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合集下载

构建全面有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机制的路径及策略思考

构建全面有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机制的路径及策略思考

构建全面有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机制的路径及策略思考为了构建全面有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机制,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和策略思考:1.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组织培训活动、评估培训效果等。

通过制度化管理,确保培训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

2.多元化培训内容: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设置多元化的培训内容。

除了教育学理论知识外,还应包括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培训。

同时,可以根据中小学教师的不同层次和专业特长,设置专业发展培训和能力提升培训,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3.引进专家和名师授课:通过邀请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名师来进行教师培训。

他们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权威的学术背景,能够为中小学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

同时,他们还能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4.发挥师资库的作用:建立中小学师资库,吸纳优秀的教师和专家成为培训师资。

通过师资库的运作,及时更新和补充培训师资的队伍,保证培训的质量和广度。

同时,师资库也可以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优秀教师的人才储备和交流合作的渠道。

5.培训活动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培训课程外,还可以引入在线培训、研讨会、教学观摩等形式,提供更多样化的培训途径。

在线培训可以方便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研讨会和教学观摩则可以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共同成长。

6.建立培训成果考核体系:培训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因此应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

通过考核教师的培训学时、培训成果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估教师的培训情况。

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师进行奖励和激励,提高培训的积极性和效果。

7.持续追踪培训效果: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馈和改进。

在培训结束后,应定期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调研。

通过教师的反馈和学校的观察,收集培训效果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023年小学培训管理制度

2023年小学培训管理制度

2023年小学培训管理制度2023年小学培训管理制度1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上级关于教师培训的有关精神,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管理,特制定如下制度:1、业务进修制度:要求教师每周利用业余时间到图书室、阅览室或网络系统进行自培自练;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和非学历的教育和培训。

内容包括:政策法规的学习,专业理论的进修,职业技能的训练,文化素质的提升等。

2、整体推进制度:针对我校教师教从而全面推进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整体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3、校本教研培训制度:教研组每周集中1小时时间,确定主题,由专人主讲,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最新教改动态,探讨教育教学体会;组织全组成员按照学校工作要求有序组织集体备课,技能培训,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活动和课题研究等,有目标地促成教科研成果的产生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制定教研组培训计划,及时做好活动记录;对教师参加培训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并将此纳入教研组成员量化评估内容。

4、活动考勤制度: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将设置考勤登记表或手册,对全体参加教师进行严格的考勤,无故旷缺者作旷课处理。

5、过程督查制度:学校对校本培训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

强化六种工作态度:积极主动参与态度;一切为了学生态度;团队合作态度;勤于研习态度;善于反思态度;合理利用业余时间丰富自己专业的态度。

坚持做到勤学习、勤钻研、勤反思。

6、资料建档制度:学校对开展的校本培训活动以及教师参加该活动的各种资料,做好建档工作,将课程理念、教学观、学生观的`认识和变化、收获和感悟记录下来,做好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过程资料的积累。

7、考核奖惩制度:学校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和其它的进修培训,以及教学案例与论文,课题研究等纳入教师教学绩评价体系中,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的一项重要内容。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范文【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一、培训宗旨1.1 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1.2 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和责任感,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1.3 提升教师的自我素养和专业发展,促使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二、培训内容2.1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2.2 学科知识方面的培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2.3 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培训,包括教学观摩、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

三、培训形式3.1 组织专家讲座,邀请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为教师讲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3.2 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分享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3.3 组织课堂观摩活动,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3.4 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分享教学成功经验和教学失败的教训。

四、培训管理4.1 培训计划的制定4.1.1 教务处根据学校的培训需求和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4.1.2 培训计划至少提前一个月向教师公布,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培训。

4.2 培训报名及选拔4.2.1 教师根据培训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将报名表递交给教务处。

