如添加了塑化剂的PVC 食振荡提取,含油脂类食品采用甲醇超声辅助提取样品,低温处理品保鲜膜,膜中有害物质容易随食物进入人体,有致癌作用。

塑料食品包装中增塑剂的测定方法

塑料食品包装中增塑剂的测定方法

塑料食品包装中增塑剂的测定方法【摘要】目前,增塑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塑料食品包装制品中,但其危害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增塑剂含量的测定和分析十分必要。

本文结合具体实验,用气相色谱法对塑料食品包装中的增塑剂进行了测定。

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增塑剂;测定;检出限;精密度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改进塑料的加工性、柔软性和拉伸性,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目前,增塑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塑料食品包装制品中。

2011年5月底台湾发生的“塑化剂事件”导致人们“谈塑色变”,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问题日渐受到关注。

如果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容器或包装物含有增塑剂,增塑剂可能会迁移到食品中,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长期摄取甚至会有致癌的隐患。

因此,对增塑剂含量的测定和分析十分必要。

1.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6890N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Agilent公司);Soxtec2050全自动索氏脂肪抽提仪(FOSS公司);电子天平(分辨率为0.01mg,Sartorius公司);Milli-QPLUS超纯水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固相萃取装置与SPE小柱(Supelco公司)。

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苯(色谱纯,Tedia公司);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丙酯(Dn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A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P)、邻苯二甲酸丁基苯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双酚A (BPA)和己二酸二乙基己基酯(DEHA)标准物质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纯度均高于98%。

混合标准储备液由上述标准物质和正己烷配成,使用前稀释至合适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塑化剂的分析与检测
作者: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1年第07期
中国台湾目前出现,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加入有害健康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的事件。

并查出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已遭污染。

截至6月1日,台湾被检测出含毒食品已达537项。

此外,多篇研究报告显示,大陆市场的方便面等多种食品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

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针对此次事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地区迅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对台湾进口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等食品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监管,深入排查风险隐患,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本刊记者特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顾振华所长、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李挥博士和张永辉工程师,以及美国AB SCIEX中国公司产品经理赵贵平先生,针对塑化剂检测标准及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讲解和分析,并对目前我国食品监管方面的举措提出了宝贵建议。

记者:据了解,塑化剂首先在饮料中发现,请问塑化剂是否还在其他食品中存在?企业将这种非法添加物添加到饮料中的原因是什么?
顾振华:塑化剂在中国大陆称之为增塑剂,主要用于塑料、涂料,橡胶制品中,也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

由于塑化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因此不得用于食品之中。

食品中的塑化剂主要来自于食品包装材料向食品的迁移,凡是与塑料、涂料和橡胶制品接触的食品均可能存在塑化剂,但塑化剂的迁移量是有限的,一般为1PPM以下。

李挥:塑化剂在食品中违法添加主要起到乳化,增稠的作用,一方面使各类物质在食品中均匀存在,另一方面可提高口感。

塑化剂除了可能在饮料中存在,在油脂、食用香精,奶油、乳制品中也可能违法添加。

赵贵平:如顾所长所说,塑化剂是一种常见的软塑料制品添加剂,在软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中起到增塑的作用,如降低结晶度,改善分散性能,提高延展性等,是一类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常用工业化学品。

这类化学品是严禁出现在任何食品中的,但这次中国台湾曝出饮料中含有这类化学品,主要是非法商人利用其化学特性,代替原本由阿拉伯胶。

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的“起云剂”,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利益。

由于这类化学品是软塑料制品常见的添加剂,早在上世纪70年代标准又是怎样的?在标准出台前能否借鉴其他国家的标准进行判别?
顾振华:近期卫生部公布了第六批可能用于食品中非食用物质名单,包括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并提供相应检测方法,其中DEHP、DBP和DINP三种塑化剂还规定了食品中的限量标准,分别为1.5mg/kg、0.3mg/kg,9mg/Kg。

