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实验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实验单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实验单实验名称: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1. 平面镜2. 直尺3. 透明玻璃板4. 光源(如激光笔)5. 直角三棱镜实验步骤:实验一:光的反射1. 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桌面上。
2. 将光源置于平面镜的一侧,并打开。
3. 用直尺作为光线的入射线,调整直尺的角度,使光线射向平面镜。
4. 观察光线射向平面镜后的反射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二:光的折射1. 将透明玻璃板固定在桌面上。
2. 将光源置于透明玻璃板的一侧,并打开。
3. 用直尺作为光线的入射线,调整直尺的角度,使光线射向透明玻璃板。
4. 观察光线射向透明玻璃板后的折射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三:光的色散1. 将直角三棱镜放置在桌面上。
2. 将光源置于直角三棱镜的一侧,并打开。
3. 用直尺作为光线的入射线,调整直尺的角度,使光线射向直角三棱镜。
4. 观察光线射向直角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环境光线暗淡,以便观察光线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
2. 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以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实验结束后,关闭光源并及时清理实验场地。
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一观察到光线射向平面镜后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实验二观察到光线射向透明玻璃板后发生折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遵循折射定律。
3. 实验三观察到光线射向直角三棱镜后发生色散,不同波长的光线被折射的角度不同,使光线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实验结论:1. 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界面时发生的现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遵循折射定律。
3. 光的色散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被折射的角度不同,使光线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进一步认识了光的传播规律。
光的折射现象实验
光的折射现象实验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线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的方向改变。
这是一种基本的光学现象,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材料准备:- 一块平坦且透明的玻璃板- 一块白纸- 一支笔- 一根尺子- 一束光源(如手电筒等)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板平放在桌上,并确保表面平整。
2. 在白纸上用笔绘制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将作为光的入射光线。
3. 将白纸靠近玻璃板,使直线与板的一边平行,并将白纸固定在桌子上,确保其稳定。
4. 将光源对准玻璃板的一侧,尽量垂直地照射光线到玻璃板上,这是入射光线。
5. 注意观察光线在玻璃板上发生的折射现象,特别是光线的偏折方向。
6. 将光源移至玻璃板的另一侧,再次射入光线,并观察相同的折射现象。
7. 重复以上步骤,可以改变入射角度和折射介质,观察光的折射现象的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观察到几个现象:1. 入射光线在进入玻璃板后发生了方向的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2. 折射光线在经过玻璃板后改变了其路径,并与入射角度和所用的介质有关。
3. 当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板时,折射光线向板的法线弯曲。
4. 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之间的正弦比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成正比。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即改变传播的方向。
2. 光的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由折射定律给出。
3. 折射定律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导致折射现象的发生。
实验应用与意义: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对我们理解和应用光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示例:1. 折射现象解释了为何当我们把一根直杆放入水中时,看起来会弯曲。
这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之间发生了折射,导致我们的视觉产生了偏差。
应用光学习题解答
习题巩固
巩固练习
习题难度: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习题类型:覆盖多种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习题内容:涉及多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习题答案: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练习答案
答案: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在应用光学中,透镜的焦距是指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汇聚 的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题目:应用光学实验操作
解析: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应用光学理论的理解,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和数据分析能力。
练习总结
习题巩固:通过 练习题来巩固所 学知识
解题技巧:掌握 解题技巧,提高 解题效率
错题分析:分析 错题原因,避免 重复犯错
举一反三:通过练 习题学会举一反三, 拓展知识面
学科交叉:与其 他学科的知识点 进行交叉融合, 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和思维方式。
创新实验:设计 一些创新性的实 验,让学生通过 动手实践来加深 对光学的理解。
拓展总结
解题技巧:掌握常用解题方 法,提高解题效率
习题难度:由易到难,逐步 提高解题能力
知识点拓展:通过习题巩固 和拓展所学知识点
举一反三:学会触类旁通, 能够解决类似问题
应用光学习题解析
01
02
习题拓展
习题巩固
03
04
习题解答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光从一 种介质斜射入另一 种介质时,传播方 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的反射:光在两 种介质的交界面上 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折射定律:入射角i 、折射角r和介质的 折射率n之间的关 系。
反射定律:入射角i 、反射角i'和介质 的折射率n之间的 关系。
工程光学 实验报告
工程光学实验报告引言光学是研究光的传输、变化和控制的学科。
