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防风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防风,古代名“屏风”(见《名医别录》),喻御风如屏障也。
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
临床随证配伍,具有不同的双向作用,兹琐志之。
1、能发汗,又能止汗“用防风必兼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见《本草求真》),“若属外感证,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见《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可见荆芥与防风相配有达腠理、发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辅相成。
张元素治四时外感,表实无汗用防风配羌活等(九味羌活汤);刘河间治三焦实热用防风配荆芥、硝、黄等(防风通圣散)。
前者乃解表兼除湿热之剂,后者乃表里双解之剂。
防风配黄芪、白术,即玉屏风散。
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
所谓“发在芪防收在术”,内外兼顾,诚固表止汗之良方也。
笔者用本方加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乌梅,治自汗、盗汗,均获佳效。
2、能止泻,又能通便防风配柴胡、羌独活等,能散风胜湿,升清止泻。
即《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是也。
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
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
临床常见有因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肢体酸疼,大便溏泄,小溲频数者,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每奏捷效。
若因外伤风邪,肝木乘脾,完谷不化,而泄泻者,用痛泻要方(《医方集解》引刘草窗方),取防风能舒脾泻肝胜湿,为引经之要药。
防风配枳实 (壳)能通便。
方如《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升脾之清气,配枳壳、大黄以宽肠顺气,治中风而引起的风秘、气秘,使清阳升而浊阴降。
王好古用防风合苍术、甘草为末(神术散),加生姜、葱白煎服,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而无汗者。
笔者临床取本方加枳壳(实)、麦芽治心下虚痞,以行气除满,消食去滞。
3、能止血,又能通经“ 防风,去芦头,炙赤、为末,治崩中”(《经验后方》)。
正因防风能升脾之清阳,炒黑,则入血分增强止血之效。
防风汤的功效与作用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热熏蒸,皮肤白癜。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恶实根2寸,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
防风(去叉)半两,防葵(生用)半两,泽泻半两,白术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黄耆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大豆(炒熟)3合,赤小豆(炒熟)半升,桑根白皮(锉,炒)4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3分,泽漆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猪苓(去黑皮)3分,大戟(锉,炒)1两。
防风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清楚,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疲惫不堪,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自然就降低了,导致很多疾病的趁虚而入,而中药中的方剂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体,达到调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防风汤。
【处方】
秦艽(去苗土)、独活(去芦)、麻黄(去节)、半夏(汤洗七次.切片)、防风(去芦),各二两。升麻、防己、白术、石膏(煅)、芍药(白)、黄芩、甘草、当归(去芦)、远志(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麝香末少许,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1盏,去滓温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别名】
防风散
【处方】
防风(去叉)2两,桑根白皮2两,甘草2两。
【制法】
上锉,米泔浸一宿,晒干,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热咳嗽。
【用法用量】
防风的介绍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的介绍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防风,中药名。
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
什么是防风?防风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防风的资料,欢迎阅读。
防风的介绍防风,中药名。
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
是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
防风的根可生用。
味辛、甘,性微温。
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入药部位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归经归膀胱、肺、脾、肝经。
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主治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相关配伍1、治一切眼疾:蕤仁(去油)三钱,甘草、防风各六钱,黄连五钱,以三味熬取浓汁,次下蕤仁膏,日点。
(孙氏《集效方》)2、骨蒸烦热及一切虚劳烦热,大病后烦热,并用地仙散: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
每用五钱,生姜五片,水煎服。
(《济生方》)3、小便淋涩:三物木防己汤∶用木防己、防风、葵子各二两。
咀。
水五升,煮二升半,分三服。
(《千金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禁忌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血虚发痉、阴虚火旺者慎用。
炮制方法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生理特性防风为多年生草本,高30-2000px。
