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干涸的大地——沙漠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上海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科版上海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科版上海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教科版上海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了这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自然、文化、社会特点,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三、活动内容1. 活动主题:家乡的自然环境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内容:观察家乡的山水、动植物,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调查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

2. 活动主题:家乡的文化特色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活动内容:参观家乡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址,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

3. 活动主题:家乡的社会发展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社会发展变化,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

活动内容:调查家乡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4. 活动主题:环保行动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活动内容:开展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

四、活动实施1. 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2. 课堂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课后实践:教师布置相关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家庭、社区等地进行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成果展示:学生将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

3. 学生协作沟通能力:观察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协作情况,了解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第一单元我爱我家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体会长辈对家庭的热爱和为维护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2、尝试设计、布置房间,初步培养测量、规划、设计能力,通红司感受参与家庭活动的乐趣。

3、细心观察生活,积极动脑,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锻炼动手能力。

4、增进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增强营造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体会长辈对家庭的热爱和为维护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2、尝试设计、布置房间,初步培养测量、规划、设计能力,通红司感受参与家庭活动的乐趣。

教具准备:照片、家庭房间图。

教学过程:活动一家人档案册生1:10岁生日时,我看到了爸爸妈妈为我保存的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记录。

生2:我家里也有,我想模仿着做一本《家人档案册》,为家里的每个人建立一份档案。

1、确定内容。

师:召集你们的家人开一次讨论会,征求他们的意见。

出示意见单。

师:请小组讨论一下,该确定什么内容?师:怎样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呢?学生讨论收集信息的方法。

2、回忆家庭生活。

学生发言。

3、了解家人和自己。

学生发言。

师:对一些没法观察到的事,你准备怎么办?学生回答。

4、制作档案册。

师:你准备怎样制作档案册呢?生1:我根据家人的不同性格,为他们画特色像。

生2:我为《家人档案册》设计了封面。

5、填写第7页的学习单。

活动二布置我们的家师:新年你们有没有购买什么新的家庭摆设品呢?生1:有,我家新买了餐桌。

生2:我家新买了一套家具。

师:好呀,那每位同学可以重新布置一下房间,让自己的家更舒适。

1、看看问问。

师:每位同学先对自己的家进行实地考察,记录下感到不满意和认为不错的地方。

师:还要询问一下你的父母亲对现在的布置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

2、我的布置计划。

师:你准备怎样布置?说说你的计划,可以画出你的布置。

学生发言,展示简易的布置图。

师:你的父母亲对你的布置计划有什么意见?学生发言。

3、量量画画。

师:和家人仔细测量一下家具、房间等的大小,并记录在书本第10页的表格上。

综合实践荒漠教案

综合实践荒漠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荒漠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荒漠生态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 实验器材:放大镜、土壤样本、植物种子等4. 学生分组名单及任务分配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荒漠生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教师总结:这是荒漠,它位于干旱地区,气候干燥,生物种类较少。

二、学习荒漠生态知识1. 教师讲解荒漠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学生分组讨论,收集资料,了解荒漠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及生存方式。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土壤样本采集,观察土壤特点。

2. 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子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2. 学生总结荒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措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荒漠生态知识,你们还记得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荒漠生态保护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荒漠生态保护方案。

2. 学生进行环保宣传,呼吁身边的人关注荒漠生态保护。

三、综合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荒漠生态调查,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种类及生存状态。

2. 学生分组进行荒漠生态保护宣传,如制作宣传海报、撰写环保倡议书等。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

2. 学生总结荒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荒漠生态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观察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3. 学生对荒漠生态保护的意识及提出的保护措施。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我爱我家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体会长辈对家庭的热爱和为维护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2、尝试设计、布置房间,初步培养测量、规划、设计能力,同时感受参与家庭活动的乐趣。

3、细心观察生活,积极动脑,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锻炼动手能力。

4.增进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增强营造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的愿望。

活动一家人档案册活动目标1、培养整体设计和制作能力,养成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的习惯。

