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保护利用考核评价指标的思考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1. 自然资源利用指标在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土地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
这包括土地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壤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利用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土地的地形地貌、水资源供给情况、气候适宜度以及土壤肥力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2.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情况、土地利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3. 社会经济效益指标除了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这包括土地利用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土地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以及土地利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等指标。
二、评价方法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描述和解释,以及土地利用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综合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
这种评价方法注重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能够全面了解土地利用的影响。
2. 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能够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指标来量化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更加客观地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性关乎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在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土地资源保护的基本实践目标应当落实在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方案设计,通过采取现有土地资源的因地制宜配置实践思路来防止存在土地资源的粗放浪费,整合城乡建设用地以及农用耕地的土地资源。
保护土地资源的侧重点就是要严格防范破坏土壤生态体系以及污染土壤环境的后果发生,运用规范化的实践措施来维护土壤自然生态的系统良好平衡。
由此能够得知,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目前必须要采取高效利用以及规范保护的举措,旨在防范土地生态污染的安全风险因素,健全针对现有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制度。
土地资源保护的现行法规制度需要得到切实的完善,结合土地资源的使用过程需求来开展综合性的土地生态保护。
1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必要性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保护在我国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具有显著必要性,根源就是土地资源构成了城乡社会赖以实现各个行业领域发展的物质资源基础。
城乡社会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种植业的全面发展、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行等都必须依靠于现有的城乡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提供了城乡民众赖以实现正常生存以及生产发展的必要物质支撑。
当前阶段的我国土地资源整体上具有紧缺的发展趋向,土地荒漠化以及土壤生态破坏等资源粗放式利用的严重弊端正在日益突出[1]。
土地资源本身具有可再生的资源循环使用特征,但是遭到过度污染以及人为开垦的土地生态体系就会很难实现短期内的再生利用,进而造成了人类正常生活以及各个领域生产活动的阻碍影响。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我国目前针对日益稀缺的土地生态资源必须采取综合性的保护利用措施。
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工作需要按照现行法规予以严格地实行,从而做到了有效防止以及杜绝土地遭到过度开垦污染的后果。
土地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模式应当得到完善地建立,侧重于解决当前阶段时期的农用耕地土壤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固废污染等安全隐患问题。
2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目前实施问题2.1 耕地流失问题耕地流失的土壤生态破坏问题长期困扰着农业生产的开展实施,并且对于城乡现有的土地资源良好分布平衡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对国土空间进行全面整治的成效进行评价的一套指标体系。
全域综合整治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国土空间进行综合性的整治,包括土地利用、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整治。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旨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绩效,全面评价国土空间整治的成效。
一、土地利用方面的指标1.土地利用的合理程度:评估土地利用是否合理,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的科学性和土地利用强度的适度性。
2.土地资源的保护:评估土地资源是否得到保护,包括农用地的保护、耕地面积的稳定等。
3.土地利用效益:评估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等。
二、城乡规划方面的指标1.城乡规划的完备性:评估城乡规划的制定是否全面、合理,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乡村规划等。
2.规划实施的效果:评估规划实施的情况,包括规划的落地情况、规划的实施程度等。
3.城乡一体化程度:评估城乡规划的整体效果,包括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城乡功能的融合等。
三、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1.生态环境保护:评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态保护地的建设等。
2.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评估自然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包括水资源的利用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3.环境污染治理:评估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水体污染物的处理等。
四、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1.经济增长:评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等。
2.城乡收入差距:评估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程度,包括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消费水平的提高等。
3.就业率:评估就业率的提高情况,包括城镇就业率的提高、失业率的降低等。
五、社会发展方面的指标1.社会稳定:评估社会稳定程度,包括治安形势的好转、社会秩序的稳定等。
2.公共服务水平:评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情况,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评估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评估在现代社会,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因此有效地管理土地资源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评估是确保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进行评估,并探讨该政策在实践中的优缺点。
一、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背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利用和使用决策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国情、环境和经济因素,并以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二、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重要性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可以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其次,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可以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最后,公平公正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可以解决土地权益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三、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评估方法针对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评估,可以综合考虑政策的目标和效果,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
首先,可以对政策目标进行评估,检查其合理性和针对性。
其次,可以通过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土地利用效率、资源保护情况、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指标。
