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与生命》4-7节复习提纲
(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第一节:空气与氧气1.常见气体和物质的检验①二氧化碳(CO2)的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氧气(O2)的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水(H2O)的检验:能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2.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N2)和氧气(O2)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3.空气的成分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测量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红磷(P)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O2),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3)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广口瓶加入少量水,将剩余瓶子容积用记号笔分成5等份。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并观察现象。
③分燃烧后(等火焰熄灭),振荡广口瓶直至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4)实验现象①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5)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6)注意事项:(1)装置不漏气(2)红磷应足量(3)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7)思考与讨论:(1)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红磷,用木炭代替红磷是否可行?为什么?答:不可以。
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瓶内气压有效减小。
而红磷燃烧生成的是固态的五氧化二磷(P2O5),能使瓶内气压有效减小。
(2)在这个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①红磷的量不足或燃烧不充分,没有完全消耗掉氧气。
②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3)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答:①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浙教版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混合气体。
其中成分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注意是占体积比)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
1. 空气是一种物质,有质量。
(书42页活动)2. 地球周围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这个空气层叫大气层。
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有大气压的作用。
3. 大气压存在的例子:覆杯实验、塑料吸盘吸附在玻璃上、钢笔吸水、用饮料管吸饮料、瓶吞鸡蛋、拔火罐等。
其中有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4. 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
(能解释空气的对流)5. 红磷在钟罩里燃烧的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同时钟罩内的水面逐渐上升。
燃烧停止后,白烟消失,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解释为什么上升1/5)。
6. 稀有气体有:氦、氖、氩、氪、氙、氡。
(了解有些稀有气体的作用)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因此又成为惰性气体。
(氧气的性质活泼)7. 首先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8. 红磷和铁丝在氧气钟燃烧产生的是固体物质,没有其他气体产生。
9. 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取液氧和液氮。
液氮可以用来冷冻病毒。
液氧用蓝色钢瓶储存、液氮用黑色钢瓶储存。
10. 实验室用来制取氧气的物质有: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
其中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11. 课本51页活动。
知道二氧化锰和猪肝起催化剂的作用。
12. 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3.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催化剂过氧化氢水+氧气,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参加反应,本身的化学性质、质量不变。
14. 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15. 三种收集气体的装置:排水法适合于难溶或微溶的气体收集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收集向下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收集16. 制取气体的装置在制取前先要检验装置气密性,为了收集到纯净的气体,一般在反应刚开始时不马上收集。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一、空气1、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 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 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氮气的用途: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②化工原料:制化肥、炸药、染料等;③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①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②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用途:①制作保护气;②制成各种电光源;③用于激光技术。
4、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最早发现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按图所示,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成5等式份。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现象_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③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现象:水从烧杯倒吸入集气瓶内;瓶内水位上升,约占瓶容积的1/5;消耗的气体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4,本实验说明: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④为什么烧杯内的水会进入到集气瓶内?红磷和氧气发生反应, P 2O 5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大气压把水压入集气瓶中,直至内外压强相等⑤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来做实验,结果如何?木炭燃烧生成的是气体二氧化碳,瓶内压强只减小一点,倒吸入集气瓶的水就没有1/5。
就会使实验产生教大的误差⑥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21%,这可能是哪几种原因引起的?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没有反应完B 、塞子没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 、没冷却至室温就开夹子,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二、氧气和氧化1、 氧气的物理性质:①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④液态氧呈淡蓝色、固态氧呈蓝色。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1%)和水汽组成。
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它对维持大气层的稳定性和生物的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
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元素,它是人类、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必需气体,同时也是许多化学反应不可缺少的原料。
二、空气的重要性1. 生命的基础:空气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没有空气,地球上的生物无法生存。
2. 维持生物呼吸:氧气是维持生物生命的重要成分,没有足够的氧气,我们无法进行呼吸。
换句话说,没有空气,我们无法存活。
3. 保护地球:空气中的氮气可以阻止太阳辐射直接到达地面,保护地球表面不受过度加热。
4. 维持气候:空气对于地球的气候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空气中的水汽和温度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空气污染的影响1. 健康影响:空气中的污染物对我们的健康有害,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
2. 生态影响: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和动物生态系统也有着负面影响,严重的空气污染会导致植物凋零,动物死亡,生态系统失衡。
3. 经济影响:空气污染导致工业、农业生产受到限制,同时也增加了医疗和环境修复的成本,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四、空气污染的来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大量的废气排放直接影响了空气质量。
2. 交通排放:车辆和船舶的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城市交通拥堵时,排放尾气对空气质量影响更大。
3. 生活垃圾: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如果垃圾无法得到适当的处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
4.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的农药和化肥会产生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五、保护空气质量的措施1. 减少工业排放:采取更加环保的工业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
2. 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降低能源消耗造成的污染。
3. 治理交通排放: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低碳出行,控制车辆排放,减少交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_空气和生命总复习
2013-12-6
锐辅教育中心
知识照亮梦想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反应表达式:
碳+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碳
2013-12-6
锐辅教育中心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2、硫的燃烧: (1)实验现象:
知识照亮梦想
在空气中:
五氧化二磷
2013-12-6
锐辅教育中心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4、铁在氧气中燃烧: (1)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知识照亮梦想
(2)反应表达式:
铁+氧气
点 燃
四氧化三铁
思考:在Fe与O2气反应实验中,为什么要预 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铺上一薄层细沙?
