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的全部作品
帕格尼尼影响的作品
![帕格尼尼影响的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9fff81d8360cba1aa811da99.png)
受帕格尼尼启发而产生的作品帕格尼尼的A小调24首随想曲(作品1)已经成为其他作曲家许多作品的基础。
其他受帕格尼尼影响的作品包括:o Arban - Carnival of Veniceo Ariya - Igra s Ogneom ("Play with Fire") from the album of the same name.o Michael Angelo Batio - No Boundarieso Jason Becker −5th Capriceo Mario Castelnuovo-Tedesc o −Capriccio Diabolico for classical guitar is a homage to Paganini, in reference to Paganini supposedly making a pact with thedevilo Frédéric Chopin −Souvenir de Paganini for solo piano (1829; published posthumously)o Luigi Dallapiccola - Sonatina canonica in mi bemolle maggiore su"Capricci" di Niccolo Paganini, for piano (1946)o Eliot Fisk - transcribed all 24 Caprices for solo guitaro Bela Fleck − "Moto Perpetuo (Bluegrass version)," from Fleck's 2001album Perpetual Motion, which also contains a more standard rendition of the piece o Fritz Kreisler −Paganini Concerto in D Major (recomposed paraphrase of the first movement of the Op. 6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o Franz Lehár −Paganini, a fictionalized operetta about Paganini (1925)o Franz Liszt− Six 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141 for solo piano (1851) (virtuoso arrangements of 5 caprices, including the 24th, and La Campanella from Violin Concerto No. 2)o Yngwie J. Malmsteen −Far Beyond The Suno Nathan Milstein −Paganiniana, an arrangement of the 24th Caprice, with variations based on the other capriceso Cesare Pugni - borrowed Paganini's themes for the choreographer Marius Petipa's Venetian Carnival Grand Pas de Deux (aka the Fascination Pas deDeux from Satanella)o George Rochberg −Caprice Variations (1970), 50 variations for solo violin o Uli Jon Roth − "Scherzo Alla Paganini" and "Paganini Paraphrase"o Robert Schumann − Studies after Caprices by Paganini, Op.3 (1832;piano); 6 Concert Studies on Caprices by Paganini, Op.10 (1833, piano). Amovement from his piano work "Carnaval" (Op. 9) is named for Paganini.o Marilyn Shrude −Renewing the Myth for alto saxophone and pianoo Karol Szymanowski −Trois Caprices de Paganini, arranged for violin and piano, Op.40 (1918)o Steve Vai − "Eugene's Trick Bag" from the movie Crossroads. Based on 5th Caprice.o Philip Wilby - Paganini Variations, for both wind band and brass bando Eugène Ysaÿe −Paganini variations for violin and piano。
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
![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https://img.taocdn.com/s3/m/0d67a22eccbff121dd3683ce.png)
名家风采 帕格尼尼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1782—1840)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应是演奏家,大家如果仔细阅读他的曲谱,可以发现他的思想境界和其他一些大师相比,不在一个境界——偏低,但他演奏技法很高,可以称得上是小提琴演奏巨匠)、作曲家。
