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知识点总结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总结概要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总结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c284053252d380eb63946d0b.png)
§8-3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从180 经线开始,⑴纬度
0°~60°:经差6°纬差4°; ⑵纬度60°~76°:经差12° 纬差4° ; ⑶纬度76°~88°:经差24°纬差4° 1:100万编号由行号(字符码)与列号(数字码)组合而成。 1:100万地形图编号的计算:
§5-4 水平观测的误差
水平观测的误差有水平度盘偏心差、视准轴误差、横轴和竖轴倾斜误差。仪器对 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
§5-5 经纬仪的检验
一、经纬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条件 ① 照准部水准管垂直于竖轴 ② 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③横轴垂直于竖轴 ④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 二、检验 1 照准部水准管垂直于竖轴的检验:先大致整平仪器,转动照准部水准管与任意 两个脚螺旋转线平行,转动这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将照准部旋转180°,如 气泡居中,说明满足条件 2 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整平仪器用十字丝瞄准一清晰点,固定照准部, 使望远镜上下微动,则说明十字丝垂直横轴 3 视准轴垂直横轴的检验:整平仪器,选择一个与仪器同高的点A,用盘左盘右 观测,盘左为L′,盘右为R′,若R′=L′±180°则视准轴垂直横轴。 4 横轴垂直数轴的检验在离墙20-30M处安置仪器,盘左照准墙上高处一点P(仰 角
§7.2导线测量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 导线可布设成单一导线和导线网,单一导线可布设为附和导线,闭合 导线和支导线,导线网可布设程自由,附和导线网。 二、导线的观测 1具有两个连接角的附和导线的计算。 ①.角度的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fβ =α′BN -α′BN=∑β-n· 180°-﹙αBN-αMA﹚
α′
水平角观测原理
所谓水平角就是相交的两直线之间的 B 夹角在水平面 上的投影,角值为0°~360°, 测量中所要观测的水平角为其在水平面上的 投影,如图所示β=b右-a右
数字设计知识点总结
![数字设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41fa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e.png)
数字设计知识点总结数字设计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数字系统的设计和操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数字设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数字设计概述数字设计是指使用数字信号来处理和操控信息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数字电路设计和数字系统设计两个方面。
数字电路设计关注如何将逻辑门和触发器等基本元件组合成特定功能的逻辑电路。
而数字系统设计则更加注重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二、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只能取有限个值,常用0和1表示。
而模拟信号是连续的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变化的。
数字设计主要处理数字信号,因为数字信号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更加稳定和可靠。
三、数字逻辑门数字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通过逻辑门的组合和连接,可以构建出更为复杂的数字电路,实现各种功能。
四、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在数字电路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真值表、卡诺图和逻辑方程等。
真值表是用来描述输入输出关系的表格,卡诺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最小化方法,逻辑方程则用代数形式表示逻辑功能。
五、时序逻辑与组合逻辑数字电路可以分为时序逻辑和组合逻辑。
组合逻辑的输出只与当前输入有关,没有记忆功能;而时序逻辑的输出还受到过去输入的影响,具有时序性。
常见的时序电路有触发器、计数器等。
六、数字系统的设计层次数字系统的设计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从高到低依次为算法级、寄存器传输级、逻辑门级、物理实现级。
不同层次的设计可以有不同的优化方法和工具支持。
七、时钟与同步电路在数字电路中,时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时钟信号用来同步电路中的各个部件,确保它们按照预定的时间步进工作。
同步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时钟的频率、相位以及时序要求等方面。
八、数制与编码在数字设计中,常用的数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二进制是最基础也最常用的数制,其他数制都是二进制的进位表示形式。
编码则是将一定范围内的数字或字符映射成二进制形式,常见的编码方式有BCD码、格雷码等。
工程常用数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常用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d95d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8.png)
工程常用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微积分微积分是工程领域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它主要包括微分学与积分学两个部分。
微分学是研究函数的变化率和导数的学科,而积分学则是研究函数的积分和定积分的学科。
微积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中都会涉及到对曲线、曲面的弧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
二、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研究n元一次方程组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是现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
线性代数主要研究向量、矩阵、行列式、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内容,这些内容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控制系统、电路分析、信号处理、结构力学等方面都会用到线性代数的知识。
三、概率论与统计学概率论与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它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风险分析、可靠性分析、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等方面。
概率论主要研究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方差、协方差等内容,而统计学则主要研究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内容。
四、矩阵论矩阵论是线性代数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矩阵的性质与运算规律。
在工程领域中,矩阵论常用于描述多维数据、解决多变量问题、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与收敛性等。
例如在控制系统中,矩阵论常用于描述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与响应特性。
