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设计(精选、)

合集下载

【高二】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学案(人教版选修6)

【高二】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学案(人教版选修6)

【高二】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人教版选修6)【高二】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人教版选修6)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研究计划(人民教育版选修6)【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掌握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特征1.全球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①________面积缩小、②______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③________干涸等。

2.中国幅员辽阔,深受世界各国的影响④________ 气候的影响,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气候⑤________ 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⑥________ 原因是在不同的生态系统背景下,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环境保护⑦________不强,重⑧__________轻保护,重⑨________轻维护,对资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⑩________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一些部门表现不佳,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________不足。

2.防控措施(1)植树造林、____________、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________工程已取得进展(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

(2)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

(3)重点地区天然林资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

(4)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景点和公园。

(5)生态________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6)环保建设逐步完善。

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基本标准实践考查点1 中国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1.以下关于中国生态环境的说法是正确的()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农业发达、盆地地形b、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大兴安岭西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度开垦、过度采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2.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内蒙古草原——缺乏光和热b.青藏高原――高寒气候c、黄淮海平原——森林砍伐d.西北地区――矿产开采调查点2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3.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南方地和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寒区分别发展( )a、畜牧业、林业、种植业、畜牧业b.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林业c、畜牧业、淡水养殖d.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4.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应该采取的措施是()①尽量减少资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答。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new)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new)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情景导入先思考 -———-——“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

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考探究: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提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类型多样错误!二、产生原因1.中国地域广大,各地气候和地势的差别明显,形成了众多的生态系统。

2.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人民生活贫穷,过垦、过伐严重青藏高原土壤侵蚀,草地退化高寒地区,生态十分脆弱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应用体验不可少———--——(天津高考)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林地多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c B.dC.e D.f解析:1.D 2.C 第1题,由图可知,a、b生态功能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些地区气候的大陆性强,温差大,降水少,草原较少;b生态功能区位于河西走廊,地表并不崎岖;f 生态功能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并不少;c、e生态功能区的晴天多,光照充足,但c地区多风沙;d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北北部山区,g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区气候都较湿润,且都是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区。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教学用具:自制图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1.2.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中国,且受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和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

图4、16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通过读图4.16,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思考1.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A—G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

点拨:A.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B.C.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D.E.F.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G.2.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性?案例⑤通过对案例⑤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生态破坏给新疆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新疆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表现。

从而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①②③2.防治措施:防治措施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改:经济结构、生活用能、改坡为梯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如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和法规3.重点生态工程: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阅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内容:①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情况;②工程区域涉及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省市区分布范围。

【人教版】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设计

【人教版】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设计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教学用具:自制图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特征的生态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1.巨大的人口压力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区1.点拨:A.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C.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D. E.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F.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G.青藏高原高寒地区2.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性?点拨邛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破坏给新疆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新疆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表现。

从而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1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1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1
五、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1.巨大的人口压力
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背景
人为原因
A
大兴安岭两侧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半干旱草原地区
过垦、过伐、过牧严重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草场退化严重
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过牧严重。
C
黄淮海平原区
土壤侵蚀严重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D.E
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
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
F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
地质条件复杂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管理不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区域自然背景主要防治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南林区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属半干旱干旱草原区封育草场舍饲养畜宁夏新疆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属湿润低平原湖泊海洋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海滨边缘地区生物多样性林区草原近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物种资源丰富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锐减海海域禁渔期制度土壤侵蚀黄土高原东南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丘陵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属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旱区重地区
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属半干旱干旱草原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第五節中國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及其防治途徑【學習目標】1.瞭解中國生態環境現狀、成因和防治措施。

2.運用中國的生態環境脆弱圖,分析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為原因。

3.理解中國生態環境治理的緊迫性,逐步樹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課前預習】一.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現狀和成因1.現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中國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2.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歸納總結】2005年夏天,我國許多地方遭遇了少見的氣候異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溫、雲南的洪澇災害等。

生活在歐洲的人們卻感受到天如此寒冷。

在倫敦,人們穿上了毛衣,在德國,居然下了幾十毫米厚的積雪。

有證據表明,氣候變暖是誘因,它破壞了正常的大氣環境。

在此情況下,《京都議定書》的實施顯得那麼迫切和需要。

據此回答1~2題。

1.《京都議定書》中有一條款是“碳匯”問題,允許森林茂密的工業化國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溫室氣體的減排義務。

因此下列哪個國家可從中受益()A.美國B.加拿大C.法國D.義大利2.農民在溫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①殺菌消毒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③提高溫室大棚的溫度④吸收太陽紫外線和可見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下圖是我國歷史時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壞地區分佈圖。