2、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增进对家庭成员情况的了解。

3、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

活动过程一、明确《家人档案册》内容1、了解和分析《档案册》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询问家庭成员对《档案册》内容的看法。

3、思考并确定自己要做的《档案册》的内容和结构组成。

二、收集信息1、利用各种办法获得做《档案册》需要的信息。

2、可以通过回忆家庭生活、观察家人举止、询问等方法了解想知道的信息。

3、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了解,如每个家庭成员的童年生活、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工作成绩等,避免学生思考的问题过于狭窄,使《档案册》内容更丰富。

三、制作并交流各自设计的《档案册》1、编写、创作文字和图画内容。

2、设计封面、封底,装订成册。

3、交流、展示四、总结、反思和评价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档案册》内容是否丰富且能体现家庭成员的特点、版式设计是否有新意、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否多样等角度开展自评、互评。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家庭的差异(家庭情况)和共性(亲情的温暖)。

最后,可以请学生谈谈经过这次活动,对家人有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二布置我们的家活动目标1、培养细心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空间利用概念,能从方便、舒适、实用等角度布置家庭环境。

3、培养测量和整体设计的能力。

4、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情感。

活动过程一、找出家庭布置方面的不足1、观察家中的各个房间,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不方便之处,写下所发现的问题。

茫茫的沙漠大班教案

茫茫的沙漠大班教案

茫茫的沙漠大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探索自然》教材第三单元“奇妙的地理”中的第二章“多样的地貌”,详细内容为第一节课“茫茫的沙漠”。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沙漠的形成、特点、生态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沙漠的基本概念,了解沙漠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3.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漠的形成原因、沙漠生态特点。

教学重点:沙漠的基本概念、沙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沙漠景观图片、沙子、小桶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沙漠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沙漠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地貌呢?”2. 新课内容:(1)介绍沙漠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沙漠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展示沙漠景观图片,让学生观察沙漠的地貌特点,进行讨论分析。

(3)讲解沙漠生态,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的生物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4)探讨沙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沙漠生态环境。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动手制作沙漏,了解沙子的特性。

(2)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沙漠旅游宣传册,展示沙漠的美丽与特色。

六、板书设计1. 茫茫的沙漠2. 内容:(1)沙漠的基本概念(2)沙漠的形成原因及特点(3)沙漠生态特点(4)沙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沙漠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2)举例说明沙漠生态的特点。

(3)谈谈你对沙漠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认识。

2. 答案:(1)沙漠形成原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等。

特点:地表覆盖沙丘、沙地,植被稀少等。

(2)沙漠生态特点:生物种类丰富,适应干旱环境,如沙棘、沙蜥、骆驼等。

(3)沙漠与人类活动关系:沙漠地区资源丰富,如石油、天然气等,但过度开发会导致环境恶化,应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上海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干涸的大地——沙漠

上海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干涸的大地——沙漠

上海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干
涸的大地——沙漠
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漠环境、沙漠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人类在沙漠中的活动等相关知识。

2、通过模拟活动,尝试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增进对沙漠的了解。

3、掌握收集、保存资料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学会整理资料,并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4、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改造沙漠、保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多途径寻找资料,并对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完成手册的编排设计。

2、认识适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染色的诀窍。

教学过程:
活动一沙漠动物的本领
生1:为什么骆驼、沙狐等动物能自在地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而许多动物却不能呢?
生2:我也很奇怪,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生存法宝,我们
去找找这方面的资料吧!
1、说说找找。

师:沙漠里有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别的生存本领?
学生查找资料,汇报。

2、整理资料。

对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3、作总结。

对资料进行总结,制作成表格。

4、填写第87页的学习单。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研究目的性明确,研究动机强,动手动口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

但由于地处山区,学生的视野狭窄,见识少,认识事物的能力差,有待于加强培养。

二、本册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研究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研究,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研究的能力。

