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新形势下党建创新的意义与强化方法

新形势下党建创新的意义与强化方法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和人民对党建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需要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党建水平,促进迅速发展。
实现对党建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需要企业按照新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党建创新的意义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包括很多不同的内容。
例如,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应该包括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党建观念、党建机制、党建方式和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
企业在党建工作中实现创新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党建工作实现对企业制度、技术、管理和组织等的创新,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在企业中创新党建工作,具有以下意义:(一)发挥党的领导地位。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党建工作可以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推动作用,促进企业在新形势下又快又好地发展。
在新形势下,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科学发展需要深化改革,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是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一项有效途径。
企业在新的形势中需要坚持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竞争中实现对产品、贸易方式、管理体制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集团战略目标,完成企业发展过程中新的跨越。
(二)提高党组织的问题解决能力。
新形势下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企业创新党建工作,是提高党组织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现实需求。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加。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具备长期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不断调动发展中的积极因素,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突出矛盾或问题。
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对经营资源的整合、业务结构的调整等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种形势下,对企业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创新党建工作,提高党建水平。
二、新形势下党建创新的强化方法(一)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党建工作的融合发展与协同推进

党建工作的融合发展与协同推进引言:党建工作是指党员教育、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一系列党的基层建设工作。
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发展的保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党建工作也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党建工作的融合发展与协同推进,以期推动我国党的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主体:1. 促进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党建工作需要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培养高素质的党员干部,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2. 推进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协同推进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党建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治理方式,应与社会治理各方面形成良好的协同。
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将党的组织力量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社会治理工作全面发展。
3. 加强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党建工作应加强与文化建设的联系,通过培养党员的文化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
在党的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建设,对党员进行广泛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社会文明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4. 促进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党建工作应与科技创新相融合,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科技素质培养,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党的组织力量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与党建工作取得双赢的局面。
结语:党建工作的融合发展与协同推进是推动我国党的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和科技创新的融合与协同,党建工作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支持。
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引言: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重要任务。
党的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经济发展则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党的领导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现阶段我国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以及加强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协调融合的对策。
主体:I. 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党的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党在经济领域的领导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党的领导,能够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确保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统一。
II. 党的领导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领导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领导能够坚持中央集权、地方有权,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的经济工作,推动全国的经济发展。
III. 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
党的建设工作能够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经济发展也为党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资源支持。
IV. 现阶段我国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党建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党的领导能否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等问题。
V. 加强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协调融合的对策为了促进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包括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
结语: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只有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文章字数: 351)。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促进经济稳步发展随着经济社会逐渐呈现出高质量发展趋势,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仍旧面临不稳定性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作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所以,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要深入探讨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的具体策略。
一、特色党建品牌建设的基础(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想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就要将党建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在企业日常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推行党员活动日,将党小组建在车间、班组内,同时,将党的建设水平作为公司业绩考核标准之一,提高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1]。
其次,规范严谨的党建工作制度对于缓解企业转型升级之痛有着积极的影响,能使传统企业从单一的小型企业成长为世界一流的专业企业。
