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DB41/T 2107—202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安全技术要求、安全管理要求、防护装备设施配备与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有限空间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378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范GB/T 3805 特低电压(ELV)限值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053.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6220 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GB/T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895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23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6556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20653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41/T 2107—20213.1有限空间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狭窄或进出受限,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1 目旳为规范企业各生产单位有限空间或存在窒息危险性环境下作业项目旳审批和管理,减少作业风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措施。
2 合用范围合用于企业范围内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规定。
3 定义3.1 有限空间:指各类容器、设备、介质管道、料仓、除尘箱体、收尘器、加热炉、高炉、锅炉、煤气柜、成品筒仓、煤粉仓、烟囱、污水处理坑井、地沟、地下室等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存在作业空间狭小或进出口受限、空气流通不畅、易导致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局限性、易发生坍塌或绞伤、触电等危险,也许对进入人员安全构成危害旳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3.2有限空间类别:分为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3.3有限空间作业:指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内部旳进行检查、检修、检测等活动。
3.4本制度中所指“有限空间所在单位”指负责有限空间正常操作或运行管理旳作业班组或作业区,也称“管理单位”;“作业申请单位”指作业人员所从属单位;“作业负责人”必须为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
4 有限空间平常管理规定4.1 各单位结合现场实际作业形式和有限空间定义,对管理区域内旳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旳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原因等基本状况,并建立管理台账。
4.2各单位应在有限空间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警示阐明(例如:出入口处),并对进入有限空间旳人员进行审批、登记、交底培训等工作。
5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5.1 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应办理《危险作业安全许可证》。
5.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进入有限空间进行危险有害原因识别(包括窒息、中毒、触电、坠落、跌滑、机械伤害、高温等),制定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5.3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如下:5.3.1停用所使用旳容器或设备,打开通气孔进行通风,可靠关闭所有有害气体来源,确认容器或设备内与否也许存在积料坍塌、物体打击等危险,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制度,严禁同步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有关旳任何试车、试压或试验工作。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曰常使用时应确保零值准确。
3.9.1.3 以第4章为依据,气体检测报警仪应设定两级报警值,并符合以下要求:
a) 氧气应设定缺氧报警和富氧报警两级检测报警值,缺氧报警值应设定为19.5 % ,富氧 报警值应设定为23采取个体检测或监护检测;
b)评估检测结果为2级环境的,应同时采取个体检测和监护检测;
c)个体检测和监护检测应至少每15min记录1个瞬时值。
4.1.6 作业过程中应保持通风,并符合以下要求:
a)初始评估检测结果为3级环境的,作业过程中应至少保持自然通风;
3.9.2.10 气体检测结果应如实记录,内容应包括检测位置、检测时间、气体种类和浓度
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归档保存。气体检测记录表参见附录G。
3.10 作业环境级别判定
3.10.1 根据初始评估检测结果,依据第4章的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程度进
行分级。
3.10.2 3级环境可实施作业,2级和1级环境应进行机械通风。
可能存在的气体种类。
3.9.Z2 应根据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气体种类进行针对性检测。但应至少检测氧气、可
燃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
3.9.2.3 有限空间内气体环境复杂时,作业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能力的单位进行检测。
3.9.2.4 有限空间内仍存在未清除的积水、积泥或物料残渣时,应先在有限空间外利用工 具进行充分搅动,使有毒有害气体充分释放。
3.3 安全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内容、 作业方案、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等,并履行签 字确认手续。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及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行为,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结合本工程实际,制定本管理措施。
第二条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施工作业活动,如人工挖孔桩、隧道、暗挖、顶管作业,钢箱梁、管道、容器内的焊接、涂装、防水防腐、清淤作业等。
第三条项目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年第37号令),对纳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有限空间作业实施重点管理。
第四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委托专业分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分包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严禁以包代管,并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严禁承担项目施工合同约定范围外的有限空间作业(如施工区域外管道、地下空间清理等)。
第五条施工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应编制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审批和专家论证等工作,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
第六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检查有限空间作业施工现场的隐患治理情况,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检测、维护等情况。
第七条监理单位应对有限空间施工作业的专项方案进行审核,对相关制度建立、落实情况严格监督,对有限空间作业专业分包合同、作业条件等进行审查,对纳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进行旁站监理。
第八条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实行作业审批制度,填写《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详见附件),报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及监理审批,并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台账。
db33t707-201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db33t707-201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1. 引言1.1 概述DB33T707-201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旨在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本规程将详细介绍有关有限空间定义与分类、安全技术要求以及相关实践建议等内容。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正文、第三章节名称、结论和参考文献和来源(可选)。
