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拒绝医治临终父亲 要让老人安静离世

合集下载

临终关怀YHM

临终关怀YHM
医学上已经判明在当前医学
技术水平条件下治愈无望的
疾病,估计在6个月内将要去
世的人
临终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调养?
1、适量营养:新鲜易消化吸收,牛奶、新鲜蔬菜、水果
2、按症选食:按照不同症候吃些相应的食物
3、按“性”选食:合理运用食物的性味功能来选食 4、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争取多吃一些 5、要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听听音乐、看看电视
推着轮椅晒晒太阳
没有任何活动能力的临终病人还需要 帮助他进行活动吗?
越是没有活动能力的人,越是需要帮助他进行适当的活动 最基本的是翻身、拍背 定时帮助其活动四肢,做四肢的屈伸运动
家属或亲友的肢体间的接触伴随着轻柔的话语
交流,对病人的心理来说是最好的良药
01
死亡教育
生理关怀
02




临终关怀的发展历史
01
死亡教育
生理关怀
02

CONTENTS

03
心理关怀
人文关怀
04
死亡的标准
心死亡—

人的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脉博、呼吸停止
死亡的标准
脑死亡—

脑组织或脑细胞全部死亡
在我国,允许心肺死亡和脑 死亡两个概念和标准并存
生死观
儒家—“重生、乐生而讳死” 乐天知命、父死子继、生生不息、
在平静中迎接死亡 如何灵活应对临终老人的心理反应
01
死亡教育
生理关怀
02

CONTENTS

03
心理关怀
人文关怀
04
我该如何打发最后的日子
拥有一本生命纪念册 介绍台湾安宁疗护之母赵可式博士和 她的团队设计的生命纪念册

让生命有尊严的离去亲人在临终前我们该怎样做才不会留下遗憾

让生命有尊严的离去亲人在临终前我们该怎样做才不会留下遗憾

文/莫小米这篇文章从医学的角度告诉大家临终的过程,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帮助家人和自己坦然面对。

人们关于临终的认识普遍有很多误区,应该好好普及,不要给亲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一个遭遇车祸的22岁男性被送进了监护室,此时的他生命垂危,几乎不能说话。

然后,在长达3个小时的时间里,医院不允许家人进入病房看望这个随时会告别人生的亲人,在随后的时间里,也只允许一个亲人每隔2小时进去看望5分钟。

在漫长的等待中,沮丧的女友只好回家了,父母也抵不住身心疲惫睡着了,直到护士通知他们病人已身亡时才惊醒过来。

由于痛惜没能在最后时刻与亲人见上一面,说上几句告别的话,家属的悲痛骤然升温……那么,生命在最后的几周、几天、几小时里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一个人在临近死亡时,体内出现了什么变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给生命以舒适、宁静甚至美丽的终结?临终期一般为10-14天(有时候可以短到24小时)。

在这一阶段,医生的工作应该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减轻痛苦”。

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所以病人的皮肤又湿又冷,摸上去凉凉的。

你不要以为病人是因为冷,需要加盖被褥以保温。

相反,即使只给他们的手脚加盖一点点重量的被褥,绝大多数临终病人都会觉得太重,觉得无法忍受。

呼吸衰竭使临终病人喘气困难,给予氧气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他们已失去了利用氧气的能力,此时给他们供氧无法减轻这种“呼吸饥饿”。

正确的做法是:打开窗户和风扇,给病床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

另外,使用吗啡或其他有类似鸦片制剂的合成麻醉剂是减轻病人喘气困难和焦虑的最好办法。

当吞咽困难使病人无法进食和饮水时,有些家属会想到用胃管喂食物和水,但濒死的人常常不会感到饥饿。

相反,脱水的缺乏营养的状态造成血液内的酮体积聚,从而产生一种止痛药的效应,使病人有一种异常欢欣感。

这时即使给病人灌输一点点葡萄糖,都会抵消这种异常的欣快感。

而且,此时给病人喂食还会造成呕吐、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病人不配合而痛苦挣扎等后果,使病人无法安静地走向死亡。

初三叙事作文:女儿别怕,医学博士的爸爸与你平静相依

初三叙事作文:女儿别怕,医学博士的爸爸与你平静相依

女儿别怕,医学博士的爸爸与你平静相依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叙事作文的女儿别怕,医学博士的爸爸与你平静相依,欢迎阅读。

他是即将赴美留学的医学博士,然而,上天却将不治之症安排给了他5岁的女儿。

为人医者的他也坚信能为女儿找到生的希望。

可当所有最先进的治疗在女儿身上都宣布无效,当年幼的女儿被没有尽头的治疗之路折磨得痛不欲生时,他能做的,还剩下什么?他做出了一个冒险之举——拔掉女儿身上所有的监视仪器,为女儿办理了出院手续。

他像一只候鸟,带着女儿从北到南“迁徙”,让女儿坦然接受生命的生死轮回,用手中的画笔留下对这个世界的记忆。

近6年来,“候鸟爸爸”背着女儿走遍中国的22个城市,整理出800万字的护理笔记。

对生命的释然也让12岁的女儿打破了活不过10岁的医学预言。

2012年4月2日,候鸟爸爸汪永忠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翻开书稿的最后一页含泪诵读:“不知道哪一天是告别,但我知道,这告别将不再悲恸欲绝。

那些肝肠寸断的过往,曾经那么慌张,而今却像蝴蝶被惊扰的翅膀,翩跹而过。

生命理应如此从容,爱你的父亲在微笑目送……”绝壁上的稚嫩花蕊,博士爸爸不忍放弃的希望2006年2月4日,我永远无法忘记这一天。

正在上班的我接到了美国贝勒医学院发来的邮件,我的博士申请已经获批!我欣喜若狂地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可还未来得及开口,电话那头却传来妻子沉重的声音说:“你先回家一趟吧,女儿的身体可能出了点问题。

”我一愣,喜悦的心情悬在了半空,一种不祥的预感让我顾不上多问,立刻赶回了家。

原来,女儿在学校摔了一跌,随即出现神志不清,意识模糊。

医院做了简单的CT检查,并没有发现异常。

看着女儿虚弱地躺在床上,我的心遽然一紧!难道我曾经的怀疑真的将变成现实?其实,一个多月前,我送女儿上学时就发现了她的异常,她频繁跌倒,虽然从表象上看可能是腿抽筋,可我还是怀疑女儿神经系统方面出了问题,为此特意查阅了一些共济失调方面的资料。