本册教材共有6个主题,分为:我爱我的家、关注身边的垃圾、欢乐卡通地带、漫游石头王国、探究植物的奥密、家庭生活中的清洁用品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三、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注重转化学生的观念,认识综合实践课,以新的研究状态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

三年级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

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

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

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研究。

以XXX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天下,面向未来”和XXX同志“以及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新课程标准、更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糊口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着手动脑的糊口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探讨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研究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4、活动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沙漠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

沙漠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片广袤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里,黄沙漫漫,阳光炙烤,生态环境恶劣。

然而,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却孕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沙漠生态,增强环保意识,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沙漠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记录。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沙漠的生态环境,了解沙漠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学校决定组织这次沙漠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沙漠化问题的关注;2. 了解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学习沙漠植物的生存之道;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生存技能;4. 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沙漠文化。

二、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学生进行沙漠生态知识讲座,让学生对沙漠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行程安排、安全措施等。

最后,我们还为学生准备了必要的装备,如防晒霜、遮阳帽、水壶等。

三、活动过程1. 出发前的动员在出发前,学校举行了简短的动员大会,校长对活动进行了详细说明,强调了活动的意义和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次活动中。

2. 抵达沙漠经过一天的旅途,我们终于抵达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一下车,学生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茫茫沙海,一望无际。

大家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3. 沙漠徒步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沙漠徒步。

一路上,学生们克服了沙丘的挑战,感受着沙漠的炎热和干燥。

在徒步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沙漠植物的生存之道,了解了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

4. 露营体验当夜幕降临,我们在沙漠中搭建起了帐篷。

虽然条件简陋,但大家却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仰望星空,繁星点点,仿佛在诉说着沙漠的古老传说。

5. 环保宣传为了提高人们对沙漠化问题的认识,我们在沙漠中开展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沙漠世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沙漠世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沙漠世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根据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沙漠世界》一课进行设计的。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旨在让学生了解沙漠的特点、沙漠中的生物以及沙漠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沙漠是什么,沙漠的特点以及沙漠中的生物。

2. 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沙漠环境。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了解沙漠的特点及沙漠中的生物。

2. 学生能够理解沙漠对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沙漠环境。

教学准备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展示沙漠的景象和生物。

3. 学生的作纸和文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准备一个展示沙漠图片或视频的媒体,引起学生对沙漠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地方?这是沙漠,请你们说说沙漠是什么样子的?研究(15分钟)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沙漠的部分,帮助他们了解沙漠的特点。

2. 展示沙漠中的生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沙漠对人类有哪些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沙漠环境?3. 学生写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2. 整理并归纳学生的观点和想法,总结沙漠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保护沙漠的方法。

练(15分钟)1. 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写一篇关于沙漠的短文。

2. 对学生的作进行批改,并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指导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关于沙漠的研究,并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

2. 带领学生到实地参观沙漠或组织观看有关沙漠的纪录片,深化学生对沙漠的认知。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对学生的作进行批改并给予评价。

2024年茫茫的沙漠大班教案通用

2024年茫茫的沙漠大班教案通用

2024年茫茫的沙漠大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探索自然》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沙漠”,详细内容为第1节“沙漠的秘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沙漠的形成、特点、生态系统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沙漠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掌握沙漠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人与沙漠的关系。

教学重点:沙漠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以及沙漠中的生物适应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挂图、模型、沙盘等。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沙漠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沙漠的独特景观,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沙漠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展示沙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沙漠探险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沙漠中生存。

4. 例题讲解:讲解沙漠中生物的适应策略,如骆驼的储水能力、沙蜥的避暑技巧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沙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7. 课堂拓展:讨论沙漠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沙漠的形成原因2. 沙漠的分布特点3. 沙漠生态系统沙漠中的生物生物适应策略4. 人与沙漠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谈谈你对沙漠生态系统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至少包括沙漠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生态系统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沙漠探险、沙漠绿化等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沙漠科普活动,加深对沙漠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2. 例题讲解中关于沙漠生物适应策略的详细程度。

