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记载:日本侵略军在陆城的暴行,陆丰人勿忘!

陆丰记载:日本侵略军在陆城的暴行,陆丰人勿忘!
陆丰记载:日本侵略军在陆城的暴行,陆丰人勿忘!

陆丰记载:日本侵略军在陆城的暴行,陆丰人勿忘!

陆丰记载:日本侵略军在陆城的暴行,陆丰人勿忘!

2016-12-13

情系陆丰◎马声达口述凌弘陈流强整理日本侵略军(当时不知其部队番号,后来据说是日军近卫师团所属部队),曾于1941年3月28日(农历2月29日)在乌坎港上海仔登陆,并攻入陆丰县城东海镇。日军入城之前,日军飞机先对陆城进行轰炸,当天中午,日军飞机又盘旋陆城上空,对陆城进行一番机枪扫射。然后日本侵略军的部队,从东海外围的桥西方向,迅速进入城内,并占领龙山高地。进城后,日军白天四出活动,杀烧掳掠,晚上则聚集于龙山中学。大概龙山中学就是日军的指挥所。日军入城之前几天,国民党的县党部、县政府似有所闻,感到局势紧张,曾匆匆忙忙组织疏散,把县城各机关与团体的人员和重要档案材料等,迁往河田(今陆河县城)。城内的殷商富户,闻知日军要来,也纷纷将家人及重要财物等迁往乡下,投亲靠友,逃避日军侵害。当时,陆丰县城没有正规军驻扎,只有县联防队的地方部队(约150人枪),闻讯日本侵略军进攻陆丰,也仓惶撤退到虎岛、朱厝寨、葫芦輋等乡村去,以避日军锋芒,所以,日军入城之时,

没有受到抵抗。日军入城后,约驻扎四五天,时间虽短,却犯下滔天罪行,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陆城人民叫苦连天,惶惶不可终日。据我所见所闻,日军暴行有:一、放火烧房屋。当时的县政府(地址在现人民政府院内)几十间房屋被烧毁。新圩马街尾陈万利祠堂一座被烧毁。商贾“华祥”行,是较大商号,被烧毁。还有金钗寨吴家祠也被烧毁。二、轰炸扫射,滥杀无辜。新圩九宫厝人林森,在下街仔头佘茂盛酒米店门前走廓地方,被日机炸死,血肉横飞,十分悲惨。城东上陈村农民陈某赴圩,在三六九圩处,被日军当场打死。日军入城后,四处强抢财物,吃的、用的、值钱的东西,见到就抢。一天,日军抢到三六九圩陈同成家时,由于陈慢开门,招惹大祸。陈开门后,日军立即开枪,致陈中弹身亡。日军入屋抢走财物后,又放火烧毁陈家楼房。更惨的是,一天,日军在马街头,将抢来的饼干、糖果,散丢在街路上,许多小孩和过路人,涌向街路拾捡饼干糖果来吃,日军士兵先在一旁观看,待到人群聚集拾捡饼子糖果时,惨无人性的日军,乘人不备,往人群投掷手榴弹,炸死炸伤几十人。惨不忍睹。三、奸淫妇女。日军一天到七星池一户人家,家中只有一老人和一年青妇女,日军强奸、轮奸了这名弱女子。

四、强抢民物,强拉挑夫。日军驻扎龙山中学时,曾对附近人家强拆无数的民房门板、木材去山上构筑工事。并强抢粮食、柴炭等日用物品。日军撤走时还强行抓民夫去为其挑军

用品等。后来,有的返回家中,有的人去无踪,成为异乡之鬼。

日军对陆丰的行动:(日本)蒲丰彦搜集1938年10月15日,海军飞机轰炸陆丰1938年10月28日,海军飞机轰炸陆丰1938年11月2、3日,海军飞机轰炸陆丰1938年11月26日,海军飞机轰炸陆丰1938年12月28日,海军飞机轰炸陆丰1939年2月28日,海军飞机轰炸海丰和陆丰1939年3月3日,海军飞机轰炸甲子和其他南方部落1939年6月20日,海军飞机轰炸陆丰1939年6月22日,海军飞机轰炸陆丰东方山麓的四周挖堑壕的建筑物1939年7月6日,海军飞机轰炸陆丰北部1939年9月22日,海军飞机轰炸碣石、大洋洲和汕尾1939年9月23日,海军飞机轰炸甲子和汕尾1939年1O月15日,海军飞机轰炸甲子湾1940年7月27日,发动汕尾作战计划,其中南支舰队某有力部队上午八点在汕尾和妈宫登陆,同时,轰炸汕尾湾一带的秘密进口地方、海丰和陆丰。从日军占领广州和汕头以来,汕尾成为离香港比较近的最方便的物资集散地。物资从汕尾经过陆丰、长沙和海丰运到南雄和梅县方面。1940年12月23日,支那方面舰队司令岛田繁太郎通知对中、南中国沿岸加强封锁。1941年3月24日,上午十点(日本时间),岛田繁太郎司令通知加强封锁,在碣石湾和红海湾方面扩大出入海面的禁止地域。1941年3月28日,上午8时25分,近卫步兵