4.2.2 教务处根据培训计划和教师的报名情况,进行培训名额的分配。

4.3 培训考核及奖惩4.3.1 培训结束后,教师需要参加培训考核,考核成绩将纳入个人档案。

4.3.2 培训成绩优秀的教师将获得相应的奖励,包括奖金、荣誉证书等。

4.3.3 培训成绩不合格的教师将面临相应的处罚,包括扣发工资、降低职称等。

五、培训经费5.1 学校每年将拨出一定的培训经费,用于教师的培训。

5.2 培训经费的使用应符合学校的财务管理规定,确保合理、公正、透明。

5.3 教师如需使用培训经费,需提前向教务处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计划和预算。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方案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方案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1. 培养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职业道德,使其具备教育教学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2. 帮助新教师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规范和管理制度,适应学校的教育环境。

3. 培养新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同事、家长和学生有效地合作。

4. 帮助新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5. 帮助新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目标,提升其教育教学的自信和能力。

二、培训内容1. 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 探讨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责,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育教学规范和管理制度- 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规范和管理制度,帮助新教师了解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工作要求。

- 引导新教师熟悉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安排、考核评价、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

3. 教学技能培养- 培养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能力,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 引导新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技巧,包括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

4. 学生心理发展和辅导技能- 帮助新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习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教育引导。

- 培养新教师的辅导技能,包括聆听、理解、引导和支持等。

5.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新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强调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协作。

- 引导新教师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与同事、家长和学生的沟通。

6.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 引导新教师学习基本的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知识,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 通过理论学习,帮助新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论。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 邀请学校的教研专家和管理人员讲授相关课程,介绍教育教学规范和管理制度。

- 就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进行讲解和讨论。

2. 实践研讨- 安排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由老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本规章制度旨在加强对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的规范,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全体小学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教师培训计划(一)每年学校应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和时间表。

培训计划应根据学校的教育需求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进行制定,并征求教师的意见。

(二)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理论与技能、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学科教学研究等。

培训形式可以是集中授课、线上学习、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三、培训资源(一)学校应建立并完善教师培训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类培训资料、课件等资源,并向教师提供充足、便捷的资源支持。

(二)学校还应积极引进优秀的培训机构和讲师,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服务,增加培训的有效性和质量。

四、培训评估(一)每次培训结束后,学校应组织对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培训收获和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二)学校还应根据教师的培训学时和学习成果,评定不同级别的教师培训证书,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

五、培训激励(一)学校应制定培训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荣誉表彰。

(二)学校还可以通过加薪、晋升、教学评优等方式,激励教师参与培训,提高其培训的积极性和投入度。

六、培训管理(一)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管理机构或岗位,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资源的管理、教师的签到统计等工作。

(二)教师参加培训前,必须向所在学校提出培训申请,并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参加。

参加培训期间,教师应积极配合培训机构或带教老师的工作,完成培训任务。

七、违规处理(一)对于不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弄虚作假的教师,学校可根据情节轻重,采取扣发奖金、停止评优等惩罚措施。

(二)对于多次违反培训管理规定或严重影响培训秩序的教师,学校可依法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聘。

八、附则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宣传制度,确保全体教师了解并遵守。

中小学校本培训制度

中小学校本培训制度

中小学校本培训制度校本培训制度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阵地,面向全体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与实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1、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化组织。

2、继续进行新课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理念,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继续实施名师工程,进行骨干教师评比,使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增加到教师总数的20%,做到学科、年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使他们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

4、全校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大部分教师能够利用校园网开展计算机辅助讲授和网络讲授,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自主研究,晋升自我。

5、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把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去,探索发展性评价模式。

6、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开发者。

7、引导教师树立终身研究观念,指导教师学会研究,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和提高。

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学科教学创新、德育工作创新和管理工作创新,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校本培训的首要内容1、结合学校实际,较系统地进行研究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培训。

2、及时进行新课程培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与时俱进地进行育理念培训4、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研究学科课程整合问题。

5、进行教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6、进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培训。

7、师德培训。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制度范本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制度范本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制度范本一、培训目的和任务本培训旨在提升小学骨干教师的教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加强其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和成长。

