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雷电术语

雷电术语

4 与雷电有关的术语4.1 保护角shielding angle(1)(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由通过避雷线对水平面所作下垂线和避雷线与被保护导线连线形成的夹角。

选择保护角对导线提供一个保护区,使几乎所有雷直击于避雷线而不击于导线。

(2)(避雷针的)保护角由通过避雷针顶部的垂线和另一由避雷针顶到大地与垂线成所选角度的直线相交形成,此角绕经避雷针顶部的垂线形成一锥形保护区,使物体位于圆锥中,选择此角度使雷击于避雷针而不击于位于所形成保护区内的物体。

(IEEE Std 998-1996 1.3.14)(IEV845-10-31)4.2 避雷线shield wire (overhead power line or substation)悬于建筑物、变电站设备或线路的相导线之上,其目的是使雷击该线而不击建筑物、变电站设备或相导线。

(IEEE Std 998-1996 1.3.15)(IEV 466-10-25)4.3 避雷针lightning rod, lightning conductor一个柱子或基础结构,由它的顶到地有一垂直导体或它本身就是一到地的导体,其目的是拦截雷击使不落在其保护范围内的物体上。

(IEEE Std 998-1996 1.3.1)(IEV 604-03-50)4.4 长时间雷击long stroke电流持续时间(从波头10%幅值起至波尾10%幅值止的时间)长于2ms且短于1s的雷击。

(GB50057-94)4.5 单位能量specific energy一闪击时间内雷电流的平方对时间的积分。

它代表雷电流在一个单位电阻中所产生的能量。

(GB50057-94)4.6 地面落雷密度ground flash density (GFD)在局部地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雷击地面平均次数。

(IEEE Std 998-1996 1.3.6)4.7 电气几何理论electrogeometric model theory描述电气几何模型与相关的定量分析,包括对模型的不同元件的击距与第一次主放电幅值关系的理论。

雷电的基础知识

雷电的基础知识

雷电的基础知识在带有不同电荷雷云之间,或在雷云及由其感应而生的不同电荷之间发生击穿放电,即为雷电。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特殊的、极为壮观的声、光、电现象—伴随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恐怖而雄伟壮观的自然现象。

一、雷电的成因及其特性参数⑴、雷云和雷电①雷云:能发生闪电的云为雷云。

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均与闪电有关,其中积雨云则最为重要。

②闪电: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

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即“闪电”。

闪电的形状:枝状、球状、片状、带状。

闪电的形式有云天闪电、云间闪电、云地闪电。

⑵、雷电的成因①雷电:带有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上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异性电荷,随着电场强度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两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

②闪电:带负电荷的雷云在大地表面会感应出正电荷,这样雷云与大地间形成一个大的电容器,当电场强度超过大气被击穿的强度时,就发生了雷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即常说的闪电,或者说是雷击。

③雷云放电过程:雷云——雷电先导——迎雷先导——主放电阶段——余辉放电⑶、雷电的特性参数①雷电日(T):一年中发生雷电放电的天数,(衡量雷电活动频繁的程度)。

②雷电流:雷击电流大致呈单极性的脉冲波。

主要可采用三个参数来表示,即雷电流的幅值、波头时间和半幅值时间。

③雷电过电压:主要决定于雷电流陡度和雷电流通道的阻抗,它的大小可按下式来计算:U=IR+L(式中:I—雷电流幅值kA;i—随时间变化的雷电流kA;R—接地电阻Ω;L—雷电流通道的电感H)。

二、雷电的种类主要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入侵、雷球、雷击电磁脉冲。

⑴、直击雷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动植物上,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造成建筑物等损坏以及人员的伤亡。

⑵、感应雷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一、雷电基本知识雷电是天空中的云团在静电感应作用下,产生电荷并聚集形成雷云,当云层对地面产生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空气电离而导电,形成放电通道,出现闪电和雷鸣现象。

雷电具有极高的能量和电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设施、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二、雷电危害识别雷电危害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三种形式。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设备和人体等,造成直接损害;感应雷是指雷电放电时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导致设备过热、损坏;雷电波侵入则是指雷电沿输电线路侵入,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三、防雷设施与设备防雷设施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用于接引雷电并将其引入地下;防雷设备主要包括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等,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四、防雷安全措施1. 安装防雷设施:建筑物应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施,并与地下连接线良好连接。

2. 设备接地:电气设备应进行接地处理,以避免雷电击中设备时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

3. 安装电涌保护器:电子设备应安装浪涌保护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

4. 防雷宣传教育:加强防雷宣传教育,提高员工防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建立防雷安全制度: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及设备。

五、应急处置与救援在遭遇雷电天气时,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 及时关闭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切断电源和信号线路。

2. 避免在空旷地区停留,尽量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躲避。

3. 不要在树下、金属物体附近停留,避免使用金属雨伞等物品。

4. 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雷电天气,应关闭车窗、收音机天线,避免接打手机。

5. 在雷电天气结束后,应尽快离开躲雨的建筑物,以防积水带电伤人。

同时,需要了解基本的救援常识,如心肺复苏术(CPR)等,以便在遭遇意外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六、防雷安全法规与标准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防雷安全法规和标准。