最后,可以对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考虑政策对经济社会的长期影响。
四、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评估的优势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评估具有如下几个优势。
首先,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评估可以提供科学依据,为政策的修订和决策提供参考。
最后,评估可以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五、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评估的挑战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评估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首先,评估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经济数据等,因此数据的可靠性和时效性是评估的关键。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土地整理是指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或城乡建设中,对土地进行调查、测量、规划、整理、开发、改善和利用的过程。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政府和农民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规划。
本文将对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进行浅谈。
一、资源评估方法1. 土地资源调查土地整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
这包括土地的地貌、土壤、水文、气候、植被等情况的调查。
通过调查获取的信息,可以为后续的土地规划和整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 土地质量评价针对不同土地类型,可以采用土地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评估。
土地质量评价是指对土地的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土壤肥力、排水情况、坡度等指标的评价。
通过土地质量评价,可以确定土地的适用性和发展潜力,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生态环境评估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生态环境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土地整理规划中科学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 土地增值评估土地整理后,土地的使用价值往往得到提升。
可以采用土地增值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后的土地增值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对土地价值的提升程度,为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2. 投资回收期评估土地整理项目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因此需要对投资回收期进行评估。
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额转化为收益所需要的时间。
可以采用投资回收期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进行评估,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投资决策的参考。
3. 社会效益评估土地整理项目不仅仅对土地本身产生经济效益,还会对周边社区和农民产生社会效益。
可以采用社会效益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对周边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评价方法
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一、土地利用评价的重要性。
1.1 土地啊,那可是咱的命根子。
土地利用评价就像是给土地做一个全面的“体检”。
它能让我们知道这块地到底适合干啥,是盖房子、种庄稼,还是搞绿化。
这就好比我们找对象,得先了解对方的脾气秉性,才能知道合不合适过日子。
1.2 从大的方面说,合理的土地利用评价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发展规划。
要是评价没做好,那可就乱套了。
可能把该种粮食的地拿去盖工厂,到时候粮食不够吃,那可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得不偿失啊。
2.1 首先就是经验判断法。
这方法简单得很,就像咱老一辈人看天种地一样。
那些有经验的老农,看一眼土地的颜色、质地,就能大概说出这块地适合种啥。
比如说,黑土地肥沃,种啥都长得好,这就是经验。
但是呢,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毕竟经验有时候也会“看走眼”。
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只靠经验有时候就跟不上趟了。
2.2 再就是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这就好比给土地打分,把土地的各种因素,像土壤肥力、地形地貌、水源情况等都考虑进去。
每个因素都有一定的分值,最后加起来看总分。
就像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不能只看一门课,得综合起来看。
这种方法比较全面,但是也比较复杂,需要收集很多的数据。
有时候数据收集不全,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评价的结果也就不那么准确了。
2.3 还有土地潜力评价法。
这是从土地的潜力出发,看看这块地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
就像一个人有多大的本事还没使出来一样。
比如说一块地现在种的是普通的农作物,通过土地潜力评价,发现它其实可以种一些更有价值的经济作物。
这种方法能让我们更好地发挥土地的价值,不至于让土地的潜力“明珠暗投”。
三、如何做好土地利用评价。
3.1 数据收集要全面准确。
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地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好。
数据要是不准确,那评价结果肯定也是错的。
不能“敷衍了事”,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
3.2 评价标准要因地制宜。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情况,不能“一刀切”。
比如南方的土地和北方的土地就有很大的差别,评价标准就得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及对策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及对策【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作为一个公共的服务部门,其在市场经济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与其他业务主体一样也需要绩效评估,作为评价政府部门业绩的工具——政府绩效评估程序,最近在我国受到各级政府影响广泛。
但是,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对于较低层级的政府部门员工来说,原来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意改革大大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绩效评估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府绩效改革对策。
【关键词】政府绩效意义对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关注西方绩效评估的应用与发展。
在市场经济转型期,我国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在政府绩效评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与其他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来比,差距甚远,无论是在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应用实践方面。
所以,我们应该抓住经济转型的大好机遇,大力探索适应于我国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机制,推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观念的改革,对我国政府实践的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绩效评估的重大意义1、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主要起到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而绩效评估是保证政府部门实现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手段,在评估过程中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起到了监督作用。
督促政府部门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督促做好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工作,督促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最终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使政府工作的阳光化、透明化政府部门的低效率归根到底是政府行为不透明,人民大众普遍感觉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没有公平对待每个人。
在政府绩效评估理论指导下,一切以向人民大众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出发点,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的管理理念。
同时,政府绩效评估也加大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有利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浅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浅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摘要】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指标选择不合理、评估标准不科学、数据采集方法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优化指标选择、建立科学评估标准、规范数据采集方法等改进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和决策依据。