培训任务包括:1.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有效引导教学活动。

2.促进小学骨干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激发其教育教学研究热情。

3.加强骨干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训内容1.教学理论与实践:(1)教育心理学;(2)教学设计与评价;(3)课堂教学管理;(4)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化教育;(5)学习活动设计与引导。

2.教育教学研究:(1)教育教学研究方法;(2)教学反思与课堂改进;(3)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3.学科知识与创新能力:(1)学科知识体系;(2)教材解读与拓展;(3)学科教学方法与策略;(4)跨学科教学与教学创新。

三、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采用专题讲座、研讨会、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教学培训。

2.实践指导:由导师负责带领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指导,提供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改进建议。

3.自主学习:骨干教师在培训期间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学习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以提高专业素养。

四、培训评估与考核1.培训过程评估:通过教学观摩、学术论文撰写和培训成果展示等方式对骨干教师的培训过程进行评估。

2.培训成果考核:骨干教师需提交学习总结报告,并完成教学案例研究和教学设计项目,考核通过方可取得培训结业证书。

3.专家评估:由专家组对骨干教师的教学改进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进一步的发展。

五、培训保障措施1.资源保障:培训期间,学校将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学习工具,以保障骨干教师有效学习和研究。

2.导师指导:每位骨干教师将配备一名导师,负责进行教学实践指导和专业学术指导,确保培训效果。

3.交流合作:骨干教师将被鼓励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模版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模版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模版一、培训管理目的及意义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意识,确保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培训计划制定及实施1. 培训计划的制定(1)根据小学教师培训需要,教育局应当组织相关机构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2)培训计划内容应涵盖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师教育法律法规等。

(3)根据培训计划,学校应当制定具体的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2. 培训实施(1)学校应当按照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活动。

(2)培训形式可以包括集中培训、轮岗培训、师徒培训等多种形式。

(3)学校应加强对培训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监督,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三、培训经费管理1. 经费来源(1)教育局应当按照财政预算及其他教育经费来源,为小学教师培训提供经费支持。

(2)学校应当合理利用教育经费,确保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

2. 经费使用(1)培训经费应当用于教师培训的相关费用,包括培训场地租赁费、培训教材费、培训师资费等。

(2)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培训经费使用的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公正、透明。

四、培训效果评估1. 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目的(1)评估教师培训的成效,了解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2)为教师培训提供参考,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

2. 评估方式和内容(1)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观摩课堂、教师自评等方式进行评估。

(2)评估内容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学效果、培训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小学教师,学校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包括警告、记过、降职等处罚。

请所有教师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将严肃处理。

教育局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制度

教育局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制度

关于印发《XXX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制度》的通知各乡镇(街道)教办、区直学校、民办学校:现将《XXX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制度》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XXXXXXX年X月X日XXX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实施幸福培训、享受培训幸福”的理念,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遵循教育人才成长规律,面向全员开展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全面提升校长、教师的核心素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为办好“学生快乐、教师乐业、家长满意、社会公认”的幸福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二、培训目标及学分要求(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新任职中小学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等各类培训体系,形成具有多样化、选择性特点的教师培养培训课程体系,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具有高新区特色的教师培训品牌和培训文化。

(二)学时与学分要求以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确保中小学教师接受各级各类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省远程研修不少于180学时,市、区面对面集中培训60学时(市级集中培训10学时,区级集中培训50学时),校本培训120学时。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率达到100%。

担任班主任的中小学教师,每五年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经考核合格,计入继续教育学分。

新任职教师三年不少于12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考核合格,计入继续教育学分72学分(学分登记办法见附件)。

三、培训任务(一)教育管理干部培训。

校长培训。

完成对初中、小学校长的新一轮全员培训,对新任和拟任校长做好上岗前的资格培训。

选送一批有思想、素质高、有一定理论基础、办学水平高的知名校长参加国家和省级高级研修班培训。

十二五(2011-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十二五(2011-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十二五(2011-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培训制度“十二五”期间是我县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

为加快我镇教师队伍建设步伐,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加强我镇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工作管理,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1、大力宣传、动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2、校长是继续教育工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第一责任人。