3. 作业设计中学生对沙漠生态系统的深度理解和反思。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改进。

202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六、干涸的大地(教案)

202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六、干涸的大地(教案)

202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六、干涸的大地(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水资源的稀缺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的基本概念、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影响、节水措施和水资源保护。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水资源的稀缺性。

2. 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难点1.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影响。

2. 节水措施和水资源保护的具体实践。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水资源相关视频和图片。

2. 水资源分布图:用于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3. 节水标志:用于引导学生关注节水设施和节水行为。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水资源短缺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影响。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影响及节水措施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节水实践活动,如设计节水标语、调查家庭用水情况等,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1. 干涸的大地2. 副水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3. 正文:- 水资源的基本概念- 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影响- 节水措施和水资源保护4. 图片:插入与水资源相关的图片,如干涸的土地、节水标志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节水措施和水资源保护的短文。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实施节水措施,记录节水成果,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干旱的宝地作业设计方案》

《干旱的宝地作业设计方案》

《干旱的宝地》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干旱的宝地》是一部以描写荒漠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展示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植被、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状态,引发观众对于环境珍爱和资源利用的思考。

本纪录片适合用于中学生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等课程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认识干旱地区的宝贵资源;2. 掌握干旱地区生物种类及其适应干旱环境的生存方式;3. 培养学生对于环境珍爱的认识,提高环保认识和能力;4. 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和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干旱地区的观点及分布情况,引入《干旱的宝地》纪录片的主题;2. 第二至第三课时:观看《干旱的宝地》纪录片,学生做好观影笔记;3. 第四至第五课时:学生分组展示观影笔记,并进行讨论,总结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及资源利用;4. 第六至第七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针对干旱地区的环保方案,并展示;5. 第八课时:进行干旱地区知识竞争,加深学生对于干旱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影进修法:通过观看《干旱的宝地》纪录片,引发学生兴趣,增加知识储备;2. 小组合作进修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设计环保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3. 知识竞争法:通过知识竞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干旱地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判1. 观看《干旱的宝地》纪录片的观影笔记占成绩的20%;2. 分组展示和讨论环保方案占成绩的30%;3. 知识竞争成绩占成绩的50%。

六、教学资源1. 《干旱的宝地》纪录片;2. 干旱地区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3. 教师制作的教学PPT。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干旱的宝地》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培养环保认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为学生未来的环保认识和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向沙漠进军》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推荐下载

《向沙漠进军》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推荐下载

《向沙漠进军》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课程改革要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之间割裂的状况。

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本节课选自统编教材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三册说明文单元,是配合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扩充教材,教学的理念是以整合的思路对分科课程进行改造,探索一种旨在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能运用知识并创新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大语文的学科课程中对其他学科的辐射作用。

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在迁移和拓展中尽可能地将知识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向沙漠进军》是一篇条理清晰、逻辑性较强的阐释事理的说明文。

文章说理典型,内容有现实意义,且和史、地、生、政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者活动前用两课时教授此文,使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初步了解阅读该类文章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课下把其他学科有关环境保护、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篇目查找出来,以备拓展练习用。

教者课前准备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材料并制成课件,尽量将所述内容形象化,以适应初一学生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思维特点。

一、教学目的1、总结事理类说明文的一般规律,学习运用常规的文明方法来说明事理。

学习识别和把握中心句。

2、探索各学科文化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3、通过收集资料、课上讨论、课后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获得成功学习知识的愉悦,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方法1、重点: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理2、难点:掌握事理类比说明文的一般规律。

3、教法:自主、探究相结合。

4、课时:三课时(本课为第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多媒体播放:配乐的优美山画面。

