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的故事
关于纪昀的小故事
关于纪昀的小故事(最新版2篇)目录(篇1)1.纪昀简介2.纪昀与《四库全书》3.纪昀的劝谏故事4.纪昀的幽默故事5.纪昀的历史评价正文(篇1)纪昀,字晓岚,清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博学多才,历任清朝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等职位,是《四库全书》的主编之一。
纪昀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成就,还以正直、敢于直言进谏而著称。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几个关于纪昀的小故事。
首先,我们来谈谈纪昀与《四库全书》的故事。
纪昀在《四库全书》的编辑过程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
在编纂过程中,他严谨治学,力求真实,对收录的文献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校对。
在纪昀的努力下,《四库全书》成为了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巨著。
其次,我们来听听纪昀的劝谏故事。
在清朝乾隆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税收沉重。
纪昀看到这一情况,十分痛心,于是他决定向皇帝乾隆进谏。
经过深思熟虑,纪昀以一篇名为《请蠲免江南诸省税赋疏》的文章,上陈民间疾苦,请求皇帝减轻赋税。
乾隆皇帝读后深感震动,采纳了纪昀的建议,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除了劝谏之外,纪昀还以幽默著称。
在清朝的政治斗争中,纪昀总是能巧妙地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让人忍俊不禁。
在乾隆皇帝的一次宴会上,一位大臣不小心打翻了酒杯。
大臣们惊慌失措,纪昀却机智地说:“此乃天降祥瑞,酒满则溢,象征着国泰民安。
”乾隆听后大笑,原本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
最后,我们来谈谈纪昀的历史评价。
纪昀在清朝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在文学、历史方面有着卓越成就,还因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的品质而受到后世的尊敬。
纪昀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通过以上几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纪昀在文学、政治等方面的才华和品质。
目录(篇2)1.纪昀的简介2.纪昀与《四库全书》3.纪昀的劝谏故事4.纪昀的文学成就5.纪昀的历史评价正文(篇2)纪昀,字晓岚,号春帆,清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于清朝雍正年间,历经乾隆、嘉庆三朝,终其一生致力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库全书今何在七大藏书阁故事多
四库全书今何在七大藏书阁故事多《四库全书今何在七大藏书阁故事多》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典籍的传承与保存一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而《四库全书》这部鸿篇巨制,无疑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与之紧密相连的七大藏书阁,更是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奇。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三百六十多位高官、学者编撰,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
它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这部巨著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
说起保存《四库全书》的七大藏书阁,那可个个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它们分别是北京紫禁城的文渊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以及江南的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
先来说说北京故宫的文渊阁。
它位于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坐北面南,阁制仿自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
外观为上下两层,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
阁前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桥。
阁内藏书甚丰,环境清幽典雅。
这里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既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又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文渊阁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但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始终熠熠生辉。
位于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则展现出了不同的风貌。
沈阳故宫本就是清朝初期的皇宫,具有独特的满族风格。
文溯阁建筑形式仿照了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外观两层,实为三层。
阁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阁内的彩画以冷色为主,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文溯阁的建立,不仅为东北地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也使得《四库全书》的影响力得以向北延伸。
