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多次覆盖方法
第四章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
2
试验工作
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因为它受野外的 地质条件、地下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进行实际 的试验来选取最适合本工区的野外采集技术,了解这一 地区的地持构造特点和干扰波的情况。试验工作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干扰波的调查,了解工区内干扰波的类型和特性; 2.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低速带、潜水面、地质构造 特性等;(低速带--在地表附近一定深度范围内,其地 震波的传播速度往往要比它下面的地层地震波速度低得 多的地层。) 3.选择激发的最佳条件,浅层岩性、激发方式和炸药 量; 4.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观测系统、检 波器放置和仪器参数。
6m
9m
12m
15m
18m
21m
井深试验 (药量4kg) 40-80Hz分频记录
14
组合井试验工作
组合井对比试验
井 数 单井 9 / 4 3井 6 10 1*3 3井 9 10 1*3 3井 12 10 1*3 3井 15 10 1*3 3井 18 10 1*3 2井 15 10 2*2 4井 15 10 1*4 5井 15 10 1*5
4
2、干扰波的调查方法
主要是调查工区内的干扰波类型和特点。 观测干扰波的几种方法: 1.小排列-土坑炸药,短道距(3-5米),单个检波器;使务种规 则的干扰波被追踪出来。 2.直角排列-查明干扰方向,确定沿地表面传播的波。 3.方位观测-确定三维方向和振动方向,如识别面波中乐夫波和瑞 利波。 4.三分量观测-在井中用VSP(垂直地震剖面)。
26
3、卫星导航系统
27
第三节
1、观测系统概念
数据采集观测系统
在具体施工中,每条测线都分成若干观测段,逐段进行观测,每次 激发时所安置的多道检波器的观测地段称为地震排列。 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或激发点 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 为了了解地下构造形态,必须连续追踪各界面的地震波,就要沿测 线要许多个激发点分别激发进行连续多次接收。 观测系统的选择决定于地震勘探任务,工区地震地质条件和采用的 方法。
地震复习——精选推荐
第二章1. 选择题(1)地面与地下反射界面都是平面,界面以上介质为均匀介质,则地面上纵直测线观测的转换反射波的时距曲线为:A .抛物线B .高次曲线C .双曲线D .直线(2)在)1()(0z V z V β+=连续介质中,反射界面深度为H ,如果要观测到该界面的反射波,那么入射波的最大穿透深度max z 应为:A .max z <HB .max z =0sin 1αβ B .max z =⎪⎪⎭⎫ ⎝⎛-0sin 11α C .max z ≥H(3)当地面和地下反射介质为平面时,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极小点处的视速度为:A .界面速度B .波传播的真速度C .无穷大D .零(4)相同激发点,同一倾斜反射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沿界面倾向方向观测)的极小点与反射波时距曲面极小点:A .在界面下倾方向重合B .在激发点处重合C .在界面上倾方向不重合D .在界面上倾方向重合(5)激发点位于断点在地面的投影点处时,所观测的相同深度界面上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与绕射波时距曲线的斜率:A .仅在激发点处相同B .处处相同C .没有一处相同D .在远观测点处相同(6)如果地震波以临界角i 入射到倾角为ϕ的折射界面时,在地面上观测到该界面的折射波,需满足:A .i +ϕ >90B .i +ϕ <90C .i +ϕ =90D .任何情况2.判断下列说法对否?并说明理由。
(1)上覆为非均匀介质,单一平面界面,纵直测线观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是一条光滑的双曲线。
(2)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正常时差只随炮检距的变换而变化。
(3)只有测线方向与地层方向垂直时,射线平面与铅垂面重合。
(4)对折射波来说只要有高速层存在,就产生屏蔽现象。
(5)近炮点观测的水平层状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乎双曲线状。
3.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从波动方程过渡到几何地震学基本方程?几何地震学基本方程的适用条件为何?(2)反射波时距曲线有哪些特点?(3)试说明速度随深度呈线性变化的连续介质中,地震波的射线、波前面的传播特点。
第4章(1) 白盒测试方法1-逻辑覆盖法
条件覆盖Condition Coverage
条件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个 判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在图例中,我们事先可对所有条件的取值加以标记。
条件覆盖Condition Coverage
例如:对于第一个判断,
T 条件 A>1 取真为 1 T2 条件 B=0 取真为 对于第二个判断:
}99句
测试用例:
x = 2
语句覆盖率99%
}
}1句
50%的分支没有达到
语句覆盖总结
【优点】 :可以很直观地从源代码得到测试用例,无须细分每条判 定表达式。 【缺点】 :由于这种测试方法仅仅针对程序逻辑中显式存在的语句, 但对于隐藏的条件是无法测试的。如在多分支的逻辑运算中无法全面 的考虑。语句覆盖是最弱的逻辑覆盖。
250*(1+0.015)*((1+0.015)^3601)/0.015
3581322.293419985680302829734 315
白盒测试 —带上X光眼镜测 试
对一个具有多重选择和循环嵌套的程序,不同 的路径数目可能是天文数字。给出一个小程序 的流程图,它包括了一个执行20次的循环。 包含的不同执行路径数达520条,对每一条路径 进行测试需要1毫秒,假定一年工作365 × 24 小时,要想把所有路径测试完,需3170年。
开始 a
b
假
(A>1) && (B==0)
真