工程光学是应用光学原理和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学科。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了解工程光学的相关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1.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的基本原理;2.学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3.掌握光学元件的使用方法和调整技巧;4.训练实验操作的能力和科学观察的能力。
实验器材•光源:白炽灯、激光器•光学元件: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棱镜等•光学仪器:干涉仪、衍射仪、偏振片等•其他常用实验器材:光屏、直尺、卡尺等实验步骤实验一:光的传播和折射1.将白炽灯放在适当位置,并使用光屏接收光线;2.调整光源和光屏的位置,观察光线在直线传播中的特点;3.将平面镜插入光路中,记录光线的折射现象;4.在实验中使用凸透镜、凹透镜等光学元件,观察并记录光线的变化。
实验二:光的干涉1.使用激光器作为光源,将光线通过一个狭缝;2.在光线传播路径上放置一个玻璃片,观察光线的干涉现象;3.在实验中改变光源、狭缝和玻璃片的位置,观察干涉现象的变化。
实验三:光的衍射1.将光源调整为单色光,例如使用激光器;2.在光线传播路径上放置一个狭缝,观察光线的衍射现象;3.在实验中改变狭缝的宽度和光源的位置,观察衍射现象的变化。
实验四:光的偏振1.使用激光器作为光源,将光线通过一个偏振片;2.在光线传播路径上放置一个旋转的偏振片,观察光线的偏振现象;3.在实验中改变偏振片的角度,观察偏振现象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光在直线传播中的特点,以及在不同光学元件中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这些现象是光的基本特性,对于工程光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结论1.光在直线传播时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和直线传播的特点;2.光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有关;3.光的干涉现象是由光波的叠加效应引起的,光的干涉可以产生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4.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通过一个狭缝或物体边缘时发生的现象,产生的衍射图样具有特定的衍射角度和衍射图样形状;5.光的偏振现象是光波在特定方向上振动的现象,偏振片可以选择特定方向上的光波进行透过。
应用光学实验报告
应用光学实验报告姓名:xxx班级:xxx学号:xx1.了解学习使用zemax软件,并用zemax完成透镜实验。
2.了解学习使用tfcalc软件,并用tfcalc完成光学薄膜设计和分析实验。
实验内容1.应用zemax设计一个F/4的镜片,焦距为100mm,在轴上可见光谱范围内,使用BK7玻璃。
生成光学特性曲线,光程差曲线,点列图,并进行简单优化。
2.应用tfcalc设计一个光学薄膜,并进行分析。
实验过程任务一1.根据教程学习了解zemax。
2.首先,运行ZEMAX。
为系统输入波长,在第一个“波长”行中输入486,在第二行的波长列中输入587,最后在第三行输入656。
3.设置权重为1.0。
4.定义孔径。
由于需要一个F/4镜头,所以需要一个25mm的孔径。
5.增加第四个表面。
物体所在面为第0面,然后才是第1(STO是光阑面),第2和第3面(标作IMA)。
6.选用玻璃BK7。
并输入镜片厚度是4mm。
7.确定曲率半径,前面和后面的半径分别是100和-100,并输入一个100的值,作为第2面的厚度。
8.应用光线特性曲线图进行判断。
9.优化设计。
10.应用点列图及OPD图衡量光学性能。
任务二1.根据教程学习了解tfcalc。
2.运行tfcalc。
3.设置光薄膜层数。
4.设置每层所用的物质(如TIO2,SIO2等)。
5.运行获得分析曲线图。
任务一图一光线特性曲线图图二光线特性曲线图(纠正离焦后)图三像差图图四OPD图图五多色光焦点漂移图图六点列图任务二图七(选用6层薄膜,材料如图所示)说明:采用六层薄膜,介质分别为SIO2,TIO2,SIO2,TIO2,SIO2,TIO2。
图八(设置“反射”所得)说明:波长在400—700nm之间薄膜适合透射,在700—1200nm之间适合反射。
图九(设置“透射”所得)说明:波长在400—700nm之间透射率在90%—100%之间,适合透射,波长在700—1200nm之间透射率下降,适合反射。
物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物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引言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光的特性对我们理解世界和应用光学技术非常重要。
在物理学中,我们学习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本实验将通过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来帮助我们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验证折射定律。
实验材料1. 光源:白炽灯或激光笔2. 折射介质:玻璃板或水槽3. 直尺4. 透明容器:例如杯子或玻璃5. 黑色纸板6. 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步骤一:实验前准备1. 将直尺竖直立起,并通过黑色纸板挡住直尺上方的刻度,使光线只能从底部垂直投射上去。
2. 准备好透明容器,并在底部放置一片玻璃板或者注满水的水槽。
步骤二:光的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的测量1. 将光源对准直尺的底部,调节光源的位置使光线穿过透明容器底部的玻璃板或水槽。
2. 在透明容器上方观察光线穿过玻璃板或水槽的折射现象,并记录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
步骤三:计算折射角度的正余弦值1. 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实际测量到的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的正余弦值。
2. 记录计算结果。
步骤四:验证折射定律1. 比较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的正余弦值,观察它们的关系。
2.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折射定律是否成立。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线经过透明介质的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的正余弦值之比近似为一个常数。
3. 这个常数即为该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验证了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定律说明了光在通过不同介质时的行为,对于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利用光学技术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折射率来设计透镜、棱镜等光学器件,实现各种光学效果。
总结本实验通过测量光的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的关系,验证了光的折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是光学的基础理论,深入了解和应用此定律有助于我们解释和利用光的传播行为。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光学的认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了光学的重要性。
应用光学实验-TUTE
应用光学实验第一部分基础型实验实验1 光组的成像特性一、实验目的1.验证物像位置关系,深入了解透镜成像特性。
2.掌握望远镜、显微镜、复合透镜的组合方法。
3.观察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情况,并了解各种棱镜的成像特性,熟悉各种棱镜的结构。
二. 实验仪器设备1.六只正透镜、二只负透镜、光具座、一只平行光管、平面反射镜、投影屏。
2.指标、透镜架、透镜、成像屏、光具座、照明系统。
3.在平行光管物镜的物方焦平面上置一块带指标的分划板,分划板通过物镜成像于无穷远,即可在实验室条件下提供“无穷远物体”。