圆明园中的文源阁,曾经是一处美不胜收的所在。
只可惜,这座园林在列强的侵略下惨遭焚毁,文源阁也未能幸免。
如今,我们只能从历史的记载和残存的遗迹中,去想象它曾经的辉煌。
文源阁的建筑风格独特,与圆明园的整体景观相得益彰,它所收藏的《四库全书》也曾是无数文人墨客向往的文化瑰宝。
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也是七大藏书阁中的重要一员。
关于纪昀的小故事
关于纪昀的小故事
(原创版)
目录
1.纪昀简介
2.纪昀与《四库全书》
3.纪昀的幽默故事
4.纪昀的劝谏故事
5.纪昀的历史评价
正文
纪昀,字晓岚,清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他生于清朝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中叶著名的知识分子。
纪昀最为人所熟知的成就是主编《四库全书》,这是一部汇集了我国古代诸多文化瑰宝的宏大文化工程。
在编撰过程中,纪昀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因此,人们又称他为“四库全书馆总裁”。
纪昀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更是一个富有幽默感的人。
相传,有一次纪昀为乾隆皇帝讲解《论语》,当讲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乾隆皇帝问纪昀:“这‘逝者如斯夫’是什么意思?”纪昀回答说:“这句话是孔子形容时光流逝得非常快,就像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流淌。
”乾隆皇帝听后十分感慨,称赞纪昀讲得好。
除了幽默,纪昀还以善于劝谏闻名。
在乾隆皇帝执政期间,他非常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因此,纪昀得以在皇帝身边为国家尽忠。
有一次,乾隆皇帝在游览江南时,发现许多地方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大肆修建楼台亭阁。
纪昀深知这其中的弊端,于是借用《论语》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劝谏乾隆皇帝要关注民生,不要过于注重表面工程。
乾隆皇帝听后深思,采纳了纪昀的建议。
在我国历史上,纪昀被誉为“文宗”,是清朝中叶文坛的领袖。
他不仅在文学、史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一位富有智慧、幽默感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四库全书》今何在?七大藏书阁故事多
《四库全书》今何在?七大藏书阁故事多路军七大藏书阁地图吴恕晴制图中国的藏书阁都与水有关,因为藏书最怕失火。
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名为《易经》中的“天一生水”之意。
乾隆年间,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第一本抄写本于1781年完成,计有经史子集3.63万卷。
此后一共抄写了7部,分别藏于“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和“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这些藏书阁取名也几乎都有“水”字偏旁。
但晚清及近代,中国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战乱不已,怕“火”的《四库全书》与藏书阁,也难逃焚毁的厄运。
迄今,《四库全书》只有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版本于世,令人感慨万千!不论阁、书俱在,还是书去阁空,甚或阁、书俱毁,这七大藏书阁的所在地,都是游人鉴古知今的绝好去处。
1、黑琉璃瓦顶的文渊阁在北京故宫文华殿后面,有一座黑琉璃瓦顶的建筑,在金碧辉煌的故宫中显得极为别致,它就是文渊阁。
清朝入主中原后,逐渐接受了儒家传统文化,乾隆皇帝在公元1773年下令编纂《四库全书》。
书未成之际,乾隆已在心中开始为藏书之所思虑良久:“凡事预则立,书之成虽尚需时日,而贮书之所,则不可不宿购。
”于是,他想到了江南藏书名楼天一阁,想到了明末北京故宫中毁于战火的文渊阁,那一瞬间,他好像寻找到了答案。
公元1775年,文渊阁在北京故宫动工兴建,次年完工。
在中国古代,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文渊阁琉璃瓦采用黑色寄予着藏书防火之意。
灰色的外墙,绿色的廊柱与雕花窗栏肃穆雅致,屋顶彩画绘着河马负书和翰墨卷帙,呈现一股淡然悠长的意境。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逼近华北,文渊阁内的《四库全书》开始了漂泊辗转的生活,至上海,抵蜀中,转南京,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如今,这套书已然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条纽带。
文溯阁2、沈阳故宫里的文溯阁文溯阁位于沈阳故宫,建筑格局与文渊阁一样脱胎于天一阁,修建于1781年。
文溯阁有“溯涧求本”之意。
乾隆在《文溯阁记》中说:“四阁之名,皆冠以文,而若渊、若源、若津、若溯,皆从水以立意”。
关于纪昀的小故事
关于纪昀的小故事【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纪昀简介2.纪昀与《四库全书》3.纪昀的幽默故事4.纪昀的劝谏故事5.纪昀的历史评价篇1正文纪昀,字晓岚,清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官至礼部尚书,是《四库全书》的主编之一。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的贡献,还以机智幽默的谈吐和丰富的故事传世。
纪昀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参与编撰《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纪昀在编辑过程中,严谨治学,力求真实,为保存和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纪昀以其独特的幽默和机智,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一则是“纪昀吃鱼”,讲的是纪昀在宴会上,面对一条无鳞的鱼,故意说:“这鱼没有鳞,肯定是假冒伪劣产品。
”引得在座的宾客纷纷认同,结果主人不得不换一条有鳞的鱼。
这个故事既表现了纪昀的幽默,也揭示了他关注民生、反对浮夸的精神。