c
X=X/A
d
F
(A==2) || (X>1)
真
e
X=X+1
语句覆盖
语句覆盖率
已执行的可执行语句占程序中可执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讲解
第一章地震波的运动学第一节地震波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反射地震波的运动学第三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地震波的频谱分析第二节地震波的能量分析第三节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质因素第四节地震记录的分辨率第三章地震勘探野外数据的野外采集第一节野外工作方法第二节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第三节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第四节检波器组合第五节地震波速度的野外测定第四章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第一节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第二节多次反射波的特点第三节多次叠加的特性第四节多次覆盖参数对迭加效果的影响及其选择原则第五节影响迭加效果的因素第五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第一节提高信噪比的数字滤波第二节反滤波第三节水平迭加第四节偏移归位第五节地震波的速度第六章地震资料解释第一节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第二节时间剖面的对比第三节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解释第四节各种地质现象在时间剖面上的特征和解释第五节地震剖面解释中可能出现的假象第六节反射界面空间位置的确定第七节构造图、等厚图的绘制及地质解释第八节水平切片的解释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地震波的运动学1、波动(难度90区分度30)2、波前(难度89区分度31)3、波尾(难度89区分度31) 4、波面(难度89区分度31) 5、等相面(80 、 33) 6、波阵面(81 、 34)7、波线(70 、 33) 8、射线(72 、 40)9、振动曲线(75 、 42) 10、波形曲线(76 、 44) 11、波剖面(65 、 46) 12、子波(60 45)13、视速度(80 、 30) 14、射线平面(60 、 47)15、运动学(70 、 55) 16、时距曲线(68、 40) 17、正常时差(60 、 45) 18、动校正(60、 60) 19、几何地震学(70 、 35)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1、动力学(70 、 40)2、物理地震学(71、 35)3、频谱(50 、 50)4、波的发散(90 、 30)5、波散(90 、 31)6、频散(80、 35)7、吸收(70 、 40 )8、纵向分辨率(60、40)9、垂向分辨率(60、40)10、横向分辨率(60、40)11、水平分辨率(60、40)12、菲涅尔带(50、45) 13、主频(65、40)第三章地震勘探野外数据的野外采集1、规则干扰波(90、30)2、不规则干扰波(90、30)3、观测系统(80、35)4、多次覆盖(65、50) 5、共反射点道集(70、45)6、检波器组合(90、30)7、方向特性(75、30)8、方向效应(90、30)第四章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1、共中心点迭加(70、40)2、水平迭加(60、40)3、剩余时差(60、50)第五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1、偏移迭加(75、30)2、平均速度(85、30)3、均方根速度(80、30)4、迭加速度(70、40)第六章地震资料解释1、标准层(50、40)2、绕射波(40、50)3、剖面闭合(30、60)4、三维地震(70、30) 5、水平切片(45、60) 6、等厚图(65、40) 7、构造图(80、30)二、填空题第一章1、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是()。
多次波特点分析
推导:
倾斜界面情况下,共反射点(共中心点)时 距曲线方程。
如图:
倾角 ,O`D`是倾斜界面,O*D*是OD相对 于O`D`的镜象。而h1,h0,h2分别为O,M, D三点处界面的法线深度。在O点激发,在 以M为共中心点的D点接受。
则: D点接受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共炮点)
(用激发点O处界面法线深度表示)
第 四 章 共 反 射 点 迭 加 法
共反射点迭加法:在野外采用多 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处理中, 采用水平迭加技术,最终得到水平迭 加剖面,这一整套工作称为共反射点 迭加法
水平迭加:是将不同接受点收到 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 的信号,经动校正后迭加起来。 这种方法能提高信噪比,改善地 震记录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 扰波(多次波)效果最好。
2)短程多次反射波:
地震波从某一深度的界面反射 回来后,再在地面向下反射, 然后又在某一较浅的界面发生 反射――局部多次波。
3)微层多次波:
在几个界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多次反射的路 径是不对称的,或在一个薄层内受到多次反 射。
4)虚反射:
进行井中爆炸时,激发能早的一部分向上传 播,遇到地面再反射向下,这个波称为虚反 射。它与直接由激发点向下传播的地震波相 差一个延迟时间;等于波从井底到地面的双 程反射时间。
L12 90 0 L10 90 0 LABN 90 0 L10 L10 LABN 2
( L6 900 LABN 900 900 LABN )
L1 900
L1 900
在有些地区,如果浅,中层存在着良好的反 射界面,并产生多次波,就有可能掩盖了中, 深层的一次反射波。
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
反射波时距曲线:
(1)共炮点:
2 2 t 2 ( x d 2 2 xd sin ) v
2
