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讲稿_人教版_语文_八年级__下册《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讲课稿《五柳先生传》讲课稿今天我为大伙儿讲课的课题目是《五柳先生传》。
选这一篇课文作为讲课内容是因为我想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深析——背诵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探究。
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五柳先生传》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这个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一辈子的深刻感悟与深入考虑,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与理想人格的追求、《五柳先生传》全文173字,在如此简短的篇幅里,却从思想性格、喜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她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五柳先生传》虽讲是作者自况,却不等于全面纪实,而是创作、它着重刻画的是一种人物精神,一种“陶渊明精神",是陶渊明千百年来给人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全文语言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值得品味、二、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立《新课程标准》对中学时期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通过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掌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整体感知文言文的能力;2、品味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德育目标:体会作者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知识目标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一辈子的有益启发”。
我设想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这一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掌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这是这节课的难点。
另外,体会课文中“不”字的妙处也是一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取朗读探究法与讨论点拨法。
“读”是文言文学习不变的主题,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五篇】导读:本文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演讲二导入:1, 课前想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认真听好了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曾带领我们领略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园风光,为我们描绘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美景,也曾带着我们一起南山种豆,东篱采菊,他曾在朝廷为官,但终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田园,这位诗人是谁啊? 2, 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东晋诗人。
由于他热爱田园生活,写了大量田园生活的诗篇,历来被称为“田园诗人”。
) 他自号五柳先生,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古文就叫做五柳先生传,显然,这是陶渊明为自己写的一篇自传。
三定向示标: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2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检查预习:文学常识在课前已经找同学回顾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看字词,找同学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自读。
学习一篇古文我们最先应该做的就是把课文读熟,下面时间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字音或断句读不准的先把它画上,一会听录音的时候注意听。
2,听读。
刚才读的时候同学们可能有的字音和断句叫不准的,我们来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刚才叫不准的地方你认真听。
3,再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次不但要读熟,还要思考一个问题,五柳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4,个别读,其它同学听听他读得怎么样,一会找同学评价(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音,语速,停顿) 5,课文已经读过好几遍了,不知道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同学说说,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看出来的? 五,疏通文意1要想真正的了解五柳先生我们还需要理解文章大意,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如果遇到你实在翻译不出来的,就把它画上,待会我们共同来解决。
2 有哪些句子你翻译起来有困难?我们一起来解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柳先生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柳先生传》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传”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阅读和赏析“传”这种文体的基本方法,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五柳先生的评价和态度,理解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生字词和难懂句子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意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掌握阅读和赏析“传”这种文体的基本方法,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介绍五柳先生的故事和《五柳先生传》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作者介绍:教师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让学生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3.初步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感知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基调,同时进行必要的字词解释和语法讲解。
4.深入阅读: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意义,重点讲解难懂句子和词汇。
5.分析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和所代表的意义,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五柳先生的评价和态度。
6.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和感悟,共同探讨文章的主旨和特点。
7.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进行阅读技巧的操练。
