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末选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试题(有详细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试题(有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2713604431b90d6c85c7aa.png)
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二年级化学试题(选修)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谓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15题)、非选择题(第16题〜第21题,共6题)共两部分。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满;如需改动, 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N14 Na23 Cu64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加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酶属于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中重要的催化剂B.纤维素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遇碘水会变蓝色C.某些卤代烃能破坏臭氧层,使卤代烃的使用受到限制D.某有机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特征蜂的数目就是氢原子数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3.下列有机坊与其名称相符的是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氧基酸分子中可能含有手性碳原子C.己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乙醉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甲面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油脂的氢化”称为皂化反应B.以乙烯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苯酚溶液加入FeCl3溶液呈现红色D.利用甘油与硝酸反应可制得TNT炸药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6.用ANA. 9.2g甲苯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0.8ANB. 0.1 mol乙醛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1ANC. 1 mol羧基(-COOH〉中含★的电子总数为22AN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的H20分子数目约为0.3A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在铜催化加热下可制得乙醚B.淀粉在稀硫酸催化加热下可制得氨基酸C.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乙苯D.乙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苯乙酸8.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9.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 + 02(g)=2H20(g) △H1==-483.6kJ·mol-1,则对于热化学方程式:2H20(1)= 2H2(g) + 02(g) △H2==QkJ·mol-1。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终调研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终调研考试试题选修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11515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1.png)
B. 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 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OH-=NiOOH + H2O
D.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当该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负极上镉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NiOO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放电时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d-2e—+2OH-=Cd(OH)2,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充电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i(OH)2+OH——e-=NiOOH+H2O,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d(OH)2+2e-=Cd+2OH-,以此解答该题。
D.二氧化碳分子内每个氧原子与碳原子共用2对电子对,CO2是直线型分子,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故比例模型为 ,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下列有关物质 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B。 HClO溶液显酸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D. Al2O3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 SiO2(s) SiCl4(g) Si(s)
D. S(s) SO3(g) H2SO4(aq)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A正确;
B.氯气的氧化性强,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不能生成氯化亚铁,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
【详解】A.根据分析,X、Y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r(O2—)〉r(Na+),A正确;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43f20b04a1b0717ed5dda0.png)
C.①的阴极反应Cu2++2e—=Cu,导线中通过0.2 mol电子时,阴极产生铜的质量m=nM=0.2mol×64g/mol=12.8g,装置②为原电池,两个电极上没有固体析出,则电极上析出固体质量①>②,故C错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D.pH=7时,c(Na+)=c(A-)+c(HA)
【答案】C
【解析】
【详解】A.a点时消耗0.1mol/L一元酸HA10mL,酸碱恰好中和生成盐,溶液pH=8.7,溶液显碱性,则该盐为强碱弱酸盐,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应为c(HA)>c(H+),故A错误;
B. K连N,称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 K连M,X为Zn 时,铁不易被腐蚀
D. K连M,铁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答案】D
【解析】
A. K连N,X极发生氧化反应,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保护铁不被氧化,A正确;B. K连N,称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正确;C. K连M,X为Zn时,锌失电子,铁不易被腐蚀,C正确;D. K连M,铁电极上产要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D错误。答案选D。
3.下列各物质加入水中,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
A. NaClB. NaOHC. Na2CO3D. NaHSO4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选修)含解析.doc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选修)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7de8c07d2e3f5727a4e96215.png)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选修)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B.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为:D.的分子式是:C7H12O3.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石油的分馏②煤的干馏③硝化纤维的制造④蛋白质的变性⑤石油的催化裂化⑥蛋白质的盐析⑦皂化反应.A.①③⑦ B.①⑥C.②③④ D.①③⑤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1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5.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1﹣溴丙烷水解制1﹣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制环己烯;由丙烯与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不能达到实验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2O 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H++Cu(OH)2﹣→Cu2++2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O2+H2O2+CO32﹣D.