当倾角=0时,为水平地层; 当倾角<>0时,时间最小点向 上倾方向偏移,其横向距离为
xm 2d sin
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是以炮点位置的法向深度d为参数的 双曲线。
(2)共中心点:
t
2 4 x cos d 2 x 2 cos2 t 02,M ( ) v v2
Δti表示地震波在第i层的垂直 双程旅行时间;
地震波由震源S点出发,到达 反射点D后返回接收点G; 地面中心点M与反射点D在同 一铅垂线上;
炮检距为x。
水平层状介质的反射时间t不能表示为炮检距x的 显函数,可近似展开为:
x t ( x) t (0) 2 c2 x 4 c3 x 6 vrms
NMO
动校正误差来自四个方面: (1)地层、构造或岩性等因素破坏前提假设条件; (2)速度误差引起动校正误差; (3)动校正拉伸量随t0的减小而严重,浅层和远炮 检距的拉伸比较大; (4)离散采样。
第二节 水平叠加
一、水平叠加的原理
设共中心点道集 x (i)(i 1,2,..., M , j 1,2,..., N ) ,其中M为样点 数,N为道集中的道数,各道已经进行了正常时差校正,要 确定一个标准道 y(i)(i 1,2,..., M ) ,使得标准道与各记录道的 差别最小,现讨论如何确定这个标准道。
2 2 2
炮点法向深度ds与中心点法 向深度dm之间的关系:
dm ds x sin / 2
是动校正速度;它表示反 射波的横向视速度,界面 倾斜时,它大于地层速度; 界面水平时,它等于介质 速度。
第4章多次覆盖
由于各接收点旅行时不同,所以叠加前必须进 行动校正(校正到共中心点M处的反射时间)。2020/11/16 Nhomakorabea12
• (1)正常时差Δt(Normal Moveout):
t t t0
t02
x2 v2
t0
• 正常时差Δt与炮检距x,波速v,和共中心点处垂直反射
时x增间大t而0有增关大。。当速度V和t0一定时,正常时差Δt随炮检距
• 由于各接收点旅行时 不同,所以叠加前必 须进行动校正(校正 到共中心点M处的反 射时间),这样才可 达到同相叠加,否则,
叠加后能量将变弱 (非同相叠加)。
x
动校正
x
叠加
t
t
(a) 一次反射波得到加强
x
x
t 图6 . 1—4 5
t (b) 多次反射波得到削弱
共反射点叠加原理示意图
2020/11/16
共 反 射 点 叠 加 原 理 示 意 图 16
二. 水平界面多次反射波叠加效应 Horizontal Interface Multi Reflection Stack Effect
1.方程(多次波时距曲线方程)
(Multi Reflection T-X Equation)
• 多次波时距曲线方程形式与一次反射波时距 曲线方程一样,都是双曲线。但曲线的弯曲 度不同。
2020/11/16
ti
t0 t1 t2
0 x1 x2
x xi
xi x2 x1
Oi O2 O1 M O1 S2 Si
t0 t1 t2 ti
V
图6 . 1—4 5
R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
8
2.叠加之前,必须进行动校正。Data Must Are Corrected of Normal Moveout
第四章 多次覆盖方法讲解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2、剩余时差 (1)剩余时差定义
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 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tom之差叫剩余时差。
t :正常时差
t :剩余时差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多次波剩余时差大小
把一个共反射点道集用一次波正常时差作动校正时,
(1)对一次波:
又令 这时
K x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i x
2
,
即炮检距所相当的道间距数的平方。
ai aKxi
则
P w 1 n
n
cos2
aK xi
2
n
sin
2
aK
xi
2
i1
i1
表示多次波叠加效应与K
和
xi
a 的关系。
K xi
xi
2
x
t
共反射点叠加原理示意图
动校正后的CDP道集及其叠加结果
(1)正常时差正好被校正掉,双曲线变成直线(t=t0直线),不存在相位差 (剩余时差),叠加为同相叠加,结果振幅增强(一次反射波)。 (2)正常时差校正不完全,双曲线变成曲线(不是直线),各道间仍有相位 差(存在剩余时差Residual Moveout),叠加为不同相叠加,结果振幅变小 (多次波)。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3)多次波剩余时差参数
t
td
t
x2 2t0
1 vd2
1 v2
令
q
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
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给地球做CT和医学上说的CT一样,都是使用X射线进行研究()答案:错2.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研究海洋的方法。
它就是利用上述物理性质对海洋进行探测的方法,但是无法获取海水下地层信息。
()答案:错3.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有()答案:海洋电法勘探;海洋地震勘探;海洋重力勘探;海洋磁法勘探4.海洋地震勘探相对于陆地地震勘探的特点在于激发接收方式、观测方式和震源()答案:对5.海洋地震勘探可分为以下三个环节()答案:海洋地震数据处理;海洋地震数据采集;海洋地震资料解释6.相对于传统拖缆,固体拖缆的优点有()答案:减少漏油污染;降低涌浪噪声;整体平衡;增加采集连续性7.高精度小多道电缆目前高精度小多道电缆道间距为6.25米,取得了较好的空间分辨率,3.125米小道距多分量传感器电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答案:对8.立体震源是将不同的枪阵组合或每一个子阵列沉放到不同的深度,使之所有的气枪不在同一水平面内,使得立体阵列的排列形式变化()答案:对9.海底地震仪(0BS)是一种将检波器直接放置在海底的地震观测系统,与固相直接接触,能够记录到S波反射回的转换横波,即PS波。
()答案:错10.海底电缆相对于常规拖缆地震相比的特点是()答案:受障碍物影响小第一章测试1.给地球做CT和医学上说的CT一样,都是使用X射线进行研究()答案:错2.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研究海洋的方法。