在培训工作中要身先士卒,起模范带头作用。

3、成立学校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负责学校继续教育工作),学校部分中层干部和学校骨干教师任成员,具体分工,齐抓共管,检查、督促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4、教师是继续教育工程的参与者,是受益人,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科培训达标计划,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及时总结和交流继续教育学习经验,撰写学习心得和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

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课程标准。

认真备课,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努力完成培训规定的各项任务,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端正培训态度,明确培训目标,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

5、教师每学期培训中,无故缺席累计达15学时(培训时间以一小时为1学时),师德考核视为不合格。

擅自中断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

6、学校要逐年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资料的建设。

加强利用计算机档案资料管理和资料归档。

7、培训中严格执行培训考勤记录。

8、教师在参加培训过程中,要保证学习时间与学习质量。

遵守培训学习纪律,准时参加集中辅导、培训。

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积极参与讨论,坚持自学自练,保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9、教师要积极参加各项继续教育活动,做到准备充分,学有信心,做有成绩,确保考核、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10、教师继续教育业绩与评先、聘职、年度考核和竞争上岗等直接挂钩。

未完成当年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当年不得参与评选先进、职务评聘。

11、学校积极筹措经费,保障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范本

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范本

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范本一、培训目的及意义小学教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动者,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重任。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我校特制定以下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制度内容1. 培训计划制定a. 学校每学年制定小学教师学习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形式、时间以及参与教师的范围。

b. 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并及时发布给全体教师。

2. 培训内容a.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b. 教学技能提高: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评价与反馈等方面的技能。

c. 教育教学创新:培训内容包括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跨学科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培训形式a. 研讨会: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研讨会,由精英教师和专家分享经验、探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b. 培训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教育界权威人士为教师开设讲座,讲解最新的教育理论、方法和技巧。

c. 实践活动:安排教师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项目,提供实践锻炼、交流与互动的机会。

d. 自主学习: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提供相关教学资源、教育期刊和在线学习平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4. 培训评估与反馈a. 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学校将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评估,了解受训教师的学习收益及反馈意见。

b. 教学效果评估:学校将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方式对受训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c. 个人成长评估:学校将根据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个人成长进行评估,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

5. 培训奖励与激励a. 奖励制度:学校设立培训奖励制度,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b. 激励机制:学校通过升职加薪、提供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励教师参加培训,并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

6. 资金与设施保障a. 学校将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包括培训费用、教材教辅购置等。

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XXXX小学教师培训制度为建设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根据XX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及市、区教师培训的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

教师培训工作要以适应学校发展为依据,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目标,以专业现代化建设为核心,以在职为主、注重实践、多种培训形式并举的基本原则,使教师牢固树立持续进修,终身学习的思想,“培训也是一种福利”,主动适应学校办学层次提高、专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进教师队伍的职业化进程,加强教师主体地位。

二、成立培训领导机构组长:XXX组员:XXX三、培训的主要形式(一)新教师岗前培训和跟岗培训【岗前培训】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校各项教学工作制度等内容。

【跟岗培训】1.师徒结对: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发现新人、培训新人、鼓励新人,造就一支能拿得出、打得响的青年教师队伍。

落实好成长合伙人A计划。

2.加强个各学科集体备课,强调团队抱团成长。

3.包挂领导听课。

开学前两周包挂领导先听新入职教师的课,较好引领新教师熟悉、适应课堂教学,发现教师个人优势资源和短板,及时一对一或者教研组评课,帮助新教师提升。

4.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三字一话。

(二)提高学历和教师资格培训青年教师能够胜任教师岗位工作,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 学历、职业资格未达标教师可申报在职学历进修和教师资格培训,在职提高学历层次应结合本专业和本职工作,学以致用。

(三)集中培训。

教师分层次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1.新教师培训(一年)2.骨干(后备)教师的培训(每年)3.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全体教师参加初级培训,骨干(后备)教师参加中级培训。

4.班主任培训(每月一次)5,科研人员培训(恒美工作室成员)6.暑期远程研修7.其他培训(四)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每个青年教师指定一位成长合伙人。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为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校根据某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制度。