第三联队第三大队在碣石湾登陆,中午占领陆丰县城。这次或者是29日占领大安圩。1941年3月29日,攻击离陆丰48公里的河台。1941年4月1日,日军第三联队第三大队从陆丰县城前往田墘。1941年5月1日,发动C五号作战计划(甲子附近截断)。凌晨,近卫步兵第三联队第二大队在甲子湾西边的茅埔和东海岸炮台地区登陆,占领东面山区的雨亭和大石。上午8点冲入甲子城。前往渔池山和览表,又在东湖缴获援助物资。1941年5月4日,又在碣石附近登陆。1941年12月5日,五十铃进碣石湾,6日离开。雷、电(战舰的名称)进碣石湾。6日离开。1941年12月11日,雷,进碣石湾,当日离开。1941年国历l2月25日,日军进入香港。1945年1月,势号作战计划(对美军备战),日方认为美军的登陆地点是大亚湾、海丰陆丰方面,其次是宝安方面。1945年1月22日,傍晚,日军第三大队经过战斗后,冲入陆丰县城。1945年1月23日,第三大队占领南塘。1945年1月29日,第一○四师团主力开始前往海陆丰地区。第一○四师团的编制:步兵第一○八联队(碣石湾西方方面)步兵第一三七联队(汕尾(后门、东埔、妈宫、平海所城一带)步兵第一六一联队(海丰和陆丰的接境地区),各个联队分三个大队,各个大队分四个中队,中队下还有小队。第一大队具有从第一到第四的四个中队,第二大队有从第五到第八中队。第三大队有第九到第十二中队。所以,中队的号码是连续号码。

另外还有野炮部队,辎重部队等。1945年3月1日,步兵第一六一联队主力到达卓历围。主力军在乌面岭,第三大队在大嶂山,第二大队在法留山后方山山区。步兵第一○八联队集结在陆丰东部地区。野炮兵第一○四联队第三中队到达海丰,在法留山、乌面岭、大峰山等构筑阵地。1945年3月9日,野炮兵第一○四联队第二中队驻扎在陆丰幼西、在海甲山、甲子华美、乌帽子山、石径山等构筑阵地。1945年3月中旬,步兵第一六一联队开始构筑阵地。有一个兵士回忆说:在甲子的郊外登上一座小山岗,就被大吃一惊。所排列的几百石碑都是和日本相同的。墓碑上的名字是用日文写的“某某右卫门”、“何兵卫”,虽然文字磨灭得很难辨认,可是的的确确是日本人的坟墓。1945年3月31日,步兵第一○八联队第二大队到达陆丰。1945年5月8日,步兵第一○八联队第二大队前往惠来。1945年6月18日,步兵第一六一联队撤退到大亚湾后方。1945军6月19日,步兵第一○八联队集结到陆丰县城附近。第一大队在卓历围,第二大队在博美,第三大队在陆丰县城西方。举行迎击坦克等的训练。1945年8月9日,第一○四师团从海丰向惠州转移。第一○八联队主力也集结在惠州东部和博罗县。可是第四中队则仍留在卓历围。第三大队也留在陆丰任警备。1945年8月14日,日本发布停战的诏书。以上是根据日本海军的报告和有关联队的部队史等有关资料整理的。应《陆丰文史》主编凌