乙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CH3CHO+2Cu(OH)2+OH_CH3COO﹣+Cu2O↓+3H2O8.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是( )①将某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向冷却后的反应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该卤代烃为氯代烃②用乙醇和30%的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③在苯酚中滴入少量溴水出现白色沉淀④将苯与浓硝酸混合加热至60℃制备硝基苯⑤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9.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C(s)+O2(g)=CO2(g)△H1=﹣393.5kJ/mol(2)CH3COOH(l)+2O2(g)=2CO2(g)+2H2O(l)△H2=﹣870.3kJ/mol(3)H2(g)+O2(g)=H2O(l)△H3=﹣285.8kJ/mol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焓变)为( )A.+488.3kJ/mol B.﹣488.3kJ/molC.﹣244.15kJ/mol D.+244.15kJ/mol10.已知H2(g)+Br2(l)=2HBr(g)△H=﹣72kJ/mol,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A.200 B.230 C.260 D.404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②CH3OH(g)+O2(g)═CO2(g)+2H2(g);△H=﹣192.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O2(g)=CO2(g)+2H2(g)的△H>﹣192.9kJ•mol ﹣112.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是芥子醇,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芥子醇的分子式是C11H14O4,属于芳香烃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C.芥子醇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芥子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氧化、取代、加成13.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A.每生成2mol AB(g)吸收b kJ热量B.反应热△H=+(a﹣b)kJ/mo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放出a kJ能量14.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取代反应B.苯酚和羟基扁桃酸是同系物C.乙醛酸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1mol羟基扁桃酸能与2mol NaOH反应15.洋蓟素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有关洋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洋蓟素最多可与6mol Br2反应B.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D.1mol洋蓟素最多可与9mol NaOH反应三、非选择题:共50分16.(14分)(1)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Ⅰ:C(s)+O2(g)=CO2(g)△H1<0 ①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H2>0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H3<0 ③2H2(g)+O2(g)=2H2O(g)△H4<0 ④请回答下列问题: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用△H2、△H3、△H4表示△H1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2)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已知:H﹣H键能为akJ/mol,N≡N键能为b kJ/mol,N﹣H键能为ckJ/mol.根据键能计算消耗1mol N2的合成氨反应的△H为__________kJ/mol(4)以CO2为碳源制取低碳有机物一直是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CO2加氢制取低碳醇的反应如下: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反应II:2CO2(g)+6H2(g)=CH3CH2OH(g)+3H2O(g)△H=﹣173.6kJ/mol写出由CH3OH(g)合成CH3CH2OH(g)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另一产物为水蒸气)__________(5)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③H2O(g)=H2O(l);△H=﹣44.0kJ•mol﹣1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的熵变△S__________0(填“>”、“<”、“=”).17.已知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子组成为C4H9Cl,A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F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E和G都能和新制Cu(OH)2反应,但反应条件及实验现象均不相同,H是一种有果香味的液体.(1)A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G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2)与反应①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若A中混有C,则对生成的B的纯度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填“有”或“无”).(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E与新制Cu(OH)2反应:__________.A为带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填写下列空白:(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观察D试管,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 (3)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字母).(4)反应完毕后,将a瓶中的液体取出,经过__________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可获得获得粗溴苯,向粗溴苯中加入无水CaCl2,其目的是__________(5)经以上分离操作后,要进一步提纯粗溴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19.香豆素是用途广泛的香料,合成香豆素的路线如下(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1)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3)香豆素在过量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Ⅴ是Ⅳ的同分异构体,Ⅴ的分子中含有苯环且无碳碳双键,苯环上含有两个邻位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Ⅴ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任写一种).(5)一定条件下,与CH3CHO能发生类似反应①、②的两步反应,最终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B.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根据单糖、二糖、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根据煤的气化和液化的概念分析;D、根据聚酯纤维和光导纤维的成分分析;【解答】解: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易与氧化性物质反应,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故A正确;B、因多糖、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单糖、二糖、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煤的气化是将固体煤中有机质转变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煤的液化指固体煤经化学加工转化成烃类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过程;两者都生成了新物质,故C错误;D、因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维生素,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物等,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为:D.的分子式是:C7H12O【考点】结构简式;电子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分析】A.聚丙烯是由丙烯不饱和的碳原子相互加成得到的,注意原子之间连接;B.比例模型中符合原子大小关系;C.没有标出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D.键线式中每个拐点为一个碳原子.【解答】解:A.聚丙烯是由丙烯不饱和的碳原子相互加成得到的,其结构简式为,故A错误;B.为丙烷的球棍模型,丙烷的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C.