其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规程的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正文部分将详细讲解规程范围、作业空间定义与分类以及安全技术要求;第三章节名称一节将探讨具体的要点;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技术应用前景;最后是参考文献和来源,供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参考。
1.3 目的有限空间作业常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和潜在风险,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次编写DB33T707-201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明确规定作业范围、定义与分类以及相关安全技术要求,引导工作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中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操作指南,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本规程也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并促进该领域的技术应用发展。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解释,旨在让读者对文章开篇部分有更清晰的理解。
2. 正文2.1 规程范围本规程适用于db33t707-2013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旨在确保在有限空间作业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2 作业空间定义与分类根据db33t707-2013标准,有限空间指那些进入、工作或退出时具有限制条件的区域。
根据空间特性和风险级别,有限空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2.1 封闭式空间:具有固定或可移动壁壳且只能通过入口和出口通道进入。
这种类型的空间常见于罐箱、地下室等封闭结构。
2.2.2 开放式空间:没有固定壁壳,但具有进入和退出的限制条件。
例如,井口、管道开端等都属于开放式空间。
2.2.3 垂直孔道:指垂直于地面并连接两个或多个水平区域的孔道。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为规范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有效控制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杜绝有限空间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工贸企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B/T 33707-2022)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规程。
1相关术语和定义1.1有限空间指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
公司内凡符合有限空间定义的场所皆属于有限空间,按类分主要有:(1)封闭半封闭设备类:各类储罐、容器、冷却塔、各类管道等。
(2)地下建(构)筑物类:各类地下池体、地下管道、地下管沟、地下室、地下工事、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等。
(3)地上建(构)筑物类:半地下及地上池体、布水渠、试验装置等。
1.2无许可有限空间指不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
1.3许可性有限空间指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
1.4有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作业部门应针对有限空间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确认为无许可有限空间或许可性有限空间,对许可性有限空间必须符合本规程第4、第5章节要求。
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1.作业空间内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2.工作场地狭窄,作业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3.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4.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5.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有毒气体、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物业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一、名词解释:有限空间:指仅有1 个~2 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如风道、管道、水箱、各种罐状设备等,或者深度大于1.2 m封闭或者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的封闭或者半封闭建造〔如污水坑、化粪池、隔油池、小型密闭空间建造等。
此种建造具有如下特点:空间内的气体可能具有危害。
二、有限空间危(wei)险、有害因素:1.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2.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3. 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4. 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wei)险性的介质,易引起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5. 存在缺氧或者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导致进入者的身体受限;其它公认的严重的安全或者健康风险。
种机械伤害等危(wei)险有害因素。
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先检测后进入。
2>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3> 对作业场所现状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wei)险作业"相关手续。
4> 作业前应再次对确认存在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防止有害气体的二次释放5>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以及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者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者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6>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或者部门,应提前准备好适合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工具和防护工具。
7>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或者部门,应提前准备好适合有限空间作业的通讯器材。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最新国标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安全管理 (2)通则 (2)管理台账 (2)警示标志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安全培训 (3)设备设施配置和管理 (3)应急管理 (4)发包作业管理 (4)5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 (4)作业风险分析 (4)作业审批 (4)安全交底 (4)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4)设备设施安全检查 (4)开启出入口自然通风 (5)安全隔离 (5)清除置换 (5)初次气体检测 (5)作业环境判定 (5)机械通风 (6)再次气体检测和环境判定 (6)个体防护 (6)6作业中安全技术要求 (7)进入确认 (7)气体监测和持续通风 (7)安全监护 (7)作业安全 (7)7作业后安全技术要求 (7)作业验收 (8)撤离现场 (8)附录A(资料性)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示例 (9)附录B(资料性)有限空间标牌示例 (10)附录C(资料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示例 (11)附录D(规范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配置一览表 (12)附录E(规范性)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配置一览表 (13)附录F(资料性)部分有毒有害气体的报警值 (14)附录G(资料性)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示例 (15)附录H(资料性)气体检测记录表示例 (17)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及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全流程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有限空间作业及其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11头部防护安全帽GB/T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6095坠落防护安全带GB6220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GB12358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T16556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20653防护服装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GB24543坠落防护安全绳GB24544坠落防护速差自控器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30862坠落防护挂点装置GB30871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8451呼吸防护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逃生呼吸器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由于通风不畅,有限空间内可 能存在有毒气体,如硫化氢、 一氧化碳等,会导致作业人员
中毒。
氧气不足
有限空间内氧气可能不足,导 致作业人员缺氧窒息。
火灾或静电火花等 点火源,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
其他风险
如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风险 也可能存在于有限空间作业中
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应急救援措施、人员分工等,确保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0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 程
作业前的准备
明确作业任务和目标
在开始作业前,必须明确作业任务和 目标,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操 作规程。
评估作业环境
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浓度、温 度、湿度等进行检测,了解可能存在 的危险因素。
05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与 教育
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通过安全培训,使员工充分认识 到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和注意 事项,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
发生。
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培训使员工熟悉有限空间作业的安 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掌握相关 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开展安全培训是遵守国家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的重要体现,能够降低企 业在有限空间作业中的法律风险。
通风设备
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毒气体或粉尘 ,保持空气流通。
气体检测与监测
气体检测仪
实时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和浓度,确保安全。
监测系统
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温度、湿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应急救援与逃生
救援设备
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如急救箱、灭火器等。
逃生路线
确保有限空间内的逃生路线畅通无阻,标识清晰。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
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条件
发生燃烧或爆炸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 气体中必须含有适量的氧气 ❖ 适量的燃气(超过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 ❖ 火源 ❖ 足够的分子能量维持火链反应
如果这四个其中的任何一个没有或不足,燃烧就不可 能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测量爆炸性气体的时候一定 要检测氧气浓度的原因。
可燃气体燃烧
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标准要求
主要内容
1 有限空间的特点 2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 3 有限空间作业的技术要求 4 有限空间危险性气体检测分析技术
有限空间的特点
❖ 空间大小或设定的空间大小可让人体进入并完成指定的 工作;
❖ 有限空间的入口受地点及位置影响,人员出入受限制, 入口的大小和位置往往给事故营救带来困难;
❖ 实际上,换气次数的正确确定,须根据有限空间的体积、有无有害 气体、何种有害气体、进入操作人数等综合因素确定,不能简单地 套用3次-5次/h。
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规定
❖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电气设备设施宜具有防爆、防静电功能; ❖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 进入金属容器(炉子、塔、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
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12 V; ❖ 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12 V 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
器,其接线箱(板)严禁带入容器使用。 ❖ 作业环境存在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应使用防爆电筒或
电压≤12 V 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在容器内或 容器上; ❖ 有限空间内进行焊接作业时,电焊机需加防触电保护器; ❖ 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 严禁使用纯氧通风换气。超过常量的氧气可能会加速燃烧或其它的 化学反应;
❖ 对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气体的舱室使用机械通风时, 应采用防爆通 风机械。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及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行为,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结合本工程实际,制定本管理措施。
第二条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施工作业活动,如人工挖孔桩、隧道、暗挖、顶管作业,钢箱梁、管道、容器内的焊接、涂装、防水防腐、清淤作业等。
第三条项目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年第37号令),对纳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有限空间作业实施重点管理。
第四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委托专业分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分包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严禁以包代管,并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严禁承担项目施工合同约定范围外的有限空间作业(如施工区域外管道、地下空间清理等)。
第五条施工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应编制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审批和专家论证等工作,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
第六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检查有限空间作业施工现场的隐患治理情况,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检测、维护等情况。
第七条监理单位应对有限空间施工作业的专项方案进行审核,对相关制度建立、落实情况严格监督,对有限空间作业专业分包合同、作业条件等进行审查,对纳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进行旁站监理。