8.总结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课下阅读陶渊明的其他文学作品,以拓展视野。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法:教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2.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练习法:教师安排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多媒体辅助: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精选3篇)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精选3篇)五柳先生传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二语文第三册《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在本册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五柳先生传》这篇__的篇幅精短,内涵深刻,所以作为重点内容来学习。
__的教学目标1、识托名自传的独特写法,感受其自然平淡而形象鲜明的写法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3、背诵全文__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目标1,难点是学习目标2。
我采用的教学手段有实物投影,录音。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思路的,教法启法诱导式,分层教学,学法为讨论式,分层次三步读书法。
常言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第一层次诵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诵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品味意境。
在此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
主要教学过程是这样的:第一环节,才艺展示,简介陶渊明背诵其诗《归园田居》(目的,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导入新课)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关于陶渊明我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陶渊明的作品,《五柳先生传》让我们再次走近陶渊明,了解陶渊明,同时向学生介绍传这种文体知识,明确__是以史传的形式写得一篇自传,从__整体结构上看,分传文,赞语两部分,一五柳先生即作者陶渊明。
使学生对__结构有大致了解,第二环节,采用分层次三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1第一层次诵读,疏通文意,①听课文录音,(全面感知课文内容)②学生自读课文,和(投影出示:要求语音正确,语句通顺,不读断句,找疑难点)(意在让学生初步领会文中词语和句段含义)③开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将文中不懂词句找出来,向大家置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的形式来完成,困难较大的由老师指点。
(在这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空间。
第二层次诵读,探究文理,①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五柳先生的呢,由学生边读边汇报,即“名号的由来、性格、爱好、生活、志趣”,(板书)②默读课文,参照提示(思考:五柳先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小组讨论后汇报,,最后师生总结,(他是一个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人)(完成板书)③这是我们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作者是如何评价他的呢,同学们齐读课文赞语部分,(在这里问题环环相扣,结合指名读默读,齐读,加深学生对五柳先生的认识。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最新5篇
五柳先生传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最新5篇《五柳先生传》教案篇一五柳先生传师: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组画面,画面展现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的情景。
(投影打出陶渊明的头像)这就是大诗人陶渊明,公元4XX年,41岁的陶渊明在展转XX年的仕途中,终至灰心失望,不愿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弃官,回归乡间,创作了被欧阳修赞颂为“晋无文章,只此一篇”的《归去来兮辞》,辞中流露了诗人脱离官场后的轻松愉快和置身田园的无穷乐趣。
我们看这一幅:⑴ 诗人收拾行囊,踏上归途,问路途中,心中欣喜万分。
⑴ 诗人到家了,幼子出迎,携子入室,欢畅愉悦。
⑴ 闲时坐观云卷云舒,燕雀翔空,林海苍茫,心静如水。
⑴ 夕阳西下,抚松徘徊,流连忘返。
⑴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农人耕种,一派生机。
⑴ 兴致浓时,寻幽访胜,乘舟远航。
⑴ 面对清流,吟诗作赋,表露心志。
归乡之后,虽然诗人的生活每况愈下,渐至衣食无着,然而诗人却依然生活得陶然自得,并写了大量诗文抒写情怀,表明心志。
归乡XX年后的420年,诗人又创作了与《归去来兮辞》并称姊妹篇的《五柳先生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五柳先生传》。
(板书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呢?生:人物传记师:那么人物传记会写些什么内容呢?(生答)快快打开书,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写了同学们说的那些内容呢?生:自由读,朗读,正音,齐读。
师:陶渊明的诗中曾写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这句诗什么意思?(生译)理解得对极了,下面,我们就按照陶先生所说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借助课下的注释,再结合同学们的智慧,互相研究,共同讨论来完成“疏通文意”这一环节,四人一小组,快快组合,互相商讨,对于共同的难点,把它提出来,我们再一起研究。
生:学生译文。
(疏通文意要讲究方法,不要死抠字眼,要对照上下文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译文时,要求互相补充修正,力求照顾大多数。
)师:大家感觉到了吗?学习就好象爬山一样,独自登山既艰难又寂寞,大家携手,轻松又愉快,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携手并进,成功地越过了“疏通文意”这第一个坡。
试讲稿 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 下册《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试讲稿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有谁来说一说,我们都学过他的哪些作品?生:《桃花源记》。
师:有谁能背出其中的一两句?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师:很好。
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诗歌?生:《归园田居》。
师:咱们一起背诵一下好吗?记不起来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屏幕。
(师生齐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
)师:诗中描绘了诗人在优美的田园中劳动,那种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那么,陶渊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
(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课本108页,听老师把课文诵读一遍。