三.实验原理及要求1.实验原理:l和l’分别表示物像距,f’为光组的焦距,则当光组处于空气中时,有:可知,对于具有一定焦距的光组,其像的位置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其相应的横向放大率可表示如下:2. 实验要求取一正透镜使物体(指标)位于①②③④;取一负透镜使物体位于①②③④,分别记录物体经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及位置。
①组合4倍的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焦距50mm。
②组合4倍的伽利略望远镜,目镜焦距-50mm。
③组合一显微镜,放大倍率为15倍,目镜焦距为50mm,物镜的共轭距为180mm。
④有限焦距物镜与望远镜的组合(开普勒望远镜)。
⑤二块正、负透镜在间距不变的条件下交换它们的前后位置,分别构成二组组合物镜()。
⑥观察二个正透镜的组合焦距随间隔的变化规律。
四. 实验任务1.用一块焦距为200mm的正透镜,放在十字物体前,取一块平面反射镜置于透镜前,这时在十字物体旁有一反射像,然后改变透镜和物体之间距离直至反射像清晰,并且物像大小相等,这说明物体已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射出平行光,这就在实验室条件下提供了“无穷远物体”,这种方法叫自准直法。
2.组合4倍的开普勒望远镜,先计算出当时物镜的焦距,然后用自准直法使物镜的像方焦点和目镜的物方焦点相重合,即为开氏望远镜。
3.有限焦距物镜与望远镜的组合(开普勒望远镜),在以上组成的开普勒望远镜系统前、后放一块已知焦距的透镜,然后分析放在前后位置的不同情况。
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光是我们周围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它在自然界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研究。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以及实验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步骤。
实验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边界时,发生方向改变并返回原来的介质的现象。
为了观察和研究光的反射,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材料:1. 光源(例如手电筒)2. 平滑的反射表面(例如镜子)3. 平面或曲面(例如纸板或玻璃块)4. 尺子或直尺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平滑的反射表面的前方,确保光线发射出来。
2. 调整光源的角度,以确保光线垂直射向反射表面。
3. 观察光线在反射表面上的反射现象。
可以使用直尺来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
4. 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反射表面,比较光线的反射现象。
实验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为了观察和研究光的折射,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材料:1. 光源(例如手电筒)2. 透明的平面或曲面介质(例如玻璃块)3. 尺子或直尺4. 笔和纸(用于记录实验结果)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光的传播路径上,确保光线发射出来。
2. 将透明介质放置在光线的传播路径上,观察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3. 观察光线在介质中发生的折射现象。
可以使用直尺来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
4. 可以尝试不同厚度和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比较光线的折射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光线在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线的折射则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比等于折射角的正弦比,并由介质的折射率决定。
这些实验结果验证了光的行为符合光学定律,并为今后的光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结论: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
光学实验报告范文
光学实验报告范文
本学期应用光学共开设八个实验,现对实验之一的阿贝尔成像及空间滤波实验编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透镜孔径对成像的影响和两种简单的空间滤波。
2.掌握在相干光条件下调节多透镜系统的共轴。
3.验证和演示阿贝成像原理,加深对傅里叶光学中空间频谱和空间滤波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选择及用途:
(三)实验步骤:
1,按下列装置图安装好仪器
2,打开光源,调整各个仪器的位置,直到光屏上面出现清晰的像——天安门。
3,继续调整θ调制滤波器,使得光屏上的天安门呈红色,天空呈蓝色,草地上呈绿色。
4,拍下此时所成的像,并记录此时各仪器的位置。
5,关掉光源及电源,整理仪器。
6,进行数据处理及实验总结。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1,实验所得的像如下:
(五)实验总结:
1.在这次实验中,刚开始由于对实验仪器不够熟悉,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实验进程缓慢。
2.通过实验,我了解光学平台、白炽灯光源
S、准直镜L1、θ调制板(三维光栅)、傅里叶透镜、θ调制滤波器S2—40等的使用及其原理,也了解了透镜孔径对成像的影响和两种简单的空间滤波,掌握在相干光条件下调节多透镜系统的共轴,并验证和演示阿贝成像原理,加深对傅里叶光学中空间频谱和空间滤波概念的理解,初步了解简单的空间滤波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实际应用,真是受益匪浅。
浙江大学应用光学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应用光学实验*名:***学部:信息学部系:光电信息工程学系专业:信息工程(光电系)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5 月11 日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应用光学实验 指导老师 岑兆丰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典型光学系统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 同组学生姓名: 乐海滨,王祎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深入理解显微镜系统、望远镜系统光学特性及基本公式; 掌握显微镜系统、望远镜系统光学特性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望远镜特性的测定测定望远镜的入瞳直径D 、出瞳直径D ’和出瞳距;测定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Γ;测定望远镜的物方视场角,像方视场角;测定望远镜的最小分辨角φ。
对于望远镜系统来说,任意位置物体的放大率是常数,此值由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确定,其视觉放大率可表示为(2) 显微镜视场及显微物镜放大率的测定 显微物镜的放大率是指横向放大率式中 y ——标准玻璃刻尺上一对刻线的距离(物)(格值0.01mm );y ′——由测微目镜所刻得的像高。
(3)显微物镜数值孔径的测定 显微物镜的数值孔径为,其中n 为物方介质的折射率,u 为物方半孔径角。
若在空气中n=1,则。
数值孔径通常用数值孔径计来测定,数值孔径计的结构如图5示,其主要元专业: 光电信息工程姓名: 龚晨晟 学号: 3100100986 日期:2012年5月11日地点:紫金港东四605件是一块不太厚的玻璃半圆柱体,沿直径方向的侧面是与上表面成45度角的斜面,从侧面入射的光线在斜面上全反射,上表面上有两组刻度沿圆周排列。
其外圈刻度为数值孔径(即角度的正弦值),内圈刻度为相应的角度值,以度为单位。
半圆柱体上表面的圆心附近φ8mm范围内镀铝,铝面上有透光狭缝(3),底座(1)上装有一金属框(4),它可绕圆柱轴线转动,金属框的侧面装有一片乳白玻璃(6),上面刻有叉丝,可以通过狭缝(3)看到十字线的反射像。