第八条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实行作业审批制度,填写《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详见附件),报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及监理审批,并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台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12942-9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12942-9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涂装、热工等作业的一般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机车车辆等行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对其他行业的有限空间作业亦应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隧道工程、工艺条件的氧浓集间或缺氧间,公用事业的上、下水道或电讯设备的进出口。
2引用标准GB2893安全色GB2894安全标志GB3805安全电压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GB651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GB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GB7692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术语3.1有限空间confined spaces指仅有1~2小我孔,即进出口受限制的密闭、局促、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 1.2m关闭和敞口的只允许单人进出的围截的通风不良空间。
3.2热工作业hot work仅指焊接、气割及能产生明火、火花或灼热工艺的作业。
4通用安全技术要求4.1作业前准备4.1.1作业者必须持有有限空间作业答应证,才干进入有限空间。
4.1.2应备有检测仪器,并设置相应的通风设备及小我防护用具。
4.1.3将有限空间内管道开口端严密封住,并堵上盲板,搜检阀门滑块或伸缩接头,其质量必须可靠,严禁堵塞通向大气的阀门。
4.1.4在制造时,因工艺要求有限空间本身必须转动时,应限制最高转速。
4.1.5必须将有限空间内液体、固体沉积物实时肃清处理,且保持足够通风,将易挥发的气体排挤有限空间,或接纳其他适当介质进行清洗、置换。
4.1.6有限空间外敞面周围应有便于采取急救措施的通道。
4.1.7高处作业时,必须设置脚手架,并应固定牢固或配戴安全带。
4.2作业的安全与卫生4.2.1必须对空气中含氧量进行检测,在大气压条件下,有限空间的空气中含氧量应为18%~21%,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8%,应有报警讯号。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生产经营单位的有限空间安全作业。
行政事业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参照本规范执行,其他行业有对有限空间专业标准规定的,执行相关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井下作业、核工业造成的辐射及其他辐射造成伤害的有限作业空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安全色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4053.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6220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范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GB12358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16556-2007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T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3805-2008特低电压(ELV)限值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有限空间limited space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到限制,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形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129429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1294291范本一:1. 引言1.1 编制目的1.2 适用范围1.3 相关文件2. 术语和定义2.1 术语定义2.2 缩略语定义3. 作业管理3.1 作业计划3.1.1 作业计划编制3.1.2 作业时限3.1.3 作业许可3.2 作业准备3.2.1 作业区域准备3.2.2 作业材料准备3.2.3 作业设备准备3.3 作业执行3.3.1 作业步骤3.3.2 作业风险控制3.3.3 作业人员配备3.4.1 作业清理3.4.2 资料整理3.4.3 作业设备保养4. 安全防护4.1 个体防护措施4.1.1 个体防护用品4.1.2 作业人员防护要求 4.2 安全设施4.2.1 安全警示标识4.2.2 安全通道设置4.2.3 安全隔离设施5. 应急响应5.1 事故预防5.1.1 预防措施5.1.2 应急预案编制 5.2 事故应急处理5.2.1 报警与通知 5.2.2 疏散与救援5.2.3 事故处理记录6. 法律法规6.1 国家法律法规6.2 相关标准7. 附件说明8. 附录8.1 术语表8.2 缩略语表本文档涉及附件:1. 作业计划模板2. 作业许可申请表3. 事故应急预案模板4. 作业区域图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作业许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必须经过批准才可进行的特定作业行为。
2. 个体防护用品:用于保护作业人员个体安全的装备、工具等。
3. 安全隔离设施: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将有害物质与人员、设备隔离的设施。
范本二:1. 引言1.1 编制目的1.2 适用范围1.3 相关文件2. 术语和定义2.1 术语定义2.2 缩略语定义3. 安全责任3.1 企业安全管理机构3.1.1 安全组织架构3.1.2 职责分工3.1.3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 3.2 安全责任制度3.2.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2.2 安全管理制度3.2.3 安全责任追究制度4. 安全检查4.1 定期检查4.1.1 制定检查计划4.1.2 安全检查流程4.1.3 安全隐患整改4.2 不定期检查4.2.1 安全事故调查4.2.2 安全隐患排查4.2.3 隐患整改落实5.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5.1 安全教育5.1.1 入职安全教育5.1.2 在岗培训5.1.3 专业技能培训5.2 安全知识考核5.2.1 考核内容5.2.2 考核方式5.3 教育培训记录管理6. 紧急救援6.1 应急预案编制6.1.1 火灾应急预案6.1.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1.3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6.2 紧急救援演练6.2.1 演练计划6.2.2 演练过程6.2.3 演练总结及改进措施7. 法律法规7.1 国家法律法规7.2 相关标准8. 附件说明9. 附录9.1 术语表9.2 缩略语表本文档涉及附件:1.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表2. 应急预案模板3. 安全检查记录表4. 演练总结报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安全事故调查: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找出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随着科技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有限空间进行作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有限空间中工作具有特殊的危险性和复杂性,需要严格的安全规范来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效率。
在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完善的有限空间作业计划:在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空间的准备工作、作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作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等内容。
2. 安全装备的准备: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标准的安全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同时,也应准备必要的安全工具,如安全绳、气体检测仪等。
3. 通风和气体检测: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通风和气体检测。
确保空间内的气体浓度符合安全标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证书:所有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培训应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应急预案和救援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二、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措施:1. 充分的通风和气体检测: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空间的良好通风。