它就是利用上述物理性质对海洋进行探测的方法,但是无法获取海水下地层信息。
()答案:错3.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有()答案:海洋电法勘探;海洋磁法勘探;海洋重力勘探;海洋地震勘探4.海洋地震勘探相对于陆地地震勘探的特点在于激发接收方式、观测方式和震源()答案:对5.海洋地震勘探可分为以下三个环节()答案:海洋地震数据处理;海洋地震数据采集;海洋地震资料解释6.相对于传统拖缆,固体拖缆的优点有()答案:降低涌浪噪声;增加采集连续性;减少漏油污染;整体平衡7.高精度小多道电缆目前高精度小多道电缆道间距为6.25米,取得了较好的空间分辨率,3.125米小道距多分量传感器电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地理坐标:将地球表面象切 西瓜般平均分为60份,每份 称为一个60带,其坐标系统如 图所示,以赤道为Y轴,以南 极到北极的连线为X轴(中央 子午线)。由图看出,X坐标 总是南小北大,Y坐标总是西 小东大。
一个地震工区通常不直 接使用地理坐标表述各个物 理点的位置,而是使用简化 桩号表示各个点的位置,桩 号的大小也遵循南小北大, 西小东大的原则。
断层
二、观测系统及其图示方法
主要内容
观测系统概念 单次覆盖观测系统及图示 延长时距曲线法
1 、观测系统的概念
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 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为了了解地下构造形态,必须连续追踪各界面的地 震波。
因此,就要沿测线在许多个激发点上分别激发,并 进行连续的多次观测。
所谓一次复盖或多次复盖是指对被追踪的界面观测 的次数而言,例如对同一界面追踪了两次,称为二 次复盖。
在野外采用多次复盖方法采集数据,在室内进行水 平叠加,这是六十年代出现的地震勘探技术的一次 重大进步。
多次覆盖的具体做法:
• 为了了解界面上R点的情况,不只在O1点激发、在D1点 接收,还分别在O2激发、D2接收,O3激发、D3接收等。
所以一般要求测线应尽量为直线。
地震测线的布置
工区地理位置
H06YC101H06YC101 H06YC102H06YC102
工区行政区划属陕西省延安 地区。工区范围:西起安塞, 东至延川县,南起延安市, 北至子长县。
工区地理坐标: X:400
H06YC104 H06YC104
Y:19360
H06YC103 H06YC103
测线的布置对于了解地质结构关系很大。 地震测线要结合以往的地震地质资料,并且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节的复习要点(重点)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不作为考试内容)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2.1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1、掌握基本概念,如地震子波、波面、射线、振动图、波剖面、视速度、视波长、全反射、雷克子波。
2、掌握基本原理,如反射定律、透射定律、Snell定律、惠更斯原理、费马原理等。
3、地震波的分类。
§2.2 常速单界面的反射波特征及时距关系1、基本概念:时距曲线、时距曲面、时间场、自激自收、共激发点、偏移距、初至时间、纵测线、同相轴、正常时差、倾角时差、动校正等。
2、基本原理:虚震源原理、讨论时距曲线的实际意义、直达波时距曲线及方程、反射波时距曲线及方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2.3 变速多界面的反射波特征及时距关系1、基本概念:均匀介质、层状介质、连续介质、参数方程、平均速度、射线方程、等时线方程、回折波、最大穿透深度等。
2、基本原理: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情况下讨论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基本思路;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2.4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1、基本概念:折射波盲区、初至波、续至波、交叉时、信噪比等。
2、基本原理:产生折射波的条件;利用折射波法研究地下地层起伏的基本依据;折射波与反射波的主要差异。
3、分析理解:单界面(水平和倾斜)直达波、反射波与折射波时距曲线之间的关系;三层介质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及其特点;折射波法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2.5 地震波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本节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三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3.1 野外工作概述1、掌握基本概念:低(降)速带、频散、群速度、相速度、多次波、虚反射、鸣震、交混回响。
2、掌握基本内容:试验工作内容、生产工作过程、激发条件、接收条件、调查干扰波的方法、干扰波的类型、各种干扰波的主要特点、面波特点、压制面波的方法、海上地震勘探的特点与特殊性、海上特殊干扰波、海上震源等。
多次波特点分析
动校正:
同一道 t 0 t ,校正量不断的变化。
倾斜界面:
t t t 0 m
2 h0 v
1 v
x2 2 v 2t 0
t 0m
4h x cos
2 0 2 2
t
t
2 h0 v
1
x 2 cos2 4 h02
2 4 h0 1 2
t t om (1
③等效界面的倾角 2 全程二次反射波的等效界面的倾角 是一 次反射界面倾角 的2倍。称倾角标志。 由全程二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推广到全 程 m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tm
1 v
x 4hx
2
sin 2 m sin
2
4h
2 sin 2 m sin 2
等效界面深度: hm
L7 L8
即 O B S 是R 界面上从O到S的一次反射波。
2)等效界面上一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t
1 v
2 4h x sin x 4h
2
3)找出 与 , h与 h 关系
已知: 2
sin
h oo
h sin
h sin
2
2 0