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促进地方政府的良性发展和提高政府的绩效水平。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问题、改进对策、优化指标选择、评估标准、数据采集方法、科学、规范、总结评价、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对地方政府工作情况进行定量化评估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政府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指标选择不合理,有的指标过多而有的过少,无法全面反映地方政府的工作情况。
评估标准不科学,有的标准过于主观而有的过于普遍,不能客观评价地方政府的工作。
数据采集方法不规范,导致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进对策来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这一部分将重点阐述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为后续探讨改进对策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行评估体系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重要的思路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改进对策,包括优化指标选择、建立科学评估标准以及规范数据采集方法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对策的深入研究和讨论,有助于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土地资源的评价与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的评价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产,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作为有限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评价和合理利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土地资源评价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和划分,以确定其在不同用途上的适宜程度,从而为土地利用和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土地资源的评价可以从土地质量、利用功能、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
首先,土地资源的评价应从土地质量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土地质量是决定土地适宜用途和开发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质量的土地拥有较好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适宜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等各类用途。
而质量较差的土地往往受到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有效利用。
其次,土地资源的评价还涉及到土地的利用功能。
不同类型的土地有着不同的利用潜力和功能要求。
比如,农田土地可以用于粮食生产、农业种植和农牧业养殖等,而城市用地则可以用于居住、商业和产业发展等。
合理根据土地的利用功能进行评价和规划,可以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
同时,土地资源评价还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评价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
保护水源地、森林、湿地等生态重点区域,限制或调整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评价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内容。
评价土地资源是为了指导其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在农业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推广科技创新、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式来实现农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城市建设方面,可以推广绿色建筑、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来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制定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
浅谈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思考
浅谈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思考摘要:在2014年初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姜大明部长提出了“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定位。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严格按照部党组的要求,认真履行新的职责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工作,主动作为,重点工作不断取得了创新突破。
关键词:国土资源;保护;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大主题,是国家的大战略,是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造了让世人震惊的中国速度。
同时,我们在资源环境等方面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牺牲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
从根本上转变资源粗放利用方式,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近几年来,辽宁省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方面,一是建立完善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监管体系。
2012年,制定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五项制度: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建设用地评估制度,用地竣工验收制度,建设项目实地监管核查制度,建设用地效益考核评价制度,有效地实现了建?O用地批、供、用、补、查全程监管。
目前,这五项制度已成为全系统的常态化工作。
二是全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利用。
在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清理利用批而未用土地512平方千米的基础上,近期大力开发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共盘活存量用地75.4平方千米。
三是建立节约集约考核评价体系。
我省通过建机制、强监管、正向激励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断取得新成效。
辽宁省综合供地率为77.8%,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率为44.2%,位居全国前列。
在矿产管理方面,我们重点采取了压缩“五小矿山”数量,促进矿山规模开采;加强矿产开发“三率”监管,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举措。
这些措施,总的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在以下几方面,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力度需要持续加大。
浅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浅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全面了解自身的工作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升级,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也逐渐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管理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当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目前在实践中,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指标设置过多、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指标和考核结果脱离实际情况等。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精简指标体系,优化指标设置,提高指标科学性和客观性,强化指标与实际情况的关联,从而确保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地运作。
本文将就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展开深入探讨,希望通过提出建议,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问题一直是制约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现有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不仅有助于揭示问题本质和症结,更有利于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
本研究将有助于引起社会各界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问题的关注,推动改革与完善,为提升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以及对改进对策的研究和提出,本研究旨在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路。
