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微电子-学习中概念解释

合集下载

集成电路介绍

集成电路介绍

集成电路介绍集成电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半导体器件,它的英文名称为Integrated Circuites,缩写为IC。

它是以半导体晶体材料为基片,经加工制造,将元件、有源器件和互连线集成在基片内部、表面或基片之上,执行某种电子功能的微型化电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数字电路不断增长的应用要求,集成电路生产厂家积极采用新技术、改进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沿着提高速度、降低功耗、缩小体积的方向作不懈努力,不断推出各种型号的新产品。

仅几十年时间,数字电路就从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发展到超大规模、巨大规模。

集成电路的种类相当多,集成电路按制作工艺来分可分为三大类,即半导体集成电路,膜集成电路及混合集成电路。

目前世界上生产最多、应用最广的就是半导体集成电路。

半导体集成电路又可分为DDL(二极管-二极管逻辑)集成电路、DTL (二极管-三极管逻辑)集成电路、HTL高电压(二极管-三极管逻辑)集成电路、TTL(三极管-三极管逻辑)集成电路、ECL(射极偶合逻辑或电流开关逻辑)集成电路和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逻辑)集成电路。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字电路是TTL电路和CMOS电路。

TTL电路以双极型晶体管为开关元件,所以又称双极型集成电路。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它分为54系列和74系列,前者为军品,一般工业设备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多用后者。

74系列数字集成电路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电路。

其品种分为六大类:74××(标准)、74S ××(肖特基)、74LS××(低功耗肖特基)、74AS××(先进肖特基)、74ALS××(先进低功耗肖特基)、74F××(高速)、其逻辑功能完全相同。

它具有速度高、驱动能力强等优点,但其功耗较大,集成度相对较低。

MOS电路又称场效应集成电路,它的主要优点是输入阻抗高、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且适合大规模集成。

集成电路概念1

集成电路概念1

集成电路概念11.什么是特征尺⼨和集成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集成度是指⼀个IC 芯⽚所包含的芯⽚数⽬(晶体管或门数,包括有源或⽆源元件)。

为了提⾼集成度,采取了增⼤芯⽚⾯积,缩⼩器件特征尺⼨,改进电路即结构设计等措施。

特征尺⼨定义为器件中最⼩线条宽度(对MOS 器件⽽⾔通常指器件栅电极所决定的沟道⼏何长度)也可定义为最⼩线条宽度与线条间距之和的⼀半。

减⼩特征尺⼨是提⾼集成度改进器件性能的关键。

2.什么是摩尔定律?预测了什么?摩尔定律:每两年芯⽚功能翻⼀番。

根据预测今后20年时间内集成电路的集成技术及其产品仍将遵守这⼀定律3.简述MOSFET 的种类及各⾃电流电压特性?根据MOSFET 器件沟道材料掺杂类型的不同MOS 器件可分为N 型MOS 器件和P 型MOS 器件其电流电压特性分别为:N 型线性区:]21)[(2DS DS T GS OX n d V V V V L W C I ??=µ饱和区:2)(21T GS OX n d V V LWC I ?=µ4.什么是MOS 器件的阈值电压?受哪些因素影响?形成沟道所对应的栅极电压成为阈值电压,在半导体中定义为半导体表⾯处的平衡勺⼦浓度等于体内平衡多⼦浓度时的栅极电压:OXSOX OX F US T C Q C Q V ??+=φφ2其中US φ是多晶硅或⾦属栅和衬底功函数差。

)ln()(isub FN N q kT =φ为衬底费⽶能势,OX C 是栅氧化层电容,OX Q 是栅氧化层内有效电荷⾯密度,S Q 半导体的电荷⾯密度。

阈值电压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可通过沟道中注⼊杂质来调整阈值电压。

5.伴随着MOSFET 的沟道长度的减⼩许多原来可忽略的效应变得显著起来甚⾄成为主导因素,结果导致器件的特性和长沟道模型发⽣偏离这种偏离即短沟道效应,本质是电特性的改变,⽽不是长度的变化。

发⽣条件:当MOSFET 源,漏结耗尽层宽度与沟道长度相当时短沟道开始显现。

对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三者的浅略认识

对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三者的浅略认识

对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三者的浅略认识一、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我们首先从三者的概念或定义上来分别了解一下这三种技术。

半导体技术就是以半导体为材料,制作成组件及集成电路的技术。

在电子信息方面,绝大多数的电子组件都是以硅为基材做成的,因此电子产业又称为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技术最大的应用便是集成电路,它们被用来发挥各式各样的控制功能,犹如人体中的大脑与神经。

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尤其是超大型规模集成电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为微电子学中的各项工艺技术的总和。

集成电路技术,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小型化的技术。

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各种电子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以上三者概念均来源于网络)这般看来,三者概念上互相交叉,却也略有区别。

依我这个初次接触这三个名词、对电子信息几乎一窍不通的大一新生来看,半导体技术是其他二者技术的基础,因为半导体是承载整个电子信息的基石,不管是微电子还是集成电路,便是以半导体为材料才可以建造、发展。

而微电子技术,个人感觉比较广泛,甚至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包含在微电子技术里。

除此之外,诸如小型元件,如纳米级电子元件制造技术,都可以归为微电子技术。

而集成电路技术概念上比较狭窄,单单只把电路小型化、集成化技术,上面列举的小型元件制造,便不能归为集成电路技术,但可以归为微电子技术。

以上便是鄙人对三者概念上、应用上联系与区别的区区之见,如有错误之处还望谅解。

二、对集成电路技术的详细介绍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人们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各种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33页)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33页)