弘先生之约,提供参考。

历史分析:日本侵华理论的演变

1855年 吉田松阴的“补偿论” 明治维新后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在各方面都屈从于欧美列强,却形成了在“侵略弱小邻国来寻求它屈服于欧美的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补偿”。明治政府成立之前,日本幕府末期的思想家吉田松阴在1855年日本与美国、俄国缔约后,在《狱是帖》中指出,讲和既定,不可背约,而应蓄养国力,“征服易取之朝鲜、满洲和中国,在贸易上失之于俄美者,以满洲和朝鲜之土地补偿之”。这一思想被明治政府奉为最高国策,也奠定了日本在数十年后致力于侵略中国东北乃至全中国的思想根源。 1868年 明治天皇的《大陆政策》和《御笔信》 所谓大陆政策,乃是明治以来,日本政府确定以朝鲜、中国为主要侵略目标的扩张政策,早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明治天皇就确定了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1868年3月,明治天皇睦仁颁布“继承列祖列宗伟业,……宣布国威于四方”的《御笔信》,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大陆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1869年 木户孝允首倡“征韩论” 1869年1月,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在明治政府伊始便向政府副总裁、大纳言(日本官职名)岩仓具视建议,将朝鲜首先作为兴师问罪的大方向,从而“确定远大之海外目标”。此后西乡盛隆也力主征韩,目的最终是掠取中国、朝鲜,“以立入侵欧亚各国之基”。 1870年 山县有朋建立皇军 日本皇军的创始者是山县有朋。早在1870年,山县有朋自欧洲回国不久,日本政府即公布了《征兵条例》,规定:“人民不分阶级,男子身高5尺以上,年龄在20~30岁之间,均有服兵役的义务。”1872年,山县有朋制定第一次征兵令,规定了男子在17~40岁之间,有义务服3年现役,2年后备役(期间定期召训)及2年第二预备役(于紧急时召集)。到甲午战开战前,日本已拥有新式陆军22万人,被称为“皇军”,成为日本侵略他国的主要工具。 1872年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原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明治政府成立起,日本就以“富国强兵”、“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积极扩军备战,逐步跻身于帝国主义行列。它企图征服东亚,称霸世界。日本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始终把侵略中国作为“基本国策”,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侵略。 1894年7月25日,日本侵朝军队在丰岛海面袭击中国兵船;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爆发了甲午战争,政府战败,接受日本侵略者提出的一切条件。1895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日本出兵达两万人,约占关内联军总数的40%。它还以军事威胁来索取巨额赔款和在京山铁路沿线的驻军。1914年8月,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派兵侵入我国山东省,占领原德国租借地胶州湾和胶济铁路沿线,攫取山东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变山东省为日本的殖民地。1915年1月,日本向北京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从政治、军事、经济上进一步控制中国,永远占领我国东北和山东等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又重新回到东方,进行争夺殖民地、瓜分中国的侵略活动。这期间,日本不得不调整其侵略政策,但其侵略中国的野心丝毫未变。 1927年,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回顾和确定对华政策,中心议题是所谓满蒙政策。会议确定了把满蒙同中国本土分离开来的方针,形成了一个会议文件--《对话政策纲领》。该文件声称,中国东北是同日本的生存有重大关系的特殊地区,强调日本应当有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的思想准备。日本政界就把目光瞄准了中国东北。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详尽地暴露出了日本企图吞并满蒙、征服中国的狂妄计划。此后的历史发展证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所实施的一系列的侵略活动乃至全面的武装侵华战争,都是按照东方会议所确立的基调而全面展开的。 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筹备,日本帝国主义选择了中国东北作为侵略中国、实现大陆政策的突破口。 1931年9月18日晚10点,日本关东军自行破坏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铁路,采取贼喊捉贼的卑劣伎俩,反诬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和“袭击日军”,并以此为借口,悍然进攻沈阳附近的北大营和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官兵遭到重大伤亡,被迫含泪退出营地。19日,日军占领沈阳。前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日军又占领了南到营口、北至四平、东至安东等几十座重要城镇。吉林、长春相继沦陷。11月下旬,日军攻占了黑龙江省。翌年2月,日军占领了锦州。至此,日本侵略军攻占了中国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河南工程学院考查课 专业论文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学生姓名: 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班 专业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徐岩 2014 年 5 月12 日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摘要: 中日之间战争渊源很长,从唐代开始,中国强,日本来学习仰慕,中国弱,日本来侵略蚕食。日本这个国家表面是很善于学习其他先进文明的思想,骨子里,还是很野蛮也原始的。可以说是一个披着资本主义外衣,有唐代文化特色的奴隶制军国主义国家。日本侵华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不断的试探和评估,国家力量的综合力量的起伏。二次大战虽然结束,但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抗日战争中没有得到充分惩罚,由于美国为了自己在远东势力的私利。中国政府虽然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占领日本,而且日本完全没有像德国人那样做出充分的战争反思。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痛苦,是中国历史不可磨灭的痛。 关键词:中日侵略原因

正文: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有好多种说法,我认为可以从地理、文明、经济、政治、历史这几个方面去考虑这个问题。 地理方面: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文化方面:从明亡之日起,日本人就不认可满洲人统治的中国,认为他们曾经无限向往和狂热学习的华夏汉文化已亡,胡人统治中土已无先进性可言。而日人认为日本却比较完好保留了华夏文明的衣冠文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是有理由和有资格去与清国为敌的,日人一直想成为东亚文化圈的精神领袖。满清入主中国后,让日本人觉得野蛮在中国已经战胜了文明,尤其是满清的中国人,都脱下了原来的汉族衣服,剃掉了受之父母的头发,编上了蛮人的辫子,这一点就让日本人觉得很鄙夷。因为日本读书人虽然对历史上的中华文化有钦慕之意,但是对现实清国的存在却相当蔑视。清朝的出现,唤起了日本人对当年元寇的回忆,所以打心眼里对满清有一种敌意。 经济方面:日本人口众多,耕地稀少、资源匮乏、灾害不断这是日本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十六、十七世纪,以及后来十八、十九世纪资本主义高能耗的大生产时期,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对日人来讲就是朝思暮想的东西。只隔着一个朝鲜的中国具备了他想要的一切,他能不打歪主意吗?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政策由来已久。日俄战争刚过,日本殖民政策制定者曾鼓吹向中国东北移民一百万人。大规模移民的实施,始于“九·一八”事变。因为日本移民,中国农民的大片土地被剥夺。日本侵略者不仅夺占了大面积的官公土地和东北军政要员、抗日将领的所谓“逆产”,而且以收买不在地主土地之名,强行剥夺了大量普通农民的耕地。他们强行收缴地照,低价收购,如有拒绝,即施高压。 政治方面:日人要想征服世界,中国的战略地位就显的非常重要。如果有了中国这个大宝库,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钱有钱,那么日人必定能称霸世界,所以这个战略高地一定要拿下。后来日本敢对美国宣战,很大因数是他们认为基本上已经征服中国,所以认为自己有本钱与洋人为敌,所以他们一直打着从洋人