2. 正文2.1 现有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衡量政府工作表现和效率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指标设置过多、指标体系臃肿是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各部门各地区对绩效评估的理解和需求不同,指标设置过多导致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庞杂繁琐,既增加了评估成本,也使得评估结果难以准确反映政府绩效。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与优化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与优化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资源之一,其合理利用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与优化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评估和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生产潜力,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方法与指标出发,探讨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与优化策略。
一、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方法与指标1.1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方法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主要方法。
定性评价主要是以经验判断和专家经验为依据,评估土地的利用效益,此方法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但是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定量评价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集实地数据等手段,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各种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客观评价。
1.2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考量。
常用的指标包括土地平均产值、土地利用率、农田灌溉率、土地肥力等。
经济效益方面,考察土地的产值和利润,可以通过计算单位面积产值、土地租金等指标来评价。
社会效益方面,关注土地利用对农民收入、就业率等社会指标的影响。
生态效益方面,考虑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保持能力、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二、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与优化策略2.1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策略土地利用效益评价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评价中要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考察,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注意不同土地类型和地区在评价指标上的差异性,因为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及资源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评价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参考相关政策和规划,确保评价与国家发展战略的一致性。
2.2 土地利用效益优化策略土地利用效益的优化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和具体情况来确定调整措施。
在经济效益方面,可以采取技术改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和产值。
生态功能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态功能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生态功能区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政府在生态功能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绩效评估是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生态功能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对生态功能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研究,以期为生态功能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提供参考和指导。
1.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在生态功能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常常出现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迎合上级的要求或者为了政绩考核的需要,随意确定评估指标,导致评估结果失真,无法客观反映政府的实际工作成效。
这样的绩效评估,不仅无法真实反映政府的工作情况,还可能误导政府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2.评估过程不透明生态功能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常常不够透明,评估标准和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在评估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核实的数据和信息,评估结果难以让公众信服。
这样的评估结果,不仅难以起到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作用,还可能增加了地方政府对评估结果的怀疑和不满,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舆论抨击。
3.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
为了应付上级的考核和突出政绩,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指标的完成,忽视了生态功能区本身的特点和实际需求。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存在,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甚至损害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4.评估结果利益输送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中,评估结果往往被用来进行利益输送,甚至涉及腐败问题。
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者地方利益,可能通过操纵评估结果来获取政策支持、项目资金或者其他资源,甚至利用评估结果进行权力交易和利益分享。
这种利益输送,不仅破坏了政府的公正性和廉洁性,也损害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利益。
三、对策研究1.科学设置评估指标生态功能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应当科学合理,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生态功能区的实际情况。
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国土资源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LAND&RESOURCES26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工作管理主要工作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化以及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预算绩效管理对资金的产出和预算更加关注,有效的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对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及节约公共支出成本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国土资源预算的效益,让资金得到更好的使用。
一、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绩效管理观念未建立在实际性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单位对绩效管理工作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对绩效预算管理的评价也没有深入的认识。
大部分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将工作重点放在预算申报、项目争取以及预算的执行上,并没有对财政支出的效益和效果进行关注。
一些单位单纯地认为预算就是简单的通过财务部门的报告,然后提交即可,这些和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的关系不是非常大,因此工作不到位。
2.法律法规在制度上不完善很多法律法规缺少针对性,并设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和可实施的工作规程。
在当前的工作过程中,我国目前所出台的法律没有涉及到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条款,因此此项工作的权威性不是非常大。
国土资源预算绩效执行的15号文件当中缺少相关的配套管理办法,对于具体如何操作也没有提到。
例如,在目标的填报以及定期报告和整改反馈当中都没有体现出具体的细则。
3.绩效目标指标设置不完善目标的编报和审核在整个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当中属于重点和难点,目标的编报以及审核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性内容。
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同的人员对这些指标内容的理解并不是非常透彻,并且理解也不到位,并不了解具体指标出在哪里,不了解目标如何细化。
在指标的设置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指标标准值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就不能对不同年度的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表达,很多专家在审查时也不能提供可供参考的标准值,没有对此进行对比。