五、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是研究函数与其导数的关系的数学学科,它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微分方程常用于描述物理系统、工程系统以及自然现象的规律,例如在机械振动、电路分析、热传导、流体力学等方面都会涉及到微分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六、离散数学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结构与离散对象的数学学科,它在工程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离散数学主要涉及到集合论、图论、组合数学、离散函数与逻辑推理等内容,这些内容在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电路设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工程领域常用的数学知识点的部分内容,工程数学之广泛深入远不止于此。
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知识点总结
![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47d99ccfc789eb172dc8fb.png)
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数字化技术数字技术就是利用0和1两位编码,通过电子计算,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
数字信息利用数字技术处来表达传输处理的所有信息。
数字工程概念1.数字工程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整合,挖掘综合处理地理空间信息和其他专题信息的系统工程;2.是地球相关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的过程;3.是以遥感技术,测绘技术,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网格技术,快速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系统;4.它将地球信息的各种载体向数字载体转化,并使其在网络上畅通流动,为社会各领域所广泛应用。
数字工程产生背景①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为数字工程的建设和集成提供了网络平台环境,为信息提供了物理通道)②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框架)③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数字工程有了概念升格)④数字思维与数字文化的产生⑤通信技术的发展⑥GIS技术的支撑○7社会应用的需求5.数字工程的特点①空间载体性②数据化,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通过通信网络畅通无阻地流动,各个系统连接成网络),智能化(指信息与知识应用的自动化)③融合与集成(体系数据和系统和两方面,数据融合之后不再体现单个数据的特征而产生一种的新数据比如假彩色合成影像;数据集成:指各种异源异构,不同时态,不同尺度,不同专业的数据在统一的地理框架下,以统一的空间定位为基准,以规范和协议为标准的无缝集成。
系统类似)④端对端连接(系统和系统的端对端;数据的采集与应用的端对端)数字工程的总体框架(整体框架,逻辑框架,理论框架,技术框架)整体框架:从整体上看,纵向多层次,横向网格化。
多层次:每个应用系统节点都是基于网络的多层结构;此外,各种应用系统逻辑上组成更高级层次网络化:有各种应用系统节点连成的一张分布式网络。
逻辑框架:从逻辑上看数字工程是一个多层次多平台的立体结构。
标准和安全贯穿于各个平台中。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4699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7.png)
第四章 触发器
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功能表、特性方 程、状态转换图、驱动表)。 2. 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结构的触发器的触发特点,并能 够熟练画出工作波形。 3.熟悉触发器的主要参数。 4.熟悉各类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 5.了解各类触发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写出图示各电路的状态方程。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根据实际逻辑问题,求出所要求逻辑功能的最简单逻辑电路。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
1、逻辑抽象(约定):根据实际逻辑问题的因果关系确 定输入、输出变量,并定义逻辑状态的含义; 2、根据逻辑描述列出真值表; 3、由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 4、根据器件的类型,简化和变换逻辑表达式 5、 画出逻辑图。
(1) (54)D =(0101,0100)8421 =(1011,0100)2421
(2) (87.15)D =(1000,0111.0001,0101)8421 =(1110,1101.0001,1011)2421
(3) (239.03)D =(0010,0011,1001.0000,0011)8421 =(0010,0011,1111.0000,0011)2421
3.列出状态转换表或画出状态图和波形图;
4.确定电路的逻辑功能.
设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一般步骤
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过程
由给定的逻 辑功能建立 原始状态图 和原始状态 表
状态 化简
状态 分配
选择 触发 器类 型
确定 激励方程组
和 输出方程组
画出 逻辑图 并检查 自启动 能力
(1)根据给定的逻辑功能建立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表 ①明确电路的输入条件和相应的输出要求,分别确定输入变量 和输出变量的数目和符号。 ②找出所有可能的状态和状态转换之间的关系。 ③根据原始状态图建立原始状态表。
工程数知识点总结
![工程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8916c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f.png)
工程数知识点总结工程数学是工程领域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旨在为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工程数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工程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出发,系统地介绍工程数学的各个知识点。
一、微积分微积分是工程数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函数的极限、导数、积分和级数的数学方法。
在工程领域中,微积分被广泛应用于求解各种问题,包括曲线的长度、曲线下面积、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动力学分析、电路分析等。
因此,对微积分的学习是工程学生的必修课程。
1.1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几乎所有的微积分知识都是建立在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基础上的。
函数的极限是描述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变化趋势,它是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函数在某一点处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函数在该点处连续。
因此,函数的连续性也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内容。
1.2 导数与微分导数是描述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它是微积分的重要概念。
在工程中,导数被广泛应用于求解问题的最优解,如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收益等。
微分是导数的一种近似表达,它被应用在函数近似和微分方程的求解中。
1.3 积分与不定积分积分是描述函数下方的面积,它是微积分的另一重要概念。