X :跑检距 h0:共反射点M处界面的法线深度 v :波速
水平界面: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与共炮点反射波时 距曲线方程在形式上是一样的。
物理意义差别: 1)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只反映界面上一个点 R的情况。共炮点时距曲线反映的是一段反
射界面的情况。
2)共炮点时距曲线t0时间反映激发点处反 射波的垂直反射时间。共反射点时距曲线t0 代表共中心点M处的垂直反射时间。
第4章多次覆盖
(多次覆盖)
Chapter 4 Common Reflect Point Multi Stack/Multifold
2020/7/6
1
本章讨论主要内容:
• 多次覆盖(Multifold)定义 • 多次覆盖方法的提出? • 多次覆盖目的? • 多次覆盖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叠加
• 由于各接收点旅行时 不同,所以叠加前必 须进行动校正(校正 到共中心点M处的反 射时间),这样才可 达到同相叠加,否则,
叠加后能量将变弱 (非同相叠加)。
x
动校正
x
叠加
t
t
(a) 一次反射波得到加强
x
x
t 图6 . 1—4 5
t (b) 多次反射波得到削弱
共反射点叠加原理示意图
2020/7/6
9
原理?) • 多次覆盖方法的叠加过程、效果如何?
2020/7/6
2
1。Multifold method Introduce:
• 又称: • 水 平 多 次 叠 加 (Multiple Horizontal
Stacking) • 共 反 射 点 叠 加 (Common Reflection
Stack (CRP)) • 共 深 度 点 叠 加 (Common Depth Point
• 4.共反射点叠加法就是利用了这个特点
2020/7/6
10
第二节.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的叠加效应 Passage 2 Common Reflect Multi Stack Effect
• 一张原始的地震记录上除了有一次反射 波外,还记录有各种各样的波 ,当对原
始记录做过正常时差校正后,共反射道 集上的一次反射波在理想情况下应同相 排齐,即剩余时差为0,而其它各种波的 剩余时差则各不相同,因此,多次覆盖 对一次反射波和多次波等规则干扰波及 不规则干扰波的叠加效应是不同的,下 面我们就分别讨论这几种波的叠加效应。
4多次覆盖叠加法
4.共反射点叠加法就是利用了这个特点
第二节.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的叠加效应 Passage 2 Common Reflect Multi Stack Effect 一张原始的地震记录上除了有一次反射波外, 还记录有各种各样的波 ,当对原始记录做过 正常时差校正后,共反射道集上的一次反射 波在理想情况下应同相排齐,即剩余时差为0, 而其它各种波的剩余时差则各不相同,因此, 多次覆盖对一次反射波和多次波等规则干扰 波及不规则干扰波的叠加效应是不同的,下 面我们就分别讨论这几种波的叠加效应。
第一节.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原理 Common Reflect Point Multi Stack Principle 1。叠加原理(Stack Principle):它是利用有 效 波 (Signal)( 一 次 反 射 波 ) 和 干 扰 波 (Noise)( 多 次 反 射 波 ) 经 正 常 时 差 校 正 (Normal Moveout Correction) 后,存在着 剩余时差(Residual Moveout)的差异,来突 出(Strenghten)有效波(一次反射波),压制干 扰波 (Suppress Noise)( 多次波 ) ,提高资料 信噪比的(Raise Data Ratio Signal to Noise (S/N))
(3)剩余时差(Residual Moveout):动校 正后的时间与t0时间之差。即: δt=(tx-Δt)-t0=t0-t0=0 在理想情况下,一次反射波剩余时差为0。 即时距曲线经正常时差校正后,成为直 线(t=t0),各道之间反射波时间相等,无剩 余时差(相位差),叠加为同相叠加(same Phase Stack)
结论1(Conclusion 1):
多次波时距曲线 比具有相同t0时间 的一次波曲线弯 曲。即t0时间相等, 但二次波曲线在 一次波曲线的上 方。
多个圆覆盖多个点的算法
多个圆覆盖多个点的算法圆覆盖点的问题可以描述为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找到最小数量的圆,以覆盖给定的一组点。
该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几何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解法。
其中一个常见的解法是贪心算法。
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每次选择最优解,然后将其从问题中剔除,继续处理剩余的子问题。
具体来说,使用贪心算法解决圆覆盖点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将所有的点按照横坐标或纵坐标进行排序。
这可以帮助我们将点按照某种顺序排列,以便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
2.然后,我们可以从第一个点开始。
选择一个半径最小的圆,以该点为圆心,并确保它包含了这个点。
然后,我们将该点从问题中剔除。
3.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下一个点。
为了选择最佳的下一个圆,我们可以考虑离当前点最远的点,并检查是否需要新的圆来覆盖该点。
4.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点都被覆盖。
贪心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排序点的时间复杂度,以及移除点的时间复杂度。
因此,如果我们使用快速排序等高效的排序算法,并且在数据结构中使用合适的方法来删除点,那么贪心算法的效率将会很高。
然而,贪心算法并不总是能够找到最优解。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找到一个近似的解,但并不是最优解。
因此,如果精确的最优解对于问题的重要性很高,我们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算法。
另一种常用的算法是回溯算法。