有些单位为了避免出现达不成目标的情况,会将指标压低,这样就会导致预算绩效目标的填报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乐清市国土资源局 朱淑贤国土资源GUANLIYUANDILAND&RESOURCES27管理园地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不能真正地实现应该有的作用。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研究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研究摘要:我国幅员辽阔,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的越来减少,土地资源供求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
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现有技术框架内开发和利用,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储备。
最近,随着生产力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资源的密集开采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土地开发造成了一系列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退化、土壤盐碱化、土壤侵蚀和农田减少等问题相继出现。
到2020年,土壤流失面积为269.2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8.15%,较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9.776×106km2,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土地开发得到了有效管理。
关键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现状;引言土地管理是指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对我国土地进行监管,确保土地合法开发利用的综合措施。
相关部门需要依据我国土地法规和标准来明确划分地界,明确土地的所有权;需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土地开发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浪费以及紧缺等问题日益严重。
大部分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既没有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工作,也没有针对土地利用制订详细、合理的规划,导致土地的利用率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土地资源利用评价内涵土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从自然属性的角度来看,土地提供了承载世界万物、滋养植物以及储存各种资源的功能,其具有位置固定、面积有限、资源多样性等特点。
从社会属性来看,土地提供了人类居住的场所,不同环境下的土地资源,孕育着不同的社会文明。
同时,土地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维持人类的延续,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然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在消耗土地资源。
从土地有限性的自然属性来看,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无休止地开发会导致宝贵的土地资源枯竭。
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意识,科学、合理地开发、整治、利用土地资源,增强土地资源和环境资产的合理配置,在空间上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和承载能力,在时间上保持土地利用的延续性,在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资源利用价值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资源的破坏,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达到土地资源永续开发的目的。
土地环保建管工作考核意见
土地环保建管工作考核意见近年来,土地环保建管工作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如何评估和考核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已经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国家对土地环保建管工作考核的要求出发,分析土地环保建管工作考核的方法、问题和建议。
一、国家对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考核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必须严格履行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职责,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国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标准和指标,包括: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整理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率、土地保护指标、土地污染防治指标等。
同时,国家还规定了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考核机制,主要包括政府考核、社会监督和企业自查等。
政府考核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对本地区的土地环保建管工作进行定期考核,以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社会监督是指公众对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督促和监督,以确保土地环保建管工作公开透明、真实可靠。
企业自查则是指企业对自身的土地环保建管工作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估,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土地环保建管工作考核的方法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考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考核方法和手段。
根据不同的考核对象和目的,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考核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目标考核法目标考核法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和目标,对土地环保建管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科学地反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是政府考核和企业自查的主要方法。
2.过程考核法过程考核法是指对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和考核,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资源配置、实施效果等。
这种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一些关键问题和不足之处,对政府考核和社会监督有着重要的作用。
3.结果考核法结果考核法是指对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结果进行评估和考核,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保护指标等。
这种方法能够反映土地环保建管工作的最终效果和成果,是政府考核和企业自查的重要依据。
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优化
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优化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的评价和利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土地作为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利用,成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土地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土地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土地资源评价,可以对土地的质量和价值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为土地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标准包括土地的生产力、社会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对土地的可利用性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判断。
同时,科学的土地资源评价还可以揭示土地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布局提供重要参考,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其次,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需求的增长,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传统的单一功能利用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而多功能和综合利用模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包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强土地的综合功能和发展土地的产业链条等多个方面。
例如,合理规划城市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土地的浪费;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将农田转化为旅游景点,既保护了农田资源,又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农田的产出效益。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土地资源评价和利用优化也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土地资源评价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可持续性。