在工程领域中,积分被广泛应用于求解曲线下的面积、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等。
不定积分是积分的一种形式,它是积分的反运算,常用于求解不定积分方程。
1.4 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是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其导数之间关系的方程,它是微积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工程领域中,微分方程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动力学系统、电路系统、热传导系统、弹性系统等,因此它是工程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二、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研究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数学方法,它是工程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在工程问题中,线性代数被广泛应用于解决线性方程组、矩阵运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问题,因此对线性代数的学习也是工程学生的必修课程。
工程数值知识点
![工程数值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e558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0.png)
工程数值知识点工程数值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涉及到许多与数值计算有关的内容。
本文将以“工程数值知识点”为标题,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一些工程数值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第一步:了解数值计算的基础知识在工程中,数值计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在进行数值计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例如数值精度、误差分析、数值稳定性等。
数值精度是指用二进制或十进制表示一个数时所能表示的最大精度。
在计算机中,由于计算机存储的是二进制形式的数值,因此存在着舍入误差。
了解数值精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误差分析是对计算结果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在工程计算中,误差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误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从而对结果进行正确的解读和使用。
数值稳定性是指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算法对输入数据的敏感程度。
在工程计算中,选择合适的数值稳定性较高的算法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第二步:掌握常见的数值计算方法在工程中,有许多常见的数值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
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例如,数值积分是一种常见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求解函数的定积分。
数值积分可以通过将函数分割成若干小区间,然后对每个小区间进行逼近计算,最后将结果进行求和来实现。
另一个常见的数值计算方法是数值解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描述物理系统的运动规律。
数值解微分方程的方法包括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它们通过离散化微分方程来近似求解。
此外,线性代数在工程计算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线性代数涉及到矩阵的运算、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等内容。
在工程领域,线性代数常被用于解决大规模线性方程组、最小二乘问题等。
第三步:应用工程数值解决实际问题工程数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来模拟和优化工程系统。
例如,在结构力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来模拟建筑物或桥梁的受力情况,从而评估其结构的安全性。
数字电子技术总结
![数字电子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bb95d9d15abe23482f4d39.png)
数字电子技术总结第一章逻辑代数(1)数字信号的数值相对于时间的变化过程是跳变的、间断性的。
对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处理的电子线路称为数字电路。
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后变成数字信号,即可用数字电路进行传输、整理。
(2)日常生活中使用十进制,但在计算机中基本上使用二进制,有时也使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
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其他进制数时,整整部分采用基数除法,小数部分采用基数乘法。
利用1位八进制数由3位二进制数构成,1位十六进制数由4位二进制数构成,可以实现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以及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互相转换。
二进制代码不仅可以表示数值,而且可以表示符号及文字,使信息交换灵活方便。
BCD码是用4位二进制代码代表1位十进制数的编码,有多种BCD码形式,最常用的是8421 BCD码。
(3)逻辑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重要工具。
利用逻辑代数,可把实际逻辑问题抽象为逻辑函数来描述,并且可用逻辑运算的方法,解决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与、或、非是3种基本逻辑关系,也是3种基本逻辑运算。
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则是由与、或、非3种基本逻辑运算复合而成的4种常用逻辑运算。
逻辑代数的公式和定理是推演、变换及化间逻辑函数的。
(4)逻辑函数的化简有公式法和图形法等。
公式法是利用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和规则来对逻辑函数化简,这种方法使用于各种复杂的逻辑函数,但需要熟练的运用公式和定理,且具有一定的运算技巧。
图形法就是利用函数的卡诺图来对逻辑函数化简,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容易掌握,但变量太多时卡诺图太复杂,图形法已不适用。
在对逻辑函数化简时,充分利用随意项可以得到十分简单的结果。
(5)逻辑函数可用真值表、逻辑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和波形图5种方式表示,它们各具特点,但本质相通,可以互换。
对于一个具体的逻辑函数,究竟采用那种方式应视实际需要而定。
第二章门电路(1)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是数字电路中的基本开关元件,半导体二极管是不可控的,半导体三极管是一种用电流控制且具有放大特性的开关元件,场效应管是用电压控制的也有放大特性的开关元件。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的知识点考研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的知识点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10fa3a624a7302768e993979.png)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面:把一个假象的、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且包围整个地球的特定重力等位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视准轴: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3、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误差在符号和数值大小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4、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都不相同,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5、方位角: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方向至该直线的水平角度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0°~360°。