回溯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问题的可能解空间中搜索,然后逐步构建解决方案。
在圆覆盖点的问题中,回溯算法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搜索并构建圆的组合。
具体来说,回溯算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数据结构来保存所有的可能圆的组合,并记录当前最优解的数量。
2.然后,我们可以从一个点开始,选择一个合适的半径,并检查该点是否被覆盖。
如果被覆盖,我们将该点添加到当前圆的组合中。
3.然后,我们需要选择下一个点并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点都被覆盖。
在每个步骤中,我们可以通过回溯来选择其他合适的圆半径和位置。
4.最后,我们需要更新当前最优解的数量,并将当前圆的组合添加到最终解决方案中。
覆盖次数计算公式
覆盖次数计算公式1.什么是覆盖次数?覆盖次数是指在测试用例集中,每个语句被执行的次数之和。
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和覆盖率。
2.覆盖次数计算公式覆盖次数的计算公式为:Coverage=(Total executed statements)/(Total statements)其中,Total executed statements表示被执行的语句总数,Total statements表示总语句数。
3.为什么要使用覆盖次数计算公式?使用覆盖次数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测试用例的有效性,以及查找测试用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或错误。
通过分析覆盖次数,我们可以判断测试用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覆盖率,同时也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来断言程序是否存在问题。
此外,覆盖次数计算公式还可以用来评估测试用例的质量。
当我们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尽可能的涵盖更多的语句,以便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4.覆盖次数计算公式的限制虽然覆盖次数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测试用例的有效性,但是它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覆盖次数只是一种量化的指标,不能完全代表程序的质量。
其次,该指标仅仅关注了测试用例对程序中语句的覆盖情况,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可能的缺陷或漏洞。
因此,我们在使用覆盖次数计算公式时,需要结合其他的指标和测试方法,以充分评估程序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5.总结覆盖次数计算公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试质量评估指标,通过分析测试用例中语句的覆盖情况,可以判断程序是否存在问题。
然而,该指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测试方法来评估程序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在测试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方法,以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神经网络的构造性学习方法——覆盖算法
• 首先,虽然网络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但 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算法。神经网络能否取 得理想的性能,关键在于网络的各连接权及其 他参数是否得到合理的配置,但是这类神经网 络中连接权的数目是巨大的,即参数空间的维 数很高,要搜索到合适的参数配置十分困难, 而且全连接的网络结构使得网络各部分联系紧 密,任何部分的微小改动都会对网络其他部分 造成影响,这使得网络很难到达理想的状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BP算法中的局部极小点的 问题。
• 传统的神经网络,如BP网络,是非构造性的, 网络结构经常被认为是“黑盒子”。给网络 一个输入,该网络可以有一个相应的输出,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网络中各神经元 和连接权在工作中起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 题很难回答。原因是在这些神经网络中,相 邻层之间是全连接的,即每个神经元都接收 前一层中全部神经元的输出,因此网络各部 分间是紧密联系的,任何部分的微小改动都 会对网络其他部分造成影响。
学习的顺序在覆盖算法中直接 影响覆盖领域的大小和个数
正确选择样本的学习顺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由 于样本的分布是随机的,事先无法知道整个样本集的空间分 布,也无法事先确定合适的学习顺序,本文提出不同粒度选 择合适的初始点的重复覆盖算法和按重心选择初始点、及针 对时间序列的顺序学习方法。
隐含层神经元数的降低
• 神经网络中隐含层中的神经元数的多少也是评 价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说来,隐元 数少,则机器学习的归纳能力强,也即泛化能 力强,隐元数多,机器学习将所有的例外均考 虑于其中,识别的准确性高,但泛化能力必降 低,但是,最佳隐元数的确定如同在上述提高 的最佳覆盖领域的确定一样,均为NPC问题, 故本文只能运用一些求优的方法,使隐元数较 为合理
球形领域覆盖
• 对所有k类的样本点按类分别执行上述 操作,最终我们将得到一个覆盖集 合.根据这些覆盖我们可以构造一个神 经网络,每个覆盖相当于一个神经元, 并成为网络的隐节点。这样构造出来的 神经网络虽然不是最优的、隐节点数目 最少的或泛化能力最好的网络,但已可 将训练样样本全部无误的分开,且直观 性强,计算速度快。
第4次课WSN覆盖技术..
