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第一课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
品 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
读 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tòng)
赏 释
人的图画。“枯”、“老”、 “昏”、“古”、“西”、 “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
切的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心情。
且听风吟阁
1.听读,感受语言 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 生字词注上拼音。
2.自由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 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 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 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 何等气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 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 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 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 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用生动形象地语言把“秋风萧瑟,洪 波涌起”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 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 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 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马致远
作者生平馆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 《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 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 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中的“绝唱”,元 人誉为“秋思之祖”,元人周德清誉之为 “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四季》精美课件(共89张PPT)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四季》精美课件(共89张PPT)

荷叶 圆圆
雪人 胖胖
填一填
灯笼 圆圆
柳条 长长
天空 蓝蓝
柏树 高高
月儿 弯弯
花儿 红红
这首儿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儿歌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对 春、夏、秋、冬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 行描述,形象、生动。
板书设计
四季(各有各的美)
春:草芽 尖尖
夏:荷叶 圆圆
秋:谷穗 弯弯
冬:雪人 顽皮
课文主题
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 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四种代 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出春、夏、秋、 冬四季的不同特征,表达了对四季的喜 爱之情。
说:“我是秋天。”
课外练习
1.背诵课文,会认会写生字词。 2.再找一些关于四季的诗歌,朗诵给家
长听。 3.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最喜欢的季节。
4 四季
春春秋有花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夏风
冬 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四季之景大不同,一季一景总动人。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欣赏《四季歌》
bú shì
四天 不是
三、连一连




圆圆
大肚
弯弯
尖尖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不同季节的事物要读出不同的
语气。春天的句子读得欢快一点,夏天的句子 读出热情的感觉,秋天的句子读出谷穗弯腰有 礼貌的感觉,冬天的句子读出顽皮的感觉。
背诵指导:借助课本上的插图,边看画面, 边按顺序背诵。
拓展发散
一月水仙清水养,二月杏花伸出墙,
三月桃花红艳艳,四月杜鹃满山冈,
五月牡丹笑盈盈,六月栀子戴头上,
七月荷花别样红,八月桂花香又甜,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4课第一课时班委会的职责人教部编版(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4课第一课时班委会的职责人教部编版(共15张PPT)

(2)班委会成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班委会由班委会委员组成。他们根据 分工,各司其职,开展工作,共同承担责 任。同时,各班委之间相互协作,形成合 力,与同学们一起推动班级进步。
活动参考:
班长:负责组织班会及各项活动, 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及时告知班主任。
学习委员:负责梳理每日作业,并 写在黑板上,将老师布置的任务转达给 各小组长。

(五)交流表达,朗读深化,归纳总 结。

1.交流自己的感受。

2.从你们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体会 到一个 什么中 心?读 所勾画 的句子 。(边 防战士 热爱海 岛,热 爱祖国 。)

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 了许多 心血。 它凝结 着战士 们建岛 、爱岛 的深情 。)

(3. 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 士的心 田。

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 小岛无 限热爱 的结晶 ,是战 士们在 艰苦的 生活中 创造出 来的美 好果实 。)

(4.我就不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 们祖国 的宝岛 ,会不 愿在这 里安居 乐业。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一课时 班委会的职责
一、课前导入
看到班级墙上的这张新奖状,我真为 同学们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取得的好成绩 感到高兴。哪些同学为这张奖状的获得作 出了贡献?
二、活动过程 (一)班委会的组成
1.阅读教材第26、27页内容,思考:
(1)班委会有什么作用?
班委会承担着班级建设中的很多日 常工作,并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 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班委会要协助 老师承担一些班级管理工作。
结合上面的十个条件,回答:如果只 保留四个条件,你会保留哪几个?
非常重要的条件是②③④⑧⑨这五个 条件,其他条件相对不重要或者不该成为 选班长的条件,如条件⑥。

第4课《海燕》课件(共33张PPT)

第4课《海燕》课件(共33张PPT)