四氯化碳中C原子和Cl原子周围均有8个电子,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D.键线式中每个拐点为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式是:C7H1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使用,化学用语是高考的热点,难度不大,要熟练掌握常用的化学用语,注意不同化学用语的书写要求.3.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石油的分馏②煤的干馏③硝化纤维的制造④蛋白质的变性⑤石油的催化裂化⑥蛋白质的盐析⑦皂化反应.A.①③⑦ B.①⑥C.②③④ D.①③⑤【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解答.【解答】解:①石油的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把石油分成多个馏分,属物理变化,故选;②煤的干馏煤干馏可以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③硝酸与纤维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化纤维,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④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⑤石油裂化是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短链烃分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⑥蛋白质的盐析是指蛋白质遇到浓的铵盐或者轻金属盐溶液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⑦皂化反应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1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中和热概念:稀的强酸和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能量判断;B、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化学反应的条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C、利用燃烧热是指完全燃烧1mol物质生成最稳定产物所放出的热量来回答;D、碳的燃烧是放热的,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解答】解:A、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能量,故H2SO4和Ca (OH)2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故A错误;B、反应的热效应与断键吸收能量和形成新键放出能量差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故B错误因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g)+O2(g)=2CO2(g)反应的△H=﹣2×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1,故C正确;D、碳的燃烧是放热的,焓变是负值,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所以△H1<△H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抓住概念的实质是判断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1﹣溴丙烷水解制1﹣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制环己烯;由丙烯与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水解为取代反应,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为加成反应;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为取代反应;C.分别为消去反应和加成反应;D.都属于取代反应.【解答】解:A.由1﹣溴丙烷水解制1﹣丙醇为取代反应;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属于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A错误;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为取代反应,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属于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B错误;C.由氯代环己烷制环己烯;由丙烯与溴制1,2﹣二溴丙烷分别为消去反应和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C错误;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都属于取代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有机物结合和性质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反应类型的判断.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不能达到实验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单质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B.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C.乙酸乙酯和水溶液互不相溶,可以采用分液法来分离;D.生石灰与水反应,乙醇易挥发.【解答】解:A.单质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溴化钠、次溴酸钠溶于水,溴苯不能NaOH溶液反应也不溶于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既除去了杂质,又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烯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除掉了乙烯,又在乙烷中引入了二氧化碳杂质,故B错误;C.乙酸和碳酸钠可以反应生成醋酸钠的水溶液,乙酸乙酯和醋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以采用分液法来分离,故C正确;D.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且生石灰与水反应,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除杂,注意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2O 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H++Cu(OH)2﹣→Cu2++2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O2+H2O2+CO32﹣D.乙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CH3CHO+2Cu(OH)2+OH_CH3COO﹣+Cu2O↓+3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和乙醇;B.醋酸为弱电解质,保留化学式;C.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D.乙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和氧化亚铜.【解答】解:A.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故A错误;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3COOH+Cu(OH)2﹣→Cu2++2H2O+2CH3COO﹣,故B错误;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HCO3﹣,故C错误;D.乙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CH3CHO+2Cu(OH)2+OH﹣CH3COO﹣+Cu2O↓+3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反应必须符合客观事实,注意化学式的拆分,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是( )①将某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向冷却后的反应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该卤代烃为氯代烃②用乙醇和30%的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③在苯酚中滴入少量溴水出现白色沉淀④将苯与浓硝酸混合加热至60℃制备硝基苯⑤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①氯元素检验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②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③苯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④将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至60℃制备硝基苯;⑤用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解答】解:①氯元素检验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否则氢氧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实验,故错误;②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该实验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故错误;③苯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在少量苯酚稀溶液中滴入过量饱和溴水出现白色沉淀,故错误;④将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至60℃制备硝基苯,该实验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故错误;⑤用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如果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需要碘水,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物质或元素检验、物质的制备等知识点,会从实验的可行性及评价性进行分析判断,注意:有机反应较缓慢,大多数都需要催化剂,注意苯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需要浓溴水,题目难度不大.9.