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立体几何的平行与垂直证明(教师)
立体几何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在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平行指的是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在平面内没有交点,而垂直则表示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之间存在90度的夹角。
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平面是否平行或垂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的性质。
一、平行线的证明方法1. 共面法:若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且没有交点,则它们是平行线。
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平面,使得这两条直线在该平面内且没有交点。
通过构建图形或使用法向量等方法,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共面且没有交点,从而得出它们是平行线的结论。
2. 平行线定理:若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分别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也是平行线。
这一方法常用于证明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构建平行线与其他直线的交点关系,可以得出所求结论。
3. 平行线的性质:在平面几何中,平行线具有很多性质。
常见的平行线定理包括等角定理、同位角定理、内错角定理等。
通过运用这些性质,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二、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1. 垂直定理: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两个互为相应角。
根据这一定理,我们可以通过证明两个角互为相应角,从而得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结论。
2. 垂线定理: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
这一方法常用于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
通过计算两条直线的斜率,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则可以得出它们垂直的结论。
3. 垂直角的性质:在平面几何中,垂直角的性质是我们常用的性质之一。
两条直线垂直时,其错角是互相垂直的。
通过构建直线的错角,可以证明所求的两条直线垂直关系。
三、平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1. 共面定理:在空间几何中,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直线如果在同一个平面内,则它们是共面的。
通过在空间中构建直线和平面的关系,可以证明所求直线是否共面。
2. 平行平面定理:若两个平面各与第三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也是平行的。
2022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2022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最新考纲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单定理.知识梳理1.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果表示非零向量a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直线l平行或重合,则称此向量a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2)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则向量a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2.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位置关系向量表示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n1,n2l1∥l2n1∥n2⇔n1=λn2 l1⊥l2n1⊥n2⇔n1·n2=0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n,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l∥αn⊥m⇔n·m=0 l⊥αn∥m⇔n=λm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m α∥βn∥m⇔n=λm α⊥βn⊥m⇔n·m=0[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1.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仍离不开立体几何中的定理.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来证明线面平行,仍需强调直线在平面外.2.用向量证明立体几何问题,写准点的坐标是关键,要充分利用中点、向量共线、向量相等来确定点的坐标.诊断自测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2)若直线a 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量平行,则a ∥α.( )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4)若直线a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垂直,则a ∥α.( ) 解析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不是唯一的,有无数多个; (2)a ⊥α;(3)两平面平行或重合;(4)a ∥α或a ⊂α. 答案 (1)× (2)× (3)× (4)×2.(选修2-1P104练习2改编)已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 1=(2,3,5),n 2=(-3,1,-4),则( ) A.α∥βB.α⊥βC.α,β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均不对解析 ∵n 1≠λn 2,且n 1·n 2=2×(-3)+3×1+5×(-4)=-23≠0,∴α,β相交但不垂直. 答案 C3.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0,-4),则( ) A.l ∥α B.l ⊥α C.l ⊂αD.l 与α斜交解析 ∵a =(1,0,2),n =(-2,0,-4), ∴n =-2a ,即a ∥n .∴l ⊥α. 答案 B4.已知A (1,0,0),B (0,1,0),C (0,0,1),则下列向量是平面ABC 法向量的是( )A.(-1,1,1)B.(1,-1,1)C.⎝ ⎛⎭⎪⎫-33,-33,-33D.⎝ ⎛⎭⎪⎫33,33,-33解析 设n =(x ,y ,z )为平面ABC 的法向量, 则⎩⎪⎨⎪⎧n ·AB →=0,n ·AC →=0,化简得⎩⎨⎧-x +y =0,-x +z =0,∴x =y =z .答案 C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是D 1D 的中点,N 是A 1B 1的中点,则直线ON ,AM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 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D →,AA 1→所在直线为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 (0,0,0),M ⎝ ⎛⎭⎪⎫0,1,12,O ⎝ ⎛⎭⎪⎫12,12,0,N ⎝ ⎛⎭⎪⎫12,0,1.AM →·ON →=⎝ ⎛⎭⎪⎫0,1,12·⎝ ⎛⎭⎪⎫0,-12,1=0,∴ON 与AM 垂直. 答案 垂直考点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例1】 (一题多解)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AD ⊥平面BCD ,BC ⊥CD ,AD =2,BD =22,M 是AD 的中点,P 是BM 的中点,点Q 在线段AC 上,且AQ =3QC . 证明:PQ ∥平面BCD .证明 法一 如图,取BD 的中点O ,以O 为原点,OD ,OP 所在射线分别为y , 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题意知,A (0,2,2),B (0,-2,0),D (0,2,0). 设点C 的坐标为(x 0,y 0,0). 因为AQ→=3QC →, 所以Q ⎝ ⎛⎭⎪⎫34x 0,24+34y 0,12.因为M 为AD 的中点,故M (0,2,1). 又P 为BM 的中点,故P ⎝ ⎛⎭⎪⎫0,0,12,所以PQ→=⎝ ⎛⎭⎪⎫34x 0,24+34y 0,0. 又平面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a =(0,0,1),故PQ→·a =0.又PQ ⊄平面BCD , 所以PQ ∥平面BCD .法二 在线段CD 上取点F ,使得DF =3FC ,连接OF ,同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 ,B ,C 的坐标,设点C 坐标为(x 0,y 0,0). ∵CF→=14CD →,设点F 坐标为(x ,y ,0),则 (x -x 0,y -y 0,0)=14(-x 0,2-y 0,0), ∴⎩⎪⎨⎪⎧x =34x 0,y =24+34y 0,∴OF →=⎝ ⎛⎭⎪⎫34x 0,24+34y 0,0又由法一知PQ→=⎝ ⎛⎭⎪⎫34x 0,24+34y 0,0, ∴OF→=PQ →,∴PQ ∥OF .又PQ ⊄平面BCD ,OF ⊂平面BCD , ∴PQ ∥平面BCD .规律方法 1.恰当建立坐标系,准确表示各点与相关向量的坐标,是运用向量法证明平行和垂直的关键.2.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只须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共面,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然后说明直线在平面外即可.这样就把几何的证明问题转化为向量运算.【训练1】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E ,F ,G 分别为AB ,AD ,AA 1的中点,求证:平面EFG ∥平面B 1CD 1. 证明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A (1,0,0),B (1,1,0),C (0,1,0),D (0,0,0),A 1(1,0,1),B 1(1,1,1),D 1(0,0,1).得E ⎝ ⎛⎭⎪⎫1,12,0,F ⎝ ⎛⎭⎪⎫12,0,0,G ⎝ ⎛⎭⎪⎫1,0,12, EF →=⎝ ⎛⎭⎪⎫-12,-12,0,EG →=⎝ ⎛⎭⎪⎫0,-12,12. 设n 1=(x 1,y 1,z 1)为平面EFG 的法向量,n 2=(x 2,y 2,z 2)为平面B 1CD 1的一个则⎩⎪⎨⎪⎧n 1·EF →=0,n 1·EG →=0,即⎩⎪⎨⎪⎧-12x 1-12y 1=0,-12y 1+12z 1=0.令x 1=1,可得y 1=-1,z 1=-1, 同理可得x 2=1,y 2=-1,z 2=-1. 则n 1=(1,-1,-1),n 2=(1,-1,-1). 由n 1=n 2,得平面EFG ∥平面B 1CD 1. 考点二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例2】 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 =∠BCD =90°,AB =BC =PB =PC =2CD ,侧面PBC ⊥底面ABCD .证明: (1)P A ⊥BD ;(2)平面P AD ⊥平面P AB .证明 (1)取BC 的中点O ,连接PO ,∵平面PBC ⊥底面ABCD ,BC 为交线,PO ⊂平面PBC ,△PBC 为等边三角形,即PO ⊥BC , ∴PO ⊥底面ABCD .以BC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以BC 所在直线为x 轴,过点O 与AB 平行的直线为y 轴,OP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不妨设CD =1,则AB =BC =2,PO = 3.∴A (1,-2,0),B (1,0,0),D (-1,-1,0),P (0,0,3). ∴BD →=(-2,-1,0),P A →=(1,-2,-3). ∵BD →·P A →=(-2)×1+(-1)×(-2)+0×(-3)=0,∴P A ⊥BD , ∴P A ⊥BD .(2)取P A 的中点M ,连接DM ,则M ⎝ ⎛⎭⎪⎫12,-1,32.∵DM →=⎝ ⎛⎭⎪⎫32,0,32,PB →=(1,0,-3),∴DM→·PB →=32×1+0×0+32×(-3)=0, ∴DM→⊥PB →,即DM ⊥PB .∵DM →·P A →=32×1+0×(-2)+32×(-3)=0, ∴DM →⊥P A →,即DM ⊥P A .又∵P A ∩PB =P ,P A ,PB ⊂平面P AB , ∴DM ⊥平面P AB . ∵DM ⊂平面P AD , ∴平面P AD ⊥平面P AB .规律方法 1.利用已知的线面垂直关系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写出相关点的坐标,从而将几何证明转化为向量运算.其中灵活建系是解题的关键. 2.用向量证明垂直的方法(1)线线垂直:证明两直线所在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即证它们的数量积为零. (2)线面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或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3)面面垂直: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或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训练2】 如图,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O 为底面中心,A 1O ⊥平面ABCD ,AB =AA 1= 2.证明:A 1C ⊥平面BB 1D 1D .证明 由题设易知OA ,OB ,OA 1两两垂直,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AB =AA 1=2,所以OA =OB =OA 1=1,所以A (1,0,0),B (0,1,0), C (-1,0,0),D (0,-1,0),A 1(0,0,1). 由A 1B 1→=AB →,易得B 1(-1,1,1).因为A 1C →=(-1,0,-1),BD →=(0,-2,0),BB 1→=(-1,0,1), 所以A 1C →·BD →=0,A 1C →·BB 1→=0, 所以A 1C ⊥BD ,A 1C ⊥BB 1.