集成电路制造流程
1、掩膜版加工 2、晶圆加工
前工序
3、中测(切割、减薄、挑粒)
4、封装或绑定
后工序
5、成测
集成电路制造流程
掩膜版加工
在半导体制造的整个流程中,其中一部分就是从版图到wafer制造中 间的一个过程,即光掩膜或称光罩(mask)制造。这一部分是流程衔接的关 键部分,是流程中造价最高的一部分,也是限制最小线宽的瓶颈之一。
引脚数≥00mil时,俗称宽体。
3、前、后工序:IC制造过程中, 晶圆光刻的工艺(即所谓流 片),被称为前工序,这是IC制造的最要害技术;晶圆流片后, 其切割、封装等工序被称为后工序。
中测(硅片的测试)
中测(Wafer test)是半导体后道封装测试的第一站。 中测有很多个名称,比如针测、晶圆测试、CP(Circuit Probing)、 Wafer Sort、Wafer Probing等等。 中测的目的是将硅片中不良的芯片挑选出来,然后打上红点或者是黑点。
随着IC高度集成化、芯片和封装面积的增大、封装层的薄壳 化以及要求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对于模塑料提出了更高且综合性 的要求。
2、集成电路封装形式的简介
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有很多,按封装形式可分 三大类,即双列直插型、贴片型和功率型。
在选择器件封装形式应首先考虑其胶体尺寸和 脚间距这两点。胶体尺寸是指器件封装材料部分的 宽度(H),一般用英制mil来标注;脚间距是指器 件引脚间的距离(L),一般用公制mm来标注。
集成电路的英文是:Integrated Circuit 简称为IC
2、集成电路的分类
• 通用集成电路General IC 例如单片机、存储器等,通用都可以理解为一般常用的。
• 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简称为ASIC ASIC是专门为了某一种或几种特定功能而设计的,它也 是相对于通用集成电路而言的,除通用的一些集成电路外, 都可称为专用集成电路。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1)

Xi信息科学。

技术概论1.概念解释:信息: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应,是通过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及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

信息量:信息量就是对消息中不确定的度量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小,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

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工作形式和信号传输方式,它是通信各方在通信实施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的问题。

通信手段:通信的信号传输方式。

3,通信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能否举例说明这些部分及其作用?信源: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称之为消息信号或者基带信号。

例如电话机、摄像机、电传机和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

发送设备: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例如调制是一种最常见的变换方式。

信道:传输信号的物理介质。

例如大气导线电缆光纤等。

噪声源:不是人为的加入设备,而是通信系统中各种设备以及信道中所固有的,并且是人们所不希望的。

接收设备:基本功能是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解调译码编码等。

它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相应的原始基带信号来。

信宿:是传输信息的归宿点,其作用是将复原的原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如扬声器等。

4目前有哪些常用的通信方式和通信手段?通信方式:根据通信对象数量的不同,通信方式可分为:点到点通信,点到多点通信,多点到多点通信。

根据传输方向和传输时间的不同,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双工通信。

根据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可划分为两点间直通方式和交换方式。

根据数字信号传输的顺顺序可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根据同步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同步和异步通信。

通信手段:(1),电缆通信(2),短波通信(3),微波通信(4),卫星通信(5),移动通信1,什么是通信网络?它包括那些组成部分?其拓扑结构包括哪些?通信网络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按约定的信令和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系统。

【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关键字】发展什么是集成电路和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一半导体单晶片作为基片,采用平面工艺,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及其连线所构成的电路制作在基片上所构成的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是研究电子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病致力于这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应用,包括器件物理、器件结构、材料制备、集成工艺、电路与系统设计、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微电子学研究的对象除了集成电路以外,还包括集成电子器件、集成超导器件等。

集成电路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成本低;速度快、可靠性高;微电子学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是微电子学发展的方向;衡量微电子技术进步的标志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缩小芯片器件结构的尺寸,即缩小加工线条的宽度;而是增加芯片中所包含的元器件的数量,即扩大集成规模;三是开拓有针对性的设计应用。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到1958年前后已研究成功一这种组件为根底的混合组件;1958年美国的杰克基尔比发明了第一个锗集成电路。

1960年3月基尔比所在的德州仪器公司宣布了第一个集成电路产品,即多谐振荡器的诞生,它可用作二进制计数器、移位寄存器。

它包括2个晶体管、4个二极管、6个电阻和4个电容,封装在0.25英寸*0.12英寸的管壳内,厚度为0.03英寸。

这一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掀开了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史上全新的篇章。

1960年宣布发明了能实际应用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MOSFET)。

1962年生产出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和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由于MOS电路在高度集成和功耗方面的优点,70年代,微电子技术进入了MOS电路时代;随着集成密度日益提高,集成电路正向集成系统发展,电路的设计也日益复杂、费事和昂贵。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1 概述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是研究集成电路相关原理、技术和应用的学术领域,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研究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发展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的相关内容,包括学科背景、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和培养目标等方面。

我们将探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技术,并探讨其在电子工程、通信、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讨论集成电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半导体物理、器件设计与制造、电路设计与验证等内容。

然后,我们将重点介绍集成电路工程的研究方向和实践应用,如片上系统设计、射频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等。