5、细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本文中正面描写海燕 形象的语句,具体分析海燕的形象。
勇敢坚强
乐观自信
勇于献身的无产阶级革 命先驱者。
象征手法
象征: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方法,即根据事物之 间的联系(即内在相似),借助某一具体事物,表现某 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举例:“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 的志向;“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用:委婉把“抽象”变为“具体”。让读者更容易理 解,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艺术表 现力和感染力。
精段细读
第一幅:暴风雨将要来临
齐读第1—6自然段
1、在暴风雨到来前,海上的环境怎样,有什么作用?
“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 云”、“越来越低,狂风吼叫,雷声 轰响。”
描写环境恶劣,烘托出海燕 的战斗雄姿,表现了海燕藐视困 难的精神。
2、在这恶劣的环境下,海燕有什么表现?找出课文描写 海燕的句子,完成表格。
3、“乌云”“狂风”“波浪”分别有何象征意义。
“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
“波浪”象征革命力量。 波浪与狂风的搏斗,象征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的激 烈斗争。
4、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用原文回答。
“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 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 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 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
写作背景
《海燕》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春天的 旋律》的末尾一章。在1900年—1903年里,欧洲的工业 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 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 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1901年高尔基参加了彼得堡 的示威,遭到残酷镇压。高尔基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 极为愤慨,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 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热情讴歌无产阶级革命 先驱。《海燕》这篇散文诗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第4课《灯笼》课件(共21张PPT)

第4课《灯笼》课件(共21张PPT)

比喻做恶人的帮凶, 帮助恶人做坏事。 “为” 读四声
词语集注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可悯:令人怜悯。 星阑:指夜将尽。 将尽。
文章注释斡旋(wò xuán):调停,调解。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静穆:安静庄严。 点缀(diǎn zhuì):指衬托、装饰。主要表示加 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 锵然:形容金属或玉石撞击的声音。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 第的奢华。 未始:未必。 幽悄:幽深寂静。
字音识记
字音易错。
焚身( fén ) ·
恐吓· ( hè )
神龛· ( kān)
乡绅(shē ) ·n
褪色( tuì ) ·
点缀( zhuì) ·
裴公( péi ) ·
锵然(qiān )
·
ɡ
燎原(liáo ) ·
字形辨析 斡( wò )斡旋 翰( hàn )翰林 官名。
怅(chànɡ)怅惘 伥( chānɡ)为虎作伥
点拨:吴伯箫认为美文是“诗与散文中间 的桥”。他早期的文章善于神思飞接今古,挟 着传统文赋的神韵,有着强化历史的厚重感和 文化意蕴。语言精美,诗意深沉。
内容主旨
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 他关于灯笼的一些美好记忆,从 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 民族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灯笼
挑灯迎祖父,祖孙情深 接灯上学,母子情切 乡俗还愿,孤客心暖 元宵张灯,乡俗情浓 族姊远嫁,感伤浮沉 朱红描字,迷恋文化 献帝伴灯,岁月沧桑 愿做马前卒,表达宏愿
思考问题
• 小孩儿天性爱亮光体现在 哪儿?
• 我爱的亮光有哪些?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PPT公开课课件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PPT公开课课件

1.利用实际生活的情景再现,在实践中 找到数 学知识 及用转 移的思 维方式 来初步 认识负 数、理 解负数 的意义. 2.通过实践活动,手脑并用,帮助学生掌 握怎样 在直线 上表示 数.
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 未有干 ;及其 有干, 尚未有 枝;枝 而后叶 ,叶而 后花。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 在图上 表示各 建筑物 的位置 关系。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 本权利 PPT公 开课课 件
活 动 园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 本权利 PPT公 开课课 件
Hale Waihona Puke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 本权利 PPT公 开课课 件
三、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思考: (1)公民权利在行使上有什么特点?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1)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公民来说 有什么意义?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 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2) 公民有哪些方面的基本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3)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地位决定 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地位。国家充分保障公民 的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 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辨 认方向 的活动 中,进 一步感 受数学 与生活 的密切 联系。 6.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 向,并 能用这 些词语 描述物 体所在 方向。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 本权利 PPT公 开课课 件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 本权利 PPT公 开课课 件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 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 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上册第四课第一课时夯实法治基础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一册

上册第四课第一课时夯实法治基础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一册

根据材料,回答8~9题。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___________的时代进程。
右图漫画中的做法( )
3.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 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 )A
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人治 ③实行善治 ④实行民治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4.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这说明( )B A.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法令的施行 B. 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法治 C. 与法律相比,其他社会规范并不重要 D. 只要国家兴旺,法律自然会得到贯彻实施
5. 中国民间反腐热潮迭起,释放出强大的威力。借助网络渠道,已 经有不少腐败分子被举报而落马。民间反腐( )A
2. 所谓“天下大治”,指的就是善治,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生活
国务院部门集体“晒”权力清单,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省份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
资是料国二 家:治“理幸天现下代福之化事的重,、不要难标于社志立法会,而难和于法谐之必行有。 序以及国家长治久安。要做到善治,需要(