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热亚那。
父亲是小商人,没受多少教育,但非常喜爱音乐,是一个吉他和曼陀铃业余爱好者。
父亲教他弹曼托林并请了一位剧院小提琴手教他小提琴,后又与热亚那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学习。
他幼年充分显露出音乐才能,不论什么曲子,他立刻能轻松地演奏出来。
同时他还学习作曲。
八岁就写小提琴奏鸣曲。
11岁,在热亚那举行公开演奏会,获极大成功。
他13岁开始旅行演出。
他十四、五岁时,当时法国著名小提琴家鲁道尔夫·克鲁采尔,也就是贝多芬写的《克鲁采尔奏鸣曲》所献给的那个人,听了他的演奏时被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1805年任卢加宫廷乐队小提琴独奏家。
1825年后,他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他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
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表现了高超的技巧。
他的技巧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
他的作品有《bE 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军队奏鸣曲》、《拿破仑奏鸣曲》、《爱的场面》、《魔女》、《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另外,还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种室内乐曲。
1840年5月27日夜,这位被誉为“小提琴之神”和“音乐之王”的人离开了人世,年仅五十八岁。
幼年即学琴,后去热那亚和帕尔马学习,九岁首次登台演奏自己的作品,十三岁旅行演出,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
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显示出惊人的才华。
他的演奏将小提琴的技巧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
音乐家帕格尼尼生平简介
![音乐家帕格尼尼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801311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3.png)
音乐家帕格尼尼生平简介帕格尼尼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之一,那帕格尼尼生平如何?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帕格尼尼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简介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主要作品有《女巫之舞》、《军队奏鸣曲》等,还有吉他曲二百余首,他既是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同时也是作曲家,人送外号小提琴上的魔鬼。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父亲从3他岁时就教他学习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帕格尼尼每天用大约12个小时练习演奏,在8岁时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演奏曲,1979年后他的琴声遍布世界各地,传言他只用四个手指就可以拉出一般人不能拉出的四个八度,他身材瘦长,拉琴时情绪激昂就像被魔鬼附身,演奏非常精妙。
自1800年后帕格尼尼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与此同时他也备受疾病的折磨,不管是1828年维也纳演出,还是1831年的巴黎演出都引起了极大轰动,但从1828年后帕格尼尼的演出越来越少。
他的演奏将小提琴的技巧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为小提琴演奏发展做出了不能磨灭的贡献,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共创作了二十多首小提琴随想曲,其中就有《钟》、《狩猎》等世界名曲,他不遗余力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进行创新升华,是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帕格尼尼才华横溢但一度赌博成性,最后不得不将自己的小提琴卖掉来维持生活。
但他还是幸运的,荻达通过心灵及音乐上的帮助使他重新拾回自信,并举办了小提琴演奏音乐会。
1840年被誉为“音乐之王”的帕格尼尼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八岁。
李斯特与帕格尼尼联系十九世纪初期,被誉为魔鬼化身的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横空出世,与此同时被称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也崭露头角。
李斯特生于1811年,自十二岁在维也纳演奏后开始出名,因为超凡的风格和技巧每场音乐会都是座无虚席。
帕格尼尼生于1782年,他惊人的卓越演奏技巧令世人叹服,隐居的两年中琴不离身苦心研究,终成最优秀的小提琴大师。