最后,我们将总结当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的研究内容和学术发展动态,以及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前景。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促进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创新。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总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介绍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并明确了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了集成电路科学和集成电路工程的详细讨论。

- 在2.1节中,对集成电路科学进行了深入阐述。

包括对集成电路概念的介绍、发展历程、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讨论等。

- 在2.2节中,对集成电路工程进行了详细讨论。

包括对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本文的内容框架,便于阅读和理解全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

微电子学概论知识点

微电子学概论知识点

1什么是微电子学答: 微电子学作为电子学的一门分支科学,主要是研究电子或离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并利用它实现信号处理功能的科学。

2什么叫集成电路?答:Integrated Circuit,缩写IC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和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如硅或砷化镓)上,封装在一个外壳内,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3集成电路的分类:按器件结构类型分类:双极集成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集成电路,双极-MOS(BiMOS)集成电路按集成电路规模分类↗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 Scale IC,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 Scale IC,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C,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C,VLSI)↗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tra Large Scale IC,ULSI)↗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igantic Scale IC,GSI)按结构形式的分类:单片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厚膜集成电路、薄膜集成电路)按电路功能分类: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4微电子学的特点答:(1)、微电子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涉及了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线路、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测试与加工、图论、化学等多个学科(2)、微电子学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是微电子学发展的方向(3)、微电子学的渗透性极强,它可以是与其他学科结合而诞生出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例如微机电系统(MEMS)、生物芯片等5半导体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导体:自然界中很容易导电的物质称为导体绝缘体:有的物质几乎不导电,称为绝缘体,半导体:另有一类物质的导电特性处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为半导体固体材料:超导体: 大于106(Ωcm)-1导体: 106~104(Ωcm)-1半导体: 104~10-10(Ωcm)-1绝缘体: 小于10-10(Ωcm)-1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不同于其它物质,所以它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特点:(基本特征)1、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导率随温度的上升而指数增加;2、半导体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着半导体的电导率,而且在重掺杂情况,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较弱;3、在半导体中可以实现非均匀掺杂;4、光的辐照、高能电子等的注入可以影响半导体的电导率。

集成电路绪论

集成电路绪论

2024/10/16
38
教 材:半导体集成电路
朱正涌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学 时:理论课 48学时 成 绩:考试 70% 平时+作业 30%
2024/10/16
39
授课内容 (48学时)
绪论
第1章 集成电路的基本制造工艺
第2章 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及其寄生效应
2024/10/16
27
提纲--3
三.集成电路在我国的现状
2024/10/16
28
集成电路技术在我国的现状
历史悠久
~ 1950
较长的低迷期 1950~1978
缓慢增长 急速增长
1978~1992 1992~
中国集成电路生产量的推移
2024/10/16
29
集成电路的战略地位首先表现在当代 国民经济的“食物链”关系
例如:74 系列 4000系列
Memory芯片 CPU 芯片等
2024/10/16
针对某一电路系统的 要求而专门设计制造 的;具有特定电路功能, 通常市场上买不到的
ASIC
玩具狗芯片; • 通信卫星芯片 • 计算机工作站 CPU中存储器与微 处理器间的接口芯片
有些专用芯片又有许 多系统销售商在贩卖
ASSP
决定的沟道几何长度,是一条工艺线中能加工的最小尺寸。
• 反映了集成电路版图图形的精细程度,特征尺寸的减少主
要取决于光刻技术的改进(光刻最小特征尺寸与曝光所用波 长)。
2024/10/16
9
集成电路的分类
➢ 按电路规模分类 ➢ 按导电载流子类型分类
➢ 按电路处理信号方式分类 ➢ 按实现方法分类

1.2-微电子技术简介

1.2-微电子技术简介
第31页,共46页。
1.2.3. 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
主要取决于 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其极限工作频 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 芯片上电路元件的线条越细,相同面积的晶片可容纳的晶体管就越 多,功能就越强,速度也越快。
随着微米、亚微米量级的微细加工技术的采用和硅抛光片面积的增大,
第3页,共46页。
1.2.1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微电子技术是在电子元器件小型化、微型化的过 程中发展起来的。
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超小型
化及微型化的技术,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 术。
电子元器件 即电子电路中使用的基础元件,具有开关和放大作用 的电子元件(例如,真空电子管、二极管、三极管等 以及电阻、电容)。
第30页,共46页。
介绍集成电路制造过程的网站:
/Tutorial/sld001.htm /cn/museum/chips/index.htm /vocation/jshbl/chdgmjchdl.asp
第15页,共46页。
集成电路的分类
按它们的用途可分为:
通用集成电路 微处理器、存储器等
专用集成电路(ASIC)
按照某种应用的特定要求而专门设计、定 制的集成电路
第16页,共46页。
1.2.1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分类
第17页,共46页。
1.2.1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结晶,是计算机的核心
1956年诺贝尔奖
布拉顿
Walter Brattain
第8页,共46页。
1.2.1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电子线路使用的基础元件的演变

集成电路的概念

集成电路的概念

集成电路的概念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s,简称IC)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由半导体技术革新而发明的一种电子元件,它合并了电路中的电子元件、连接器等部件,使它们成为一个小型可以容纳大量微小元件的单片装置,即IC片,能够实现有限电路功能。

集成电路的使用可以大大简化电路的组装,并且可以增加电路的功能,提高其可靠性,减少电路的面积和重量。

目前,集成电路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大大改善了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更多的应用涉及通信、计算机存储设备、数字音频、电视机和家用电器等。