2013-12-6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对比实验——所有无关变量必须一致,否则就失 去了比较价值。 如果我们将试管3充分加热后的剩余物加水溶解、过滤、 烘干后得到的物质再进行检测,这种物质仍然是二氧 化锰,而且它的质量和反应前相等。
2013-12-6
锐辅教育中心
一、催化 剂
知识照亮梦想
我们把这样一类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 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 的物质称之为催化剂。 要点:一变二不变
四、自燃:
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柴草、煤炭堆放时,注意通风或经常翻动降温。 俗称:鬼火
2013-12-6
锐辅教育中心
四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照亮梦想
1、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 剧烈的氧化反应。 2、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 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觉察的氧化反应 4、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有限空间内进行 爆炸 自燃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复习
氧化反应
氧 物质跟 发生的化学反应。
注意:可以是氧原子、氧气、臭氧等。
提供氧的具有氧化性,称为氧化剂
一、燃烧
定义:可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注意:
在一般情况下,燃烧指的是可燃物和氧气发生的反应 一切燃烧都属于化学变化
1、燃烧条件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5、蜡烛(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1)实验现象:
火焰明亮,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 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反应表达式:
石蜡+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碳+水
氧气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 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实验装置和操作原理 2、如何鉴定氧气 3、如何收集气体
书写步骤:
A、左边反应物,中间连短线,右边生成物
B、配平(根据反应前后
不变)
C、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
点燃
4 P + 物,中间连短线,右边生成物
B、配平(根据反应前后
不变)
C、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
D、生成沉淀或气体,箭头来分明(
)
写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解:200g× 90﹪=180g
设得到x g氧化钙,同时生成y g二氧化 碳。
高温
CaCO3
100
180
CaO + CO2↑
56
44
x
y
第四节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1、平静希奇和呼吸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产生的 2、气体交换的原理 3、呼吸、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 4、植物呼吸作用与动物呼吸作用相似 5、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总复习
补充演示实验:
知识照亮梦想
1、单独加热氯酸钾 2、单独加热二氧化锰
对比实验,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
以上试管中的同种药品的用量保持一致,在同一酒精灯上 加热,比较三种情况下产生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对比实验——所有无关变量必须一致,否则就失
思考:1、装O2的集气瓶如何放置? 集气瓶正放
2、江河中有鱼虾生存能够说明氧气的哪个特点?
2013-12-6八年级下册Biblioteka 三章空气和生命总复习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知识照亮梦想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反应表达式:
碳+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碳
2013-12-6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总复习
二、制取原理
1、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知识照亮梦想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三、制取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2013-12-6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总复习
氧气实验室制法(固固加热型) 知识照亮梦想
本实验装置易错处:
④ ①②
⑤
1)试管口应略向下
2、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 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l)氧气的用途
(2)氮气用途
2013-12(-6 3)稀有气体用途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4和)生命二总复氧习 化碳用途
空气中氧气的用途
支持燃烧
知识照亮梦想
供给呼吸
供给呼吸
供给呼吸
2013-12-6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总复习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 复习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4-6节复习课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章强调了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在知识内容处理上,力求以探究形式呈现出来。
复习过程中,特别注意突出实验环节,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的复习,拓展深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建构知识体系,并为探索新知识做好铺垫。
2、复习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
(2)了解动植物的呼吸。
(3)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及其重要意义(4)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5)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6)知道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认识自然界的物质间的转化。
(7) 知道臭氧层的作用及其保护。
(8)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利弊,树立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1)建立模型概念,借助模型认识自然界的事物,从而建构知识系统。
(2)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过程4、教学难点:建立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与转化的模型5、教学准备:课件二、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课件材料1:大气中氧浓度呈下降趋势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在过去20年中,空气中的氧浓度正在呈略微下降的趋势。
研究人员发现,滞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近一半是因矿物燃料燃烧后所释放的。
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不仅要耗费掉一定数量的氧气,而且还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在过去的20年里,砍伐森林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好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一定量的氧气,抵消了部分耗损氧气,这便是为什么空气中氧气的耗损量比人们预料的要少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原有知识,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由生活问题过渡为科学问题,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复习知识,建构知识系统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讨论:在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1)各种燃料的燃烧(2)生物的呼吸(3)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1)人体的呼吸:问题: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课件:呼吸运动模型,学生表述人体的呼吸过程。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生物部分复习提纲