纪昀在朝廷为官,敢于直谏,有许多劝谏的故事。
一次,乾隆皇帝欲在圆明园举行盛大的宴会,纪昀主张国家财政困难,百姓生活疾苦,不应如此奢侈。
乾隆表示同意,于是减少了宴会的规模。
纪昀的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得到了朝野的尊敬。
纪昀一生著作等身,除了参与编撰《四库全书》外,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书。
他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梁启超先生曾评价纪昀:“以文章风流,著称于清代。
”总的来说,纪昀是一个学识渊博、幽默机智的历史人物。
篇2 目录1.纪昀简介2.纪昀与《四库全书》3.纪昀劝谏乾隆帝4.纪昀为学严谨的故事5.纪昀的趣事篇2正文纪昀,字晓岚,清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对文学、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
后来,他因才学出众,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四库全书》的总纂修官。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包含了经、史、子、集四部,共计七千余种,三万余卷。
在纪昀的领导下,纂修官们历经十余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宏大的文化工程。
纪昀为这部书的完成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同时也展现了他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学术水平。
《四库全书》到底全不全
在故宫一片红墙金瓦 中只有它是黑色琉璃瓦 法 ,虽然真实的数字 只有 8 0 7 4间 ,但这其 顶? 古代只有 四库书 ,为什么乾隆偏偏加个 中的半间却是确有其事的 , 它就在文渊阁。
“ ”字 ? 全
文渊阁是中国古代皇家藏 书阁的典型代
《 四库全 书》 是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 的 表 ,反映我清代建筑艺术 的高超水平 ,怎么
宫 文 渊阁 的历史 。
直到乾隆年 间纂修 《 四库全 书》,文渊
阁终于在乾隆四十年 (7 5 17)动工兴建 ,并
书胜 地 。
文渊阁和 《 四库全书》 总是跟许 多故事 于第二年建成 ,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秘藏
联系在一起 。 为什么文渊 阁里会有半 间屋 子? 为什么 故宫房 间有九 千九百 九 十九 间半 的说
— —
O
文渊阁之名始于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建 然 屹立 。它 的名声传 到了乾 隆皇帝 的耳 朵 四库 都南京 ,在奉天 门的东 面建造文渊阁。明成 里 ,于是下令仿照天一 阁的规制 ,为 《 祖迁 都北京 ,北京 宫 中的文渊 阁也 随之建 全书》 修建专门的藏书楼 。
成。
清代 的文渊阁建筑仿 照天一阁 ,外观上
( 作者 :省政协 办公厅退体干部)
征稿启事
或 都文物》编辑部
本刊是成都市文管会办公室主办 的刊型 内部资料 ,创 刊于 18 年 ,是建 国以来我 93
省最早发刊的文物考古期刊。刊物设有 《 文物研究》 《 考古发掘》 《 锦城史话》 《 蜀中 探矗= i [ 》 海勾 《 收藏指南》 《 物百髭》 《 = 文 垂 福州揽 且》 《 生 法制建 《 保科 = 文 蠡 《 工作交沥 等十数个栏 目。为进一步提高本刊质量 ,不断扩大本刊 的影响 ,特面 向全省和全国征集稿件。
四库全书的故事
四库全书的故事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纸质图书总辑,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
它集合了大量的文献资源,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传统知识。
然而,这个厚重的文化遗产背后隐藏着许多故事,本文将为你讲述四库全书的故事。
四库全书,全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整理、保存古代文献而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编纂工程。
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经部总目提要》、《史部总目提要》、《子部总目提要》和《集部总目提要》。
这四部分分别收录了各个领域的著作,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等等,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文化遗产。
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始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历时十五年才最终完成。
为了编纂这部巨著,乾隆皇帝征集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并聘请了一批博学多才的学者参与其中。
乾隆皇帝本人饱读诗书,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希望通过四库全书的编纂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编纂的过程中,乾隆皇帝下令要求学者们恢复原貌,尊重原著,力求完整准确地展示文献的原貌。
对于一些残缺、失传的文献,他们进行了修复和整理,并且对于内容重复的著作进行了筛选。
通过这样的努力,他们构建了一个系统完备、内容丰富的文献总辑,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问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传统。
同时,它也为后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对学术研究的助力外,四库全书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编纂工作推动了当时印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字的传播和交流。