随着二极管的发明,我们进入了半导体技术的时代。

以硅材料为基础,二极管可以将电路细分为更小的单元,使得电路有了更大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因而成功地开发出了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以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特点是具有微小尺寸,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

它主要由晶体管、晶体管驱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集成电路检测器、数模转换器、集成电路控制器、放大器、滤波器等元件组成。

由于集成电路可以采用微型集成技术,将多达几百个以上的电子元器件缩小到一个微型片上,它具有更加高效、小型、低成本和复杂度的特点。

因此,集成电路用于消费品,使用更加广泛。

集成电路的发展及应用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它的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比如改善了交通运输、通信和计算机等领域的性能;大大简化了电子元器件的组装;增加了电路的功能;提高了可靠性;减少了电路的体积和重量;增加了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并且,它还拓展了科技领域内的新应用。

综上所述,集成电路是一种半导体技术,它可以将电路细分为更小的单元,具有多功能、低功耗、紧凑型、可靠性高等特点,目前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并且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 第一章 概论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 第一章 概论

图1.5.4 国内集成电路的供求关系
图1.5.5 集成电路的进口量
➢ 我国的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2000年之前,1956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北人民 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在北大联合创建半导体专业。1977年在北京 大学诞生了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而在1980年以后,初步形成了制造 业、设计业、封装业分离的状态。
➢ 膜集成电路:是在玻璃或陶瓷片等绝缘物体上,以膜的形式制作电阻、电 容等无源器件,并加以封装而成。
➢ 混合集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多半是在无源膜电路上外加半导体集成电 路或分立元件的二极管、三极管等有源器件,使之构成一个整体,这便是 混合集成电路。
图1.4.1 集成电路的分类
1.5 微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对信息社会的作用
图1.2.3 信息社会各应用产品市场领域的销售额
4. 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
微电子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与带动作用。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与微电子技术结 合,用集成电路芯片进行智能改造,都可以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青春。
对风机、水泵采用变频调速等电子技术进行改造,每年即可节电500亿度以上. 和机械学科的结合,导致很多传统的机械产品逐步电子化。 和生物学结合,生物芯片的诞生得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DNA以及其他生
图1.3.8 摩尔定律示意图
➢ 早期研制和生产的集成电路都是双极型的。 1930年,德国科学家Lilien-filed提出了关于MOS场效应晶体管的概念、工作原理 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1960年Kang和Atalla研制出第一个利用硅半导体材料制成的MOS晶体管。 1962年以后出现了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的MOS集成 电路。

微电子技术的名词解释

微电子技术的名词解释

微电子技术的名词解释引言:微电子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它涉及了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

本文将为读者详细解释一些与微电子技术密切相关的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一、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它是将大量电子元件集成到一个单一的芯片上的技术。

集成电路以其高度集成化、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集成电路,我们可以将功能复杂的电子系统压缩到微小的尺寸,从而实现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低功耗和便携性。

二、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是集成电路制造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半导体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其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它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改变其导电性能。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包括硅(Si)和砷化镓(GaAs)。

通过对半导体材料的精确控制和处理,我们可以在集成电路中实现各种电子元件的构建和功能实现。

三、微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是指在微电子技术中使用的电子元件,它们具有微小尺寸、快速响应和低功耗的特点。

常见的微电子器件包括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容器等。

这些器件通过集成到集成电路中,实现了各种电路功能,如放大器、开关和存储单元等。

微电子器件的高度集成化是实现集成电路小型化和高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半导体工艺半导体工艺是实现集成电路制造的一系列步骤和技术。

它包括了半导体材料的清洗、制备、沉积、刻蚀、薄膜扩散和光刻等。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我们可以在半导体材料上构建各种电子元件,并实现电路的连接和封装。

半导体工艺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精密的图案定义和尺寸控制,以确保集成电路的高性能和制造稳定性。

五、封装技术封装技术是将已经制造好的集成电路芯片与外部连接器件相结合的过程。

封装技术的目标是为芯片提供保护和连接功能,同时使芯片方便安装和连接到电子系统中。

常见的封装技术包括球栅阵列(BGA)、带引脚封装和裸芯封装等。

封装技术的不断创新为集成电路的功能增强和体积缩小提供了重要支持。

结论:微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行业的支柱和推动力,它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集成电路版图复习课答案总结(最终版)

集成电路版图复习课答案总结(最终版)

1、描述集成电路工艺技术水平的五个技术指标及其物理含义⑴集成度(Integration Level):以一个IC芯片所包含的元件(晶体管或门/数)来衡量,(包括有源和无源元件)。

⑵特征尺寸(Feature Size) /(Critical Dimension):特征尺寸定义为器件中最小线条宽度(对MOS器件而言,通常指器件栅电极所决定的沟道几何长度),也可定义为最小线条宽度与线条间距之和的一半。

⑶晶片直径(Wafer Diameter):当前的主流晶圆的尺寸为12吋(300mm),正在向18吋(450mm)晶圆迈进。

⑷芯片面积(Chip Area):随着集成度的提高,每芯片所包含的晶体管数不断增多,平均芯片面积也随之增大。

⑸封装(Package):指把硅片上的电路管脚,用导线接引到外部接头处,以便于其它器件连接。

封装形式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

2、简述集成电路发展的摩尔定律。

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三年提高4倍,而加工特征尺寸缩小2倍,这就是摩尔定律。

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3、集成电路常用的材料有哪些集成电路中常用的材料有三类:半导体材料,如Si、Ge、GaAs 以及InP 等;绝缘体材料,如SiO2、SiON 和Si3N4 等;金属材料,如铝、金、钨以及铜等。