3.5启发机制
• 在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算法中,除了传统的功率控制和层次型拓扑控制两个方面 之外,也提出了启发式的节点唤醒和休眠机制。该机制能够使节点在没有事件发生 时设置通信模块为睡眠状态,而在有事件发生时及时自动醒来并唤醒邻居节点,形 成数据转发的拓扑结构。 1. STEM算法 STEM(sparse Topology and Energy Management)算法是一种低占空比的节点唤醒机制。 该算法采用双信道,即监听信道和数据通信信道。具体地讲,STEM算法又分为 STEM-B(STEM-BEACON)算法和STEM-T(STEM-TONE)算法。 在STEM-B算法中,当一个节点想给另外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它作为主动节点先 发送一串唤醒包。目标节点在收到唤醒包后,发送应答信号并自动进入数据接收状 态。主动节点接收到应答信号后,进入数据发送阶段。 在STEM-T算法中,节点周期性地进入侦听阶段,探测是否有邻居节点要发送数据; 当一个节点想与某个邻居节点进行通信时,它就发送一连串的唤醒包,发送唤醒包 的时间长度必须大于侦听的时间间隔,可以确保邻居节点能够收到唤醒包,紧接着 节点就直接发送数据包。所以STEM-T比STEM-B更简单实用。 STEM算法适用于类似环境监测或者突发事件监测等应用,经实验证明,节点唤醒 速度可以满足应用的需要。但是在STEM算法中,节点的睡眠周期、部署密度以及 网络的传输延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针对具体的应用要求进行调整。
3.6 覆盖
3.6.1覆盖理论基础
覆盖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配置首先面临的基本问题,因为传感器节 点可能任意分布在配置区域,它反映了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某区域被监测和
跟踪的状况。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当中,很多都是致力于解决传感器网络的部署和监 测及覆盖与连接的关系等方面问题。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致力于特定的应用 需求,但其核心思想都是与覆盖问题有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多次叠加特性
3.1 多次叠加的特性函数
3.2 多次波叠加特性
3.3 观测系统对叠加特性曲线的影响
3.4 选择观测系统的原则和步骤
第三节 多次叠加特性
3.2、多次波叠加特性
由于 令 w ti 2 ai
ti
T
ti
T 式中:i是道集内各叠加道的顺序,ai叫各叠加道参量,则有: P w 1 cos2 a sin2 a i i n i 1 i 1
行,这样做,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共 反射点叠加,而是共中心点叠加。
第四章
多次覆盖方法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第三节 多次叠加特性 第四节 多次叠加的频率响应和统计效应
第五节 影响叠加效果的因素
第六节 绕射波叠加效果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1 动校正
2.2 剩余时差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动校正-正常时差校正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1 动校正
2.2 剩余时差
2.3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动校正规律只适合于它的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是 t 形式的波,而来自倾斜层的反射波、多次波、绕射波等,仍按一 次水平界面反射波动校公式进行动校正,则道集内各道之波的旅 行时不一定都能校正为共中点的垂直反射时间tom而可能还存在 一个时差。
1 V 4h 2 x 2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2、剩余时差 (1)剩余时差定义 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 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tom之差叫剩余时差。
t :正常时差
t :剩余时差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多次波剩余时差大小
把一个共反射点道集用一次波正常时差作动校正时, (1)对一次波: x2 t - t t t0 2 2t0 v (2)对多次波: x2 1 1 td - t t0 2 2 2t0 vd v (3)多次波各叠加道的时间经正常时差校正后并不等于t0, 与t0有个差值,称之为剩余时差,以 t 表示: x2 1 1 t td t 2 2 2t0 vd v
第四章
多次覆盖方法
海底面
多次波
多次覆盖技术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消除多次波。 经过水平叠加处理后的地震剖面称为水平叠加剖面: (1)用途:构造解释、地震偏移、求取各种地震参数 (2)优点:提高信噪比、压制多次波、压制随机干扰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1.1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1.2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第三节 多次叠加特性
F (t ) f i (t ) G ( jw) G ( jw) g 0 (iw)[e jw t1 e jw t2 化简得:G ( jw) g 0 ( jw) e jw ti 记:K ( jw) e jw ti 多次叠加相当于一个线性滤波器。K ( jw)就是这个滤波器的特性, 多次叠加对波形的改造作用可以由K ( jw)反映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因子K ( jw)与原来信号的类型和波的到达时间无 关,它只是叠加次数n、频率w和剩余时差 ti的函数。多次叠加 滤波特性K ( jw)是一个复数,它的模K ( w)是多次叠加的振幅特性, K ( jw) cos w ti j sin w ti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3)多次波剩余时差参数
x2 1 1 t td t 2 2 2t0 vd v
1 1 1 令 q 2t (V 2 V 2 ) o d
td qx2