6、危险圆:待定点P 不能位于由已知点A 、B 、C 所决定的外接圆的圆周上,否则P 点将不能唯一确定,故称此外接圆为后方交会的危险圆。
7、全站仪: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它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处理器于一体。
8、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9、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处理、输出及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10、数字地面模型(DTM ):是表示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坐标数值集合的总称。
11、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高程模型DEM ,是以数字的形式按一定结构组织在一起,表示实际地形特征空间分布的模型,是定义在x 、y 域离散点(规则或不规则)上以高程表达地面起伏形态的数字集合。
二、简答题1、实际测绘工作中,一般采用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各是什么?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参考椭球面和法线是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2、角度观测的主要误差来源(种类)有哪些?1)仪器误差:(1)水平度盘偏心差(2)视准轴误差(3)横轴倾斜误差(4)竖轴倾斜误差;2)仪器对中误差;3)目标偏心误差;4)照准误差与读数误差;5)外界条件的影响。
研究论文: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课程的理论教学思考
![研究论文: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课程的理论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242bf159ec3d5bbfc0a741f.png)
122133 学科教育论文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课程的理论教学思考0 引言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简称数字工程)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使用《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为教材进行授课[1],课程具有以空间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软件工程等为基础的交叉特色,且以基于案例库的案例教学法为实践教学依托[2],以省级精品课程为网络教学平台,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支撑,实现了教学资源与实践案例资源的相互转化与促进。
1 课程的专业定位从模拟时代进入数字时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在此背景下,信息应用也从传统的模拟及相对孤立的状态,实现“载体是数字的,信息是共享的,网络是连通的,传递是实时的,应用是可视的,决策是智能的”更高层次状态转变。
空间信息技术主要解决具有地理定位特征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与应用。
在信息化建设初期,3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共享集成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一些国土、规划、防灾减灾等与空间信息应用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建设了大量部门级应用工程。
但是,由于建设过程中一些标准、规范都不太完善,技术方法、基础平台软件也千差万别,导致这些应用工程存在孤立性。
在目前信息化应用需求背景下,这些工程已不能符合应用需求,需要对已有的空间信息应用相关的软件平台、数据平台、网络平台等进行整合、集成。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借助软件工程技术,结合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对其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形成数字工程技术的核心内容,见图1。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需要培养基础牢固、知识面广、有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在理论、技术、方法、工程管理等方面讲述了数字工程建设的指导策略和方法,是专业培养的纲领性课程,为后续课程的深入教学提供了索引[3]。
该课程从数字工程产生的背景入手,以实现数字地球为目标框架,全面介绍数字工程技术中的基本概念、总体框架、支撑技术和实施方法,重点教授数字工程建设中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实时化传输、可视化表达与智能化应用,充分反映出本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色。
数字逻辑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字逻辑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d11c1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4.png)
数字逻辑知识点总结大全数字逻辑是一门研究数字电路的科学,是计算机工程和电子工程的基础。
数字逻辑通过对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处理,来实现各种功能。
数字逻辑的知识点包括布尔代数,逻辑门,编码器,译码器,寄存器,计数器等等。
本文将对数字逻辑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逻辑的知识。
1. 布尔代数布尔代数是数字逻辑的基础,它用于描述逻辑信号的运算和表示。
布尔代数包括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异或运算等逻辑运算规则。
布尔代数中的符号有"∧"、"∨"、"¬"、"⊕"表示与、或、非、异或运算。
布尔代数可以用于构建逻辑方程、化简逻辑表达式、设计逻辑电路等。
2.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实现了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
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它们分别实现了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逻辑异或运算。
逻辑门通过组合和连接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是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
3. 编码器和译码器编码器和译码器是数字逻辑中的重要元件,用于实现数据的编码和解码。
编码器将多个输入信号编码成少量的输出信号,译码器则反之。
常见的编码器包括二进制编码器、BCD编码器等,常见的译码器包括二进制译码器、BCD译码器等。
4. 寄存器寄存器是数字逻辑中的重要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
寄存器可以实现数据的暂存、延时、并行传输等功能。
常见的寄存器包括移位寄存器、并行寄存器、串行寄存器等,它们按照不同的存储方式和结构实现了不同的功能。
5. 计数器计数器是数字逻辑中的重要计数单元,用于实现计数功能。
计数器可以按照不同的计数方式实现不同的计数功能,常见的计数器包括二进制计数器、BCD计数器、模数计数器等。
6. 时序逻辑时序逻辑是数字逻辑中的重要内容,它描述数字电路在不同时间点的状态和行为。
