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一、说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

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

(二)核心能力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三)说学习目标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四)说学习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五)学习难点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六)配套资源百数表、计算器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2)自制一张百数表。

(二)课堂设计1、复习引入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

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验证和归纳,得出了2、5倍数的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倍数的特征及探求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2、问题探究(1)找3的倍数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准备借助百数表,利用研究2、5倍数特征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拿出你准备的百数表。

同桌合作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圈出的数,看看有什么发现?(2)全班交流、讨论①发现问题学生展示圈好的百数表。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预设:只看个位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横着看:个位上的数0—9都有,竖着看:个位上的数也是0—9都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1、例2和试一试、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35页练习五第1~4题。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10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说教学重点:认识因数和倍数。

说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说教学准备:小黑板、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说教学过程:一、操作引入,认识意义1.操作交流。

引导: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请同桌两人合作拼一拼,看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想想有几种拼法,用算式把你的拼法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用算式表示,教师巡视。

交流:你有哪些拼法?请你说一说,并交流你表示的算式。

结合学生交流,呈现不同拼法,分别板书出积是12的三道乘法算式(包括可以板书除法算式)。

2.认识意义。

(1)说明:我们先看43=12。

根据43-12,我们就可以说:4和3都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2)启发:现在让你看另外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

(3)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在整数乘法算式里,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o的自然数。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倍的认识》,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本册教材中有关概念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为学习“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打下基础。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少,所以学生理解“倍”是比较难的。

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通过这些直观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和已学过的知识“几个几”联系起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理解“倍”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倍”是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处于形成期,有些学生不自觉,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要想使学生在充分动手感知的过程中理解“倍”的意义,了解“倍”的概念,在教学此知识时,应尽量多给学生感知的机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新的概念,学习新的知识,体验数学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会根据图形求解倍数。

四、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萝卜、摆纸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倍的认识》说课稿《倍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

㈡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倍的认识”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始教学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例1、例2是首先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方法。

教材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

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问题情景,寓学于情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

所以,课的开始从比较梨和苹果的个数开始,让学生看图说话比较两数之间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引出要学习新课内容――倍数关系。

(二)探究新知1、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通过3个梨和6个苹果的比较,圈一圈,发现6个苹果即为2个3,从而引出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是二年级数学中的《倍的认识》。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简单的倍数计算,并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倍数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倍数的概念o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倍数,以及倍数的意义。

o通过实例让学生们明确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2.倍数的计算o教授学生们如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o通过练习,让学生们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

3.倍数的应用o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o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5分钟)o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激发学生们对新课的兴趣。

o通过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倍数吗?”引导学生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2.倍数的概念(15分钟)o通过举例和图示,引导学生们认识倍数的概念。

o教授学生们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3.倍数的计算(15分钟)o通过具体的计算例子,让学生们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

o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分享,帮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倍数的计算。

4.倍数的应用(20分钟)o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o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5.课堂小结(5分钟)o总结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们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

o提问:“你们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请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6.作业布置(5分钟)作业布置分为两个部分:•阅读数学课本相关章节,进一步巩固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用倍数概念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它,下节课全班分享。

7.教后反思(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总结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一、前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计算数量的情况,而对数量进行倍数的认识,是儿童数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篇说课将针对“倍数”的概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在认知上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找规律,使用乘法进行倍数计算的方法;•能够将已知的倍数关系,用数学符号进行表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倍数运算的过程简便、便捷,从而提升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倍数”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倍数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进行倍数关系的表示。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寻找数字之间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创设情境,讲述一位农夫要将自己的10头牛全部卖掉,问学生他卖多少头牛后才能算卖掉其中的一半?通过本题,学生会发现卖掉其中的一半就是5头牛,然后引入倍数的概念。

2.倍数概念的引入和讲解(10分钟)在学生自己乘法表的基础上,讲解倍数的概念,例如:2,4,6,8…中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前面数字的两倍,这些数字都是2的倍数。

然后向学生介绍“倍数”的符号表示方法,例如:2的倍数可以表示为2×1、2×2、2×3…,用2的n次方的形式表示为2n。

3.倍数的计算(15分钟)让学生学会使用乘法进行倍数计算,例如:如果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3和6,那么6就是3的倍数,即6=3×2。

再举例,反问学生:如何得到8的倍数?让学生通过乘法学会寻找规律,发现可以使用8×1,8×2,8×3等形式得到多个8的倍数。

4.应用(15分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例如:如果我一个月花费了100元,那么三个月的花费是多少?如果我借了200元,每个月还款100元,多少个月能还清借款?5.总结(5分钟)通过示范问题和让学生自己操作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进行适当地应用。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3篇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3篇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内容:倍的认识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说教学过程:一、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春天来了,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张开了笑脸!瞧,这里有黄花和蓝花(课件演示同样多的黄花和蓝花)。

提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黄花的朵数)现在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呢?小结: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揭示课题:倍的认识)【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

谈话: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板书)课件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

提问:黄花变成12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了?(修改板书: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

)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

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有6个圈就是有这样的6份,也就是6倍。

《倍的认识》说课稿(说课)

《倍的认识》说课稿(说课)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倍的认识》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对倍的概念仍然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倍的概念。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的知识。然而,对于求倍数的方法这一难点,部分学生仍然觉得难以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一部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除法运算,从而更好地理解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倍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情况?”比如,我们想知道三辆自行车和一辆自行车的数量关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倍的认识的奥秘。
具体内容包括:
1.倍的定义:通过数线、图片等具体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倍的概念。
2.求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卡片、小棒等工具进行倍数的操作练习。
4.生活实例: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倍数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倍的认识》说课稿(说课)
一、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说课稿(说课)
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倍的认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倍数的认识》说课稿

