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人机工程学驾驶员视野精讲

合集下载

第三讲 人机工程学驾驶员视野分析

第三讲 人机工程学驾驶员视野分析

驾驶员视野
2:H点和R点 (1) H点是人体身躯和大腿的交接点, H点人体 模型是一种确定车身实际位置的人体模型,H点人 体模型包括背板部,座板部和足部 。R点是座椅设 计的参考点(SgPR) ,即将座椅调至最后最低时的 人体胯点。以R点作为设计参考点设计,制出样车 后,将座椅调至最后最低的位置,再测胯点,此时 的胯点为H点 。 (2)我国的标准为GB/11559,国际标准为ISO6549 。 (3)将H点人体模型放在汽车座椅上,模型上H点 实际位置就是汽车实际H点的位置。
图3-5 H点人体模型 1—脚量角器 2—小腿砝码 3—大腿砝码 4—横向水平仪 5—胯部量角器 6—靠背量角器 7—靠背角水平仪 8—躯干砝码及挂轴 9—头部空间控针 10—背板 11—臀部砝码 12—坐板 13—H点驱轴
人机工程学人体关键参数定义



HOS:H点装置鞋跟端点,用于定义AHP和FRP AHP:脚跟与地板表面的交点 BOF:鞋底表面一点,与踵点相距200mm。 地板参考FRP点,将H点装置的鞋按照规则定位后,HOS 与地板的交点。(不适用于右脚) 踏板参考点PRP,鞋定位后,加速踏板表面和BOF的接触 点 实际H点,将HPM按照步骤放在实车座椅上所测出的H点 D点:坐姿状态下装置臂部的最低点 K点,大腿和小腿的交接点 躯干线:定义躯干的线段 腿线:定义腿部的线段 座垫线:定义座垫角度的直线
大腿为456,小腿长度为459。
驾驶员视野
视切比P
O
视线
Ⅰ区 Ⅱ区
区含眼睛数 p= 区含眼睛数+区不含眼睛数
95%眼椭圆
图3-3 眼椭圆的意义
图3-4 眼椭圆轮廓线的画法
人体样板定位
HPM和HPD用以建立乘员布置关键点和尺寸,下面以HPD来涉及乘员

驾驶员前视野的设计校核方法.

驾驶员前视野的设计校核方法.

(1)汽车纵向中间平面的迹线。 (2)通过R点的纵向铅垂平面的迹线。 (3)通过V1及V2点的纵向铅垂平面 的迹线。
• • • •
A = 68 mm B = 5 mm C = 589 mm D = 665 mm
图10:
风窗玻璃基准点
2.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
A柱:指位于V点前68 mm处横向铅垂平面以前的任何车顶支撑 (不透明的零件),如门框、风窗玻璃镶条、支撑附件等。 若两A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乘员侧A柱障碍角 无需测量。
图1:不同百分位人群的眼椭圆侧视图
2.测定方法 眼椭圆的测定需在相当大的室或厅 内进行。在室或厅的一面墙上设有宽银幕, 银幕前方一定距离处停放测定用的汽车, 银幕中央安设一架照相机,在汽车驾驶员 旁侧一定距离处设置第二架照相机,两照 相机等高, 并且光轴互相垂直。测试场地 的布局如图所示。 被测驾驶员在明确了测定要求后, 将座椅按自己身材调整到舒适位置,以正 常驾驶姿态入坐。当银幕上放映出事先拍 摄好的市区街道交通景像时,驾驶员如同 在此交通情况下行车,进行相应的观察与 操作。 此时两架照相机便同步拍摄被测驾 驶员眼睛在汽车车身坐标系中位置的照片。 由于两照相机的光轴在同一水平面内, 且 互相垂直,故可根据照片确定眼睛在车身 坐标系中的位置。
视野设计、校核的相关法规
类 别 项目 国标 GB 115621994 EEC 77/649/EE C GOST R 51266-99 ECE SAE 南非 俄罗斯 M1 M、N M1 M1 SAE J3812000(无 中文版) GB 150851994 GB/T11565 -1989 GB 15084— 1994 2003/97/E C ECE R46 SAEJ 9852002 78/318/EE C AIS019 (暂无 标准) 载货车,大客车 和多用途车 适用范围 备注 前视野