这并非我多疑。

我1979年出生于湖南株洲,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读本科时,和同班同学也就是现在的妻子何妍相恋。

医学博士拒给绝症父亲医治让父亲更有尊严

医学博士拒给绝症父亲医治让父亲更有尊严

医学博士拒给绝症父亲医治让父亲更有尊严核心内容:陈作兵:我说可以试试看,但是据目前的资料讲不敏感,他说你先回去,我商量一下,我妈妈在病房陪他的,两个人估计商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我过去了,他对我说他说今天我陪你妈到西湖边去走走,在杭州嘛,我说一次次叫他他不想来,他觉得机会多的是,这次他说了,他说到西湖边我去走走,跟你妈走走,然后两个人也不挂盐水了,一早到西湖边晚上回来了,回来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说我们明天回家了,明天回老家了。

凤凰卫视3月26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解说:当疾病无法治愈死亡不可避免,我们全力抗争还是听从天命,生命的最后一刻谁来安排,医生、亲人,还是自己。

《冷暖人生》探寻“尊严死”,我的死亡谁做主。

2011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陈作兵拿到了一张会诊报告,作为医生他经手了数不清的诊断书,但眼前的这一张无疑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这是对自己父亲的最终诊断。

陈作兵:我也是“假公济私”,把所有的医院的医生都调集起来,内科专家、外科专家、放疗专家、肿瘤专家全召集起来会诊,会诊的那个意见还是一致的,化疗不敏感,放疗不敏感,手术无法治愈。

解说:陈作兵的父亲陈有强时年78岁,这张腹膜恶性间皮瘤晚期,已全身转移无法治愈的诊断,让陈作兵陷入痛苦。

在当时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以往都是我给别人挑选方案,现在轮到给自己的父亲决定治疗方案,我束手无策。

陈作兵和哥哥姐姐召开了家庭会议,最终决定将实情告诉父亲,父亲的反应出奇的平静,陈作兵的日记中记述着,父亲问化放疗可以延长多少时间?我说不一定,效果好也许几个月。

父亲问多少钱?对人体有什么不好?我说全部公费的,副作用是脱发武力、胃口不好等等。

陈作兵:我说可以试试看,但是据目前的资料讲不敏感,他说你先回去,我商量一下,我妈妈在病房陪他的,两个人估计商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我过去了,他对我说他说今天我陪你妈到西湖边去走走,在杭州嘛,我说一次次叫他他不想来,他觉得机会多的是,这次他说了,他说到西湖边我去走走,跟你妈走走,然后两个人也不挂盐水了,一早到西湖边晚上回来了,回来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说我们明天回家了,明天回老家了。

80岁成博士,一个绝症老人的救赎之路

80岁成博士,一个绝症老人的救赎之路

他叫王炳霖,一个81岁的中国台湾老人,因为不肯像众多退休人员那样逍遥悠闲地度过余生,退休后自学中医,考取了中医师;71岁那年,他到祖国大陆读医科大学,一读就是9年,先后拿到了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这期间,他的妻子得了视神经萎缩等绝症,到处求医不见成效,他就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治好了妻子的绝症。

之后,他得了肝癌,医生宣布他只有3个月的存活期,可是,他硬是自己开方抓药,将自己的肝癌也治好了……他治好了妻子的绝症2016年1月30日一大早,81岁的王炳霖来到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做例行身体检查,在做了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告诉他,他的各项指数基本正常,肝门静脉血管也很通畅。

王炳霖舒心地笑了。

2008年,他得肝癌时,医生说他只有3个月的存活期,可是,他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治好了自己的癌症,现在,他已多活了8年。

1935年,王炳霖出生在台湾省彰化市,高中毕业后,考入台中逢甲大学学企业管理,大学毕业后,王炳霖又到美国北达科他大学学国际营销。

两年后,王炳霖回到台湾,在台北实践大学教授经济学。

在教学生涯的第18个年头,他考入台湾“经济部”做公务员,任台湾“经济部”第三科科长,主管国际贸易。

1999年,王炳霖退休了。

王炳霖的妻子叫陈清珠,比王炳霖小5岁,在台北国税局当公务员,两人的儿子在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班当教授。

在台湾,像王炳霖这样的家庭,老人退休后,多数人都是到处旅游,安安逸逸地享受晚年。

可是,王炳霖觉得那样的生活没意思,他想让自己的晚年过得丰富多彩、有作为些。

王炳霖的祖父是中药房的药剂师,儿子是大学教授,王炳霖的父亲、叔叔、大舅等人都死于癌症,妻子陈清珠也体弱多病。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王炳霖在选定退休后干些啥时选择了自学中医。

退休最初那5年,王炳霖苦读中医书,在台湾拿到了中医师检定。

这期间,他妻子得了几次病。

第一次得的是心血管堵塞。

当时,病情来势凶猛,一发病就紧急住院了。

台湾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检查发现他妻子的心血管已堵了十分之四了,坚持一定要给他妻子心脏安装支架。

关于安乐死的案例分析[1]

关于安乐死的案例分析[1]

关于安乐死的案例分析泰戈尔在诗中写道:“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在诗人看来,生命的结束就如其开始,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求生是人类的本能,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但是,如果一个生命只剩下痛苦,苟延残喘是否就等于尊重生命?有朝一日,艰难的生,还是安宁的死,是否将只是一个决定?【案例】痛苦的生还是安乐的死据当代商报报道,长沙市某单位的一名退休职工因为喉癌晚期,痛苦不堪,他希望能为自己进行安乐死,但是其家人和医院都拒绝了他的这个请求。

生似乎已经感觉不到任何快乐:疼痛与日俱增;家中的所有积蓄已然耗尽。

20日,患者张建波在53岁生日时,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病痛。

生前为死者做陪护的章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患病多年,张建波曾经提到过想安乐死。

”为此,章先生和医院都十分关心张建波,章先生更是寸步不离。

但是,癌细胞已经扩散,疼痛加剧,张建波越来越感觉希望渺茫。

疼痛和绝望让他再次痛不欲生。

20日中午,张建波以让章先生为自己打饭为借口将其支开,独自爬到5楼的房顶跳了下去。

张建波的主治医生说:“死之前,其喉咙部位长出了直径大约有40厘米的肿块,并且开始溃烂,病情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他被病魔折磨得非常痛苦。

