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变更和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
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原因分析

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原因分析唐宁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对于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出于各种原因,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无法维持标准意见。
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便是当前许多公司的选择。
一、变更审计师类型分析(一)被动变更1.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审计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由“看门狗”到“监督”再到“国家治理”。
从这一情况来看,审计工作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
从众多上市公司选择的会计师事务所统计来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所占份额相比较其他事务所要高出很多。
为了鼓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近期,财政部出台“强强结合,做大做强”的政策,因此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合并来扩大规模,从而更好地执行审计工作。
2.主要审计团队加入后任事务所这一原因在近年来的变更事务所的缘由中显得较为突出。
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因此许多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审计人员竞争非常激烈。
而上市公司对于审计报告的要求逐年增高,所以更愿意与信得过的项目负责人合作。
这种变更审计师多半原因就是前任事务所高管跳槽到另一家事务所,同时带走了项目。
除此之外,许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频繁跳槽使得工作上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
因此有些上市公司选择更换项目负责团队更为稳定的审计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激烈的竞争成了上市公司更换审计机构的导火索之一。
3.证监会等强制性变更审计机构(事务所轮换)这一原因在我国的变更会计事务所的原因中是非常常见的。
在2005年,国资委就对央企审计师的问题提出强制轮换政策,规定每五年轮换一次,最长连续聘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年限不能超过十年。
在中注协提供的《上市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机构变更信息明细表》中,发行股票:英特集团的上市公司,其前任审计机构已执行审计工作长达17年之久。
因此必须执行事务所轮换。
4.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时间安排冲突时间冲突很难确定是哪一方的责任,基本上是审计机构在年末接受客户较多,许多负责团队一次审计好几家公司,因此时间和人员的安排问题也会导致上市公司更换其他的事务所。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变更管理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变更管理审计工作是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估和核实,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可能会面临一些情况需要进行变更管理。
审计工作的变更管理是指对审计计划、程序和资源等方面的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审计工作变更的定义、原因和变更管理的步骤等方面进行阐述。
定义审计工作的变更是指在审计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对审计计划、程序和资源等方面进行调整或修改的情况。
审计工作的变更可能是由于客户的要求、监管机构的要求、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审计工作的变更管理是对这些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原因审计工作变更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客户要求:客户可能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要求审计师对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更。
2. 监管要求:监管机构可能会对审计工作提出一些要求,审计师需要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更。
3. 内部环境变化: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如公司合并、重组、业务调整等,可能会导致审计工作的变更。
4. 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更、行业规定的调整等,也可能会对审计工作产生影响。
变更管理的步骤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的变更管理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变更申请:审计师首先需要根据变更的原因和目的,向主管领导或相关部门提出变更申请。
变更申请中应包括变更的理由、变更的内容、变更的时间和变更的影响等。
2. 变更评估:主管领导或相关部门会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包括评估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影响等。
评估结果将对是否批准变更作出决定。
3. 变更计划:如果变更申请被批准,审计师需要制定变更计划,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步骤和时间安排等。
变更计划应与审计工作的整体计划相协调,并确保变更的有效实施。
4. 变更实施:根据变更计划,审计师进行相应的变更工作,包括对审计计划、程序和资源的调整和修改。
变更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对审计结果的影响等。
审计师变更时机、年报审计意见分歧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关键 词 :审 计 师变 更 时机 、 计意 见 收买 、 计 师选 择 、审 计定 价 审 审
中 图 分 类 号 : 2 9、 2 6、F 3 F3 F7 82
t 本文得 到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重大研究项 目(o 9 l 9 0 1 以及上海市社科规 2 o J D7 0 3 ), 划一般 课题 (0 9 J 0 0 和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资助项 目 ( x I 0 93 9、 x I O 0 2 0 BB 2 ) c I 2 0 —3 C J一 1 . 一 2 3 4 的资助 。 者感谢《 2) 作 中国会计与财 务研究 》 执行编 辑吴东辉教授 和两位 匿名审稿人 对本文提 出的宝贵建 议 , 以及上 海财经 大学会 计学院 陈信 元教授 、朱红军教 授 、侯青川 博士 、同济 大学 曹胜博 士对本文的帮助和 评论 , 当然 文责 自负 。 z 田野 , 上海财经大学会 计学 院 , 博士研究生 , h f. a y @yh oc r. 陈全 , suet n e a o . n c i o n; 上海财经大学 会 计学院 , 博士研究生 , u n c e@ ̄x icm 。 q a —h n malo .