又BD ∩BB 1=B ,BD ,BB 1⊂平面BB 1D 1D , 所以A 1C ⊥平面BB 1D 1D .考点三 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多维探究) 命题角度1 与平行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例3-1】 (2016·北京卷改编)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P A ⊥PD ,P A =PD ,AB ⊥AD ,AB =1,AD =2,AC =CD = 5.(1)求证:PD ⊥平面P AB ;(2)在棱P A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BM ∥平面PCD ?若存在,求AMAP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证明 因为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AD , 所以AB ⊥平面P AD ,所以AB ⊥PD .又因为P A ⊥PD 且AB ∩P A =A ,P A ,AB ⊂平面P AB ,所以PD ⊥平面P AB .(2)解 取AD 的中点O ,连接PO ,CO . 因为P A =PD ,所以PO ⊥AD .又因为PO ⊂平面P AD ,平面P AD ⊥平面ABCD , 所以PO ⊥平面ABCD .因为CO ⊂平面ABCD ,所以PO ⊥CO . 因为AC =CD ,所以CO ⊥AD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题意得,A (0,1,0),B (1,1,0),C (2,0,0), D (0,-1,0),P (0,0,1).设M 是棱P A 上一点,则存在λ∈[0,1],使得AM →=λAP →.因此M (0,1-λ,λ),BM→=(-1,-λ,λ).因为BM ⊄平面PCD ,所以BM ∥平面PCD , 当且仅当BM→·n =0,即(-1,-λ,λ)·(1,-2,2)=0,解得λ=14. 所以在棱P A 上存在点M ,使得BM ∥平面PCD , 此时AM AP =14.命题角度2 与垂直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例3-2】 如图,正方形ADEF 所在平面和等腰梯形ABCD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BC =4,AB =AD =2. (1)求证:AC ⊥BF ;(2)在线段BE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平面P AC ⊥平面BCEF ?若存在,求出BP PE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 ∵平面ADEF ⊥平面ABCD ,平面ADEF ∩平面ABCD =AD ,AF ⊥AD ,AF ⊂平面ADEF , ∴AF ⊥平面ABCD .又AC ⊂平面ABCD ,∴AF ⊥AC .过A 作AH ⊥BC 于H ,则BH =1,AH =3,CH =3,∴AC =23,∴AB 2+AC 2=BC 2,∴AC ⊥AB , ∵AB ∩AF =A ,AB ,AF ⊂平面F AB , ∴AC ⊥平面F AB ,∵BF ⊂平面F AB ,∴AC ⊥BF .(2)解 存在.由(1)知,AF ,AB ,AC 两两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AB→,AC →,AF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2,0,0),C (0,23,0),E (-1,3,2).假设在线段BE 上存在一点P 满足题意,则易知点P 不与点B ,E 重合, 设BP →=λPE →,则λ>0,P ⎝ ⎛⎭⎪⎫2-λ1+λ,3λ1+λ,2λ1+λ. 设平面P A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由AP →=⎝ ⎛⎭⎪⎫2-λ1+λ,3λ1+λ,2λ1+λ,AC →=(0,23,0), 得⎩⎨⎧m ·AP →=2-λ1+λx +3λ1+λy +2λ1+λz =0,m ·AC →=23y =0,即⎩⎪⎨⎪⎧y =0,z =λ-22λx ,令x =1,则z =λ-22λ, 所以m =⎝⎛⎭⎪⎫1,0,λ-22λ为平面P AC 的一个法向量. 同理,可求得n =⎝ ⎛⎭⎪⎫1,33,1为平面BCEF 的一个法向量.当m ·n =0,即λ=23时,平面P AC ⊥平面BCEF ,故存在满足题意的点P ,此时BP PE =23.规律方法 解决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基本方法(1)通常假设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 (2)探索性问题的关键是设点:①空间中的点可设为(x ,y ,z );②坐标平面内的点其中一个坐标为0,如xOy 面上的点为(x ,y ,0);③坐标轴上的点两个坐标为0,如z 轴上的点为(0,0,z );④直线(线段)AB 上的点P ,可设为AP →=λAB →,表示出点P 的坐标,或直接利用向量运算.提醒 解这类问题时要利用好向量垂直和平行的坐标表示. 【训练3】 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C 1C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AB =3,BC =5. (1)求证:AA 1⊥平面ABC ;(2)证明:在线段BC 1上存在点D ,使得AD ⊥A 1B ,并求BDBC 1的值.证明 (1)因为AA 1C 1C 为正方形,所以AA 1⊥AC .因为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AA 1⊂平面AA 1C 1C ,且AA 1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C ,所以AA 1⊥平面ABC .(2)由(1)知AA 1⊥AB ,AA 1⊥AC .由题知AB =3,BC =5,AC =4,所以AB ⊥AC . 如图,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B (0,3,0),A 1(0,0,4),B 1(0,3,4),C 1(4,0,4). 设D (x ,y ,z )是直线BC 1上的一点,且BD →=λBC →1,所以(x ,y -3,z )=λ(4,-3,4), 解得x =4λ,y =3-3λ,z =4λ, 所以AD→=(4λ,3-3λ,4λ). 由AD →·A 1B →=0,A 1B →=(0,3,-4),则9-25λ=0,解得λ=925.因为925∈[0,1],所以在线段BC 1上存在点D ,使得AD ⊥A 1B ,此时,BD BC 1=λ=925.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2,-4,k ),若α∥β,则k 等于( ) A.2B.-4C.4D.-2解析 ∵α∥β,∴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21=-42=k -2,∴k =4.答案 C2.若AB →=λCD →+μCE →,则直线AB 与平面CDE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C.在平面内D.平行或在平面内解析 ∵AB→=λCD →+μCE →,∴AB →,CD →,CE →共面.则AB 与平面CDE 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在平面内. 答案 D3.已知平面α内有一点M (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6,-3,6),则下列点P 中,在平面α内的是( ) A.P (2,3,3)B.P (-2,0,1)C.P (-4,4,0)D.P (3,-3,4)解析 逐一验证法,对于选项A ,MP →=(1,4,1),∴MP→·n =6-12+6=0,∴MP →⊥n ,∴点P 在平面α内,同理可验证其他三个点不在平面α内. 答案 A4.(2018·郑州月考)如图,F 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CD 的中点.E 是BB 1上一点,若D 1F ⊥DE ,则有( ) A.B 1E =EB B.B 1E =2EB C.B 1E =12EB D.E 与B 重合解析 分别以DA ,DC ,DD 1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D (0,0,0),F (0,1,0),D 1(0,0,2),设E (2,2,z ),D 1F →=(0,1,-2),DE →=(2,2,z ),∵D 1F →·DE →=0×2+1×2-2z =0,∴z =1,∴B 1E =EB . 答案 A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的点,A 1M =AN =2a 3,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 ) A.斜交 B.平行C.垂直D.MN 在平面BB 1C 1C 内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于A 1M =AN =2a 3,则M ⎝ ⎛⎭⎪⎫a ,2a 3,a 3,N ⎝ ⎛⎭⎪⎫2a 3,2a 3,a ,MN →=⎝ ⎛⎭⎪⎫-a 3,0,2a 3. 又C 1D 1⊥平面BB 1C 1C ,所以C 1D 1→=(0,a ,0)为平面BB 1C 1C 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MN →·C 1D 1→=0,所以MN →⊥C 1D 1→,又MN ⊄平面BB 1C 1C , 所以MN ∥平面BB 1C 1C . 答案 B二、填空题6.(2018·武汉调研)已知平面α内的三点A (0,0,1),B (0,1,0),C (1,0,0),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n =(-1,-1,-1),则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 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x ,y ,z ), 由m ·AB →=0,得x ·0+y -z =0⇒y =z , 由m ·AC →=0,得x -z =0⇒x =z ,取x =1, ∴m =(1,1,1),m =-n ,∴m ∥n ,∴α∥β. 答案 α∥β7.(2018·西安调研)已知AB →=(1,5,-2),BC →=(3,1,z ),若AB →⊥BC →,BP →=(x -1,y ,-3),且BP ⊥平面ABC ,则实数x +y =________.解析由条件得⎩⎨⎧3+5-2z =0,x -1+5y +6=0,3(x -1)+y -3z =0,解得x =407,y =-157,z =4, ∴x +y =407-157=257. 答案 2578.已知点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如果AB →=(2,-1,-4),AD →=(4,2,0),AP→=(-1,2,-1).对于结论:①AP ⊥AB ;②AP ⊥AD ;③AP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④AP→∥BD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 ∵AB→·AP →=0,AD →·AP →=0,∴AB ⊥AP ,AD ⊥AP ,则①②正确.又AB→与AD →不平行,∴AP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则③正确.由于BD→=AD →-AB →=(2,3,4),AP →=(-1,2,-1), ∴BD →与AP →不平行,故④错误. 答案 ①②③ 三、解答题9.(一题多解)如图所示,平面P AD ⊥平面ABCD ,ABCD 为正方形,△P AD 是直角三角形,且P A =AD =2,E ,F ,G 分别是线段P A ,PD ,CD 的中点.求证:PB ∥平面EFG . 证明 ∵平面P AD ⊥平面ABCD ,且ABCD 为正方形, ∴AB ,AP ,AD 两两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右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2,0,0),C (2,2,0),D (0,2,0),P (0,0,2),E (0,0,1),F (0,1,1),G (1,2,0). 法一 ∴EF→=(0,1,0),EG →=(1,2,-1),设平面EFG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EF →=0,n ·EG →=0,即⎩⎨⎧y =0,x +2y -z =0,令z =1,则n =(1,0,1)为平面EFG 的一个法向量, ∵PB→=(2,0,-2),∴PB →·n =0,∴n ⊥PB →, ∵PB ⊄平面EFG ,∴PB ∥平面EFG .法二 PB→=(2,0,-2),FE →=(0,-1,0),FG→=(1,1,-1).设PB →=sFE →+tFG →, 即(2,0,-2)=s (0,-1,0)+t (1,1,-1),∴⎩⎨⎧t =2,t -s =0,-t =-2,解得s =t =2.∴PB →=2FE →+2FG →,又∵FE→与FG →不共线,∴PB →,FE →与FG →共面.∵PB ⊄平面EFG , ∴PB ∥平面EFG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2,四边形BDEF 是平行四边形,BD 与AC 交于点G ,O 为GC 的中点,FO =3,且FO ⊥平面ABCD .(1)求证:AE ∥平面BCF ; (2)求证:CF ⊥平面AEF .证明 取BC 中点H ,连接OH ,则OH ∥BD , 又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C ⊥BD ,∴OH ⊥AC ,故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 (3,0,0),C (-1,0,0),D (1,-2,0),F (0,0,3),B (1,2,0).BC→=(-2,-2,0),CF →=(1,0,3),BF →=(-1,-2,3).(1)设平面BC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2x -2y =0,x +3z =0,取z =1,得n =(-3,3,1). 又四边形BDEF 为平行四边形, ∴DE→=BF →=(-1,-2,3), ∴AE→=AD →+DE →=BC →+BF → =(-2,-2,0)+(-1,-2,3)=(-3,-4,3), ∴AE→·n =33-43+3=0,∴AE →⊥n , 又AE ⊄平面BCF ,∴AE ∥平面BCF .(2)AF →=(-3,0,3),∴CF →·AF →=-3+3=0,CF →·AE→=-3+3=0,∴CF →⊥AF →,CF →⊥AE →, 又AE ∩AF =A , AE ,AF ⊂平面AEF , ∴CF ⊥平面AEF .能力提升题组 (建议用时:20分钟)11.如图,正方形ABCD 与矩形AC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 =2,AF =1,M 在EF 上,且AM ∥平面BDE .则M 点的坐标为( )A.(1,1,1)B.⎝ ⎛⎭⎪⎫23,23,1 C.⎝ ⎛⎭⎪⎫22,22,1D.⎝⎛⎭⎪⎫24,24,1 解析 设AC 与BD 相交于O 点,连接OE ,由AM ∥平面BDE ,且AM ⊂平面ACEF ,平面ACEF ∩平面BDE =OE ,∴AM ∥EO , 又O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交点, ∴M 为线段EF 的中点.在空间坐标系中,E (0,0,1),F (2,2,1). 由中点坐标公式,知点M 的坐标⎝ ⎛⎭⎪⎫22,22,1.答案 C12.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E ,F 分别是棱BC ,DD 1上的点,如果B 1E ⊥平面ABF ,则CE 与DF 的和的值为________.解析 以D 1A 1,D 1C 1,D 1D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CE =x ,DF =y ,则易知E (x ,1,1),B 1(1,1,0),F (0,0,1-y ),B (1,1,1), ∴B 1E →=(x -1,0,1),∴FB →=(1,1,y ), 由于B 1E ⊥平面ABF ,所以FB →·B 1E →=(1,1,y )·(x -1,0,1)=0⇒x +y =1. 答案 113.如图,正△ABC 的边长为4,CD 为AB 边上的高,E ,F 分别是AC 和BC 边的中点,现将△ABC 沿CD 翻折成直二面角A -DC -B .(1)试判断直线AB 与平面DE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在线段B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AP ⊥DE ?如果存在,求出BPBC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AB ∥平面DEF ,理由如下:在△ABC 中,由E ,F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得EF ∥AB . 又因为AB ⊄平面DEF ,EF ⊂平面DEF , 所以AB ∥平面DEF .(2)以点D 为坐标原点,直线DB ,DC ,DA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 (0,0,2),B (2,0,0),C (0,23,0),E (0,3,1),故DE→=(0,3,1).假设存在点P (x ,y ,0)满足条件,则AP →=(x ,y ,-2),AP →·DE →=3y -2=0, 所以y =233.又BP→=(x -2,y ,0),PC →=(-x ,23-y ,0),BP →∥PC →, 所以(x -2)(23-y )=-xy ,所以3x +y =2 3. 把y =233代入上式得x =43,所以BP →=13BC →,BP BC=1 3.所以在线段BC上存在点P使AP⊥DE,此时。