李斯特与帕格尼尼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李斯特二十一岁时,无意间倾听了帕格尼尼的音乐会,帕格尼尼给李斯特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尤其是帕格尼尼神奇的演奏技巧让李斯特的精神得到愉悦,也让他了解到自己的艺术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一切必须从零开始,一步一步稳扎实打才能到达最顶峰。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故事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338bd4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6.png)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故事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1782.10.27--1840.5.27),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
他的技巧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
他的作品有《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军队奏鸣曲》、《奏鸣曲》、《爱的场面》、《魔女》、《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另外,还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种室内乐曲。
帕格尼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一生遭遇了很多苦难,但这并没妨碍他成为一个音乐界的巨人。
4岁时,帕格尼尼患上了麻疹和可怕的昏厥症,险些丧命;儿童时期,他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中年时他口腔疾病严重,口舌糜烂,满口疮痍,拔掉了所有牙齿,紧接着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走路都无法看清;50岁后,相继发作的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身体;后来,他完全失去了发音的能力,儿子只能通过口型来判断他的意思;57岁那年,他走完了多灾多难的一生,离开了人世。
从4岁到57岁,帕格尼尼一直在与苦难为伍,但这并没有让他退缩,更没有将他压垮,反而让他在音乐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凭什么做到这些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帕格尼尼爱上了音乐。
他闭门不出,疯狂地练琴,每天十多个小时。
13岁时,他开始带着一把琴周游,过着流浪者的生活。
同时,他还学习作曲与指挥,创作出了《随想曲》、《无穷动》、《女妖舞》和6部小提琴协奏曲及许多吉他演奏曲,这些都让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与汗水。
15岁时,他举办了一次音乐会。
就是这次音乐会使他震惊了世界,一举成名,他的名声传遍英、法、德、意、奥、捷等国。
有多少人能如帕格尼尼一般,经历诸多苦难,而又有多少人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对于帕格尼尼来说,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苦难,才让他的人生更加精彩,充满了挑战的乐趣。
也正是这些磨砺,才让他的意志开始变得坚强,内心变得勇敢,从而战胜了命运。
在弱者眼里,苦难是鞋里的细沙;在强者眼里,苦难是一颗华丽的珍珠。
帕格尼尼的音乐生涯
![帕格尼尼的音乐生涯](https://img.taocdn.com/s3/m/a716ef7c312b3169a451a4e1.png)
小提琴~加農炮
• 當他首次離鄉時,曾意外的從一位不知名的法國商人手中, 獲贈一把耶穌瓜奈里(又稱加農砲)小提琴。這把名琴其 後成為他終生的至愛。他共蒐集了二十二把小提琴,其中 最珍愛的,就是這一把帕格尼尼死後一百多年來,人們稱 這把琴為帕格尼尼的寡婦,這把名琴被深鎖於一個玻璃琴 盒中,無人敢用之演奏,彷若那是對琴魔的褻瀆,也像是 恐怕會遭到詛咒般的敬畏。 話說這把琴是製琴大師安德烈瓜奈里的兒子耶穌瓜奈 里1742年所製,是歷史上最傳奇的琴,所以小提琴家用 瓜奈里琴演出時,並不是在單獨的展現自己精湛的琴藝, 而是兩個靈魂並列台上,一個是演奏家的靈魂,另一個則 是小提琴的靈魂。 1822年帕格尼尼受贈此琴,一生珍愛。帕格尼尼死 後將此琴贈與熱內亞「永久保存」,但Genova政府卻因 過度珍惜這把琴, 便將它深鎖於展示廳,不料竟因通風不 良與溼度等問題,使「加農砲」嚴重受損。所幸經過製琴 師傅坎第(Candi)不眠不休的細心修護,「加農砲」竟然 又起死回生,才使這把帕格尼尼一生最愛的「加農砲」重 新獻身於音樂,不再深鎖玻璃盒中。
•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技巧
• 作為演奏家,帕格尼尼以許多超越常規的手法來吸引聽眾, 有些技巧以前從未有人用過,屬於他的獨創。他的小提琴 演奏音调優美動聽,音色溫和,純淨無瑕,雙音和泛音的 運用發展到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帕格尼尼還經常使用左 手撥弦與右手運弓同時進行的演奏方法以及許多其他獨特 的指法和弓法。他常常在音樂會上作精彩的即興演奏,取 得了驚人的效果。 帕格尼尼还是第一個在公開場合憑記憶 演奏大型作品的小提琴家。他運用多种新穎的方法,擴大 了小提琴的演奏技術,為現代小提琴演奏藝術奠定了寬廣 的基礎。帕格尼尼也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以旋 律優美靈活而著稱於世。在帕格尼尼生活的時代,技巧是 保密的,因此他生前只出版過極少數的作品,大部分作品 是在他去世以後由别人整理出版的。