听的同时注意看一看,从字、词、句到内容,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师配乐背诵课文,电脑映示)师:通过听读文章,大家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要善于发现,古人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
有时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生:从文章内容来看,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本人,那为什么还要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生:他是隐士,写上了名字就不是隐士了。
生:怕写上自己的名字给自己带来麻烦。
可能是怕文字狱。
师: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文字狱吧。
孟子曾经提出过“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就是在读一篇文章时,要深入的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否则就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
那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生:他生活在东晋末年。
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名门望族世袭高位,而有志之士却不能做官。
师:你的学识可真渊博!晋末反动的门阀制度已发展到了极端,可以说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那陶渊明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其目的是什么呢?谁来为刚才的那位同学解答一下?生:这样说的目的是把自己排除在了名门望族行列之外,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背道而驰,以此来反抗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八(下)22《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有关的文言词语的含义。
2、了解古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特点。
3、学习运用朴素洗练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志趣。
4、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理解陶渊明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4教学难点:教学目标4及对陶渊明读书方式“不求甚解”的领会。
教学方法:讨论、朗读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预习)一、导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书中,东晋时期的历史上,只涉及到两个人物,一个是书法家王羲之,另一个人物是诗人陶渊明。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有这样一句话;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
由此可见陶渊明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这天我们来学习《归去来辞》的姊妹篇《五柳先生传》。
二、学生熟读课文,初悟文章。
1、学生出声反复读文章,三遍以上。
2、教师范读,正音,规范朗读停顿节奏。
学生齐读,看诵读状况。
3、学生有感情再读,教师了解学生领会状况。
三、解决字词问题,进一步领会资料。
1、把握实词的音形义。
2、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重点以及记忆方法。
3、翻译全文。
四、结合文体知识、作者介绍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1、介绍文体知识:本文是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之名为自己写的一篇自传。
(大屏幕)传记文,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它的资料是真实的。
之后教师举例介绍传记文章的特点。
2、学生了解陶渊明的常识知识以及东晋时代的社会状况:学生先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之后教师提炼要点:资源:(大屏幕)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
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实用)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是作者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文章主要介绍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爱好和生活状况,赞扬了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朗读;2、让学生能翻译本文;3、能背诵全文;4、让学生在快乐中、竞争中、合作中学习。
三、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比赛的形式,在比赛中相互讨论,相互评价。
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有:1、现在农村学校的学生厌学情况比较严重,如果还是采取老师一味地讲,学生没有兴趣,而且效果差;2、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学生更多的空间;3、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指出,如果一堂课学生不参与,那么这堂课会像钢铁一样冰冷;4、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竞争和激励的学习手段,往往会收到极好的效果;5、现在提倡教育要公平,要均衡,其中的一个要求就是让差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
四、教学过程1、把本班学生分成男女两个队,取名为龙队和凤队;2、向学生展示我亲手画的陶渊明的自画像,作为最后获胜一方的奖品;3、抽一位做事不太认真的学生帮助我统计比赛情况;4、介绍比赛学习的五环节和注意事项;5、比赛正式开始:A、朗读:先各自整体朗读,再抽个别学生朗读;B、说意思:先老师出词语和句子,再由学生互问互答;C、背课文:学生可选择背一段,也可背两段;D、答问:教师先出两个固定问题,再由学生互问互答。
6、统计结果7、表彰获胜的一方8、教师作小结:A、问学生:这节课你快乐吗?这节课有收获吗?B、让学生在快乐中、在竞争中、在合作中学习了本篇文言文。
9、布置作业:依照本文第一段,写一篇自传。
另附:注:1、每个环节的结果,由学生相互评判;2、回答:好√,较好半对(打不出),不回答×;3、获胜的一方将获得陶渊明的自画像。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初中语文组9号考生。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文章,本单元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写的一篇传记文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思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大意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文章思想内容3、感受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为了落实本课教学目标,我将以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大意作为教学重点,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作为教学难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为此我将采用情境法、问题法、多媒体辅助法来展开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因此,我将采用讨论法、圈点勾画法、自主探究法指导学生学习。