高中数学专项提升——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
方法技巧专题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一、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知识框架cc∥∥b a ba ∥⇒二、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平行关系”常见证明方法1.1直线与直线平行的证明1.1.1利用某些平面图形的特性: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等1.1.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1.1.3利用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1.4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1.1.5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1.1.6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1.7利用平面内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1.8利用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1.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1.2.1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αbaabαβb a b a ////⇒⎪⎭⎪⎬⎫==γβγαβα βα⊥⊥b a ba ∥⇒b∥a b a αα⊂⊄α∥a ⇒αab1.2.2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推论: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βαaβαα∥⊂a β∥a ⇒1.2.3利用定义:直线在平面外,且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1.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1.3.1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ααββ////∩⊂⊂ba Pb a b a =αβ//⇒αβbaP1.3.2利用某些空间几何体的特性:如正方体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等1.3.3利用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1.例题【例1】如图,已知菱形ABCD ,其边长为2,60BAD ∠=,ABD ∆绕着BD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PBD∆,M 是PC 的中点.(1)求证://PA 平面MBD ;(2)求直线AD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证明(1)连结AC 交BD 于点O ,连结OM在菱形ABCD 中,O 为AC 中点, M 为PC 的中点∴OM 为∆APC 的中位线,∴OM ∥AP---------------(利用1.1.2中位线性质)又 OM ⊂面MBD ,且PA ⊄面MBD∴//PA 平面MBD----------------(利用1.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例2】已知四棱锥P-ABCD ,底面ABCD 是60=∠A 、边长为a 的菱形,又ABCD PD 底⊥,且PD=CD ,点M 、N 分别是棱AD 、PC 的中点.证明:DN//平面PMB 。
方法技巧专题05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
方法技巧专题05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平行与垂直证明是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用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证明问题。
一、平行性的证明方法:1.公共光线法:如果两条直线分别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在相交点处的两个对应的内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例如,如果直线AB和CD都与直线EF相交,在交点F处的∠AFC=∠DFB,则AB,CD。
2.反证法:假设AB和CD不平行,然后通过构造形式,证明得到矛盾。
例如,如果直线AB和CD不平行,则可以证明存在一条直线EF与这两条直线分别相交于F和G,且所形成的内角∠FAG=π/2-∠DAF≠π/2,则与直线EF平行,这是与已知条件矛盾的,所以AB,CD。
3.平行线性质法: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来证明其他线段平行。
例如,根据平行线的交角性质可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对平行线之一形成等于直角的角,则与另一条平行线也形成等于直角的角。
二、垂直性的证明方法:1.垂直线性质法:利用垂直线的性质来证明其他线段垂直。
例如,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E,且∠AED=∠BEC=π/2,则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
2.垂直线段法:如果两条线段的斜率之积为-1,则这两条线段垂直。
例如,如果直线AB和直线CD的斜率之积为-1,则AB⊥CD。
3.反证法:假设AB和CD不垂直,然后通过构造形式,证明得到矛盾。
例如,如果直线AB和CD不垂直,则可以证明存在一条直线EF与这两条直线相交于点G,且所形成的两个内角∠GAC和∠GDB之和小于π/2,这与直线EF垂直的性质矛盾,所以AB⊥CD。
综上所述,平行与垂直证明可以通过公共光线法、反证法、平行线性质法、垂直线性质法、垂直线段法等方法和技巧来解决。
在实际问题中,可以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来解决平行与垂直的证明问题。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概念以及定理归纳
两平面平行,其中以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平面。
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与一条直线垂直,则另一平面也与此直线垂直。
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定义:
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这条直线与此平面互相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6.3)
判定:若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中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判定: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性质: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意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他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判定:
判定: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判定: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性质:
性质: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性质:如果两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线线பைடு நூலகம்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定义:如果两条共面直线无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交点,则这条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定义:平面与平面之间没有交点,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高三数学复习:立体几何的平行与垂直证明(教师)
高三数学复习——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公理2:推论1:推论2:推论3:公理3:二、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三、平行问题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2.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判定性质定义定理图形条件α∥β,a⊂β结论α∥βα∥βa∥b a∥α平行问题的转化关系:四、垂直问题(一)、直线与平面垂直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与平面α内的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推论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这个平面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 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类型一、平行与垂直例1、如图,已知三棱锥A BPC -中,,,AP PC AC BC ⊥⊥M 为AB 中点,MDPBCD 为PB 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
(Ⅰ)求证:DM ∥平面APC ;(Ⅱ)求证:平面ABC ⊥平面APC ;(Ⅲ)若BC 4=,20AB =,求三棱锥D BCM -的体积。
例2.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底面ABC ,2AC BC ==,14AA =,AB =M ,N 分别是棱1CC ,AB 中点.(Ⅰ)求证:CN ⊥平面11ABB A ; (Ⅱ)求证://CN 平面1AMB ; (Ⅲ)求三棱锥1B AMN -的体积.【变式1】. 如图,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侧棱1AA ⊥平面ABC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且1AA AB =,F E D ,,分ABCA 1B 1C 1M N别是BC CC A B ,,11的中点。
完整版)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归纳
完整版)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归纳本文系统总结了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适合高三总复时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探求解题思路、归纳梳理解题方法。
以下是常见证明方法:一、“平行关系”常见证明方法一)直线与直线平行的证明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的特性;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3.利用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公理4);4.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5.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6.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7.利用平面内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8.利用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1.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推论;3.利用定义:直线在平面外,且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1.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利用某些空间几何体的特性;3.利用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二、“垂直关系”常见证明方法一)直线与直线垂直的证明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的特性;2.看夹角:两条共(异)面直线的夹角为90°,则两直线互相垂直;3.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此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1.利用空间几何体的特性:例如长方体侧棱垂直于底面。
