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版
重庆大学专业培养方案

选修课
1.00
16
16
三
考查
35
010010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通识教育
必修
3.00
48
48
四
考试
36
04033630
大学英语(4)
通识教育
必修
3.00
48
40
16
四
考试
37
25000910
体育(4)
通识教育
必修
1.00
16
32
四
考试
38
67000925
形势与政策(4)
通识教育
必修
0.50
8
8
四
考试
39
19006910
城市规划概论
学科大类
必修
1.00
16
16
四
论文
40
19015340
建筑设计(3)(含快题)
学科大类
必修
4.00
65
64
2
四
其他
41
19015440
建筑设计(4)
学科大类
必修
4.00
65
64
2
四
其他
42
19022610
景观建筑学概论
学科大类
必修
1.00
16
16
四
论文
第 2 页 共 6 页
重庆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主修]
年级:2013
专业:建筑学
培养层次:本科
序号
课程/环节代码
课程/环节名称
课程属性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理论
重庆大学专业培养方案

8
四
考试
39
19006910
城市规划概论
学科大类
必修
1.00
16
16
四
论文
40
19015340
建筑设计(3)(含快题)
学科大类
必修
4.00
65
64
2
四
其他
41
19015440
建筑设计(4)
学科大类
必修
4.00
65
64
2
四
其他
42
19022610
景观建筑学概论
学科大类
必修
1.00
16
16
四
论文
第 2 页 共 6 页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课外
学时
实践
环节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64
19025715
建筑物理(2)(光学)
专业课程
必修
1.50
24
22
4
六
考试
65
19025815
建筑物理(3)(热工)
专业课程
必修
1.50
24
22
4
六
考试
66
19011015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专业课程
选修课
1.50
24
24
24
24
六
考试
62
19025515
建筑设备(2)(暖、气)
专业课程
必修
1.50
24
24
六
考试
63
重庆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2015-6

8 0.5 考查 选修 1
ZS03058
专业实务讲座 2/ Professional Practice Lecture Ⅱ
8 0.5 考查 选修 1
ZS03036 高级管理学// Advanced Management
32 2 考试 选修 1
素 养 ZS03038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程
建设工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S03082
16 1 考试 选修
1
≥
in Construction
4
建设行政管理/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ZS03012
16 1 考试 选修
1
Management
ZS03057
专业实务讲座 1/ Professional Practice Lecture Ⅰ
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体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课
程 课程 模 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
块
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共 G0101B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基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8 ZS03010 可持续建设/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32 2 考试 选修 1
ZS03006 企业战略管理/ Strategy Management
32 2 考试 选修 1
建 设 项 目 风 险 管 理 /Construction Project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和要求2016修订版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和要求(2016修订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制、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必修环节、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相关工作、教学大纲等七个部分。
一、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各领域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更加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二、培养方式培养方式实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方式。
对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集中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并增强实践教学培养环节。
对于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在职不脱产的学习方式。
实行双导师负责制。
双导师制是指1名校内学术导师和1名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其中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部分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三、学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最长修业年限在基本学制基础上延长0.5年;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在基本学制基础上延长2年。
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对此有其他明确要求的,学制、最长修业年限以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规定为准。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允许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在制定、修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课程及学分必须满足以下最低要求。
1.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
其中:1)政治理论课所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2)外国语3学分。
外国语为英语的研究生,在入学当年达到免修条件者,可以申请免修外国语。
研究生院定期发布“研究生英语免修条件”。
2.专业课专业课包括研究生需要修习的本领域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各领域应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相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并与学术型课程有必要的差异;要充分反映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版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085213)一、专业(领域)简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是研究建造各类工程设施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监测、维护等的工程领域,其涉及的领域方向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建造等。
本领域覆盖的技术主要有设计技术、施工技术、维护与加固技术、管理技术、实验技术、计算机分析与仿真技术等。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覆盖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以及电、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行业。
二、培养目标1.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培养掌握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2.知识要求: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按特定领域方向可选的矩阵论、概率论、数值分析、应用统计、随机过程、应用泛函分析、优化理论与方法等应用数学知识及相关物理、化学知识;外语、信息检索等工具性知识;自然辩证法、工程伦理、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等人文社科知识。
(2)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域某一方向较为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为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主要包括: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的理论与应用、结构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现代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钢结构理论与应用、岩土工程理论与应用、地下结构理论与应用、桥梁结构理论与应用、现代施工技术、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结构防灾减灾技术、结构全寿命维护技术等。
随着领域外延的进一步扩大,不同学科与不同领域间的交叉进一步加深,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能力要求: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能够通过检索、阅读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能够符合专业需求及关联问题信息的能力,并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重庆大学建筑学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能够从事建筑学科方面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复合型人 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 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好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能力,能结合本学科发展所面对的实际和研究问题,通过有效的研究方法,从事相应的 理论研究、科学分析或承担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形成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具有进一步攻读相关博士学位的基础能力、素养与知识体系。
≥3
25
≥41
≥3
25
≥67
≥3
15
≥44
四、课程及环节设置
除公共必修课外,课程学时学分按 16 学时为 1 学分。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 0.5-1 年,参与教学实践环节不低于 8 周,学位论文 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 2 年;
直博生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 1.5 年,参与教学实践环节不低于 8 周,学位论文工作时 间原则上不得少于 2 年;
32 2
修
同等学 力及跨 一级学 科的研 究生补 修 1-3 门本、 硕课程
注:1、学生完成必修课程与必修环节学分后可以选修一至两门其它公共选修课与人文素质 课程;
2、新开出课程由学院确定 S(硕士)或 B(博士)层次,课程编号由学校统一编制。
五、培养指导方式
5-1.博士研究生培养:
由系、学科团队组成导师组,针对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和研究方法等进行集体指 导,后期研究方向与具体课题由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具体负责。导师应全 面负责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和成长过程,负责博士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 育、制定和调整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选题、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特别注重博士研究生自学、 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在规
重庆大学2016秋学院课表第五稿

