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和狼 农夫和蛇 南郭先生 的故事
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

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世上好人多,但是也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人总会遇到坏人和危险的时候,不要悲观要积极向上,善良的人总会被上帝眷顾被他人所帮助。
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你了解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简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不要盲目帮助他人,有时帮助他人也要分对象。
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原文从前有一个东郭先生,这一天东郭先生骑着一头毛驴进城教书,驴背上还托着一个装书的大口袋,他正在山路上走着,忽然,一只狼跑过来向他恳求道:“好心的先生,求求你快救救我吧!我现在正被一位猎人追赶,要是被猎人追上,我就没命啦。
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将来我会好好报答您的。
” 东郭先生当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考虑了一下说:“我这样做会得罪猎人的。
不过,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办法救你。
”说着,东郭先生让狼蜷曲了四肢,然后用绳子把狼捆住,尽可能让它的身体变得小些,以便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不一会儿,猎人追了上来,发现狼不见了,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 东郭先生说:“我没有看见狼,这里岔路多,狼也许从别的路上逃走了。
” 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别的方向追去了。
狼在书袋里听得猎人的骑马声远去之后,就央求东郭先生说:“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让我逃生吧。
” 仁慈的东郭先生,经不起狼的花言巧语,把狼放了出来。
不料,狼却嗥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现在我饿极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吃掉你吧。
”说着,狼就张牙舞爪地扑向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里不断对狼喊着“忘恩负义”。
正在这时,有一位农民扛着锄头路过,东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讲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负义要伤害自己的事,请农民评理。
可是狼却一口否定东郭先生救过它的命。
老农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信,这只口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
南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南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宣王喜欢听竽的大合奏,就命乐正组织一支三百人的大型吹竽乐队。
齐国有位南郭先生,既无学问又无专长,靠斗鸡赌博骗取钱财。
是日,闻得齐宣王招聘吹竽乐师三百名,南郭眼珠一转就去应聘,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混进了乐队。
但他根本不会吹竽,为了不让自己的竽发出声音,偷偷用豆子塞住竽口,这样,他就装模作样地在乐队里“吹奏”起来。
三百名乐师齐奏,气势宏伟,宣王甚为满意。
南郭先生又善于阿谀奉承,更得宣王嘉奖。
可是好景不长,齐宣王驾崩,齐王继位。
新王却喜欢听独奏,于是,乐正便推举南郭先生表演。
南郭听后吓得浑身发抖,竽中塞的一粒豆子也滚落出来,原形毕露,丑态百出,众乐师暗暗好笑。
渭王大怒:“简直是滥竽充数!”欲惩办南郭。
当天,南郭先生就逃之夭夭东郭先生和狼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
赵简子立即拉弓搭箭,只听得弦响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
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非常恼怒。
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
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
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窜出了一只狼。
那狼哀怜地对他说:“现在我遇难了,请赶快把我藏进你的那条口袋吧!如果我能够活命,今后一定会报答您。
”东郭先生看着赵简子的人马卷起的尘烟越来越近,惶恐地说:“我隐藏世卿追杀的狼,岂不是要触怒权贵?然而墨家兼爱的宗旨不容我见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说着他便拿出书简,腾空口袋,往袋中装狼。
他既怕狼的脚爪踩着狼颔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压住了狼的尾巴,装来装去三次都没有成功。
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躯,把头低弯到尾巴上,恳求东郭先生先绑好四只脚再装。
这一次很顺利。
东郭先生把装狼的袋子扛到驴背上以后就退缩到路旁去了。
不一会儿,赵简子来到东郭先生跟前,但是没有从他那里打听到狼的去向,因此愤怒地斩断了车辕,并威胁说:“谁敢知情不报,下场就跟这车辕一样!”东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说:“虽说我是个蠢人,但还认得狼。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东郭的年轻人,他住在一个小村庄里。
一天,他决定去山上狩猎,于是带上弓箭和口粮出发了。