2.观察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度: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90度,则该直线垂直于平面。
3.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垂直于此平面。
4.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在这两个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5.利用常用结论:例如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该直线也垂直于此平面。
高考专题之空间立体几何平行垂直的证明和空间角(家教老师悉心整理)
立体几何之平行和垂直关系
一、 平行关系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EX1:给出下面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1) 在空间,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所在平面的平行线只能作一条 2) 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两条不同直线是异面直线 3) 两两互相平行的三条直线可确定 3 个平面 4) 设 a,b 为异面直线,则 a 与 b 没有公共点,反之也成立。 EX2:若直线 l 不平行于平面,且 l,则() A 内的所有直线与 l 异面 B 内不存在与 l 平行的直线 C 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 l 平行 D 内的直线与 l 都相交 EX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一条直线如果和一个平面平行的,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 2)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无公共点 3)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和已知直线平行 4) 如果直线 l 与平面平行,那么过平面内一点和直线 l 平行的直线在内。
6.如图,在四棱锥 O − ABCD 中,底面 ABCD 四边 长为 1 的菱形, ∠ABC =
π , OA ⊥ 底面ABCD , 4
OA = 2 ,M 为 OA 的中点, N 为 BC 的中点
(Ⅰ)证明:直线 MN‖ 平面OCD ; (Ⅱ)求异面 直线 AB 与 MD 所成角的大小;
EX1.设空间四边形 ABCD, E、 F、 G、 H 分别是 AC,BC,DB,DA 的中点, 若 AB=12 √(2),CD=4√(2,)且四边形 EFGH 的面积为 12√(3),求 AB 与 CD 所成角。
温州未来星家教网()
陈老师
13676584375
温州未来星家教网()是温州未来星教育旗下的上门家教网; 自建立 以来,始终坚持对家长和老师负责的原则,实现获取双赢。我们家教中心会定期 和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近况,与老师进行沟通,掌握孩3676584375
推导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推导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在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关系是两个重要的几何概念。
本文将通过推导的方式来探讨平行和垂直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它们在空间中的性质和应用。
1. 平行线的推导在立体几何中,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推导过程来证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省略推导过程,只列出结论)结论1:如果两条直线分别与一条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这两个交点的两组内角互补或对顶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结论2:如果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截断,并且这两组截断线的对应角互等,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结论3:如果两条直线被同一平面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截断,并且截断线上的对应角互等,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2. 垂直关系的推导垂直关系是指两条线段、两个平面或两个立体体素之间的相互垂直性。
下面是垂直关系的推导过程。
结论4:如果两条线段的斜率相乘为-1,则它们是垂直的。
结论5:如果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则这两个平面是垂直的。
结论6:如果两个立体体素的对应面之间的相交线段互相垂直,则这两个立体体素是垂直的。
通过上述的推导过程,我们可以明确平行线和垂直关系在立体几何中的性质和判定条件。
这些性质和条件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空间规划和工程测量等领域。
总结起来,平行和垂直关系是立体几何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推导我们可以得出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和垂直关系的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空间中的应用。
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深入学习几何学来说,这些知识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行和垂直的性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几何题目的解答来进一步巩固对平行和垂直关系的理解。
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读者对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和垂直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和推导方法,更好地解决与立体几何相关的问题。
立体几何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应用中有着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深入理解并掌握平行和垂直关系是我们学习立体几何的关键。
高考数学专题20 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解析版)
专题20 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一、题型选讲题型一、线面平行与垂直知识点拨: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一定要熟练记忆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切记不可缺条件。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有两种方法:一是在面内找线;二是通过面面平行转化。
直线与平面垂直关键是找两条相交直线例1、(2021南通、泰州、扬州一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M,N分别为棱PA,PD的中点.侧面PAD⊥底面ABCD,底面ABCD是矩形,DA=DP.求证:(1)MN∥平面PBC;MD⊥平面PAB.【证明】(1)在四棱锥P-ABCD中,M,N分别为棱PA,PD的中点,所以MN∥AD.(2分)又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BC∥AD.所以MN∥BC.(4分)又BC⊂平面PBC,MN⊄平面PBC,所以MN∥平面PBC. (6分)(2)因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AB⊥AD.又侧面PAD⊥底面ABCD,侧面PAD∩底面ABCD=AD,AB⊂底面ABCD,所以AB⊥侧面PAD.(8分)又MD⊂侧面PAD,所以AB⊥MD.(10分)因为DA=DP,又M为AP的中点,从而MD⊥PA. (12分)又PA,AB在平面PAB内,PA∩AB=A,所以MD⊥平面PAB.(14分)例2、(2021扬州期末〕如下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四边形AA1B1B为矩形,平面AA1B1B⊥平面ABC,点E,F分别是侧面AA1B1B,BB1C1C对角线的交点.(1) 求证:EF∥平面ABC;(2) 求证:BB1⊥AC.标准解答(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四边形AA1B1B,四边形BB1C1C均为平行四边形,E,F分别是侧面AA1B1B,BB1C1C对角线的交点,所以E,F分别是AB1,CB1的中点,所以EF∥AC.(4分)因为EF⊄平面ABC,AC⊂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8分)(2)因为四边形AA1B1B为矩形,所以BB1⊥AB.因为平面AA1B1B⊥平面ABC,且平面AA1B1B∩平面ABC=AB,BB1⊂平面AA1B1B,所以BB1⊥平面ABC.(12分)因为AC⊂平面ABC,所以BB1⊥AC.(14分)例3、(2021南京、盐城二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1C⊥BC1,AB1⊥BC1,D,E 分别是AB1和BC的中点.求证:(1)DE∥平面ACC1A1;(2)AE⊥平面BCC1B1.标准解答(1)连结A1B,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BB1且AA1=BB1,所以四边形AA1B1B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D是AB1的中点,所以D也是BA1的中点.(2分)在△BA1C中,D和E分别是BA1和BC的中点,所以DE∥A1C.又因为DE⊄平面ACC1A1,A1C⊂平面ACC1A1,所以DE∥平面ACC1A1.(6分)(2)由(1)知DE∥A1C,因为A1C⊥BC1,所以BC1⊥DE.(8分)又因为BC1⊥AB1,AB1∩DE=D,AB1,DE⊂平面ADE,所以BC1⊥平面ADE.又因为AE⊂平在ADE,所以AE⊥BC1.(10分)在△ABC中,AB=AC,E是BC的中点,所以AE⊥BC.(12分)因为AE⊥BC1,AE⊥BC,BC1∩BC=B,BC1,BC⊂平面BCC1B1,所以AE⊥平面BCC1B1. (14分)例4、(2021苏锡常镇调研〕如图,三棱锥DABC中,AC⊥BC,AC⊥DC,BC=DC,E,F分别为BD,CD的中点.求证:(1) EF∥平面ABC;(2) BD⊥平面ACE..标准解答(1)三棱锥DABC中,因为E为DB的中点,F为DC的中点,所以EF∥BC,(3分)因为BC⊂平面ABC,EF⊄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6分)(2)因为AC⊥BC,AC⊥DC,BC∩DC=C,BC,DC⊂平面BCD所以AC⊥平面BCD,(8分)因为BD⊂平面BCD,所以AC⊥BD,(10分)因为DC=BC,E为BD的中点,所以CE⊥BD,(12分)因为AC∩CE=C,AC,CE⊂平面ACE,所以BD⊥平面ACE.(14分)例5、(2021苏州三市、苏北四市二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CC1B1为正方形,A1B1⊥B1C1.设A1C与AC1交于点D,B1C与BC1交于点E.求证:(1) DE∥平面ABB1A1;(2) BC1⊥平面A1B1C.标准解答(1)因为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所以侧面ACC1A1为平行四边形.又A1C与AC1交于点D,所以D为AC1的中点,同理,E为BC1的中点.所以DE∥AB.(3分)又AB⊂平面ABB1A1,DE⊄平面ABB1A1,所以DE∥平面ABB1A1.(6分)(2)因为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所以BB1⊥平面A1B1C1.又因为A1B1⊂平面A1B1C1,所以BB1⊥A1B1.(8分)又A1B1⊥B1C1,BB1,B1C1⊂平面BCC1B1,BB1∩B1C1=B1,所以A1B1⊥平面BCC1B1.(10分)又因为BC1⊂平面BCC1B1,所以A1B1⊥BC1.(12分)又因为侧面BCC1B1为正方形,所以BC1⊥B1C.又A1B1∩B1C=B1,A1B1,B1C⊂平面A1B1C,所以BC1⊥平面A1B1C.(14分)例6、(2021苏北四市一模〕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BC,B1C1的中点,点F在棱CC1上,且EF⊥C1D.求证:(1) 直线A1E∥平面ADC1;(2) 直线EF⊥平面ADC1.标准解答(1) 证法1 连结ED,因为D,E分别为BC,B1C1的中点,所以B1E∥BD且B1E=BD,所以四边形B1BDE是平行四边形,(2分)所以BB1∥DE且BB1=DE.又BB1∥AA1且BB1=AA1,所以AA1∥DE且AA1=DE,所以四边形AA1E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E∥AD.(4分)又因为A1E⊄平面ADC1,AD⊂平面ADC1,所以直线A1E∥平面ADC1.(7分)证法2 连结ED ,连结A 1C ,EC 分别交AC 1,DC 1于点M ,N ,连结MN ,那么因为D ,E 分别为BC ,B 1C 1的中点,所以C 1E ∥CD 且C 1E =CD ,所以四边形C 1EDC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N 是CE 的中点.(2分) 因为A 1ACC 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 是A 1C 的中点,(4分) 所以MN ∥A 1E .又因为A 1E ⊄平面ADC 1,MN ⊂平面ADC 1,所以直线A 1E ∥平面ADC 1.(7分) (2) 在正三棱柱ABCA 1B 1C 1中,BB 1⊥平面ABC . 又AD ⊂平面ABC ,所以AD ⊥BB 1.又△ABC 是正三角形,且D 为BC 的中点,所以AD ⊥BC .(9分) 又BB 1,BC ⊂平面B 1BCC 1,BB 1∩BC =B , 所以AD ⊥平面B 1BCC 1,又EF ⊂平面B 1BCC 1,所以AD ⊥EF .(11分)又EF ⊥C 1D ,C 1D ,AD ⊂平面ADC 1,C 1D ∩AD =D , 所以直线EF ⊥平面ADC 1.(14分)题型二、线面与面面平行与垂直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一定要熟练记忆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切记不可缺条件。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5篇模版)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5篇模版)第一篇: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姓名2.掌握正确的判定和证明平行与垂直的方法.D1【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更进一步掌握空间中线面的位置关系;例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O是底ABCD对角线的交点.求证:(1)C1O//平面AB1D1;(2)A1C⊥平面AB1D1.【反思与小结】1.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2.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ADC1BC【变式一】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1,点E在棱AB上移动。