对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 2020年1月18日,全国检察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据会议上发布的
信息,2019年扫黑除恶大量案件进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共起诉涉黑
犯罪3万余人、涉恶犯罪6万余人,同比分别上升近2倍和30%多。这体
现了( )
C
①我国坚定不移地走法治的道路 ②全民守法,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③司法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④法律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正义
2.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实行善治。 (2)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 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4课《乡愁》课件(44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4课《乡愁》课件(44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语调深沉; 语速舒缓; 感情真挚。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啊”,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
长大后——夫妻别愁
课堂活动二
这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我急急地赶回来,却还是晚了 ,没见上母亲最后一 面!母亲哪, 是你,拉着我的小手逃过了南京大屠 杀,躲过了重庆的大轰炸.而如今,一方小小的 坟墓,阴阳的距离,薄薄的一层混泥土,内外相 隔,那么遥远.母亲的慈魂呀,你是否踏上了回乡 的路?回到了那个江南的小镇?
小时候—母子离愁
课堂活动二
这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美国的冬夜如此凄冷,寒风无情的撞击窗棂.我紧纂 着那张回程的船票,盼望着归期的到来,我的家乡, 我那朝思暮想的新娘,你睡了吗?你是否和我一样在 回味我们两小无猜的童年时光?闭上眼,你的一举一 动都在我的脑中浮现.临行前,你帮我整理行装,把 每一件衣服都看了又看,生怕扣子掉了,开了线!就 让我把对你的思念留在这一张小小的船票上吧!
你表达思乡之情会选择什么意象呢?
★作业一 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互相对应的项目连起来。
①邮票
A.表示两地相思
②船票
B.意味两地分离
③坟墓
C.表示长期隔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四季》优秀课件(共113张PPT)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四季》优秀课件(共113张PPT)

①冬 _①___天
②东 _②___方
__①__季
例: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 花儿____朵__朵______ 西瓜 ____圆__圆______
的上部和下部。 “虫”虫字旁,带虫字旁的字一般和昆虫有关。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dì (天地) 地
de(顽皮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 爷爷慢慢地(de)走到了田地(dì)里。


春 说 夏蛙 青 尖 就冬 地 弯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要读好叠词,读 出人物说话的不同语气,注意儿歌的节奏。
情,能让描绘的物更加生动形象。课文中就把“草芽、荷 叶、谷穗、雪人”当成人来写,让它们会说话,会鞠躬、 挺肚子,非常生动有趣。
举一例:柳树甩着自己的长辫子。 练一练:练习写一个句子,把物当成人来写。
示例:小鸟在枝头上唱歌。
课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 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等有代表性的事物的描 写,表现了四季的特征,激发了我们热爱大自 然的思想感情。
代表性景物 秋季:谷穗
雪人大肚子一挺, 他顽皮地说:
“我就是冬天。”
“挺”是雪人的 动作,这是作者 大胆的想象,把 雪人当成人来写。
“挺”要重读,可以 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 现雪人顽皮的样子。
代表性景物 冬季:雪人
这是课后第2题哦!
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________,他对____说:“我是____。”
pí de shuō chūn qīng wā
顽皮地说 春天 青蛙

第4课第1课时 乘着歌声的翅膀 课件ppt(课件ppt)

第4课第1课时 乘着歌声的翅膀  课件ppt(课件ppt)

(4)下行、上行大跳音程:
5 — 7. — 5 , 5 — 6.,6. — 2 ,2 — 5. — 3 。
新知讲解
新歌学唱
学唱简谱!1=F6/8 留意前倚音、后倚音! 注意渐强、渐弱!
新知讲解
新歌学唱
这首歌的歌词是海 涅的一首抒情诗。跟着 伴奏,一起有感情地朗 诵,并感受诗歌表达的 意境。
紫乘罗着兰这微歌笑 声的 的耳 翅语 膀, ,仰 亲望 爱着 的明 随亮 我星 前星 往, , 玫去瑰到花那悄恒悄 河地 的讲 岸着 旁, ,她 最芬 美芳 丽的 的心 地情 方; ; 那那温花柔园而里可 开爱 满的 了羚 红羊 花, ,跳 月过 亮来 在细 放心 射倾 光听 辉, , 远玉处莲那花圣在河 那的 儿波 等涛 待, ,发 等出 她了 的喧 小啸 妹声 妹, , 远玉处莲那花圣在河 那的 儿波 等涛 待, ,发 等出 她了 的喧 小啸 妹声 妹。 。
课堂总结
再听一遍,看看谁能发现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 一起来视唱这段旋律吧!
课堂总结
第一部分:由长笛轻轻吹奏出田园 风的曲调,继而双簧管与之相呼应,描 绘太阳冉冉升起的景象。
课堂总结
第二部分:用上面的主题进行发展 后,大提琴演奏出如歌的副题,小提琴 用分解和弦为之伴奏。
课堂总结
第三部分:由大提琴、双簧管和大管 再现主题,继而单簧管演奏。描绘了太阳 升起,遍地洒下金辉,万物复苏的景象。 最后,乐曲在宁静、美好的气氛中结束。
新知讲解
新歌学唱
(1)弱起小节的演唱:
5. ||.. 3 3 3 4 5 | 5.
7. 5. | 2 2 2 3 4 | 3. 0
(2)变音记号(#)的演唱:
#1 | 2 2 4
3 | 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ppt课件