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桂冠色,根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
宜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酸性大,粘性重的土壤中种植。
产地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等地。
相关论述1、《本草纲目》:“三十六般风,去上焦风邪,头目滞气,经络留湿,一身骨节痛。
除风去湿仙药。
”[1]2、《药类法象》:“治风通用。
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邪。
”3、《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防风的功效作用本品为常用中药。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党参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党参白术的功效与作用1、助血管党参中含有降血脂,血压,消血堵的物质,从而对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一定的改善预防作用。
人们在平时服用能远离“三高”的危害。
2、助血液党参能够促进人体内血液循环,同时还有造血再生,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
从而有效帮助人们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
3、助消化党参不但能够补气,而且还能平衡消化系统。
喝党参熬制的汤可以促进肠胃消化,以及胃液的分泌。
从而让人们不但能够胃口大开,而且还能预防胃溃疡等肠胃疾病的发生。
4、助头脑据科学研究表明,服用党参后的小白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所以人们服用之后,可以帮助提高学习能力,并且有安神静气,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1、清肺金,补元气,开声音,助筋力:党参一斤软甜者,切片,沙参半斤切片,桂圆肉四两。
水煎浓汁,滴水成珠,用磁器盛贮。
每用一酒杯,空心滚水冲服,冲入煎药亦可。
《得配本草》上党参膏2、治泻痢与产育气虚脱肛:党参去芦,米炒二钱,炙耆、白术净炒、肉蔻霜、茯苓各一钱五分,怀山药炒二钱,升麻蜜炙六分,炙甘草七分。
加生姜二片煎,或加制附子五分。
《不知医必要》参耆白术汤3、治服寒潦竣剂,以致损伤脾胃,口舌生疮;党参焙、黄芪炙各二钱,茯苓一钱,甘草生五分,白芍七分。
白水煎,温服。
《喉科紫珍集》参耆安胃散4、治小儿口疮:党参一两,黄柏五钱。
共为细末,吹撒患处。
《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1、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2、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
2、降血糖作用。
3、强壮作用: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4、抗凝血作用: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
6、抗肿瘤作用。
7、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8、抗菌作用。
9、促进造血功能。
10、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
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防风,中药名。
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
是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防风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防风的功效和作用能止泻,又能通便防风配柴胡、羌独活等,能散风胜湿,升清止泻。
即《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是也。
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
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
临床常见有因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肢体酸疼,大便溏泄,小溲频数者,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每奏捷效。
若因外伤风邪,肝木乘脾,完谷不化,而泄泻者,用痛泻要方(《医方集解》引刘草窗方),取防风能舒脾泻肝胜湿,为引经之要药。
防风配枳实(壳)能通便。
方如《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升脾之清气,配枳壳、大黄以宽肠顺气,治中风而引起的风秘、气秘,使清阳升而浊阴降。
王好古用防风合苍术、甘草为末(神术散),加生姜、葱白煎服,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而无汗者。
笔者临床取本方加枳壳(实)、麦芽治心下虚痞,以行气除满,消食去滞。
防风的双向作用防风,古代名“屏风”(见《名医别录》),喻御风如屏障也。
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
临床随证配伍,具有不同的双向作用,兹琐志之。
能发汗,又能止汗“用防风必兼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见《本草求真》),“若属外感证,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见《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可见荆芥与防风相配有达腠理、发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辅相成。
张元素治四时外感,表实无汗用防风配羌活等(九味羌活汤);刘河间治三焦实热用防风配荆芥、硝、黄等(防风通圣散)。
前者乃解表兼除湿热之剂,后者乃表里双解之剂。
防风配黄芪、白术,即玉屏风散。
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
所谓“发在芪防收在术”,内外兼顾,诚固表止汗之良方也。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详解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性味功效 味辛、甘,性温。
功效:解表止泻,祛风镇痉。
传统应用 主治感冒风寒的发热、恶寒、身痛、咽痛,风湿痹痛,破伤风, 抽搐,痉厥等病症。
传统方剂 ①防风汤(《症因脉治》):防风、荆芥、葛根,治疗风邪伤卫, 有汗恶风; ②防风汤(《证治准绳》):防风、葛根、秦艽、桂枝、当归、黄 芩、赤苓、杏仁、生姜、甘草,治疗感冒骨节疼痛; ③防风散(《太平圣惠方》):防风、地龙、漏芦,治疗白虎风, 走转疼痛,两膝热肿; ④玉真散(《医宗金鉴》):防风、天麻、南星、白附子、白芷、 羌活;治疗破伤风; ⑤凉惊汤(《医宗金鉴》):防风、钩藤、青黛、黄连、牛黄、生 姜,治疗小儿抽搐; ⑥防风丸(《圣济总录》):防风、蝉壳、天麻、猪牙皂荚,治疗 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在治疗风热便结淋闭的防风通圣丸中,治疗自汗的玉屏风散中, 治疗偏正头痛的清空膏中,治疗腹痛腹泻的痛泻要方中,防风也都是 重要的药物。