审 计师变更 时机 、 年报审 计意见分歧 与审计质量
一 、
研 究 问题 的提 出
经 由注册 会 计 师审 计 的财 务信 息 是 资本 市场 正 常 运行 和 健康 发 展 的重 要 因素 之
一
( at a d Zi r n 9 3 审 计市 场 的发 展与 资本 市场 的运 行休 戚 相关 ,高 W t n mmema ,1 8 )。 s
质 量 的审 计服 务能 够提 高 财 务会 计 信息 发 挥 资产 定价 和 资 源配 置 的作 用 ,同时 能够
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师选择辨析

一 一 一 一 一
师选 择 。
摭 一 一 犋 熟 ~描 消~ 一 诳 掳 哟 一 要 蛳 一 所 成
是 指审 计需 求者 结合 自身对 审计 质 量 的需求 , 在考 虑会 计
师 事 务 所 的 品 牌 、 誉 、 模 等 因 素 之 后 , 择 某 一 会 计 师 声 规 选 事 务 所 为 其 提 供 审 计 服 务 的 行 为 。 不 同 的 审 计 需 求 者 对 审 计 质 量 的 要 求 不 同 , 对 不 同 审 计 质 量 的需 求 就 转 化 为 对 而 不 同 审 计 师 的 需 求 , 计 需 求 转 化 为 现 实 的 行 动 则 为 审 计 审
的 审 计 需 求 。审 计 行 为 是 一 种 契 约 行 为 , 计 契 约 的 签 订 , 审 标 志着 审计关 系 的形 成 。审计 关 系是 包 括审 计委 托人 、 审
利 于结 合 两种 审计 行 为 的不 同 特 征 ,采 取不 同 的研究 思
路 , 计 师 变 更 的 研 究 重 点 是 变 更 审 计 师 的 动 机 以 及 后 任 审 审 计 师 的行 为 特 征 ,审 计 师 选 择 的 研 究 重 点 是 公 司 治 理 、 代 理 成 本 以 及 政 府 管 制 与 审 计 师 选审计师 选择行 为 。 二 、 计 师 变 更 与 审 计 师 选 择 辨 析 审
维系 , 审计 师变更 随之 发生 。
“ 计 师 选 择 ” 译 自 a dtr e cin或 a dt h i , 审 ui l t ose o u i rc o e o c
7 6
Co mmeca Aco ni g2 1 1 ・ 2期 ril c u t 0 0・ 2 n 1
审计意见类型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审计意见类型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进行研究,在对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研究现状。
并通过上市公司2010年度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从审计意见类型、盈余管理、上市公司规模与财务状况等角度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以及财务状况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审计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鉴证。
在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会不会引起审计质量的改变,而鉴于审计质量的不可直接观测性,可以通过替换变量进行间接观察。
用作审计质量的代替变量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审计机构的行为表现,审计独立性的程度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而审计意见常常被作为审计独立性的替代变量,发表非标准的审计意见被认为是审计独立性较强的象征。
而另一类则是审计的工作结果,即审计的财务报表的数据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最常被作为替代变量的是盈余质量。
二、文献回顾在国外,Chow和Rice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决定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变量,收到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就越有可能变更会计师事务所;Schwartz和Menon研究发现,一些濒临破产或者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与前任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意见类型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DeFond (1999) 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审计准则的颁布,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那些大型(就市场份额而言) 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会明显增多,但是对于这些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大型事务所,随之而来的是其市场份额的缩小;Lys Watts认为,用应计利润来管理会计收益会产生随意的应计利润,从而导致较多的诉讼风险,这也就意味着公司的盈余管理规模越大,会计师事务所诉讼风险就越大;Bryan Tiras Wheak和tley提出,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不利于有效及时地识别濒临破产的公司。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变更管理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变更管理审计工作的变更管理是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任务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需要对审计计划、程序和方法进行调整和变更。
良好的变更管理可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探讨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变更管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审计工作变更的原因审计工作的变更源于多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客户需求变更:客户可能会要求对审计计划和时间表进行调整,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要求。
2. 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客户在审计期间可能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人员更替、业务扩展等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需要对审计工作进行相应调整。