应用光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光学是 光学工程 重要 的技术基 础 ,也是 我院光 电
一
专业本科 学员 的专业必 修课 ,对其 知识 的掌握程 度对今 后 学员解决 相关科 研 及工程 技术 问 题有 着不 可低 估 的作 用。
、
应 用 光学课 程 实验教学 现状 分析
目前 ,国内外知名 大学都 已认识 到实践 教学对 知识 掌 握的重要 性 ,在 应用 光学 相关 课 程 中都 安排 有 实践 环节 , 同时加强课程实 验教学 ,但 国内光 学实 验的设 置普遍偏 重 物理光学 ,与光电专业本 科教学 内容相 关 的应 用光学 类实 验偏少 ,系统 性偏 弱 ,课 时偏少 ,且每所 大学 因定位 不 同 对相关内容设置 的侧 重点 也有所 不同。如浙 江大学 国家 级 精品课程 《 用光 学》,课 程设 置包 含 4个 课 程实验 ( 7 应 1 学时 )和光学系统 C D设计等实践环 节 ;天津大学 国家级 A
【 文章编号 ]17 — 84(02 0 00 o 62 87 2 1) 3— 1 b ih e to p id Op c p rm e t lTe c i g S se e Ex l r to o he Esa l m n Ap l t s Ex e i n a a h n y tm s f e i
e p r n ce t c l a s i esu e t ’it rs a n a d ma et erma tr fk o l d eb t r n t el h x e me t s in i a y c l i p r t t d n i s i f l ln eh s n e e t ol r n k i t e h sey o n w e g et .I g t e h i o e d me t n v re s e p r n a e c ig a t ai p l p c ,a d o rt a h n x r n e a d t e sau ft o si a d o e s a x i h c e me t t a h n cu l y o a p i o t s n u e c ig e p i c h tts l t f d e i e e n qo u .W e rs ac y tme ial o t sa l h s in i c l p l d o t se p r n a e c ig s se a d p t o w r e e r h s se t l h w e tb i ce t a y a p i pi x i c y o s i f l e c e me t t a h n y tm n u r a d l f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 实验背景应用光学是光学原理在工程和技术应用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光学成像、光学通信和激光技术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应用光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者的实践能力。
2. 实验目的1.了解光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
3.学习激光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
3. 实验内容3.1 光学成像实验使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距和像距的关系,验证透镜成像公式。
3.2 激光通信实验设计并搭建激光通信系统,测试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分析干扰和衰减情况。
4. 实验步骤4.1 光学成像实验1.安装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光学台上。
2.调整光源位置,发出平行光束。
3.移动屏幕,观察成像情况。
4.测量物距、像距,计算倍率并与理论值比较。
4.2 激光通信实验1.搭建发射端和接收端。
2.调试激光器和接收器参数。
3.测试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
4.分析实验结果,探讨优化方案。
5. 实验数据与分析5.1 光学成像实验数据物距(cm)像距(cm)焦距(cm)倍率20 40 30 230 10 15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的倍率与理论值相符,说明成像实验结果正确。
5.2 激光通信实验数据传输距离:100m传输速率:10Mbps经过分析发现,传输距离过远时,信号衰减严重,需要增加中继设备进行信号放大。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应用光学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光学成像和激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光学技术的重要性和难点所在。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光学知识,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7. 参考文献1.王小明. 光学原理与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李大伟. 激光应用技术导论.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5.。
光的折射与反射现象实验研究
光的折射与反射现象实验研究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它在我们周围无时不在,给予了我们视觉的能力。
然而,光的传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折射与反射的现象,这些现象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实验研究机会。
在我的实验室中,我进行了一系列与光的折射与反射现象相关的实验,以深入了解这些现象。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项经典的实验——测定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
我们使用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板,将其置于光源前方,并用直尺测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角度。
通过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折射角度。
实验结果显示,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呈现一定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斯奈尔定律。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也揭示了光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的规律。
除了折射现象,反射现象也是光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反射的实验,以探究光在不同表面的反射特点。
我们选择了镜子和不同类型的纸张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将光源照射在这些材料上,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反射现象。
镜子表面反射出的光线非常明亮和清晰,而纸张表面反射的光线则显得暗淡和模糊。
实验结果表明,光线在不同表面上的反射现象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材料表面的光线散射和吸收效果不同所致。
除了基本的折射和反射现象研究,我们还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研究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在光学中,全反射是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一个特定角度时发生的现象。
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光线从一根玻璃棒上射入空气中。
通过改变入射角度,我们观察到了光线在玻璃棒和空气之间的全反射现象。
这个实验揭示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性,也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光的传播机制。