同时,它也为后来的科学知识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尽管四库全书是一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但是它的价值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利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四库全书的重视和研究程度远远不够,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逐渐衰退。
趣味的清朝民间故事
趣味的清朝民间故事 在清朝历史中,发⽣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下⾯是由⼩编为⼤家整理的清朝民间故事,希望⼤家喜欢。
清朝民间故事:纪晓岚智解“⽼头⼦”释危难 纪晓岚是《四库全书》的总编,经常为此书的编写抗严寒、冒酷暑。
有⼀年夏天的⼀个中午,纪晓岚在⽂津阁编书时,因天⽓太热,只得脱去上⾐,⾚膊袒胸上阵。
这时乾隆皇帝突然驾到,纪晓岚因脱得太光,想穿⾐已来不及了,便急中⽣智,钻到书桌底下藏起来。
不料他的举动早被乾隆帝发现,乾隆平时也爱开开玩笑,见此情景,就故意捉弄纪晓岚。
他向众⾂摆摆⼿,⽰意别说话,⾃⼰悠然⾃得地坐在书桌边看起书来。
这可苦了桌下的纪晓岚,时间⼀久,已是汗如⾬下,呼吸困难。
纪晓岚听到馆内寂静⽆声,便从桌下探出头来向众⼈问道:“喂,刚来的那个⽼头⼦⾛了没有?”话刚出⼝,转眼往上⼀瞅,天啦!只见乾隆帝端坐在桌旁,吓得他赶忙⼜把⾝⼦抽了回去。
乾隆闻听此⾔,把书掷于案上,⾯露愠⾊地说:“纪爱卿,休得⽆礼,快出来讲话。
”“⾂⾐冠不整,不敢见驾。
”纪晓岚在桌下回答。
“别的朕可赦你⽆罪,单单要你说明为何称朕为‘⽼头⼦’?有因则⽣,⽆因则死。
”众⼈⼀听这话,都为纪晓岚捏着⼀把汗。
纪晓岚急忙从座下爬出来,接过递来的外⾐穿上,然后跪地奏道:“万岁,‘⽼头⼦’三字实属⾂对您的尊称,并⽆丝毫⽆礼之处。
万岁您想,世⼈都称圣上为‘万岁’,这岂不是‘⽼’吗?圣上为万⼈之⾸”,这岂不是‘头’吗?圣上是天⼦,这不就是‘⼦’吗?这三字除了圣上,别⼈⽆⼀能亨⽤啊!”众⼤⾂听了这番解释,都长嘘了⼀⼝⽓,⽆不暗暗赞叹,乾隆听罢这通解释,怒容顿消,捻须含笑,⾼声说道,“纪爱卿,真乃淳于髡转世,朕赦你⽆罪。
” 清朝民间故事:阮元误认⽯头为宝物 阮元是清代有名的⾦⽯学家、考古学家,汪容甫是⼀位狂放的学者。
有⼀天,汪容甫决定捉弄⼀下考古学家。
汪容甫听说阮元正在编著《⾦⽯志》,搜集各种⾦⽯⽂物,于是他带了⼀块⽯头给他,那⽯头古⾊斑斓,细辨之下,隐约似有字迹,篆法奇古。
百尺宫墙少年心_名人故事
百尺宫墙少年心1922年4月1日,清逊帝溥仪计划举行结婚大典。
因为资金困难,皇室欲将一套《四库全书》以120万元卖给日本人。
消息传出,各界纷纷谴责,北大教授沈兼士等七人联名发出声明,指责清皇室此举不仅毁弃国宝,且为国民耻辱。
清室只好作罢。
乾隆时《四库全书》仅缮写七套,后有三套毁于战火。
此次皇室欲卖的是藏于紫禁城保和殿的一套。
刚过月余,卖书风波余波未尽,5月17日胡适意外地接到溥仪从紫禁城里打给他的电话,邀请他到昔日的皇宫里“谈谈”。
躲在紫禁城里的逊帝溥仪大概从报纸上读到了胡适的文章,在这之前,他的老师庄士敦向他介绍过提倡白话文的胡适博士。
于是溥仪读了胡适的《尝试集》和《胡适文存》。
与他读的四书五经不同,胡适的白话文果然让他有了一种新鲜的阅读感觉,他很想见识一下这位新派思想领袖的真容。
胡适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清室宣统帝打电话来,邀我明天去谈谈。
我因为明天不得闲,改约阴历五月初二去看他。
”五月初二是阳历5月30日。
在25日那天,胡适先去拜访了溥仪的老师庄士敦。
胡适与庄士敦当时都是北京一个国际团体“文友会”的会员,彼此相识。
胡适在25日日记中称:“我因为宣统要见我,故今天去看他的先生庄士敦,问他宫中情形。
他说宣统近来颇能独立,自行其意,不受一帮老太婆牵制。
前次他剪去辫子,即是一例。
上星期他的先生陈宝琛病重,他要去看他。
宫中人劝阻他,他不听,竟雇汽车出去看陈宝琛一次,这也是一例。
前次庄士敦说起宣统曾读我的《尝试集》,故我送庄士敦一部《文存》时,也送了宣统一部。
这次他要见我,完全不同人商量,庄士敦也不知道,也可见他自行其意了。
”庄士敦还告诉胡适,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少年溥仪,还让他牵线,在宫里接见英国的海军司令和香港的英国总督。
后来他对电话又大感兴趣,不顾内务府的反对,坚持在养心殿里装了一部。
他是翻电话簿,找到了胡适的电话,才有邀请他入宫之举。
溥仪当年已经17岁了,胡适认为他在思想与行为上已有了主见。
古代能言善辩的人的故事
古代能言善辩的人的故事1、老头子纪晓岚在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期间,在翰林院里上班.盛夏的一天,天气燥热,纪晓岚脱衣光背,伏案阅校稿样.一抬头,见乾隆皇帝朝这间屋子走来,来不及披衣服,又怕这样见皇帝是大不敬,于是钻入案下,拉上帷幕隐蔽起来.没想到,乾隆早注意到纪晓岚的举动了,他不动声色地走进屋中,示意惊慌失措的编辑们静下来工作.然后踱到纪晓岚的书案边,默坐无语.纪晓岚在案下龟缩多时,听屋内雅然无声,以为乾隆已经走了,便撩起帷幕,探出头来问道:“老头子走了吗?”乾隆听了,责怪道:“纪晓岚,你好无礼!什么是老头子?凭什么叫我老头子?讲不出理由来立即赐死!”编辑们都吓得面容失色.纪晓岚连忙钻出来,向乾隆施礼道:“皇帝称万岁,岂不为老?皇帝为国家元首,岂不为头?皇帝为真龙天子,岂不为子?‘老头子’乃简称缩写也.”乾隆听了,笑着说:好个能言善辩的纪晓岚,起来吧!朕赦你无罪.”2、盛东西有一年,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看到一个竹篮子,感到很新鲜,问纪晓岚道:“爱卿,这是什么东西?”“竹篮子.”“此物有什么用?”“盛东西.”乾隆沉默了一会儿,说:“为什么不叫盛南北呢?”纪晓岚略一思忖,说:“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金和木都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而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要是盛火篮子要烧掉,盛水必须漏掉,所以不能叫盛南北”.乾隆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3、不敢投水一次,纪晓岚和乾隆帝同游汩罗江.乾隆见这里是楚国大夫屈原投江自尽殉国之地,借机给纪晓岚出了个难题.乾隆问:“君要臣死,臣应当如何?”纪晓岚爽快地说:“臣万死不辞.“你是我的忠臣,我命你立即投江而死如何?”“臣领旨!”谁知纪晓岚走到船头,作投江状后,并没有跳下去,而是呆呆地自言自语一番,又返回跪在乾隆面前.乾隆责问道:“你既为忠臣,为什么不遵旨?”纪晓岚回答说:“臣正在投水,屈原从江中跳出来骂我说:‘纪晓岚你这小子,你要做千古罪人吗?当年我投江,是因为楚王昏庸.现今皇上英明,国家昌盛,你却要投江,你将当今英主比作何人?’皇上称臣为忠臣,臣岂能欺上诬主?所以不敢投水.”乾隆听了,眉开眼笑,说:“朕是和你开玩笑,起来吧!”4、真老乌龟宰相庆祝80大寿,为借机发财,到处发请帖,纪晓岚也在邀请之列.纪晓岚对宰相的这一行径十分不满,到寿辰前一天打发人给宰相府送去大红幛一个,上写“真老乌龟”四个大字.宰相看了大为恼火,第二天找到纪晓岚斥责道:“我并没有得罪你,你为何要写字来骂我,跟我过不去呢?”纪晓岚从容地说:“我并没有骂你啊!君为前朝老臣,年且80岁,是为‘老’;世世代代乌纱盖顶,是为‘乌’;自古以来,龟鹤齐名,都是高寿的象征.魏武帝是何等人物,尚且称颂龟为神龟,欣逢老相国寿辰,以此神物祝颂,当为不妄;‘龟’者,实实在在,当之无愧之意也.怎么说是故意跟大人过不去呢?”老宰相有苦难言,只得笑着说:“错怪你了,真对不起!谢谢你的一番好意!”。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小学生语文四库全书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小学生语文四库全书