讀圖回答3~4題:3.圖中秦代以前和西漢時期森林植被遭破壞的主要原因是()A.氣候變化B.興修水利C.戰爭破壞D.營造帝王宮殿和陵墓4.關於下列地區森林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A.a地區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區B.b地區以人工林、次生林為主C.c地區森林覆蓋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D.d地區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採伐林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设计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教学用具:自制图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特征的生态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1.巨大的人口压力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

通过读图4.16,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1.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B .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C .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D .E .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F .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G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破坏给新疆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新疆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表现。

从而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1.恶化原因: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②管理不力③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2.防治措施: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阅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①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情况;②工程区域涉及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省市区分布范围。

人教版选修6《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

人教版选修6《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

人教版选修6《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6《环境保护》学案系列四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班级姓名编制:高二地理备课组 2012-3-29学习目标1、了解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2、运用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3、理解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网络结构1234、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二、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背景):(1)地域广大, 气候显著,自然灾害频发(2)地形 ,地势(3)植被覆盖率2、人为原因:★ 过大 → 的不合理开发利用(1) 意识不强,重 轻 ,重 轻 ,对资源 、 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 ;(2) 薄弱, 不严, 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3)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

三、特点1、类型多样性:世界大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如: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湿地干涸等。

2、问题区域性:(表解)四、防治措施1、总体措施:(1)重点生态工程: ; (2)重点防治工程: ; (3)重点保护区建设:① ;② ;(4)环保、法制建设:① ;② 。

3、具体措施—— 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表解左)[案例分析、读图思考]教材P70图4.16、P71案例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新疆生态破坏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引起的损失,引起的损失和引起的损失。

4、试结合图4.16推导生态破坏造成的危害程度的一般规律通常是:东部西部;经济发达区经济欠发达区;人口稠密区人口稀疏区。

发展评价基础训练题: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回答1~3题。

1A.甲 B.乙C.丙 D.丁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A.提供能源 B.提供木材 C.水土保持D.发展经济3.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A.防风固沙 B.水土保持 C.庇护农田D.涵养水源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D、E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1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1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现状及生态恶化的原因。

2.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差异。

3.能够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1.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多,如①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②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湿地干涸等,形势严峻。

2.我国存在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原因是地域广大,受季风气候影响,由南向北、从东到西,③气候和④地势差异显著。

3.因⑤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思维活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成因有哪些?答案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

具体如下表示: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1)⑥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资源采取⑦掠夺式、⑧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3)由于⑨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4)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⑩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2.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1)重点生态工程取得进展,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

(2)长江、黄河上中游⑪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

(3)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

(4)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

(5)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6)⑫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探究点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及防治探究活动读“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荒漠化严重,其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该地区建设的巨大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什么?(3)③地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有哪些?(4)西南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有哪些?试分析其原因。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教学用具:自制图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特征的生态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1.巨大的人口压力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

1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A—G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

.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C.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D.E.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F.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G.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从而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②管理不力③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2.防治措施: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阅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①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情况;②工程区域涉及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省市区分布范围。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教案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教案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一、背景介绍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各个区域,不同的环境问题也垂头丧气地出现了。

本文将就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进行介绍。

二、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水资源短缺在华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下,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水资源难以供应的问题。

2. 大气污染严重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大气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导致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减少工业排放和限制车辆排放已成为防治措施之一。

三、华东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土地荒漠化华东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土地荒漠化。

大量的土地使用被林木砍伐和颗粒物沉积等问题损害。

因此,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2. 水污染问题严重在华东地区,水污染问题也很严重。

由于农化品和其他杂质大量排放,污染水质。

因此,限制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发展已成为防治措施之一。

四、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气候变暖在华南地区,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长期的高温和高湿度,导致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因此,减少碳排放和加强植被的种植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2.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华南地区也存在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这种现象。

因此,减少对水和空气的排放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五、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水土流失严重在西南地区,由于地势多山,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也很严重。

因此,植被的种植和植物的覆盖以及土地的保护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2. 网格化经济不平衡由于西南地区的网格化经济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不同,也成为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对不同地区的支持和发展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六、防治措施在防治生态环境问题方面,一些常见的措施包括: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2.推广循环经济和新能源等低碳经济模式;3.建立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区;4.限制企业和车辆的排放和生产;5.减少农化品的使用和工业化发展;6.加强对地区的支持和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自然原因:丘陵山区,降水丰富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ED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原因?
B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C
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2).草原严重退化 我国现有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约有 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严重退化近 1.8亿公顷,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
(3).生物多样性减少 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高 鼻羚羊,白鳍豚,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生物分布区显 著减少,种群数量锐减。
4、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西北干旱半干 旱荒漠绿洲区
大兴安岭西侧, 内蒙古半干旱
草原区
B 西南横断山区、 A
青藏高原高 寒地区
云贵高原西部亚
热带丘陵地区 C
G FE D
暖温带 湿润半 湿润黄 淮海平
原因?
G
自然原因:高寒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_15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_15