雷电基础理论

雷电基础理论

-20° C -10° C
----------------------------------
+++++++++++++
+
-
-+
精选ppt
18
按照地闪中和电荷的极性和运动方向将地闪分为四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常
被称为下行负地闪,占全部地闪的90%以上,它由向下移动的负极性先导激发,
因此向地面输送负电荷;第二种闪电也由下行先导激发,但是先导携带正电荷,
精选ppt
24
正地闪的电流和电荷转移
对地闪放电电流的获得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当闪电击中高塔或建筑 物上安装的电流测量设备时对电流的直接测量,二是在一定的模式假 定下利用闪电回击在地面产生的电场变化反演得到。Berger (1975)曾 经给出了正、负地闪电流特征的比较,他用的是直接测量。
一般来说,正地闪电流的上升时间和恢复时间都较负地闪要长。由表 可以看出正地闪回击上升沿时间的平均值为22μs,是负地闪的4倍; 对于单次闪击地闪正闪的持续时间是负闪的7倍;平均的正闪脉冲电 荷是单次闪击负闪的3倍;一次单闪击正地闪转移的总电荷量比单闪 击负地闪大一个量级。平均的电流虽然相差不大,分别为35kA和 30kA,但是正地闪产生大电流的几率较负地闪要大的多,正地闪回击 电流超过250kA的几率为5%,而负地闪回击电流大于80kA的就已经 达到了5%。正地闪转移的电荷量无论是脉冲变化部分还是整个放电 过程都较负地闪大的多。
最近的研究表明正闪的比例还随雷暴过程的不同而不同。
通过对正地闪的光学和电学观测证实,正闪通常只有一次回击和 紧接其后的连续电流过程组成。单次闪击正地闪占80%以上,偶 尔也会发生多次回击。正地闪回击由正极性的先导引导,正先导 一般不表现出象负先导那样的明显梯级特征,其发光近乎连续但 强度被调制。

雷电灾害防范讲座

雷电灾害防范讲座

雷电灾害防范讲座
一、雷电灾害概述
1.1 雷电灾害的定义
雷电灾害是指由雷电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击、雷电感应和雷电波等,其危害性极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1.2 雷电灾害的特点
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难以预测和防范等特点。

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100多人死于雷电灾害,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二、雷电灾害防范知识
2.1 雷电发生原理
雷电是一种大规模的电放电现象,主要由于大气中的水滴、冰晶等粒子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带电粒子。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雷电放电,产生巨大的能量。

2.2 雷电灾害防范措施
1. 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雷电灾害的危害性,增强防范意识,遵循安全规定,避免在雷电天气冒险行动。

2. 避免户外活动:雷电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高地、开阔地带和水面附近,避免成为雷击目标。

3. 安全室内避险:在雷电天气,应尽快进入室内避险,关闭门窗,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减少雷电波危害。

4. 正确使用电器:雷电天气应避免使用电器,如必须使用,应确保接地,避免电器损坏和触电事故。

5. 安装防雷设施: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6. 宣传教育:加强雷电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总结
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通过加强雷电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可以有效降低雷电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位能够认真研究和掌握雷电灾害防范知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雷电基础及雷电活动特性3

雷电基础及雷电活动特性3

5.4、关于绕击率的问题
5.5、关于反击率的问题

为了防止雷击电流流过防雷装置时所产生的 高电位对保护物的建筑物或其有联系的金属物发 生反击,应使防雷装置与这些物体之间保持一定 的安全距离。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 有关规定,安全距离按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电压降 相应求出的距离相加而得。地上部分的安全距离 为:
5.7、关于雷击大地年平均 密度公式的研究
电监测系统监测到的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值与规范
给出公式计算的均有较大差异。根据资料研究表明: 年平均云地闪电次数与年平均雷暴日数相关性最高 (相关系数为0.8521)出现在观测台站周围18km范 围内,因此,选取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理论探测效率 在95%以上的气象台站的年平均雷暴日数和台站周 围18km范围内的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值绘制下图, 经统计计算,拟合了幂函数曲线(见下图),其表 达式为: NG=0.029Td1.5
5.2、雷电流波形描述
5.2.1 雷电流波形

大量的实测结果显示,各种形式的雷击电流 脉冲可以简化为三种简单的基本雷击电流脉冲, 即首次短时雷击、后续短时雷击和长时间雷击。 其中首次短时雷击和后续短时雷击的波形基本相 似,实际上经常归纳为短时雷击和长时间雷击两 种基本雷电流波形。短时雷击电流大致呈单极性 的脉冲波形。主要可采用三个参数来表示,即雷 电流的幅值、波头时间和半幅值时间(图1.19)。
5.6、关于人工观测雷暴最远 距离问题
系数随着统计范围的增大而增大。当统计范围为 18km时,观测人员能听到的雷暴数与18km范围内实 际发生的雷暴数基本一致,所以,18km范围内的雷 暴日数与云地闪电次数相关系数最大。相反,在 18km-40km范围内,随着统计范围的增加,观测人 员能听到的雷暴数越来越小于统计范围内实际发生 的雷暴数,因此,雷暴日数与云地闪电次数的相关 系数随着统计范围的增大而减小。而在18-40km范 围内,尽管相关系数呈直线下降趋势,但年平均云

防雷技术基础知识-精

防雷技术基础知识-精
击;雷电的活动遵守欧姆定律。 技术发展主攻方向 以大型变电站高压防雷、接地为主
2020/9/24
4
雷电危害方式
直接雷击
雷电直接击在建(构)筑物或其它物体 上,产生的电动力、机械效应。
雷电感应
雷电闪击过程中,在金属物体上产生产 生的电磁效应。
雷电波侵入
雷电过电压脉冲沿线路进入建筑物内造 成设备、系统损坏的现象。
2 1753年罗蒙罗索夫重复了富南克林风筝实验,并 编写论文《关于因电力而产生的大气现象的发言》。
3 目前防雷技术需要突破的难题是:雷电闪击路径 无法事先预测-----雷电预警
2020/9/24
3
防雷技术发展趋势
理论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法拉第、麦克思韦方程 确定雷电由场和路组成 雷电活动规律:总是在阻抗较低的路径上发生闪
18
注意事项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1.0.1 条
有人认为,建筑物安装了防雷装置后就万无 一失了,从经济观点出发,要达到这点是太
浪费了,因此,特指出“或减少”,以示不
是万无一失,因为按照本规范设计的防雷装
20置20/9的/24 安全度不是100%
19
避雷针使用注意事项
(1)油库、加油站尽量不要使用避雷针
2020/9/24
11
粮食储备库21号中转仓东南方顶部 遭雷击燃烧,起火点现场测量被烧成 空洞面积为2.46平方米,烧焦碳化面 积为0.33平方米。
2020/9/24
12
直接雷击防护
1 避雷针原名“Lightning Rod”或“Lightning Conductor”并没有避雷这一概念。后来成为消雷器商业
2020/9/24
1