安全人机工程学之人视觉机能介绍课件

安全人机工程学之人视觉机能介绍课件

光适应:衡量人眼在 强光环境中的适应能 力,通常用光适应检
查图进行测量
视觉机能的改善措施
1 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充足的照明,减少眩光和反射光 2 调整工作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 定期休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视觉疲劳 4 加强锻炼:进行适当的眼部锻炼,如眼保健操、远眺等 5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补充眼部所需的营养素 6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视觉问题
人工智能与视觉机能
人工智能在视觉 机能中的应用: 如自动驾驶、智 能监控等
01
人工智能在视觉 机能研究中的应 用:如视觉识别、 视觉分析等
03
02
人工智能对提高 视觉机能的辅助 作用:如智能眼 镜、视觉辅助设 备等
04
人工智能与视觉 机能的未来发展: 如智能视觉系统、 视觉增强现实等
虚拟现实与视觉机能
交互式设计:设 计易于操作的交 互界面,提高用 户操作效率
视觉信息处理
人眼视觉特性:对颜色、形状、运动等视觉信息 的感知和处理
视觉信息处理过程:包括视觉信号的接收、处理、 传输和存储等环节
视觉信息处理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应用:如视 觉显示设计、视觉警示设计等
视觉信息处理与人机交互:如视觉反馈、视觉引 导等,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安全性
视觉记忆等
视觉机能的评估标准
视力:衡量人眼分辨 物体细节的能力,通 常用视力表进行测量
立体视觉:衡量人眼 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感 知能力,通常用立体 视觉检查图进行测量
视野:衡量人眼所能 看到的空间范围,通 常用视野计进行测量
暗适应:衡量人眼在 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通常用暗适应检查图
进行测量

人机工程学培训课件

人机工程学培训课件

人机工程学培训课件一、人机工程学简介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交互的科学,它关注如何设计和评估人类与计算机、机器甚至复杂系统之间的交互。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包括:1.人机界面设计2.人机交互模型3.用户体验与可用性研究4.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人机工程学的目的是为了创建更高效和最优的人机交互系统,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用户满意度,并促进科技的发展。

二、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机交互系统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就对人机工程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机工程学在以下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用户体验:通过科学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可以优化人机交互过程,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2.增加操作效率:人机工程学可以提高计算机和人类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提高系统的操作效率。

3.降低成本:经过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和设计,可以减少系统的不必要部分,降低系统的成本。

4.促进科技的发展:人机工程学在计算机、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着科技的发展。

三、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流程人机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把人的认知、心理和生理特性与计算机系统、机器界面等进行合理化设计。

人机工程设计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任务分析:了解用户的使用环境、任务要求和目标。

2.人类特性分析:从人类认知、心理和生理三个方面分析效率和效能。

3.设计方案:根据任务和人类特性分析结果,制定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4.实现和测试:将设计方案转化为软件或硬件,并通过测试检查是否满足需求。

四、人机工程学的经典方法人机工程学有许多经典方法,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1.形态学分析法:通过将系统分解成若干部分,分析每一部分的功能和联系,整合形成系统全貌。

2.任务分析法:考虑用户在完成特定任务时所需的信息、知识、技能和工具等,从而合理设计界面和交互流程。

3.人因工程标准:国际上有许多人因工程标准,如ISO、ANSI、IEC等,它们对人机交互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人机工程学-视觉

人机工程学-视觉

调整屏幕设置
根据环境光线和个人习惯,调 整屏幕亮度、对比度和色温等
参数。
定时休息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适当的眼部 休息,如闭眼深呼吸、远眺绿
色植物等。
使用辅助工具
使用护眼软件、防蓝光眼镜等 辅助工具,减轻眼睛负担。
04 光照条件对视觉影响
不同光源类型及其特点
自然光源
如太阳光,具有连续的光谱,颜 色丰富,但强度和方向会随时间 变化。
智能交通
视觉技术将助力智能交通系统 的发展,实现车辆识别、路况 监测、智能驾驶等功能。
智能家居
在智能家居领域,视觉技术将 用于人脸识别、手势控制、智
能家居设备监控等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多模态融合
将视觉与其他传感器(如听觉、触觉等)融合,实现多模态信息交 互和感知。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视觉技术将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更加沉浸 式的交互体验。
行业应用前景探讨
智能制造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视觉技术 将广泛应用于质量检测、物品
分类、机器人导航等方面。
医疗健康
视觉技术可用于辅助诊断、手 术导航、康复训练等医疗健康 领域。
空间分辨率
人眼能够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称为空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高低取 决于视网膜上光感受器的分布密度和大脑皮层的处理能力。
时间分辨率
人眼能够感知和分辨快速运动物体的能力称为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 率的高低取决于人眼的反应速度和大脑皮层的处理能力。
02 人机界面设计中的视觉因 素
显示器类型与特点
1 2
通过问卷调查、用户反馈等方式 收集用户对视觉舒适度的主观感
受。
客观评估