”而院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对记者说——“安乐死?不。

我们不能接受病人这样的请求:因为这是违法的。

”“在巨大而不可避免的痛苦面前,张建波的非正常死亡,是个人的无奈选择,也是法律真空地带的尴尬选择。

”在采访中一位律师如此说道。

“而一部法律法规的出台,其中更牵涉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全人类的道德伦理。

当张建波的个人命运和这些联系在一起,就对我们形成了更大的挑战。

”关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安乐死对于个人或者家庭社会以及科研室有一定的好处的。

第一:个人。

想放弃生命的人,多数都是因为身体有不可弥补的残疾或是疾病。

他(她)们终日都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极大的双重折磨。

在这种折磨下,他(她)们只有选择自杀来摆脱自己永无休止的痛苦。

12 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人卫4版医学伦理学)

12 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人卫4版医学伦理学)

1.安乐死体现更高层次的人性关怀
2.安乐死对病人家属及社会有利
3.安乐死不会与救死扶伤的职责相悖离
(二)反对安乐死的主要伦理依据
1.安乐死是一种消极对待人生的态度
2.安乐死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溃败
3.安乐死会为医务人员摆脱职责提供借口
(三)安乐死之争的伦理分析
四、安乐死的现实选择
将理论讨论与临床实施严格区分开来
恪守相关伦理要求: 1. 必须严格掌握要求放弃抢救或治疗的病人的 适应症 2. 必须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 3. 必须充分尊重病人自主。
第三节 临终关怀伦理
一、临终关怀概述
(一)概念
临终关怀(hospice),原意是
“招待所”、“济贫院”、“小旅馆 ”之意。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是指 一种新兴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它是 由多学科、多方面人员组成的团队,
(一)死亡现象的复杂性 (二)死亡标准的多元性 (三)不同主体认知的差异性 (四)死亡判断的条件性
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
第二节 安乐死伦理
一、安乐死概述
(一)概念
安乐死(euthanasia),原义为
善终即无痛苦、快乐地死亡或尊严地
死亡。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是指,在
病人身患无法治愈的疾病、已处于不 可逆的濒临死亡且备受剧烈病痛折磨 的状态之中,为消除其肉体和精神痛 苦,应其要求,应用医学手段使其无
医学伦理学
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
贺 苗 制作
本章内容
1
死亡的认识与控制 安乐死伦理
临终关怀伦理
2
3
案 例
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学博士陈某,在得知父亲身患 恶性肿瘤晚期后,并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把父亲送回了 老家,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2012年3月,陈某父亲陷入深 度昏迷后,没有采取任何抢救措施,平静离去。陈某说,如

林巧稚-卓越的人民医学家

林巧稚-卓越的人民医学家

林巧稚: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在厦门鼓浪屿美丽的毓园里,矗立着一座林巧稚的雕像,雕像面向蔚蓝的大海,面部露出慈祥的微笑。

人们永远怀念着这位美丽的女性、杰出的医学家。

林巧稚是20世纪中国“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她有一副慈善心肠,也有一身过硬本领。

一生中,她以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把千千万万个小生命迎到人间,还为千千万万个患者治愈疾病。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那博大的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使其医术发挥到了极致。

她把妙术和仁心完美结合,为了妇女和儿童的保健事业,60年如一日严谨治学,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呕心沥血,为我国现代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生命天使”“万婴之母”“中国医学圣母”。

“给同胞姐妹看病,帮她们解除病痛”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良英在国外上过大学,是一位英文教师。

她是父母的第四个女孩。

林巧稚五岁时,母亲被宫颈癌夺走了生命。

“给同胞姐妹看病,帮她们解除病痛”,是林巧稚母亲去世后埋藏在心底的宿愿。

从此,她为着这个人生目标开始发奋学习。

在鼓浪屿,林巧稚在“蒙学堂”读完了女子小学,又上完了厦门女子师范学校。

这时期,旧中国烽烟四起,满目疮痍,林巧稚带着少女的梦幻,努力寻找着一种排除私欲、像大海一般圣洁无暇的心灵境地,信奉了基督教。

她一直奉行着“爱人如己”的教义。

“爱”是林巧稚生命中的灵魂,是她的精神栖息地。

1921年夏,林巧稚赴上海报考协和医学院。

那一届总共只招收25名学生,录取率很低,而女学生则录取更难。

在最后一场英语笔试时,一位女学生因突然中暑被抬出了考场。

因为是女生,监考的男老师不便施救,正在束手无策时,林巧稚放下试卷就跑了过去,对姑娘实施急救。

姑娘终于慢慢苏醒过来。

而这时考试收卷的时间到了,林巧稚原本最有把握考好的英语却没有做完试题。

她回到厦门鼓浪屿,以为自己这回必定落榜了。

可是一个月后,林巧稚却收到了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原来,监考老师专门为林巧稚给协和医学院写了一份报告,尤其称赞她乐于助人,处理问题沉着、得当,表现优秀的品行,同时也特别肯定了她的英语对话口齿清晰,应对从容。

一个医学生对安乐死的思考

一个医学生对安乐死的思考

一个医学生对安乐死的思考我对安乐死的了解源于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2》。

影片中李香山身患绝症,他担心自己会死得很惨,于是他的好友秦奋承诺,帮他“有尊严的”死去。

最后,李香山在秦奋的帮助下,跳海了结生命。

对于影片中秦奋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的质疑,四川多元律师事务所的徐小中律师表示:“秦奋的行为绝对不是‘故意杀人’。

”他认为,秦奋主观上没有杀人的动机,他和李香山是挚友,客观上没有杀人的行为。

对于他是否是“间接故意杀人”,徐小中说:“这种情况类似安乐死,很复杂。

需要严格的法律认定和具体的细节分析。

船主其实也有管理职责问题,但也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只是民事方面的问题。

”其实秦奋对李香山提供的是一种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相关的医学、护理、社会、伦理等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1],它是针对垂危患者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

对临终患者实施临终关怀,其目的在于减轻临终患者的心理负担,解除患者对疼痛及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中,能在充满温情的氛围中,安详、宁静、无痛苦、舒适且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并使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2]。

1 安乐死的划分1.1 从实施者角度来看,西方医学界将安乐死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两种。

积极安乐死也称“主动安乐死”,美国刑法界也用“Mercy Killing”(怜杀)来表达,是指采用积极的措施去结束垂危病人弥留在痛苦之中的生命,具体做法是给病人注射毒剂,或者给服毒性药品等等。