/4、集成电路按工艺器件类型和结构形式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双极集成电路:主要由双极晶体管构成(NPN型双极集成电路、PNP型双极集成电路)。

优点是速度高、驱动能力强,缺点是功耗较大、集成度较低。

CMOS集成电路:主要由NMOS、PMOS构成CMOS电路,功耗低、集成度高,随着特征尺寸的缩小,速度也可以很高。

BiCMOS集成电路:同时包括双极和CMOS晶体管的集成电路为BiCMOS集成电路,综合了双极和CMOS器件两者的优点,但制作工艺复杂。

5、解释基本概念: 微电子、集成电路、集成度、场区、有源区、阱、外延微电子: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尤其是超大型规模集成电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

集成电路的定义、特点及分类介绍

集成电路的定义、特点及分类介绍

集成电路的定义、特点及分类介绍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 ,港台称之为积体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个电路的体积大大缩小,且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从而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 (也有用文字符号“ N'等)表示。

集成电路特点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

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集成电路的分类(一)按功能结构分类集成电路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三大类。

模拟集成电路又称线性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模拟信号(指幅度随时间边疆变化的信号。

例如半导体收音机的音频信号、录放机的磁带信号等),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成比例关系。

而数字集成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数字信号(指在时间上和幅度上离散取值的信号。

例如VCD DVD重放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

(二)按制作工艺分类集成电路按制作工艺可分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薄膜集成电路。

膜集成电路又分类厚膜集成电路和薄膜集成电路。

(三)按集成度高低分类集成电路按集成度高低的不同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巨大规模集成电路。

(四)按导电类型不同分类集成电路按导电类型可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单极型集成电路,他们都是数字集成电路.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复杂,功耗较大,代表集成电路有TTL、ECL、HTL、LST-TL、STTL等类型。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解析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解析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解析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种微型电⼦器件或部件。

采⽤⼀定的⼯艺,把⼀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起,制作在⼀⼩块或⼏⼩块半导体晶⽚或介质基⽚上,然后封装在⼀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个整体,使电⼦元件向着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可靠性⽅⾯迈进了⼀⼤步。

它在电路中⽤字母“IC”表⽰。

集成电路发明者为杰克·基尔⽐(基于锗(Ge)的集成电路)和罗伯特·诺伊思(基于硅(Si)的集成电路)。

当今半导体⼯业⼤多数应⽤的是基于硅的集成电路。

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发展起来的⼀种新型半导体器件。

它是经过氧化、光刻、扩散、外延、蒸铝等半导体制造⼯艺,把构成具有⼀定功能的电路所需的半导体、电阻、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导线全部集成在⼀⼩块硅⽚上,然后焊接封装在⼀个管壳内的电⼦器件。

其封装外壳有圆壳式、扁平式或双列直插式等多种形式。

集成电路技术包括芯⽚制造技术与设计技术,主要体现在加⼯设备,加⼯⼯艺,封装测试,批量⽣产及设计创新的能⼒上。

集成电路,英⽂为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为IC;顾名思义,就是把⼀定数量的常⽤电⼦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连线,通过半导体⼯艺集成在⼀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为什么会产⽣集成电路?我们知道任何发明创造背后都是有驱动⼒的,⽽驱动⼒往往来源于问题。

那么集成电路产⽣之前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看⼀下1942年在美国诞⽣的世界上第⼀台电⼦计算机,它是⼀个占地150平⽅⽶、重达30吨的庞然⼤物,⾥⾯的电路使⽤了17468只电⼦管、72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耗电量150千⽡ [1] 。

显然,占⽤⾯积⼤、⽆法移动是它最直观和突出的问题;如果能把这些电⼦元件和连线集成在⼀⼩块载体上该有多好!我们相信,有很多⼈思考过这个问题,也提出过各种想法。

《微电子学概论》--Chap03

《微电子学概论》--Chap03

深亚微米CMOS晶体管结构
STI(Shallow Trench Isolation)(浅沟道绝缘)
二、MOS数字集成电路
1 . MOS开关(以增强型NMOS为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g
Vo/(Vg-Vt)
Vi
T Cl
Vo 1
Vo=Vg-Vt
1
Vi/(Vg-Vt)
一个MOS管可以作为一个开关使用,电路中Cl是其负载
• 串连的PMOS可构造NOR函数 • 并联的PMOS可构造NAND函数
AB
X A
Y Y = X if A AND B = A + B
X
B Y
Y = X if A OR B = AB
PMOS Transistors pass a “strong” 1 but a “weak” 0
CMOS与非门(NAND)
第三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
3. 1 半导体集成电路概述
集成电路(Intergrated Circuit,IC)
集成电路领域 中两个常用术 语
芯片(Chip, Die):没有封装的单个集成电路。 硅片(Wafer):包含许多芯片的大圆硅片。
集成电路的成品率:
硅片上好的芯片数
Y= 硅片上总的芯片数
100%
栅源短接的E/D反相器
Vdd
Ml Vo
Me Vi
Vss
E/R、E/E、E/D反相器都是有比电路(ratioed gate): 即输出低电平和驱动管的尺寸有关。
(d)CMOS反相器(一对互补的MOSFET组成)
Vdd
Tp Ip
Vi
Vo
Tn In
• Vi为低电平时:Tn截止,Tp导通,