水工程自动控制技术与应用(卿晓霞)6-13B3409
流体网络分析(肖益民)6-13B3301
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方俊华)6-15B3302
Application on HVAC by CFD methods(屠基元)2B3517
城环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第一学期专业课程表
时间
上午1、2节
上午3、4节
下午5、6节
下午7、8节
晚上9、10、11节
星期一
高等水化学(专硕)(郑怀礼)6-15B3301
高等传热学(罗庆)6-15A研102
高等环境化学(高等水化学学硕)(吉方英)6-15B二109
Application on HVAC by CFD methods(屠基元)2B3517
植被生态学(杨永川)6-16B3302
Regional energy and plan(洪丽璇)B3301
星期三
数理统计3-4,6-13(学A-4班)
环境数值模拟(安强)7-14B3301
高等流体力学(水)(龙天渝)6-15B二518
现代暖通空调技术(王勇)6-13 B二109
环境数值模拟(安强)7-14B3301
Sustainable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6-13周)姚润明B3301
水处理过程化学(刘元元+许晓毅)6-16 B3301
注:1.公共课课表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公共课上课时间地点以研究生院公共课表为准,专业课以本课表为准。
高等水化学(专硕)(郑怀礼)6-15B3301
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学科

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版)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3)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重邮研[2015]2号) (4)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重邮研[2015]3号) (8)第二部分各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 (13)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型) (16)第一部分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重邮研[2015]2号)(2013年6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实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
为加强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突出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总则。
一、培养目标(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年限我校研究生标准在校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两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六年。
三、培养方式(一)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要求研究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又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
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型、研讨型、实践型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有权授予的硕士专业学位名称及代码机械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1、机电一体化技术2、光机电工程3、微电子组装与封装技术4、新材料新工艺5、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6、车辆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三、学习年限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毕业,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迟毕业,但学习年限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与要求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在一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参加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2、实行双导师制。
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五、学分与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环节包含课程学习和科研与实践必修环节两部分,总学分不得少于31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必修课包括信息检索、学术讲座、专业实践等。
2、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关于重庆大学2016年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获奖名单的公示