而消极安乐死也称“被动安乐死”,可用英文“Letting die”来表达,是指停止对垂危病人的治疗措施,停止对病人的营养支持,尤其是指停止使用现代医学设备和手段抢救病人,让病人自行死亡[3,4]。

但在中国的法律中,安乐死是不允许的。

在现实生活中,对生命走向末期、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呼吸机停或不停,家属难以抉择。

“放弃抢救”实际是“放弃生命支持”,本质上隶属于“消极安乐死”范畴。

中科院博士自杀前的72个小时

中科院博士自杀前的72个小时

中科院博士自杀前的72个小时2005年09月14日10时04分 来源:中国青年报懿父母:希望孩子能珍爱生命和学会感恩在孟懿的遗言中,他要求低调尽快地处理。

但孟范武却在巨大的悲痛中决定公开遗书,他说:“希望以警后人”。

孟范武说自己想了很多,“我以前也在报纸上看到一些大学生自杀的消息,那时候我很不理解,那些孩子为什么要走这条路,难道学校就没有一点看出他们的动向,采取措施?通过我儿子的这件事情,学校应该对学生生命的保护引起重视。

7个小时,在事先发现遗书的情况下,都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那么对一些平时流露出自杀情绪的人,就更不可能有好的帮助了。

所以,我想,对这些现象,高校一定要引起重视。

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孟范武说自己也在反思,在此前,他们都没有发现孟懿有任何痛苦和异样。

“虽然我一直以为自己没给孩子压力,也喜欢跟孩子交流,但事实上,可能孩子还是压力很大,我们的交流也很不够。

孩子对父母总是报喜不报忧的,我的孩子走这条路,他一定有他的压力和痛苦,只是没有跟我们说起过。

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啊,他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为什么?!”孟范武在收到孩子的遗书后,含泪给孟懿写了一封信。

“孩子啊,如今你不负责任地走了,你给家人带来了极度伤心和痛苦,今后你的老爸老妈将要在痛苦和悲伤中惨度余生了!孩子啊,你愧对含辛茹苦养育了你26年的老爸老妈和培养教育你的老师,孩子你不该啊!你死得太不值啊!”孟懿走了,虽然他看似完美的生活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深刻痛苦,但是选择了一条“最少痛苦的路”的孟懿,却把痛苦转嫁给了年迈的父母。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学校不仅是要教会孩子知识,也要教会孩子懂得生命的意义;不仅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孩子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国家的培养。

不要轻易地走这条路,否则他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父母。

”这是孟范武忍痛公开遗书的另一大原因。

孟懿自杀毫无征兆:原打算12月结婚出事前陪父亲聊天孟范武躺在床上无法起身,哭肿的双眼只能微微张开一条细缝,沙哑的声音没说几句就数度哽咽。

2019年留美博士病了要带父母一起去天堂母爱故事word版本 (3页)

2019年留美博士病了要带父母一起去天堂母爱故事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留美博士病了要带父母一起去天堂母爱故事背负父母的血泪艰难高飞王时军现年29岁,江苏省扬州人,父亲王大伟和母亲林阿娇都是农民,他是家中独子。

王大伟夫妇收入全靠种田。

为了儿子的学费和日常开支,王大伟每天忙完地里的活,就开始收鸭毛、鹅毛,再卖给羽绒制品公司赚点差价。

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各个村庄。

一天,王时军的班主任打电话给王大伟,说他儿子最近上课老开小差,成绩下滑得厉害。

等王时军回到家,王大伟并没有批评儿子,而是把白天收鸭毛的袋子拿到儿子面前:“为了给你攒学费,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任务,每天至少赚够十元钱。

我今天一共收了4斤鸭毛,结果不小心摔了一跤,袋子也摔破了。

”王时军看见父亲的膝盖摔得伤痕累累,哭着说:“爸,这学我不上了。

我跟你一起去收鸭毛。

”王大伟一把推开了儿子:“你要是心疼我,就好好争气,考上一所好大学。

”那晚,天气非常冷,王大伟一瘸一拐地冲进了风里,冒黑去收鸭毛……父亲的辛苦,让王时军一夜长大。

从那以后,王时军再也没有偷过懒。

在同学和老师们眼里,王时军是个门门学科“拔尖”的好学生。

王时军没有辜负父亲的苦心。

201X年,他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接到入学通知时,王时军却高兴不起来:学费怎么办?4年下来,学费生活费至少4万元,这笔钱足以压垮父母。

父母身体本来就孱弱,难道他真的要累死父母吗?这年9月,当王时军拿着父亲东借西凑起来的7000元学费时,含着泪说:“爸,以后别给我寄学费了,我自己打工去赚。

”见儿子如此懂事,王大伟很欣慰,但他命令儿子说:“你只要好好学习,钱我和你妈会想办法的。

”这话令王时军的眼泪喷涌而出。

儿子上大学后,王大伟更拼老命了,他不顾自己的腰椎伤,没日没夜地到工地上干活。

长时间劳作,加上睡眠不足,王大伟的精神头大不如从前。

在王时军读大二时,王大伟在和几个工友搭脚手架时,他右手的三根手指被碾碎了,无法续接,成了一名残疾人。

一位医学博士给父亲的临终方案

一位医学博士给父亲的临终方案

一位医学博士给父亲的临终方案得知身患恶性肿瘤晚期后,78岁的陈有强决定放弃一切放化疗方案,回老家诸暨度过最后的时光。

他的儿子,浙江医科大学一附院毒理专家、医学博士陈作兵支持了自己父亲的选择。

当3月22日,最后的时刻来临,陈作兵交代母亲,万一父亲出现昏迷或者心脏停跳,也不要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让他安静地离开人世。

这,是一个医生对自己父亲临终治疗方案的抉择。

抉择2011年4月,陈有强被诊断出患有腹膜恶性间皮瘤,且已经是晚期,全身转移。

在浙医一院治疗期间,陈作兵的哥哥姐姐嫂子妹夫全都汇集到医院来,轮流送饭、守夜,伺候老人。

在普外科,很容易看到那些肿瘤晚期的病人。

头比细弱的身体大许多,有的只是躺着,浑身插满管子,看上去无声无息。

眼见许多恶性肿瘤晚期的病人瘦骨嶙岣,痛苦不堪,陈有强找到医生说:“我实在不愿意再看着儿女这样奔波劳累,也不愿意自己变成别人那个样子,你们让我安乐死吧,如果你们不能这样,我自己想跳楼。