人机工程学课件

人机工程学课件
面板材质
选择合适的面板材质,确保面板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等性能,同时 提高用户操作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03
面板标识
在操作面板上设置清晰、易读的标识和标签,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操作元
件的功能和用途。同时,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阅读习惯和语言习惯。
03
人机交互设计
命令语言设计
简洁明了
命令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使 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以 免用户产生困惑。
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机交互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机 工程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
01
02
03
04
人机界面设计
研究如何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 学的操作界面,包括显示器、 控制器、座椅等。
人体测量学
研究人体尺寸、体形、姿势等 因素对人机交互的影响,为机 器设计提供人体数据支持。体尺 寸,设计智能家居设备的尺寸和布局 。
智能家居设备交互方式
采用直观、易用的交互方式,如语音 控制、触摸屏操作等,提高用户满意 度。
智能家居设备功能优化
结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优化智能家居 设备的功能设计,提高设备的使用体 验和效率。
智能家居设备安全性
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设计,如防摔、防 电击等措施,确保用户使用安全。
80%
反馈机制
在控制过程中,提供及时、准确 的反馈信息,帮助用户了解操作 状态和结果。例如,通过声音、 光亮或震动等方式提示用户。
操作面板设计
01 02
面板布局
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合理布局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开关等元件,确保 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操作元件。同时,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视觉习惯 和操作习惯。
显示内容
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合理安排显示内容, 确保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人机工程学课件3

人机工程学课件3

人机工程学课件3一、引言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关系,旨在提高工作效率、舒适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工程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工业设计、航空航海、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

本课件将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二、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1.人体结构特性人体结构特性是指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包括身高、体重、力量、耐力、感知能力等。

在设计人机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性,使机器适应人的操作需求。

2.人的认知特性人的认知特性是指人在信息处理、判断、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人机工程学关注如何设计人机界面,使信息传递更加高效、直观,降低操作难度。

3.人的行为特性人的行为特性是指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规律。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的行为特性,优化人机系统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4.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人机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人机工程学关注如何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和事故风险。

5.人机系统的舒适性人机系统的舒适性是指人在操作机器过程中的舒适感受。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优化人机界面设计,提高操作者的舒适度。

三、人机工程学的方法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是研究人体尺寸、形状和比例的科学。

通过人体测量数据,可以为人机界面设计提供依据,使机器适应人的生理特点。

2.人的认知心理学人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在信息处理、判断、决策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人机工程学利用认知心理学原理,优化人机界面设计,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3.人的生物力学人的生物力学研究人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的生物力学特性,优化人机系统设计,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4.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是人机工程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界面设计。

人机工程学关注如何设计直观、易用、高效的人机界面,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人机工程学讲义3

人机工程学讲义3

人机工程学讲义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机工程学讲义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机工程学讲义3的全部内容。

人体感知与信息处理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既具客观性又具主观性.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对应的感觉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此外,人对自身也有感觉、称为内部感觉。

视觉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

其形成过程为:光线一角膜一瞳孔一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固定眼球)-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一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通过视觉,人可以感知外界事物的大小、形状、明暗、颜色、动静。

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

视觉的优势是:可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可利用颜色和形状传递性质不同的信息;对信息敏感,反应速度快;感试范围广,分辨率高;不容易残留以前刺激的影响。