二.保护臭氧层
1. 臭氧的化学式:O3
2.来源:O2====2O O+O2=O3
3.臭氧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30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称为臭氧层。
4.物理性质:蓝色,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不溶于水
5.化学性质: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不定
6.作用:阻挡和削弱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2.实质:1)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
2)能量转化:把太阳能(光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3.意义:1)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物质来源
2)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所需的能量来源
3)是一切生物和人类获得氧气的重要来源
阳光(光能)
水
二氧化碳
4.活动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将原有的淀粉消耗光】第二天,用两张大小相等的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并用回形针固定,【设置对照试验,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植物没有明显的呼吸过程,但也会呼吸
6.呼吸运动是生物体与空气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及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能量释放出来。
文字表达式: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5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1. 概念: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毛细血管,同时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
4.呼吸运动:吸气与呼气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
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复习纲要一、空气和氧气1.空气里各样气体所占的体积:氮气占78%,氧气21%,罕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余气体和杂质%。
2.空气中各成分有重要的利用,请对应连线: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罕有气体化学性质不开朗,可用作保护气;通电时能发出不一样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固态叫干冰,是一种优秀的致冷剂;是工业制汽水的一种原料之一充入灯泡可延伸使用寿命;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供应生呼吸;燃料在氧气中焚烧后能产生高温火焰3.如何鉴识氧气、二氧化碳、水4.氧气的物理性质:往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易液化和凝结,液态氧呈淡蓝色,固态氧呈雪花状蓝色固体。
5.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开朗的气体)碳在氧气中焚烧硫在氧气中焚烧细铁丝在氧气中焚烧焚烧发出白光,放出大批焚烧放出大批的热,发出明强烈焚烧,火星四射,放出大现象的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灰水变污浊的气体。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C+O2CO2S + O2SO23Fe + 2O 2Fe3O4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利用高锰酸钾( KMnO4)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采集的实验步骤可归纳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操作: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装入药品③定:固定试管④ 点:点燃酒精灯⑤收:用排水法采集⑥ 离:将导管移离水面⑦ 熄:熄灭酒精灯。
(2)利用过氧化氢( H2O2)制取氧气时,要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3)利用氯酸钾( KClO3)制取氧气时,要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响中能改变物质的反响速度,而自己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响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即“一变二不变”)如二氧化锰。
催化剂拥有选择性,不是全能的,也不是独一的。
( 4)采集方法:①排水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② 向上排空气法(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5)鉴识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看可否复燃。
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4-8节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第三章复习提纲(4~8节)班级 姓名四、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气体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2、CO 2本身没有毒,但是空气中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 有害的影响(10%以上可导致死亡)3、二氧化碳的性质状态 颜色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是否能燃烧 是否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气态无色无味比空气大能溶不能不支持说明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③二氧化碳没有可燃性(1)加压降温时,CO 2能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状固体,俗称干冰(2)CO 2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CO 2,增大压强可溶解更多(碳酸饮料) 4、CO 2溶于水的过程水+紫色石蕊试纸 变紫色 通入二氧化碳 变红色 加热 变紫色CO 2 + H 2OH 2CO3 H 2CO 3 CO 2 + H 2O二氧化碳溶于水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H 2CO 3),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很不稳定,加热后 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石蕊试液又变回紫色 注:(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5、二氧化碳的检验:使澄清的石灰水(Ca(OH)2 )变浑浊Ca(OH)2 + CO 2 CaCO 3 ↓+ H 2O6、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2)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3)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立即熄灭步骤:①检查气密性:组装好器材后,关闭止水夹,往漏斗中加水,看水面是否会下降,如果 水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②往锥形瓶中加石灰石后,组装好仪器,导管应插入集气瓶底部,并 打开止水夹,再往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盐酸;③收集气体片刻后,验满 注:(1)实验室选用石灰石,就不能用稀硫酸。
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3.1空气与氧气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组成。