根据本文特点,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首先,我将进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环节。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因此,我会以复习法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桃花源记》,它是谁的作品呢?今年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另一篇课文——《五柳先生传》。
这样的导入温故而知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接着,顺势进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我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我会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作者和课文的资料,并进行适当地补充,复习“传”这一文体。
接着播放配乐朗诵音频,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并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出示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帮助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接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五柳先生?我会先让学生勾画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用文中词语概括,明确五柳先生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的志趣。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22《五柳先生传》教案2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22《五柳先生传》教案2一. 教材分析《五柳先生传》是北朝时期陶渊明的作品,描绘了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和品质。
文章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五柳先生的高洁品质和隐逸生活。
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文意,领会作者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描写,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仍有困难。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五柳先生的高洁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朗读、背诵,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难点:五柳先生品质的领会,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大意。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帮助学生入境。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和句式。
2.教案:准备详细的教学方案。
3.资料:收集与五柳先生相关的资料,以便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柳先生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和品质。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五柳先生的品质。
教师点评,指导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展示与五柳先生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古代隐逸文化。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五柳先生的品质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课后朗读、背诵课文,做好笔记。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通用6篇)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五柳先生传》说课稿(通用6篇)“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柳先生传》说课稿(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五柳先生传》是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
是作者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文章篇幅精短,但内涵深刻。
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教学对象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见识有限,理解接受文言文的能力有限,所以要提前布置好预习,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3、教学环境分析对文言文不感兴趣是中学生普遍现象,所以选择在多媒体室利用现代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解决措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诵读,观看图片,填写表格等方法把握文章内容,了解陶渊明的志趣性格。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篇1【教学思路】这是一篇人物小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
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独特个性。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⑴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⑵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⑶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⑵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⑶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2、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3、引导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阅读障碍2、引导学生多渠道查阅、收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如生平简介,历史家对陶渊明的评价等等3、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制作课件【教学步骤】一、导言设计(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二、释题:“传”传记,是介绍人物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等,虽记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的写进文章,而是记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时显示出个人的品格特点。
2023年最新-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优秀6篇)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优秀6篇)柳先生传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小传。
文章篇幅精短,仅208字,就从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教学中应设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五柳先生独特个性。
