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动脉粥样硬化症(脂质条纹)
21
脂纹形成模式图
22
脂纹的进展
23
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特点
肉眼:隆起的斑块,黄色或 瓷白色。
镜下:纤维帽,帽下为SMC、 泡沫细胞等。
24
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肉眼:灰黄色斑块,黄色粥糜样物。 镜 内膜:纤维帽,帽下为坏死组织,
11
1.损伤应答学说
EC损伤→ GF(MPC-1、PDGF、TGF-β) → 单核细胞聚集、粘附→ 清道夫受体等介导 →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EC更新增 生并分泌GF → 动脉中膜SMC↑ → 迁入内 膜→ 增生转化分泌细胞因子、ECM → SMC 源性泡沫细胞形成;
12
2.脂源性(脂质渗入)学说: 始动因素
的一类疾病。包括AS、细动脉硬化、 动脉中层钙化
4
一、概述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三、病理变化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5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危险因素
1.血脂异常 2.能引起继发性高血脂的疾病 3.高血压 4.吸烟 5.年龄 6.遗传因素 7.其它因素
6
1、血脂异常(hyperlipidemia) 致AS性脂蛋白表型
71
心肌梗死(1-2天)
72
心肌梗死(3-4天)
73
心肌梗死(陈旧性)
74
心肌梗死(1-2周) 75
(4)合并症 1)心力衰竭:梗死累及乳头肌 2)心脏破裂 3)室壁瘤 4)附壁血栓形成 5)急性心包炎 6)其它:心源性休克(MI≧40%)
心律失常
76
心脏破裂
77
心脏破裂,心包填塞
78
动脉粥样硬化
1
一、概述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三、病理变化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2
一、概 述
概念:血脂异常;管壁成分改变。 病变特征:脂质沉积,管壁增厚变硬。
全身多器官受累。 临床表现:多器官缺血表现,心、脑、肾最突出。 发病情况:中、老年人;北方高于南方。
3
• 区别动脉粥样硬化(AS)与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指动脉壁增厚、失去弹性
32
斑块内出血
33
血栓形成
34
冠状A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 3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
36
钙化
37
大动脉瘤
38
三、病理变化
(一)特点 (二)基本病变 (三)主要动脉的病变
39
主要动脉病变及临床表现
1.主动脉粥样硬化 2.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 3.肾动脉粥样硬化
40
1、主动脉粥样硬化
4、吸烟
心肌梗死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可 能与内皮损伤和血管内CO升高有关。
9
5、年龄: 年龄↑,发病率↑。
6、遗传因素: FH,LDL受体基因突变、功能缺陷。
7、其它因素: 性别(女性低),病毒感染,体重超重。
10
(二)发病机制
1、损伤应答学说 2、脂源性(脂质渗入)学说 3、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 4、致突变学说 5、受体缺失学说
①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②区域性心肌梗死
63
①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指梗死累及心室壁内侧1/3心肌,波及肉拄、 乳头肌。
A、特点:左心室四周,多发性, 小灶性坏死;多呈环状梗死。
B、原因:冠状动脉3大支严重狭窄,有诱因。
64
心肌梗死
65
②区域性心肌梗死
又称透壁性心肌梗死 A、特点: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支供血区一
左心室室壁瘤
79
左 心 室 巨 大 室 壁 瘤
80
(三)临床表现
1、心绞痛 2、心肌梗死 3、心肌纤维化 4、冠状动脉性猝死
81
3、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
概念:中-重度狭窄,心肌持续性缺血缺 氧所致。
病理 肉眼:心脏 ,心腔 ,伴纤维条块
变化
内膜增厚,无光泽。
镜下:多灶性、广泛性心肌纤维化。
高脂血症有因果关系 EC损伤→血管通透性↑→脂蛋白渗透入内 膜→巨噬细胞清除 + 血管SMC↑→斑块形
成图
13
单核细胞迁入
14
3.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
A、吞噬作用; B、促进增殖作用; C、参与炎症与免疫过程
4.致突变学说:
突变的SMC产生子代细胞,迁入内膜、分 裂增生形成斑块;
5.受体缺失学说: LDL受体减少
69
D、病理变化 动态演变过程:
(1)6小时内:无变化。 (2)6小时后:苍白色。 (3)8-9小时:土黄色,凝固性坏死改变。 (4)4天后:充血出血带。 (5)7天后:肉芽组织形成。 (6)2-8周:瘢痕形成。
70
E、生化变化 SGOP ,SGPT ,CPK ,LDH 。
可用于心肌梗死的实验室诊断,其中CPK 的同工酶CK-MB和LDH的同工酶LDH1的特异性 最高。
AS性固缩肾。
45
4、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重,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干性 坏疽。
5、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46
一、概述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三、病理变化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4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二.冠心病 1.心绞痛 2.心肌梗死 3.心肌纤维化 4.冠状动脉猝死