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C(s)+O2(g)=CO2(g)△H1=﹣393.5kJ/mol(2)CH3COOH(l)+2O2(g)=2CO2(g)+2H2O(l)△H2=﹣870.3kJ/mol(3)H2(g)+O2(g)=H2O(l)△H3=﹣285.8kJ/mol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焓变)为( )A.+488.3kJ/mol B.﹣488.3kJ/molC.﹣244.15kJ/mol D.+244.15kJ/mol【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构造出目标反应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据此判断.注意化学计量数乘以不同的系数,进行加减,焓变也要乘以相同的系数,做相应加减.【解答】解:已知:(1)C(s)+O2(g)=CO2(g)△H1=﹣393.5kJ/mol(2)CH3COOH(l)+2O2(g)=2CO2(g)+2H2O(l)△H2=﹣870.3kJ/mol(3)H2(g)+O2(g)=H2O(l)△H3=﹣285.8kJ/mol根据盖斯定律,(1)×2+(3)×2﹣(2)得2C(s)+2H2(g)+O2(g)=CH3COOH(l)△H=﹣488.3kJ/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盖斯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盖斯定律只适用于等温等压或等温等容过程,各步反应的温度应相同.10.已知H2(g)+Br2(l)=2HBr(g)△H=﹣72kJ/mol,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H2(g)+Br2(g)=2HBr(g)的△H=﹣72kJ/mol,结合△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列方程计算.【解答】解:在H2(g)+Br2(l)=2HBr(g)△H=﹣72kJ/mol反应中,1mol Br2(g)液化放出的能量为30kJ,即Br2(g)=Br2(l)△H=﹣30kJ/mol,则H2(g)+Br2(g)=2HBr(g)△H=﹣102kJ/mol,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则△H=﹣102=436+a﹣2×369,a=20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等,题目难度中等,明确△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反应热与键能的计算关系以及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的转化.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②CH3OH(g)+O2(g)═CO2(g)+2H2(g);△H=﹣192.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O2(g)=CO2(g)+2H2(g)的△H>﹣192.9kJ•mol ﹣1【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利用盖斯定律,②×3﹣①×2可得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而可知甲醇的燃烧热;B、根据△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来判断;C、根据已知的甲醇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来判断;D、根据物质的能量大小与物质的状态关系来判断.【解答】解:A、根据盖斯定律将,②×3﹣①×2可得:CH3OH(g)+O2(g)=CO2(g)+2H2O(l)△H=﹣192.9kJ/mol×3﹣49kJ/mol×2=﹣676.7kJ/mol,所以甲醇的燃烧热为676.7kJ/mol,故A错误;B、反应①的△H>0,而图示的△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0,故B错误;C、由已知可知,反应①为吸热反应,而反应②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能量最高,其次液态能量,固态能量最低,由②推知反应:CH3OH(l)+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计算.注意在比较反应热大小时要带符号比较,并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来解答.12.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是芥子醇,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芥子醇的分子式是C11H14O4,属于芳香烃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C.芥子醇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芥子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氧化、取代、加成【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可发生氧化、颜色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氧化反应,含有醇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该有机物含有O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B.该有机物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与它们相连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B错误;C.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C错误;D.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可发生氧化、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组成以及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13.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A.每生成2mol AB(g)吸收b kJ热量B.反应热△H=+(a﹣b)kJ/mo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放出a kJ能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B、反应焓变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D、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解答】解:A、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 吸收(a﹣b)kJ热量,故A错误;B、应焓变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该反应热△H=+(a﹣b)kJ•mol﹣1,故B正确;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正确;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图象分析判断,反应焓变的计算,题目较简单.14.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取代反应B.苯酚和羟基扁桃酸是同系物C.乙醛酸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1mol羟基扁桃酸能与2mol NaOH反应【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有去有回来判断;B.根据同系物的定义: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整数倍个﹣CH2﹣结构来分析;C.乙醛酸中含有的醛基能被强氧化剂氧化;D.有机物中只与酚羟基和羧基可与NaOH反应.【解答】解:A.两种有机物生成一种有机物,反应C=O变成C﹣O单键,为加成反应,故A错误;B.羟基扁桃酸含有羟基和羧基,与苯酚结构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乙醛酸中含有的醛基能被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错误;D.羟基扁桃酸酚羟基和羧基可与NaOH反应,1mol羟基扁桃酸消耗2molNaOH,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加成反应的特点和同系物的概念,为易错点,注意体会.15.洋蓟素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有关洋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洋蓟素最多可与6mol Br2反应B.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D.1mol洋蓟素最多可与9mol NaOH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洋蓟素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酚羟基、酯基、羟基、羧基、碳碳双键,所以应具有烯烃、酚、醇、酯、羧酸的性质,根据结构判断其性质.【解答】解:A.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洋蓟素需要6mol溴发生取代反应,2mol溴发生加成反应,共需溴8mol,故A错误;B.有机物中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故B 错误;C.