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
![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https://img.taocdn.com/s3/m/55c1e91a4431b90d6c85c7e2.png)
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热那亚。
他幼年时曾受学于塞尔威托和科斯塔,9岁的时候就登台演奏自己编写的《变奏曲》,13岁时开始旅行演奏。
后来,他曾担任过卢卡宫廷乐师。
1828年3月,帕格尼尼第一次访问维也纳,演出时盛况空前。
在那里,他赢得了著名诗人海涅、作曲家舒曼、钢琴家李斯特等人的高度赞赏,并成为维也纳人崇拜的艺术大师。
海涅曾在他的小说《佛罗伦萨之夜》中,对帕格尼尼的形象作过精彩的描绘。
1831年3月,帕格尼尼在法国巴黎演出,接着又访问英国,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两年以后他重访巴黎时,应邀作了一次中提琴独奏,帕格尼尼把中提琴的性能和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此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特意创作了著名的中提琴与管弦乐协奏曲《哈罗德在意大利》,献给帕格尼尼。
从1835年以后,由于健康原因,帕格尼尼的演出越来越少。
到1838年他的嗓音完全消失,1840年5月27日,帕格尼尼因喉癌病逝,终年58岁。
作为演奏家,帕格尼尼以许多超越常规的手法来吸引听众,有些技巧以前从未有人用过,属于他的独创。
他的小提琴演奏音调优美动听,音色温和,纯净无瑕,双音和泛音的运用发展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帕格尼尼还经常使用左手拨弦与右手运弓同时进行的演奏方法以及许多其他独特的指法和弓法。
他常常在音乐会上作精彩的即兴演奏,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帕格尼尼还是第一个在公开场合凭记忆演奏大型作品的小提琴家。
他运用多种新颖的方法,扩大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术,为现代小提琴演奏艺术奠定了宽广的基础。
帕格尼尼也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以旋律优美灵活而著称于世。
在帕格尼尼生活的时代,技巧是保密的,因此他生前只出版过极少数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是在他去世以后由别人整理出版的。
帕格尼尼流传最广的作品有:《24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b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支曲子后人经常用D调演奏)、《女巫之舞》、《威尼斯狂欢节》、《钟曲》等。
茱莉亚·费雪与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
![茱莉亚·费雪与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https://img.taocdn.com/s3/m/134c3320cfc789eb172dc852.png)
二十 四首小提孳随想 曲》 乏沉稳、真挚的吟唱 .又有灵动 、活 跃的 这样 。 莱莉亚 ・费雪并不满足于完美展 感受帕拮尼尼 《
主题和十 一个变奏及终 曲组成的作 品。a
小调的主题 .清新明朗 、生动活泼 ,蕴含 种秘的幽被感和热情奔放 的动 力 每 一个 多D G版、帕 尔曼E 版 、黎奇De c 版 随想曲的内容和情感 以及作 品之间 的逻辑 MI ca 变妻都运用了富有特色的小提琴演奏技 巧 等诸 多的经典 版本.她的演奏呈现出了独 关系。她甚至一改 以往严格遵循 曲谱 的习 来表现.如倚音装饰、顿音奏法 、双 弦奏 特 的音乐风 格。正 如她 自己说 的:” 我永 惯 。在第六酋随想曲 中创造性地运 用了弱
奏家才能够成功挑战 《 二十 四首小提 琴随
想曲 帕格 尼 尼 《二 十 四 酋 小提 琴 随 想 曲 》中的每 一首都 有鲜 明的音 乐形象 ,
因此 被冠 上不 同 的标题 .如 第6首 “ 神
秘” 、第9 “ 猎”、第11 “ 首 打 酋 浪漫 曲
及塔兰 台拉 舞曲” 、第1 首 魔 鬼 的笑 3 声 、第1 首 “ 行曲” 、第2 首 “ 4 进 0 牧
茱莉亚 ・赞雪与帕格尾尼 《 十四首随想曲 》 :
UL I A F I C H E R S
PAGANI 2 AP I E NI 4 C R C S
钢琴 和乐队写的 《 帕格尼尼主 和 勃拉姆斯为钢琴写的 《 帕格 奏 曲》,这两部作品都取材于 小提 琴随想曲》中的第2 首音 4 帕 格尼尼 1 8 年 1 月 出! 72 0
我 也为 自己保 留了一 定的 即兴发挥 的空 种不同的情绪 ,每一种都独具特色 ,各有
巧 妙 之 处
莱莉亚 ・费 雪的演奏 音色纯 净 、清 间。我 觉得对 艺术家来说,最可怕的是 :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第17-24首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第17-24首](https://img.taocdn.com/s3/m/295dce4265ce05087732131f.png)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第17-24 首歌曲名:帕格尼尼:《24 首随想曲》第17-24 首上歌词或简介: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帕尔曼(“P帕格尼尼TAPE 7” (2006-5-3-22-42 )这套随想曲,充分展示了他的小提琴技巧。