时序逻辑包括触发器、时钟信号、同步电路、异步电路等,它们用于描述数字电路的时序关系并实现相关功能。
数电知识点总结
![数电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15bf2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d.png)
数电知识点总结一、数字电路基础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离散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代表信息的二进制状态(0和1)。
-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可以表示无限多的状态。
2. 二进制系统- 数字电路使用二进制数制,基于0和1的组合。
- 二进制的运算规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逻辑门- 基本逻辑门:与(AND)、或(OR)、非(NOT)、异或(XOR)和同或(XNOR)。
- 逻辑门的真值表描述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4. 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 组合逻辑:输出仅依赖于当前输入,不依赖于历史状态。
- 时序逻辑:输出依赖于当前输入和历史状态。
二、组合逻辑电路1. 基本组合逻辑电路- 半加器:实现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的加法。
- 全加器:实现三个一位二进制数(包括进位)的加法。
2. 多路复用器(MUX)- 选择多个输入信号中的一个,根据选择信号。
3. 解码器(Decoder)- 将二进制输入转换为多个输出信号,每个输出对应一个唯一的二进制输入组合。
4. 编码器(Encoder)- 将多个输入信号编码为一个二进制输出。
5. 比较器(Comparator)- 比较两个数字信号的大小。
三、时序逻辑电路1. 触发器(Flip-Flop)- SR触发器:基于设置(S)和重置(R)输入的状态。
- D触发器:输出取决于数据输入(D)和时钟信号。
2. 寄存器(Register)- 由一系列触发器组成,用于存储数据。
3. 计数器(Counter)- 顺序触发器的集合,用于计数时钟脉冲。
4. 有限状态机(FSM)- 由状态和状态之间的转换组成的电路,根据输入信号和当前状态决定输出和下一个状态。
四、存储器1.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可读写存储器,允许对任何地址进行直接访问。
2. 只读存储器(ROM)- 存储器内容在制造过程中确定,用户不能修改。
3. 存储器的组织- 存储单元的排列方式,如字节、字等。
五、数字系统设计1. 数字系统的基本组成- 输入接口、处理单元、存储器和输出接口。
数电基本知识点总结
![数电基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5873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8.png)
数电基本知识点总结一、数字信号1.1 数字信号的概念数字信号是由一系列离散的数值组成的信号,它可以使用二进制形式表示。
在数字电子技术中,数字信号是处理的对象,通过数字信号的处理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和应用。
1.2 数字信号的特点数字信号具有以下特点:1)离散性:数字信号是由一系列离散的数值组成的,相邻的数值之间有间隔。
2)可靠性:数字信号的传输和处理相对容易,不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易处理:数字信号可以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易于进行处理和分析。
1.3 数字信号的表示数字信号可以使用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形式进行表示,其中,二进制是最常用的表示形式。
在数字电子技术中,常用的是二进制形式。
1.4 数字信号的产生数字信号可以通过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量化来进行产生。
采样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时间间隔的离散取样,量化是对采样后的信号进行幅度离散化。
1.5 数字信号的传输数字信号可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进行传输,数字通信系统可以利用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来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数字通信系统在通信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6 数字信号的处理数字信号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包括滤波、变换、编码、解码等操作,可以实现对信号的提取、分析和处理。
二、数字电路2.1 数字电路的概念数字电路是由数字元器件构成的电路,用来进行数字信号的处理和运算。
数字电路可以实现逻辑运算、数学运算、存储等功能。
2.2 数字电路的分类数字电路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是由逻辑门构成的,其输出仅依赖于当前的所有输入;时序逻辑电路则包含了时序逻辑元件,其输出还依赖于其先前的输入。
2.3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用来进行逻辑运算。
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它们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得到输出信号。
2.4 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由多个逻辑门组成,它的输出仅依赖于当前的输入信号。
工程应用数学基础
![工程应用数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c1237c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9.png)
工程应用数学基础工程应用数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的各种问题的处理和分析。
它涉及到的数学理论及方法非常丰富,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最优化理论等。
本文将从数学原理、应用场景和实际案例三个方面来介绍工程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
一、数学原理1.微积分微积分是工程应用数学的重要基础,它包括微分和积分两个部分。
微分是研究函数的导数和微分方程的解法,而积分则是研究函数的积分和定积分的计算。
在工程中,微积分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变量的变化和工程系统的运动状态。
例如,在机械工程中,微积分可以用来计算机械结构的应力、变形和材料的疲劳等。
2.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研究向量和矩阵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程、物理、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在工程中,线性代数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电路分析等。
例如,在电路分析中,线性代数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不同元件之间的关系和电流的分配情况。
3.概率论和统计学概率论和统计学是研究随机变量和概率的理论和方法。
它在工程应用数学中被广泛应用于风险评估、可靠性分析、质量控制和决策分析等。
在工程中,概率论和统计学可以用来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工程系统性能的影响,例如,在材料科学中,它可以用来分析材料的强度和寿命等。
4.最优化理论最优化理论是研究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找到使特定目标函数最小或最大的优化方法。
在工程中,最优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生产规划、资源分配和控制系统等。
例如,在电力系统规划中,最优化理论可以用来确定最佳的发电和输电方案以满足不同的用电需求。