q:多次波剩余时差参数 (1)一般,速度随深度增加,Vd<V,td>t,所以 td大多为正, 动校正后表现为校正不足,剩余时差随x的加大而增大。 (2)与炮检距x的平方成正比; (3)与to有关,因为q随to而变,而V、Vd在一定的地区也随to 而变,总的来说是to的函数。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1 动校正
2.2 剩余时差
2.3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x
动校正
x
叠加
t
(a) 一次反射波得到加强
x x
t
t (b) 多次反射波得到削弱 t
共反射点叠加原理示意图
动校正后的CDP道集及其叠加结果
(1)正常时差正好被校正掉,双曲线变成直线(t=t0直线),不存在相位差 (剩余时差),叠加为同相叠加,结果振幅增强(一次反射波)。 (2)正常时差校正不完全,双曲线变成曲线(不是直线),各道间仍有相位 差(存在剩余时差Residual Moveout),叠加为不同相叠加,结果振幅变小 (多次波)。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 共炮点时距曲线
反映界面上一个点 反映一段反射界面
t0是共中心点的垂直时间 t0是激发点的垂直时间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1.1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1.2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1.2、倾斜界面的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1 2 t x 4h12 4h1 x sin v 1 h1 hom x sin 2
3.1 多次叠加的特性函数
3.2 多次波叠加特性
3.3 观测系统对叠加特性曲线的影响
3.4 选择观测系统的原则和步骤
第三节 多次叠加特性
3.1、多次叠加的特性函数
某个波的振动函数是f t(炮检距为 0的道),它的频谱是g jw , 经按一次波动校正后各道的剩余时差是 t1, t2, tn。 f1 ( t ) f (t t1 ) f 2 ( t ) f ( t t2 ) f i (t ) f [t ti ] 进行FT 变换: f1 ( t ) e j t1 g 0 ( jw) f 2 ( t ) e j t2 g 0 ( jw) f i (t ) e j ti g0 ( jw)
1 2 2 t x 4h0 v
h0:共中心点M处界面的法线深度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2)共反射点道集 野外:一点激发多道 接收,得到炮集记录 (CSP,炮号-炮检距)
抽道集(记录重排)
处理:共中心点道集 记录(CMP,共中心点 号-炮检距)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3)共反射点与共炮点时距曲线比较
前面已学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但有实际意义的是共中心 点(共反射点)时距曲线。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多次覆盖方法是在地面布置一系列具有共同中心点的震源与 接收点,震源和接收点各在中心点一侧。各接收点上的纪录道 称为共中心点叠加道。 (1) (3)若叠加道共有n道,叫做n次覆盖,n称为覆盖次数。
中心点
中心点
反射点
共反射点叠加
共中心点叠加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1.1、水平界面的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1)时距曲线
如果以各个接收点与对应 的激发点的距离(称为炮检 距)x为横坐标,以波到达各 共反射点到的传播时间t为纵 坐标,就可以利用x1,x2, x3和t1,t2,t3作出来自共 反射点R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的 半支,这种时距曲线称作共 反射点时距曲线。
(3)对于随机干扰,由于其出现带有随机性,共中心点各道叠加时能互相抵消一部 分,因而多次叠加也能使随机干扰相对削弱。
第四章
多次覆盖方法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第三节 多次叠加特性 第四节 多次叠加的频率响应和统计效应
第五节 影响叠加效果的因素
第六节 绕射波叠加效果
第三节 多次叠加特性
i 1 i 1 n n
]
K ( w) cos w ti sin w ti i 1 i 1
n n
2
2
第三节 多次叠加特性
从上式可以看出, 对反射波来说, 最理想的情况是它的剩余时差
ti 0,则K ( w) n。表明叠加后反射波增强了n倍。对于其他 ti 0的波来说,K ( w)一定小于n,这样叠加对于干扰波就起
n n 2 2
xi2 1 1 2 因为多次波剩余时差 ti qx 2 i 2t0 Vd V 2 ti qxi2 即 ai T T 对某一频率而言,多次波的叠加参量的变化规律为一上升的 抛物线,其系数为q / T。
第三节 多次叠加特性
qxi2 xi2 q ai 2 x 2 式中x是道间距。 T x T x 2 q 令 a T 称之为单位叠加参量,即当炮检距等于一个道间距时的叠加参量。 又令 这时 则 x K xi i , 即炮检距所相当的道间距数的平方。 x ai aK xi 1 cos2 aK sin 2 aK xi xi n i 1 i 1 表示多次波叠加效应与K xi 和 a 的关系。 P w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上机实验-4
模型厚度h=500m,v=3000m/s。 设炮点坐标为0m,检波点从-2000m~2000m,道间距为20m。 (1)绘制各道正常时差。 (2)修改模型厚度及速度,观测正常时差曲线变化规律。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动校正-正常时差校正
正常时差校正(NMO—Normal Move Out):动校正就是把炮 检距不同的各道上来自同一界面、同一点的反射波到达时间经 正常时差校正后,校正为共中心点处的自激自收(回声)时间, 以保证在叠加时它们能实现同相叠加,形成反射波能量突出的 叠加道(相当于自激自收的记录道)。
2.3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1、动校正 (1)正常时差
第一种定义
第二种定义
Normal Movement 第一种定义: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χ进行观测得到的 反射波旅行时与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 这纯粹是因为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 第二种定义: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的反射波旅行时相对于炮点的反 射波旅行时之差。这纯粹是由于炮检距不为零而引起的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