求证:D1E⊥A1D;【反思与小结】1.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1.谈谈对“点E在棱AB上移动”转化的动态思考 2.比较正方体、正四棱柱、长方体【变式二A】如图平面ABCD⊥平面ABEF,ABCD是正方形,ABEF是矩形,且AF=D1AEBCCAD=2,G是EF的中点,2(1)求证平面AGC⊥平面BGC;(2)求空间四边形AGBC的体积。
反思与小结1.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2.如果把【变式二A】的图复原有什么新的认识?【变式二B】.如图,在直三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柱)ABC-A1B1C1中,AB=8,AC=6,BC(Ⅰ)求证:=10,D是BC边的中点.AB⊥A1C;(Ⅱ)求证:AC1∥ 面AB1D;【反思与小结】和前面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平行比较有什么新的认识?【变式三】如图组合体中,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ABB1A1 是圆柱的轴截面,C是圆柱底面圆周上不与A、B重合一个点.(Ⅰ)求证:无论点C如何运动,平面A1BC⊥平面A1AC;(Ⅱ)当点C是弧AB的中点时,求四棱锥A1-BCC1B1与圆柱的体积比.【反思与小结】1.观察两个图之间的变化联系,写出感受。
2.和【变式一】进行比较,谈谈你把握动态问题的新体会【变式四】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AD⊥平面ABE,AE=EB=BC=2,F 为CE上的点,且BF⊥平面ACE.(1)求证:AE⊥BE;(2)设M在线段AB上,且满足AM=2MB,试在线段CE上确定一点N,使得MN∥平面DAE.【反思与小结】1.和前面两个动态问题比较,解答本题的思路和方法有什么不同?_P【变式五】如图5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BC=CA=3,M为AB的中点,四点P、A、M、C都在球O的球面上。
高三数学北师大版通用,理总复习讲义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8.6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1.直线的方向向量:在空间直线l上任取两点A,B,则称错误!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如果直线l垂直于平面α,那么把直线l的方向向量叫作平面α的法向量.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或l1与l2重合)⇔v1∥v2.(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1和v2,则l∥α或lα⇔存在两个实数x,y,使v=x v1+y v2.(3)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l∥α或lα⇔v⊥u.(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u2,则α∥β⇔u1∥u2.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v1⊥v2⇔v1·v2=0.(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l⊥α⇔v∥u.(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和u2,则α⊥β⇔u1⊥u2⇔u1·u2=0.1.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2)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4)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5)若a∥b,则a所在直线与b所在直线平行.(×)(6)若空间向量a平行于平面α,则a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2.若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2,4,—4),b=(—6,9,6),则()A.l1∥l2B.l1⊥l2C.l1与l2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均不正确答案B解析a·b=—12+36—24=0,故a⊥b,即l1⊥l2选B.3.已知平面α内有一点M(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6,—3,6),则下列点P 中,在平面α内的是()A.P(2,3,3)B.P(—2,0,1)C.P(—4,4,0)D.P(3,—3,4)答案A解析逐一验证法,对于选项A,错误!=(1,4,1),∴错误!·n=6—12+6=0,∴错误!⊥n,∴点P在平面α内,同理可验证其他三个点不在平面α内.4.若A(0,2,错误!),B(1,—1,错误!),C(—2,1,错误!)是平面α内的三点,设平面α的法向量n=(x,y,z),则x∶y∶z=________.答案2∶3∶(—4)5.已知错误!=(1,5,—2),错误!=(3,1,z),若错误!⊥错误!,错误!=(x—1,y,—3),且BP⊥平面ABC,则实数x,y,z分别为______________.答案错误!,—错误!,4解析由题意知,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所以错误!即错误!解得,x=错误!,y=—错误!,z=4.题型一证明平行问题例1(2013·浙江改编)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D⊥平面BCD,BC⊥CD,AD=2,BD=2错误!,M是AD的中点,P是BM的中点,点Q在线段AC上,且AQ=3QC.证明:PQ∥平面BCD.思维启迪证明线面平行,可以利用判定定理先证线线平行,也可利用平面的法向量.证明方法一如图,取BD的中点O,以O为原点,OD、OP所在射线为y、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由题意知,A(0,错误!,2),B(0,—错误!,0),D(0,错误!,0).设点C的坐标为(x0,y0,0).因为错误!=3错误!,所以Q错误!.因为M为AD的中点,故M(0,错误!,1).又P为BM的中点,故P错误!,所以错误!=错误!.又平面BCD的一个法向量为a=(0,0,1),故错误!·a=0.又P Q⃘平面BCD,所以PQ∥平面BCD.方法二在线段CD上取点F,使得DF=3FC,连接OF,同证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B、C的坐标,设点C坐标为(x0,y0,0).∵错误!=错误!错误!,设F点坐标系(x,y,0)则(x—x0,y—y0,0)=错误!(—x0,错误!—y0,0)∴错误!∴错误!=(错误!x0,错误!+错误!y0,0)又由证法一知错误!=(错误!x0,错误!+错误!y0,0),∴错误!=错误!,∴PQ∥OF.又P Q⃘平面BCD,OF平面BCD,∴PQ∥平面BCD.思维升华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有(1)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某一法向量垂直;(2)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3)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用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线性表示.如图所示,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求证:PB∥平面EFG.证明∵平面PAD⊥平面ABCD且ABCD为正方形,∴AB、AP、AD两两垂直,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0,1,1)、G(1,2,0).∴错误!=(2,0,—2),错误!=(0,—1,0),错误!=(1,1,—1),设错误!=s错误!+t错误!,即(2,0,—2)=s(0,—1,0)+t(1,1,—1),∴错误!解得s=t=2.∴错误!=2错误!+2错误!,又∵错误!与错误!不共线,∴错误!、错误!与错误!共面.∵P B⃘平面EFG,∴PB∥平面EFG.题型二证明垂直问题例2如图所示,正三棱柱ABC—A 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的中点.求证:AB1⊥平面A1BD.思维启迪证明线面垂直可以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即证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也可以证线与面的法向量平行.证明方法一设平面A1BD内的任意一条直线m的方向向量为m.由共面向量定理,则存在实数λ,μ,使m=λ错误!+μ错误!.令错误!=a,错误!=b,错误!=c,显然它们不共面,并且|a|=|b|=|c|=2,a·b=a·c=0,b·c=2,以它们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错误!=a+c,错误!=错误!a+b,错误!=a—c,m=λ错误!+μ错误!=错误!a+μb+λc,错误!·m=(a—c)·错误!=4错误!—2μ—4λ=0.故错误!⊥m,结论得证.方法二如图所示,取BC的中点O,连接AO.因为△ABC为正三角形,所以AO⊥BC.因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BC⊥平面BCC1B1,所以AO⊥平面BCC1B1.取B1C1的中点O1,以O为原点,以错误!,错误!,错误!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1,0,0),D(—1,1,0),A1(0,2,错误!),A(0,0,错误!),B1(1,2,0).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为n=(x,y,z),错误!=(—1,2,错误!),错误!=(—2,1,0).因为n⊥错误!,n⊥错误!,故错误!⇒错误!令x=1,则y=2,z=—错误!,故n=(1,2,—错误!)为平面A1BD的一个法向量,而错误!=(1,2,—错误!),所以错误!=n,所以错误!∥n,故AB1⊥平面A1BD.思维升华用向量证明垂直的方法(1)线线垂直:证明两直线所在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即证它们的数量积为零.(2)线面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或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3)面面垂直: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或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PC=2,在四边形ABCD中,∠B=∠C=90°,AB=4,CD=1,点M在PB上,PB=4PM,PB与平面ABCD成30°角.(1)求证:CM∥平面PAD;(2)求证:平面PAB⊥平面PAD.证明以C为坐标原点,CB所在直线为x轴,CD所在直线为y轴,CP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PC⊥平面ABCD,∴∠PBC为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PBC=30°.∵PC=2,∴BC=2错误!,PB=4.∴D(0,1,0),B(2错误!,0,0),A(2错误!,4,0),P(0,0,2),M(错误!,0,错误!),∴错误!=(0,—1,2),错误!=(2错误!,3,0),错误!=(错误!,0,错误!),(1)令n=(x,y,z)为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则错误!即错误!∴错误!令y=2,得n=(—错误!,2,1).∵n·错误!=—错误!×错误!+2×0+1×错误!=0,∴n⊥错误!,又C M⃘平面PAD,∴CM∥平面PAD.(2)取AP的中点E,则E(错误!,2,1),错误!=(—错误!,2,1).∵PB=AB,∴BE⊥PA.又∵错误!·错误!=(—错误!,2,1)·(2错误!,3,0)=0,∴错误!⊥错误!,∴BE⊥DA,又PA∩DA=A,∴BE⊥平面PAD,又∵BE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AD.题型三解决探索性问题例3(2012·福建)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1C1D1中,AA1=AD=1,E为CD的中点.(1)求证:B1E⊥AD1;(2)在棱AA1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DP∥平面B1AE?若存在,求AP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思维启迪利用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几何问题进行转化;对于存在性问题可通过计算下结论.(1)证明以A为原点,错误!,错误!,错误!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B=a,则A(0,0,0),D(0,1,0),D1(0,1,1),E错误!,B1(a,0,1),故错误!=(0,1,1),错误!=错误!,错误!=(a,0,1),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0+1×1+(—1)×1=0,∴B1E⊥AD1.(2)解假设在棱AA1上存在一点P(0,0,z0).使得DP∥平面B1AE,此时错误!=(0,—1,z0).又设平面B1AE的法向量n=(x,y,z).∵n⊥平面B1AE,∴n⊥错误!,n⊥错误!,得错误!取x=1,得平面B1AE的一个法向量n=错误!.要使DP∥平面B1AE,只要n⊥错误!,有错误!—az0=0,解得z0=错误!.又D P⃘平面B1AE,∴存在点P,满足DP∥平面B1AE,此时AP=错误!.思维升华对于“是否存在”型问题的探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进一步论证.另一种是利用空间向量,先设出假设存在点的坐标,再根据条件求该点的坐标,即找到“存在点”,若该点坐标不能求出,或有矛盾,则判定“不存在”.