但也存在容易发生错视和容易疲劳等缺点。

视觉机能视觉机能是视觉器官毒客观事物识in能力的总称·包括视角、视力、视野、对比感度、颜色辨认等(1)视角视角是观察物体时。

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射入眼球时的相交角度,视角a的大小与观察距离L和被看物体上两端点的直线距离D有关。

眼睛能分辨被看物体最近两点的视角,称为临界视角,正常眼的临界视角约为1'。

(2)视力是指分辨细小的或遥远的物体及细微部分的视觉能力。

临床医学上将能区分两点的最小距离称为视力。

在眼前一定距离内(5m)能够分辨两点之间距离越小,说明视力越好.应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远视力表检测,司际正常视力标准规定为1。

人机工程学驾驶员视野分析课件

人机工程学驾驶员视野分析课件

02
驾驶员视野分析
驾驶员视野的法律法规要求
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
后方视野要求
驾驶员必须能够清楚地看到车前一定 范围内的路面和障碍物,以确保安全 驾驶。
驾驶员应能够通过后视镜等设备观察 到车身后方的情况,以便在倒车或变 道时保持安全。
侧方视野要求
驾驶员应能够观察到车身两侧的路面 和障碍物,以便及时发现并避免危险 。
人机工程学驾驶员 视野分析课件
目 录
• 人机工程学概述 • 驾驶员视野分析 • 人机工程学在驾驶员视野设计中的应用 • 驾驶员视野分析案例研究 • 未来展望
01
人机工程学概述
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总结词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提高机器的易用性和效率,同时降低人的疲劳和压力。
详细描述
案例二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案例分析
结论
合理安排车内空间,避免遮挡 驾驶员的视野。
该品牌汽车在内部布置上充分 考虑了驾驶员的视野需求,通 过合理安排中控台、副驾驶座 椅等位置,避免了遮挡驾驶员 视线的障碍物,提高了驾驶安 全性。
该品牌汽车在内部布置上充分 考虑了人机工程学的原理,通 过对车内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利 用,有效地提高了驾驶员的视 野范围和清晰度。
车内装饰和座椅调整
车内装饰和座椅的高度、角度等调整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舒适度 ,进而影响其驾驶安全。
车外环境
恶劣的天气、路面状况和障碍物等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增加驾 驶风险。
驾驶员视野的优化方法
保持车窗玻璃清洁
01
定期清洗车窗玻璃,保持其透明度,以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观
察路面和障碍物。
调整车内装饰和座椅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关注如何将人的因素和机器的性能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工作 效果。人机工程学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设计学等,旨在提高机器的易用性、安全 性和效率,同时降低人的疲劳和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适合于美国人的A类车可调节座椅眼椭圆定位公式,有经验得出 12度, 人数据代入可有 水平面为定位基准计算公式为 X c 664 0.587 L6 - 0.176H30 - 12.5t Ycl W 20 32.5 Ycr W 20 32.5 Z c 638 H 30 H 30为座椅高度,t为变速器类型,有离合踏板为1否则为0
驾驶员视野
(1)驾驶员的眼睛位置范围大致呈椭圆形 分布,相应提出眼椭圆的概念 (2)眼椭圆代表了人体实际眼睛位置的范 围 (3)眼椭圆一般分为90百分位,95百分位 和100百分位,50%百分位,5%百分位等
1:二维正态分布
2 :驾驶员眼睛转动角速度的坐标系
图3-2 眼椭圆
车身分类
车身分为a,b两类车型,a类车包括轿车、旅行车、多用 途车、轻型货车,b类车主要是指商用车,随着对车身 舒适性要求提高,设计多样化,这种区别越来越不明显。
驾驶员视野
驾驶员眼睛位置数据的分布检验 一般可用摄影法获得驾驶员眼睛位置在车身坐标系中 的分布,下图是从驾驶员侧面的照像机拍摄所得到的 眼睛位置散点图,该散点图反映了驾驶员左右眼在车 身侧视图上的分布情形,图上方格内的数字表示在该 位置上驾驶员的眼睛数,为查明数据分布的属性,对 散点图需进行统计分析。由于人体特征点在车身坐标 系中的分布往往具有正态性,因此可从二元正态分布 着手试验。
1: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2:人机工程学的特点:学科边界模糊 3:学科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 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 程。 5:人机工程学的任务:使机器的设计和环境条件的设计适应于 人,以保证人的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心情愉 快,充分发挥人、机效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6:产品功能尺寸是指相对某项产品功能,对人体参量做修正 的尺度,而最佳产品功能能尺寸是指:人体尺寸参量 +功能修 正量+心理修正量。
汽车前上方视区的界限
H h tan ( ) SL
1
驾驶员视野
车速(km/h)
20 40 60 80
最小上方视角
18°30´ 6°40´ 3°22 2°
为看清信号灯所必须的最小上方视角
驾驶员视野
2:驾驶员下视野
根据汽车运行的环境将驾驶员视区分开讨论 (1)在高速道路上。 (2)在市区行驶。
3)定位SgRP, 确定H点的轨迹线,SgRP对于PRP位置为:
பைடு நூலகம்
SgRP 913.7 0.67231( H 30) 0.0019553( H 30) 2
4)定位HPD,将HPD的H点与SgRP重合,保持HPD的座垫角A27 - 1,躯干
角A40 1,腰部支撑角L18 - 1,和侧向中心线位置W20 - 1与目标值一致,选
人体样板定位
HPM和HPD用以建立乘员布置关键点和尺寸,下面以HPD来涉及乘员
位置为例(usa : 95th):可参照SAEJ 826
1)确定关键目标值;
2)定位鞋,将鞋底的中心线和自由状态加踏板对齐,鞋底BOF与踏板
表面接触(接触点PRP),鞋底HOS和压塌的地毯表面接触(接触点AHP)
此时鞋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定义为踏板倾角( A47);
A40 5-40 11-18
H30
TH17
TL23 >100 >100
W9 <450 450-560
127-405 0-50 405-530 0
硬点标注说明
前缀
含义 编号
L
长度 1-99
W
宽度
H
高度
A
角度 400-599
TL
TH
100-199 200299 外部尺 寸
分别为H点行 程长度尺寸 和高度尺寸
图3-17 人垂直方向的视野范围
驾驶员视野
1:视野边缘上,对象超过垂直70~80°,水平5060°将对形状感觉模糊,在水平30~40°,垂直 (上30下40°)能清楚辨识。最清楚是18度, 一般不要在35度区域内设置障碍物。
2:观察仪表视距范围一般为700~760mm
3:眼睛自然转动范围水平各15°上下15°,勉强 转动范 围左右30°,上45°向下65°而头部自 然转动左右各45°,上下各30°,头部勉强转 动范围左右60°,上下各50°
大腿为456,小腿长度为459。
驾驶员视野
视切比P
O
视线
Ⅰ区 Ⅱ区
区含眼睛数 p= 区含眼睛数+区不含眼睛数
95%眼椭圆
图3-3 眼椭圆的意义
图3-4 眼椭圆轮廓线的画法
驾驶员视野
眼椭圆样板(95th为例): (1)中心坐标,可根据图表查出眼椭圆中心的位置 (2)眼椭圆的长短轴,长轴俯视和侧视相差不大, 倾角几乎相等,长短轴的数据查表而得出 (3)方位角,长轴倾斜,在侧视图上长轴和 x-x的 倾角为-6.4度(前低后高),在俯视图上倾角为 5.4度。x-x y-y(俯视)、x-x z-z (侧视)轴线在 座椅靠背角为25的时,眼椭圆位置线就是上述水 平和垂直工作线(基础线),随着座椅移动和背 靠角变化,位置线也变化,其位置线坐标由表查 出。
眼椭圆定位(A类)