该分子中含有醇羟基和羧基,所以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因为含有醇羟基,且醇羟基的邻位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所以还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C正确;。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末必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末必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bd6dde9b89680203d82558.png)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末必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氢气______________ B.煤炭___________ C.天然气___________ D.石油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氯化钙的化学式 CaCl____________________ B.HCl分子的电子式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 2 CH 2_________ 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O 2 B.CO 2 C.NH 3_________ D.SO 24. 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存在A.NO 3 - B.Fe 3+ C.SO 4 2-________ D.Mg 2+5. 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
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4 B.质子数为14C.核外电子数为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质量数为146.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Mg 2+ Na + OH - B.Al 3+ NO 3 - Cl -C.K + H + HCO 3 -________ D.Mg 2+ Ca 2+ SO 4 2-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具有氧化性_________ B.浓硝酸不能装在铁制容器内C.次氯酸是一种强酸_________ D.钠的焰色为浅紫色8. 下列仪器中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_________ B.烧瓶 C.量筒_________ D.烧杯9. 属于合成有机高化子化合物的是A.纤维素 B.聚乙烯 C.肥皂_________ D.淀粉10.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食盐________ B.浓盐酸 C.苯________ D.浓硝酸11. 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5c240561252d381eb6e03.png)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二化学试题(选修)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说明:学生解答主观性试题时,使用与本答案不同的其它合理答案的也给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B 3.C 4.A 5.C 6.D 7.A 8.A 9.B 10.D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CD 12.D 13.B 14.CD 15.AC16.共12分。
每空2分。
(1)CH CH (2分) 碳碳双键、羧基(2分)(2)取代(酯化)反应(2分)(2分) (3)ac (2分)(4)CH 3CH 2COOCH 3+ H 2OCH 3CH 2COOH+ CH 3OH (2分)17.共12分。
每空2分。
(1)C 16H 12O 5(2分)(2)2(2分) 2(2分) (3)①加成反应(2分) ②(2分)③CH 3CH 2CHO +2[Ag(NH 3)2]OH CH 3CH 2COONH 4+3NH 3+2Ag↓+H 2O(2分)18.共15分。
除(3)第一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
(1)(2分)(2)四氯化碳(或苯) (2分) 除去HBr 中的Br 2(2分) 出现浅黄色沉淀(2分)(3)下(1分) 溴苯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2分)(4)氢氧化钠溶液(2分) 分液(2分)19.共12分。
每空2分。
H + △(1)①环形玻璃搅拌棒(2分)②减少热量的损失(2分)(2)2N2H4(g)+N2O4(g)===3N2(g)+4H2O(g) △H=-1 096.7 kJ·mol-1(2分)(3)①(2分)②放出(2分)734 (2分)20.共14分。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2d4c2e5f0e7cd184253670.png)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2015年进入冬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做法能减轻雾霾形成的是 A.市郊露天焚烧秸秆___________ B.推广使用燃煤发电C.大量使用机动车辆___________ D.多利用太阳能发电2.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 .水合氢离子的电子式:B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中子数为 28 的钙原子:D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3. 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Cl 2________ B.CO 2________ C.H 2 D.NH 34. 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H 4 Cl B.H 2 S________ C.N 2 D.MgCl 25. 2015年2月美国研究人员将 CO和O附着在一种钌催化剂表面,用激光脉冲将其加热到2000K,成功观察到CO与O形成化学键生成CO 2 的全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CO 2 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形成化学键时需吸收能量C.钌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D.CO与O形成化学键过程中有电子转移6. 有关新制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透过滤纸___________ B.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C.能产生丁达尔效应_________ D.不能与硫酸反应7.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同位素: 14 C与 14 NB.同系物:丙烷、异丁烷、新戊烷C.电解质:冰醋酸、水银、烧碱D.酸性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三氧化硫8. 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K + 、 Cu 2+ 、SO 4 2 -、NO 3 - _________ B. Na + 、 Ba 2+ 、Br -、SO 4 2 -C.NH 4 + 、Fe 3+ 、Cl -、SCN - D. K + 、 Fe 2+ 、Cl -、NO 3 -9. 下列过程有热量放出的是A.醋酸的电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Ba(OH)2 ·8H 2 O晶体与NH 4 Cl晶体反应C.焦炭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的反应 D. Na与H 2 O反应10. 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蔗糖________ B.纤维素 C.光导纤维 D.油脂11. 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黄色,则溶液中一定不含K +B.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溶液中含有SO 42 ˉC.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 2+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原溶液中含有I 2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KI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Cl 2 +2I -= 2Cl -+I 2B.向AlCl 3 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Al 3++3OH -=Al(OH) 3 ↓C.向NaHCO 3 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硫酸: 2H ++ CO 3 2- =CO 2 ↑ + H 2 OD.向Fe 2 (SO 4 ) 3 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Fe 3+ +Fe = 2 Fe 2+13. 下列有关实验正确的是A .图 1 :稀释浓硫酸B .图 2 :实验室制备氨气C .图 3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D .图 4 :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14. 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① 16H + +10Z — + 2XO 4 — 2X 2+ + 5Z 2 + 8H 2 O ② 2A 2 十 +B 2 2A 3+ + 2B - ③ 2B — +Z 2 B 2 +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能发生:Z 2 +2A 2+ 2A 3+ +2Z — ___________ B.Z 2 在① 、③ 反应中为还原剂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 4 — >Z 2 >B 2 >A 3+ D.X 2+ 是 XO 4 —的还原产物15. 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末选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末选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dcb32c84254b35effd34d5.png)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末选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选择题1. 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⑤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A •①④⑤________ B.②③④ C •①②④⑤D •全部2.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的质谱法。