雷电基础及雷电活动特性1

雷电基础及雷电活动特性1

2.2 雷雨云的电结构
荷量为+4C。这是按理论归纳的理想模式,不同地
区的实际情况可能与这种典型分布有较大的别。

积雨云是最强的对流云,浓密而深厚,外形 象山峰或巨塔,在他发展旺盛时期,云顶高度可 达10~15km,云底高度在平原地区大约1km左右。 随着雷雨云的发展和运动,在有发生降水后,当 大气电场强度对于3kV/cm以上时(晴天大气中约 为30kV/cm),云间就会对地火花放电,也称云地 闪电。

一般认为主要负电荷 区中心位于3km高度,温 度-8℃,是半径为1km的 球体,其电荷量为-20C; 主要正电荷区中心位于 6km高度,温度-30℃,是 半径为2km的球体,其电 荷量为+24C;最下方的正 电荷区中心位于1.5km高 度,温度-1.5℃,是半径 为0.5km的球体,其电
图1.5 积雨云中电荷分布一般特性
灾害之一,被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前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 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到100亿元人民币 。
财产损失在50到100亿元人民币 。2004年~2009年, 我国每年发生雷电灾害都在5000起以上,其中2007年
全国发生雷击灾害12967起,2009年13481起。因雷 击造成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致使19人死亡、 浙江临海市杜桥镇因雷击造成30人伤亡,其中17人

1.2 全国雷电灾害次数分布情况
雷灾事故集中多发的
最大三大地区位于中 国东南五省(湘、赣、 浙、闽、粤)、环渤海 圈的山东、河北和云 南省,雷灾事故相对 发生较少的地区为中 国西部地区。雷灾事 故发生频次还与中国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现况和人口密度有关。

雷电基础知识

雷电基础知识
雷电防护
2012年
版本V20120101
目 录
• 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 二、雷电的入侵途径
• 三、雷电的综合防护 • 四、雷迅电涌防护产品
第2页,回目录
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第3页,回目录
云的起电理论
关于云的起电理论很多,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圆满地解释上述的所有问 题,因为大气的运动在实验室里是模拟不出来的。 下面介绍四种比较完善的理论。 1、温差起电理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块物体冷热不均,则热端带负电,冷端 带正电。云中 的冰晶、水滴、冰雹等,因接触、碰并、破碎、摩擦等作用, 使得冰晶带正电,水滴、冰雹等带负电。冰晶的密度小于水滴,小而轻,漂浮 在云的上部,因此云的上部通常带正电。 2、感应起电理论:在晴天电场的作用下,云滴被极化,使它们下半部带正电, 上半部带负电,通过云内的运动,产生上正下负两个主要的电荷中心,两个中 心建立后,方向向下的电场得以加强,便会产生一个正反馈机制。 3、切割磁力线理论:北半球的云在大陆架上一般自西向东移动,而地球的磁力 线则是由南极指向北极根据右手定则判断,正电荷向上移动,负电荷向下运动。
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在1997年到2006年的10年间,全国因雷 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的雷电灾害事故就有200多起,每 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仅从2004年到2006年,就发生雷电 灾害39900起,造成4514人伤亡,直接经济达数十亿元。 中国民政部日前公布的情况显示,2007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其中因雷击死亡近 600人,雷击致死的比重从2006年的14%上升为25%,因灾直接经济损 失2363亿元。
底部还分 布了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正电荷

雷电科学基础习题库

雷电科学基础习题库

雷电科学基础习题库一、填空题:1. 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主要是大陆简单型;大陆复杂型;海洋极地型。

2. 云中的大气电场和大气体电荷密度分布大致分为无规则电荷分布;正单极电荷分布;负单极电荷分布;正的双极性电荷分布;负的双极性电荷分布;多极性电荷分布六种类型。

3. 不同种类的云起电原因也不同,目前有关云的起电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云雾粒子起电,二是_雷雨云起电。

4. 有关雷雨云起电的主要理论有感应起电理论;温差起电;大云滴破碎起电;对流起电等多种理论。

5. 晴天大气电场随高度也因地因时而异,通常晴天大气电场随高度呈(指数衰减)的分布特征。

6. 观测表明,晴天大气中始终存在着方向(垂直向下)的大气电场,这意味着大气相对于大地带(正电荷),而大地带(负电荷)电荷。

7. 晴天大气电导率随高度的分布与(晴天大气轻离子浓度)和(轻离子迁移率随高度的变化)有关,总的说来晴天大气电导率随高度(单调递增)。

8. 晴天大气电流可由不同性质的晴天大气电流分量组成,主要有(晴天大气传导电流;晴天大气对流电流;晴天大气扩散电流)。

9. 根据雷暴云中出现单体的数目和强度,可分成三种:(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超级单体雷暴)。

10. 雷暴云的移动和传播机制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移动或平流;强迫传播;自传播过程)11. 通常情况下的降水电流密度与大气电场以(反相位)随时间变化,即降水电流密度的绝对值和地面大气电场的绝对值随随时间的变化(同时增大或减小),两者符号(相反),这种现象称之为镜像效应。