请学生自由地谈观赏画面的感受。

(解说: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在优美画面的展现中拉开本课的序幕,把学生带入一种优美恬静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干涸的大地——沙漠》(可编辑)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干涸的大地——沙漠》(可编辑)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干涸的大地——沙漠》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干涸的大地――沙漠》单位:双丰中心小学姓名:徐芬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去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教材中,建议我们开展以<< 干涸的大地---- 沙漠>>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可以说广阔的沙漠让人充满好奇,令人无限神往.然而,近年来土地沙漠化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又无不让人触目惊心.所以,我以<< 干涸的大地---- 沙漠>> 为基础,拓展了课本内容,创设了<< 沙漠--- 想说爱你不容易>> 这一主题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探索沙漠的奥秘,了解沙漠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为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与人的交往能力,做一个善于交流的人.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让学生知道沙漠化为我们带来的危害,意识到保护环境,改善自然环境防止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并为改变环境,保护家园献计献策. 活动难点: 能够真正的为防治沙漠化做贡献. 四.活动过程( 一)确立子课题成立小组沙漠之旅走进沙漠化远离沙漠化( 二)探究活动的实施询问走访上网体验(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沙漠之旅1 、沙漠中动物的本领2、沙漠中人们穿着的科学性沙漠中的奇特现象1、海市蜃楼2 、响沙3 、沙漠煮鸡蛋4 、沙漠下的油气田走进沙漠化沙漠化的成因与现状沙漠化给人们生活造成危害的图片远离沙漠化防治沙漠化的方法:植树造林我们应做些什么?手抄报宣传诗歌植树……五.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同学都能通过自己调查或者其他同学介绍,都认识到了土地沙漠化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干燥沙漠景象描述语文教案

干燥沙漠景象描述语文教案

干燥沙漠景象描述语文教案教案标题:干燥沙漠景象描述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描述干燥沙漠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干燥沙漠的特点和景象。

2. 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干燥沙漠的景象。

教学难点:1. 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描述干燥沙漠的景象。

2. 如何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干燥沙漠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学生练习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1. 呈现一张干燥沙漠的图片或播放一段干燥沙漠的视频。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提问:“你们觉得干燥沙漠是什么样的地方?有哪些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Step 2:讲解干燥沙漠的特点(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干燥沙漠的概念和特点,如高温、干燥、缺水等。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具体展示干燥沙漠的景象,如滚滚黄沙、广袤无垠的沙漠、稀疏的植被等。

Step 3:学习描述干燥沙漠的词语和句子(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描述干燥沙漠景象的常用词语,如“炎热的阳光”、“黄沙飞扬”、“寸草不生”等,并解释其意思。

2. 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组成简单的句子来描述干燥沙漠的景象,例如:“干燥的沙漠上,炎热的阳光照耀着黄沙飞扬的大地。

”3.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和练习。

Step 4:合作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干燥沙漠的图片。

2. 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图片,并用课堂上学到的词语和句子描述图片中的干燥沙漠景象。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描述,并进行互动讨论。

Step 5:个人写作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思考和写作,根据自己对干燥沙漠的理解,描述一幅干燥沙漠的图片或者自己想象中的干燥沙漠景象。

2. 学生可以参考课堂上学到的词语和句子,也可以自由发挥。

3. 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语和句子来描述,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干旱的宝地──沙漠绿洲

干旱的宝地──沙漠绿洲

《干旱的宝地──沙漠绿洲》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多种资料如地图、图片、视频等分析并描述以色列在自然环境、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特征,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和改造自然。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探究,运用合作交流等方法,学会从各种资料中获取、分析信息,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学习,初步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形成比较和联系的眼光;初步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图表及相关资料分析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及相关资料分析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板书设计《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图文资料,了解南非的位置和范围,掌握南非及其他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描述方法。

2.通过地图、图表、照片和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角度认识南非的自然环境特征。

3.初步了解、掌握一个地区自然特征的工具和方法。

4.能熟练地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区域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特征,提高利用地图、图表等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图表、照片、文字等工具认识南非的位置和范围、自然条件等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对南非案例的具体分析,归纳要说明一个区域的自然特征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主题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学生选择之前学过的十个案例,进行回答。