定期对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安全设备的使用: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设备和工具。
如使用安全绳固定作业人员、使用气体检测仪及时发现危险气体等。
3. 作业人员的着装: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和防护装备。
同时,还应注意作业人员着装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以免影响工作效率。
4. 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必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实际演练。
同时,应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和相关设备,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和救援。
三、有限空间作业后的整理和总结:1. 作业后的清理和整理:在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作业现场的清理和整理。
确保空间内没有遗漏的工具或危险物品,并对作业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及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行为,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结合本工程实际,制定本管理措施。
第二条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施工作业活动,如人工挖孔桩、隧道、暗挖、顶管作业,钢箱梁、管道、容器内的焊接、涂装、防水防腐、清淤作业等。
第三条项目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年第37号令),对纳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有限空间作业实施重点管理。
第四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委托专业分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分包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严禁以包代管,并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严禁承担项目施工合同约定范围外的有限空间作业(如施工区域外管道、地下空间清理等)。
第五条施工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应编制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审批和专家论证等工作,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
第六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检查有限空间作业施工现场的隐患治理情况,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检测、维护等情况。
第七条监理单位应对有限空间施工作业的专项方案进行审核,对相关制度建立、落实情况严格监督,对有限空间作业专业分包合同、作业条件等进行审查,对纳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进行旁站监理。
第八条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实行作业审批制度,填写《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详见附件),报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及监理审批,并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台账。
未经审批的,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应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作业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交底,内容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处理、救护方法等。
(一)作业负责人职责:掌握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
(二)作业人员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与作业监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三)作业监护人员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期间情况,保证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及时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联系应急救援,防止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防护装备应妥善保管,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安全有效。
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进行有效通风,净化、置换,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第十三条应根据《劳动防护用品规则》(GB11651)要求给作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防护用品。
(一)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绳)。
安全带(绳)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更换。
(二)呼吸防护用品的选用应符合《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的要求。
第十四条有限空间作业配备的电气、照明设备应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要求。
(一)有限空间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的,电气、照明设备应实现电气防爆和防静电措施。
(二)有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导电良好、金属空间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12V。
(三)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
(四)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
(五)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宜选用清洁能源型机械设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第十五条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在入口处设置醒目的安全告知牌,包括警示标志、存在的危害因素、防控措施、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应急电话等内容。
第十六条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做好现场监护、管理工作。
(一)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监护人不得离开工作点,随时按规定的联络信号与作业人员取得联系。
(二)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
(三)有限空间内需持续作业的,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安排人员轮换休息。
(四)人工挖孔桩、管道内作业、顶管作业等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一般不得超过2人。
(五)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施工单位应采用专业检测仪器对作业区域气体实施不间断监测。
(六)作业条件发生变化时,应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七)作业现场要配备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消防器材。
第十七条有限空间作业突发危险情况时,作业监护人员应立即报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应急处置,严禁无安全措施盲目施救。
第十八条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区域内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督促各方责任主体落实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对有限空间作业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处罚。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2
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