12. 不同类型降水的电流极性有所不同,对于雷暴降水和连续性降水电流密度以(正)为主,阵性降水电流密度以(负)为主。

平均而言,降水粒子的负电荷绝对值(大于)正电荷绝对值,但荷正电荷的粒子数(多于)负电荷粒子数,所以其综合结果是平均降水电流密度(正)。

13. 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受两种因素制约:一是(全球性普遍日变化机制),主要取决于(全球雷暴的日变化);二是(地方性日变化机制),主要决定(局地大气状况的日变化)14. 大气电导率主要取决于(大气轻离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

(整理)防雷资格考试2雷电基础知识

(整理)防雷资格考试2雷电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雷电基础知识1 雷电的形成1.1 雷云形成的物理过程雷电是雷雨云之间或在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雷雨云是产生雷电的先决条件。

雷雨云是对流云发展的成熟阶段,它往往是从积云发展起来的。

发展完整的对流云,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淡积云向浓积云发展。

云的垂直尺度有较大的增长,云顶轮廓逐渐清楚,呈圆孤状或菜花形,云体耸立成塔状。

这样的云我们在盛夏常常看到。

在形成阶段中,云中全部为比较规则的上升气流,在云的中、上部为最大上升气流区。

上升气流的垂直廓线呈抛物线型。

在形成阶段,一般不会产生雷电。

(2)成熟阶段:从浓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就伴随雷电活动和降水,这是成熟阶段的征象。

在成熟阶段,云除了有规则的上升气流外,同时也有系统性的下沉气流。

上升气流通常在云的移动方向的前部。

往往在云的右前侧观测到最强的上升气流。

上升气流一般在云的中、上部达到最大值,可以超过25-30米/秒。

(3)消散阶段:一阵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之后,雷雨云就进入了消散阶段。

这时,云中已为有规则的下沉气流所控制。

云体逐渐崩溃,云上部很快演变成中、高云系,云底有时还有一些碎积云或碎层云。

1.2 雷云的电结构一块成熟的雷雨云,其顶部可以伸展到-40℃的高度(约l万米以上),而云底部的温度却在10℃以上。

在云中有水滴,过冷却水滴、雪晶、冰晶等。

在温度高于0℃的“暖层”的云中,全部是水滴(包括云滴);在温度0至-8℃的云层中,有较多的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的水滴),也有一些雪晶、冰晶;在温度低于-20℃的云层中,云中基本上都是雪晶和冰晶。

在成熟阶段的雷雨云中,发生着非常复杂的微物理过程,在云的“暖层”,有水滴之间发生的重力碰撞,也有湍流碰撞和电声碰撞过程。

同时,有大水滴在气流作用下发生变形,破碎而产生“连锁反应”;还有由云的“冷层”中掉到“暖层”中来的大雪花、霰等的融化等。

在温度0℃至-20℃的云层中,水汽由液态往固态转移十分活跃,冰、雪晶的粘连,大冰晶破碎等也很频繁。

雷电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雷电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大气中的带电粒子(5分)1.电离源:(1)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α、β和γ射线, γ最多)(2)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α最多)(3)宇宙射线对大气的电离2.带电粒子:大气轻离子(小离子)、大气重离子(大离子)。

第三章晴天大气电场(10分)1.大气电场的基本特征(方向、大小):方向:垂直向下;大小,不同高度的垂直电场强度在地表呈现极大值,就全球平均而言其值为120V/m,而在海洋上则为130V/m。

2.大气电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海陆差异、地形差异、,随高度分布等)海陆差异:由于下垫面条件相近,所以各处晴天大气电场之间的差异较小,而且其变化规律多与全球性影响机制有关;陆地局部条件相差很大,各处电场的差异很大。

地形差异:海上由于局部条件相近,晴天大气电场随纬度的变化较为明显。

随高度分布:晴天大气电场随高度也因地因时而异,陆地上分布较为复杂。

通常晴天大气电场随高度呈指数衰减的分布特征。

3.大气电场的时间变化特征(日变化、年变化)(分下面3种)日变化:陆地主要受地方时影响,海洋受世界时影响.大陆简单型:表现为单峰、单谷,即一天中出现一次极大和极小。

大陆复杂型:表现为双峰、双谷,即一天中出现两次极大和极小。

海洋极地型:具有单峰单谷型。

年变化:地面和海面晴天大气电场年变化的波形一般具有单峰、单谷,即一年中出现一次极大和一次极小值,平均而言,晴天电场峰值都在北半球的冬季,而谷值都在北半球的夏季。

第四章晴天大气电导率、大气体电荷、大气电流1.大气电平衡(▲▲▲▲)观测表明,地球电荷并未被中和,而是以与传导损失相同的速率得到补充。

晴天大气电流是大气电的消耗者,闪电电流是大气电的制造者。

①大气电流使负电荷要减少;②降水电流使负电荷要减少;(降水携带的正电荷大于负电荷)③尖端放电使负电荷增加;(雷雨云和地面之间电荷的主要输送着是尖端放电释放的电流)④雷暴活动使负电荷增加。

(这是地球表面负电荷维持恒定值的必不可少的条件)2.全球电路:第五章雷暴云及其电结构(30分)1、雷暴云的概况1)雷暴云形成条件:雷暴诞生在暖湿不稳定的空气中,而有利产生雷雨的条件如下。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常见问题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常见问题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常见问题摘要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是提高设施防雷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就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防雷装置审核中的知识学习、防雷装置审核中的防雷分类界限不清晰、加强防雷装置设计中的裙房避雷带审核、暗敷避雷带加短针保护问题、重视接地装置审核等进行了探讨,这对提高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常见问题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4-0023-010 引言雷电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一类气象灾害。