东郭走进山林深处,他见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狼,它正躺在地上休息。
东郭并不惧怕狼,反而觉得它非常可爱,于是他决定带回家照顾。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小狼,回到村里。
他给小狼取名叫小灰,每天都花很多时间与它玩耍,喂它吃饭,给它洗澡。
小灰也很聪明,很快就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与东郭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日子一天天过去,东郭的村庄开始出现了一只大灰狼。
这只狼对村民的牲畜进行袭击,让人们非常恐惧。
东郭决定要保护村庄,于是他每天带着小灰在山林里巡逻,寻找大灰狼的踪迹。
有一天,东郭和小灰终于找到了大灰狼的巢穴。
大灰狼正准备吃掉一只无助的小兔子,东郭迅速拉开弓,射中了大灰狼的脚,制止了它的恶行。
但大灰狼并没有放弃,反而向东郭和小灰扑过来。
东郭勇敢地站在前方,挡住了大灰狼的攻击。
他用手中的弓箭劈开了狼的爪子,保护了小灰的安全。
大灰狼被东郭的勇气所感动,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于是,它放下了攻击的念头,离开了村庄。
从那以后,大灰狼再也不袭击村庄的牲畜,而东郭也继续与小
灰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日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对陌生的事物或者动物抱有偏见,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和包容,就能改变对方的想法,创造和谐的环境。
中国古代语言故事分享东郭先生与狼滥竽充数愚公移山

-
目录
01 东郭先生与狼 02 滥竽充数 03 愚公移山 04 卖油翁 05 叶公好龙
东郭先生与狼
东郭先生与狼
故事发生在古代,有一位名叫东郭的先生,他是个善良而又有点迂腐的读书人。有一天, 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只受伤的狼,狼可怜巴巴地向他求救,说它被猎人追捕,走投无路。东 郭先生心生怜悯,便将狼藏进自己的书袋里,帮助它躲过了猎人的追捕
这个故事比喻表 面上爱好某事物, 实际上并不真正 了解或接受它
以上是中国古代的 几个经典语言故事, 这些故事寓意深刻, 充满智慧和启示。 通过这些故事,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和价 值观,同时也可以 从中汲取人生的智 慧和启示
-
Thanks 谢谢观看 xxx
能在社会上立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有个老人名叫愚公,他 住在一个山峰夹峙的地 方。由于交通不便,他 决定将阻挡道路的两座 大山移开。很多人都认 为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 任务,但愚公并不理会 他们的嘲笑和质疑。他 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 力,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自己的目标
于是,愚公开始了漫长而 艰巨的工程。他每天挖土、 搬石、填坑,虽然进展缓 慢,但他从未放弃。最终, 他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天 神。天神派来两个大力士, 将两座山搬走了。从此以 后,愚公的家园变得交通 便利,他的子孙也因此受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狼在获救后,反而想要吃掉东郭先生。在危急关头,一位智 者路过,听闻了事情的原委,便给东郭先生出了个主意,让他用智慧来对付狼。于是,东 郭先生和狼展开了一场关于生死的智力较量,最终东郭先生凭借聪明才智,成功地逃脱了 狼的魔爪
故事东郭先生和狼

故事东郭先生和狼
东郭先生是一个聪明的农夫,他住在一个小村庄里,过着平静
的生活。
有一天,他听说村子附近有只凶猛的狼经常出没,让人们
非常害怕。
于是,他决定去解决这个问题。
东郭先生准备了一些肉和一把锐利的刀,然后踏上了前往狼出
没地的路程。
当他来到那里时,他发现了狼的踪迹,于是他开始等待。
不久,一只凶猛的狼出现了,它张开血盆大口向东郭先生扑来。
东郭先生镇定自若地拿出了肉,扔给了狼。
狼吃了肉后,停了
下来,看着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知道这只狼是饥饿的,于是他又拿
出了一块肉,扔给了狼。
狼吃完后,它的眼神变得温和了许多。
东郭先生趁机和狼进行了沟通,他发现狼并不是想伤害人类,
而是因为食物短缺才会出现在村庄附近。
于是,东郭先生决定帮助
狼找到食物。
他带着狼来到了村子附近的森林,教会了狼如何捕猎,还帮助狼找到了一个适合生存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狼再也没有出现在村子附近。
东郭先生和
狼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村民们也对东郭先生的勇敢和善良表示
了赞赏。
从此以后,东郭先生和狼成了村子里的传奇,人们都以他
们为榜样,学会了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方式。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东郭先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
解决了村子面临的问题,他没有选择暴力,而是选择了沟通和帮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智慧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只要我们
用心去理解和关爱,就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东郭先生和狼

东郭先生和狼
一天,东郭先生骑着心爱的毛驴去城里
买了些书。
突然,一只狼跑了过来:“好心
人,救救我吧,猎人在后面追我呢!”东郭
先生觉得大灰狼怪可怜的,便腾出书袋,让
它躲了进去。
他还嘀咕:“这猎人,打什么
不好,偏偏要打狼,多可怜呀!”猎人赶来了,问东郭先生有没
有看见狼。
东郭先生瞎指了一个方向,骗开了猎人。
猎人走远了,
东郭先生把书袋解开。
狼从里面出来后,双眼顿时发出了凶光。
狼说:“好事做到底!现在我肚子饿了,干脆让我吃掉你!”东郭
先生大吃一惊:“我救了你,你不感激我,倒还要吃我?”狼说:
“不吃你,我还是会饿死的呀!”“这是什么道理!”东郭先生气
得要找人评理。
他们找到一棵大树。
大树听后说:“不分好歹,死了活该!”