小学语文四库全书作为把孩子带入文学世界的捷径,被誉为儿童文学界最重要
的典藏书库之一,也是当今中国小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精华贮藏。
该书包含了小学教学大纲针对年龄段的语文课程,把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培
养孩子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为基础,全面提升学习水平,以及提升少儿文学素养,艺术素养和品位涵养等目标为依据,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享受到文学的乐趣,更加全面地了解家国古今文化,特别是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该书以比较简洁的语言,系统而又详尽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学,涉及汉字古代
文如甲骨文、金文、楔形文、篆书、繁体字以及古金文,另外也注重提供少儿文学内容,倡导孩子们以讲述故事、参与独立思考、记叙表达、以及创新编织故事为出发点,去接受养育,学习探究语文的精髓,启迪他们的精神力量,激发孩子的潜能。
以上就是小学生语文四库全书为少年儿童提供的文学素养和教育能力培养。
小
学生语文四库全书不但可以提高孩子在学业上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也可以暗示孩子们一种文明礼仪,让他们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内心的温度,让他们懂得爱,体会到对美好事物的尊重,自然而然而让他们理解正确意见,这是一种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小学语文学习体验。
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
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1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一天,正值盛夏,打着赤膊坐在案前。
这时,乾隆突然驾到。
衣冠不整见驾就有欺君之罪,更何况纪晓岚这副模样!他慌得连忙钻进桌子底下躲避。
其实乾隆早就看到了,向左右摇手示意,叫他们别作声,自己就在纪晓岚藏身的桌前坐下来。
时间长了,纪晓岚感到憋气,听听外面鸦雀无声,又因桌围遮着看不见,闹不清皇上走了没有。
于是偷偷伸出一根中指,低声问:老头子走了没有乾隆心里又好气又好笑,故意喝道:放肆!谁在这里还不快滚出来!纪晓岚没法,只好爬出来跪在地上。
乾隆说:你为什么叫我老头子讲得有理就饶你,否则,哼纪晓岚答道:陛下是万岁,应该称老;尊为君王,举国之首,万民仰戴,当然是头;子者,天之骄子也。
呼老头子乃至尊之称。
那这根中指又算什么代表君,天地君亲师的君。
纪晓岚伸出一只手,动着中指说:从左边数起,天地君亲师,中指是君;从右边数起,天地君亲师,中指仍是君;所以中指代表君。
乾隆笑道:卿急智可嘉,恕你无罪!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2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
他是唐朝著名大诗人,他的诗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有“诗圣”之称。
杜甫的家庭是书香世家。
他的远祖杜预是晋代著名学者、军事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
在这样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咿呀学语时,母亲就教他背诵古代诗歌,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代乐府。
他记忆力特别强,一天能背几首诗。
不几年,胸中已装了几百篇诗文。
7 岁那年的一天,父亲教他背诵古代的赋,其中有“凤凰”之名。
杜甫早就听说过有凤凰鸟,但就是没见过,于是抬起头来问父亲:“凤凰鸟是什么样的?”父亲告诉他:“这鸟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为凤,雌为凰。
它头像鸡,颈如蛇,领似燕,背如龟,尾如鱼。
这种鸟不与其它凡鸟为群,是高洁的象征。
”杜甫听了深深地印在脑中,过了一会儿他对父亲说:“有志的人也应该像凤凰,对不对。
四库全书中鹅的故事
四库全书中鹅的故事四库全书中有一则《鹅》的故事:“扬州人张载,字子厚。
性嗜鹅,恒思所以得鹅而不可得者,终身不知其意。
”故事很简单:鹅从小就被他饲养在家里,长到成年了还未放归山野,他自己也没能领会到那种鹅群逍遥水间的境界。
从“日思夜想”来看,张载已经把鹅当作是朋友、伴侣和灵魂了;从对“想之不得”来看,他似乎又感觉到了什么,但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只好发出“求之不得”的慨叹!如果你认真读完整个故事,并且深入地去体味它,你将会明白,原来“求之不得”竟然是这样一种难受的滋味啊!大文豪苏东坡写过两首咏鹅诗:第一首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第二首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前面几句都比较容易理解,唯独最后一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让许多同学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正是苏东坡借物喻人,托物抒怀的手法。
鹅的羽毛洁白光滑,漂亮极了,但它总喜欢把头昂起来,挺着脖颈,伸直了腿脚,引吭高唱,神气十足。
这时候,谁要敢欺侮它,它便立即扑上去,毫不客气地啄咬对方。
由于鹅的叫声洪亮,远近皆闻,使敌人听见了胆战心惊,吓破了胆儿。
这样一来,别人再也不敢轻视它了。
第二首为“诗人有高趣,妙手偶得之。
”仔细品味,更加耐人寻味。