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发展《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巴彦淖尔周边地区为例》教案一.课程标准要求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二.课程主要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图文素材,认知当地生态脆弱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掌握运用基础必备知识。

2. 地理实践力通过问题探究,分析该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思维通过案例探究,归纳分析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4. 人地协调通过实际建设事例,探究综合治理该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树立人地协调观。

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情景案例创设的学习,分析该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难点:通过合作,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联系实际分析归纳分析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境与发展问题。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学生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1、教学流程图(1)导入激情引趣明确概念定义(2)新课学习案例探究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问题的具体措施2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初步了解学习的地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态脆弱区生态脆弱区森林的环境效益让学生从书本和课件了解相关知识落实知识基本概念奠定自主探究的基础展示城市与乡村的图片从人口、规模、产业、人口构成上进行引导区分学生根据图片回答出乡村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城市。

并能根据图片回答出乡村与城市聚落的区别通过学生的读图,提高学生对图的综合运用能力过渡展示历史材料,说明当地曾经水草丰美,并讲出森林变荒漠的原因探究1 情景创设:让学生探究如果要去发展当地,还该不该种树?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选择,并说明原因情景教学,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活动过程中了解森林种植与与环境的关系小结归纳影响森林植被种植的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等)巩固练习小结归纳过渡引入通沙公路工程,从自然环境因素过渡到分析人文环境要素探究2 为何公路向东向南延伸通过引导思考,联系东部经济区所有的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并提高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小结种植的树木应该具有什么特征看图回答问题巩固练习小结归纳过渡只注重环境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行不行?亿利如何带领农民脱贫的?探究3 如何实现经济效益通过分析问题,结合材料回答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保护性开发的人地协调观教师总结归纳通过高考真题训练巩固总结归纳学生回顾记录并完成学案构建知识框架五.板书设计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生态问题--保护与发展--解决措施。

人教版地理选修6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地理选修6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明白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散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缘故。

3.通过阅读文本和相关资料,深刻熟悉到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散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缘故及防治方法
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缘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图表分析法、比较法等
【教学进程】
教学进程
2、特点:
3、形成原因;
4、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5、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相关性
二、中国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
(1)退:(2)建:(3)改:(4)法:。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设计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设计

2011——2012学年度临汾市县底中学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设计
.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兴修水利C.战争破坏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地区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生态问题是(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______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 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 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 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教学用具:自制图表、多媒体投影仪等 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等 教学过程:
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特征的生态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1.巨大的人口压力 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

图4、16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
人为原因 A
大兴安岭两侧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
严重 半干旱草原地区
过垦、过伐、过牧严重。

B 西北干旱半干旱
地区 草场退化严重
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过牧严重。

C 黄淮海平原区 土壤侵蚀严重。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D.E 南方亚热带丘陵
地区 亚热带丘陵,降水丰
富 F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地地
区, 地质条件复杂
人民生活贫穷,过垦、
过伐导致。

G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十分脆
弱。

思考 1
点拨:A.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
C.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
D.E.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
F.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
G.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2.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性?
点拨: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案例⑤
通过对案例⑤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
生态破坏给新疆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新疆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表现。

从而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1.恶化原因: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②管理不力
③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2.防治措施:
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阅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内容:
①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情况;
②工程区域涉及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省市区分布范围。

③实施天然林工程的深远影响。

(提示:应指导学生结合中国地图阅读)
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表4、2)
生态环境问

主要分布区域自然背景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
林区中温带、亚热带边远
山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
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
夏、新疆
属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
滨属湿润低平原湖泊海
洋边缘地区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
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
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
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
期制度
土壤侵蚀黄土高原、东南丘
陵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防治措施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
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改:经济结构、生活用能、改坡为梯
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如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和法规
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
区属半干旱内陆或春旱
严重地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

思考结合本节课丈、图片和相关知识,你认为本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本地的生态环境?
点拨:可结合乡土地理来学习。

板书设计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1.巨大的人口压力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地区名称主要生
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人为原因
A
B
C
D.E
F
G
1.恶化原因 2.防治措施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