一、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
教师培训工作要重视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统一理论与实践,注重实效,以适应学校发展为依据,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目标,以专业现代化建设为核心,以在职为主、注重实践、多种培训形式并举的基本原则,使教师树立持续进修、终身研究的思想,适应学校办学层次提高、推进教师队伍职业化进程,加强教师主体地位。

二、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三、培训内容
1、定目标:学校制定总目标,每个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
展规划,先认清自己所处位置,再定目标,成为怎样的教师。

2、塑师德:开好政治研究会议,传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先进教师事迹,写心得,严格要求自己。

3、研究专业知识:研究新课标,树立新观念,深化教学
改革,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研究和教育的主人。

4、抓好常规工作,优化教学管理,提高工作实效:严格
执行教学计划和三表(日课表、活动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加强业务研究,定时定地研究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及其他教改经验,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

5、开展各学科校本教研:确立至少一个以上的校级课题,以课题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将教育科研融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各教研组制定好自己组的计划,及时有效组织。

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5篇)

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5篇)

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确保教师的持续发展和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下面是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1. 学习培训计划:制定一年内的学习培训计划,根据教师的需求、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培训的内容、目标和时间安排。

2. 学习培训形式:包括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

集中培训可以是学校内部组织的研讨会、讲座和培训班,也可以是参加区域或全国性的培训活动。

分散培训可以是教师个别学习、研究和交流,也可以是参加网络学习平台的在线课程。

3. 学习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理论和方法、学科知识更新、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伦理、学科教学竞赛和奥林匹克竞赛、学科教研活动等。

4. 学习培训评估:通过考试、论文和教学观摩等形式对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教师的职级晋升、奖惩和岗位调整提供参考。

5. 学习培训资源支持:学校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如教育教学资料、教学设备、教育科研经费等。

6. 学习培训时间安排:在教学任务和学校安排的时间范围内,合理安排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时间,保证教师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7. 学习培训反馈和总结:培训结束后,学校对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情况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教师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培训提出建议。

通过建立完善的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加教师的职业发展机会,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

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2)一、对新分配的青年教师入校后,用两周时间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从备课、上课、写教案、班级管理、培养小干部等方面进行讲授,为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过好备课关、课堂教学关、班级管理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青年教师拜师活动。

青年教师入校后要向他们引荐三师,即:领导师傅、党员师傅、业务师傅。

师傅要从思想上、业务上全面帮助与关怀青年教师。

三、每学期初、末分别召开青年教师会议,宣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总结青年教师工作,寒暑两假期要适当布置学习内容。

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范文

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范文

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范文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而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学习培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此,建立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制度内容、制度实施和制度效果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制度内容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安排、学习方式、教师评估和奖励机制等方面。

首先,课程安排是制度的基础。

学习培训制度应该合理安排教师的学习课程,内容应包括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学科知识更新等。

通过系统的学习,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其次,学习方式是制度的核心。

学习培训制度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线下培训、在线学习和参观交流等。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评估是制度的重要环节。

学习培训制度应建立教师评估体系,对教师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估,包括期末考试、教学观摩等。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奖励机制是制度的补充。

学习培训制度应该建立奖励机制,对教师学习优秀者给予奖励,如表彰、岗位晋升或提高待遇等。

这将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二、制度实施学习培训制度的实施需要合理的组织和管理。

首先,要建立学习培训机构。

学校可以成立学习培训机构或者与其他机构合作,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场所和资源支持。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教师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应包括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和学习方式等。

组织者需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要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然后,要进行学习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学习培训的组织者需要根据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进行培训安排和管理。

同时,还应加强对教师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学习效果。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估和奖励机制。

教师学习评估和奖励机制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

同时,还应及时发布学习成果,给予教师适当的奖励。

三、制度效果小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水平的提升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改进上。

郧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郧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郧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一、参训教师必须按照培训活动的统一要求,接受班委会管理,遇到困难、问题、意见和要求,及时向学科组长、班委会、辅导员或班主任反映。