二、应用场景1.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指通过对结构体系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结构的受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结构分析可以应用于建筑物、桥梁、挖掘机等领域,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结构分析中,常用的数学工具有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有限元分析等。
2.电路分析电路分析是指通过对电路中不同元件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学建模,然后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数字逻辑课程知识点总结
![数字逻辑课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4ba50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8.png)
数字逻辑课程知识点总结数字逻辑是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数字逻辑课程主要介绍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数字信号的表示和处理、数字逻辑元件的设计和应用、数字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等。
本文将针对数字逻辑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读者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数字逻辑基本概念1. 数字系统和数制数字系统是一种用来表示和处理数字信息的系统,而数制是表示数字的一种方法。
在数字逻辑中,我们常用的数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和十进制等。
不同的数制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例如二进制适合于数字电路的设计和计算机的处理,而十进制适合于人类的日常计数。
2. 逻辑代数逻辑代数是用来描述和分析逻辑运算的一种代数体系,其中包括逻辑运算符、逻辑表达式、逻辑函数等。
在数字逻辑中,我们经常使用的逻辑代数包括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符,以及逻辑表达式的简化和化简方法。
数字逻辑元件1.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它用来实现不同的逻辑运算。
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它们分别实现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等基本逻辑功能。
2. 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由多个逻辑门和其他逻辑元件组成,用来实现复杂的逻辑运算和功能。
在数字逻辑中,我们需要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相关的逻辑运算和化简技巧。
3. 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是在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上加入时钟信号和触发器等元件,用来实现时序逻辑功能和时序控制。
学习时序逻辑电路需要掌握时钟信号和触发器的基本原理,以及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1. 进制转换进制转换是将不同数制的数值相互转换的过程,常见的转换包括二进制到十进制、十进制到二进制、二进制到八进制等。
掌握进制转换的方法和技巧对于理解数字系统和进行数字逻辑设计非常重要。
2. 逻辑函数的表示和化简逻辑函数是描述逻辑关系的代数表达式,可以通过真值表、卡诺图、奇偶检验等方法来表示和化简。
数字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字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4ba2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c.png)
数字原理知识点总结数字原理的基本概念数字原理是研究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的设计、分析与实现。
数字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中的重要基础,它涉及到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逻辑门的运算与控制、数字信号的传输与处理等多个方面。
数字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数字系统、数字信号、二进制数、逻辑门等内容。
数字系统是指由有限数量的离散元素组成,能够对实际事物进行离散表示和处理的系统。
数字信号是通过数字方式表达的信号,它是一种离散的信号。
二进制数是一种用两个符号0和1来表示数值的方式,它是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基本数值系统。
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用于进行逻辑运算和控制。
这些基本概念是数字原理的基础,对于理解和掌握数字原理知识非常重要。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用于进行逻辑运算和控制。
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这些逻辑门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组合进行逻辑运算,如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异或运算等。
逻辑门的基本特点包括输入、输出、真值表和逻辑符号等,它们构成了数字电路中的基本设计单元。
与门是指如果两个输入端都是高电平时,输出端才能得到高电平,否则输出端为低电平。
或门是指只要其中有一个输入端为高电平,输出端就为高电平。
非门是指输入端的信号和输出端的信号正好相反。
异或门是指如果输入端的两个信号不相等,输出端为高电平,如果输入端的两个信号相等,输出端为低电平。
逻辑门的种类和功能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用来进行逻辑运算和控制的基本部件,在数字电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字信号与信号处理数字信号是指通过数字方式表达的信号,它是一种离散的信号。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处理方便、传输距离远、信息容量大等优点。
在数字原理中,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数字信号的处理包括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过程。
采样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信号的过程,通过采样可以得到信号的离散样本。
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知识点总结
![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4862eaaaea998fcd220e59.png)
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数字化技术数字技术就是利用0和1两位编码,通过电子计算,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
数字信息利用数字技术处来表达传输处理的所有信息。
数字工程概念1.数字工程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整合,挖掘综合处理地理空间信息和其他专题信息的系统工程;2.是地球相关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的过程;3.是以遥感技术,测绘技术,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网格技术,快速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系统;4.它将地球信息的各种载体向数字载体转化,并使其在网络上畅通流动,为社会各领域所广泛应用。