所以,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党建工作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政治工作内容,而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需要。
(二)企业内生诉求党建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可以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党建工作不再是企业进步发展过程中的外部强加内容,而是企业进步发展的内在诉求。
企业在持续性发展过程中,人是核心内容,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对于党建工作以及企业的持续性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全面开展特色党建品牌建设工作能吸引众多新员工加入党组织内部,不仅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鼓舞了更多的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加入党组织,以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岗等途径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与企业进步息息相关的实践内容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建设特色党建品牌是与企业进步息息相关的实践性内容。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可以以丰富多样的联谊活动、比赛、旅游等,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归属感。
对开展以“三创一建”为主要内容的“建功在一线”基石工程的思考

对开展以“三创一建”为主要内容的“建功在一线”基石工程的思考对开展以“三创一建”为主要内容的“建功在一线”基石工程的思考创新载体抓住结合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开展以“三创一建”为主要内容的“建功在一线”基石工程的思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关键。
近年来,宜君县坚持以创新载体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为统揽,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重点,以创新工作载体为抓手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一、着眼大局,丰富内涵,夯实载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符合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必须以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大局为中心,必须与其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相适应。
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宜君、富裕宜君、和谐宜君宏伟目标,并把新农村建设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今年以来,县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宜君实际,紧紧抓住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党建工作主体,围绕建设“三个宜君”这一大局,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点,提出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创发展型支部(党委)、创富民型干部、创践诺型党员,建设和谐新农村”(三创一建)为主要内容的“建功在一线”基石工程,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并以此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服务经济的新平台。
创建发展型支部(党委),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引领发展的本领不断提高,推动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成效不断显现的标准,着力培育一批“领导班子战斗力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经济发展势头强”的“三强”发展型支部(党委)。
创建富民型干部,就是要培养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带头致富,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致富,使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干部。
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全面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

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党建工作纳入“两个率先”的总体布局,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深入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用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旨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创新活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一、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层党的建设与基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紧密相连的。
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基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这是当前非常必要、非常紧迫的一项工作。
(一)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必要性党的建设既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保障和支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靠党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夺取事业新的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推动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同时为党的建设提供广阔的历史舞台,也给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任务、新要求。
因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必须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
今后一段时间,是我镇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党建创新工程的开展直接关系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我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紧迫性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个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围绕发展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作者:本刊通讯员来源:《群众》2009年第10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全会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十七届四中全会结束后,中共灌南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现将中心组部分成员发言内容摘登如下:吴立生(中共连云港市委常委、灌南县委书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总结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大举措,体现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的丰富成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全县上下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进一步提高认识、突出重点、改进方法,切实把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我县基层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坚持不懈地狠抓基层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但是,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县基层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功能发挥不够,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水平不高。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领域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广,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创新意识不强。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观念淡化等等。
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引言:党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促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提升,还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好实现。
本文将从党建指导企业管理、党建促进创新发展、党建推动良好政治生态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党建指导企业管理党建工作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都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党组织可以通过制定企业党建工作计划、开展党员培训和教育、引导企业文化建设等方式,指导企业管理与发展,促进企业实现良性循环。