必须按时参加培训,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学习者,必须经医生开具证明。

非极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

二、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各项管理制度,服从管理。

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上课及参加各类活动不得旷课、迟到、早退,旷课半天,不登记学分。

到外地培训时,课余时间外出必须经带队组长同意并向班主任报告,并且在规定时间内返回。

三、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上课期间必须关闭通讯工具,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积极参加培训班组织的的各项研讨、交流活动,尊重教师,团结互助,珍惜时间,提高效率,严格遵守考试纪律,完成规定学时,取得结业证书。

不能结业的,将进行通报,且不核销学习相关费用。

四、诚实可信,礼貌待人;豁达宽容,举止得体;言谈文明,仪表大方;服饰整洁,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酗酒、不带彩娱乐,不进入娱乐场所。

不在教室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室内高声喧哗,不带小孩进教室,不穿短裤、拖鞋进入培训场地。

五、热心公益,节约水电,爱惜公物。

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生活简朴、杜绝浪费,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实际的物质享受。

六、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增强体质,活跃学习生活;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七、注意防火、防盗、防触电;文明上网,遵守网络安全管理规定。

到外地培训时,无特殊情况下不能单独离开培训点,特殊情况确需要外出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路面行车安全;不得私自外出游泳。

八、本制度若与培训单位制度不相符的,按培训单位制度执行。

中小学师资培训管理制度

中小学师资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包括新任教师培训、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项培训等。

第三条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需求导向原则: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结合教师实际需求,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2. 分类指导原则: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和不同培训需求,实施分类指导,提高培训效果。

3. 教学实践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 持续发展原则: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教师培训工作持续发展。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建立健全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

第五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制定,指导各级教育机构开展培训工作。

第六条中小学师资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培训项目,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等。

第七条建立健全培训师资库,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担任培训讲师。

第八条建立健全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确保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

第三章培训内容与方式第九条中小学师资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法律法规和师德修养;2. 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3. 课程与教学设计;4. 教学技能与信息技术应用;5. 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

第十条中小学师资培训方式应多样化,包括:1. 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学术报告等;2. 实践操作: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3. 案例分析: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提高教育教学能力;4. 研讨交流: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和分享;5. 在线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在线培训课程。

第四章培训考核与评价第十一条建立健全中小学师资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第十二条培训考核内容包括:1. 参训教师的出勤情况;2. 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表现;3. 培训结束后的实际应用能力;4. 教师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确保教师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教师培训效果,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参加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师,以及参与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小学教师培训应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目的,根据教师培训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项目。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所称教师培训,包括集中培训、专题研讨、教学观摩、教学实践等形式。

第五条教师培训应该符合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第六条小学教师培训的实施单位应当是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培训机构。

第七条教师培训的内容应当丰富多样,注重实效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八条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所有参与培训的教师受益。

第二章教师培训计划第九条教师培训计划应当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和教师的发展需求进行制定。

第十条教师培训计划应当由学校的教研组织专门负责,确保培训项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十一条教师培训计划应当包括培训项目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等具体安排。

第十二条教师培训计划的执行应当由学校领导重视,教师培训组织者积极配合,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第十三条教师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保证培训计划的实效性。

第三章教师培训管理第十四条教师培训管理工作应当由学校的教务处或相关部门负责。

第十五条教师培训管理工作包括培训项目的策划、组织、执行和评估等环节。

第十六条教师培训管理工作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

第十七条教师培训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培训经验和管理能力。

第十八条教师培训管理工作需密切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确保培训活动顺利进行。

第十九条教师培训管理工作需经常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第四章教师培训评估第二十条教师培训应当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估。

第二十一条教师培训评估应当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进行,包括教师的学习效果和教学实践情况等方面。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定》,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包括教师培训的组织、实施、管理、评估等方面。

第三条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需求导向原则: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2. 质量为本原则:确保培训内容科学、系统、实用,提高培训质量。

3. 持续发展原则: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促进教师持续发展。

4. 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培训机会公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第二章培训内容第四条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 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及师德规范教育。