“诗人”指的是李白,“偶得之”三字透露出诗人创作本诗时的随意与巧合。
鹅虽然外形美丽,但却是凶猛异常的动物,它既善于鸣叫,又勇敢好斗,所以才给人留下了这般印象。
李白非常欣赏鹅的特点,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名誉,甘冒风险,亲口尝试喂食鹅肉。
结果呢?吃了一次亏,还有第二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鹅肉鲜嫩肥美,确实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这句话是对我们学生说的。
做任何事情,必须先弄懂道理,然后付诸行动,才算数。
假若连基础知识都搞不清楚,就盲目地开始工作或劳动,往往会造成失败乃至惨重损失。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新中国刚建立初期,国内条件艰苦,他带领团队研制导弹,需要测量各种参数。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五代史平话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五代史平话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五代史平话”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五代史平话十卷。
作者姓名已佚。
宋人编,元人稍做整理刊行。
讲史话本小说,分叙五代梁、唐、晋、汉、周故事。
梁、唐、晋、汉、周各分上下二卷,梁、汉俱缺下卷。
亦有脱佚目录者。
独《梁史平话》一卷从开天辟地讲起,对历代更替略加叙述,随后由晋至唐;对唐中叶引起五代局面形成的黄巢起义叙述稍详,以至朱温建立帝国。
虽无下卷,但可推知写到梁亡。
以下各卷均分叙五代兴亡更替故事。
各史开头叙述主要人物的出身和发迹经过,如黄巢、朱温、刘知远、郭威等,大多出于说话人口头创作,或根据民间传说和旧话本改编,用的是白话。
转入正文,则多半依据《资治通鉴》,多用文言。
全书历述五代盛衰始末,描写唐末政治腐败黑暗,再现封建割据者之间频繁的战争和动乱局面,对人民的痛苦和当时的民族矛盾亦多有反映。
也存在宿命迷信内容和对黄巢起义的毁谤。
说书人讲说《通鉴》,宋时书坊间已颇盛行。
《五代史平话》即按《资治通鉴》编年顺序,对其记载的历史内容有选择、有详略地加以节录和改写。
北宋崇宁、大观间已有专说五代史故事的说话人尹常卖,此书大约就是以说话人的口头创作为基础,经文人手增补而成的。
《资治通鉴》记事止于五代末,《五代史平话》结尾涉及宋初赵匡胤立国事,《通鉴》不载,《平话》似据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改写。
宋元平话是后世长篇章回小说之祖,故该书对研究宋元话本小说和中国小说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书所见最早版本是曹元忠于光绪辛丑(1901)发现的宋刊巾箱本(似已非宋原本)。
1911年,董康诵芬室有影印本。
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排印本。
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亦出版排印本。
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宋元平话集》,将该书收入,丁锡根点校。
文澜阁的故事
文澜阁的故事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藏书楼,仿宁波天一阁的结构,是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清朝乾隆皇帝酷爱文典,命人编纂了《四库全书》。
在编书期间,乾隆皇帝下令修建文澜阁,用来专门存放《四库全书》。
然而,在太平军攻入杭州后,文澜阁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丁申、丁丙两位兄弟在避难于西溪留下时,发现小摊贩用来包花生、瓜子的纸竟是《四库全书》的散页。
他们非常吃惊,查看了老板的包装纸,竟然都是《四库全书》的书籍,令人心痛。
他们拣出数十册被污损的《四库全书》,并派人潜入文澜阁,将残存的《四库全书》背走,运到西溪的枫木庵。
同时,他们四处搜集《四库全书》的散册、散页,共收集到8600多册。
但这只是文澜阁藏书的三分之一左右,两位兄弟决心补全缺失的部分,聘请100多人,从天一阁、卢氏抱经楼、汪氏振绮堂等藏书楼选择善本抄写,用了11年,抄书26000余册,将《四库全书》补全,并归还给文澜阁。
总的来说,文澜阁不仅承载着悠久的中华文化,还记录了丁氏两兄弟抢救和保护《四库全书》的感人故事。
在四库全书总目的史部总序中列举
在四库全书总目的史部总序中列举《四库全书总目》的故事可真有意思,特别是它的史部总序。
想象一下,古代的书院就像现在的图书馆,满墙的书籍,书香四溢,简直让人忍不住想翻个遍。
这部庞大的典籍,像是知识的宝库,各种文献汇聚一堂,简直就像一场盛大的文化派对。
你知道吗,康熙皇帝可是为了搜集、整理这些书籍,真的是下了不少功夫。
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咱们现在追剧,追得停不下来,恨不得一口气看完?说到史部,总序可真是个小亮点。
它的开头就像是朋友间的闲聊,带着点儿亲切感。
他开门见山,谈到了历史的重要性,真的是说得好啊!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咱们的过去。
你看,有些人把历史当成了教科书,觉得无趣,咳咳,其实那是大错特错!历史里的那些传奇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个个都精彩得很。
像是诸葛亮的智谋,刘备的情义,还有那些儿女情长,真的是让人百看不厌。
总序中提到的古今对比,像是调侃朋友,啊,你看现在的年轻人多有活力啊!历史里的那些老前辈,虽然人早已去,但他们的智慧却留在了字里行间。
哦,还有那些个书生们,读书读到天昏地暗,真是为了知识不辞辛苦。
其实嘛,咱们现在不也是在努力学习,追求梦想吗?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再说说书籍的分类,那可真是眼花缭乱,五花八门。
总序里提到的,像是“经、史、子、集”四个大类,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简直是个大杂烩。
你看,书就像是调味料,有的清淡,有的浓烈,给人不同的滋味。
历史书就像是汤底,浓而不腻,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而那些散文集,嘿,简直就是糖,甜得让人心情大好。
把这些书放在一起,真的是文化的盛宴,令人流连忘返。
总序里还提到,书籍能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的风风雨雨,让我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就是这么个理儿,过去的教训能让我们更加智慧,像是在玩游戏,打过的关卡才能闯得更远。