通过这一系列实验研究,我对光的折射与反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光的折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实验室中,而是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技术和设备中,如眼镜、棱镜、光纤通信等。
深入了解和研究光的折射与反射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光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光的折射与反射实验探究
光的折射与反射实验探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观察到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无论是阳光透过水面映照在地面上的景象,还是镜子中我们自己的倒影,这些都是光线折射和反射的典型例子。
本文将通过实验来探究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实验一:光的反射材料:- 平滑的镜子- 光源(如手电筒)步骤:1. 将光源置于镜子的一侧,保持一定的距离。
2. 用眼睛或其他光敏器件,观察镜子中的光线反射情况。
观察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线从光源射向镜子,并在镜子上形成相应的反射光线。
镜面反射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镜像。
实验二:光的折射材料:- 透明的玻璃板- 直尺- 笔和纸步骤:1. 在一块纸上画一条直线,用作光线的路径。
2. 将透明玻璃板放在直线上,并将其倾斜。
3. 将光源置于玻璃板的一侧,保持一定的角度。
4. 观察光线通过玻璃板的路径。
观察结果:我们会发现光线由空气射向玻璃板时,发生了折射。
光线改变了方向,并在玻璃板上形成折射光线。
折射的角度取决于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的角度和材料的折射率。
实验三:光的全反射材料:- 透明的玻璃板- 光源- 直尺- 笔和纸1. 在一块纸上画一条直线,用作光线的路径。
2. 将透明玻璃板放在直线上,并将其倾斜。
3. 将光源置于玻璃板的一侧,保持一定的角度。
4. 观察光线通过玻璃板的路径。
观察结果:当光线从玻璃板射向空气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将发生全反射。
在这种情况下,光线会在玻璃板内部发生多次反射,并最终返回到玻璃板内部。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规律:1. 光线在穿过介质界面时会发生折射。
2. 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折射定律来描述,即$ \frac{{\sin(\theta_1)}}{{\sin(\theta_2)}} = \frac{{n_2}}{{n_1}} $,其中$ \theta_1 $是入射角,$ \theta_2 $是折射角,$ n_1 $和$ n_2 $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
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实验探究
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实验探究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折射和反射的特性,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折射是光线通过介质界面时改变方向的现象,而反射则是光线遇到它所不同介质之间的分界面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探究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实验一:光的反射在实验室中,我们准备了一块平滑的镜子和一个光源。
首先,我们将光源放置在镜子一侧,并观察光线从光源射向镜子时的反射情况。
我们发现,光线在碰到镜面后发生反射,而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光的反射现象并验证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实验二:光的折射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光的折射实验。
我们准备了一个透明的均匀介质,如玻璃板,以及一个光源。
我们将光源放置在空气中,将玻璃板放置在光源前方,并用一个标尺固定。
我们将观察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板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我们发现,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板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且光线在玻璃板与空气之间形成了一个折射角。
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知道当光线从一介质射向另一介质时,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着一个具体的关系。
实验三:光的全反射在实验中,我们将玻璃板以一定的角度倾斜放置。
当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板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一部分光线通过了玻璃板,而另一部分光线则被全反射所阻挡而被反射回去。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光的全反射现象。
当光线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一个特定的角度(临界角)时,光线会被完全反射回去。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线在遇到镜面时会发生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光线在介质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一个具体的关系,即符合折射定律。
3. 当光线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
这些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并且为我们解释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例如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镜子中的倒立影像,或是为什么水中的物体看起来变形了。
光学中的折射反射与透射现象的实验验证
光学中的折射反射与透射现象的实验验证光学中的折射、反射与透射现象的实验验证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的学科。
在光学中,折射、反射与透射是三种常见的光传播现象。
本文将通过实验验证折射、反射与透射现象,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光学现象的理解。
实验材料:1. 珍珠棉2. 平凸透镜3. 尺子4. 透明玻璃板5. 直尺6. 光源(例如手电筒)7. 不透明物体(例如纸板)实验一:反射现象的实验验证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时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反射的规律有两点: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步骤:1. 将一块光滑的透明玻璃板固定在桌子上。
2. 在光源上方将一块不透明物体(纸板)竖立起来,使光线以特定方向照射到玻璃板上。
3. 用珍珠棉擦拭玻璃板,确保其表面光滑洁净。
4. 从光源处发出的光线照射到玻璃板上,观察光线照射到玻璃板后的反射情况。
5. 用直尺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与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在照射到玻璃板上后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呈相等的角度。