社会的物质性,进而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②③④正确。
故选 B。
1.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②马克思主 义、邓小平理论 ③经济基础 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 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②④属于意识范畴,排除。
氢和氧结合成的水,原先潜藏于一些矿物中,当原始地球 变热并部分熔融时,水释放出来并随熔岩运移到地表,大部分 以蒸气状态逸散,其余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逐渐充满 大洋。
在原始地球变热而产生分异作用的过程中,从地球内部释 放出来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圈。早期地球的大气圈成分与现代不 同,正是由于紫外线辐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 应,从无机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然后发展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再演变成细胞,生命得以开始和进行。经 过早期分异阶段,地幔固结,原始地壳和大陆发育,并形成了 大洋和大气圈。
3.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
这种观点( ) ①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属于神创
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④否
认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材料观点是一种有神论的观点,该观点否认了人类
正确理解物质的含义 (1)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无论人们是否感 受到、是否承认、是否喜欢,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即客观实在性。 (2)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 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它能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 于人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使人们认识它。 3.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4张PPT)

比喻
第三部分(21—26段) 7.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 了现场观众的情态,有什么作用?
运用
的方法
增强了新闻的现
场感和感染力,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
品析语言
细读第18自然段描写歼-15着舰时“惊心动魄的一幕”,体会该 段描写的生动性。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震耳欲聋”“轰鸣”
“眨眼之间”“刹那间” “疾如闪电”等词
“牢牢地”“稳稳地”
描绘出战斗机着舰 时发出的巨大声音
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 的速度快;
表现了战斗机着舰 时的安全和平衡。
展现出飞行员的临危不乱、技艺高超。
第三部分(21—26段)
8.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描绘出某大国对我国的轻视,暗示当时 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 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不怕困 难的斗志,烘托出此时着舰成功的激动心情。
课堂小结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 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 用通讯的写法,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 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 刻,表现了英雄飞行员临危不乱、不怕 牺牲的大无畏爱国精神。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
的修辞手
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极具感染力。
品析语言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 ,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 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 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形象地写出了舰载机着舰时的 动作娴熟精湛。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40张PPT)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40张PPT)

通讯,是详细报道有新闻意义的典型 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 通讯社常用的文体。要及时准确地报道 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 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的特点 新闻性 文学性 评论性
通讯的分类:
按内容分
通讯一般分为人物 通讯、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等。
多少年来,航母建设一直承载着国人百年强 国强军的梦想,“着舰”和“起飞”是航母建设 的两道坎,其中着舰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 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我国科技工作者付出 无数的心血,创造出了大国奇迹。航空母舰已是 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 合国力的象征。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 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本文报道的就是这场 训练的情况。
1.精读课文第1—4段,想一想:文章开头为什么描写渤海某海域 海上恶劣的环境?文中引用着舰遇难事故数据有何作用?
第三段
从历史角度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 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 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 最具风险性的难题。
第四段
列举数字,真实准确,再一次突出 着舰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危险,渲染 紧张气氛。
按形式分
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 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 小故事、纪实、见闻、特写、 速写、采访等。
辽宁舰简介
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 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改装后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
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具体地 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默读课文思考: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围绕舰载战斗机首

第4课 曹冲称象 课件(共34张PPT)

第4课 曹冲称象 课件(共34张PPT)

演一演 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
曹操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疑问)
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官员一
(肯定)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 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官员二
(反对)
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 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曹冲七岁。
重读“才”字, 读出惊讶、夸赞的
曹冲才七岁。
创意表达
请按照步骤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第一步:赶象上船。 第二步: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三步:把大象赶上岸,往 船上装石头。 第四步:称石头有多重,把石头 的重量加起来,就等于大象的重 量。
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将这几句话连在一起。
(先 )赶大象上船,然(后 )在船舷上
做记号,再( )把大象赶上岸接,下(来
yì lcùhnū lázihònɡ liàcnhɡuán shcēhnènɡ ɡǎsnhí tkóǎun
议 论出 来重 量 船 身秤 杆 石 砍头断
dì fānxɡiàn
ɡzuhǒǐ rán
地 细方线 为 止果 然
自主识字
★ 同桌互读字词,共同识字。 ★ 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
一杆秤