雷电基础理论主要研究雷电天气的发生、发展、消亡全过程中其内在本质的规律。

雷电防护技术主要研究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措施和手段。

我国是一个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各类建筑物和工业企业的建筑任务越来越多,雷电灾害导致的建筑物受损也较大,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审核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做好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对于防范雷电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依据当前的国家标准及相关防雷的法律法规,主要讨论当前防雷图纸审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对理顺工作思路,更好的完成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几个常见问题探讨1.1 加强防雷装置审核中的知识学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的问题主要在防雷分类、接闪器保护范围的计算等几个方面。

理解和掌握防雷装置审核中的知识架构对提高设计审核能力的重要基础。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需要多学科交叉运用的复杂知识系统,其由理论层、应用层、基础层三部分构成。

在理论方面:需要掌握当前科技发展水平下,对雷电机理、活动规律、作用方式和防护方法的科学认识。

在应用方面:掌握雷电防护技术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以及防护方法和采取的措施。

如《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雷击风险评估等。

雷电基本理论

雷电基本理论

雷电基本理论Ⅰ.雷电概述人们通过模拟地球原始大气在密室中进行放电的实验,结果由无机物合成了11种氨基酸。

这些物质的出现,是生命起源的基础,因此,一些生命起源学说认为,是雷电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

同理,地球上空有一层电离层,它是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该电离层起着防止太阳和宇宙空间各种有杀害生命作用的射线进入地面,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如果没有这电离层,即使地球上本来已经有的生命,也会被来自太空的各种射线杀死,地球不可能出现现在的繁荣和文明。

但是电离层的正电荷以平均约1800A的电流强度向大地放电,可想而知,如果得不到补充,电离层的电荷恨快便会放尽。

由于雷电不断补充电离层放电失去的电荷,保持电离层总电荷量大体平衡,使这层生命的保护屏障得以保存,使地球上的生命不致被宇宙射线灭绝。

因此,可以说,是雷电促使地球成为文明的星球。

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类有今天的文明应该感谢雷电。

由于雷击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因此,人类很早就与雷害进行斗争。

其中取得卓越成就的有18世纪中叶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Franklin)M·B·罗蒙诺索夫(JIOMOHOCOB),L·B·黎赫曼(PHXMAH)。

他们通过大量实验建立了雷电学说,认为雷击是云层中大量阴电荷和阳电荷迅速中和而产生的现象;并且创立了避雷理论,发明了避雷针。

他们取得的这些科学成就,已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国古籍中,有关雷电理论和避雷实践的记载十分丰富。

例如东周时《庄子》上记述:“阴阳分争故为电,阳阴交争故为雷,阴阳错行,天地大骇,于是有雷、有霆。

”这些学说与现代的雷电学说是如此相似,不过它比现代雷电学说要早2000多年。

在古籍中关于建筑工程中避雷的记载也十分丰富。

南北朝的孟奥《北征记》中有如下记述:“凌云台南角一百步,有白石室,名避雷室。

”又有盛弦之《荆州记》中记述:“湖阳县春秋蓼国,樊重之邑了,重母畏雷,为立石室,以避之,悉之文石为阶砌,至今犹存。

消防系统防雷方案

消防系统防雷方案

***消防系统防雷方案日益繁忙庞杂的事务通过高速电脑,自动化设备及通讯系统得以井然有序,而这些敏感电子设备工作电压却在不断降低,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它们受到过压特别是雷电的袭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受雷击引起设备损坏已占硬件维护相当的比重。

仅以广东省为例,1995年“雷电灾害”225起,1996年猛增1197起,1997年则为1465起,而且大部分事故发生在电子电器设备被损坏。

因雷电袭击导致系统运行中断,其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雷电和浪涌电压成了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

安装合适的避雷过电压保护装置,已成为现代电子计算机房、网络中心、通讯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

一、雷电的基本理论雷电入侵设备通常有三种形式:(1)、直击雷直接击中线路,雷电高电压沿线路直接入侵设备。

这种情况在高山通信站、乡村较常发生;闪电直接落在野外或山上的电源线、电话线、天馈线上。

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导线熔化,设备的元器件烧焦、炸裂。

(2)、感应雷。

雷击可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形式,在各种导线中感生几千伏到几万伏的高电压,感应高电压沿线路入侵设备。

感应雷是直击雷的二次效应,所以能量比直击雷要小得多,往往设备受感应雷袭击后,其元器件外观无明显损坏痕迹,而用仪表测量才发现内部击穿。

这种情况表现最突出的是一些脆弱的集成器件、晶体管,例如近年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受雷电击坏的多为网卡、收发器、调制解调器(MODEM)、集线器等。

(3)、由于建筑物避雷针接闪,在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地网入地的瞬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种分立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

这种情况相对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害最为严重。

从雷电入侵设备的三种形式看,雷电入侵主要有三种途径:①电源线;②信号线;③接地线。

二、接地重要性现代防雷工程从技术设计到施工,接地问题是首要项目,尤其是现代电子通讯系统。

接地是分流和排泄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干扰能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雷电形成原理

雷电形成原理

雷电形成原理
雷电形成原理是由于大气中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电位差,而导致的电荷的不平衡现象。

当大气中不同地区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即雷电。

雷电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云中的水汽经过凝结形成云滴,云滴之间通过碰撞而形成冰晶。

这些冰晶和水滴在云中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分离,从而形成云内的电荷。

第二阶段是云内部形成正负电荷分离。

由于冰晶比水滴更容易接收电荷,所以冰晶会带有较多的负电荷,而水滴则带有较多的正电荷。

这种电荷分离产生的静电场逐渐增强,形成了云内部的电位差。

第三阶段是云与地面之间形成雷电通道。

当云中电荷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云底部会与地面之间形成带有较多负电荷的雷电通道。