这一结果验证了反射的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实验二:折射现象的实验验证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不同而产生的光线偏折现象。
折射的规律包括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以及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将透镜放置在桌子上,确保透镜光洁。
2. 在透镜上方放置一个不透明物体,使光线以一定角度通过透镜。
3. 在透镜的另一侧放置一块平面板,作为光线的折射介质。
4. 将光源对准透镜,并能够照射到平面板上。
5. 观察光线在透镜与平面板之间发生折射的情况。
6. 用直尺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7. 测量透镜与平面板的厚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与结论:通过实验可观察到光线在透镜与平面板之间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实验技术与应用
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实验技术与应用引言: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自然现象之一,它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规律。
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经常发生的现象,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实验技术与应用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光学原理以及应用光学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
一、光的反射的实验技术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的表面撞击到另一个介质的表面后发生方向的改变。
进行光的反射实验时,我们通常需要以下实验器材:1. 光源:可以使用白炽灯、激光器等作为光源,确保光线的稳定和可调节性。
2. 平面镜:用于反射光线,在实验中选择光滑的镜面反射镜进行实验。
3. 光屏:用于接收反射光线,可以通过光屏上的光斑位置来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实验器材的一侧,以确定光线的初始方向,并使用光屏记录光线发出的初始位置。
2. 将光线照射到平面镜的表面上,并使反射光线通过光屏进行观察。
3. 调整平面镜的角度,观察光线的反射角度随镜面角度的变化情况。
4. 重复实验,记录不同入射角度对应的反射角度,并分析数据。
二、光的反射的应用1. 镜子:镜子是光的反射的典型应用,可用于反射光线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在家庭中,我们经常使用镜子进行整理和化妆,也可利用镜子观察远处的景物。
2. 光学仪器:例如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使得我们能够观察到远处的天体或微小的物体。
三、光的折射的实验技术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发生方向和速度的改变。
进行光的折射实验时,我们通常需要以下实验器材:1. 光源:同光的反射实验。
2. 透明介质:例如玻璃、水等,用于光的折射实验。
3. 折射角度测量仪器:例如光箱、角度计等,用于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实验器材一侧,用光屏观察光线的入射角度。
2. 将光线照射到透明介质的表面上,通过透明介质的另一侧观察光线的折射情况。
3. 使用折射角度测量仪器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
光的折射与色散的实验探究
光的折射与色散的实验探究光的折射和色散是光学中重要的现象,它们对我们理解光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实验来探究光的折射和色散,并了解其背后的原理。
实验一:光的折射角度材料:- 半透明玻璃板- 直尺- 光源(手电筒或激光笔)- 墨水- 白纸步骤:1. 将半透明玻璃板放置在桌子上,并用直尺将其划分为两个区域。
2. 在玻璃板上方放置一张白纸,用墨水在白纸上滴一滴。
3. 将光源对准滴墨水的位置,并调整角度,使得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板。
4. 观察光线透过玻璃板后的路径,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光线的出射位置。
5. 分别测量入射角和出射角,并记录数据。
6. 重复上述步骤,改变入射角度,记录相应的出射角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即较熟悉的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
斯涅尔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为: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入射角度下光线的折射现象,并验证斯涅尔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且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这个实验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光线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偏折的现象。
实验二:光的色散材料:- 三棱镜- 白炽灯或其他光源- 白纸步骤:1. 将三棱镜放在一块平面上,并确保它保持稳定。
2. 将光源对准三棱镜,并调整角度,使得光线经过三棱镜。
3. 在距离三棱镜一段距离的位置放置一张白纸,以接收经过三棱镜的光线。
4. 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光谱,并用笔将光谱的边缘标记出来。
5. 将白纸移动到光谱的另一侧,观察光谱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光的色散现象。
当光经过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会被折射的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了连续的光谱。
我们可以看到,从红色到紫色,光的波长逐渐变短,对应着频率的增大。
这个实验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天空中可以看到彩虹。
应用光学实验 实验五 望远镜光学特性参数测量
3.望远镜的视场
望远镜的视场是指人眼通过该仪器所能 见到的物空间的最大范围。
用所能见到的物空间最大范围的边缘向 入瞳中心所引的张角的角度值来表示望 远镜的物方视场
象方视场用象空间的边缘向出瞳中心所 引的张角的角度值来表示
三、实验仪器设备
导轨,被测望远镜,支架,测量显微镜, 标准光阑,平行光管,视场仪,游标卡 尺
1-物镜 2-物镜框(孔径光阑、入瞳) 3-分划板 4-分划板框(视场光阑) 5-
目镜 6-目镜框 7-出瞳
望远镜的光路示意图
1.望远镜的出瞳直径和出瞳距离
几何光学中,把限制轴上点光束孔径的 光阑称为孔径光阑;把限制光学仪器所 能观察到的视场大小的光阑称为视场光 阑。把孔径光阑经过它的前方所有的光 学系统部分所成的象称为入瞳,把孔径 光阑经过它的后方所有的光学系统部分 所成的象称为出瞳
应用光学实验 实验五 望远镜光学特性参数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深入了解望远镜的结构。 2.深入了解望远镜的各种光学特性。 3.掌握望远镜的出瞳直径、出瞳距离、放大
率、视场等光学特性参量的基本测量方法。
1. 二、实验原理
1. 望远镜的主要光学特性参数有: 2. 出瞳直径 3. 出瞳距离 4. 放大率 率
用标准光阑和测量显微镜测量望远镜扩大 1-平行光管 2-被测望远镜 3-测量显微镜
a a
测量望远镜的视场
a)原理结构图 1-视场仪 2-被测望远镜
b)视场仪分划板的一部分图形
五、测量数据记录和处理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表格来进行测量数据记 录和处理
六、思考题
1.用望远镜观察具有等间距标记的目标时, 能否直接知道望远镜的放大率?