在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重视生态保护,避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注重保护绿地和湿地等生态功能区,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容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发展绿色农业、推广生态承包等措施也有助于提高农田的生态环境功能,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原因与建议
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原因与建议高永臻【摘要】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尚待健全、评价结果应用水平不高、绩效目标填制存在困难等方面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投入式预算管理方式还没有根本改观、公共产品产出与企业产出效益有着本质不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自己独有特点等。
建议: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绩效理念;完善管理制度体系;融合预算绩效和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分类细化、补充制定预算绩效目标指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指标库;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强预算绩效信息平台建设。
%Firstl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short of ifrm notion, poor management system, no sound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low level of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result, and some dififculties in performance targets iflling are the major problems that we face in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then it argues that the reasons behind these problems lie in the fact that: there has been no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traditional way of budget management;public product output differs fundamentally from the output and economic beneifts of enterprises; the work of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still on the groping stage; and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work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n account of thi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we must ifrmly establi sh the performance notion, that is: “if money is spent, the beneifts must be obtained; if no beneifts, there must be accountability. Furthermore, we must impro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egrate budgetperformance with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eanwhile,goal index of budget performance need to be supplemented and formulated on the basis of classiifcation and reifnement. A sou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a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library must be established. In addition, we must enhance our efforts to apply the results of budge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s well as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国土资源;问题;原因;建议【作者】高永臻【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1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保护利用考核评价指标的思考2010-06-04 | 作者:陈志刚蒋美生| 来源:国土资源情报| 【大中小】【打印】【关闭】摘要:从重庆市和四川省的实践情况看,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考核评价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国土资源保护利用绩效,既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现实需要,更是历史的必然。
按照分类分层次考核评价的原则,有关指标按约束程度可分为责任指标和评价指标,按作用大小可分为核心责任指标和参考指标。
对土地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可从耕地保有量、违法用地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面积等责任指标入手。
对地矿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可以从违法勘查开采发生率、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率、国家投资地质勘查项目完成率、矿山安全事故伤亡率等责任指标入手。
关键词:土地矿产保护利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地方政府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和动力,她关系着国计民生。
国土资源的稀缺性迫切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的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责任制,以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
按照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的要求,建立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考核,既是现实需要,更是历史的必然。
如何建立其考核指标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在商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并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座谈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对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供参考。
一、指标设定的原则(一)重庆市(l)系统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所设指标涵盖调控、监管、保护和利用等主要方面,同时针对考核评价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特点,指标不宜过多,设置若干核心指标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另设若干参考指标作为补充:(2)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所设指标尽可能具有科学性,能够科学、合理、公正评价政府及部门的绩效,同时指标可采集、可量化、易操作。
(3)分类分层次考核评价的原则。
对政府与部门分层次设定考核评价指标。
按约束程度分为责任指标和评价指标,按作用大小和可操作性又分为核心指标和参考指标。
(4)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总结重庆、四川等地的现有做法,在搞好继承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指标的建议。
同时注意借鉴国外一些做法。
二、各地已有做法的借鉴1.对区县政府的考核指标除按照国家规定层层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面积3项指标外,另外设置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和农村土地集中经营率2项指标。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从2004年起,重庆市政府用该指标作为考核区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20项指标之一。
具体方法是,用本年度单位城镇建设用地的GDP值除以L一年度单位城镇建设用地的GDP值,所得的比率作为评估用地集约水平高低的依据。
2005年重庆市每平方公里城镇土地GDP值为2.51亿元,2006年为2.77亿元,2007年为3.05亿元。
农村土地集中经营率:从2007年开始,重庆市委组织部在对全市主城9区以外的31个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中,将农村土地集中经营率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所谓农村土地集中经营率,是指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中人均经营承包耕地5亩以上的面积,除以总承包耕地面积所得的比率。
2.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考核指标指标共6项。
2007年的具体考核指标为:实施基本农田整理2万公顷,补充耕地5667公顷,补划基本农田5000公顷,查处违法用地结案率85%,查处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结案率达85%以上,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和采矿权价款1亿元。