2. 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

3. 教育技术及应用能力培训。

4.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

5.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6. 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培养。

7. 教师教育管理能力提升。

8. 教师教育国际化视野拓展。

第三章培训形式第五条中小学教师培训形式包括:1. 面授培训: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

2. 网络培训:在线课程、远程教育、网络研讨会等。

3. 校本培训:学校自主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

4. 研修培训:教师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的培训项目。

5. 教师交流与访学:国内外教育交流活动、访学考察等。

第四章培训组织与管理第六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教师培训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共同组织实施。

第八条教师培训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1. 有健全的培训管理制度。

2. 有符合培训要求的师资队伍。

3. 有必要的培训场地和设施。

4. 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第九条教师培训机构应按照以下程序开展培训工作:1. 制定培训计划。

2. 审核培训内容。

3. 组织培训实施。

4. 开展培训评估。

5. 建立培训档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模式和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朝阳区研究报告(节选)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在当前教育改革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组织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进而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二十年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制度体系、运行机制和培训体系,继续教育已经得到了社会以及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认可。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如何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系列“变化”给教师培训工作带来新的挑战:1.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使教师教育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发展时期。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教育区域性失衡,使得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证教育公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加强教师培训恰恰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2.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和内涵性变化,对教师培训提出新的挑战。

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学历补偿教育基本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转变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上来,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

培训基地新老教师更替对培训带来新的挑战。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出新的要求。

4.教师培训的管理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对处于转折期的教师培训有待加强。

为了满足当前教师培训的需求, 培训基地教师的培训水平和能力,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而有关教师教育的政策、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基础教育改革配套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亟待建立。

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制度、模式和质量的研究,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和机制,探索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和教师个性发展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对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本研究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模式和质量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旨在研究朝阳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模式和质量的现状,并以此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和机制,探索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和教师个性发展的培训模式,探讨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为制定教师教育发展规划提供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辅以文献法、研讨法。

(一)问卷调查1 •抽样方法设计教师、校长、培训机构三种问卷。

在全区按照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含职高])比例抽取三种类型的代表:重点校:直属小学、完中校的初中、高中示范校、国家级职高校普通校:小学学区校、城市初中、非示范校高中、非国家级职高校农村校:小学、初中、高中一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41份,问卷回收率84.1%,其中有效问卷为816份,有效率97%2.样本情况的描述表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二)个案分析我区有代表性的实践经验总结与分析。

(略)(三)文献研究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

课题组搜集了全国及北京市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文件、相关规定等,查阅了有关材料,包括培训项目档案、培训课表、培训讲义、学员评价表、总结报告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本研究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政策和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以我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为依据,通过对部分培训者、学校领导、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以及有代表性学区及学校和近十几年来培训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制度、模式和质量保障机制。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一)总体情况“十五”时期以来,区各级领导站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层面上,立足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际,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始终以“教师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理念作指导,坚持“统筹规划、服务基层、突出重点、开放创新、整体推进”的原则,整体规划设计区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整合培训资源,按照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优化培训内容,突出教师队伍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提升全体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力度。

完善市、区、学校三级培训机构协调配合,构建灵活开放的培训体系,分层次、有秩序、高质量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提高继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培训主要分两大部分推进1.承担市、区重大培训项目每个项目有特定目标和推进方式,项目主题的确定本着贴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热点问题,贴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问题,贴近于行政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重点培训项目的确定注意了;以项目培训需求调研为基础确定项目主题;以项目培训目标为载体确定培训项目的内容和教学计划;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确定培训项目的实施形式与模式;以项目制度为抓手确定培训项目流程与程序,以项目实施评估为机制确定培训项目的检测标准。

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教师满意。

2.推进常规培训和专题培训将教师素质提高的终极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分解,使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阶段性的发展。

对于新手教师,注重以实践任务为主线;对于3至5年的初级教师要突出知识的更新和实践经验的反思,旨在形成教师的自我意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对于中高级教师要以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重点,实现“通过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促进他们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过渡” 。