如图所示,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条侧棱的长都是底面边长的错误!倍,P为侧棱SD上的点.(1)求证:AC⊥SD.(2)若SD⊥平面PAC,则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1)证明连接BD,设AC交BD于O,则AC⊥BD.由题意知SO⊥平面ABCD.以O为坐标原点,错误!,错误!,错误!分别为x轴、y轴、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底面边长为a,则高SO=错误!a,于是S错误!,D错误!,B错误!,C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则错误!·错误!=0.故OC⊥SD.从而AC⊥SD.(2)解棱SC上存在一点E使BE∥平面PAC.理由如下:由已知条件知错误!是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且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设错误!=t错误!,则错误!=错误!+错误!=错误!+t错误!=错误!,而错误!·错误!=0⇔t=错误!.即当SE∶EC=2∶1时,错误!⊥错误!.而BE不在平面PAC内,故BE∥平面PAC.利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典例:(12分)(2012·湖南)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4,BC=3,AD=5,∠DAB=∠ABC=90°,E是CD的中点.(1)证明:CD⊥平面PAE;(2)若直线PB与平面PAE所成的角和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相等,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思维启迪本题中的(1)有两种证明思路:(1)利用常规方法,将证明线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之;(2)将证明线面垂直问题转化为向量间的关系问题,证明向量垂直;然后计算两个向量的数量积.规范解答方法一(1)证明如图,连接AC.由AB=4,BC=3,∠ABC=90°得AC=5.[1分]又AD=5,E是CD的中点,所以CD⊥AE. [2分]因为PA⊥平面ABCD,CD平面ABCD,所以PA⊥CD.[4分]而PA,AE是平面PA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CD⊥平面PAE. [5分](2)解过点B作BG∥CD,分别与AE,AD相交于点F,G,连接PF.由(1)CD⊥平面PAE知,BG⊥平面PAE.于是∠BPF为直线PB与平面PAE所成的角,[6分]且BG⊥AE.由PA⊥平面ABCD知,∠PBA为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7分]由题意得∠PBA=∠BPF,因为sin∠PBA=错误!,sin∠BPF=错误!,所以PA=BF.由∠DAB=∠ABC=90°知,AD∥BC.又BG∥CD,所以四边形BCDG是平行四边形.故GD=BC=3.于是AG=2.在Rt△BAG中,AB=4,AG=2,BG⊥AF,所以BG=错误!=2错误!,BF=错误!=错误!=错误!.于是PA=BF=错误!. [10分]又梯形ABCD的面积为S=错误!×(5+3)×4=16,所以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V=错误!×S×PA=错误!×16×错误!=错误!. [12分]方法二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A=h,则A(0,0,0),B(4,0,0),C(4,3,0),D(0,5,0),E(2,4,0),P(0,0,h).[2分](1)证明易知错误!=(—4,2,0),错误!=(2,4,0),错误!=(0,0,h).因为错误!·错误!=—8+8+0=0,错误!·错误!=0,[4分]所以CD⊥AE,CD⊥AP.而AP,AE是平面PA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CD⊥平面PAE. [5分](2)解由题设和(1)知,错误!,错误!分别是平面PAE,平面ABCD的法向量.[6分]而PB与平面PAE所成的角和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相等,所以|cos〈错误!,错误!〉|=|cos〈错误!,错误!〉|,即错误!=错误!. [8分]由(1)知,错误!=(—4,2,0),错误!=(0,0,—h),又错误!=(4,0,—h),故错误!=错误!.解得h=错误!. [10分]又梯形ABCD的面积为S=错误!×(5+3)×4=16,所以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V=错误!×S×PA=错误!×16×错误!=错误!. [12分]温馨提醒(1)利用向量法证明立体几何问题,可以建立坐标系或利用基底表示向量;(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时要根据题中条件找出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3)对于和平面有关的垂直问题,也可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方法与技巧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有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用向量表示几何量,利用向量的运算进行判断;另一种是用向量的坐标表示几何量,共分三步:(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或坐标)表示问题中所涉及的点、线、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根据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来解释相关问题.失误与防范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仍然离不开立体几何中的定理.如要证明线面平行,只需要证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化归为证明线线平行,用向量方法证明直线a∥b,只需证明向量a=λb(λ∈R)即可.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来证明线面平行,仍需强调直线在平面外.A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若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2,5,7),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u=(1,1,—1),则()A.l∥α或lαB.l⊥αC.lαD.l与α斜交答案A2.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能使l∥α的是()A.a=(1,0,0),n=(—2,0,0)B.a=(1,3,5),n=(1,0,1)C.a=(0,2,1),n=(—1,0,—1)D.a=(1,—1,3),n=(0,3,1)答案D解析若l∥α,则a·n=0,D中,a·n=1×0+(—1)×3+3×1=0,∴a⊥n.3.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a=(1,2,—2),平面β的法向量b=(—2,h,k),若α∥β,则h+k 的值为()A.—2B.—8 C.0 D.—6答案C解析由α∥β得a∥b,∴错误!=错误!=错误!,∴h=—4,k=4,∴h+k=0.4.已知a=(2,—1,3),b=(—1,4,—2),c=(7,5,λ),若a,b,c三向量共面,则实数λ等于()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c=t a+μb=(2t—μ,—t+4μ,3t—2μ),∴错误!,∴错误!.5.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AA1=错误!,AD=2错误!,P为C1D1的中点,M为BC的中点.则AM与PM所成的角为()A.60° B.45°C.90° 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以D点为原点,分别以DA,DC,DD1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依题意,可得,D(0,0,0),P(0,1,错误!),C(0,2,0),A(2错误!,0,0),M(错误!,2,0).∴错误!=(错误!,1,—错误!),错误!=(—错误!,2,0),∴错误!·错误!=(错误!,1,—错误!)·(—错误!,2,0)=0,即错误!⊥错误!,∴AM⊥PM.二、填空题6.已知平面α和平面β的法向量分别为a=(1,1,2),b=(x,—2,3),且α⊥β,则x=________.答案—4解析∵a·b=x—2+6=0,∴x=—4.7.设点C(2a+1,a+1,2)在点P(2,0,0)、A(1,—3,2)、B(8,—1,4)确定的平面上,则a=________.答案16解析错误!=(—1,—3,2),错误!=(6,—1,4).根据共面向量定理,设错误!=x错误!+y错误!(x、y∈R),则(2a—1,a+1,2)=x(—1,—3,2)+y(6,—1,4)=(—x+6y,—3x—y,2x+4y),∴错误!解得x=—7,y=4,a=16.8.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M、N分别为A1B和AC上的点,A1M=AN=错误!,则MN与平面BB1C1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平行解析∵正方体棱长为a,A1M=AN=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又∵错误!是平面B1BCC1的法向量,∴错误!·错误!=错误!·错误!=0,∴错误!⊥错误!.又∵M N⃘平面B1BCC1,∴MN∥平面B1BCC1.三、解答题9.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PD∥QA,QA=AB=错误!PD.证明:平面PQC⊥平面DCQ.证明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线段DA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依题意有Q(1,1,0),C(0,0,1),P(0,2,0),则错误!=(1,1,0),错误!=(0,0,1),错误!=(1,—1,0).∴错误!·错误!=0,错误!·错误!=0.即PQ⊥DQ,PQ⊥DC,又DQ∩DC=D,故PQ⊥平面DCQ,又PQ平面PQC,∴平面PQC⊥平面DCQ.10.如图,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ACBD中,PA⊥底面ABCD,E,F分别是PC,PD的中点,PA=AB=1,BC=2.(1)求证:EF∥平面PAB;(2)求证:平面PAD⊥平面PDC.证明(1)以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AD所在直线为y轴,AP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1,0,0),C(1,2,0),D(0,2,0),P(0,0,1),∴E(错误!,1,错误!),F(0,1,错误!),错误!=(—错误!,0,0),错误!=(1,0,—1),错误!=(0,2,—1),错误!=(0,0,1),错误!=(0,2,0),错误!=(1,0,0),错误!=(1,0,0).∵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即EF∥AB,又AB平面PAB,E F⃘平面PAB,∴EF∥平面PAB.(2)∵错误!·错误!=(0,0,1)·(1,0,0)=0,错误!·错误!=(0,2,0)·(1,0,0)=0,∴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即AP⊥DC,AD⊥DC.又AP∩AD=A,∴DC⊥平面PAD.∵DC平面PDC,∴平面PAD⊥平面PDC.B组专项能力提升(时间:30分钟)1.已知a=(1,1,1),b=(0,2,—1),c=m a+n b+(4,—4,1).若c与a及b都垂直,则m,n的值分别为()A.—1,2B.1,—2C.1,2D.—1,—2答案A解析由已知得c=(m+4,m+2n—4,m—n+1),故a·c=3m+n+1=0,b·c=m+5n—9=0.解得错误!2.已知平面ABC,点M是空间任意一点,点M满足条件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则直线AM ()A.与平面ABC平行B.是平面ABC的斜线C.是平面ABC的垂线D.在平面ABC内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M、A、B、C四点共面.所以AM在平面ABC内,选D.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正方形A1B1C1D1四边上的动点,O为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M,N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Q为平面ABCD内一点,线段D1Q与OP互相平分,则满足错误!=λ错误!的实数λ的有________个.答案2解析建立如图的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则P(x,y,2),O(1,1,0),∴OP的中点坐标为错误!,又知D1(0,0,2),∴Q(x+1,y+1,0),而Q在MN上,∴x Q+y Q=3,∴x+y=1,即点P坐标满足x+y=1.∴有2个符合题意的点P,即对应有2个λ.4.如图所示,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且AB=AA1,D、E、F分别为B1A、C1C、BC的中点.求证:(1)DE∥平面ABC;(2)B1F⊥平面AEF.证明(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令AB=AA1=4,则A(0,0,0),E(0,4,2),F(2,2,0),B(4,0,0),B1(4,0,4).取AB中点为N,连接CN,则N(2,0,0),C(0,4,0),D(2,0,2),∴错误!=(—2,4,0),错误!=(—2,4,0),∴错误!=错误!,∴DE∥NC,又∵NC平面ABC,D E⃘平面ABC.故DE∥平面ABC.(2)错误!=(—2,2,—4),错误!=(2,—2,—2),错误!=(2,2,0).错误!·错误!=(—2)×2+2×(—2)+(—4)×(—2)=0,错误!·错误!=(—2)×2+2×2+(—4)×0=0.∴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即B1F⊥EF,B1F⊥AF,又∵AF∩FE=F,∴B1F⊥平面AEF.5.在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PD=DC,E、F分别是AB、PB 的中点.(1)求证:EF⊥CD;(2)在平面PAD内求一点G,使GF⊥平面PCB,并证明你的结论.(1)证明如图,以DA、DC、D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D=a,则D(0,0,0)、A(a,0,0)、B(a,a,0)、C(0,a,0)、E错误!、P(0,0,a)、F错误!.错误!=错误!,错误!=(0,a,0).∵错误!·错误!=0,∴错误!⊥错误!,即EF⊥CD.(2)解设G(x,0,z),则错误!=错误!,若使GF⊥平面PCB,则由错误!·错误!=错误!·(a,0,0)=a错误!=0,得x=错误!;由错误!·错误!=错误!·(0,—a,a)=错误!+a错误!=0,得z=0.∴G点坐标为错误!,即G点为AD的中点.。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6章立体几何第6节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__证明平行与垂直教师用书