其方法是让极少量(10 -9 g左右)的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
如 C 2 H 6离子化后可得到 C 2 H 6 +、C 2H 5 +、C 2 H 4 +、..... 然后测定其质荷比卩。
设H +的质荷比为1,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下图(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A • CH 3 OHB •C 3 H 8 C . CH 4D • C 2 H 44. 某羧酸的衍生物 A,其分子式为C 6 H 12 O 2 ,实验表明A 和NaOH 容液共热生成B 和C, 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 D, C 在铜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氧化为 E,其中D 、E 都不 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判断 A 的可能结构简式有 A . 2种 B . 3种 C . 4种 D . 6种5. 美国宇航局(NASA 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 10 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一全氟丙烷(C 3 F 8 ),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C . 相同压强下,沸点:C 3 F 8 v C 3 H 8D .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6. 尼群地平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选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选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778fd5915f804d2a16c1b6.png)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选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选择题1.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 0.25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2. 某化学反应其△ H =-122 k J • mol -1 , △ S = — 231 J • mo- 1 • K -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 •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仅在低温下自发进 行3. 用NaOH 滴定pH 相同、体积相同的 H 2 SO 4、HCI 、CH 3 COOH 三种溶液,恰好中和 时,所用相同浓度 NaOH 容液的体积依次为 V 1、V 2、V 3 ,则这三者的关系是(A ) V 1 > V 2 > V 3 (B ) V 1 v V 2 v V 3 (C ) V 1 = V 2 > V 3 (D ) V1 = V2 v V 34. 常温时,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的溶液 pHA .等于7 ___________B .大于7 __________C .小于7 __________D .无法确定A . 2CH 4 (g) + 40 2 (g) —1B . CH 4 (g) + 20 2 (g) —1 C. CH 4 (g) + 20 2 (g) 890KJ?mol — 1 D.2CH 4 (g) + 40 2 (g) 890KJ?mol — 1=2CO 2 (g) + 4H 2 O(l) =CO 2 (g) +2H 2 O(l) =CO 2 (g) +2H 2 O(l) =2CO 2 (g) + 4H 2 O(l);A H = +890KJ?molA H = +890KJ?mol5.温度一定时,压强分别为 P 1 , P 2的条件下,A(g)+2B(g)—— nC(g) 的反应体系中,C 的分数与时间t ,压强P 1 , P 2的关系如图所示,贝V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y -------- 托A 、 P 1 > P 2 , n v 3B 、 P 1v P 2 ,n=3C 、 P1v P 2 ,n >3D 、 P1 >P 2 , n >36. 在0.1mol • L 詣 CH 3 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 3 COOH CH 3COO — +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加入少量0.1mol • L — 1 HCl 溶液,溶液中c(H + )减小D •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CH 3 COOH 溶液的电离度增大7.已知298K 时,Mg(OH) 2 的溶度积常数 Ksp = 5.6 X 10 —2 ,取适量 MgCI 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 pH = 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所得溶液中的[H + ]= 1.0 X 10 — 13 mol • L —B •加入Na 2 CO 3固体,可能生成沉淀C •所加的烧碱溶液pH = 13.0D •所得溶液中的[Mg 2 + ]= 5.6 X 10 — 10 m7 DO 吧aootF 列图象中正确的是2C (g) A H > 0,-SOOT------ *Ml)----------------------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9. 某温度下,相同图所示。
江苏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70c39ad5acfa1c7ab00cc10.png)
江苏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5高二上·岳阳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含H+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 . 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 . c(OH﹣)═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 . 水中加入硫酸恢复至室温后,Kw=c(H+)•c(OH﹣)将变大2. (2分)关于35℃的0.1mol/L NaOH溶液,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 Kw>1×10﹣14B . 水电离的c(H+)>1×10﹣13 mol/LC . pH>13D . c(OH﹣)=c(H+)+c(Na+)3. (2分)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 Ca2+(aq)+2OH-(a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B .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C . 向溶液中加入NaCO3溶液,则其中的Ca(OH)2的固体增多D .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则其中的Ca(OH)2的固体增多4. (2分) (2015高二上·岳阳期末) 室温下,在0.1mol/L Na2S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 c(Na+)>c(HS﹣)>c(OH﹣)>c (H2S)B . c (Na+)+c (H+)=c (S2﹣)+c (OH﹣)+c (HS﹣)C . 2c (Na+)=c (S2﹣)+c (H2S)+c (HS﹣)D . c(Na+)>c(S2﹣)>c(OH﹣)>c (H+)5. (2分) (2015高二上·临川期末) 常温下,将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A . 1.7B . 2.0C . 12.0D . 12.46. (2分)利用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性质,通过实验(如图)比较加入苹果汁和橙汁的多少来确定它们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江苏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江苏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d980941daef5ef7bb0d3c38.png)