《倍数的认识》说课稿

倍数的认识》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倍数的概念和特点;2.能够灵活运用倍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倍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倍数的策略;3.倍数的特点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用倍数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出倍数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尝试给出概念和特点。

2.概念解释与探究(15分钟)解释倍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倍数的含义。

与学生共同讨论倍数的特点,例如倍数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后的商数。

通过多个例子演示倍数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举一反三,找出规律。

3.倍数的运用与拓展(25分钟)运用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求某个数的倍数或最小公倍数等。

教师设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并加深他们对倍数的理解。

4.倍数的特点与意义(10分钟)通过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倍数的特点和意义,例如倍数具有可加性、整除性和周期性等。

并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为什么需要使用倍数的概念。

5.小结与延伸(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倍数的定义和特点,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推荐相关拓展读物或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倍数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2.教师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调查学生对倍数的理解程度;3.教师评判学生解决问题时运用倍数的方法和策略的正确与否。

六、板书设计倍数的定义和特点:倍数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后的商数特点:可加性、整除性、周期性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例子演示计算方法让学生总结规律倍数的运用与拓展:运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拓展问题求最小公倍数等参考资料1.《小学数学教材》2.《数学教育研究》(期刊)3.《数学问题解决思维》(教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倍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很高兴有此机会在此展示自己,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倍的认识》。

下面我就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说明:一、说教材首先,教材内容:《倍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四小节中第一课时,即教材83页-----84页,本节课的课型属于新授课。

其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包括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简单的求几倍数的问题,它在小学数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与“表内除法”中各章节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同时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倍数关系以及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最后,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标准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关键点如下:重、难点: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关键点:“找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之间的联系。

二、说学情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二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平均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知识,对除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并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选材,题材广泛,呈现形式丰富多彩,充满着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

因而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了较为成功的体验。

这一阶段的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从直观形象思维向具体形象过渡。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教具、学具准备,并且恰当的利用多媒体等有利资源。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标理念指出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和)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特定的数学活动,感知、体验,获得初步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演绎、归纳、概括、自主探究的能力;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感知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倍的认识说课稿倍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

(二)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倍的认识”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始教学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例1、例2是首先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方法。

教材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

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问题情景,寓学于情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

所以,课的开始从比较梨和苹果的个数开始,让学生看图说话比较两数之间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引出要学习新课内容――倍数关系。

(二)探究新知1、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通过3个梨和6个苹果的比较,圈一圈,发现6个苹果即为2个3,从而引出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倍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倍数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数学思维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倍数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 倍数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2. 倍数关系的表示方法:例如,6是3的2倍,可以写成6=3×2。

3. 倍数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倍数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苹果的个数是小明的2倍,那么小红有几个苹果?”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倍数吗?”“如何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倍数关系?”2. 探究新知- 教师板书倍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总结倍数关系的特点。

-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物品(如小棒、豆子等)进行操作,加深对倍数关系的理解。

3. 巩固练习- 教师设计有关倍数的计算题和实际应用题,让学生练习。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倍”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可能对“倍”的概念比较模糊,有的可能还没有接触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倍”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倍”的概念,能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会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形成清晰的“倍”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卡片游戏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3个2是多少,引出“倍”的概念。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物操作、卡片游戏等活动,深入理解“倍”的概念。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倍”的概念。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倍”的理解。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倍”的概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倍”的概念。

可以设计如下:倍的概念—— ÷ ——倍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作业,了解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学生反馈: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建议。

2022年《倍认识》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2022年《倍认识》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2022年《倍认识》二年级数学说课稿2022年《倍认识》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今天这节课主要教学倍的认识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倍的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

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会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有条理地叙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二、说教法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我主要运用如下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以森林运动会为开头,采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

学习过程中儿童的视觉感受能力最强,我为学生提供了黄花、蓝花图片,以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积累出发进行积极的、独特的思考,从有趣、新鲜的素材和情节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这样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打开了思路,激发了灵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2、动手操作法:如在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时让学生进行操作并在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填空,学生把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结合起来边摆边说,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进一步突出要求一个数量是另一数量的几倍,就是把其中的一份看作一份,看另一个数量是这样的几份,就是第一个数量的几倍,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内容:
本节课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2例1、例2及相关练习
二、说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理解“倍”的意义;
2、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和认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说重、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磁石片、小棒、小黑板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数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说8里面有()个2;
2、数9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说9里面有()个3。

怎么算?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种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分两排摆小棒,3根和6根,再说说3与6有什么关系?师小结引入新课。

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初步认识一个数是另
一个为几倍。

(刚才同学们说到的3和6的这些关系,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其实,3和6之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关系,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探究3和6之间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

(板书:倍的认识))
2、能过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指导看书,完成例2,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4、通过议一议的(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5、小结: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想: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课堂活动
指导看书,引导说8、6、48的倍数关系。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你能举例说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
(五)作业
六、教学得失: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意义,通过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去体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中,在复习练习铺垫中的分一分,花费时间较多,导致作业练习没有完成;二是课堂活动的2题,对于“6的8倍是48”与“48是6的8倍”
两句话的理解,学生易弄混,说不清。

这是我在之前对教材和学生研究的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