日本侵略中国之原因分析

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分析 近两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与建党9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我们迎来了普及历史知识、深化民族记忆的良好契机。电视作为集公共性、传播性、针对性、亲民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媒介,在众多宣传主流价值的媒介形态中脱颖而出,其中掀起的一股抗战题材电视剧的播出热潮,尤为引人关注。 日本国土面积仅有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大小。但令人费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在近代却连年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血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一个小小的岛国为什么会侵略一个比它大得多的中国?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的问题,涉及中日战争广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华、地理等种种因素,而我们的理解常常只是片面的。 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日本方面的因素以及中国方面的因素。 [1]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 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一、日本方面 1、自然环境 日本列岛位于亚欧版块和太平洋版块的接界处附近,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地区的高楼在地震中悉数毁掉。东京等地有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品之作在地震中化为一堆废墟,全国约有1/20的财产在地震中被大自然毁坏,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另外自然资源也十分匮乏。基于以上原因,日本一直在寻找一处适合居住的大陆,以及廉价甚至是可以无偿夺取的资源,而中国正符合他们的需求。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实行屠杀政策,把东北部分地区的中国百姓全部屠杀,然后从本国迁移了部分人口在这里生活。 2、民族文化—军国主义传统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这种传统的形成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日本的武士道是大家熟悉的名词,但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它对日本有什么作用和影响?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 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

日本侵华对我国影响

人口损失;残害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 日军不仅在战场上给中国抗战官兵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也使无数无辜的中国平民成为冤魂。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海滨,西到重庆,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屠刀所向,尸骨成山。从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其中较大规模的杀人血案不下4000起,遇难的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 侵华日军在中国犯工会日暴行,在地域分布上极其广泛,几乎占中国2/3和国土;在时间持续上极其久长,几乎涵盖了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开始直其败亡的14年。在对中国人民实施的残杀暴行中,日军用尽了能够了想象出来的所有残忍的手段。日军对中国人民所采取的残杀手段,多达25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为人类理性所无法想象。“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手段,大多数也用在中国妇女和儿童的身上。” 财产损失:间接损失至少有5000亿美元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财产损失,数目同样是巨大的惊人的。”战争期间,日军所到之处,疯狂地掠夺公私财产,破坏文化遗产,开采矿藏森林资源,发行伪钞,焚毁炸毁军民用设施,中华民族的物质精华,几被侵者洗劫一空。 数年来一直进行抗战时期中国损失问题研究的专家认为,当时中国只有西藏、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区末直接受到战祸摧残,其余省份曾全部或部分的沦陷,或局部成为战区,许多城市、乡镇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 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 当然,由于战争状态下的局限,抗战损失调查不论从时间的完整上,还是从空间的覆盖上,都极不完全,”“日本侵略战争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社会物质财富的破坏与毁灭,几乎不可能寻出准确的答案。 日本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的伤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严重阻碍,需要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社会进步:延缓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文化财产损失,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严重滞碍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遭受损失最惨重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这场战争,付出过像中国这样惨重的牺牲与代价。 战后中国政府迫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出于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美好愿望,放弃了战争损失赔偿要求。

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原因 日本自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曾长期不断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当然有一系列的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 归根结底,经济问题是日本侵华的最本质的和最重要的原因。 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特点决定其必然对外侵略扩张 首先,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这是日本对外特别具有侵略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明治维新虽然实行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但是并没有彻底根除封建制度残余,它在经济领域遗留了大量封建因素。如:日本的财阀组织,象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这些组织不是以银行为中心形成的,而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中心结成的特殊形式的“家族康采恩”,其组织内部维持着森严的宗法式家族统治;在日本的工矿企业中,封建式的剥削方式,象师徒制度、包身工制度、罚款、减薪、减食等盛行;特别突出的是封建土地制度仍被部分地保留下来,因为明治政府在农村中实行的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根据土地的实际支配权确立土地所有权,即由农民世袭租种的土地、农民短期租用的土地归出租人所有,典押的土地归受押人所有。这就使在明治维新以前已拥有耕地面积三分之一支配权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成为了土地的合法所有者,而占全国农户1/3的贫困农民则因丧失份地而成为佃农,出现了作为天皇专制政权在农村支柱的新的地主阶级。与土地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税制改革是由国家统一征收地税,并按地价计征,用货币交纳,地租一律直接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所以,地税改革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掠夺。由于高额地租和商人高利贷剥削,再加之农业商品化的扩大,加剧了自耕农的破产,进一步扩大了佃农的队伍。然而,农村中个体农民的破产和土地所有权的集中并没有引起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因为高额地租比经营农场更有利可图,因此,占有了破产农民土地的大部分地主和商人高利贷者,并不去雇佣农业工人经营资本主义大农场,而是把土地分成小块,租佃给破产农民,从中取得高额地租。明治维新后,直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作为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业国的特征仍十分明显。193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在日本内地人口当中,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多得多。农家的户数为五百六十万户,这个数目自明治年代以来几乎没有变化。而且占国土的大半和总人口半数的农民在生活上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与工业的进步相比,农业之所以停滞,是因为农业的基本生产关系没有现代化,半封建的地主制度仍然牢固地存在着。在五百六十万户的农家当中,自耕农占百分之三十二,佃农占百分之四十二,可见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还被束缚在地主佃农关系之中”。“农村的生产关系基本上是地主佃农关系,农业生产停滞,大部分农民处于极度贫穷状态。” 上述情况导致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畸形,即资本主义大工业同封建落后的农业并存。在这种经济结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农业、中小企业的现代化,它是把从半封建的农业中所产生的廉价劳动力作为同外国工业竞争的主要武器。由于产业后备军的大量存在,更造成了恶劣的劳动条件和低工资制,使工人处于连劳动力再生产也很难实现的恶劣的生活环境之中;同时,由于寄生地主的大量存在,农业经营恶化,广大农民也处于贫困的境地。因此,经济结构畸形性的后果:一是国内市场发展极不充分,资本主义一开始就缺乏稳定的国内市场,其经济的循环进程非借助于世界经济是无法实现的;二是国内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面对这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日本只能向外扩张自己的经济势力,以获得海外销售市场,同时转移国内矛盾。然而,当日本经济兴起时,世界版图已被其它资本主义列强作为势力范围瓜分完毕,这样,日本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向外扩张经济势力,就只好依靠“军事力量上的垄断权”〔2〕,用超经济的手段,通过对外发动战争的途径达到其目的。如,甲午战争前夕,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难以得到自由的和全面的发展;还由于各工业部门之间的不均衡和发展步调的不一致,使日本资本主义在1890年陷入了第一次经济危机之中。此时,日本急欲向外寻找市场,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向海外扩张的热潮,盛极一时”。这样,“为了消除1890年以来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日本经济矛盾的深刻化而提出向海外扩张的要求,形成了1894年推动天皇制进行侵略战争的经济上的主要因素。” 其次,日本经济的后进性,也决定了它对外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和扩张性。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缺乏象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种长期、稳定的工业技术发展过程,因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很落后。不论在资本力量或技术水平方面,它都不具备同欧美资本主义进行对等竞争的能力。这决定它只有避开自由竞争,“依靠军事上、政治上的独占来强烈地寻求足以弥补这种缺陷的市场,即殖民地。” 另外,日本又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所以,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资本、原料等方面对外都有极大依赖性。如,它的对外贸易结构就明显地表现了其经济后进性的特点。它除了向美国输出本国的生丝和向东南亚地区输出加工的棉纺制品外,就是以政治军事为后盾,把大量的棉制品和重工业品输出到中国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并从那里输入国内所缺乏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显然,日本要赶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仅靠本国的实力是无法实现的,它必须借助世界经济的力量,而这种借助,对于日本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依靠军事力量进行经济扩张。