(二)四川省四川省是以省政府与市(州)、扩权县(市)政府签订耕地保护暨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的方式进行考核的。
2008年考核目标分为工作目标和保证目标两类。
工作目标包括以下11个方面:①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②依法按程序保障符合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③加强土地供应管理,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④严格执行《四川省地质勘查规划》,营造良好的地勘投资环境,积极支持地质找矿,促进找矿取得重大突破;⑤大力推进“金土地工程”;⑥实施红层找水打井工程;⑦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⑧认真抓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力落实经费保障;⑨完成矿产资源补偿征收入库,编制完成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完成本行政区域内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工作,组织开展矿山资源储量核查;⑩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积极支持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工作;⑩市(州)、县(市、区)依法征收、缴纳、使用和管理国土资源专项经费,确保中央、省投资项目资金安全。
保证目标有4项。
对各项目标,确定了量化指标及考核权重。
按照2008年4月印发执行的《四川省市(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省政府每年对市(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列入对市(州)的综合目标考核。
考核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面积与质量。
考核结果列为市(州)政府第一责任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有关做法由于国情和国家结构等差异,国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一般没有类似我国的考核评价机制。
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引人了绩效评估办法,作为对下级政府及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及财政拨款的重要依据。
另外,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日益加深,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着手建立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生态(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
(一)土地利用代表性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有3个,分别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纲要》,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及美国、欧盟等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洲空间发展战略中提出的土地利用压力指标。
《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纲要》确定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5项评价标准,包括土地生产力稳定性、生产稳定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接受性。
欧美和一些国际组织制定的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都将土地可持续利用列为重要内容。
如欧洲通用指标就将弃用与污染土地面积、土地利用强度、新增建设用地中的未利用地比例和保护区占行政区比例等列人其中。
欧洲空间发展战略中提出的土地利用压力指标,包括了农业集约化指标、城市扩张的土地利用压力指标、污染指标、土地价格指标等方面。
(二)矿产资源利用美国能源与矿产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案包括维持可产品的生产能力、维持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经济体系等方面。
加拿大矿产和金属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案从社会满意度、勘探、矿产资源、采矿、基础设施、环境影响、非矿产资源因素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制定指标。
国际原子能机构能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案从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3个方面,设计了16个关键问题,制定了41项指标,其中将社会不平等和能源资源的可得性作为两个关键问题,重要指标包括可利用的能源矿一产的储量与保障年限、人均能源消费量、单位GDP能耗等。
四、对建立土地管理方面考核评价指标的建议(一)责任指标核心指标有耕地保有量、违法用地率,参考指标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面积、限期整改次数。
1.耕地保有量根据国发〔2006〕31号文件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负责,以实际耕地保有量作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
计算方法:实际耕地保有量=上一考核年度末耕地面积一期内实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一期内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和生态建设退耕的面积+期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的耕地面积。
考核期:以5年为一个考核期,期中和期末各考核一次。
2.违法用地率计算方法:违法用地率:(辖区内当年违法建设用地而积于当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 100%。
考核期:每年考核一次。
3.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根据国发〔2006〕31号文件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
计算方法: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上一考核年度末基本农田面积一期内实际建设及其他因素占用基本农田面积+期内补划的基本农田面积。
考核期:以5年为一个考核期,期中和期末各考核一次4.补充耕地面积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
根据国发〔2004〕28号文件规定,省级人民政府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耕地保护目标落实到基层;对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情况也要定期考核。
计算办法:补充耕地面积=由省级以下政府投资或组织开展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际增加耕地面积。
考核期:每年考核一次。
5.限期整改次数根据国办发〔2007〕71号文件规定,对纠正、整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力的地区和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大量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实行问责制,由国家土地总督察责令限期整改。
考核办法:对于一个辖区考核期限内出现2次以上限期整改情况的,应对该辖区政府及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
考核对象: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
考核期: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期间一致。
(二)评价指标核心指标有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执行情况、万元GDP占地面积,参考指标有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执行情况、已批征地实施率、闲置土地清理处置率、招拍挂供地率、建设用地供应结构、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占地面积、土地违法案件增长率、土地违法案件结案率、征地引发的群访数量、拖欠被征地群众补偿安置费用案件率。
(l)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执行情况: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包括国家下达的占用农用地(其中占用耕地)和未利用地计划指标。
以当年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与下达计划数相比较,评价计划执行效果。
该指标反映执行国家宏观调控和耕地保护政策的情况。
(2)万元GDP占地面积:为辖区当年实有建设用地总面积与二、三产业GDI,值的比值。
该指标反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3)土地开发整理汁划指标执行情况:以当年辖区实际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面积与下达计划数相比较,评价计划执行效果。
该指标反映补充耕地计划执行情况。
(4)已批征地实施率:为征地实施面积与批准征地面积的比率。
该指标反映批后实(5)闲置土地清理处置率:反映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的效果。
(6)招拍挂供地率:为招拍挂供地面积占供地总面积的比率。
反映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
(7)建设用地供应结构:为供地总面积中各类用地听占比例。
反映供地用途的合理性和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情况。
(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占地面积:为辖区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
反映建设用地投资强度。
(9)土地违法案件增长率:反映土地监管和依法行政工作效果。
(10)土地违法案件结案率:反映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11)征地引发的群访数量。
(12)拖欠被征地群众补偿安置费用案件率:为当年发生的拖欠被征地群众补偿安置费用案件涉及的征地件数与实施征地总件数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