其次,根据现阶段教师素质构成中条件性知识不足,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力不强的两大局限,突出阶段性的任务重点。

运用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帮助教师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教育质量观、师生观和学生观的转变,提高他们的教学监控能力,实现个体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把握知识发展的脉搏,既反映社会发展对教师知识素质的要求,又照顾教师的个体素质发展的内在需要,注重教师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建构,求博、求新,加强针对性、实效性。

3. 基本解决了四大难题(1)各级领导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整体规划和指导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规定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第一责任人” ,将学校继教管理纳入校长政绩考核和学校办学水平评价体系;做到责任到人、目标到人、奖惩到人,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解决了认识问题,达成共识;(2)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全程依法办事。

教育法规执行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有序开展,模式多样,质量不断提高。

真正解决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3)根据教师的发展阶段不同、需求也会不同,进行分层分类的培训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以必修课为重点,结合各层次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夯实学科知识基础,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以选修课为辅,选取具有普遍性的培训内容,更新教师的知识,拓展教师的视野,活跃教师的思维,满足教师的需求。

解决了培训力量开放、多样的问题;(4)倾斜农村, 以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教师间的差异, 融通教育资源。

4.存在问题(1)工学矛盾依然突出,培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2)培训的实效性依然是主要问题;(3)—般教师的全员培训质量需要提高,对“校本培训”、“研训一体”等主要方式的理解与效果评估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4)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络(包括远程)发展不平衡,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

(二)培训制度层面1培训制度的现状(如表2)表2教师们对培训制度的认识情况将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是合理的,他们(90%知道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并认为校长较好地履行了这一责任;65%^上教师曾参加过所在学校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绝大部分教师(81.9%)知道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97%勺教师认为校长较好地履行了自身责任;半数以上的教师(59.9%)认为现有培训政策最能够体现学校的利益,关于现有培训最能够体现谁的利益,教师们的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学校、教师、培训机构。

2.对培训制度现状的深入分析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交叉列联表等方法结合起来(附件2 ),得到如下结果:(1)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年龄大的教师更多地参与学校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2)硕士研究生(含在读)对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这一制度了解较少;(3)相对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而言,完全中学和职业高中的教师更多地认为培训的受益者是学校和培训机构,而不是教师;(4)最认可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方面工作的:教龄长,学历低,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小学教师;最不认可校长工作的:普通高中教师,薄弱学校教师;(5)认为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合理的: 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不合理的: 农村被调查者,其次是市区被调查者。

综上,地区经济差异可能导致了上述若干问题的产生。

城市学校和农村薄弱校之间在地区经济、教育资源、培训模式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了教师对校长在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工作的认可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工作性质的差异是的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对于教育政策方面的考虑存在差异。

3.相关培训制度当前最主要的文件包括:“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等,“朝阳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和制度十余种,政策制度实际落实执行的情况非常到位。

有效地促进了继续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在组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实践中,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培训模式层面1 .主要培训模式(1)“研训一体”模式“研训一体”是“九五”期间出现的培训模式,“十五”期间由笼统的认识,提升到建立在科学依据上的操作模式。

如“春风化雨”项目中表现于“市、区(县)、学区、校四级联动,培训分为三个阶段,“任务驱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初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

“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培训”则体现于充分利用学员原有的经验,对于学科教育中的问题“碰撞—聚焦—合作研究—成果推广” 。

(2)网络与自学和校本研修结合模式为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一方面注意学员自主选择性强和交互性强的优势,为学员提供更为自主、灵活的学习机会,补充校本研修中封闭与资源匮乏的不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理论结合实际,培训成果容易转化,缓解工学矛盾等优势,补足网络学习广种薄收的缺陷,提高培训效率。

根据学科特点和培训对象的实际,不同项目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在公共必修课“师德教育”中网络与自学和校本研修结合采取的体验、交流、展示形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则采取网络自学、问题为中心的辅导、实践诊断与研讨的形式;在“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项目中采取集中培训、网络作业与交流、成果展示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