日本侵华,给我们中国造成多少损失

日本侵华,给我们中国造成多少损失 中国抗战时期财产损失说帖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起,至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止,计抗战八年一月又七日。在此漫长岁月,生命之牺牲,财产之损失,预期收获成为泡影,公私事业之转变,土地之被蹂躏,人民心理之不定等等,直接间接损失之巨大,同盟国中无可比拟,即历史上亦少见。以中国面积之大,交通之不便,人口之多,损失调查极为不易,兹就现有资料分别说明如下: 战争区之广 自七七事变至武汉会战为第一期,计一年四月,已遍及13个省,北起黄河流域察、绥、晋、冀、鲁、豫6省,中达长江流域苏、浙、皖、鄂、赣5省,南及珠江流域粤、闽2省。经过剧战的地方总达256市县。第二期起自27年(民国纪年,即1938年,下同)秋末,截至32年7月6日,计时总达四年又八月。战场仍以第一期被侵各省为主,另增湘、桂、滇3省,各省遇战县数多少不一,山西省最多,计61县。次则浙、鄂、粤、赣4省均在30处以上。再次如豫、桂2省亦各有约20处,其他皖、湘、苏、闽、鲁、绥、滇、冀8

省则有15处至1处不等。合计15省共有295市县。第三期自33年7月6日起至34年8月14日止。敌后游击为制敌有效战术之一,自僻野山谷以至城市据点经常皆在战斗中。概括言之,山西境内不独争斗频繁,规模亦特巨大。其次冀中及冀西地带为敌军扫荡中心。除若鲁南、豫北、苏北、淮东乃至地形复杂区域如苏、浙、皖边区,豫、鄂、皖边区及太湖等处,亦为互争之地。择其较著者计有84市县作过游击战场,计黄河流域50处,长江流域32处,珠江流域2处。八年来全国曾蒙战祸区域全国共有**省467市县。 日本空袭广及16省,内含战区粤、豫、赣、桂、浙、闽、皖、湘、鄂、滇10省及陕、川、黔、甘、青、康等后方6省。空袭灾区至少应有23省。幸免于害的除东北4省不计外,仅远居边陲的新疆、蒙古、西藏三地而已。 直接财产损失 依远东委员会所定格式,吾国以1937年7月之美金币值作成公私财产,损失如下。唯因地域广大,程度不齐,挂漏难免。 (一)金银条及钱币 各银行损失金银条及硬币计120566000元 (二)外币及公债股票(此部分尚未查清)

日本侵华战争

课件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进入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手指ppt)的学习。又我们班主讲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我们可以看一下(手指ppt),本章共有五节,可以说在整本书中,抗日战争这章是最多的,所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当然了,在学习本章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本章大致的框架。 本章共分为五节,分别是(看ppt)。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我觉得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他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第二就是要把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建立的作用及意义。第三要掌握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以及对他的评价。第四要掌握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全面的抗战路线,纲领,以及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同时也要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辟的敌后战场他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最后一个方面,我们要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经验,以及我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意义及作用。这就是这一章的基本框架。