东郭先生不服,他们又找到老黄牛。
狼抢先一步,把事情的经过
讲了一遍。
牛听完后说:“肚子饿了自然就要吃东西嘛!”狼狞笑
赶来:“这下没话说了吧?”东郭先生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赶来:
“天啊,天理何在?”正在这时,一位老农扛着一把锄头过来了,
问怎么回事。
狼把事情经过说了。
聪明的农夫听了,说:“口袋
这么小,怎么能装得下一只狼呢?”
狼为了让农夫相信,又钻进了袋子,老农夫立即把口袋扎紧
了。
老农夫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_中国寓言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从前,有一位东郭先生。
这一天,他牵着毛驴出门了,毛驴的背上还驮着一口袋书。
忽然,一只神色慌张的狼蹿了出来,把东郭先生吓坏了。
没想到,狼却跪在了东郭先生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先生,您快救救我吧!猎人在后面就要追上来了!”东郭先生看见狼这副可怜相,心里犹豫着是救还是不救。
狼着急了,看了看毛驴背上的口袋,说:“您就把我藏在这个口袋里吧,我躲过了这次劫难,一定报答您的救命之恩!”听了这话,东郭先生的心就软了,答应了狼的请求。
于是,东郭先生把口袋里的书都倒了出来,让狼钻进去,然后把袋口系紧了。
这时,猎人追上来了,问东郭先生:“您有没有看见一只狼?”东郭先生故作镇定地摇着头说:“没看见,没看见。
”等猎人走远了,东郭先生长舒了一口气,解开袋口,把狼放了出来。
狼一边舒展着身体,一边恶狠狠地大声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我现在可是饿坏了,你心肠这么好,就让我吃了你吧!”说着,就张着血盆大口向东郭先生扑过去。
东郭先生又怕又气,赶快往毛驴身后躲,嘴里喊着:“你这只恶狼,我刚才好心救了你的命,你现在却要吃我,你可真不讲理!”东郭先生围着毛驴左躲右闪,生怕狼抓着自己。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
东郭先生像见到救星一样,赶忙拉住老人,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要老人给评评理。
狼也走过来,为自己辩解着:“您别听他胡说八道,他刚才把我塞进口袋里,害得我在里面闷得喘不上气来,这样的人我不该把他吃掉吗?”老人想了想,说:“你们都认为自己有理,我也不好判定谁是谁非。
这样吧,你们把刚才的情形再做一遍让我看看。
”狼觉得老人说的话有道理,就又钻进了东郭先生的口袋里,东郭先生又把袋口系紧了。
老人立刻举起拐杖狠狠地朝狼打去。
这下,东郭先生终于明白了,他感谢老人救了他的命。
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于恶狼身上,因而险遭厄运。
这一寓言告诉我们,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东郭先生”式的问题。
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人民,但丝毫不应该怜惜狼一样的恶人。
东郭先生和蛇

东郭先生和蛇有一位书生东郭先生,读死书、死读书,十分迂腐。
一天,东郭先生赶着一头毛驴,背着一口袋书,到到一个叫中山国”的地方去谋求官职。
突然,一只带伤的狼窜到他的面前,哀求说:先生,我现在正被一位猎人追赶,猎人用箭射中了我,差点要了我的命。
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将来我会好好报答您的。
”东郭先生当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考虑了一下说:我这样做会得罪猎人的。
不过,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办法救你。
”说着,东郭先生让狼蜷曲了四肢,然后用绳子把狼捆住,尽可能让它的身体变得小些,以便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不一会儿,猎人追了上来,发现狼不见了,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东郭先生说:我没有看见狼,这里岔路多,狼也许从别的路上逃走了。
”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别的方向追去了。
狼在书袋里听得猎人的骑马声远去之后,就央求东郭先生说: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让我逃生吧。
”仁慈的东郭先生,经不起狼的花言巧语,把狼放了出来。
不料,狼却嗥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现在我饿极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吃掉你吧。
”说着,狼就张牙舞爪地扑向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里不断对狼喊着忘恩负义”。
正在这时,有一位农民扛着锄头路过,东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讲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负义要伤害自己的事,请农民评理。
可是狼却一口否定东郭先生救过它的命。
老农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信,这只口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
请再装一下,让我亲眼看一看。
”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团,让东郭先生重新用绳子捆起来,装进了口袋里。
老农立即把口袋扎紧,对东郭先生说:这种伤害人的野兽是不会改变本性的,你对狼讲仁慈,简直太糊涂了。
”说罢,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
东郭先生恍然大悟,非常感谢农民及时救了他的命。