”父亲的主治医生高大夫是陈作兵多年的好友,老人的病情和想法,高大夫如实相告。

陈作兵得知后,对父亲说:“爸爸你放心,活着的时候你要坚强,但走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让你那么痛苦——最后一定让你安安静静没有痛苦地走。

”其实陈父有公费医疗,儿女的经济条件都还不错,放疗化疗是可以多活些日子的。

陈作兵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由父亲自己决定。

父亲问,化疗放疗后可以延长多少时间?陈作兵说不一定,效果好也许几个月。

父亲又问多少钱,对人体有什么不好?陈作兵答,全部公费,副作用是脱发、无力、胃口不好等。

父亲说,让我想想,明天上午告诉你。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母亲打电话给陈作兵,说父亲已经决定了,要回老家。

乡间从杭州出发,沿着富春江,开车回去平时要走两个多小时,2011年7月,把老父亲和母亲送回村子,陈作兵开了近五个小时,他和父母都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走这条路。

富春江两岸景色秀美,绿意葱茏,是典型的江南美景。

车开开停停,父亲平素沉默寡言,车停下来,他就在风景处站一会儿,说些闲话。

医学博士放弃治疗重病父亲也是一种临终关怀

医学博士放弃治疗重病父亲也是一种临终关怀

医学博士放弃治疗重病父亲也是一种临终关怀“我知道死亡有一万多道门,让人们各自退场离去。

”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的陈作兵,把父亲送回了浙江诸暨老家。

他是浙医一院毒理专家、医学博士,他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还向母亲交代,万一父亲出现昏迷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不要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如果可能,就适当作镇静催眠让父亲安详地离开人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生死是不可以选择的。

面对生,我们似乎只是被迫接受;而面对死,我们又往往尽量挽留。

对于病者,哪怕他还有一口气在,亲人都会想办法,让这口气延续。

就此而言,陈作兵的做法,很难让人真正理解。

毕竟,按照普通人的正常思维来说,放疗化疗,能让父亲多活一天是一天。

但有一个很显然的问题是,生命与人生,的确存在着一个“生不如死”的感受。

对于生命个体而言,是否的确可以看破生死,特别是真的已经能够做到坦然面对死亡。

正如陈作兵自己的感悟:“活的是质量,而不是几天行尸走肉的生命。

死也是有尊严的。

”当一个生命面对电击、切开气管、插管、心脏挤压起博、脱发、无力、无法进食等种种痛苦,而同时又把这种痛苦带给深爱他的亲人时,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弃?是否可以让“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他,走得少一些痛苦?很显然,这个问题,无论是作为子女,亲人还是医生,都是没有权力来选择与作答的。

能选择与作答者,唯有病人自己。

比如陈作兵的父亲,“放弃治疗”,“回老家养着”等,事实上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作为儿子,陈作兵只是尊重了父亲的这个意愿。

换一种方式说,如果换做是他人,陈作兵显然是不会这么做的。

或者,如果陈作兵的父亲,愿意接受放疗化疗,我想,陈作兵就算思想与中国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就算他接受过西方思想的影响,但也是会选择尊重父亲的意愿的。

建立在病人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的“放弃治疗”、“放弃抢救”,未必不是一种充满爱的临终关怀!。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作者:陈家忠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0年第02期让我们把时光拨回到上个世纪的1949年的一天,山东省茌平县小崔庄穷乡僻壤的几间破旧的房子,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蜷缩在门洞里,痛苦不堪地呻吟着。

她睁开憔悴的眼睛注视着面前怔怔伫立的小男孩,流溢出对生命望穿秋水一般的渴望、对亲人的撕肝破胆的眷恋。

一种母性的无限慈爱、圣洁的光芒,祥和地照耀在灰蒙蒙的院落里,似乎在一点一点的把凄惨和悲哀的意象揉碎……“宝成,快叫妈妈!”“妈妈”“哎”“妈妈”“哎”小男孩的呼唤声音愈来愈高,妇人回应的声音却愈来愈微弱……这个被弥留之际的母亲唤作“宝成”的少年就是崔以泰。

时年14岁的他,就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在无医无药的恶劣处境下被病魔夺去生命,那一幕刻骨铭心的记忆成为他心灵永远的伤痛。

有这样一个英文单词叫“HOSPICE”,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时代,翻译成中文就是“朝圣者中途休息,重新补充体力的驿站。

”1967年,英国伦敦的桑德斯博士成立了这么一个机构,专门帮助那些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病人减轻病痛,排解病人和亲属精神上的恐惧及忧虑,她把这个机构命名为“HOSPICE”,并赋予了这一机构崭新的服务理念,意为“监终关怀”。

1994年被我国卫生部文件,正式确认“临终关怀科”为一级科室。

1988年7月15日,临终关怀机构在中国出现了,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这个中心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就是被称作为“中国临终关怀之父”的崔以泰教授。

“当我和黄天中博士相见后,我们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对于在中国成立临终关怀机构的想法我们一拍即合。

”1988年5月18日,时任天津医学院副院长的崔以泰接待了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副校长的黄天中博士。

就是这次例行公事的外事接待,不仅给崔以泰一个很好的启示,而且给中国临床医学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学科——“临终关怀学”。

崔以泰在和黄博士友好交谈中得知他从美国来到家乡——江西时,老家的亲友问他道:“黄博士,你现在在国外从事什么专业呀?”黄天中回答道:“临终关怀。

伦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伦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伦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一、该不该抢救窒息胎儿1.结合上述案例,谈一谈你对医学道德现象的理解?如何分析医学伦理问题?2.该医生在知情同意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在没有获得患儿家长进一步授权的情况下,主管医生该不该奋力抢救该患儿?3.是不是只要有良好的医疗技术就能够做出令人满意的临床决策?①医学道德现象是医疗卫生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道德关系的具体体现。

它包括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规范现象和活动现象等。

分析医学伦理问题离不开特定的伦理分析框架,具体包括:识别特定伦理问题的表现、根源和后果,基于伦理原则和方法进行论证和反论证,对备选方案进行伦理辩护,进而选择合乎伦理的行动方案的过程。

②主管医生在知情同意方面要杜绝使用“可能会白痴、脑瘫甚至死亡”这样歧视性的语言。

医疗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医学上也还有许多的未知数,加上病情复杂性及个体差异,医生诊治过程可谓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增加了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医务人员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用高超的医学专业技能,及时、准确和有效地进行诊断和治疗,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当伦理原则与其他医学原则之间冲突时,有时难以确定哪一个原则处于优先支配地位,诱发道德困境或伦理两难。