二、党建促进创新发展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都能为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党组织可以通过培育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等方式,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同时,党的组织纪律和制度建设也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规范和保障,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三、党建推动良好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党建工作可以为政治生态的形成和维护提供重要支持。
党组织可以通过加强党员教育和引导、建设廉洁政治文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式,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治理效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实现长治久安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治理和良好的发展。
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党建新路径,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谈如何“围绕发展,促进发展”做好党建工作

谈如何“围绕发展,促进发展”做好党建工作摘要:发展是硬道理,是社会进步的第一要务,在党建工作中要坚定不移的走“围绕发展,促进发展”路线,要切实的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强大力量。
本文就现阶段如何做好党建工作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党建;发展;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它和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事业一样,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在当前历史时期中所肩负的使命更加的艰巨、复杂。
因此,做好党建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成党执政使命的关键,加强党的建设是一项既艰巨又迫切的任务。
1 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主流,在发展中要牢牢围绕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的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
在今天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国内经济环境出现了较多的不确定和不明确因素,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坚定不移的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党建工作中,要坚持以三个代表和两个务必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管理为重点,强化党员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工作中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建工作能够合理的进行。
推进党工作的廉政建设是提高党员素质的关键,也是经济体制和党建设发展的基本保证。
在这个工作之中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党员的作风行为,把各项工作和指标都落到实处,避免在工作中做出无用功。
同时要加强反腐倡廉的教育工作,提高党员对糖衣炮弹的抵抗力,使得党员能够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廉洁公正的开展各项工作。
2 具体措施2.1 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党建工作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就是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
常用公文统筹城乡党建 推动科学发展

三一文库()/其他范文/常用公文统筹城乡党建推动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这是基层党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大命题。
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要求我们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城乡党建资源统筹整合的途径和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
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代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统筹城乡发展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重大机遇。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科学内涵、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努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通过有效整合城乡人才、物质和信息等资源,可以拓宽基层党建的视野和空间,有效破解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人选难、发展难、经费保障难、场所改善难等问题。
统筹城乡党建,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
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重大变革。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加速演变,城乡一体、区域均衡、整体提高的发展格局日渐形成。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对于从根本上转变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党建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差异较大的情况,推动城乡互动、区域联动,促进城乡组织共建、党员共管、人才互动、资源共享,建立与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的组织体系、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城乡联动的组织活动方式和城乡党建互促机制,建设区域性、开放式的大党建格局,至关重要。
所有这些,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内容等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围绕转型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万山特区创新党建工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配强干部队伍 优 化 组 织 设 置
自2 1年4 ,万 山特 区新 的党 00 月 政领 导班子组建 以来 ,始 终坚持 以提 高基 层组织执政 能力为着 力点 ,狠抓 区 、乡、村三级 领导班子 建设 ,努 力 营 造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 、出成
会 、理事 会和民 主议政制 、村 ( ) 居
经验交流
干 部践诺 奖惩制 、村 ( )账委 托代 居 理 制为主 要内容 的 “ 三会 三制 ”。二 是 制定 出台了 《 导班子 成 员牵 头负 领
责 重点产业 、重要 项 目 、重大工 作推 进 落实实施 方案 》、 《 于狠刹机 关 关 不 良风气 的规定 》、 《 改任 非领 导职 务 干部管理 办法 》。三是 实行重 点工 作县级 领 导领衔制和 重要批 示件 、专 题会议 纪要 限期督办 机制 。四是 紧紧
围绕招 商 弓 资 、产业 发展 、工业 园区 i 建设 、企业 运行 、项 目建设 以及谢桥 新 区 建 设 等 重 点 工 作 ,深 入开 展 以 “ 进部 fl 能 、进社 区间 民生 、进 i司效 l 农 村问 增收 、进 企业 问发展 、进 工地
问落实”为主要内容的 “ 五进五问”
活动和 以 “ 下访 基层群 众 ,查 与民争 利 、损害 群众利 益等1 ;走访 厂矿 司题 企业 ,查 吃拿卡 要 、违 法违纪 问题 ;
万 山特区区长张吉 刚 ( 左二 ) 走进农 家开展 四帮 四促活动。 ( 黄隆高 摄 ) ,
暗 访干 部作风 ,查庸懒散 软 、失 职渎
职 等问题 ;巡访 工程项 目,查强 征强 占 、粗暴拆 迁等 问题 ”为主要 内容的 “ 四访 四查 ”活动 ,努 力把 作风 建设 的成 效转化 为推动 万 山转 型发展 的动
试论两新组织党建创新与发展

试论两新组织党建创新与发展添加时间:2010/10/1020:28:11添加者:l k b x g z阅读次数:337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作用的催生下,两新组织大量涌现,日益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在两新组织开展党的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当前两新领域党的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党建的新局面。
但是,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实践毕竟历时不长,其内在蕴含的规律仍需探索,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有关精神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两新组织日益成为党的建设重要领域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亦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它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迁而产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各种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纷纷崛起,各种新社会组织也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育成长。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年均增速在24%以上,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不足1%到目前的超过1/3,在扩大社会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到2008 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8年的74.8%。