这个通道一般是由云底部的负电荷与地面上的正电荷之间形成的。

最后一阶段是放电过程。

当云与地面之间形成了雷电通道后,就会出现由云底部向地面放电的情况。

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强烈的电流和电火花,形成了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

总的来说,雷电形成的原理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电荷不平衡的情况,导致云与地面之间形成巨大的电位差,从而引发放电过程。

雷电基础理论(2012.5.2)

雷电基础理论(2012.5.2)

如果在不同高度测量E,就可测出如下图所 示的曲线。大气的电场强度数值由地面向上逐 渐减少,到10Km以上,已减小到地面处的数值 的3%。
大气电场强度E值与高度的关系
二、雷电的形成
实际测量表明: 各地地面大气电场强度是因时因地而异。 由此可知,大气电场不唯一决定于地球带电, 还与空间电荷分布有关。 通过长期考察: 大气中总是含有大量气体正、负离子,大 气具有微弱导电性。这些带电粒子的生成、运 动和不同带电离子的分离、聚集使大气显电性 、产生大气电场、电流,导致大中雷电的产生。
山西省气象学会2012年防雷从业资格培 训
雷电基础理论
杨世刚
山西省雷电防护监测中心
2012年5月3日
自古以来,雷电就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 东周时期《庄子》中记述“阴阳分争为电,阴 阳交争为雷,阴阳错行、天地大骇,于是有雷、 有霆”。后至宋、元、明、清的历代建筑物都 采用“雷公柱”(长杆)等措施避雷。2000多 年前对雷电作上述解释,并出现了防雷方法, 这就是我国民族灿烂文化光辉的一页。18世纪 中叶,富兰克林、罗蒙诺索夫和黎赫曼通过大 量的试验建立了雷电学说。认为雷电是云层中 大量阴电荷和阳电荷迅速中和而产生的现象。
大气电荷密度的表示: 若体积为V的大气中携带总的正电荷为Q+, 负电荷为Q-,则大气体电荷密度为
Q Q V
晴天,大气正、负离子 电场力作用、随气 流流动、大气湍流扩散影响 运动 形成晴天 大气电流。若用J表示晴天大气电流密度,则:

J J C JW J t



其中:Jc为传导电流密度,Jw为对流电 密度,Jt为扩散电流密度。 当大气电场强度发生变化时,还考 虑大气位移电流。
积雨云的温差起电学说

关于雷电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关于雷电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关于雷电的基础知识有哪些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我们对雷电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雷电的基础知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雷电的基本知识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雷云形成的内因;雷云的形成也与自然界的地形以及气象条件有关。

根据不同的地形及气象条件,雷电一般可分为热雷电、锋雷电(热锋雷电与冷锋雷电)、地形雷电3大类。

1、热雷电是夏天经常在午后发生的一种雷电,经常伴有暴雨或冰雹。

热雷电形成很快、持续时间不长,1~2小时;雷区长度不超过200~300km,宽度不超过几十千米。

热雷电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空气非常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已近饱和,这是形成热雷电的必要因素。

(2)晴朗的夏天、烈日当头,地面受到持久暴晒,靠近地面的潮湿空气的温度迅速提高,人们感到闷热,这是形成热雷电的必要条件。

(3)无风或小风,造成空气湿度和温度不均匀。

无风或小风的原因可能是这里气流变化不大,也可能是地形的缘故(如山中盆地)。

上述条件逐渐形成云层,同时云层因极化而形成雷云。

出现上述条件的地点多在内陆地带,尤其是山谷、盆地。

2、强大的冷气流或暖气流同时侵入某处,冷暖空气接触的锋面或附近可产生冷锋雷电。

(1)冷锋雷(或叫寒潮雷)的形成是强大的冷气流由北向南入侵时,因冷空气较重,所以冷气流就像一个楔子插到原来较暖而潮湿的空气下面,迫使暖空上升,热而潮的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水蒸气达到饱和,逐渐形成雷云。

冷锋雷是雷电中最强烈的一种,通常都伴随着暴雨,危害很大。

这种雷雨一般沿锋面几百千米长、20~60km宽的带形地区发展,锋面移动速度每小时50~60km,最高可达每小时100km。

(2)暖锋雷(或叫热潮雷)的形成是当暖气流移动到冷空气地区,逐渐爬到冷空气上面所引起的。

它的发生一般比冷锋雷缓和,很少发生强烈的雷雨。

3、地形雷电一般出现在地形空旷地区,它的规模较小,但比较频繁。

雷电的现象介绍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

雷电基本知识形成及电流

雷电基本知识形成及电流

防雷工程师培训资料第一部分 雷电基础知识雷电是雷雨云之间或在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雷雨云是产生雷电的先决条件。

那么雷雨云是怎样形成的?一、雷雨云的形成(一)雷雨云的宏观结构雷雨云是对流云发展的成熟阶段,它往往是从积云发展起来的。

发展完整的对流云,其生命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淡积云向浓积云发展。

云的垂直尺度有较大的增长,云顶轮廓逐渐清楚,呈圆孤状或菜花形,云体耸立成塔状。

这样的云我们在盛夏常常看到。

在形成阶段中,云中全部为比较规则的上升气流,在云的中、上部为最大上升气流区。

上升气流的垂直廓线呈抛物线型。

在形成阶段,一般不会产生雷电。

2.成熟阶段:从浓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就伴随雷电活动和降水,这是成熟阶段的征象。