第六节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考试要求: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2.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有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一、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是指和这条直线平行( 或重合) 的非零向量,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无数个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平面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 ,我们称向量a为平面α的法向量.显然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它们是共线向量方向向量和法向量均不为零向量且不唯一.2.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位置关系向量表示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n1,n2l1∥l2n1∥n2⇔n1=λn2 l1⊥l2n1⊥n2⇔n1·n2=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n,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l∥αn⊥m⇔m·n=0 l⊥αn∥m⇔n=λm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m α∥ βn∥m⇔n=λm α⊥βn⊥m⇔n·m=0二、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2)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 )(4)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5)若a∥b,则a所在直线与b所在直线平行.( × )(6)若空间向量a平行于平面α,则a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 × ) 2.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a=(1,-3,5),平面α的法向量n=(-1,3,-5),则有( )A.l∥α B.l⊥αC.l与α斜交 D.l⊂α或l∥αB 解析:由a=-n知,n∥a,则有l⊥α.故选B.3.已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2,3,5),n2=(-3,1,-4),则( )A.α∥βB.α⊥βC.α,β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均不对C 解析:因为n1≠λn2,且n1·n2=2×(-3)+3×1+5×(-4)=-23≠0,所以α,β既不平行,也不垂直.4.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O是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D1D 的中点,N是A1B1的中点,则直线ON,AM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垂直 解析:以A为原点,分别以AB,AD,AA1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0,0,0),M,O,N,AM·ON=·=0,所以ON与AM垂直.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2,3),B(-2,-1,6),C(3,2,1),D(4,3,0),则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平行 解析:由题意得,AB=(-3,-3,3),CD=(1,1,-1),所以AB=-3CD,所以AB与CD共线.又AB与CD没有公共点,所以AB∥CD.考点1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基础性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求证:PB∥平面EFG.证明: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所以AB,AP,AD两两垂直,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0,1,1),G(1,2,0),则EF=(0,1,0),EG=(1,2,-1).设平面EFG的法向量为n=(x,y,z),则即令z=1,则n=(1,0,1)为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因为PB=(2,0,-2),所以PB·n=0,所以n⊥PB.因为PB⊄平面EFG,所以PB∥平面EFG.本例中条件不变,证明:平面EFG∥平面PBC.证明:因为EF=(0,1,0),BC=(0,2,0),所以BC=2EF,所以BC∥EF.又因为EF⊄平面PBC,BC⊂平面PBC,所以EF∥平面PBC,同理可证GF∥PC,从而得出GF∥平面PBC.又EF∩GF=F,EF⊂平面EFG,GF⊂平面EFG,所以平面EFG∥平面PBC.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的方法线线平行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线面平行(1)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某一法向量垂直.(2)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面面平行(1)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为共线向量.(2)转化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问题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PC⊥平面ABCD,PC=2,在四边形ABCD中,∠B=∠C=90°,AB=4,CD=1,点M在PB上,PB=4PM,PB与平面ABCD成30°角.求证:CM∥平面PAD.证明:由题意知,CB,CD,CP两两垂直,以C为坐标原点,CB所在直线为x轴,CD所在直线为y轴,CP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因为PC⊥平面ABCD,所以∠PBC为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所以∠PBC=30°.因为PC=2,所以BC=2,PB=4,所以D(0,1,0),B(2,0,0),A(2,4,0),P(0,0,2),M,所以DP=(0,-1,2),DA=(2,3,0),CM=.设n=(x,y,z)为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由得取y=2,得x=-,z=1,所以n=(-,2,1)是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因为n·CM=-×+2×0+1×=0,所以n⊥CM.又CM⊄平面PAD,所以CM∥平面PAD.考点2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应用性如图,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ACD为等边三角形,AD=DE =2AB.求证:平面BCE⊥平面CDE.证明:设AD=DE=2AB=2a,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C(2a,0,0),B(0,0,a),D(a,a,0),E(a,a,2a),所以BE=(a,a,a),BC=(2a,0,-a),CD=(-a,a,0),ED=(0,0,-2a).设平面BCE的法向量为n1=(x1,y1,z1),由n1·BE=0,n1·BC=0可得即令z1=2,可得n1=(1,-,2).设平面CDE的法向量为n2=(x2,y2,z2),由n2·CD=0,n2·ED=0可得即令y2=1,可得n2=(,1,0).因为n1·n2=1×+1×(-)=0,所以n1⊥n2,所以平面BCE⊥平面CDE.若本例中条件不变,点F是CE的中点,证明:DF⊥平面BCE.证明:由例2知C(2a,0,0),E(a,a,2a),平面BCE的法向量n1=(1,-,2).因为点F是CE的中点,所以f,所以DF=,所以DF=n1,所以DF∥n1,故DF⊥平面BCE.1.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的方法线线垂直证明两直线所在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即证它们的数量积为零线面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或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面面垂直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或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2.向量法证明空间垂直、平行关系时,是以计算为手段,寻求直线上的线段对应的向量和平面的基向量、法向量的关系,关键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或找空间一组基底)及平面的法向量.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AE⊥CD;(2)PD⊥平面ABE.证明:以A为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设PA=AB=BC=1,则P(0,0,1).(1)因为∠ABC=60°,所以△ABC为正三角形,所以C,E.设D(0,y,0),由AC⊥CD,得AC·CD=0,即y=,则D,所以CD=.又AE=,所以AE·CD=-×+×=0,所以AE⊥CD,即AE⊥CD.(2)(方法一)由(1)知,D,P(0,0,1),所以PD=.又AE·PD=×+×(-1)=0,所以PD⊥AE,即PD⊥AE.因为AB=(1,0,0),所以PD·AB=0,所以PD⊥AB.又AB∩AE=A,AB,AE⊂平面AEB,所以PD⊥平面AEB.(方法二)由(1)知,AB=(1,0,0),AE=.设平面ABE的法向量为n=(x,y,z),则令y=2,则z=-,所以n=(0,2,-)为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因为PD=,显然PD=n.因为PD∥n,所以PD⊥平面ABE,即PD⊥平面ABE.考点3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应用性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的结论.解:在棱C1D1上存在一点F(C1D1的中点),使B1F∥平面A1BE.证明如下:依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A1(0,0,1),B(1,0,0),B1(1,0,1),E,所以BA1=(-1,0,1),BE=.设n=(x,y,z)是平面A1BE的一个法向量,则由得所以x=z,y=z.取z=2,得n=(2,1,2).设棱C1D1上存在点F(t,1,1)(0≤t≤1)满足条件,又因为B1(1,0,1),所以B1F=(t-1,1,0).而B1F⊄平面A1BE,于是B1F∥平面A1BE⇔B1F·n=0⇔(t-1,1,0)·(2,1,2)=0⇔2(t-1)+1=0⇔t=⇔F为C1D1的中点.即说明在棱C1D1上存在点F(C1D1的中点),使B1F∥平面A1BE.向量法解决与垂直、平行有关的探索性问题的思路在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PD=DC,E,F分别是AB,PB的中点.(1)求证:EF⊥CD;(2)在平面PAD内是否存在一点G,使GF⊥平面PCB?若存在,求出点G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1)证明:由题意知,DA,DC,DP两两垂直.如图所示,以DA,DC,D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D=a,则D(0,0,0),A(a,0,0),B(a,a,0),C(0,a,0),E,P(0,0,a),F,所以EF=,DC=(0,a,0).因为EF·DC=0,所以EF⊥DC,从而得EF⊥CD.(2)解: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G,设G(x,0,z),则FG=.若使GF⊥平面PCB,则由FG·CB=·(a,0,0)=a=0,得x=.由FG·CP=·(0,-a,a)=+a=0,得z=0,所以点G坐标为,故存在满足条件的点G,且点G为AD的中点.。
专题11 立体几何 11.3平行与垂直证明 题型归纳讲义-202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解析版)
所以 EF∥BC.
又因为 EF⊄平面 PBC,BC⊂平面 PBC,
△PAD 是正三角形,平面 PAD⊥平面 PBD.
(Ⅰ)求证:PA⊥BD;
(Ⅱ)设二面角 P﹣BD﹣A 的大小为α,直线 PA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大小为β,求 cos
(α+β)的值.
【解答】(Ⅰ)证明:∵∠BAD=45°,AD=1,�� = 2,
∴由余弦定理,得:
BD=
1 + 2 − 2 × 1 × 2 × ���45° =1,…(2 分)
性质定理
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
∵l∥α,
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
l⊂β,α∩β
该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
=b,∴l∥b
平行⇒线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判定定理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
∵a∥β,b
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β,a∩b
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简记
=P,a⊂α,
⊥AC,
所以 PA⊥面 ABC,
因为 BC⊂平面 ABC,
所以 PA⊥BC.
又因为 AB⊥BC,且 PA∩AB=A,
所以 BC⊥面 PAB.
….(9 分)
(Ⅲ)解:当点 F 是线段 AB 中点时,过点 D,E,F 的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 PBC
平行.
取 AB 中点 F,连 EF,连 DF.
由(Ⅰ)可知 DE∥平面 PBC.
��
理由.
【解答】(Ⅰ)证明:取 AB 中点 O,连接 EO,DO.