检验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实验:(1)空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2)燃着的木条能在一瓶空气中继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氧气;(3)用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2、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例:(体积比)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3% 二氧化碳:0.0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水压入集气瓶的体积数为氧气的体积数(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3)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1/5,剩余气体主要是:N2(4)误差分析原因:a、装置漏气b、红磷的量不足c、没冷却到室温d、导管没有灌满水【注意】开始接触化学实验,一定要记清楚每个实验的现象、原理和装置图(1)药匙中盛放的药品是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铁呢,在空气中就不能燃烧;不能用镁,因为镁在消耗氧气的同时,还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所以用镁代替磷,测出的水量大于21%)注意:要是一定要用木炭,硫磺,就将水变为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可以,烧杯中的水要足量(2)实验原理及方法:利用过量的红磷在集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密闭容器,通过测定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实验中你看到的现象是①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4)实验成功的关键:⑴装置不能漏气;⑵红磷要过量;⑶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空气由于之前的加热会膨胀,影响实验结果,所以要冷却到室温);(4)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
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空)
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第1节空气与氧气】一、空气的成分1.主要成分氮气 % 氧气 %稀有气体 0.93%二氧化碳 % 气体杂质 0.03%2.空气的测定方法(1)测定原理燃烧法: 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 的体积。
(2)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3)如果失败,它的原因是① ②二、空气的利用1.氧气 ①供给 ②支持燃烧 ( 性)2.氮气:①无色无味 难溶于水 性质较不活泼的气体②灯泡中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③食品包装充氮防腐保鲜④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⑤液态氮做冷冻剂3.稀有气体①性质不活泼 ②保护气 ③霓虹灯【小知识】烟:固体小颗粒(如白磷燃烧) 雾:小液滴(开水冒白气,棒冰冒白气)三、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① 色 味的气体② 溶于水③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 ④液态时淡蓝色,固态时 色2.化学性质①化学性质比较 的气体②支持燃烧( 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氧气与物质的反应1.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 火焰。
反应生成一种具有 气味的 气体,并放热。
【硫是一种 色的固体粉末】硫+氧气 二氧化硫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放热,生成一种 色的固体物质【①铁丝是银白色的 ②实验时系上火柴 引燃 ③铺上细沙和水: 】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占主要成分 相对固定成分 其他气体 可变成分 点燃 点燃3.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气体(二氧化碳)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4.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的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氧化物:是指有 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 】四、氧气的制取1.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空气法)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②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③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过氧化氢 水 + 氧气3.收集氧气的方法(气体密度和溶解性)①排水法(原理: )验满: ,证明瓶内氧气已收集满。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
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3.1一、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含一种成分(物质)。
女口:水、氧气、氯化钠、铜等。
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物质)。
如:空气、盐水、碘酒等。
◊两者的区别:①按成分是否单一。
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所有成分,如:冰水(比0);但混合物不能,如:空气。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枳分数人约是:• • •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0.03%。
2、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用途:提供呼吸(如:潜水、医疗、登山等);支持燃烧(炼钢、气焊、气割、宇航)3、氮气的性质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冷冻剂、灯泡充氮、食品防腐、制硝酸和氮肥等。
4、稀有气体(氨、氛、氮、氮、毎等):①性质极不活泼,曾被称为“惰性气体”;②用途:保护气、不同色彩的电光源、激光超导技术、医疗冷冻麻醉等。
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5、实验现彖:红磷燃烧,冒出人量白烟,烧杯中的6、水倒流进集气瓶,液面上升约1/5。
7、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②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8、实验注意点:①装置必须密封好,不能漏气:②红磷必须过量,完全消耗掉集气瓶内的氧气;③不能用木炭、硫粉等代替红磷。
四、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不易溶于水。
气态的氧是无色无味的,液态氧和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五.氧气的检验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六、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七、探究实验1.木炭燃烧实验【实验操作】用堆堀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盛有集气瓶的氧气中(由瓶II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燃烧停止后,取出圮坍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一、空气的成分 1.主要成分氮气 78%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3%二氧化碳 0。
04% 气体杂质 0。
03% 2.空气的测定方法 (1)测定原理燃烧法: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3)如果失败,它的原因是①漏气②红磷量少氧气没烧完 二、空气的利用1。
氧气 ①供给呼吸 ②支持燃烧 (助燃性)2.氮气:①无色无味 难溶于水 性质较不活泼的气体②灯泡中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③食品包装充氮防腐保鲜④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⑤液态氮做冷冻剂3.稀有气体①性质不活泼 ②保护气 ③霓虹灯【小知识】烟:固体小颗粒(如白磷燃烧) 雾:小液滴(开水冒白气,棒冰冒白气) 三、氧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不易溶于水③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 ④液态时淡蓝色,固态时蓝色 2.化学性质①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②支持燃烧(助燃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