在俯视图像XX-YY-ZZ中在Z平面上定位有 C=0.85A+0.075B(A类) C=0.15(A-B)(B类) A为转向盘中心到汽车纵向对称中心的距离 B为内饰表面的最短距离
(1)椭圆倾角计算:椭圆的三轴线相互垂直,轴线A y方向平行于汽车坐标轴方向 对于A类坐标可以调节的眼椭圆长轴A x与水平面的夹角应根据H点的 调节轨迹倾角A19计算: 18.6 - A19 (2)椭圆中心计算:椭圆中心三坐标分量X c , Yc和Zc分别以PRP,y零平面和过AHP 水平面为定位基准计算公式为 CM CF X 664 0 . 587 L6 0 . 176 H30 12 . 5 t cos c 2 Ycl W 20 32.5 Ycr W 20 32.5 CM CF Z c 638 H 30 cos 2 H 30为座椅高度,t为变速器类型,有离合踏板为1否则为0 L6为方向盘中心岛PRP的前后距离,CM,CF为男女眼镜分布的 上下1 - p点
(3)在山区行驶。
驾驶员视野
3:驾驶员后视野 (1) 在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多车道超车或换 道行驶时,通过内外后视镜可向驾驶员提 供左右两侧及后方的交通状况信息。 (2) 在市区繁华街道行驶时,车内外后视境、 下视镜可向驾驶员提供汽车周围行人、自 行车、摩托车、各种障碍物及其交通情况 的信息。 (3) 在汽车倒车时.驾驶员通过内外后视镜可 观察到汽车后部、侧面的障碍物及交通状 况
为固定座椅眼椭圆侧视图倾角
修正值说明
TL23 Xh Zh TL23 Xh Zh
>133
90.6
52.6