3. 外部环境的变动:外部环境的法规、政策和市场变化可能对客户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审计师需要根据变化情况对审计计划进行相应改变。
二、审计工作变更管理的原则为了确保审计工作变更的有效管理,审计师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响应变更需求:审计师应及时了解变更需求,与客户沟通,并基于变更的背景、目的和影响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审计工作的变更。
2. 确定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审计师需要评估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权衡各种因素,确保变更的目的与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相一致。
3. 制定变更管理方案:审计师应制定变更管理方案,明确变更的范围、内容、目标和阶段,确保变更顺利进行,并在变更过程中保持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调整审计资源和时间安排:审计师需要根据变更的要求重新分配审计资源,并灵活调整审计工作的时间安排,确保变更能够顺利实施。
5. 沟通与协调:审计师需要与客户和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与协调,明确沟通渠道和方式,确保变更计划得到各方的支持和理解。
三、审计工作变更管理的步骤基于上述原则,审计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审计工作的变更管理:1. 变更需求识别:及时与客户和相关方沟通,了解与审计工作相关的需求变更,并对变更的目的和影响进行初步评估。
财务能力、审计意见与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关系实证研究

关键词 : 财务 能 力 审
一
、
文 献 回顾
( ) 一 国外文献
Shaz cw  ̄ 和Meo( 9 5) n n 18 的研究 显示 , 处于财务 困境 的公 司, 审计 意见分歧或管理 当局变更与审 汁师变更之 间
并不 具有统计意 义上的相关性 。 e nt和K i ngpl 18 的研 究发 现 , Kne h r h ao a( 9 5) s 财务失败公 司更易 于发 生审计 师变更 , 但观察到 的审计
计 意 见 以及 自愿性 审 计 师 变更 之 间 的 关 系进 行 了 实证 研 究 结 果发 现 , 务 能 力 越 差 的 公 司 , 容 易被 出 具 财 越 非标; 隹审计 意 见 ; 财 务 能 力较 差 的 公 司或 者 上 一 年被 出具 非 标 准 意见 的 公 司 。 本 年 度 更 容 易发 生 自愿性 而 在 审 计 师 变更 。 时还 发现 , 对 “ T 、 盯 ” 司的 特 殊 审 计 市场 . 同 针 S”“ 公 审计 供 求 双 方进 行 的博 弈 非 常激 烈 、
( 0 2借 鉴L no 的研究思路 , 20 ) enx 结果表 明, 对于在变更前一年度被 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 , 通过变更审计师 , 确实能够在一
定程度上改善审计 意见的严重程度。 杨鹤和徐鹏f 04) 0 通过检验发现 , 国上市公司通 过审计师变更 , 2 我 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 了后任审 计师的独立性 。 文贤 、 夏 陈汉文(0 6 2 0 ) 了审计委员会 与外部审计师变更之间 的关系 , 研究 以及外部审计师变更时 , 立审计委员会与 设 年报审计收费变化之间 的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 , 设立审计委员会 的公司 , 外部审计 师发生变更的可能性 显著降低 ; 外部审计师 显著降 低了对已设立审计委 员会公司的审计收费。 阳( 06) 究表 明, 张 20 研 前一年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导致审计师变更 的 著因素。 目前 至 为止 ,国内从公司的财务能 力的角度对审计意见 和 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展开 的实证研究不多 ,本文从这一角度 ,采用2 0 年至 05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审计质量文献综述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审计质量文献综述作者:夏莹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12期夏莹美国于2002年7月底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法案规定:“对审计某发行证券公司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如果该所负责该审计项目的合伙人或负责复核该审计项目的合伙人已连续超过5年对该公司的审计或复核负责,则该事务所提供上述审计业务的行为是非法的。
”我国证监会早在1993年6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中已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更换为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编制重大事件公告书向社会披露。
无论是对于审计业务的提供者而言,还是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都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
本文试图对事务所变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事务所变更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即审计质量的提升或下降。
一、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原因分析经多位学者研究发现,事务所变更的原因有很多,法律规定的事务所定期轮换是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某些是属于被审计单位处于自身的原因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或称为事务所被辞;而某些原因是事务所本身基于审计风险和审计质量的考虑主动解除业务关系,或称为事务所请辞。
(一)事务所请辞王英姿、陈信元(2004)采用案例研究法对安永大华事务所合并前后上市公司客户构成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导致大华事务所客户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事务所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控股股东或高层管理人员变更、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行业竞争、原签字注册会计师跳槽、异地审计等。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经营业绩对事务所变更有显著影响。