15
一、概述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三、病理变化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16
三、病理变化
(一)特点 (二)基本病变 (三)主要动脉的病变
17
(一)特点
a.随年龄增加 b.主要受累的动脉
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Baidu Nhomakorabea、肾动脉。 c.好发部位
动脉分支开口、血管弯曲的凸面 d.分期
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
48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一)发病情况 男>女,北方>南方
35-55岁时发展较快,以年平均8.6%速度 递增。
49
(二)病变部位
发病部位:左冠状A前降支>右主干>左主 干>左旋支,后降支。
病理变化:位于心壁侧,新月形,管腔呈 偏心性狭窄 。
5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51
根据管腔狭窄的程度:
Ⅰ级:≦25% 分 Ⅱ级:26%--50% 级 Ⅲ级:51%--75%
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心衰。
82
(三)临床表现
1、心绞痛 2、心肌梗死 3、心肌纤维化 4、冠状动脉性猝死
83
4、冠状动脉性猝死
39-49岁男性患者,常有诱因。 诊断必备条件:
(1)法医检查 (2)病检
84
85
致;大(2.5cm以上);累及全层 (2/3以上称厚层梗死)。 B、原因:冠脉血栓形成;冠脉痉挛;心肌血
供不足,负荷加重。
66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67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68
C、好发部位和范围 左前降支:50%左室前壁;心尖部、
室间隔前2/3。 右冠状动脉:25%左室后壁;
室间隔后2/3;右室。
18
(二)基本病变
1、脂纹(fatty streak) 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4、复合性病变(complicated lesion)
19
(二)基本病变
1、脂纹(fatty streak):
早期病变(主动脉后壁,分支开口处)。 肉眼:黄色斑点或条纹。图 镜下:泡沫细胞聚积 (巨噬细胞源性、肌源性) 图 苏丹Ⅲ染色
有胆固醇结晶、钙盐沉积等。 下 中膜:受压萎缩。
25
粥样斑块
26
动脉粥样硬化症(粥样斑块)
27
动脉粥样硬化症(轻,中,重) 28
大动脉粥样硬化
29
泡沫细胞
30
胆固醇结晶
31
4、复合性病变
1.斑块内出血:边缘薄壁血管破裂致血肿。 2.斑块破裂:溃疡形成,栓塞。最危险的并发症。 3.血栓形成:梗死,栓塞。 4.钙化:常见于老人,血管硬、脆。 5.动脉瘤形成:局限性扩张。 6.血管腔狭窄:
LDL 、TG 、VLDL 、 apoB ;HDL-C 、apoA-I 。
7
2、能引起继发性高血脂的疾病
(1)糖尿病及高胰岛素:肝过度合成VLDL。 (2)甲减:引起高胆固醇血症,LDL (3)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直接刺激肝合
成分泌LDL和LP(αβ)。
8
3、高血压
原因: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脂质和胰 岛素代谢异常
Ⅳ级:>76%
5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53
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
(一)概念 (二)引起原因 (三)临床表现
54
(一)概念
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 肌缺血而引起,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
55
(二)引起原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冠状动脉痉挛 3、炎症性冠状动脉狭窄 4、心肌耗氧量↑而供血不能增加
56
缺血性心脏病
CHD诊断标准:狭窄>50%,有临床症状或其它证 据,如心电图、 病检、放射性核素等证据。
CHD缺血原因: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心肌耗氧量↑,供血不能相应↑。
57
(三)临床表现
1、心绞痛 2、心肌梗死 3、心肌纤维化 4、冠状动脉性猝死
58
1、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1-3月内)。常有复合性病变或动脉痉挛。 ③变异型心绞痛
无诱因,心电图不同,与痉挛有关。
61
(三)临床表现
1、心绞痛 2、心肌梗死 3、心肌纤维化 4、冠状动脉性猝死
62
2、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
(1)概念:供血中断,心肌坏死。 (2)发病情况:40岁以上中老年人;冬春季多。 (3)类型:
好发部位:腹主A>胸主A>升主A、后壁及 分支开口处。
临床表现:收缩压 ,脉压 。
41
主动脉粥样硬化
42
2、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
好发部位: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 脉,大脑中动脉及 Willi’s环。
临床表现:脑萎缩、梗死、脑出血。
43
脑基底动脉环粥样硬化
44
3、肾动脉粥样硬化
好发部位:肾A开口处,叶间A及弓形A。 临床表现:肾性高血压,肾梗死,
(1)概念: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的临床综合征。
(2)表现:阵发性胸骨后疼痛。 (3)机制:酸性产物、多肽类物质
刺激引起。
59
(4)部位:胸骨后、心前区。 (5)类型:三类
①稳定型心绞痛(轻型心绞痛): 疼痛性质、时限、强度等稳定(1-
3月内),病变稳定。
60
②不稳定型心绞痛 疼痛性质、强度等不稳定,进行性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