而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私营个体经济平均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近450万个,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量的60%以上。
新社会组织也蓬勃发展,截至2009 年9 月“全国依法登记的新社会组织数量已经超过41 万。
其中,社会团体22.97 万,民办非企业单位18.24 万,基金会1597 个。
目前,新社会组织仍以每年10%—15%的速度在发展。
”新社会组织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层次不同、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特色明显的组织体系,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
因此,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需要。
以党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074党的建设以党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的重要目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党建可以有效的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
同时这也说明了党和国家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均需围绕经济建设来进行,由此也可以看出高质量经济发展在党建过程中的重要性。
因此,以经济发展为重心、以大局服务为前提,以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切忌盲目采取行动,应当把长远的规划作为保障和依托,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
党建不仅要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还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自始至终遵从党的领导,遵守党中央的工作部署,如此一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才能一直朝着高质量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进,并且不断突破自我,达到新高。
从另一方面来说,经济建设还可以为党建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实现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经济实力都是关键,只有注重发展经济,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要,从而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好目标,届时人民群众就会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党建工作就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抓党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内蒙古鄂温克旗在党建过程中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是关于党建的重要论述,把握创新体制机制,着重突破党建方面的难题,把抓好党建作为工作重心,重点突显党领导的核心作用,大力构建党建工作大格局,持续稳定地推动内蒙古鄂温克旗高质量经济发展。
要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思想新目标,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加强并改善党领导对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不断创新领导机制、完善具体做法。
突出政治引领的地位、彰显精神力量、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全面健全党委抓高质量经济工作的制度。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0年11月16日15:13 来源:中直党建网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今后5年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建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刻理解《建议》的精神实质和“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和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变化孕育着机遇,也伴随着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国际环境的新趋势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调整变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
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作者:蔡燕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06期长期以来,党的建设一直是国家政治工作的重点。
党的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展示党的政治优势,在党的号召下逐步带领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当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党建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党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党的领导、保障和服务职能,借助党的政治优势、人才优势,作风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深入结合。
一、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一)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政治基础。
从长远看,中国的重要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
上述设想,决定了党和国家在各项工作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党建工作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大局,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但在经济发展中,不能盲目采取行动,我们需要一个长期的计划作为保证和支持。
各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党的建设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方向,以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为中心,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党中央的重要工作部署。
只有这样,中国经济建设才能健康稳定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创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提供了机遇。
因此,要避免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侵蚀中国人的心灵,就必须依靠我们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全党同志必须保持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警惕性,增强政治歧视,无论在思想上行动上,我们始终跟在党的后面,同群众一道,集中精力搞发展,促进繁荣。
(三)经济建设可以为党的建设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我们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实现这两个目标的过程中,经济实力是关键,有了经济上的支持,在党建的时候就能够起到高效率、大范围辐射。
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水平建设,我们党才能有效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才能加快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的美好目标。
以“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以“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摘要】在浙江省直属工委开展的“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主题活动中,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党支部获得“省级优秀党支部”称号。
在新形势下,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结合工作实际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党支部以“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为指导,从为企业发展、储备核心技术、加强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讨。
【关键词】创新;发展;基层;党建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横亘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绕不开,躲不过。
这就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在当代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创新理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
