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德国问题与欧洲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德国问题与欧洲安全
学习提示:赔款问题是德国问题中的棘手问题,但最终不了了之,有利于德国的复兴。在处理德国问题上,英法分歧严重,这是战后初期欧洲政治的主要特征,也是促使德国重新复兴的重要因素。英国外交政策发生了由惩罚德国向同情安抚德国甚至扶植德国的转变。法国的外交政策是一种防御性的政策,由于国力衰弱和外交无能,在欧洲政治现实面前步步退却。普遍裁军没有实际效果,并最终成为变相的军备竞赛。
学习要点:
1、 德国赔款问题何以不了了之。
2、 欧洲列强的安全努力及失败原因。
3、 苏俄在热那亚会议前后如何摆脱孤立。
4、 英法在对德政策上的调整。
第一节 德国赔款问题
一、列强在赔款问题上的分歧
《凡尔赛和约》规定战后组织一个赔款委员会。由英法意比四国组成,法国代表担任主席。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斯帕会议,规定了各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
1921年3月,伦敦会议,强迫德国接受协约国规定的赔偿时间表,德国拒绝,协约国决定对德国实行制裁。3月8日,出兵占领了莱茵河东岸的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和鲁尔奥尔特。
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320亿美元)。德国抵制赔款——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以财政破产为借口拒缴赔款。
1922年7月12日,德国要求延期交付已到期的1921年赔款额。法反对,英支持。法国希望获得最大限度的赔款,尽量削弱德国。英国担心德国经济因赔款崩溃而不利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德国的复兴有助于平衡法国;德国的衰落和工人运动兴起可能倒向苏俄。美国因战债而与赔款问题关联。英法准备以赔款来偿还战债。美国意图借赔款问题插手欧洲经济事务。向德国输入资本,可以使德国经济活跃起来,为德国履行赔款提供物质条件,有助于加强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取得赔款问题主导权。
二、鲁尔危机
1923年1月9日,赔偿委员会确认德国蓄意违反履行赔偿的义务。1月11日,法、比军队占领鲁尔。1月13日,德国政府宣布“消极抵抗”。1923年8月13日,斯特莱斯曼取代古诺任总理,决定寻求英美的支持,以对法国施加压力。9月26日,放弃“消极抵抗”。法国面临内外压力,同意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重新评估和处理赔款问题。
三、《道威斯计划》
1923年11月30日,赔款委员会设立由美、英、法、意、比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家委员会。第一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主持,研究稳定德国金融和平衡德国预算问题;第二委员会由英国财政专家麦克纳任主席,负责确定德

国外流资金的数目和追回途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落在美英、尤其是美国手中。
1924年7月,伦敦会议批准“道威斯计划”。1924年9月1日,“道威斯计划”开始实行。1925年7月,法比军队撤出鲁尔。
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是协约国对德政策的转折点。它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实际放弃了对德国蓄意不履行赔款义务时实行制裁的权利,并以向德国提供大量贷款的方式变削弱德国的政策为复兴德国的方针。1924-1929年德国偿付85亿马克的赔款,获得约135亿的外国投资和借款。德国的恢复与发展,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进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塞条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法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到沉重打击,英国的均势政策取得一定成功,美国则在经济上迅速向欧洲渗透,为政治上逐渐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预提供了前提条件。
四、《杨格计划》
1928年德国要求修改赔款计划:一,德国根据《道威斯计划》一直偿付赔款,但协约国却仍坚持对德国的财政实施监督,德国政府反感;二德国解除了武装,并于1926年9月加入国联,同其他国家享有平等地位,但协约国仍在莱茵区维持驻军,德国企图以履行赔款为条件要求外国军队撤出;三,德国借口经济困难希望减少1921年4月伦敦会议时确定的1320亿马克的总额。
1929年2月11日,由美、英、法、德、比、意、日等国专家组成的、以美国财政专家杨格为主席的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
1929年6月7日,《杨格计划》。德国坚持以协约国占领军撤出莱茵区为接受《杨格计划》的条件。协约国同意至迟于1930年6月30日前从莱茵兰撤军完毕,比《凡尔塞条约》规定的期限提前了4年6个月。1930年1月20日,“杨格计划”正式通过。
1930年6月,协约国军队全部撤出德国领土。德国结束了战后的半占领状态,为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创造了条件。美国则通过国际清算银行的操纵,扩大了对欧洲政治和经济事务的影响。
五、胡佛《缓债宣言》与洛桑会议
受经济大危机影响,1931年6月20日,兴登堡致电胡佛,声称无力还债。美国意识到,德国经济的衰退关系到欧洲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美国的投资安全,因此对实际上与战债密切相关的赔款问题必须给以重新考虑。
1931年6月20日,《缓债宣言》:从当年7月起“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各政府间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利”;重申德国赔款问题完全是一个欧洲问题,与美国无关;其它国家欠美国的债务不能取消。
英意同意。法国因英德赔款超过所付战债而反对。7月6日,美法协议:德国仍须支付无条件赔款;法国将所得无