集成电路的概念及分类

集成电路的概念及分类

集成电路的概念及分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大小也越来越小巧。

而这些电子产品中,集成电路承载着重要的作用。

集成电路是一种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了多个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它既节约了空间,又提高了电子产品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集成电路的概念集成电路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将多个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技术。

这些元器件可以包括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等。

通过将这些元器件联系在一起,集成电路可以实现计算、存储和控制等功能。

相比于传统的离散元器件,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速度快等优势。

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使用了集成电路技术。

二、集成电路的分类根据功能和结构的特点,集成电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DIC):数字集成电路主要用来进行数字信号的处理和控制。

它的主要特点是只有两个稳定的电平状态,即“0”和“1”。

数字集成电路可以根据处理的数据类型分为逻辑门电路、寄存器和计数器等。

2. 模拟集成电路(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IC):模拟集成电路用来处理模拟信号,模拟信号包含连续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等。

模拟集成电路主要用于放大、滤波、混频等功能。

在通信、音频处理等领域中,模拟集成电路起到了重要作用。

3. 混合集成电路(Mixed-Signal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MSIC):混合集成电路是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的结合体,可以同时处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它可以在单一的芯片上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信号处理的功能,具有较高的集成度。

4. 通用集成电路(General-Purpose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GIC):通用集成电路是指集成了多个功能单元,可以灵活地进行编程的集成电路。

通用集成电路可以通过电路的布线和编程的方式实现不同的功能,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

绪论

绪论
0.5um 0.35um 0.25un
超深亚微(VDSM--Very Deep Sub-Micrometer)
0.25um 0.18um 0.13um
纳米:0.09um (90nm)
0.07um (70nm)
9
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微电子教研中心
一、集成电路发展历程(续8) 9. 晶圆(Wafer)直径
试等); ②印刷电路成本(接插件、装配、调试等)
5. 低功耗:器件功率低、工作电压低
11
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微电子教研中心
二、集成电路的优点(续)
优点说明图:
12
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微电子教研中心
三、 应用领域
集成电路最初是作为超小型电路的一个
分支而诞生的,是为了满足宇航设备及军用 设备所追求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目标。 由于其优点具有普遍性,应用领域逐渐 扩大,乃至发展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
5
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微电子教研中心
一、集成电路发展历程(续4) 5. Moor 定律 1965年 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戈登•摩尔提出Moor 定律:
每一代(3年)硅芯片上的集成密度 翻两番。 加工工艺的特征线宽每代以30%的速 度缩小。 集成度:在单个芯片上集成的器件数
6
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1.5吋(40mm) 3吋 (75mm) 6吋(150mm) 12吋(300mm) 2吋 (50mm) 4吋(100mm) 8吋(200mm) 16吋(400mm)
10
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微电子教研中心
二、集成电路的优点
1. 高集成度:简化电子线路,缩短电子产品的
设计和组装周期,体积小,重量轻
2. 高速度:器件尺寸小、连线短、分布电容小等 3. 高可靠:减少了外部接触点,不易受外界影响 4.低成本:①生产成本(制版、流片、 封装、测

第一章集成电路概论演示文稿

第一章集成电路概论演示文稿
命),金属片没有与灯丝接触,但如果在它们之间加上电压,
灯丝受热后,会产生一股趋向附近的金属片的电流。当时,爱
迪生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现象有多少技术潜力,而转入其他
项目的研究。后人认识到爱迪生发现的是一种“热电子发射现
象”,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把它称为“爱迪生效应”。
第十二页,共41页。
--真空二级管的发明(1904年 弗莱明)
相应的EDA软件,自动布局布线。
-可编程IC:全部逻辑单元都已预先制成,不需要任何掩膜,利用开发
工具对器件进行编程,以实现特定的逻辑功能.分为可编程逻辑器
件和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
第三十四页,共41页。
三 半导体基础知识
1.半导体基础
2.PN结
第三十五页,共41页。
1.半导体基础
半导体是构成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基础,而二极管和晶体管又是整
栅极所决定的沟道几何长度,是一条工艺线中能加工的最
小尺寸。反映了集成电路版图图形的精细程度,特征尺寸
的减少主要取决于光刻技术的改进(光刻最小特征尺寸与
曝光所用波长)。
– 硅圆片直径:
考虑到集成电路的流片成品率和生产成本,每个硅圆片
上的管芯数保持在300个左右。
– 封装:
把IC管芯放入管壳内并加以密封,使管芯能长期可
(layout)。这些线条和图形是为了实现器件、元件和互联线而专门设
计和制作的。
30μm
100μm头发丝粗细
50μm
(皮肤细胞大小)
第十一页,共41页。
头发与晶体管的对比
1 μm ×1 μm
(晶体管的大小)
3.集成电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爱迪生效应:为了延长白炽灯的寿命,1883年,爱迪生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SOI(Silicon-On-Insulator,绝缘衬底上的硅)技术是在顶层硅和背衬底之间引入了一层埋氧化层。