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东郭先生”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郭先生和狼
故事出自十三世纪中国明代马中锡的《东田传》一书。
故事说,有一位书生东郭先生,读死书、死读书,十分迂腐。
一天,东郭先生赶着一头毛驴,背着一口袋书,到到一个叫“中山国”的地方去谋求官职。
突然,一只带伤的狼窜到他的面前,哀求说:“先生,我现在正被一位猎人追赶,猎人用箭射中了我,差点要了我的命。
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将来我会好好报答您的。
” 东郭先生当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考虑了一下说:“我这样做会得罪猎人的。
不过,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办法救你。
”说着,东郭先生让狼蜷曲了四肢,然后用绳子把狼捆住,尽可能让它的身体变得小些,以便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不一会儿,猎人追了上来,发现狼不见了,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 东郭先生说:“我没有看见狼,这里岔路多,狼也许从别的路上逃走了。
” 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别的方向追去了。
狼在书袋里听得猎人的骑马声远去之后,就央求东郭先生说:“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让我逃生吧。
” 仁慈的东郭先生,经不起狼的花言巧语,把狼放了出来。
不料,狼却嗥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现在我饿极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吃掉你吧。
”说着,狼就张牙舞爪地扑向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里不断对狼喊着“忘恩负义”。
正在这时,有一位农民扛着锄头路过,东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讲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负义要伤害自己的事,请农民评理。
可是狼却一口否定东郭先生救过它的命。
老农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信,这只口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
请再装一下,让我亲眼看一看。
” 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团,让东郭先生重新用绳子捆起来,装进了口袋里。
老农立即把口袋扎紧,对东郭先生说:“这种伤害人的野兽是不会改变本性的,你对狼讲仁慈,简直太糊涂了。
”说罢,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
东郭先生恍然大悟,非常感谢农民及时救了他的命。
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东郭先生” 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伊索寓言农夫和蛇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
蛇温暖后,苏醒了
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
农夫临死前说:“我
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
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南郭先生
古文
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泯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现代文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
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
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闵(min)王继承了王位。
齐闵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
于是齐闵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
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
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提示]
南郭先生是一个混饭吃的典型。
他不学习,不劳动,靠欺骗过日子。
这样的人虽然也能蒙混一时,但迟早终要露出马脚。
人应该用诚实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社会作出贡献。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是尽了努力,就会受到社会的尊敬。
如果象南郭先生那样,就会成为大家耻笑的对象。
[注释]
①宣王——齐国国君
②竽(yú)——古代乐器名,象现在的笙(shēng)。
③必——一定,必须
④处士——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
这里带有嘲讽意味。
请——请求。
⑤说——同“悦”。
⑥廪食(lǐnsì)以数百人等——待遇跟那几百人一样。
廪食,官府供食。
廪:粮仓。
食,供养、给..吃。
以,同“与”。
等,相同。
⑦立——继承了王位
示例言调整人事,~,依然如故。
(邹韬奋《抗战以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