在成熟阶段,云除了有规则的上升气流外,同时也有系统性的下沉气流。

上升气流通常在云的移动方向的前部。

往往在云的右前侧观测到最强的上升气流。

上升气流一般在云的中、上部达到最大值,可以超过25—30米/秒(见图1)。

3、消散阶段:一阵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之后,雷雨云就进入了消散阶段。

这时,云中已为有规则的下沉气流所控制。

云体逐渐崩溃,云上部很快演变成中、高云系,云底有时还有一些碎积云或碎层云。

(二)雷雨云的微物理结构:一块成熟的雷雨云,其顶部可以伸展到-40℃的高度(约l万米以上),而云底部的温度却在10℃以上。

由于云体在垂直方向上跨过了这么宽的温度范围,因而云中水汽凝结物的相态就很不一样。

在云中有水滴,过冷却水滴、雪晶、冰晶等(见图2)。

我们把雷雨云按温度高低来分层,便可以看:在温度高于0℃的“暖层”的云中,全部是水滴(包括云滴),在温度0至-8℃的云层中,即有较多的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的水滴),也有一些雪晶、冰晶;在温度低于-20℃的云层中,由于过冷却水滴自然冻结的概率大为增加,云中冰晶的天然成冰核作用更为显著,故云中基本上都是雪晶和冰晶了。