历史就像一位老爷爷,给我们讲述那些个精彩的故事,而我们正是那些好奇的小孙子,听得津津有味,真是乐在其中。
书编三绝的故事
书编三绝的故事
"书编三绝"是指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吴自牧所创建的书局,以其卓越的书籍编纂和印刷技术而闻名。
下面是与"书编三绝"相关的故事:
1.故事一:吴自牧的才华得到赏识在南宋时期,吴自牧是一
位文学才子,精通书法和文学。
有一次,他拜访了当地官员,并从书包中取出自己写的一部新作品。
官员看了吴自牧的作品后大为赞赏,认为他的书法与文章都是卓越之作,尤为了不起。
官员当即推荐吴自牧担任官方书局的编纂主管,以便他能继续发展和展示他的才华。
2.故事二:编纂《本草纲目》吴自牧在书编三绝的书局中,
参与了许多重要的书籍编纂工作。
他最著名的工作之一是参与编纂《本草纲目》。
这部巨著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草药学著作之一,包含了大量关于草药的分类、性能和用途。
在吴自牧的卓越编辑能力和印刷技术的支持下,这本书成为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故事三: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后来,吴自牧还被任命
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文集,包括了大量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综合性的重要体现。
吴自牧在总纂官一职上继续施展他的才华,领导了数百位学者和编辑人员,将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成这个巨大的文集。
这些故事展示了吴自牧作为书编三绝的重要角色,在南宋时期书籍编纂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他的工作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学术的保存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月下断肠人的书
月下断肠人的书
月下断肠人是一本经典古典小说,收录于《《四库全书》》,作
者不详。
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古代魏晋时期,讲述了一位才子吴景元
失去爱人的凄惨故事。
吴景元的爱人叫依娘,是一位仙女,在他偶遇的梦中看到了她,
当时他心动不已,立刻爱上了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娶她。
依娘也喜
欢上了他,每晚半夜都跟他说梦话,相处融洽。
可是,命运让他们难逃注定,因为吴景元是凡间,而依娘却属于
仙界,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终生的羁绊。
但是他们终究无法抗拒对方,
依娘伪装成凡间女子,和吴景元私奔,他们本以为就能永远终老在一起,但是结局却出人意料。
仙界的天官惩罚依娘,将她带回仙界,而吴景元还在云里。
他愤怒,在月下断肠,痛不欲生,决定前往仙界见依娘。
吴景元一路打拼,终于踏入仙界,但是他一转头,心碎了,原来依娘是仙界里的一株花,错过了牵绊,化做了无声的梦。
吴景元已没有期望,只剩下一片空虚
的心灵,失去爱人的痛苦,让他一次又一次流下了眼泪。
吴景元穿越回凡间,重返了苦苦等待的家乡,他把依娘的轮廓画
在画卷上,写下一行行伤感的诗句,回忆着依娘的一举一动,一声一句。
他终生都深深地爱着依娘,却永远没有再次见到她,这就是月下
断肠人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诏令、奏 议)、传记类(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 地理类(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 外纪)、职官类(官制、官裁)、政书类(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
• 工)、目录类(经籍、金石)、史评类。
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
1
2
3
4
5
征集图书
• 对进书有功者制定了奖励措施:奖书、题 咏、记名。
• 最终征书达一万三千五百零一种(内二百七 十二种重本)。
• 书籍来源:内府本﹐赞撰本﹐各省采进本 ﹐私人进献本﹐通行本﹐《永乐大典》本。
• 整理书籍的程序
初步的 清理甄
别
考订校 阅
提出意 见
决定取 舍
著录书 籍
• 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词集、词选、
•
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
列《总目》首卷当序
四库全书的不足
修书中的禁书、毁书活动
对于《四库全书》,乾隆帝并不仅将其视为文化事业,更将 之视为一项重大的政治运动,正所谓:“政事与学问非二途”。 希望藉此巩固统治,统一思想、文化,剪除异端。对于书籍 中凡有忌讳诞妄字句,或存在“毁誉任意,传闻异词,必有 抵触本朝之语”,一经查出,“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 人心而厚俗”,绝不听其潜匿流传,贻惑后世。 “审中国之大势而先据之,钳天下之口而莫敢号我以夷狄 也” 。
之先声。乾嘉学派对《四库全书》影响主要集中在反映这部丛书的主 旨、观点及其基本内容的《四库全书总目》。《总目》是集清代学术 之精华,总历代图书目录之大成的杰作。《四库提要》就是汉学思想 的结晶体。就这一点论,也可以说是:康熙中叶以来的汉宋之争,到开 四库馆而汉学派全占胜利”。 • 主张‘详为订辨,巨细不遗’。 如《经部总叙》开篇就有这样的直
• 永乐大典的辑佚:其有实在流传已少,其书足资启墉后学,广 益多闻者,即将书名摘出。其中有书无可采,而其名未可尽没 者,只须注出简明略节,以佐流传考订之用”, 而“本系现在 通行及虽属古书而词义无观点要者”则“不必再行采寻。
• 戴震—《算经五书》邵晋涵—《旧五代史》
• 《永乐大典》的辑佚取得很大成果。《永乐大典》原一万一千 九十五册,每十册为一函,共有一千一百余函。翰林三十人, 匀派分阅,每人约阅三百七十册。“编辑结果,得书五百十四 部,著录者经七十部、史四十一部、子百一部、集百七十四部、 共三百八十六部;存目者经九部、史三十八部、’子七十一部、 集十部,‘共一百二十八部。
屈大均诗文及雨花台衣冠家案 徐述夔《一柱楼诗》案 “明朝期振翩,一举去清都”
四库全书的复校
• 内府四阁的两次复校 • 汪中一人之力,竭数年之功,遍校三阁全
书,其功劳自不可没、。 • 处罚相关人员 • 李清著作撤毁
小贴士:校勘的知识 目的、方法、条件。
四库全书的贮藏