医生既要尊重患者的自主性,又要坚持自身专业的独立性。

③医学生要培养伦理思维能力、伦理决策能力、分析论证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运用医学伦理理论与原则分析和解决医学伦理问题和难题,确定医学伦理行为方案,采取伦理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评价和反思。

医学生要不断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从容应对临床实践、医学科研、高技术应用中的棘手问题,做一名医德高尚、自觉遵循伦理原则的人。

二、母亲该不该把子宫移植给女儿1.类似子宫移植术这样的革新性疗法涉及哪些潜在的伦理难题?如何在促进医学进步和遵循伦理原则之间把握好平衡?2.高风险手术能否得到伦理辩护?此类的案例分析对医学生成长有何现实意义?①现代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引发的新的伦理挑战,医学伦理学需要动态回应。

初中写人的优秀散文

初中写人的优秀散文

初中写人的优秀散文(一)父亲的三双鞋父亲很少穿鞋,几乎打了一辈子的赤脚。

我老家的山民们几乎都不穿鞋。

一方面是大家都很穷,穿不起鞋,但主要原因还是穷山恶水,山高路险,有些也穿不成。

那山陡得猴子过山淌眼泪,岩羊下山滚皮坡。

一条草绳一样细细的小路,弯弯曲曲地挂在壁陡的山腰上,行人像壁虎一样贴着悬崖小心翼翼地移动,稍不留心,脚下轻轻一滑,人就像鸟一样在峡谷中飞起来,一直飞下万丈深渊。

有一年来了两个下乡干部,他们把鞋子挂在脖子上,右手拿树叶遮挡在外面,说看下面又陡又深头晕。

他们左手扶在岩壁上,脚摇手抖地碎步挪动,好不容易进了山寨,开始宣讲脱贫致富法宝。

讲了半天,山民们两眼呆滞,面无表情。

下乡干部有些生气:我们好心教你们致富绝招,你们这是啥态度?山民们这才讷讷地说,你们说的这样买进来那样卖出去的法子根本行不通。

我们买一头小猪背进来,喂大以后就再也背不出去了。

两个下乡干部一下子呆了,其中一个推了推眼镜,用毛笔在一块绝壁上写下“革命到此止步”六个大字,还在后面打了三个感叹号,然后就打道回府了。

以后再也没有人来这里下乡。

在这样危险的山路上行走,打赤脚是最稳妥的。

那些箕张得有些变形的赤脚,青蛙一样抠贴在陡峭的山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沉稳而有力,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父亲从小就赤脚在这样的山路上行走,风里来,雨里去,不知不觉就走成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该说媳妇了。

在媒人的引领下,我父亲背着烟酒糖茶到我母亲家来提亲了。

按照当地风俗,女方如果不同意婚事,会请媒人将烟酒糖茶原封不动地退还给男方家。

而我父亲收到的是一双草鞋。

我母亲亲手编的草鞋。

我母亲应该给父亲做一双布鞋,但那个年头什么都要凭票供应,包括针线都要凭票购买,更不要说棉布了。

虽然只是草鞋,母亲却很用心,编得很精致,两只鞋上还编了两条龙缠绕在上面,龙头在鞋鼻子处,龙尾一直蜿蜒到鞋后跟。

尽管多年后,我父亲非常肯定地对我说,那两条龙一点都不像龙,倒很像两条蛇,但还是能看出我母亲的手艺不错,针线活肯定也错不了。

桑德斯博士临终护理五大目标

桑德斯博士临终护理五大目标

桑德斯博士临终护理五大目标介绍在医疗领域中,临终护理是对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进行全面关怀和支持的一项重要工作。

桑德斯博士是临终护理领域的先驱,并提出了五大目标,以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地进行临终护理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五大目标展开探讨,旨在提供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内容。

一、尊重和保留患者的尊严尊重和保留患者的尊严是桑德斯博士临终护理的首要目标。

在患者临终的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至关重要。

以下是实现该目标的几个关键步骤:1.1 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遵循其个人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切,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关心。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1.2 促进患者自主决策•向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让其了解自身疾病状态和治疗选项。

•尊重患者的决策,无论其选择是继续治疗还是选择放弃。

•支持患者制定个人化的治疗计划,以满足其身心需求。

二、减轻身体痛苦和不适桑德斯博士明确指出,减轻患者身体痛苦和不适是临终护理的重要目标。

以下是实现该目标的几个具体措施:2.1 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方法。

•定期监测疼痛的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

•鼓励患者主动报告疼痛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2 症状控制•综合评估患者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症状控制计划。

•提供有效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吸氧、按摩等。

2.3 护理环境的优化•为患者创造舒适和安静的护理环境,避免过度刺激。

•提供适当的床位、床垫、枕头等,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协调医疗团队的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和连续的护理。

2.4 预防并缓解并发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

三、满足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除了身体上的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也是桑德斯博士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领悟感触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领悟感触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领悟感触《父亲的病》读书心得领悟感触1今天,我看了《朝花夕拾》中的文章《父亲的病》。

这篇文章让我再次意识到以前社会的疾病,那就是金钱比其他人的生命更重要。

过去,人们都很穷。

除了少数几个能请到名医的大家庭外,几乎没有人有钱请名医来治疗他们的亲属。

这篇文章写道,鲁迅的父亲有水肿,但直到陈连和庸医治好了,鲁迅的父亲才止不住疼痛而死。

原因是陈连和是个庸医,他只是推卸责任,说:“不是他不好,而是他的前辈做错了”。

我认为陈连和博士不应该说谎,即使他没有说谎。

更重要的是,他还对别人的前辈们撒谎。

这太过分了。

然而,当时社会上的人太迷信,太通情达理,让我觉得自己很虚伪。

还有鲁迅,他小时候不太相信陈连河先生,但他还有一点救父亲的希望,所以他听了陈连河先生的话,就去找药。

但他不知道陈连和先生想拖延时间,谎称他的前任做了错事,于是命令他去找药。

我想鲁迅先生问那些陌生人时一定很担心,怕浪费时间,危及父亲的生命。

我也知道陈连河只知道钱,不知道一个人只能活一次。

衍太太迷信是错误的。

他不知道如果鲁迅在他父亲去世时给他父亲打电话,他父亲会害怕失去他的儿子。

鲁迅错误地听了衍太太的话,称他为“父亲”,使他的父亲感到害怕。

记住,社会疾病危害所有人的疾病。

如果悲剧不被允许发生,社会上最糟糕和最致命的疾病将被治愈。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领悟感触2今天,我从《朝花夕拾》中学到了《父亲的病》的一段摘录。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金钱比治疗他人的生命更重要。