提问:1.在我们之前学习的这些区域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吗?2.在我们介绍一个区域的时候,通常首先介绍的是哪个方面?1.通过回答,对学生如何对区域进行描述,作初步摸底,为之后课程的展开作铺垫。

大班教案沙漠

大班教案沙漠

大班教案沙漠沙漠一、课堂准备1. 教师准备幻灯片或教学视频,展示沙漠的图片和视频片段。

2. 准备一些相关的地理资料,如沙漠的地理位置、面积等。

3. 准备一些关于沙漠动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4. 准备一份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沙漠的了解程度。

5. 教师准备一个沙盘,让学生实地感受沙漠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1. 热身:播放沙漠的图片和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沙漠的景象和气候。

2. 导入:教师出示沙漠的地理位置图,并解释沙漠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分享一些世界上著名的沙漠,如撒哈拉沙漠、蒙古沙漠等。

3. 主体: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和资料,介绍沙漠的气候、地形和动植物。

学生可以跟着幻灯片或视频进行观看,并做相应的笔记。

4.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沙漠进行研究。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收集关于所选择沙漠的资料,并制作一份小研究报告。

报告内容可以包括沙漠的地理位置、面积、气候、地形和生物多样性等。

5. 拓展:教师出示一个沙盘,并请学生观察、摸索。

学生可以借助实际场景,来感受沙漠的独特之处。

6. 小结:教师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沙漠的问题,检验他们对于沙漠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7. 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组织一次仿真活动,让学生体验沙漠生活的严苛。

可以在室外搭建一个小型的帐篷,提供少量的食物和水,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体验沙漠的困境。

8. 作业:让学生回家之后,继续关注沙漠的相关信息,并写一篇关于沙漠的作文,描述自己对于沙漠的认识和感受。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沙漠的定义、特点、气候、地形和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研究报告的方式,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沙漠仿真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沙漠的恶劣条件,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这堂课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沙漠中班教案ppt

沙漠中班教案ppt

沙漠中班教案ppt教案标题:探索沙漠——沙漠中班教案PPT教学目标:1. 了解沙漠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认识沙漠中的植物和动物。

3. 培养学生对沙漠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图片和视频素材,包括沙漠景观、植物和动物。

3. 沙漠相关的绘本故事或视频资源。

4. 沙漠模型或沙盘模拟工具。

5. 学生活动材料,如填色画纸、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段有关沙漠的视频或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沙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二、探索沙漠(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介绍沙漠的特点、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

2. 展示沙漠中的植物和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植物和动物是如何生存的?”4. 制作沙漠模型或使用沙盘模拟工具,让学生亲身体验沙漠环境。

三、沙漠中的生活(15分钟)1. 使用绘本故事或视频资源,讲述沙漠中的动物和人们的生活。

2. 引导学生讨论:“在沙漠中,人们是如何获取水源和食物的?”3. 分发填色画纸和水彩笔,让学生绘制他们想象中的沙漠生活场景。

四、保护沙漠(10分钟)1. 通过PPT演示,讲解沙漠环境的脆弱性和保护沙漠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沙漠?我们可以做些什么?”3. 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种保护沙漠的方法,并向全班汇报。

五、总结与展示(5分钟)1. 回顾学习内容,强调沙漠的特点、生态环境以及沙漠中的植物和动物。

2.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沙漠生活场景,并分享对沙漠保护的想法。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沙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延伸:1. 安排户外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索当地的沙漠环境。

2. 邀请相关专家或志愿者来校进行沙漠保护知识的讲座或互动活动。

3. 组织学生参与沙漠保护主题的手工制作或科学实验,加深对沙漠生态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第6课 沙漠中的植物(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

第6课 沙漠中的植物(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

第6课沙漠中的植物(教学教案)核心素养能发现图片中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一些沙漠中的植物。

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建立联系,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骆驼刺和梭梭树适应沙漠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

了解一些植物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重点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联系起来得出结论。