2.为什么说望远镜的放大率与物体的位置无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象可由人眼或接收器(屏幕、CCD、底片、光电倍增管等)所接收;
虚像不可以被接收器所接收,但是却可以被人眼所观察。
3、物空间、像空间
物所在的空间称为物空间;像所在的空间叫像空间。无论是物空间还是像空间都是无限延伸的,不能机械的以左右划分。
实验二镜头基点的测定
(4) 然后把针孔放到滤波器上,先稍许移动垂直和左右方向的调节手轮,直接观察针孔小眼,使针孔处小亮点最亮;再调节前后方向的手轮,使得物镜不断靠近针孔。
(5) 待有光斑出现后,不断重复第4步,使光斑的亮度逐渐增加,在光屏上观察到同心的亮暗衍射环。
(6) 最后再沿三个方向微调,使中央亮斑半径不断扩大,亮度逐渐增加,直至最亮最均匀为止。
如图,物体AB放在望远镜前方与F0相距为d的地方(F0为望远镜物镜L0
的前焦点),AB经物镜L0成中间像A/B/。由图可知,AB/A/B/=d /
所以
.
960年,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现在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
激光的特性:(1)高度的相干性(2)光束按高斯分布
激光器的分类:
(1)气体激光器——He-Ne激光器,Ar离子激光器
(2)液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
(3)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
本套实验方案的选择的激光器是气体型He-Ne内腔式激光器,波长为632.8nm的红光,功率2mW。个别实验中还会用到白光点光源。
一.引言
每个厚透镜及共轴球面透镜组都有六个基点。即两个焦点 , ;两个主点 ,
;两个节点 , .
二. 实验目的
1.了解透镜组的基点的一般特性
2.学习测定光具组基点和焦距的方法
三. 基本原理
(1)主面和主点
若将物体垂直于系统的光轴,放置在第一主点H处,则必成一个与物体同样大小的正立的像于第二主点H'处,即主点是横向放大率β=+1的一对共轭点。过主点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分别称为第一和第二主面,如图1中的MH和M'H'。
(2)节点和节面
节点是角放大率γ=+1的一对共轭点。入射光线(或其延长线)通过第一节点N时,出射光线(或其延长线)必通过第二节点N',并于N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5—4—5)。过节点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分别称为第一和第二节面。当共轴球面系统处于同一媒质时,两主点分别与两节点重合。
(3)焦点、焦面
平行于系统主轴的平行光束,经系统折射后与主轴的交点F'称为像方焦点;过F'垂直于主轴的平面称为像方焦面。第二主点H'到像方焦点F'的距离,称为系统的像方焦距f'。此外,还有物方焦点F及焦面和焦距f。
在调节中要注意光斑变化的和准直镜移动方向的关系,从而很快达到粗调的效果
⑶细调1,如有条件,可以选用平晶进行细调。把平晶放到准直镜后,使光线反射到挡板上,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
⑷细调2,左右微移动准直镜,观察挡板条纹的变化,找出规律,并使条纹的数目减少,最后在挡板上只剩下,一条或半条条纹,这时从准直镜出来的光线就是平行光。
⑵光学元件
①分束镜:
分束镜是光学实验系统的一个重要元件,它的作用是将激光束分为两束,在干涉仪系统组装的实验中可产生两束有一定夹角的相干波,在全息制作实验中可产生参考光和物体的物光光波。分束镜一般是在玻璃板上镀干涉膜。干涉膜有两种:多层介质膜和金属膜。分光比可以连续变化或分段变化。
②扩束器(扩束镜):
图示过程为:调节透镜杆的高度,使得光斑中心与透镜架上的中心小圆孔在同一高度。
第二步细调,即移动透镜,当两次成像中心重合即达到共轴,若不重合,须视情况,针对性地调节各光学元件,直至两次成像的中心重合。如果系统有两个以上的透镜,先加入一个透镜调节共轴,然后再依次加入透镜,使每次所加透镜都与原系统共轴。
反射镜的调节方法类似。
三.基本原理
(一)、光学实验仪器概述:
主要含:
激光光源,光学元件,观察屏或信息记录介质
1. 激光光源;
激光器即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原意是利用受激辐射实现光的放大.然而实际上的激光器,一般不是放大器,而是振荡器,即利用受激辐射实现光的振荡,或产生相干光。
3、光学信息的记录介质
主要用在全息类实验中。包括两大类,一类银盐感光材料,另一类非银盐感光材料,其中非银盐感光材料又包括,重铬酸盐明胶、光致聚合物等材料。银盐感光材料灵敏度高,但是衍射效率低。非银盐感光材料响应速度快,能及时的记录和显示,材料分辨率高,有些材料能多次反复使用,不用贵金银,免除了暗室的显影定影操作,加工过程简便快速,但灵敏度低。它们各有优缺点,而且不同的非银盐感光材料的性能也是不一样的。
⑴防震平台
光学实验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特别是对于全息图制作实验,由于是参考波和物光波干涉条纹的记录,如果在曝光过程中因为振动导致两光波有变化,就要影响干涉条纹的调制度。通常要求该光波的振动变化小于十分之一波长。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有震动、空气流和热变化等。震动的主要影响来自地基的震动,如果记录系统部件的机构有松动就会把震动放大,所以必须对工作台采取减震措施。专用全息气浮工作台是最好的减震台。简单的减震方法可用砂箱、微塑料、气垫(用汽车、飞机轮子的内胎)和重1000~2000kg的铸铁或花岗岩,并应安装一个隔离罩。如果不用隔离罩,记录全息图时室内不要通风,工作人员不要大声讲话和距工作台远一些。