这就意味着,各地区、各部门将会把这些后期,日本学者就已开始研究;这类化学品从软塑料制品中迁移到环境如土壤,水体中对人类的危害,其结论是当此化学品在人体内积累的一定量,就会对人的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所以把这类化学品定义为内分泌干扰素。

我们国家也对其迁移过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同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记者:香港已规定食品药品中含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上限为1.5%,并将塑化剂纳八恒常监测范围,那么中国内地是否也计划将塑化剂作为常规检测项目纳入食品监管中?其限量塑化剂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张永辉:如顾所长所说,卫生部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黑名单就意味着邻苯二甲酸酯已经成为重点监测项目。

我国国家标准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了塑料包装中允许添加的种类,限量及迁移限量,且不允许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油脂食品包装。

我国和欧美等国家制定污染物限量标准所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均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成立的专家委员会(JECFA)所倡导的风险评估方式,风险评估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特别是人体暴露评估试验等。

所以,我国出台限量标准也遵循国际上风险评估的结果。

记者:卫生部在2011年6月1日公布的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有17种,但GB/T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只能测定16种,剩余的1种DINP没有给出检测和判断方法,是否说明国标在检测塑化剂这方面仍具有局限性?请您介绍一下塑化剂检测方法都有哪些?
赵贵平: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将这类化学品都列入到非法食品添加剂中,不应去具体列出多少种,因为这类化学品能衍生出非常多的化合物,可能在制定相关标准时,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只列出16种。

目前检测这种化学品的方法非常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根据检测样品的类型不同以及检测含量要求不同,要求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

李挥:目前,欧盟等重点控制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均有检验方法,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有许多种,虽然GB/T 21911-2008缺少其中DINP的检测,但不能就此说国标有局限性。

我国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检测使用“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检测使用“GB/T 21928-2008《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两种检测方法可以满足我国绝大部分产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检测。

记者:最近,将非食用物质添加到食品中的事件屡次发生,针对非食用物质的检测,您认为是否应该未雨绸缪,事先制定出针对各种可能的非法添加物的检测标准7据我所知,非法的添加物质有很多种,在制定相关的标准方面是否会遇到很多困难7应该如何解决呢7我国在这方面的现状又是怎样的7
顾振华:是的,应该尽可能将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列入”黑名单“,建立检测方法,对可能添加的食品实施监测。

但是,非食用物质多达几十万种,不可能逐一制订食品中限量标准,国际上和发达国家也没有先例,也没有可操作性。

但如何防范非食用物质被添加到食品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监管,如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GM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有效过程管理体系,这些规范和体系对原料的控制、配方和投料有着严格的要求。

赵贵平:从目前食品安全的情况分析,我们还不能判断有没有其它非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但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工作是中国现在及以后应该重点关注的事情。

食品中对未知添加物的检测分析的确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但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段,分析检测食品中未知添加物的方法还是很有效的,只要我们能建立起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就可以从食品产品的源头控制非法食品添剂的使用。

记者:针对“塑化剂事件“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今后相关方面的监管还有哪些建议?
顾振华:“塑化剂事件”发生,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措施,包括严格控制问题食品,批次食品流入大陆市场;对已流入市场的食品实施紧急召回,下架,就地封存等应急控制措施;开展食品安全应急风险监测,及时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公布问题食品品种,批次,发布邻苯二甲酸酯的相关知识等);制订邻苯二甲酸酯限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等措施。

赵贵平:针对中国台湾的“塑化剂事件”,我们国家各相关部门立刻采取了应对方案,建立相关的检测方法,进行相关产品的分析检测,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有的部门正在制定相关的国家检测标准方法,尽可能做到依法办事。

近年来,我们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发,如苏丹红、多宝鱼、三聚氰胺,以及近期的塑化剂事件等,都是出现问题以后我们才采取相应的措施,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今后如果我们国家能建立起一整套从食品许可,到食品生产,贮
藏、运输、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食品监控体系,就会大大降低发生食品安全风险的几率。

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