氧气与物质的反应1。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反应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并放热。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粉末】 硫+氧气二氧化硫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 四氧化三铁 【①铁丝是银白色的 ②实验时系上火柴 引燃 ③铺上细沙和水: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占主要成分相对固定成分 其他气体可变成分点燃点燃3.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碳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4.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的白烟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四、氧气的制取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班级 姓名
2.4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1.人呼吸时,会使呼出气体中的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2.人通过呼吸系统(由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道: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气体进入肺的通道)
肺 肺泡: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气体交换的场所)
3.肺泡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①肺泡壁薄 ②毛细血管与肺泡壁紧紧贴在一起 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毛细血管,同时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
4.呼吸运动:吸气与呼气 依靠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 呼吸运动实现了外界与肺的气体交换,其原理是肺内外的气压差。
植物没有明显的呼吸过程,但也会呼吸。
6. 呼吸是生物体与空气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许多动物和人的呼吸由呼吸系统完成,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7.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及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通过呼吸作用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葡萄糖(C 6H 12O 6) + 氧气(O 2) 二氧化碳(CO 2) + 水(H 2O )+ 能量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于生命活动十分重要(提供能量)。
结构 功能
生物的呼吸
呼吸运动
呼吸系统
人的呼吸
动物的呼吸
植物的呼吸
酶
2.5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1) 概念: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在叶绿体中进行)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氧气
2) 实质:1)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
(合成有机物) 2)能量转化:把太阳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储存能量) 3) 意义:1)是动物和人类的物质来源(食物来源) 2)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为生物和人类的呼吸提供氧气
阳光(光能) 水
二氧化碳
4) 实验活动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
【目的:将原有的淀粉消耗光】第二天,用两张大小相等
的铝箔纸(可遮光)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并用回形针固定【目的:设置对照试验,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2、
4
小时后
,去掉铝箔纸,将叶片摘下。
3、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目的:除去叶绿素,使淀粉与碘显色效果更明显】,水浴加热,【原因: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仔细观察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变化。
4、到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
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掉叶片上的碘液,观察叶片两半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见光部分变蓝【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并制造淀粉】 光
叶绿体
光合作用
有机物(化学能)
氧气
供生物呼吸
构成生物体 供生命活动需要
光 合
作
用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意义
制取 性质
用途
区别 联系 场所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涵义 本质
2.6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消耗氧气的途径:
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动植物死后的尸体被微生物分解破坏,最后 被氧气氧化变成水和二氧化碳。
3.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产生氧气的途径: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保护臭氧层 1.臭氧的化学式:O 3
2.来源:O 2====2O O+O 2=O 3
3.臭氧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30千米处的 大气平流层里,称为臭氧层。
4.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不稳定
5.作用:阻挡和削弱紫外线,保护生物
6.破坏:氯氟烃等物质的破坏作用
7.保护:禁止使用和生产含氯氟烃的制冷剂…… 8.物理性质:蓝色,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 三.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存在形式:在空气中:以CO 2为主,在生物体内
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见书67)
四.温室效应
1.概念:大气中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CO 2
呼吸
呼吸 光合作用
生物呼吸
物质燃烧
CO 2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有机物
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作用
温室效
应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氧循环
CO 2
碳循环
臭氧层的作用
近地臭氧的危害
紫外线
煤、石油等 光合作用
呼吸
死亡的生物
水生植物
死亡 微生物分解作用
CO 2 2.
利: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弊:近百年来,由于大量使用燃料,加上森林面积因滥砍滥伐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加较快,
2.7 空气污染和保护
1.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来源: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量的增加,土地沙漠化,车辆尾气排放的增加和部分建筑装饰材料释放出的有毒气体,造成了空气污染
2.造成污染的原因:人类无节制地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3.主要污染物:CO、NO、SO2、可吸入颗粒物
4.分类:
①汽车尾气:主要的有害成分——一氧化硫和碳氧化物以及碳烟,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②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0.1-100微米,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能在空气中长期漂浮的颗粒物。
来源:工厂烟囱排出的烟尘,土地,房顶,马路或建筑工地上卷起的尘土。
蝴蝶抖落的翅膀上的鳞片,植物的话粉和细菌等,回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影响药或电子产品质量
5.酸雨:
①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天然降水成弱酸性。
因为空气中含有少量的CO2)
②形成原因:空气中存在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
③主要危害物:硝酸与硫酸
6.森林
①作用:净化空气
②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③吸收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
④分泌杀菌素,杀死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