因为 EA=EB,所以 EO⊥AB. …(2 分)
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问题的证明
摇生"攵浬化知识篇科学备考新指向高考数学2021年2月立"#何%&行直问题的证明■江苏省华罗庚中学李普红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是高考考查立体几何的高频考点,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用传统的几何方法解决,有一部分问题需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解决。
用传统法解题时,应注重线线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等问题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灵活应用。
用向量法解题时,应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表示各点与相关向量的坐标。
考向一:证明线面平行!!如图1,已知空间几何体BACDE中,&BCD与&CDE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是腰长为3,底边为BC的等腰三角形,平面CDE丄平面BCD,平面ABC丄平面BCD"(1)试在平面BCD内作一条直线,使得直线上任意一点F与E的连线EF均与平面ABC平行,并给出证明;(2)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
解析:(1)如图2所示,取DC的中点为N,BD的中点为/,连接MN,则MN即为所求。
连接EM,EN,取BC的中点4,连接AH"因为&ABC是腰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H为BC的中点,所以AH丄BC。
又平面ABC丄平面BCD,平面ABC'平面BCD$BC,AH U平面ABC,所以AH 丄平面BCD"同理可证EN丄平面BCD"所以EN/AH"因为EN1平面ABC,AH U平面ABC,所以EN/平面ABC"又M,N分别为BD,DC的中点,所以MN/BC"因为MN1平面ABC,BC U平面ABC,所以MN/平面ABC"又MN'EN$N,MN U平面EMN,EN U平面EMN,所以平面EMN/平面ABC"又EF U平面EMN,所以EF/平面ABC,即直线MN上任意一点F与E的连线EF均与平面ABC平行°(2)连接DH,取CH的中点为G,连接NG,则NG/DH"由(1)可知EN/平面ABC,所以点E到平面ABC的距离与点N到平面ABC的距离相等°又&BCD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DH丄BC。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平行与垂直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平行与垂直向量方法是解决平行与垂直关系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中,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主要围绕平面中向量的运算和性质展开,通过向量的加减法、数量积、向量积等运算,来验证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
一、平行关系的向量验证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的方向向量也是平行的。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直线上的两个向量的比较来判断直线是否平行。
具体的步骤如下:1.设有两条直线l1和l2,分别表示为:l1:A1+t1*B1l2:A2+t2*B2其中A1、B1、A2、B2为已知向量。
2.使用向量的坐标表示,将l1和l2中的向量分解为坐标向量,得到:l1:(x1,y1,z1)+t1*(a1,b1,c1)l2:(x2,y2,z2)+t2*(a2,b2,c2)其中x1、y1、z1、x2、y2、z2、a1、b1、c1、a2、b2、c2为已知数。
3.由于l1和l2平行,所以它们的方向向量a1、b1、c1和a2、b2、c2成比例。
即有:a1/a2=b1/b2=c1/c2=k其中k为非零实数。
4.通过比较系数等,求解k的值。
如果k的值存在且不为零,那么说明l1和l2平行;否则,l1和l2不平行。
示例:设有直线l1:r1=(1,2,3)+t(2,3,-1)和直线l2:r2=(4,5,6)+t(-1,-6,4)。
求证l1、l2平行。
解:将l1和l2化为坐标表示:l1:(x1,y1,z1)+t1*(a1,b1,c1)l2:(x2,y2,z2)+t2*(a2,b2,c2)得:l1:(1,2,3)+t1*(2,3,-1)l2:(4,5,6)+t2*(-1,-6,4)。
比较方向向量的系数:2/(-1)=3/(-6)=(-1)/4=k。
令2/(-1)=3/(-6)=(-1)/4=k,解得k=-2因此,由于k存在且不为零,故l1和l2平行。
二、垂直关系的向量验证两条直线垂直可以理解为它们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几何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而立体几何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常用的公式。
一、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在几何中,平行和垂直是两个基本的关系。
平行指的是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的情况,可以想象成两条铁轨永远平行。
垂直则指的是两条直线相互成直角,可以想象成两根彼此垂直的木棍。
二、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方法1. 平行关系的判定方法:(1) 同位角相等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一组相交线段所切割,且这些相交线段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2)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与另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相连,且相连的线段互相平行,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3)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且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2. 垂直关系的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相交且相交角为90度,则这两条直线是垂直的。
(2) 垂直线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互垂直,且这两条直线各自还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则第三条直线与这两条直线也是垂直的。
(3) 垂直线的判定定理: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则这两条直线是垂直的。
三、常用公式在立体几何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公式来求解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公式:1. 立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立方体的表面积等于6倍的边长平方。
2. 立方体的体积公式:立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
3.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6倍的边长平方。
4.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正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
5. 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2πr² + 2πrh,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
6.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圆柱体的体积等于πr²h,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数学复习——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公理2:推论1:推论2:推论3:公理3:二、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三、平行问题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定义判定定理性质性质定理图形条件a∥α结论a∥αb∥αa∩α=a∥b2.判定性质定义定理图形条件α∥β,a⊂β结论α∥βα∥βa∥b a∥α平行问题的转化关系:四、垂直问题(一)、直线与平面垂直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与平面α内的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推论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这个平面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性质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二)、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类型一、平行与垂直例1、如图,已知三棱锥A BPC -中,,,AP PC AC BC ⊥⊥M 为AB 中点,D 为PB 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
(Ⅰ)求证:DM ∥平面APC ;(Ⅱ)求证:平面ABC ⊥平面APC ;(Ⅲ)若BC 4=,20AB =,求三棱锥D BCM -的体积。
例2. 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底面ABC ,2AC BC ==,14AA =,22AB =M ,N 分别是棱1CC ,AB 中点.(Ⅰ)求证:CN ⊥平面11ABB A ; (Ⅱ)求证://CN 平面1AMB ;(Ⅲ)求三棱锥1B AMN -的体积.ABCA 1B 1C 1M NMDPB CFDC1B1A1C【变式1】. 如图,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侧棱1AA ⊥平面ABC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且1AA AB =,F E D ,,分别是BC CC A B ,,11的中点。
(1)求证://DE 平面ABC ; (2)求证:⊥F B 1平面AEF ;(3)设AB a =,求三棱锥D AEF -的体积。
二、线面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例3、如图4,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 DC ∥,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24BD AD ==,225AB DC == (1)求证:BD ⊥平面PAD ; (2)求三棱锥A PCD -的体积.例4、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BC=PD=2,E 为PC 的中点,.31CB CG =(I )求证:PC BC ⊥;(II )求三棱锥C —DEG 的体积;(III )AD 边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PA 平面MEG 。
若存在,求AM 的长;否则,说明理由。
【变式2】直棱柱ABCD -A 1B 1C 1D 1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BAD =∠ADC =90°,AB =2AD =2CD =2.(Ⅰ)求证:AC ⊥平面BB 1C 1C ;(Ⅱ) A 1B 1上是否存一点P ,使得DP 与平面BCB 1与平面ACB 1都平行?证明你的结论.三、三视图与折叠问题例5、如图是一几何体的直观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若F 为PD 的中点,求证:AF ⊥面PCD ; (1) 证明:BD ∥面PEC ; (2) 求三棱锥E PBC -的体积。
例6.已知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 DE BAD DC AB ⊥︒=∠==,45,1,3(如图1)。
现将ADE ∆沿DE 折起,使得EB AE ⊥(如图2),连结AB AC ,。
(I )求证:平面⊥ADE 平面ACD ;(II )试在棱AB 上确定一点M ,使截面EMC 把几何体分成两部分的体积比1:2:=MECB ADCME V V ;(III )在点M 满足(II )的情况下,判断直线AD 是否平行于平面EMC ,并说明理由。
ABEPDC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变式3】一个四棱锥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下图所示,E 为PD 中点.(I )求证:PB//平面AEC ;(II )求四棱锥C PAB -的体积; (Ⅲ)若F 为侧棱PA 上一点,且λ=FAPF,则λ为何值时,⊥PA 平面BDF.【变式4】如图1所示,正ABC ∆的边长为2a ,CD 是AB 边上的高,E ,F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现将ABC ∆沿CD 翻折,使翻折后平面ACD ⊥平面BCD (如图2) (1)试判断翻折后直线AB 与平面DE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三棱锥C-DEF 的体积。
ECADBP图(2)图(1)F E F EA CAB D CD四、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例7.图4,A 1A 是圆柱的母线,AB 是圆柱底面圆的直径, C 是底面圆周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点,A 1A= AB=2.(1)求证: BC ⊥平面A 1AC ;(2)求三棱锥A 1-ABC 的体积的最大值.例8. 如图,在=2,2ABC B AB BC P AB π∆∠==中,,为边上一动点,PD//BC 交AC于 点D,现将'',PDA .PDA PD PDA PBCD ∆∆⊥沿翻折至使平面平面 (1)当棱锥'A PBCD -的体积最大时,求PA 的长;(2)若点P 为AB 的中点,E 为''.AC B DE ⊥的中点,求证:A图4ABC A 1【变式5】如图3,已知在∆A B C 中,∠=︒C 90,P A ⊥平面ABC ,A E P B ⊥于E ,A F P C ⊥于F ,A P A B ==2,∠=A E F θ,当θ变化时,求三棱锥PA E F -体积的最大值。
高三文科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平行、垂直问题(答案)【典例探究】例1解:(Ⅰ)∵M AB 为中点,D 为PB 中点, ∴MD ∥AP ,又∴MD APC ⊄平面 ∴DM ∥APC 平面(Ⅱ)∵△PMB 为正三角形,且D 为PB 中点,∴MD PB ⊥ 又由(1)∴知,MD AP ⊥∴AP PB ⊥ 又已知AP PC ⊥∴AP PBC ⊥平面, ∴AP BC ⊥,又∵AC BC ⊥∴BC APC ⊥平面,∴平面ABC ⊥平面PAC , (Ⅲ)∵20AB =,∴10MB =,∴10PB = 又4BC =,1001684221PC =-== MDPBC∴1114221221244BDC PBC S S PC BC ∆∆==•=⨯⨯= 221120105322MD AP ==-=又∴112215310733D BCM M BCD BDC V V S DM --∆==•=⨯⨯=例2.(Ⅰ)证明:因为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底面ABC又因为CN ⊂平面ABC , 所以1AA CN ⊥. ……………………… 1分 因为2AC BC ==,N 是AB 中点,所以CN AB ⊥. ………………………………………… 2分 因为1AA AB A =, …………………………………………… 3分所以CN ⊥平面11ABB A . …………………………………………… 4分 (Ⅱ)证明:取1AB 的中点G ,连结MG ,NG ,因为N ,G 分别是棱AB ,1AB 中点, 所以1//NG BB ,112NG BB =. 又因为1//CM BB ,112CM BB =,所以//CM NG ,CM NG =.所以四边形CNGM 是平行四边形. ………………………………………… 6分 所以//CN MG . …………………………………………………………… 7分因为CN ⊄平面1AMB ,GM ⊂平面1AMB , …………………………… 8分 所以//CN 平面1AMB . ……………………………………………………… 9分(Ⅲ)由(Ⅱ)知GM ⊥平面1AB N . …………………………………………… 10分所以11MN M N 1124423223B A AB V V --==⨯⨯⨯⨯=. ………………………… 13分 变式1.(1)根据中点寻找平行线即可;(2)易证1AF B F ⊥,在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1B F EF ⊥;(3)由于点D 是线段1AB 的中点,故点D 到平面AEF 的距离是点1B 到平面AEF 距离的12,求出高按照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析】(1)取AB 中点O ,连接DO CO ,∴=∴=,,//,21,//11CE DO CE DO AA DO AA DO 平行四边形DOCE ,⊄∴DE CO DE ,//平面ABC ,⊂CO 平面ABC ,//DE ∴平面ABC 。
ABCA 1B 1C 1M NGOPD C A (4分)(2)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F 为斜边的中点,BC AF ⊥∴ 又 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面⊥ABC 面C C BB 11,⊥∴AF 面B C 1,F B AF 1⊥∴设EF F B E B EF F B E B EF F B AA AB ⊥∴=+∴===∴==121221111,,23,23,26,1 又,F EF AF = ⊥∴F B 1面AEF 。
(8分)(3)由于点D 是线段1AB 的中点,故点D 到平面AEF 的距离是点1B 到平面AEF 距离的12。
1B F ==,所以三棱锥D AEF -的高为4a ;在Rt AEF ∆中,,22EF AF a ==,所以三棱锥D AEF -的底面面积为28a ,故三棱锥D AEF -的体积为231138416a a a ⨯⨯=。
(12分)二、线面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例3.(1)证明:在ABD △中,由于2AD =,4BD =,AB =∴222AD BD AB +=. …… 2分 ∴AD BD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BD ⊥平面PAD . …… 4分 (2)解:过P 作PO AD ⊥交AD 于O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 ∴PO ⊥平面ABCD . …… 6分 ∵PA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O =. 由(1)知,AD BD ⊥,在Rt ABD △中,斜边AB边上的高为5AD BD h AB ⨯==. …… 8分∵AB DC ∥,∴11222ACD S CD h =⨯==△.……10分∴112333A PCD P ACD ACD V V S PO --==⨯=⨯=△. …… 14分例4、(I )证明:⊥PD 平面ABCD ,BC PD ⊥∴ 又∵ABCD 是正方形,∴BC ⊥CD , ∵PDICE=D , ∴BC ⊥平面PCD又∵PC ⊂面PBC ,∴PC ⊥BC(II )解:∵BC ⊥平面PCD ,∴GC 是三棱锥G —DEC 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