二、说目标。
课标要求,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在多层次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为此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诵读,识记文言文字词音、形、义,能够扫清文字障碍,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学习、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层三步读书法,即通过初读—品读—诵读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巧加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而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一、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二、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
《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了引导学生整合资料、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面试--初中语文试讲稿
面试初中语文试讲稿
《五柳先生传》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卧室初中语文组01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内容是《五柳先生传》,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有谁来说一说,我们都学过他的哪些作品?
生:《桃花源记》。
师:有谁能背出其中的一两句?
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师:很好。
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诗歌?
生:《归园田居》。
师:咱们一起背诵一下好吗?记不起来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屏幕。
(师生齐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
)
师:诗中描绘了诗人在优美的田园中劳动,那种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那么,陶渊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
(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课本108页,听老师把课文诵读一遍。
听的同时注意看一看,从字、词、句到内容,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柳先生传》试讲稿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有谁来说一说,我们都学过他的哪些作品?生:《桃花源记》。
师:有谁能背出其中的一两句?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师:很好。
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诗歌?生:《归园田居》。
师:咱们一起背诵一下好吗?记不起来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屏幕。
(师生齐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
)师:诗中描绘了诗人在优美的田园中劳动,那种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那么,陶渊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
(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课本108页,听老师把课文诵读一遍。
听的同时注意看一看,从字、词、句到内容,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师配乐背诵课文,电脑映示)师:通过听读文章,大家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要善于发现,古人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
有时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生:从文章内容来看,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本人,那为什么还要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生:他是隐士,写上了名字就不是隐士了。
生:怕写上自己的名字给自己带来麻烦。
可能是怕文字狱。
师: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文字狱吧。
孟子曾经提出过“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就是在读一篇文章时,要深入的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否则就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
那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生:他生活在东晋末年。
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名门望族世袭高位,而有志之士却不能做官。
师:你的学识可真渊博!晋末反动的门阀制度已发展到了极端,可以说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那陶渊明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其目的是什么呢?谁来为刚才的那位同学解答一下?生:这样说的目的是把自己排除在了名门望族行列之外,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背道而驰,以此来反抗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好像有些矛盾?喜欢读书,为什么又说读得不认真呢?师:“不求甚解”的“甚”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过分。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生:不过分注重细枝末节的东西。
师:那他注重是什么呢?生:“每有会意”,注重的是文章的意旨。
师:这可算得上是上乘读书法哩,我们为它注册个商标吧,就叫——生:就叫“不求甚解读书法”吧。
师:那你能不能为同学介绍一下这种读书方法呢?生:拿过一篇文章,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大意,抓住主要的意思,暂时绕过不明白的地方,以后再逐步解决。
师:你的悟性可真高啊!课下可别忘了注册哟。
(生笑)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性嗜酒”的“嗜”是什么意思?师:哪位同学愿为他解释一下?生:“嗜”就是爱好。
师:是爱好吗?有一个词是叫——生:嗜好。
生:过分爱好才叫“嗜”。
师:据说,陶渊明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去谋官。
他在当彭泽县令的时候,一到任,就下令部下把自己的属地全部种上糯米,知道为什么吗?对,糯米是用来酿酒。
他说:只要有酒喝,我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他的妻子却不同意,两个人争执不下。
最后,陶渊明采取了妥协的办法,把五十亩地种上了大米,而把剩下的全种上了糯米。
可见,在他老人家那儿,喝酒可比吃饭重要的多呢。
(众生笑)生:“造饮辄尽”是什么意思?(师介绍猜读法:结合上下文,联系已有经验,请学生组词并解释。
造:造访,到。
辄:浅尝辄止,就)生:“曾不吝情去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适时讲授翻译方法,“信、达、雅”,信,即为忠实可信,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达,即为通达,语句要通顺流畅;雅,文笔要优美,典雅。
引导学生直译一遍,再意译一遍。
生直译为:不曾挂心离开或是留下。
生意译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了无牵挂。