通过在绝缘体上形成半导体薄膜,SOI材料具有了体硅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实现集成电路中元器件的介质隔离,彻底消除了体硅CMOS 电路中的寄生闩锁效应;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集成电路还具有寄生电容小、集成密度高、速度快、工艺简单、短沟道效应小及特别适用于低压低功耗电路等优势,因此可以说SOI将有可能成为深亚微米的低压、低功耗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

通常根据在绝缘体上的硅膜厚度将SOI分成薄膜全耗尽FD(Fully Depleted)结构和厚膜部分耗尽PD(Partially Depleted)结构。

由于SOI的介质隔离,制作在厚膜SOI结构上的器件正、背界面的耗尽层之间不互相影响,在它们中间存在一中性体区,这一中性体区的存在使得硅体处于电学浮空状态,产生了两个明显的寄生效应,一个是"翘曲效应"即Kink 效应,另一个是器件源漏之间形成的基极开路NPN寄生晶体管效应。

如果将这一中性区经过一体接触接地,则厚膜器件工作特性便和体硅器件特性几乎完全相同。

而基于薄膜SOI结构的器件由于硅膜的全部耗尽完全消除"翘曲效应",且这类器件具有低电场、高跨导、良好的短沟道特性和接近理想的亚阈值斜率等优点。

因此薄膜全耗尽FDSOI应该是非常有前景的SOI结构。

目前比较广泛使用且比较有发展前途的SOI的材料主要有注氧隔离的SIMOX(Seperation by Implanted Oxygen)材料、硅片键合和反面腐蚀的BESOI(Bonding-Etchback SOI)材料和将键合与注入相结合的Smart Cut SOI材料。

在这三种材料中,SIMOX适合于制作薄膜全耗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BESOI 材料适合于制作部分耗尽集成电路,而Smart Cut材料则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SOI 材料,它很有可能成为今后SOI材料的主流。

2:速度过冲 Velocity overshoot effect(1)基本概念:速度过冲效应(Velocity overshoot effect)是半导体载流子在强电场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瞬态输运现象。

另外一种重要的瞬态输运现象是弹道输运。

速度过冲效应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载流子的漂移速度超过正常的定态漂移速度。

这种效应对于小尺寸器件以及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等的性能的影响比较大,可有效地提高器件的工作频率和速度。

与速度过冲相对应的一种瞬态输运现象是速度下冲,即是突然去掉强电场时所产生的漂移速度低于定态速度的一种现象。

(2)产生机理:产生速度过冲的原因就在于半导体中载流子的动量弛豫时间远小于其能量弛豫时间,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在强电场作用下,载流子能够很快地获得很大的动量,而相应地较难于获得很高的能量。

这是由于载流子在强电场作用下获得动量的机理与获得能量的机理不同所致。

由于晶体中能够提供能量和动量的客体通常是声学波声子和光学波声子,而一般声学波声子的动量较大、能量较小,光学波声子的能量较大、动量较小,所以在强电场作用下,载流子所获得的动量主要是来自于声学波声子,而所获得的能量则主要是来自于光学波声子。

因为载流子从声学波声子处获得动量的速度要大于从光学波声子处获得能量的速度,所以在强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即会很快地通过与声学波声子的散射而获得动量、并达到很大的漂移速度,而与此同时其能量却可能仍然将处于原来较低的状态,需要通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相应的较高能量的状态;于是,这时载流子的漂移速度就远大于相应定态时的漂移速度——速度过冲,只有再经过一段时间,当能量也达到了较高的稳定状态以后才恢复到定态的漂移速度。

以过冲速度输运的过程是一种瞬态过程,输运速度不同于定态输运。

类似地,如果突然撤去强电场,则载流子将很快失去动量,速度降低,但与此同时其能量的变化却不能马上跟上,则就出现速度下冲的现象。

(3)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速度过冲效应对于小尺寸器件以及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等的性能的影响比较大,可有效地提高器件的工作频率和速度。

由于不同的半导体,它们的动量弛豫时间与能量弛豫时间的差别的大小不相同,因此在不同半导体中的速度过冲效应所产生影响的效果也不相同。

由于Si中载流子的动量弛豫时间和能量弛豫时间比较接近,则载流子速度过冲的时间和过冲的距离都比较小,因此对于Si器件及其集成电路,只有在深亚微米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才有一定的影响。

但在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中由于动量弛豫时间要比能量弛豫时间短得多,则速度过冲现象显著,因此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很大。

动量弛豫时间(momentum relaxation time)与能量弛豫时间(Energy relaxation time ):对于半导体中的载流子而言,当载流子从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的过程即称为弛豫,存在有动量弛豫和能量弛豫两种过程,因为动量的变化机理往往不同于能量的变化机理。

动量弛豫时间就是指载流子进行漂移运动时动量发生变化的一种过程的时间。

在一定的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将通过碰撞[散射]而获得动量和能量,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去掉电场后,载流子也将通过碰撞而失去动量和能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动量弛豫过程的时间常数就称为动量弛豫时间,能量弛豫过程的时间常数就称为能量弛豫时间。

动量弛豫过程往往是通过载流子与声学波声子的散射[碰撞]、交换动量来实现的;而能量弛豫过程则往往是通过载流子与光学波声子的散射、交换能量后来实现的。

由于动量弛豫和能量弛豫的机理(交换动量和交换能量的散射过程)不一定相同,因此同一个半导体中载流子的动量弛豫时间和能量弛豫时间也不一定相等。

一般,在Si中,动量弛豫时间和能量弛豫时间比较接近,但在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中则相差较大(动量弛豫时间往往要比能量弛豫时间短得多)。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速度过冲等现象,实际上就是动量弛豫时间远小于能量弛豫时间所造成的结果。