王忠 杰
杨振 兴
夏迎 军
曹建 鑫
李渊 明
黄莎 琳
李艳 霞
周淑 燕
刘昱 岑
武晋 德
20161302006t
李城
20161302001t
黄勇
20161401001 20161401008 20161402046t 20161413051 20161402051t 20161402032t 20161501017
化
生
计算
博士
14
机
生
计算
博士
14
机
生
计算
硕士
14
机
生
计算
硕士
14
机
生
计算
硕士
14
机
生
计算
硕士
14
机
生
博士
15
建筑
生
博士
15
建筑
生
20161113055
唐挺
20161201001z 20161201008 20161202006 20161202001t 20161202021 20161202006t 20161301010 20161301008 20161313018t 20161302003
生
10
02
经管
硕士 生
20160213072t
11
02
经管
硕士 生
20160213019t
12
02
经管
博士 生
20160201001z
13
02
经管
博士 生
20160201032
14
02
经管
博士 生
校研[2016]16号--关于报送2016级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
![校研[2016]16号--关于报送2016级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cc37bd2ad02de80d5d8400e.png)
校研〔2016〕16号关于报送2016级学术型、同等学力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各学院、有关单位:为了做好我校2016级学术型研究生新生入学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工作以及第一学期的开课计划,确保正常教学安排顺利实施,各学院、有关单位须制订2016级学术型、同等学力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方案。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原则各学院应根据2016级学术型研究生的特点以及我校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制订2016级学术型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方案,2016年拟招收学术型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专业须制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制订应遵循如下原则:各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请参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制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须符合《福州大学制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2015年修订)》、《福州大学学术型硕博连读生选拔、培养与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和《福州大学制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2015年修订)》(见福大研〔2015〕14号文件)(附件6)的有关规定。
课程按每18学时1学分计,每门专业课一般不超过54学时。
对于2016年新批准设立的有关硕士、博士点,请做好制订2017年培养方案的前期编制和论证工作。
2016年拟招收同等学力研究生的专业须制定同等学力培养方案,具体要求与学术型一致。
2016年拟招收港澳台及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专业须制定培养方案,具体要求见《福州大学关于印发修订后的港澳台研究生及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福大研[2015]16号文件)(附件7)。
港澳台博士生培养方案还需参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港澳台博士生培养管理的补充规定》(校研[2013]23号)(附件8)相关规定,明确各课程授课时间段及具体授课地点。
二、有关培养方案中学制、最长学习年限、开题报告、博士预答辩时间的规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3年。
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
重庆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意见

重庆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意见(试行)重研院[2009]29号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招收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为积极开展学校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依据教育部教研[2009]1号文“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学校特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制订原则(一)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整体规划、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分类指导、协同发展,以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准确把握定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充分发挥各培养学院的专业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和开展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专业实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范,体现特色和差异,在确保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持同一水平的基础上,探索和积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
二、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应用型研究生,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以满足其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2.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面向企业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名称: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代码:0804培养单位名称:光电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表2016年6月13日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04)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培养目标:1.博士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在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能够从事高水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在某一方面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及严谨求实科学作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能胜任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科研、教学、工程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
2.硕士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在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够针对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较复杂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有严谨求实科学作风的高层次人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能从事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
基本要求:1.博士学位基本要求获本学科博士学位者应具备坚实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具备本学科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应掌握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
应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以及经济管理类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全面深入地掌握本学科专业方向的学术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应用相关理论与技术解决重要学术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获本学科博士学位者应以追求科学真理,崇尚科学精神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长期积累的科研理念,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高水平的创新能力。
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和知识产权,踏实刻苦,实事求是,学风严谨,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
获本学科博士学位者应具备独立自主获取知识、学术鉴别、科学研究、学术和技术创新、学术交流等基本学术能力。
重庆大学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重庆大学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先进制造领域2018级适用)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先进制造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先进制造领域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好我校2018级先进制造领域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根据国务院学位办〔2018〕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先进制造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先进制造领域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积极促进学科交叉和前沿发展,培养在本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战略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系统性思维,以及深厚的工程技术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技术实践经验,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造就先进制造领域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二、培养方式1. 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
2. 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及学位论文工作;采取校企导师组联合指导的方式,聘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组成员。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4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根据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采用模块化设置课程,包括专业知识模块(含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交叉课程)、综合素质模块(含经济管理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学术前沿课程),教学模式以研讨式、讲座式、案例式教学为主。
课程内容应根据培养领域特点,结合国家和企业需求以及学校培养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3个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五、工程与国际实践工程实践是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其工程实践应根据培养目标要求,依托其委培单位和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开展。
技术经济及管理培养方案建管)