难点教学内容本课聚焦沙漠环境,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分三个部分依次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观察一些沙漠中生长的植物。

教材出示了一组较为典型的沙漠植物的图片,让学生强化对沙漠植物的认识;下面列出的芦荟和石莲花是两种不典型的沙漠植物,是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第二部分,以多浆植物中学生较容易见到的仙人掌和芦荟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这一部分以动手探究为主,分三个活动递进式展开。

活动一,找仙人掌的茎和叶,引导学生发现它的形态特征:茎绿色、覆盖蜡质,叶退化为刺。

活动二,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结构特征:内部含有大量水分。

活动三,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仙人掌(或芦荟)储水的秘密。

第三部分,以骆驼刺和梭梭为例,介绍这类沙漠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

与第二部分的内容一起,为学生总结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纸巾、蜡纸、塑料布、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仙人掌、放大镜、仙人掌的茎、芦荟的叶、不锈钢勺子、塑料或金属碟教学过程认识沙漠中的植物。

沙漠中的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进化出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

仙人球是仙人掌科多年生肉质多肉植物。

茎呈球形或椭圆形,高可达25厘米,绿色,球体有纵棱若干条,棱上密生针刺,黄绿色,长短不一,作辐射状。

仙人球喜高温、干燥环境,冬季室温白天要保持在20°C以上,夜间温度不低于5℃,温度过低容易造成根系腐烂。

202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六、干涸的大地(导学案)

202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六、干涸的大地(导学案)

202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六、干涸的大地(导学案)一、引入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不同,不同的环境也会导致不同的生命周期和生态系统。

干旱是一种生态环境,适应它的生物和植物有独特的特征。

在此次学习中,我们将探究干旱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了解干旱的定义和产生原因;2.探究干旱对土壤、水资源、生物的影响;3.学习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4.发现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技术。

三、课程学习3.1 干旱的定义和原因干旱指的是长时间内缺乏降水,导致土地上的水分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一种现象。

干旱是自然环境下的一种现象,在干旱的条件下,地区各种自然生态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产生干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极端气候事件等等。

我们以气候变化为例,解释一下干旱现象的产生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会扰乱大气环流的平衡,导致北极冰盖的减少、海洋的变化和机制的扰动。

这些变化所引起的气候暴动和新的气候模式会对新旧气候区域的各种生态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

3.2 干旱对土壤的影响干旱对土壤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长时间的干旱缺失会导致土壤的剥夺性侵害、水土流失和盐化,这会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些破坏也可能影响土地的质量、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3.3 干旱对水资源的影响干旱对水资源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长时间的干旱条件会让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储存变得非常难以实现,导致地区水资源短缺,并且对环境和农业产生负面影响。

3.4 干旱对生物的影响干旱对生物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水是细胞功能的基础,干旱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受损,尤其是植物。

当缺水的情况持续很久时,植物的生长和生命周期会失衡或者终止,这会对其它组成元素产生影响。

3.5 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小的事情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例如:•安装节水设备,减少浪费;•减少用水量;•用水时尽量保持动静分离;•培养用水节约的好习惯。

3.6 发现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在干旱地区,人们一直在开发新的技术来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干
涸的大地——沙漠
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漠环境、沙漠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人类在沙漠中的活动等相关知识。

2、通过模拟活动,尝试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增进对沙漠的了解。

3、掌握收集、保存资料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学会整理资料,并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4、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改造沙漠、保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多途径寻找资料,并对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完成手册的编排设计。

2、认识适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染色的诀窍。

教学过程:
活动一沙漠动物的本领
生1:为什么骆驼、沙狐等动物能自在地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而许多动物却不能呢?
生2:我也很奇怪,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生存法宝,我们
去找找这方面的资料吧!
1、说说找找。

师:沙漠里有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别的生存本领?
学生查找资料,汇报。

2、整理资料。

对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3、作总结。

对资料进行总结,制作成表格。

4、填写第87页的学习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