条件赔款借贷给德国铁路公司;德国缓付的赔款及其利息应自1933年起分10年偿还。1932年1月,德国宣布将无力也不会在任何条件下支付赔款,使赔款问题再度升级。1932年7月9日,《洛桑协定》:德国最后须缴付30亿马克,在缓付3年后,应于37年内全部付清,一部分作为国际基金,一部分付于美国。
与会各国还达成一个各国放弃赔款应以美国放弃战债为条件的“君子协定”。美国坚决反对勾销或减少战债。《洛桑协定》始终未获批准。德国从此停止支付赔款,协约各国也无意继续偿还战债。1932年10月,法国带头停止还债。英国在1933年偿还当年应付债款后也开始停止还债。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约翰逊法案》,禁止向未还清战债的国家提供贷款。
赔款问题最终在极有利于德国的情况下获得了解决。它使德国从此摆脱了《凡尔塞条约》的经济束缚,为纳粹党上台后发展军事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节 欧洲安全问题
一、欧洲安全保障问题的提出
法国的外交政策以保持《凡尔塞条约》所规定的现状和为法国安全为核心——谋求英美以条约形式保证法德边界现状,建立联盟体系,在国联谋求集体安全。
1920年9月,法比对德侵略共同行动的军事协定;1921年2月,法波同盟条约;1921年4月,捷、罗、南缔结三项双边同盟条约,“小协约国”。1924年11月,法捷同盟条约;1926年6月,法罗友好条约;1927年11月,法南友好条约。
各中小国家位于德、苏之间,既怕德国,又怕苏联,实难发挥钳制德国和遏制苏联的双重作用。
1925年出任外长的白里安主张改善法德关系,争取在英国的支持下通过与德国协商解决安全保证问题。
德国外交的基本目标是摆脱《凡尔塞条约》的束缚,重新恢复大国地位,阻止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对德国的任意制裁,逐步恢复被占领的莱茵兰,在自己军事力量未恢复之前,改善与法国的关系,适当满足法国关于安全保障的要求,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斯特莱斯曼利用《道威斯计划》后对德国的有利形势,主张调整对法关系,与协约国和解。1924年12月,正式向协约国提出加入国际联盟问题,并得到英国支持。
英国把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保持大英帝国作为头等大事,不愿对欧洲大陆承担广泛的义务,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欧洲的最大安全。反对法国过于强大和任意制裁德国,担心残破的德国有利于法国称霸欧洲,使德苏接近并促使德国革命发展,从而在根本上破坏欧洲的军事。英国也深知自身的安全与法国的安全密切相关,反对德国复仇,破坏莱茵兰现状。英国选择支持法德和解,

缔结包括法德在内的安全保证公约,解除法国对安全的担忧,并促使法国逐步撤军莱茵兰,同时把德国拉入西方集团。美国支持英国。
1925年1月和2月,德国分别向英、法、比、意递交缔结莱茵公约的备忘录,建议在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结一项维持现状、相互保证安全与和平解决争端的安全保证公约。法国要求德国对其东部边界同时给以保证,遭到拒绝。
二、《洛加诺公约》
1925年10月5日,德、比、法、英、意、波、捷,洛加诺会议。
《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相互保证条约》——《莱茵保安公约》,德国与比、法、波、捷仲裁条约;法国与波、捷克相互保证条约。
会议允许德国有保留条件地加入国联。
作用与影响:法国在欧洲的地位遭到极大削弱。不仅在德国违约时不能单独实行制裁,而且自身边界还要依赖英、意的保证,但这种保证却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措施。公约对德国的东部边界未予保证,从而严重打击了法国的同盟体系。一旦协约国从莱茵兰全部撤军,法国的安全将再次成为问题。德国摆脱了战败国地位,争取了与法国的平等,并为收复莱茵兰创造了条件,成功地拒绝对波、捷边界给予保证,为今后向东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作为《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成为德国恢政治大国地位的第一步。1926年9月,德国正式加入国联,并成为行政院常任理事国,终于重新跻身于西方大国行列。英国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从而处于欧洲政治的支配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抑制法国、扶植并限制德国拉加大德苏关系距离的目的。
《洛迦诺公约》被评为“绥靖主义的先驱”:一,它为德国取得了英法撤离莱茵区的承诺,恢复德国领土主权,英法放弃以国联名义监控德国的军事发展,从此无法钳制德国的军备扩张;二,英国认为公约可以满足法国的安全要求,在外交上不再偏袒法国,而对德国宽容;三,英法在洛迦诺会议上默许德国可以变更东部边界,为德国日后的扩张埋下隐患。
三、《非战公约》
法国利用各国人民对集体安全和持久和平的渴望,特别是美国的和平主义思潮,争取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对法国的安全承担义务,巩固自己在欧洲的地位。
1927年6月,白里安照会凯洛格,提出缔结法美双边友好条约草案。美国避免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为不损害美国的和平形象,凯洛格决定把双边条约变成多边非战公约。既有利于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安全,又可以削弱国联的影响,提高美国的国地位。
1927年12月,凯洛格照会白里安先由美法英德意日签署多边非战公约