3 亚阈值摆幅(Subthreshold swing),又称为S因子。

这是MOSFET在亚阈状态工作时、用作为逻辑开关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定义为:S = dVgs / d(log10 Id),单位是[mV/dec]。

S在数值上就等于为使漏极电流Id变化一个数量级时所需要的栅极电压增量ΔVgs,注意S是从Vg-Id曲线上的最大斜率处提取出来的。

表示着Id~Vgs关系曲线的上升率。

S值与器件结构和温度等有关:衬底反向偏压将使表面耗尽层电容CD减小,则S值减小;界面陷阱的存在将增加一个与CD并联的陷阱容,使S值增大;温度升高时,S值也将增大。

为了提高MOSFET的亚阈区工作速度,就要求S值越小越好,为此应当对MOSFET加上一定的衬偏电压和减小界面陷阱。

室温条件下(T=300k),MOS型器件S的理论最小值为log(10)*KT/q=59.6mV/dec≈60 mV/dec,但一些新型器件,如隧穿器件(Tunneling Transistor),可以获得低于此理论值的亚阈值摆幅。

在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缩小规则中,恒定电压缩小规则、恒定电场缩小规则等都不能减小S值,所以这些缩小规则都不适用,只有采用半经验的恒定亚阈特性缩小规则才比较合理。

4为了提高器件和IC的频率、速度性能,就需要缩小器件的特征尺寸。

按比例缩小规则(scaling law)就是为了方便设计集成电路(IC)所采取的一种规则。

这种规则有好几种,主要的是恒定电源电压缩小规则、恒定电场缩小规则和恒定亚阈特性缩小规则。

——恒定电压缩小规则——恒定电源电压按比例缩小规则(CV scaling law,CV规则)是为了方便设计集成电路(IC)所采取的一种规则。

为了提高器件和IC的频率、速度性能,就需要缩小尺寸。

CV缩小规则是对恒定电场缩小规则(CE规则)的一种修正。

CV规则是在保持器件和电路中各点电位不变的条件下,尽量来缩小尺寸,以提高器件和电路的有关性能。

其特点是:保持了电源电压不变;器件和引线的横向和纵向尺寸都缩小了α倍;为了使耗尽层宽度缩小α倍,就需要把衬底的掺杂浓度提高α2倍。

CV规则的优点是:可明显改善n-MOS-IC的性能(集成度提高α2倍,延迟时间降低1/α2倍,延迟-功耗乘积降低1/α倍),因此该缩小规则修正了CE规则的不足(过低的电压)。

CV缩小规则的缺点是:器件尺寸的缩小,使得器件内部的电场强度增高了α倍,电流密度增大了α2倍,功耗密度增大了α3倍,引线电压降增高了α2倍,这又限制了对器件性能的最佳化。

该缩小规则有利、也有弊。

因为尺寸的缩小而带来电场大大增加,使得集成电路的耐压以及可靠性等受到影响。

虽然在早期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为了保持标准的5V电源电压,常常使用该CV规则,但是随着尺寸缩小到亚微米以后,由于强电场等引起的各种问题而限制了按照CV规则进一步缩小尺寸(这时必须降低电源电压)。

因此,该CV规则一般只能用于沟道长度大于1μm的MOSFET,不能用于短沟道的器件和集成电路。

然而,该CV按比例缩小规则在双极型器件及其集成电路中是应该采用的。

因为BJT的电流与电压有指数关系, 故不能采用降低电压的缩小规则(如恒定电场缩小规则),否则电流大大减小,影响频率和速度等性能, 所以应当采用恒定电压缩小规则。

——恒定电场缩小规则——恒定电场按比例缩小规则(Constant Electrical field scaling law,CE缩小规则)是集成电路(IC)设计中所采取的一种缩小特征尺寸的规则,目的是为了通过方便的设计手续来提高器件和IC的频率、速度等性能,以满足IC迅速发展的需要。

CE缩小规则是Dennard于1974年提出来的,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在MOSFET内部电场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按比例缩小器件的纵向和横向尺寸(与此同时,电源电压和阈值电压也要与器件尺寸缩小相同的倍数),以提高跨导和减小负载电容,从而达到增强集成电路性能的目的。

这种维持器件内部电场不变的按比例缩小规则即为CE规则(或称为CE定律)。

按照这种规则缩小器件的尺寸时,各种参量的缩小比例为:若沟道长度、沟道宽度、栅氧化层厚度和栅区和源区的结深都缩小α倍,面积A即缩小α2倍,电压VGS、VDS和VBS均也均需要缩小α倍;相应地,还应该使耗尽区厚度缩小α倍(可把衬底掺杂浓度提高α倍)和使阈值电压缩小α倍(可用离子注入沟道掺杂来进行调节)。

根据CE规则缩小后,器件的各个物理量将发生如下的变化:栅氧化层电容Cox 增大α倍,漏极电流ID减小α倍,电流密度增大了α倍,截止频率fT = gm/(2πCoxA)提高了α倍,功耗Pdc = IDVDS降低了α2倍,延迟时间tpd∝CV/I缩短了α倍,数字电路的质量因素Pdctpd缩小了α3倍,然而器件的亚阈值摆幅S ∝(1 + CD/Cox)却不能按比例缩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