中国石化宁波工程公司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党支部开展“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周密筹划,精心组织,按照活动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特点具体安排,并注重学习效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促进公司的科技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以“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为指导,认真思考、分析技术中心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党内扎实开展了“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在“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主题活动中,紧紧围绕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的关键点开展活动,努力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我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基层单位及广大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组织领导班子和党支部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全面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举措和经验,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检查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解放思想,研究制定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理念,助推发展”、推进部门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以及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规划。
加强企业党建工作 促进和谐企业发展

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促进和谐企业发展企业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方面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为了保证当前企业的发展能够和时代的发展相联系,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要逐渐重视起来,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对社会的变化、国家的变化、时代的变化时刻关注,对新的发展形式,要灵活的调整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在不断的进步中,实现长期稳定的企业发展,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和时代的接轨。
标签:企业发展;党建工作;发展策略一、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一)确保企业发展的政治方向党建工作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一建设内容能够保证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总体的政治目标不会偏移,同时,还会优化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党的领导地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促进企业工作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从而满足企业为人民服务的发展内容。
(二)提升工作中的实效性企业的发展中,必然会面临不同的发展问题,尤其在大型的企业发展中,联系到的方面众多,企业内部建设完善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能够有效地将企业工作中所面临的难题解决,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能够联系实际的解答,优化企业工作机制的切实性,提升企业业绩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企业服务态度的满意情况。
所以,为了将企业的发展完善化,在进行党建工作的同时,要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企业的发展水平。
总而言之,在进行企业的党建工作中,不仅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联系起来,还要将企业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制定方案,对企业发展中的风险也要制定应对措施,在日常的工作中,搭建党建思想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在员工中的推动,让员工能够在统一的调配中,实现企业内容的管理和谐发展。
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形势稳步提升。
二、强化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一)转换发展观念企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相联系,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要将自身的经营管理等工作不断的调整,让其适应时代的变化,不仅要将生产、规划、实施中的各项工作完善落实,还要将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的关系摆正,重新审视经济效益提升的方式,站在企业综合效益提升的基础上,让企业从思想上解放,转变传统思想中,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发展理念。
提高百姓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心得体会

提高百姓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心得体会提高百姓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心得体会(五篇)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必须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提高百姓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提高百姓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心得体会篇1我们民政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学习实践活动这一难得的机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转化为工作思路,凝聚为工作动力,落实为政策措施,转变为体制机制,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
一、明确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发展的大局。
以人为本的崭新理念,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倾心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坚定意志,更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美好希望。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让我国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成为了过去几年党中央执政理念中的一个鲜明特征;“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逐渐深入人心,民生问题被量化纳入政府考核监督机制,各级官员的政绩观正从GDP坐标向“民生本位”转变;财政支出结构、调控方式的深刻变化,逐步从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向公共财政,一系列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改善百姓生活、有利于维护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措施民生举措的密集推出,看病、上学、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逐步破题。
民政是为民之政,是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能部门,最能体现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
民政工作的业务多元,包括救灾救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等等,但集中到一点就是“为民”,都属于民生的基础,抓住了“为民”,就是抓住了民政工作的灵魂和精髓。
抓好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以党建工作引领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模式
01
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和方法
积极探索新的党建工作方式和方法,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活动内容
和活动方式等,推动经济发展。
02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在经济发展中党建与经济深度融合
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党建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
02
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员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党员结构不合理,部分党员素质不高,党员管理缺乏有效性。
党组织建设不够健全
党组织设置不合理,组织生活不规范,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短板
一些党员干部存在违法乱纪现象,党内腐败问题时有发生。
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制。 • 深入研究党建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长期影响,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计划提供理论支持。 • 拓展研究领域,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相结合,探究其对企业发展的综合作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推进党建与经济深度融 合
强化党建工作的监督与 考核
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发挥党组 织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
加强党建工作监督与考核,完善党建工作评 价机制,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05
以党建工作引领和促进经济发展
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树立党建工作和经济 发展并重的理念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 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全 党全社会共同反腐倡廉的格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十三五”