主要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烯类和多糖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解热镇痛和抗菌 1、解热:对兔发热用水煎剂灌胃有中等度解热效果;腹腔注射 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2、镇痛: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3、抗菌:水煎剂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二)抗炎和增强免疫 1、抗炎: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炎症性耳廓肿胀, 与荆芥同用更强。
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灌服后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增强免疫:水煎剂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 指数,因此,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三)镇静和抗惊厥分离出藤助防风脱糖素和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 可延长睡眠时间。
水煎剂灌胃对小鼠电休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四)保护胃黏膜和解痉 藤助防风脱糖素可抑制酒精所致的胃黏膜损伤。
防风脱糖素可抑 制应激性溃疡。
防风水煎剂能明显抑制兔肠的收缩而有解痉作用。
其 挥发油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收平喘之功。
天麻和白术的功能主治

天麻和白术的功能主治天麻的功能主治天麻,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它通常被用于中医治疗各种疾病,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主治:1.镇静安神:天麻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对于失眠、焦虑、多梦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抗炎消肿:天麻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和消肿的功效,对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3.祛痰止咳:天麻在中医方剂中常用于治疗咳嗽症状,具有祛痰、止咳的效果。
特别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4.提高智力:天麻被认为有助于改善脑力活力,增强记忆力,对于提高智力、缓解脑力劳动过度带来的不适有一定的帮助。
白术的功能主治白术,又称为白附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它具有许多药用功效,以下是白术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健脾运湿:白术在中医中常被用于治疗脾胃湿滞引起的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
它具有健脾消湿的作用,能够改善胃肠道健康。
2.止泻固肾:白术有一定的止泻作用,常用于治疗腹泻和脾肾两虚引起的遗尿、尿频等症状。
它可以固肾止泻,增强肾脏功能。
3.提神醒脑:白术在中医中常被用于治疗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提神醒脑作用。
它可以改善身体疲劳,增加思维敏捷度。
4.止血化瘀:白术在中医方剂中也常用于治疗出血和瘀血相关症状。
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痛经、血淤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天麻和白术的联合应用天麻和白术在中医中常常会被联合应用,以发挥它们的药用效果。
以下是它们联合应用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调和脾胃:白术具有健脾运湿的作用,而天麻则能够提供镇静安神的效果。
它们联合应用可以调和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2.缓解失眠:天麻的镇静效果和白术的提神醒脑作用相辅相成。
它们联合应用可以平衡神经系统,缓解失眠、焦虑等症状。
3.舒缓痛经:天麻具有祛痰止咳的效果,而白术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们联合应用可以缓解痛经、血淤等妇科疾病的疼痛症状。
总的来说,天麻和白术是一对常用的中药组合,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解表方之防风汤

防风汤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防风15克,独活15克,葛根15克,当归6克,芍药6克,人参6克,甘草6克,干姜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发表祛风,补气养血。
【主治】:素体气血不足、产后、病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背急,无汗,神疲乏力,肢怠短气,面黄色悴,舌淡苔白,脉浮弱。
【方解】:本方中防风、独活辛温发表,解除外邪;用葛根配伍,以助升散,并解项背之强;当归、白芍养血和营,以滋汗源;甘草、人参益气补中,以助鼓动。
妙在配防风、独活则可辛散以祛邪,用干姜温中,配参、草则可振奋阳气而发汗,可谓是中州振而四方定。
【按语】:本方以恶寒发热、头痛项强、面黄、无汗、神疲、短气、脉浮若为辩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
如气虚较重,加黄芪、白术;血虚较重,加川芎、熟地;恶寒较重,加苏叶、荆芥。
【同名方】
《症因脉治》防风汤,由荆芥、防风、葛根构成。
功能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有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术防风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
白术防风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白术(四钱)防风(八钱)黄蓍(四钱)
【功能主治】
若服“羌活防风汤”有自汗者。
【用法用量】
上分二贴,每贴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后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别名】
白术黄耆汤
【处方】
白术1两,防风2两,黄耆1两。
【功能主治】
破伤风,服羌活防风汤后,脏腑和而有自汗者。
【用法用量】
白术黄耆汤(《准绳·类方》卷五)。
【摘录】
《保命集》卷中
对于白术防风汤的功效和性质您现在了解了吗?在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病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