附件一: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代码:120204培养单位名称: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表2016年1 月15 日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代码:120204)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 本学科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与工程管理工作。
2基本要求:(1)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硕士生需要掌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知识,跟踪学科领域最新知识,并能正确应用技术经济及管理理论与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学位论文工作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术素养:掌握坚实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理论基础,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熟悉本学科科研现状和发展现状,具备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筑生产部门的教学科研或生产管理工作。
学术道德:本学科硕士生具有正直诚信、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研究的优良品德,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充分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求真务实,严谨治学,洁身自律,正确对待学术名利,杜绝粗制滥造,投机取巧,等不正之风,自觉抵制和杜绝任何学术不端行为。
(3)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能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取所需知识,了解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掌握知识搜索、逻辑整理和内容分类的技能,并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掌握专业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版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085213)
一、专业(领域)简介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是研究建造各类工程设施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监测、维护等的工程领域,其涉及的领域方向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建造等。
本领域覆盖的技术主要有设计技术、施工技术、维护与加固技术、管理技术、实验技术、计算机分析与仿真技术等。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覆盖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以及电、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行业。
二、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培养掌握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2.知识要求:
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按特定领域方向可选的矩阵论、概率论、数值分析、应用统计、随机过程、应用泛函分析、优化理论与方法等应用数学知识及相关物理、化学知识;外语、信息检索等工具性知识;自然辩证法、工程伦理、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等人文社科知识。
(2)专业知识
掌握本领域某一方向较为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为全面的专业
技术知识,主要包括: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的理论与应用、结构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现代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钢结构理论与应用、岩土工程理论与应用、地下结构理论与应用、桥梁结构理论与应用、现代施工技术、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结构防灾减灾技术、结构全寿命维护技术等。
随着领域外延的进一步扩大,不同学科与不同领域间的交叉进一步加深,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能力要求: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能够通过检索、阅读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能够符合专业需求及关联问题信息的能力,并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项目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组织与实施等实际问题。
在工程技术发展中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勇于开展创新试验、创新开发和创新研究。
(3)组织协调能力
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和技术洽谈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与实施科技项目开发,并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4)国际交流能力
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际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国际交流能力。
4.素质要求:
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掌握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
工程问题;具有独立从事(领域内某一方向)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富有合作精神,能既正确处理国家、单位、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3年。
四、课程设置
(一) 课程设置原则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 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11 学分,专业基础课8 学分,专业特色课10 学分,专业实践性课程 1 学分,职业及人文素养课程 1 学分。
听取学术与专业报告至少5次,计1学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相关课程。
(二)具体课程设置
五、专业实践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形式可多样化,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形式,实践内容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由校内导师决定或校内及企业导师协商决定,专业实践总学分为6学分,实践结束时所撰写的总结报告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到的见解,实践成果可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或高效生产。
专业实践的总结报告须由实践单位的指导老师审查通过并加盖实践单位公章,再提交学院相关的导师组审定。
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如下要求: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
职业及技术规范,初步具有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六、中期考核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在课程和实践环节完成后进行中期考核工作,中期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成绩、专业实践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等环节。
中期考核由研究生所在的导师组组织进行,并提交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查。
考核不合格将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工作
1.选题要求
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或新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2)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
(4)应用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预研究专题;
(5)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6)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项目的设计研究或实施方案的优化和研究;
(7)实验装置、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研究;
(8)技术标准制定。
2.形式及内容要求
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分为工程研究、设计研究、工程规划、工程管理等。
(1)工程研究:是指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技术的研究。
包括了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或新软件的研制与开发;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以及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
要求综合应用基础理论、
专业知识和理论、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或有所创新。
(2)设计研究:是指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实施方案的优化和研究。
要求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问题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研究方法先进,研究成果对工程应用有参考价值。
(3)工程规划:是指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规划。
可包含市政工程规划、建筑工程规划、防灾与防护工程规划等。
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数据样本可靠,论证充分严密,总体规划正确,具有前瞻性。
(4)工程管理:是指来源于土木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管理项目的研究。
研究的问题可涉及对一个工程从概念设想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具体工作包括: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
要求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统计数据准确,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
3.规范要求
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用词准确、表述规范。
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部分组成:封面(中英文论文题目、作者、导师);独创性声明与诚信声明;中英文的摘要与关键词;论文目录;英文缩略语表;正文(选题依据与意义,工程背景与技术现状分析,论文主体部分,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和必要的附录(包括应用证明、项目鉴定报告、获奖成果证书、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论文发表等)。
4、水平要求
⑴学位论文工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⑵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
⑶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
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⑷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科研问题或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⑸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概念清楚、数据可靠、计算正确。
⑹通过学位论文研究及其所开展的科研、技术开发或改造、工程或项目管理等活动,对相对独立完成的课题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鼓励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等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
5、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重庆大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执行。
学院审核负责人(签字):
(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