。1928年8月27日,德、美、法、英、比、意、波、捷等15国代表,巴黎,《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非战公约》——《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巴黎公约》。
作用与影响:公约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能规定任何明确的责任,也不要求各国为此而作出任何实际的牺牲;既未涉及裁军问题,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只是一纸原则声明。列强还提出了保留条件,即拥有自己“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四、《伦敦海军公约》
华盛顿会议后,各国把扩张海军的重点放在发展非主力舰上,尤其是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1927年2月,美国照会英法意日四国,倡议召开海军会议,讨论限制非主力舰的发展。美国意图把华盛顿会议上关于主力舰的比例推广到非主力舰上,以限制英日。
1927年6月30日,美英日三国在日内瓦召开海军会议。在裁减巡洋舰问题上美英分歧。受经济危机影响,美英就海军军备问题协调立场。1930年1月21日,五国海军会议在伦敦召开。4月22日《伦敦海军公约》。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苏联对外关系的发展
一、 苏俄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西方列强支持反革命的原因:消灭革命的影响;使俄国重新回到战争中;保护协约国军用物资;布尔什维克将外国财产收归国有和拒付外国债务使相关利益集团持敌对态度。
1918年3月,英军在北方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4月,日军在海参崴登陆,8月英、美侵入。1918年春,捷克军团叛乱。
1918年11月,前沙皇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发动军事政变。1919年3月,高加索的邓尼金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发动进攻。1920年4月,波兰军队入侵苏俄。7月,图哈切夫斯基指挥西线红军反攻,逼近华沙。10月,苏波停战协定。1921年3月18日,里加条约。1920年4月,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成立远东共和国。1922年10月,进军海参崴。1922年11月,远东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二、 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
1921年3月16日,英国同苏俄在伦敦签订了《临时贸易协定》,规定两国建立通商关系并互派实际享有外交特权的商务代表,而其他有关争议留待将来缔结全面和约时解决。该协定标志着苏俄打破列强对它实行经济封锁的开端。
为消除各国反苏俄的借口债务问题,苏俄政府决定有条件地承认

俄国所欠外债(战债除外)。1921年12月,苏俄政府照会美英法意日,表示愿意对其他国家及其国民承认1914年以前沙皇政府所借的外债,条件是必须给予苏俄政府以优惠条件以确保它有能力偿还外债;必须停止威胁苏维埃共和国及友邦远东共和国的安全;必须与苏维埃国家缔结全面和约,承认苏维埃政府。为解决彼此提出的要求,并研究有关建立欧洲和平与经济合作问题,苏俄建议召开国际会议。
1921年1月,协约国最高委员会戛纳会议建议在热那亚举行欧洲经济会议,邀请苏俄参加。1921年1月7日,意大利向苏俄发出参加热那亚会议的正式邀请。
苏俄政府认为,协约国邀请苏俄参加这一会议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体系的关系和斗争从战场转向外交和经济领域,从而有利于国际形势缓和。为实现各苏维埃国家的外交联合,以抵制列强结成反苏统一战线或支持白匪参加会议的可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远东共和国等9个苏维埃共和国代表于2月22日在莫斯科签订协定,授权苏俄代表在热那亚会议上维护它们的共同利益并签署可能达成的一切协议。
1922年4月10日,热那亚会议开幕。协约国与苏俄谈判陷入僵局,苏俄代表工作重点转向德国。
三、《拉巴洛协定》
德国与苏俄因德国投资被国有化问题而矛盾。但有接近苏俄的倾向:传统贸易关系,与协约国的矛盾。1922年4月16日,《拉巴洛条约》。协定使德与苏俄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战后以来在外交上的孤立地位。对协约国则意味着反苏统一战线的破产。
四、苏俄对华政策与1924年《中苏协定》
1918年7月,苏维埃政府通知北京政府,表示愿意与中国进行谈判,废除沙俄在华特权,取消不平等条约,在新的基础上建立两国外交关系。段祺瑞政府未接受。
1919年7月25日,《苏俄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即第一次对华宣言。8月,苏俄代表尤林率团到北京谈判,北京政府决定终止对前沙俄使节的承认,没有恢复两国邦交。1920年9月27日,苏俄政府发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备忘录》,即第二次对华宣言。北京政府未做反应。1921年12月12日,苏俄政府派菲克斯为首的商务代表团到北京谈判,北京政府反应冷淡,认为菲克斯没有足够的权限谈判解决两国悬案。1922年7月26日,苏俄任命越飞为全权代表使华。苏俄希望建交。中国方面以苏俄军队从外蒙古撤军为先决条件,并希望将中东铁路及利益无偿归还中国。1923年9月2日,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赴华谈判。
1924年5月21日,《中苏协定》。包括《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暂时管理中东路协定》。协

定没有明确表示应废除承认外蒙古为独立国家的《苏蒙友好协定》(1921年11月),而且苏军仍驻扎在外蒙古,使中国政府未能在事实上行使对外蒙古的主权。苏方在中东铁路各级管理机关的人员配备上占据着优势地位,仍控制这整个中东铁路的行政大权。
五、资本主义国家承认苏联
1924年2月1日,英苏建交。2月7日,意苏建交。挪威、奥地利、希腊、瑞典、丹麦、墨西哥。10月,法苏建交。1925年1月,日苏建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