你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是有一次鲁迅的父亲得了重病,花了很多钱请他去治疗他的父亲。

结果,他给出了一个秘密的食谱来得到原来的蟋蟀对。

这对鲁迅来说是不可能的。

即使找到了原来的那对蟋蟀,陈连河也已经死了。

然后,他给了鲁迅的家人一种丹,一盒两块钱。

虽然它看起来很便宜,但鲁迅的父亲花了100多天才吃下它。

世界各地都花了这么多钱,如果给一些普通人,那将是一大笔钱。

我又认识了八卦衍太太。

我父亲临终时,他让鲁迅大声喊“父亲”这个词,让他父亲放心,他不会死的。

临终关怀(关于临终关怀的9道题)

临终关怀(关于临终关怀的9道题)

一、1.2013年下期《臨終關懷》複習思考題答題注意事項:答题要求:要点明晰, 层次清楚, 条理表述。

答題時, 要儘量考慮到教材的觀點、老師上課時的補充觀點、自己的觀點。

可以先將老師的觀點融入教材進行介紹, 然後再闡述自己的觀點。

提倡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每道題答題字數800字以上。

(可能是3個大題, 120分鐘。

)一、材料分析題1.案例: 一位60歲的網友在網上諮詢: 一个朋友是肺癌晚期, 大夫说生存不了几个月了, 想去关怀一下他。

可是又不知道要怎么关怀?有时候他都想马上离开人世。

我想问问在线大夫, 对临终病人的人文关怀?請問, 如何關懷一個臨終病人?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 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 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 同时希望给予病患家属精神上的支持, 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 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

1 常规护理:对肺癌晚期患者, 根据病情和医嘱, 准确地完成各种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 加强病情观察和巡视, 对病人的不适症状及时报告, 及时处理, 准备评估影响病人自理能力和基本生理需要的因素并设法解决。

2 疏导病人的心理感受:病人可能感觉愤怒、不耐烦或出现某种丧失理智的行为, 我们应保持沉着冷静的情绪, 耐心地诱导、劝解、帮助其恰当地面对现实。

我们不能以结束肉体上的痛苦来代替精神上的恐惧和抑郁的解脱, 更应该注重在肉体痛苦解除之前, 通过各种价值、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引导和临终关怀等, 使濒死者在心理、精神上得到慰籍, 勇敢地面对死亡, 安宁、祥和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3 满足病人的求知心理: 很多病人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情, 但家人却极力反对把真情相告, 恐怕病人的情绪和生存意志受到影响。

我们应对病人说出真相时, 不能抹杀所有希望, 并要让他知道, 无论情况如何, 都会尽力支持照顾他, 是帮助病人在他们有限的生命中活得完满, 找到存在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并能维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素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博士拒绝医治临终父亲要让老人安静离世78岁绝症父亲陈有强和他的医生儿子陈作兵“我知道死亡有一万多道门,让人们各自退场离去。

”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的陈作兵,把父亲送回了浙江诸暨老家。

他是浙医一院毒理专家、医学博士,他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还向母亲交代,万一父亲出现昏迷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不要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如果可能,就适当作镇静催眠让父亲安详地离开人世。

这是一个医生对自己父亲临终治疗方案的抉择。

医生对父亲临终治疗做出抉择“最后一定让你安安静静没有痛苦地走”78岁的陈有强是腹膜恶性间皮瘤,属于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转移,2011年4月发现的时候,已经属于后期了。

陈有强在浙江医科大学一附院住院时,陈作兵的哥哥姐姐、嫂子妹夫全都汇集到医院来,三家人轮流送饭、守夜,伺候老父亲。

眼见许多恶性肿瘤晚期的病人瘦骨嶙峋,痛苦不堪,陈有强找到医生说:“我实在不愿意再看着儿女这样奔波劳累,也不愿意自己变成别人那个样子,你们让我安乐死吧,如果你们不能这样,我自己想跳楼。

”算起来,陈作兵和医学打交道已经23年了。

1989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1994年进入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工作,然后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急诊中心工作多年,也曾担任医院的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

他知道,在医疗技术日趋发展的今天,死成为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即使是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往往也能在各种治疗手段下生存一年多。

父亲的主治大夫高大夫是陈作兵多年的好友,老人的病情和想法,高大夫如实相告。

陈作兵得知后,对父亲说:“爸爸你放心,活着的时候你要坚强,但走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让你那么痛苦。

最后一定让你安安静静没有痛苦地走。

”父亲听到这句话,几天后,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又翻出了喜欢的老子和庄子的书,慢慢看。

陈家也为老父亲的病情召开了家庭会议。

如果按照陈作兵所见到的那些病人家属的做法,父亲有公费医疗,儿女的经济条件都还不错,放疗化疗,是可以多活些日子的。

陈作兵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由父亲自己决定。

父亲问,化疗、放疗后可以延长多少时间?陈作兵说,不一定,效果好也许几个月。

父亲又问,多少钱,对人体有什么不好?陈作兵答,全部公费的,副作用是脱发、无力、胃口不好等等。

父亲说,让我想想,我明天上午告诉你。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母亲打电话给陈作兵,说父亲已经决定了,要他来病房。

父亲说:“我想和你母亲回老家去……”开车把父母送回农村老家“让父亲安静从容地过一段舒心的日子就好了”从杭州出发,沿着富春江,开车回到老家平时要走两个多小时,2011年7月,把老父亲和母亲送回村子。

上和村在诸暨市西部山区,村子坐落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平素不过三四百人,四周群山环绕,山上常年郁郁葱葱,一条小溪从村子穿过,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让父亲安静从容地过一段舒心的日子就好了”。

母亲陪伴着父亲,父亲不再吃药,不再打针,只吃些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严格说都是中医禁忌的东西,猪肉,鱼肉,牛肉,鸡肉……爸爸喜欢吃肉,就让他吃好了。