在成熟阶段的雷雨云中,发生着非常复杂的微物理过程,在云的“暖层”,有水滴之间由于大小不同而发生的重力碰撞,也有湍流碰撞和图1 一块雷雨云的气流结构示意图图2 一块雷雨云的微物理结构示意图电、声碰撞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C -10°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按照地闪中和电荷的极性和运动方向将地闪分为四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常 被称为下行负地闪,占全部地闪的90%以上,它由向下移动的负极性先导激发, 因此向地面输送负电荷;第二种闪电也由下行先导激发,但是先导携带正电荷, 因此向地面输送正电荷,被称为下行正地闪,这种类型的闪电少于全部闪电的 10%。第三和第四种类型的闪电由从地面向上移动的先导激发,被称为上行闪电 (上行雷)。上行闪电一般比较罕见,通常发生在高山顶上或人工的高建筑物上。 第三种闪电先导携带正电荷,因此对应于云中的负电荷向地面的输送,而第四种 闪电则对应于负极性先导,因此将云中的正电荷向地面输送。
雷暴电荷结构概念图
第一节 闪电
通常情况下,一半以上的闪电放电过程发生在雷暴云 内的主正、负电荷区之间,称作云内放电过程,云内 闪电与发生几率相对较低的云间闪电和云-空气放电 一起被称作云闪。 另一类闪电则是发生于云体与地面之间的对地放电, 称为地闪。虽然最频繁发生的闪电是云闪,但是由于 地闪对地面物体所造成的严重威胁,以及它的放电通 道暴露于云体之外易于光学观测,因此目前对地闪放 电过程已经有了相对较系统的研究。
连接:向下发展的梯 级先导与从地面产生 的向上的连接先导连 接后,形成一个完整 的电离通道。
回击:在由梯级 先导形成的电离 通道中流过的大 电流脉冲,并中 和了更多的云中 电荷。
继后回击
一个直窜先导快速地跟随着回 击并重新电离传到通道
直窜先导到达地面后第二个回击发生
每个地闪平均有4个回击
理想的三极性 雷暴电荷结构
雷电基础知识
胡先锋 山东省雷电防护技术中心
雷电现象
多接地点的产生均是由先导分叉所致,但 一种是由接近地面的先导通道分叉产生 (类型I),一种是由接近云底或云中发 展的不同先导通道产生(类型II)。
多接地闪电中有62%(5/8)具有多次 回击,但发生多次回击的接地点均只 有一个,其余的接地点均只发生一次 回击。
Red sprites(幽闪), blue jets(蓝色激 闪) and elves
(晕闪)
蛛状闪电
蛛状闪电特指在雷暴云的消散阶段或层状降雨阶段观 测到的发生于云底附近具有大范围水平发展、多分叉 放电通道的壮观放电现象。之所以被称为“蛛状”闪 电是因为这种放电在云下面以较一般闪电发展明显慢 的速度和多级分叉的形式前进,每一通道的发展特征 类似于蜘蛛的爬行。肉眼看到的蛛状闪电景象十分壮 观,根据观测经验,这种闪电一般并不经常出现。目 前,尚没系统观测及统计结果。在我国南方较旺盛发 展的雷暴云消散期,曾利用普通摄象机观测到这种蛛 状放电现象。
一般来讲,虽然在夏季雷暴中正地闪较为罕见,但是其发生的比 例会随着纬度的增加和地面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Lewis and Foust(1945)曾经指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正地闪发生的比例 也增加,在海平面上比例约为3%,在海拔高度为2-4km的地方, 则为30%。在以甘肃省为代表的中国内陆高原地区( 海拔高度约 为2km),正地闪的发生比例平均为15%-20%。 最近的研究表明正闪的比例还随雷暴过程的不同而不同。 通过对正地闪的光学和电学观测证实,正闪通常只有一次回击和 紧接其后的连续电流过程组成。单次闪击正地闪占80%以上,偶 尔也会发生多次回击。正地闪回击由正极性的先导引导,正先导 一般不表现出象负先导那样的明显梯级特征,其发光近乎连续但 强度被调制。 一般认为大部分的正地闪回击之后都跟随有连续电流过程。
中层大气放电
早在20世纪20年代威尔逊(Wilson)就曾预言对流层雷暴 电场可能导致高层稀薄大气电离击穿、产生光辐射。 20世纪80年代一些美国飞行员也曾陆续报告在高空看到瞬 时的闪光。1989年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 试验低光度摄像机时意外地在中层大气高度拍摄到了大气 放电产生的光学图像,首次在科学意义上证实了中高层大 气中存在放电现象。 高空大气放电产生的瞬间光学事件(Transient Luminous Events)频繁出现在世界许多地区的雷暴云上空,其垂直 扩展范围从电离层底层(大约100km高度)向下一直延伸 到雷暴云顶高度(大约20km)。至今这些放电的本质仍 然是困扰学术界的未解之谜,简称这类放电为中层大气放 电。
地闪特征
云对地闪电(地闪)的主要物理过程:
预击穿过程--梯级先导过程--连接过程--首次回击 --击间过程--直窜先导--继后回击--连续电流等
--时间尺度:微秒-亚微秒-毫微秒
地闪是怎样发生的
梯级先导和回击----人眼可以看到的
电荷:云中大电 场在地面感应出 符号相反的电荷 击穿/梯级先导的发 展:梯级先导是一 系列小电流脉冲(约 50m长),随着它的 向下传输电离一个 空气柱。
正地闪的发生比例和一般特征
Beasley(1985)曾经对不同作者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各种 方法对正地闪的发生比例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发现在 不同的地区得到的正地闪比例有较大差别,从0-100% 不等。比例最高的是日本的冬季雷暴,最高可达100%, 通常在40-90%之间。近年来随着雷电定位系统的普及 和大量资料的积累,对地闪的分布情况又有了新的研 究,美国正地闪的比例均小于10%。Orville and Huffines(1999)利用美国国家雷电探测网络(NLDN) 记录到的1989-1998年的大量地闪资料,得到正地闪的 比例从3-9%不等。在中国内陆高原的正地闪比例(郄 秀书等,2000)介于美国夏季雷暴和日本冬季雷暴的 结果之间。
雷暴是雷电的主要发生源,当云中局部电场超过400kV/m时,就可 能发生闪电放电。长期以来,研究焦点之一是起电机制,即通过 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了强烈的电荷分离。迄今,有许多起电机制被 引入作为说明雷暴如何起电,并可达足够的强度以产生闪电。但 是,没有一种起电机制能够给出完全令人满意的答案。事实上, 实际的起电是十分复杂的。 目前,人类还没有能力系统地实地测量云中情况,室内实验还没 有达到真实无误并全面地模拟云中实况。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 一些工作在继续,在实质上却因为探测及模拟手段的缺乏,80年 代以来并无大的进展。关于起电机制的真正突破还有待于测量方 法的改善。
电流测量装置
Rogowski线圈
1mΩ的精密电阻
线圈E/O
电阻
E/O
在其初始阶段(Initial Stage,IS)存在一持续时间为400 ms、强度为100 A 左右的连续电流。为了区分这一电流与回击之间的连续电流,有人称这一连 续电流为初始连续电流(Imitial Continuos Current,ICC)。其实严格来讲, 人工引雷初始阶段电流实际上由上行先导的电流及初始连续电流两部分构成。 从电流波形上看不到它们之间差别,即找不到它们之间的转换点。根据云中 负电荷的高度及上行正先导的速度可以推测初始阶段电流的最初40 ms左右时 间对应于上行先导,其余部分对应于ICC。初始阶段电流结束之后,有几十毫 秒的电流间歇期,之后是三个回击电流脉冲。该图中的回击电流处于饱和状 态(大于2 kA)。有些人工引雷的初始阶段电流之后没有回击。
人工引雷的电流特征
雷电流是雷电及其防护研究中最重要参数之一,因而 几乎所有人工引雷试验中,雷电流的测量必不可少。 雷电流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利用无感抗电阻也叫同轴分流器作探头; • 另一种是用Rogowski线圈作探头。 为使雷电流记录装置与这些探头绝缘从而不受雷电高电 压的影响,一般在雷电流记录装置与探头之间连接上 光纤系统作传输信号用。近20多年来,有关人工引雷 电流的测量
回击电流
1.负地闪首次回击2.负地闪继后回击3.正地闪
一次自然闪电高速摄像记录
正地闪过程
虽然通常情况下的对地放电过程都是将云内负电荷输 送到地面的负极性放电,但是也有一些放电将云内的 正电荷输送到地面,被称为正地闪过程。由于正闪的 峰值电流和所中和的电荷量较通常的负地闪大得多, 因此对正地闪的研究对于雷电防护来讲就有了更实际 的意义。
云闪
云闪定义为所有没有到达地面的闪电放电。目前还没 有有效的资料来区分云内(intracloud)闪电、云间 (intercloud)闪电和云-空气(cloud-air)放电三种云闪过 程。事实上根据地面电场记录看,三种放电过程十分 类似,而且云闪过程也包括地闪过程中发生于云内的 部分。云闪是最经常发生的一种闪电放电事件,一般 认为云闪占全部闪电数的2/3以上。
火箭的上升速度一般为每秒一二百米,火箭发射一二秒后,它就可上 升到300 m左右的高度。此时,从导线顶端将出现以105 m/s左右的速 度向上发展的上行先导。该上行先导的电流很快熔断并汽化掉用于引 雷的导线。上行先导继续上升直到进入云中负电荷区并引发一个所谓 初始连续电流的过程。这个连续电流一般持续几百毫秒。它终止后几 十毫秒的时间内通道中几乎不存在任何电流。然后将有一直窜先导以 107 m/s左右的速度沿着刚刚电离过的通道向地面发展。直窜先导发展 到地面后,就会引起以108 m/s左右的速度向上发展的回击。
人工引雷发展过程概述
自从Newman于1960年最初实现人工引雷,到现在人 工引雷已有近40年的历史。在过去40年里,法国、日 本、美国及我国等都开展了一系列人工引雷实验(如 Liu等,1994;Fieux等,1978;Horii,1982;Hubert 等,1984;Kito等,1985;Uman,1987;Uman等, 1997),并取得了大量的观测结果。 根据触发闪电技术之不同,人工触发闪电(人工引雷) 可分为经典型及高度型;根据闪电极性之不同,它又 分为正极性及负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