江苏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5高三上·潍坊期末)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 . 表示10 mL 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B . 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 . 表示示向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所得沉淀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D . 表示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 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2. (2分)下列化合物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 HClO4B . Ba(OH)2C . CO2D . HF3. (2分) (2016高一下·怀仁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产物的总能量有可能相同D . 如果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4. (2分)(2018高三上·长春期中) 铅蓄电池是目前常见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放电时,Pb作为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 . 放电时,内电路中的H+向Pb电极移动C . 充电时,外接电源的负极需要与Pb电极相连D . 充电时,阳极区附近溶液酸性减弱5. (2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归纳正确的是()①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c(Na+)+c(H+)=c(OH﹣)+c(CH3COO ﹣)②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③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④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Ka•Kh=Kw⑤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A . ①④B . ①②④C . ①②④⑤D . ①②③④6. (2分) (2016高二上·桃江期中) 将纯水加热至8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水的离子积不变B . 水的pH变小,呈酸性C . 水的pH变大,呈中性D . 水中的c(H+)=c(OH﹣)>1×10﹣7 mol/L7. (2分)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度,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定义:AG=lg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中性溶液AG=0B . 酸性溶液AG>0C . 常温下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AG=12D . 常温下0.1mol/L的醋酸溶液的AG=128. (2分) (2017高二上·姜堰期末)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形成化学键时吸收能量B . 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C . 燃烧属于放热反应D .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9. (2分) (2019高一上·城中期末)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B . 500℃、30MPa 下,将 0.5mol N2和 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 = -38.6 kJ/molC . 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1) △H = -57.3 kJ/molD . 1molH2完全燃烧放热 142.9kJ,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H =+285.8 kJ/mol10. (2分)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常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能量共存的是()A . 能使淀粉﹣KI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K+、H+、SO42﹣、I﹣B . 能溶解CaCO3的溶液中:Fe2+、Ca2+、Cl﹣、NO3﹣C . 在酸性KMnO4溶液中:Na+、C2H5OH、NH4+、Cl﹣D .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Mg2+、SO42﹣、Cl﹣11. (2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月考) 已知常温下某二元酸发生如下电离:H2A=H++HA-;HA-H++A2-(Ka=1×10﹣2)。
2019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试卷[精]
![2019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试卷[精]](https://img.taocdn.com/s3/m/ae646ce1a58da0116c174982.png)
第一学期检测试题高二化学(选修)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姓名、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请用2B 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填写,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
3.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 铅笔作答,并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地沟油回收加工成燃料,可提高资的利用率 B .推广使用聚碳酸酯等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 .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D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B .丙烯的键线式:C .醛基的电子式:C H O ...........D .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CH CH 3CH 3CH 2CH 32﹣乙基丙烷B .3﹣丁醇C .CH 3CH 3邻二甲苯D .CH 3C CH 2CH 32﹣甲基﹣2﹣丙烯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1 mol CH 4含有的电子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 4中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4 N AC.1 mol丙烯醛分子中含有的双键数为N AD.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 N 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HCOOH与OHC﹣CH2OH属于同系物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发生水解反应D.煤的气化和液化可获得清洁的燃料或化工原料6.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不正确...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铅蓄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成化学能7.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相关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装置配制银氨溶液B.用图2装置分离苯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水层与有机层C.用图3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馏D.用图4装置检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产物中含有乙烯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远洋货轮船体上加装的锌板需定期更换B.铁表面镀锌时,铁与直流电的正极相连C.镀层破损后,镀锌铁板比镀锡铁板更易腐蚀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的组成保持不变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的制备:CH3COOH + CH3CH218OH 浓硫酸CH3COOCH2CH3 + H218OB.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CH3CHO + 2Cu(OH)2 + NaOH △CH3COONa + Cu2O↓+ 3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ONa + CO 2 + H 2O 2OH + Na 2CO 3D .用铁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2NaCl + 2H 2O通电2NaOH + H 2↑+ Cl 2↑10.下列化合物的1H-NMR 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A .(2组)B .CH CH 2(5组)C .CH 3CH 3C 3CH 3CH 3(3组) D .CH 3H 3C(4组)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末选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⑤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A.①④⑤________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2.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的质谱法。
其方法是让极少量(10 -9 g左右)的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
如C 2 H 6 离子化后可得到C 2 H 6 +、C 2 H 5 +、C 2 H 4 +、……然后测定其质荷比β。