根 据《建 议》,协调 是 持 续 健 康 发 展 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 大关系,重点促 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 进 经济社会 协调发 展,促 进 新型 工 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 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 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建设“美丽中国”,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是 重中之 重。《建议》确 定 到2 0 2 0 年 实现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总体 改善,这与多 年来“ 环 境 质 量 恶 化 趋 势 得 到 初 步 控 制 ”、“生 态 环境 质量 局部 有所 改善”等表 述有 本质 差别,表明污染防治阶段和要求的转变。 要 实现 这一目标,必须以 提 高 环 境 质 量 为 核心,形成政府、企业、公共共治的严格、 严密的环境治理体系,才能给子孙留下天 蓝、地绿、水净的家园。
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 五”谋 篇布局,其中,“创新”被提及71次,且写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 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下称《公告》)指出, “坚 持 创 新发 展,必须 把创 新摆 在国家发 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制 度 创 新、科 技创 新、文化创 新 等 各方面 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 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稳 增 长 靠什么?“ 首先 还 是 要发 挥 好 投 资的关 键作用。现 在 的 投 资 是补 短板、 调结构。”徐绍史表示,“经济发展的目标 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 险,稳增长排第一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党建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党建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镇党委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党建模式,创新工作载体,创新工作机制,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联创局面,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一、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党建经济
镇党委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全镇的党建工作都要围绕发展去开展,要以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为根本,以优化环境为依托,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将党建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全镇党建工作导好航,指好路。
做到党建、经济两个目标同时定,两项工作同时抓,两项效果同时要。
把党建与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党建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要加强党的建设。
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以过硬的本领来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秩序。
二、创新党建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创新党建模式,在党建工作中尤为必要。
镇党委在研究党建工作中,非常重视创新模式,以积极活泼的模式,动员全镇党员参与党建工作。
一是创新领导干部联系点模式。
镇党委选派7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管区(一般一个管区5个村,分别由先进村和贫困村组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镇党委定期听取联系点领导的工作汇报,指导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如何理清建设思路。
镇党委不定期组织评议组,深入到各管区党员中,对联系点领导进行评议,督促联系点领导认真开展党建等各项工作。
在联系点领导及全镇党员干部的努力下,全镇出现了10余个“五好”党支部。
300多名“双强”党员,全镇无瘫痪党支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推行镇干部驻村模式。
镇党委改变了以前简单的包村模式,选派了36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在编党员干部到全镇36个行政村驻村,协助、指导村“两委”进行新农村建设,加强各村党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工作合力。
三是创新无职党员定岗定责模式,充分发挥每一个党员的作用,让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带领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
三、创新工作载体,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创新招商引资载体,推进工业化进程。
镇党委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镇工作重中之重,强化“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个个都是发展能手”意识,树立“诚信招商”意识,充分动员各村党支部、党员投身于招商引资工作,采取“以商招商、亲情招商、落地招商”等方式,鼓励外商和外出务工青年回乡投资办厂。
通过发挥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作用,今年引回企业14家,其中宇跃门业总投资2700万元,有力地推进了全镇工业化进程。
二是以“三帮一建”为载体,促进农民增收。
镇党委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要求,把“三农”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拓宽党建工作领域,致力解决农民科技致富难、产品销售难、外出务工难、生产生活环境差等问题,在全镇村级党支部中开展“三帮一建”活动。
成立科技服务组织,帮助农民科技致富;成立农产品销售服务组织,帮助农民搞活农产品流通;成立劳务输出组织,帮助农户输出富余劳动力;开展文化家园创建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全镇构建起以农业服务
中心为核心,各村为基点,乡、村党员干部为连线的帮扶网络,通过结一连十等灵活方式,为广大农户提供各种自助服务。
目前,全镇已成立各类服务组织18个,2006年共举办各种创业培训22期(次),培训人数达6000多人次,帮助农民推销三樱椒等农产品700多万元,输出富余劳动力8000多人次,全镇农民务工增收1000多万元,树立先进致富党员、帮富党员82名,诚信创业户420户,形成三樱椒、大药蒜、苹果等特色产业基地5个,有效地促进了全镇农产品走向市场,农民走进工厂,农村走向富裕,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四、创新工作机制,夯实组织基础
镇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坚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强化责任机制。
镇党委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定期研究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加强督促检查。
紧紧围绕县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出符合镇情、村情的建设规划,确立工作目标并组织实施。
我们在对各村的总体目标考评中,把农村党建工作作为一项主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镇党委书记与各村支部书记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做到“软任务”硬化,总任务量化,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
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
二是建立党员干部培训机制。
我镇把培训党员干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
在培训的形式上,以镇党校为阵地,定期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多次聘请县党校教师来我镇讲课辅导,全面提高村级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驾驭市场经济和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办事与为民谋利的本领。
以村党支部活动室为阵地,以电化教育为手段,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平时学习。
目前,全镇36个行政村均已开通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播放农业科技、致富知识等电教片,对农村党员养殖、种植专业户等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十六大精神、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有计划地开展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
通过教育引导,从不同层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全镇1064名党员干部中,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1.2%,基本上掌握了1-2项或多项实用技术。
我镇党校被市宣传部授予市级先进基层党校,吴堂村党校被授予省级先进基层党校。
三是创新联动机制。
整合县、镇联创单位以及政府驻村
工作队员、村党支部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力量,做到工作目标共同定,具体工作一起抓,形式县、镇、村三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同心协力谋发展、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是创新激励机制。
开展先进致富党员、先进党组织评选活动,激励全镇党员、党组织形成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生动局面。
今年我镇共评出吴堂党支部、轩庄党支部等7个先进党组织,吴金成、董孝成、黄付忠等200名先进致富党员,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党建工作的“四大创新”,使镇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