当然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重难点的学习。下面我们班给大家讲解第一章——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我们先看一下日本侵华的历史原因。(手指ppt)可以说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是由来已久的。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早在1876年就侵略过台湾,1894年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就开始了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台湾设立总督府。日本驻台总督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于一身,并负责指挥驻台的日本军队。总督府主要官员都有日本人担任。他们制定了一整套警察制度和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制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儒家的政治学说是把国家关系和宗法关系融合为一,家族观念被纳入君统观念之中。因之,便有了汉代的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至清,终于形成了与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极为相似的“牌甲制”,以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掌握着台湾人民的生杀大权。日本人还在台湾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攫取台湾的资源和财富。他们推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殖民经济模式,使台湾成为日本的稻米供应地。殖民当局还竭力推行奴化教育和同化政策,开展“皇民化”运动。 此后,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在1927年的6月至7月。

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文化渊源

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文化渊源 ——为甲午战争120周年作 冯天瑜 甲午海战资料图片 19世纪中叶以降,中日两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始于1861年)和“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大略同期步入近代化进程。因变革深广度的差异,历三十年,至19世纪末叶,中日国力悬殊(弱方的清朝并不自知)。1894年7月,蓄谋已久的日本挑起战端,清朝消极应战,日军在朝鲜、辽东重创清朝陆师,在黄海完败北洋舰队。1895年4月,“海陆交绥,战无一胜”的清廷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控制朝鲜,掠占台湾,索取库平银二万万两赔款,加上“三国还辽”追加三千万两赔款,共相当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日本则得以在帝国主义路径上狂奔。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前承16世纪丰臣秀吉征伐朝鲜、觊觎明朝,后启20世纪30—40年代的14年侵华战争,置之更广远的历史背景,则是日本自古以来国家战略的强势践行。日本侵华,有着久远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 自古即立“八纮一宇”说 地处东亚外缘的岛国日本,国土狹窄,资源不富,却“不甘处岛国之境”,很早就有强烈的对外扩张诉求,其掠占的首批目标是邻近的朝鲜半岛、台湾岛、库页岛以及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东亚大陆乃至全世界则为其侵略的“远大目标”。 “雄飞海外”、称霸世界,是日本统治阶层千余年来的梦想。传说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天

皇便有“八纮为宇”狂想。“八纮”一词原出中国典籍《列子·汤问》《淮南子·地形训》,意指四方四隅。成书于8世纪、用汉文写作的古典《日本书记》借用此词,编造神武天皇建都诏书,内称:“兼六合以开都,掩八纮而为宇。”意欲将世间的四面八方,置诸一宇(屋顶)之下,而这个“屋顶”,便是世界最高君主日本天皇。 此一妄念,自古代延至近代。明治维新伊始,即以天皇名义发布《宸翰》(御笔信)曰:“朕安抚尔等亿兆,终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置天下于富岳(富士山——引者)之安。”天皇的御用文人不遗余力宣扬此说。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日本“国柱会”成员田中智学把神武天皇“掩八纮而为宇”之语概括为“八纮一宇”,字面意思似乎是“四海一家”,实则宣示日本为统一全世界的霸主。1915年(大正二年)3月11日,国柱会机关报《国柱新闻》刊登《神武天皇の建国》一文,正式抛出“八纮一宇”说。1940年7月26日,日本近卫内阁制定《基本国策纲要》,声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八纮一宇”为其根本目标。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期间,“八纮一宇”成为日本帝国的国家格言,其军政机构悬挂两条幅,一为“武运长久”,一为“八纮一宇”。 古代日本的海外扩张 “八纮一宇”是日本千余年的国家方针。自大和国于4世纪末、5世纪初统一日本开始,即践行“掩八纮而为宇”的扩张计划。 日本古代有神功皇后“征伐三韩”的传说。4世纪末,倭王侵犯朝鲜,渡海攻破百济、新罗城池,并掳掠奴隶、布帛,后被击败,退回日本。 7世纪日本派兵介入朝鲜三国(高丽、新罗、百济)政争,被唐朝与百济联军重创,此为中日间第一次交兵的“白江之役”(见《旧唐书·刘仁轨传》)。 16世纪末,军事封建领主丰臣秀吉(1537-1598)初步平定战国纷争,立即向外扩张,先是迫使朝鲜、菲律宾、台湾琉球前来朝贡,进而大规模出兵朝鲜,试图以朝鲜作为征服中国的跳板。1577年,丰臣秀吉向其主公织田信长进言:“君欲赏臣功,愿以朝鲜为请。臣乃用朝鲜之兵,以入于明,庶几倚君灵威,席卷明国,合三国为一,是臣之宿志也。”(赖山阳:《校刻日本外史》第15卷)1590年(天正十八年)冬,已成日本实际统治者的丰臣秀吉致书朝鲜国王,宣称:“长驱直入大明国,易吾朝之风俗于400余州,施帝都政化于亿万斯年。”(《史料日本》近世编,吉川弘文馆1964年版) 1591年(天正十九年)、1597年(庆长二年)丰臣秀吉两度派遣大军渡海,于釜山登陆,曾占领朝鲜京城、开城、平壤三都,剑指明朝,甚至宣称要迁都明朝京师北京,由日本天皇统治“明国”。因中朝联军在陆战和海战中击败日军,丰臣秀吉铩羽而归,一蹶不振,然其“必图朝鲜、窥视中华”的扩张侈念对近代日本产生久远影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开启之