”陈作兵给母亲交待,母亲便每天换着花样给父亲做,“爸爸吃得很开心,一直到去世,他也没有像晚期肿瘤病人那样变得很瘦。

”陈作兵的父亲陈有强,常年被称做陈胖子的人,整个冬季总是坐在门口的石凳上,前面是村子的操场,目光所及是远处的前山和后山,满山的毛竹挺拔秀丽。

村里的人得知老人病了,每个路过的人总是要和他说几句话的,这些孩童时就曾和父亲在一起的人,父亲在最后的半年里,几乎都见到了。

母亲告诉陈作兵,父亲在石凳上坐累了,就回家给老朋友打几个电话,还有那些曾经一起在汽车站工作的老同事。

陈作兵记得,一生随和的父亲几乎从未和人红过脸,除了和一位同事,但在最后的日子,父亲给这个同事打电话聊天,两个人和解了。

除了2011年9-12月在国外进修的时间,几乎每个周末,陈作兵都开车带妻子和女儿回到村里陪伴父亲。

父亲先是自己去种菜,慢慢地,要拄着拐棍去,坐在地头看母亲干了。

陈作兵回家的时候,父亲在菜地里说:“现在种下去的菜,我怕是吃不到了,但是拉拉还可以吃到的。

”2012年的春节,是陈家最为热闹的一个春节,陈家全部汇聚到诸暨市陈作兵的哥哥家里,大大小小老老少少。

父亲给每个孙子孙女都发了红包,原本每年只是50块钱,这一年,红包都变成了200元,老人知道,这一定是最后一次发红包了。

陈家吃了年夜饭,拍了许多张全家福,父亲在拍照的时候,始终笑着。

过完这个春节,大年初一,父亲就因病重住进了诸暨市人民医院。

按照父亲的意愿和陈作兵的建议,治疗拒绝一切化疗放疗,只是普通的补液,对症治疗,缓解疼痛。

此时的父亲已经是昏迷的前夕,疼痛越来越难以忍受,腹水增多,肚子已经隆起。

陈作兵记得,父亲去世前的一个周末,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但还能说些话。

父亲说,他也许出不了院了,这是他生命最后停留的地方。

他的骨灰必须拿回农村,埋在奶奶旁边,下辈子有可能还是做奶奶的儿子。

儿女长大了,没有牵挂,务必要对母亲好些等等。

乘母亲打开水之际,父亲给陈作兵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陈作兵的母亲,孩子们要好好照顾她,如果她以后也得了重病,不要让她太痛苦。

陈作兵说我会的,父亲你放心吧。

父亲笑了,也放心了。

这是父亲与陈作兵最后的告别,一周后,2012年3月22日,父亲去世。

父亲昏迷时不让再抢救“不要打扰他,让他安静地离开吧”那天凌晨,大约三点钟左右,母亲打电话告诉陈作兵,父亲病危,陷入昏迷,医生问要不要抢救。

这样的程序,陈作兵自己也做过许多次,心脏按压起搏(因为晚期肿瘤癌症病人十分虚弱,很容易压断肋骨),切开气管,插进直径超过三厘米的管子,上呼吸机,24小时补液,包括盐水、营养液,消炎药,阵痛药,镇静剂,即使是用最新的抗肿瘤药物,一针剂几千元,也不过是延长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的生命,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病人意识似有似无,逐渐多脏器衰竭,有的脑死亡之后,家属依然会让医生继续抢救……是否需要紧急抢救?陈作兵想起在英国进修的第二导师查理,一位德高望重的急诊医疗顾问,他体检时被发现胃部有个肿块,经手术探查,证实是胰腺癌。

手术后需要化疗和放疗,该流程可以将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3倍——从5%提高至15%(尽管生活质量依然较低下)。

查理拒绝了。

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自此再也没迈进医院一步。

他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家庭生活上,陈作兵听说他非常快乐。

几个月后,查理在家中去世。

他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化疗、放疗。

陈作兵当时觉得很有意思,就和英国同事探讨这个事情。

有趣的是,有资料显示,有很多医生不爱选择被治疗。

尽管他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他们通常也拥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机会及能力,但他们往往选择不。

还有,陈作兵发现,在英国医院里的一些绝症病人,在入院评估后,往往在病历上会有NCPR的标签,这意味着这个病人在危险时候,不要任何抢救措施。

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拒绝延长生存几小时或者几天的希望,同时也拒绝了接受伴随着心肺复苏术(CPR)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

活的是质量,而不是几天行尸走肉的生命。

死也是有尊严的。

这是陈作兵在国外进修的时候一点点的发现。

因此,在电话里,陈作兵告诉母亲,如果父亲万一昏迷了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了,不要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了,不要打扰他,让他安静地离开吧。

三个多小时后,陈作兵从杭州赶到诸暨市人民医院,父亲已经平静地离去了。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

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

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

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鲁迅在《父亲的病》中写道,这样矛盾挣扎的心情,几乎是陈作兵曾经真实心情的写照。

医生手记发表在微博上“几乎每样想做的事父亲都做了”父亲终究没有吃到自己亲手种下的蔬菜,母亲将他生前种下的苋菜做成梅干菜,还把南瓜子取出来晒干,这些食物陈作兵现在还没有吃完。

陈作兵说,如果父亲一直在医院里,现在肯定还活着,身上插着七八根管子,每天消瘦下去,脱发,腹胀,“一定是做不了这么多事的,和他的亲人和朋友一一告别,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聊天,种菜,几乎每样想做的事他都做了。

”2012年5月3日,杭州《都市快报》将陈作兵写在杭州论坛上的医生手记发表在微博上,这份描写了父亲最后救治过程的日记,仅1610字,很快被转发6000多次。

陈作兵陆续开始接到熟人和朋友的电话。

那些还正在被肿瘤折磨的患者,从几十岁到近九十高龄,都期望听到最诚实的意见:究竟是在现有情况下继续做放疗化疗药物治疗,还是珍惜最后的时光和亲人相聚?在陈作兵进修学习的英国格洛斯特郡皇家医院(全民健康服务体系非营利性医院),按照医疗程序,这样重要的决定,首先会由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疗顾问根据治疗进展和病人情况作出评估,然后由两名以上主治大夫作出决定。

在打来咨询的电话中,有的患者放疗效果很好,针对这样对治疗很敏感的患者,陈作兵建议继续治疗,那些肿瘤发展速度很快,处于恶性晚期的患者,出于谨慎,陈作兵要看完病情资料再发表意见,“这毕竟是在中国。

”陈作兵觉得,78岁的父亲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他平静地离开了,有尊严地走了,“父亲如果还能自己决定的话,一定会同意我的决定。

”他坐在父亲临走前坐过的那张办公桌前,强忍着泪水和哭泣的冲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