数字工程产生背景①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为数字工程的建设和集成提供了网络平台环境,为信息提供了物理通道)②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框架)③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数字工程有了概念升格)④数字思维与数字文化的产生⑤通信技术的发展⑥GIS技术的支撑○社会应用的需求5.数字工程的特点①空间载体性②数据化,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通过通信网络畅通无阻地流动,各个系统连接成网络),智能化(指信息与知识应用的自动化)③融合与集成(体系数据和系统和两方面,数据融合之后不再体现单个数据的特征而产生一种的新数据比如假彩色合成影像;数据集成:指各种异源异构,不同时态,不同尺度,不同专业的数据在统一的地理框架下,以统一的空间定位为基准,以规范和协议为标准的无缝集成。
系统类似)④端对端连接(系统和系统的端对端;数据的采集与应用的端对端)数字工程的总体框架(整体框架,逻辑框架,理论框架,技术框架)整体框架:从整体上看,纵向多层次,横向网格化。
多层次:每个应用系统节点都是基于网络的多层结构;此外,各种应用系统逻辑上组成更高级层次网络化:有各种应用系统节点连成的一张分布式网络。
数字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法
![数字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a8d86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6.png)
数字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法论述数字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一、数字系统原理数字系统,即有一些逻辑单元构成的具备数字运算和逻辑处理的一类算术系统,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
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或数字系统。
由于它具有逻辑运算和逻辑处理功能,所以又称数字逻辑电路。
数字电路一般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简称组合电路,它由最基本的的逻辑门电路组合而成。
特点是:输出值只与当时的输入值有关,即输出惟一地由当时的输入值决定。
电路没有记忆功能,输出状态随着输入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类似于电阻性电路,如加法器、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等都属于此类。
时序逻辑电路简称时序电路,它是由最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加上反馈逻辑回路(输出到输入)或器件组合而成的电路,与组合电路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时序电路具有记忆功能。
时序电路的特点是:输出不仅取决于当时的输入值,而且还与电路过去的状态有关。
它类似于含储能元件的电感或电容的电路,如触发器、锁存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储存器等电路都是时序电路的典型器件。
数字电路是以二进制逻辑代数为数学基础,使用二进制数字信号,既能进行算术运算又能方便地进行逻辑运算(与、或、非、判断、比较、处理等),因此极其适合于运算、比较、存储、传输、控制、决策等应用。
以二进制作为基础的数字逻辑电路,简单可靠,准确性高。
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是数字电路突出的优点之一。
电路的设计、维修、维护灵活方便,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逻辑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集成电路块的功能随着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发展也从元件级、器件级、部件级、板卡级上升到系统级。
电路的设计组成只需采用一些标准的集成电路块单元连接而成。
对于非标准的特殊电路还可以使用可编程序逻辑阵列电路,通过编程的方法实现任意的逻辑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数字化技术数字技术就是利用0和1两位编码,通过电子计算,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
数字信息利用数字技术处来表达传输处理的所有信息。
数字工程概念1.数字工程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整合,挖掘综合处理地理空间信息和其他专题信息的系统工程;2.是地球相关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的过程;3.是以遥感技术,测绘技术,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网格技术,快速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系统;4.它将地球信息的各种载体向数字载体转化,并使其在网络上畅通流动,为社会各领域所广泛应用。
数字工程产生背景①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为数字工程的建设和集成提供了网络平台环境,为信息提供了物理通道)②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框架)③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数字工程有了概念升格)④数字思维与数字文化的产生⑤通信技术的发展⑥GIS技术的支撑○7社会应用的需求5.数字工程的特点①空间载体性②数据化,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通过通信网络畅通无阻地流动,各个系统连接成网络),智能化(指信息与知识应用的自动化)③融合与集成(体系数据和系统和两方面,数据融合之后不再体现单个数据的特征而产生一种的新数据比如假彩色合成影像;数据集成:指各种异源异构,不同时态,不同尺度,不同专业的数据在统一的地理框架下,以统一的空间定位为基准,以规范和协议为标准的无缝集成。
系统类似)④端对端连接(系统和系统的端对端;数据的采集与应用的端对端)数字工程的总体框架(整体框架,逻辑框架,理论框架,技术框架)整体框架:从整体上看,纵向多层次,横向网格化。
多层次:每个应用系统节点都是基于网络的多层结构;此外,各种应用系统逻辑上组成更高级层次网络化:有各种应用系统节点连成的一张分布式网络。
逻辑框架:从逻辑上看数字工程是一个多层次多平台的立体结构。
标准和安全贯穿于各个平台中。
数字行业综合平台,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平台,网络平台,软硬件平台(自下而上的支撑关系)数字工程是一个集成的共享的平铺的“面工程”和“网工程”一个有机的整体:数据是共享的,网络是通畅的,通信是实时的,决策是科学的。
概括起来就是:大平台,大共享,大应用。
理论框架:以地球信息科学为核心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技术框架:见书本P21图1-9第二章软件体系结构的目的及其对数字工程的作用目的:解决软件的重用,质量和维护问题。
作用:为数字工程的应用软件系统了一个结构,行为,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描述,这些元素相互作用,指导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软件体系结构发展阶段及特点mainframe结构:一种集中式结构。
C/S结构: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部署与拓展性存在不足。
三层—多层结构:三层即客户端层,服务器层,数据层。
有更好的移植性;可跨平台工作,负载平衡安全多为基于Internet的应用。
分布式计算的功能及其对数字工程的作用分布式计算:数据处理由多台计算机完成。
功能:1.将分布式软件看做了直接反应了现实社会中的分布性。
2.主要用于改进某些应用程序的性能,使它们比单进程,集中式的实现更具有效率。
中间件的作用,数据库中间件在网络环境下起一种承上(网络应用软件)启下(操作系统)作用的基础软件。
数据库中间件DM:本地中间件:为特定中间件设计;呼叫层接口:提供多个数据库的统一界面。
把一般通用的呼叫接口转换任意的数据库本地语言。
数据库网关:提供对大型系统内部数据的访问。
集群的作用和分类1.高性能科学集群(高吞吐计算集群和分布计算集群)2.负载均衡集群(使负载尽可能在计算机集群中平均地分摊处理)3.高可用性集群(降低易错性)SOA功能模块和工作原理功能模块:开发服务,发布服务,查找服务,使用服务。
工作原理:由擅长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把一个个业务功能包装成一个个标准的服务,精通商业流程的专家通过组合这些服务可以很容易的搭建功能完善的企业应用,或者重新组合这些服务成为全新的应用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SOA的核心思想)它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