设H +的质荷比为1,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下图(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A.CH 3 OH B.C 3 H 8 C.CH 4 D.C 2 H 43. 下面哪个图是以乙酸、浓硫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的最佳装置是4. 某羧酸的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 6 H 12 O 2 ,实验表明A和NaOH溶液共热生成B和C,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C在铜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判断A的可能结构简式有A.2种 B.3种 C.4 种 D.6种5. 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 4 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 3 F 8 ),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C .相同压强下,沸点:C 3 F 8 <C 3 H 8D .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6. 尼群地平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它的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18 H 20 N 2 O 6B.该物质可以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溶于水D.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不发生水解反应7.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烷(乙炔):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B .乙酸乙酯(乙醇):加入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然后加热C .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D .乙醇(水):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8. 某同学在所收到的信封上发现有收藏价值的邮票,便将邮票剪下来浸入水中,以去掉邮票背面的黏合剂。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该黏合剂的成分可能是9.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X可能小于Y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Y对应的酸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m X10.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于斯莫利等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富勒烯(C 60 )开辟了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种含碳量极高的链式炔烃──棒碳,它是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的新物质,其分子中只含有交替连接的单键和叁键。
对于C 60 与棒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60 与棒碳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B.棒碳不能使溴水褪色C.C 60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D.棒碳与乙炔互为同系物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CH 3 COOH +CO<a href="/">→ 2CH 3 COO -+CO 2 ↑+H 2 O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C 6 H 5 O -+CO 2 +H 2 O → 2C 6 H 5 OH+CO<a href="/">C.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 3 COOH+Cu(OH) 2 → Cu 2+ +2CH 3 COO-+2H 2 OD.乙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CH 3 CHO+2[Ag(NH 3 ) 2 ] + +2OH - CH 3 COO - +NH 4 + +2Ag↓+3NH 3 +H 2 O12. “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
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B.1mol EGC与4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C.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D.遇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3. 某有机样品3.1 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 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
该有机样品可能是A.乙二醇 B.乙醇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14.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CH 4 、SiH 4 、GeH 4 、SnH 4 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C.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15. Cl 2 、SO 2 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后者因为品红分子结构中的生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
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Cl 2 、SO 2 ,漂白效果会更好B.加热可判断品红褪色是通入SO 2 还是通入Cl 2 引起的C.“无色化合物”分子中,19个碳原子都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D.品红分子结构中,19个碳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二、推断题16.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常见的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17. 元素相关信息 X 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Y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2 Z 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 W 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合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三、实验题18. 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入 _________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_____ 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 2 ,最好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四、推断题19. 化合物A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A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
A在某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试写出:(1)化合物的结构简式:A 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查尔酮类化合物G是黄酮类药物的主要合成中间体,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①芳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10之间,1 mol A充分燃烧可生成72g水。
②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能发生银镜反应、可溶于饱和Na 2 CO 3 溶液、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中氢。
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G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5)D的芳香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H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 种,其中2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1:1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结构简式)。
五、填空题21. 铁及其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应用广泛,例如有机合成中,常用铁和盐酸将硝基(-NO 2 )还原为氨基(-NH 2 );在苯的溴代反应中用溴化铁作催化剂。
(1)Fe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H、N、O的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与NO 2 +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氨基(-NH 2 )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