如何看待外国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如何看待外国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初步分析 两个方面,四个角度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破坏性 军事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在 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南京,南京》背景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 南京之后, 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东京审判》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日军入侵并占领南京是事先预谋的。 2:在日军占领后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在30万人 以上 总结: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帝国 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野蛮本性。 政治控制: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慈禧太后:在对外交往中,慈禧也唯列强之命是从,唯恐应之不及。在中法 战争中,中方取得镇南关大捷,慈禧太后故伎重使,导致战争的结果变成中方虽胜 而实败 袁世凯:为了在称帝的问题上得到日本的支持,他不惜拿亡国的“二十一条” 做交换的条件。 总结: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经济掠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 约,从而取得种种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1.中英广州和约六百七十万银元 2. 中英南京条约二千一百万银元 3中英 北京条约一千叁百万两 4中日马关条约李鸿章二亿两 5八国联军辛丑条约李 鸿章十亿二千二百七十万两。 2.强取豪夺:圆明园 总结: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列强的经济 附庸 文化渗透: 1日军刻意安排军官向沿途儿童散发糖果,作出“亲善”之态 2日本士兵教中国小学生学习日语 总结:其目的是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深入分析:如何权衡利与蔽 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 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

日本的侵华历史

日本的侵华历史 日军在南京总统府插上太阳旗 一、“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侵略者气焰嚣张,大举进犯,是其战略进攻阶段。在16个月中,攻占了一大批县城、9个省会和北平、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直到首都南京。日军铁蹄踏遍了平汉、津浦、平绥铁路沿线和长江下游沿岸及珠江三角洲 地区,控制了华北、华中、华东广大富庶地区。其侵略魔爪向西已深入到绥远省的归绥今 呼和浩特、包头,山西省的原平、阳曲、太原等地。 在南京中山陵留影的日军 二、侵略军由于占地太多、战线过长、兵力分散,1938年10月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直至1942年。其间,日军实施有限目标进攻,又侵占了南昌、随县、枣阳、金华、奉化 等城市和地区。向西进占到湖北省的宜昌市,向南深入到福建省的闽侯今福州、厦门,广 西省的邕宁、绥渌,广东省的汕头、雷州半岛直至海南岛全岛。还侵占了香港。我国西南 大后方云南省西部的腾冲、龙陵也被侵占。 1938年5月,日军将帅寿内寺一与田俊六在徐州会师留影 三、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迅猛发展,中国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优势尽失, 于1943年转入战略防御阶段。它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并确保本土安全,1944年春发动了 豫湘桂战役。在八个月中,攻陷城市146座重要城市有郑州、许昌、洛阳、株洲、长沙、 衡阳、桂林、柳州、南宁等,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打通了纵贯中国南北的交通 线平汉线、粤汉线、湘桂线和中越交通线,侵占了豫、湘、桂、粤四省20多万平方公里 的土地。这是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一次大溃败,蒋介石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战场最 艰危的时期。通过这次战役,日军向西侵占了河南省的陕县、卢氏县、灵宝市后收复,湖 南省的邵阳市,广西省的宜山,贵州省的独山,逼近贵阳,致使重庆陷于混乱。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东省政府 四、到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处境更加孤立,但它垂死 挣扎,在中国战场又发动了一些攻势,侵占了江西省的遂川、赣州,广东省的南雄、新城、海丰及老河口、芷江等飞机场。还侵占了河南省西部的淅川、西峡口,并于4月4日攻占 了豫、陕交界的河南省的重阳店,这是日军1945年“在中国大陆向西前进得最远的地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呢? 这一场战争打了十四年,日本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无论对中国经济、文化遗产还是社会发展都是巨大的损失,仅就经济损失而言,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000亿美元,因战争产生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同学们注意,这可是按照1937年的比值计算的。 直接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在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罕见的摧残与毁灭。“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与破坏是多方面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卞修跃博士5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体表现为人口损失与财产损失两个方面,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中国社会进步的停滞。”卞修跃说,从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其中较大规模的杀人血案不下4000起,遇难的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卞修跃指出,中华民族的物质精华,几被侵略者洗劫一空。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卞修跃特别强调,日本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严重阻碍,需要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遭受损失最惨重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这场战争,付出过像中国这样惨重的牺牲与代价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包括汪伪军、伪满军、伪蒙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共有51个师团,39个混成旅团。其中深陷中国战场的有35个师团加38个独立混成旅团;派往太平洋战略方向的有11个师团和1个混成旅团(占地面部队总数的20%)。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将官阵亡于与国军会战中。 除了国民政府军事力量外,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规军事力量还损失了584267人。其中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的损失,但不包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共武装力量的损失。具体损失构成如下: 阵亡160603人 失踪87208人 被俘45989人 负伤290467人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

日本侵华战争

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是孤立的、不是偶然的。日本侵略中国的图谋由来已久,16世纪的丰臣秀吉、18世纪前后的佐藤信渊、19世纪前后的山县有朋等人逐步细化对华侵略扩张的战略构想。从1874年进犯台湾开始,日本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是侵华战争。近代历史上的日本,主要是靠侵略中国发战争横财致富的。完全可以说,近代日本是一个战争暴发户。"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由此使中国人民蒙受了一场巨大灾难和空前浩劫。 日本侵华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明治维新后不久的1874年发动侵略中国台湾岛的战争开始,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次对外侵略战争,特别是侵华战争。在近代史上,日本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次数最多,屠杀中国人民最多的国家。可以说,日本是世界近代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之一,近代日本史完全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对外侵略、主要是对华侵略史。 一、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传统与"大陆政策"的形成 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近700年的武士统治时代,从而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日本的武士阶级崇尚"武家习气"与"弓矢之道",这也就是"武士道",它罩着儒雅而彬彬有礼的外衣,内心则凶残而杀人不眨眼。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精神一直被日