四库建制:内廷四阁均采 取明二层暗三层的 “偷 工造”法。
抄写稿本
• (一)誊录人员来源 • 四库馆最初采取“保举法”, 但保举法行之不久,即弊
端丛生。于是,誊录遂由保举改为当堂考察择取。 (二)缮写情形——体例、字数、考成 选用浙江上等开化榜纸。所有缮写各书,均先录提要,次 抄正文,“每卷首行写‘钦定四库全书卷几万几千几百几 十’,下注‘经部’、‘史部’字样,次行方写本书名目 卷次”。每页板心也一一题写“钦定四库全书”,其下分 别注明书名、卷数、页数。 设置“稽核字数考勤簿” “每人每日写一千字,每年扣去 三十日为赴公所领书交书之暇,计每人每年可写三十三万 字” ,“五年共限写一百八十万字”。 遵照“各馆五年议叙之例” 五年期满议叙授职
校订
• 四库总裁制定《功过处分条例》 校出错讹更正之处应附载卷末也。 翰林院、内阁、国子监等衙门遴选六十人充 任,责成他们“详滇校勘”,凡缮本书籍有 潦草错误之处可随时予以驳换更改。所校书 籍汇齐后,“即交总裁‘总阅等抽阅呈进”。
• 编纂体裁: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 书)、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训话、字书、韵 书)。
白:“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守仁之末派, 皆以狂禅解经之类),空谈臆断,考证必疏。于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抵 其隙”。
• 郭沫若先生:“今之崇尚考据者,指乾隆、嘉庆时代诸考据大家而言。 平心而论,乾嘉时代考据之学颇有成绩。……欲尚论古人或研讨古史, 而不从事考据,或利用清儒成绩,是舍路而不由。就稽古而言为考据, 就一般而言为调查研究,未有不调查研究而能言之有物者” 〕。
书馆 • 翰林院底本——被义和团烧毁
• 《四库全书》是对我国清乾隆以前历代典籍的全面总结 和系统整理,在我国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 当时,而且对以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纂 修《四库全书》保存了大量重要的历代典籍,并直接推 动了清代考据学的发展,从此,中国传统学术真正进入 到一个全面总结的整理阶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 遗产。《四库全书》的纂修和《总目》的刊行,还促进 了目录学的发展,使清代目录学空前发达,各种官、私 修目录数量猛增。《四库全书》的巨大成就,对丛书的 刊刻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掀起了刊刻丛书的热潮。在乾 隆以前的五百年,各类丛书总计不过四百种左右,而乾 隆以后至清末一百多年的时间中,丛书总数竟达上千种。 时至今日,《四库全书》对当前学术和文化的发展仍然 有重要的影响。
四库全书的相关书籍
• 《四库全书荟要》 • 《四库全书总目》 • 《四库全书考证》 •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 《禁毁书目》
《四库全书总目》
•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对作者情况和书籍内容作 简要介绍 ,“条其篇目、
撮其指意’’, 以供皇帝了解。 而校办各省进呈书籍,除 是正文字、别白得失外·, 也要“辨章学术,考镜.源 流”,对书籍的真伪、价 值作出判断.。
•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 (推步、算书)、 术数类(数学、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 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艺 术类(书画、琴谱、篆刻、杂
• 技)、谱录类(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杂家类(杂学、杂考、杂说、杂品、 杂纂、杂编)、类书类、小说家类(杂事、 异闻、琐语)、释家类、道家类。
续修四库全书
• 阮元——《宛委别藏》 • 《续修四库全书》工程从1994年开始启动,
历时8年,到2002年4月完成了全部1800册 的编纂出版工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
• 创作环境、编纂者、内容等方面 • 《四库全书》-惠君 《百科全书》-惠民 • 十八世纪的法国拥有多个社会核心,多种思想在交
四库全书的故事
—— 盛世修文
修书之缘由
• 《四库全书》就表面而 言,有三大原因。周永 年先有《儒藏说》,提 倡集合儒书,与道藏鼎 足而三,一因也;乾隆帝 继下诏求遗书,令直省 督抚学政搜集名著,汇 送京师,二因也;朱筠、 王应彩复奏请校办《永 乐大典》,主张择取其 中散片,各自成书,三 因也”。此为学者们之 共识。
在书册装祯形式上,全书 一律采用包背装。
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 部蓝色,集部灰色。
北四阁:紫禁城文渊阁 (乾隆四十六年)、圆明 园文源阁、盛京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乾隆四十九 年)
南三阁:扬州文汇阁、镇 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 (乾隆五十二年)
四库全书与乾嘉学派
• 四库馆就是汉学家大本营(纪昀、翁方纲、王念孙、姚鼐等) • 汉学之勃兴,是《四库》编修之文化基础;“儒藏”之提倡,是“开整套行之有效的刊印程 式,所谓“刻木有法, 藏皮有具,排校有次”。
乾隆有诗“今更有胜于 古所云者,第活字版之 名不雅驯,因以聚珍名
之而系以诗”。
四库全书的历史变迁
• 文渊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文溯阁——藏于甘肃图书馆 • 文源阁——被英法联军焚毁 • 文津阁——藏于国图 • 文宗、文汇阁——被太平军焚毁 • 文澜阁——(丁申、丁乙)现藏于浙江图
互碰撞中寻求新的突破,在躁动中蕴含着生机。此 时的法国己经初步完成了近代知识体系的构建,新 的生产力要素要求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建立一 个完备的学科体系。在十八世纪的中国,无论在政 治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域都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 朝廷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居于统治地位, 文字狱等思想文化上的高压政策使中国呈现一派死 气沉沉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