海量数据高效处理措施,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高效处理措施:存储——数据库算法——高效的智能的错误处理便于检索——索引机制,数据分区,缓存机制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合理调度任务——虚拟内存的使用,任务划分机制优化SQL查询语言,使用合适的格式存储数据。
数据仓库——OLAP(联机分析处理),利用采样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好的硬件及操作系统。
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分类:数据模型不同;不同的产品;数据的迁移和转换:简单易行但是实时性差。
使用中间件:多数据库系统(对外集成,对内自治)云计算概念,特点及其与网格计算的区别云计算: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特点: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及其廉价。
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相对于网格计算与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的特点是低成本,虚拟机支持,镜像部署的执行以及强调服务化。
云计算是以相对集中的资源,运行分散的应用,而网格计算则是聚合分散的资源,支持大型集中式应用。
GIS数据的特征:空间,时间,属性。
空间位置:经度纬度高度属性数据:非空间数据,属于一定地物,描述其特征的定量或定性的指标。
时域特征: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或时段。
GIS常用的数据类型:矢量,栅格栅格:基本单位是像素。
以规则的像元阵列来表示(一般为影像数据和DEM数据两种),数据量大,图形精度低,图形运算简单,低效,数据格式一致或接近,输出表示直观便宜,容易实现数据共享,不易实现拓扑与网络分析。
矢量:点,线,面,基本单位为坐标点。
数据量小,图形精度高,图形运算复杂,高效,数据格式不一致,输出表示抽象昂贵,不容易实现数据共享,易实现拓扑与网络分析。
GIS的组成其基本组成包括空间信息(地理数据),系统软件,系统硬件,应用人员(普通用户或技术专家),应用模型(数据处理方法GIS专业模型和经验),计算机硬件平台。
GIS的功能,常用的空间分析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与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与编程;遥感技术的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的吸收,发射,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
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以及常见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光谱特征见ppt242至248遥感技术的分类:按遥感平台,波段,工作方式。
按遥感平台(传感器设置在什么上)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在星际飞船上)按传感器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在可见光和红外线波段范围内,再分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按记录信息的表现形式:图像方式和非图像方式按照感测目标的能源作用可分为: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按应用领域: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等)真彩色影像和假彩色影像的区别真彩色图像上影像的颜色与地物颜色基本一致。
利用数字技术合成真彩色影像图像时,是把红色(蓝色,绿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红色(蓝色,绿色)分量。
假彩色影像是指图像上影像的色调与实际地物色调不一致的图像。
合成过程中,近红外波段作为红色分量,红色波段作为绿色分量,绿色波段作为蓝色分量。
遥感数据应用的一般程序:1.根据目标选择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2.购买进过校正的遥感影像,进行精校正。
3.遥感影像增强处理(色彩增强:色彩合成,灰度变换)4.遥感影像解译(机助分类,目视判读)GPS的系统组成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提供星历和时间信息,发射伪距和载表信号,提供其他辅助信息)地面监控系统(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五个监控站)——地面控住部分(中心控制系统,实现时间同步,跟踪卫星进行定轨)GPS信号接收机——用户接收设备(接受卫星信号记录处理数据,提供导航定位信息)GPS定位原理利用卫星的伪距,星历,卫星发射时间等观测量以及用户钟差来进行定位的。
由于伪距的引入,要获得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必须对四颗卫星进行测量: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以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三颗卫星就可以组成三个方程式,接触观测点的位置。
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的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四个未知数,因而要引入四颗卫星。
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GPS的特点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特点。
第三章平台的概念即集成的共享环境,是一种集成的共享资源,承载着各种前端应用。
数字工程基础平台的组成,层次关系。
书本p90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建设都需要解决的三大关键问题集成,共享,拓展数据平台的逻辑结构,数据的主要生产者书本p103图3—12(逻辑结构)数据的主要生产者(应用来源和生产主体):政府,企业,个人(公众)数据共享的实现方式,异构数据库集成的技术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数据的迁移和转换,中间件技术(通用SQL,API;通用网关;通用协议;基于组件技术的一致数据访问接口),多数据库系统(全局统一模式,联邦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共享的实现方式:数据格式转化(比较早期的数据集成共享方法)直接数据操作(实现对其他软件数据格式的直接访问)数据互操作标准平台的建设原则,组成组成:书本p121图3-19建设原则:标准参照服从顺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颁标准,地方标准。
无相关参照标准: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规范或指导性技术文件。
自行制定必要的工程技术规范和规定。
安全平台的组成安全平台和标准平台一起贯穿数字工程建设的全程。
体系结构:硬件措施;软件功能(或两者结合)见ppt393第四章矢量数据可视化的实质,主要手段矢量数据的可视化实际上是矢量数据关联的属性信息的可视化。
主要手段是符号化。
(主要是如何用符号现象的描述出实体的属性特征)可视化一般过程:确定要绘制的空间实体---->获取实体的坐标信息和属性信息----->根据不同实体的属性信息对实体进行符号化----->在相应的坐标位置绘制实体显示优先级:点最高,线次值,面最后。
提高栅格显示效率的技术索引技术(提高数据调度效率)影像金字塔技术(对不同尺度的影像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多尺度管理,分块管理是技术关键)非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常用形式1.一维数据(文本数字表格)可视化2.多维数据可视化3.时态数据可视化4.层次数据可视化5.网络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特征多知性,沉浸感,交互性,自主感。
虚拟现实技术的一般构成实时三维图生成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系统集成技术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1.桌面虚拟现实2.沉浸的虚拟现实3.增强现实性的虚拟现实4.分布式虚拟现实第六章数字工程的总体实施过程数字工程的各组成部分的实施步骤各平台实施在调研阶段的主要任务数据平台实施的重点专业应用实现包括两方面工作的内容标准平台体系级别安全平台的设计层次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