本统治阶级作为社会伦理的主要内容加以宣扬,并受到广泛的崇拜。 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由于不彻底性,最后导致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天皇制政体和武士道精神相结合的明治政权的产生,这为日本后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祸根。明治政府成立后,实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进行资本主义改革,掀起学习西方的运动。在政治思想领域,竭力推崇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军事领域,海军以英国为样板,陆军以德国为榜样,加速推进军事改革。至19世纪末,日本建成亚洲最强大的近代军队。 与此同时,日本大力宣扬和发展其封建的"武士道"精神。例如,1878年发布《军人训戒》,要求军人效忠天皇,为天皇而死。1882年颁发《军人敕谕》,要求军人遵守"武士道"的忠节、武勇和礼仪。同时,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军事训练中还用棍棒、皮鞭、剑道、柔道等方法训练培养士兵的野蛮性格,后来则将"武士道"精神广泛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因而"武士道"精神不但成为近代日本军人,而且成为日本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标准。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之一。 在军事体制上,日本建立了特殊的、有利于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军队统帅体制。掌管作战用兵的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直隶天皇,有事可以不经过内阁而直接上奏天皇,这就使军事部

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远影响 (1)

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远影响 摘要:“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对外侵略扩张的主张。于是乎,中国从1931年至1945年开始了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关键词:侵占;残暴;屠杀;共同抗战 在“大陆政策”的推动下,日本关东军于1931年9月18日深夜炸毁了南满铁路和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却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变。也就是从这时起中国开始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正式侵略。 至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日本侵占了从山海关至黑龙江之间的110万平方公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侵占东北以后就开始 侵占了华北地区。而这个时候的国民党正忙着“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华北事变后,法西斯军人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制定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先打中国”的侵略计划。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便成为了日本 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从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了战略进攻,相继侵占了北京、天津、太原、上海等一大批城市。1944年至1945年,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占领了2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若仅仅是侵占国家领土还能说明日本侵略者的人性尚未完全泯灭,但他们残暴的行为却让世人看清他们丑恶的嘴脸、看清他们人性丧失的样子。他们于1937年12月占领南京后,展开了烧、杀、淫、掠“大竞赛”。他们对中国平民和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了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日军占领的第三天3000余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被集体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当晚在鱼雷营屠杀了中国军民9000余人还在宝塔桥一带屠杀了3万余人。第四天,在华侨招待所中躲避的5000名中国难民被日军押到中山码头扫射后弃尸于长江。第五天,在煤炭巷下游江边3000余名平民在这里被集体射杀。第六天,日军将从南京城内逃出被拘禁于幕府山的中国难民共57418人被扫射后,这群良知泯灭的侵略者对倒在血泊中尚能呻吟的人以乱刀砍戮,事后,为了毁尸灭迹,便用汽油将这些尸体焚化。同天,大方巷的4000民难民也未能幸免于难。除了扫射集体杀人,他们对中国军民进行了活埋还对成千上万的中国妇女进行了强奸。这次大屠杀持续了6周,杀害的人数达30万以上,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只是日本侵略战争中的广为人知的一次大屠杀,除了这一次,还有大大小小多次屠杀。他们实行“三光”政策在晋冀豫鲁、山东、苏皖等7个根据地杀戮了318万中国军民。 除了杀戮以外,日本侵略者还对中国的资源财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通过血腥的殖民统治和庞大严密的掠夺机构,把华北的巨量物资和财富变成其发动扩大、维持侵略战争的经济动力。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华北掠夺了12000万吨煤炭,450万吨铁矿石3000万吨铝矾土以及各种贵金属矿石2367万吨以及数以千万吨计的各种农业物资。这只是统计的数量,实际数量远远大于这些数目。从经济侵略上来说,中国直接损失了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了5000多亿美元。 日军的侵略战争持续推进的同时,中国抵御的步伐也从未停歇。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同年9

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

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 1874年: 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10月;日本侵略者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军费50万白银。 1894年: 7月,日本军舰突然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由此引发中日甲午战争。 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舰250人、“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舰270人壮烈牺牲。 10月,日军分两路侵犯我辽宁省。 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日军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在4天3夜的大屠杀中,全市2万多中国人全遭杀戮,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 2月,日军从水陆两路夹攻驻威海卫中国海军。 3月,日军占领整个辽东半岛,日军所至,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仅在田庄台一地,就杀死我军民2000多人。 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割地赔银的《马关条约》。 6月,日军再度登陆台湾。 11月,日本强迫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国向日本交纳3000万白银,日本才交还辽东半岛。 1898年: 日本强迫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 1990年: 5月,日、俄、英、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镇压义和团等爱国运动。 7月,日本攻陷天津,在天津抢劫白银200多万辆。 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京烧杀掠抢。 1901年: 9月,日本强迫清政府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交出税务、使馆区管理权,并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1905年: 1月,日军再度占领旅顺。 3月,日军占领奉天(今沈阳),并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 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获得在我国东北南部之特权。 1906年: 6月,日本成立了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大本营“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 1907年: 7月,日本与法、俄签订秘密协定,把南满和福建定为日本势力范围。 1914年: 8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山东黄河以南地区划为日本对德“作战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