这表明虽然从形式上看安永大华在合并后客户有所流失,但从其风险控制的角度看,变更属于客户结构的正常调整。
王李(2010)认为,由审计市场的攻击方引发的事务所变更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主动降低诉讼风险的需求和事务所成本结构以及客户的特征。
作者认为事务所通过谨慎选择新客户和主动退出高风险客户等措施来调整客户结构,降低诉讼风险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师变更和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
审计师变更和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
在现今的证券市场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更换审计师。
更换审计师意味着更换一个专业的审计团队,也可以说是更换某一具体的事务所。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来审视和找寻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质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并对审计师变更这个行为对审计质量和投资市场的影响进行评估。
一、研究假设
本文在讨论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师变更之间的相关性的同时,设置了六个控制变量,分别为上年度事务所规模、本年度事务所规模、审计费用、上年度审计意见、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ROE)。
假设审计师变更的发生与标准审计意见成正相关,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成负相关;上个年度的审计本文由收集整理意见类型与本年度审计意见类型呈正相关;审计费用与出具标准审计报告成正相关,与非标准报告成负相关。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的研究数据为国泰君安最新的2011年至2012年的审计数据,共有1426家来自沪深两市样本公司。
剔除了信息不全样本以及在2012年时经历的是强制变更的公司,以及上市年限太短的公司。
共得250家2011年和2012年公司面板数据。
本文着重研究的是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所以在选取样本时,本文着重选择了
在非强制变更审计师的公司以及在连续几年内变更次数较多的公司,同时也加入了发生变更但是连续几年审计意见没有发生改变的公司。
(二)样本定义
本文提出logistic模型:
OP和Pre-OP分别表示本年度和上年度审计意见,1表示出具了非标准意见;0表示出具了标准意见;
p为审计意见项为1的概率,而1-p为审计意见项为0的概率。
Change为1和0分别表示变更了事务所和未变更;
Pre-Big和Big分别表示上年度和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大小,1代表为四大,0为非四大;
Fee表示审计费用;Assets表示公司总资产;ROE表示净资产收益率。
三、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所找出的250个公司中,发生了变更行为的有66家,占总数的26.4%;上期事务所为四大的为31家,占总数的12.4%;本期事务所为四大的为29家,占总数的11.8%;上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公司为42家,占总数的16.8%;本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公司为30家,占总数的12%。
综合分析以上数据,其中上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而本期被出具标准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量为23家,占总数的9.2%,而在这23家里面,发生了审计师变更的数量为9家,其占的比例约为39.13%。
这样的情况说明,审计意见由非标准转变为标准的公司中接近40%是发生了变更的。
这说明在一定的程度上,审计师变更会对审计意见类型造成了影响。
而在发生了变更的公司中,有7家公司是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转变为非四大的事务所,占总数66家的10.6%;而有5家是由非四大事务所转变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占总数的7.58%;而剩下的44家均为非四大转非四大的事务所。
而在从四大转为非四大的公司里仅有一家审计意见发生了改变,且是由上期的非标准意见转为标准审计意见,其他的两期均保持一致意见。
而在发生变更的公司里有5家公司在变更后收到了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即使其上期收到的是标准的审计报告,这说明更换审计师也有可能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
(二)回归分析结果
如表3-2列示的是经过回归后的最终模型中的变量、显著性水平以及Wald统计量等。
通过表3-1可以看出,上期审计意见的Sig.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而变更与否项的置信水平在87.1%,公司盈利能力的置信水平在66.3%,公司资产规模在58.8%。
其他项的置信水平均较低。
说明上期审计意见对本期审计意见的影响最为显著,说明上期审计意见如果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公司,更有倾向变更审计师。
(三)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意见的进一步分析
从实证研究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审计师变更项和审计意见类型的相关性并不是非常显著,置信度只达到了80%以上。
这里我们可以看
出,并不是所有的审计师变更都会带来审计意见的变化。
就算上市公司是为了规避亏损而变更审计师,但是新一任事务所风险意识较强、执业操守较好,秉持公正诚实的态度出具报告。
但是,我们仍然关注一些不寻常的个案。
如南通纵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编码600862)在2001年至2006年中更换了3次会计师事务所,仅04年度获得了无保留的标准审计意见。
这就说明,该公司可能或多或少存在通过更换事务所来获得于己有利的审计意见。
四、结语
经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审计市场中,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从简单统计数据上来看,确实存在更换审计师之后审计意见改善的情况。
原本,更换审计师是为了购买审计意见这一猜想在实际情况中不是普遍存在,但是为了防微杜渐,我们依然可以将这个理论推测作为实证的指导。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