85.4
42
<=13 3
89.5
45.9
图3-7 眼椭圆在车身视图上的定位
驾驶员视野


一般上视角不得小于10度 下视角不得小于20度 最小视角应能看到前方15米远5米高的信号 灯
图3-16 人水平方向的视野范 围
驾驶员视野
2:H点和R点 (1) H点是人体身躯和大腿的交接点, H点人体 模型是一种确定车身实际位置的人体模型,H点人 体模型包括背板部,座板部和足部 。R点是座椅设 计的参考点(SgPR) ,即将座椅调至最后最低时的 人体胯点。以R点作为设计参考点设计,制出样车 后,将座椅调至最后最低的位置,再测胯点,此时 的胯点为H点 。 (2)我国的标准为GB/11559,国际标准为ISO6549 。 (3)将H点人体模型放在汽车座椅上,模型上H点 实际位置就是汽车实际H点的位置。
H点行 内部尺 程高度 寸 尺寸
行李箱 货车等尺 尺寸 寸
人机工程学关键装置定义
H点装置用于测量车内布置的关键参考点和尺寸,有两种装置来 定义H点,即H点测量装置HPM以及H点设计装置HPD,在两 种装置上定义了设计和人机关系的参考线,包括H点D点K点躯 干线、腿线、座垫线等。 H点:人体大腿和躯干的铰接点,不同场合表现形式不一样。 设计H点:借助HPD按照程序建立的H点,用来表达乘坐的位 置 乘坐参考点:对于指定乘坐位置而言,这是一个特殊的设计H 点:在设计初期就定义的参考点 虽然在可调座椅的H点调节轨迹上有很多设计H点,但只有唯一 的一个SgRP点 设计参考点用于定位一些不知工具,定义许多关键尺寸 实际H点,将HPM按照步骤放在实车座椅上所测出的H点
图3-18 人的色彩视野范围
图3-19 眼睛和头部的转动范围
驾驶员视野
1.汽车前上方视区界限
汽车前上方视区界限受前窗上横框位置的限 制,上方视区大小应保证在十字路口处能看 到信号灯,同时还要能够避免太阳光线等的 刺眼作用,要根据这两种情况综合考虑,妥 善处理。为了看清信号灯所需的最小视角, 取决于汽车制动后,车头距信号灯的炬离, 这段距离必须保证驾驶员能够看清信号。 α— 前上方最小视角,(°); h— 驾驶员眼睛距地面的高度,m ; s— 可能的制动距离,m; L— 驾驶员眼睛与车头之间的距离,m ; H— 信号灯的高度,m ;
图中L是驾驶员眼椭圆定位线。图中的垂直工作线通过最后 (95%百分位)H点,水平工作线离最后H点的高度为635mm。 座椅靠背角为25°时,眼椭圆自身坐标中心正好与垂直、水平 工作线的交点重合。靠背角小于25°时,眼椭圆的位置偏向前 上方;大于25°时,偏向后下方。图中为眼椭圆及其定位线在 车身侧视图中的位置。眼椭圆的建立为司机室的布置和设计提 供了基础 。
(2)椭圆中心计算:椭圆中心三坐标分量X c , Yc和Zc分别以PRP,y零平面和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