因激光束的发散角很小,需要用一个扩束镜以加大光束的发散角。通常可用20倍、40倍的显微物镜或焦距很短的单片正透镜或负透镜。本实验方案中,扩束镜采用针孔空间滤波器。
③双凸透镜:
准直镜、成像透镜、傅立叶变换透镜之功能均可使用不同内径和焦距的双凸透镜来实现。为了提高光的透射率,透镜面要镀增透膜。在选用透镜时,要选用没有缺陷和污脏的透镜.(因为它们会使观察或记录图像产生噪声)
(三)、调节平行光:
⑴调整扩束镜,准直镜共轴,
⑵粗调,把准直镜放到一定位置使扩束镜处于准直镜的前焦面上,然后在准直镜后放一挡板,不断前后纵向移动挡板,观察挡板上圆形光斑的到大小是不是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就再前后移动准直镜的位置,再前后移动挡板,观察圆形光斑的大小,如果变化,重复以上工作,直到光斑大小不发目的
1、掌握针孔滤波器的调节;
2、掌握平行光和共轴的调节;
3、根据自组望远镜的过程,研究实验现象。
4、学习使用望远镜测量距离的方法;
5、学习测定望远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6、理解分辨本领的含义,测量望远镜的分辨本领。
实验设备与条件
实验工作平台、氦氖激光器,针空滤波器,准直镜,望远物镜(焦距大约为80mm、150mm、200mm)、目镜(焦距大约为80mm、150mm、200mm)、物、接收屏、平面反射镜、毛玻璃、白屏、多个磁力表座等。
(二)、共轴调节:
光学实验中经常要遇到用一个或多个透镜成像,为了获得较好的像,必须使各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即共轴),并使物体位于透镜的主光轴附近。另外,为了最大限度利用激光扩束后的面光源,所有透镜的主轴都需要大致通过光斑中心,才能获得清晰的像。
共轴调节使物、屏的中心处在透镜光轴上,并使各光学元件共轴,达到共轴能保证近轴光线的条件成立。一般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粗调,即用眼睛观察,使物、屏与透镜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粗调方法如下:通过前后移动白屏的方法先使激光光束与台面平行,再将透明物、扩束镜、双凸透镜依次摆好,调节它们的取向和高低左右位置,凭眼睛观察,再让光斑、物、镜的几何中心处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便使镜的主光轴与平台面平行且共轴,光斑也最大限度得到利用。
激光器、空间滤波器、凸透镜、毛玻璃、白屏,以及相关的支撑调整架
五. 实验内容
图3 测量基点实物图
(1)安置好元件,调整光路。
(2)可以利用自准直法,让物体AB处于透镜的前焦面上。
(3)测量计算出 ,并确定F/和N/( )的位置。
(4)把L.S.的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互相颠倒,测定F和N(H)的位置。
实验
四、真空滤波器的调节:
(1)首先在激光的前面一定距离放一光屏,在激光打在屏上的一点做记号,并且固定光屏,
(2)然后把针孔滤波器的针孔拿出,使针孔面朝上,不要接触桌面或工作台。
(3)将针孔滤波器至于激光和光屏之间,调整针孔滤波器的高度使之与激光同高,这时就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亮度均匀的圆光斑,并且光斑的中心与我们光屏上做的记号重合。
实验要求
1、结合本课程所学知识,熟悉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2、根据望远镜工作原理,确定实验方案及确定所选器件;
3、确定实验步骤;
4、完成预习报告;
5、根据所组望远镜观察实验现象;
6、根据自组望远镜测其相关参数;
6、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
7、在分析讨论中着重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实验内容
(1)用望远镜测某一距离:
所以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A/B/的大小,从而得到 的数值。
因为是平行光入射到透镜组上,所以像A/B/的位置就是F/的位置。
F/的位置既然确定,而N/F/= ,因此N/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把L.S.的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互相颠倒,即可测定F和N的位置。
本实验节点和主点重合,所以 和 的位置也得到确定
四. 仪器用具
设L为已知透镜焦距等于fo的凸透镜,L.S.为代测透镜组,其主点(节点)为H、H/(N 、N/)),像焦点为F/。当AB(高度已知)放在L的 前焦点处时,它经过L以及L.S.将成像A/B/于L.S.的后焦面上。因为AO// A/N/,AB// A/B/,OB// N/B/,所以
△AOB∽△A/N/B,即AB: =A/B/:
2、用于光学实验的元件一般包括:
防震平台、分束镜、扩束镜、准直镜、反射镜、成像透镜、傅立叶变换透镜、多自由度微调器、可变光栏、观察屏等部件。如果是全息实验还需要快门、干版架、自动曝光和显定影定时器、记录干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