)(运用所学的翻译方法,生通译一篇课文。
一生读,一生译,同桌、前后桌合作)师:这篇文章的内容大家都能了解了,那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把文章内容说一说呢?(一生复述)师:有人说,陶渊明的文章都达到了“入画”的效果,如果说我们刚才背过的《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中分别描绘了一幅风景画,那么,你觉得《五柳先生传》中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生:风格画、人物画、肖像画、自画像……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有见地,我们还是叫它“人物画像”或“自画像”吧。
你们看,不经意的几笔点染,就把“五柳先生”的音容笑貌全给勾画出来了。
这篇文章是按照史传体例写的。
这种文体最早见于《史记》,它一般分为“传文”和“赞”两部分。
前者用来叙述人物的生平行事,后者用来评价人物品格。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一篇自传,你看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自己的?又是怎样写的?能不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生:写了自已的生活。
“环堵萧然……箪瓢屡空,晏如也。
”生:写了自己爱好。
“好读书,不求甚解……吝情去留。
” 生:写了自己的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生:写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以此自终。
”生:写了自己名字的由来。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因以为号焉。
”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分别写了自己名字的由来、性格、爱好(读书、饮酒、写文章)和生活,如果你能把这几个方面的句子连起来,第一部分的内容你就能背诵下来了。
这就个线索就好比是一条藤,再加上几个可以帮助你记忆的词语,就是瓜了,就叫做顺藤摸瓜背诵法吧。
同学们能不能找几个可以帮助你记忆的词语?生:课文中有很多个“不”。
生:一共有九个“不”。
师:大家看着黑板上的提示,试着背一下。
(师生共同背诵。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背诵下来。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五柳先生平日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
其实,陶渊明也并非天生的隐士,他从小便有“大济苍生”之志,满怀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美好幻想,寒窗苦读,遍访名士,三十岁几经周折才谋得一个彭泽令的小芝麻官,不仅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难以实现,而且还要降志辱身,和官场里的那些人逢迎周旋。
其间因为他不向权贵屈膝献媚,“不为五斗折腰”,因此弃官归隐田园。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故事的?生:陶渊明在做彭泽县县令的时候,郡官派督邮来视察工作,县史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辞官归不干了。
师:说的好,那陶渊明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完成这篇文章的写作的呢?生:恬谈的、与世无争的、心无杂念的、心情坦然、放松。
师:对。
你可以在心中想像着陶渊明是如何安然自乐,心无杂念,读的时候,心情恬淡,放松,达到忘我的境界,就像于漪笔下的国文老师“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鲁迅笔下的寿镜吾老先生,读到高兴时,甚至可以摇头晃脑,得意忘形。
你能不能试着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学生自评。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理解五柳先生的风格,那么他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呢?你能不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说自己是黔娄一类的人,“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
”师:你能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吗?(生讲解意思。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看注释知道的。
(生笑)师:我们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要看注释,如果注释上没有,就要查资料或者是查工具书,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立体读书法。
”希望同学们都要学会运用这种好的读书方法。
师:我们以前也学过陶渊明的不少作品,对于陶渊明我们也有所了解,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生:陶渊明生活简朴,不慕荣利。
生:他态度随和,性情平静,与世无争,就像是出家人一样。
生:我觉得陶渊明不敢面对现实,不敢与现实作斗争,而是选择了逃避,他是一个没有胆量的人。
师:这个同学的回答非常有见地,“我觉得”这种回答很好,说出了不同的声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没有同学想反驳他?生:我觉得陶渊明归隐后,那种简朴的生活作风,可以让整天为功名而奔波的人感到羞耻。
生:可是他面对贫困的生活却不去改变,还是安然自乐,我觉得他没有上进心。
生:他虽然归隐了田园,却不能真正的脱离社会,他只是在精神上自欺欺人罢了。
生:你们为什么总是看到别人的不足,而不去看他的闪光点呢?如果他不归于田园,如果他不与世无争,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那么你们还读什么?还欣赏什么呢?还评价什么呢?师:真是“口锋如刀”啊,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侧面评价了五柳先生。
我们不能苛求古人,陶渊明不满于当时的政治和当时的社会,他要逃避的是官场,但他不可能逃避生活。
……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记诵、品评、领会要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积累。
积累文中好的句子和四字短语。
你看一看,本文中值得你积累的内容有哪些?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师:为什么要积累它?生:我要把读书当成是一种乐事,读书可以使我精神愉悦。
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我要像陶渊明那样淡泊明志,不为名利所累,活得渊洒一点。
生:不慕荣利。
我要用这种话勉励自己,不去追求名利,多做些有益于他人的事情。
生:闲静少言,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气质。
生:我想积累黔娄之妻、不为五斗米折腰、箪瓢屡空。
这些典故,我想写作文的时候可能会用得着。
师:在这里,我介绍一种积累的方法给大家,叫卡片读书法。
(电脑映示)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分类摘抄的卡片有5000多张。
我们可以用此法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
大家在课下把自己想要积累的内容做成读书卡片,注意卡片的体例要一致,在固定的位置注明项目、编号、类别、题目、作者、出版社、摘抄的时间等。
大小要适当,便于收藏。
下面让老师来小结一下:乡村的夜,分外沉寂,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已酣然入睡,月华如水,洒满冷冷清清的小茅屋。
主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
“守拙归园田,开荒南野际”,屈指算来已有数载,那南山下的豆苗已复茂盛,那东篱边的菊花正在怒放,檐后的榆柳已蔚然成阴,堂前的桃李已下自成蹊……这时月光移上宅边的五柳树,树影婆娑,婀娜可爱。
老人不禁思绪如潮,浮想联翩,铺纸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五柳先生传》。
(师生在配乐背诵中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