电子秤
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
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边读边做动作,
不停的
读出曹操的不满。
称物体重量的器具
秤杆
(台秤chènɡ)盘秤
秤砣
杆秤
这就是官员说的要造 的那杆大秤缩小的样子。
造秤难度大 人提不动
办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 大树做秤杆。
行不通 他曹们操的方态法度好:吗直?摇为头什→么不?赞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4课 第1框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4课 第1框PPT教学课件

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
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2013年,我国信息消
费总额为2.2万亿,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
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
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
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2012年,
建设,一心一意经谋济发建展设。 • (3)全面提高______________,包括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劳和动身者体的素素质质 。 • (4)加快__________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
新。 科学技术 • (5)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
_全__面__深_化__改__革______。
• 3.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起来,除枣泥、 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 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
•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 不能认为一切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 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 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消费与生产不相适应, 则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
•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 1.必要性 • (人之1)民间我日的国物益 矛正质增 盾处文长 ,于化的 是并需社_将要__会长__的期___处____于_____社___会___同__主。_落_义为_后初_了_级的_解_阶社_决_段会_这_生_个_产_矛,力
• [答案] C

第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第一课时(课件)

第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第一课时(课件)
第一课时
五年级上册同步课堂
在班级中,我们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你们觉得班级中有哪些重要的角色


们知道班委会是什么吗?
负责协调班级内部事务、组织 班级活动、维护班级纪律
班委会对班级的作用是什么呢?
班委会承担着班级建设中的很多日常工 作,并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 为班级和同学服务。
丰富的班级活动
我的动员下,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我们班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
班委会委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和素质呢?
班委会要协助老师承担一些班级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不 仅需要班委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更需要他们热爱集体, 有为同学、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神。无论是选举 他人当班委,还是自己竞选班委,我们都要对不同岗位 的要求有充分的认识。
班委会由班委会委员组成。他们根据分工,各司其职, 开展工作,共同承担责任。同时,各班委之间相互协作, 形成合力,与同学们一起推动班级进步。
活动园
在班委选举前,班主任李老师在班上召开了动员会。她说:“担任班 委有很多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能为同学提供服务,可以锻炼和提 高自己。”班委会有哪些岗位呢?根据班级工作实际需要,我们来制 作一份班委会分工示意图。
活动园
你们班还设有哪些班委岗位?说说这些岗位的具体任务。
阅读角
体育委员在履职
我发现班里同学不喜欢到室外活动。在课余时间里,有的写作业,有
的趴在课桌上休息,还有的在教室里打打闹闹。作为班级的体育委员,
我有责任把同学们带到室外开展活动。于是,我在班上发起了一次小组
间的踢毽子比赛,后来又组织了一次跳绳比赛活动,效果都还不错。在
① 学习成绩好 ④ 热心为同学服务
⑦ 工作责任心强
② 办事讲原则 ⑤性格温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
(3分钟后比一比谁写得漂亮。)
我会写
我会写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感情。
学习指导三:
现在我们比一比看哪组最先背会 古诗。
(3分钟后抽签确定展示小组。)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学习指导四:
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第17页“我会
写”中的“ “
””4
个字,然后同桌交流怎样把这4个字写
正确、写美观,最后写在书中的田字格
姓刘 擎雨盖
cán
yóu
残枝 犹有
bì xū chéng jú
必须 橙色 橘子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先对子间互读、交流识字方法, 然后4人一小组交流、讨论、确定 展示方式。
(5分钟后抽签确定展示小组。)
刘擎菊残 犹君须橙 橘
自学指导二:
生字宝宝又回到古诗中了,你们还 能认出它们吗?请大家再次认真读古 诗,体会情感,想象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音读正 确。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 解。
(3分钟后比谁读得准确。)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zèng
赠送

菊花
jūn
君子
liú qíng gài
(3分钟后比哪组读得最流利。)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秋夕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
橘绿
荷尽/已无/擎雨盖,
❖ 1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2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2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赠:送给)
作者:苏轼
苏轼简介: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眉 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 苏辙合称三苏。苏轼在诗、词、散文以 及书法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是一个多 才多艺的诗人。
学习目标:
1、认识“刘、菊、”等6个字,会写 “首、枝,记、刘”4个字。
一年/好景/君须记,
3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4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这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第一句写的是什 么?
秋末的景色,写的是荷败、菊残,写出了 秋末的特征。
《赠刘景文》是描写秋天(季节)的景色,作 者是(宋)朝诗人(苏轼)。
这首诗抓住 荷叶 、 菊花 、 橙子 、 橘子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