作品1,作于1801-1807 年间,24首分别为:第1首:行板,E 大调,三段体。
李斯特的《第4 号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即由此曲改编;第2 首:中板,B 小调,自由形式;第3 首:如歌的行板,E 小调,三段体;第4 首:庄严肃穆地,C 小调;第5 首:激动兴奋地,以A 小调始,A 大调终;第6 首:慢板,C 小调,自由的三段体,李斯特的《第一号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即改编自此曲;第7首:无速度指示,不规则的三段体,以A小调始,A大调终;第8首:庄严肃穆地,降E大调,自由形式;第9首:小快板,E大调,李斯特的《第5号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改编自此曲;第10首:活泼第,G小调,自由的三段体;第11首:行板,C大调,急板;第12 首:快板,降A 大调;第13 首:快板,C 小调,三段体。
此曲俗称“魔鬼的笑声” ;第14 首:中板,降E 大调;第15 首:庄严地,E 小调,三段体;第16 首:急板,C 小调,自由曲式;第17首:降E大调,三段体,李斯特的《第2 号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改编自此曲;第18 首:库朗舞曲,C 大调,三段体;第19 首:降E 大调;第20 首:小快板,D 大调,三段体;第21 首:温柔地,A 大调,两段体;第22 首:清晰明朗地,F 大调,三段体;第23 首:庄严地,降E 大调,三段体;第24 首:急板,C 小调,李斯特的《第6 号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拉赫马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均改编自此曲。
本TAPE 收录帕格尼尼的《24 首随想曲》、《小提琴协奏曲第1 号》。
《24 首随想曲》由伊扎克.帕尔曼演奏,《小提琴协奏曲第1 号》由梅纽因小提琴主奏,皇家爱乐乐团协奏,埃雷德指挥。
浅析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
![浅析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https://img.taocdn.com/s3/m/51a358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1.png)
浅析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
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是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大师弗朗茨·李斯特为钢琴所作的19首练习曲作品。
这些练习曲以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尼科洛·帕格尼尼的名字命名,其中融
入了他的小提琴练习曲作品。
这些作品在钢琴界被誉为经历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的技巧
和情感表达深受两者欢迎。
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的曲目共有19首,其中有一些是基于帕格尼尼的小提琴练习曲改编而来,而其他一些则是李斯特根据帕格尼尼原曲的特点与技巧创作的全新作品。
其中
主要包括了李斯特改编练习曲第2、3、5、6、9、10、14和15号以及创作的练习曲第1、4、7、8、11、12、13、16、17和18号。
这些练习曲在技巧和音乐形式上都十分高级,很多
钢琴家都将其视为技术练习以及音乐表达的难度极高的代表作。
从曲风上来看,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具有非常独特的音乐特色,它既融合了帕格尼
尼小提琴练习曲的技巧特点,又融入了李斯特自己的音乐风格。
李斯特善于运用琴键练习
曲和变化无穷的音色,使得这些练习曲既具有高难度的技巧要求,同时又充满了浓厚的音
乐表达力。
这些练习曲中融入的小提琴技巧,例如波音、奏鸣曲、升序和降序音阶等等,
都成为了挑战钢琴家技术极限的重要元素。
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在全球钢琴演奏领域也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最初的创作
到今天,这些练习曲一直都是钢琴家们技术考验的重要曲目之一。
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
的演奏者们都必须具有非常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灵活的表达能力,才能够将这些曲子演绎得
完美。
帕格尼尼作品列表
![帕格尼尼作品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84fc06611eb91a37f1115cce.png)
帕格尼尼Op.1: 24 Caprices for violin solo, No.1-24 24首小提琴随想曲Op.3 No.1: Sonata No.1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M.S.27 No.1, A大调第一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Op.3 No.4: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inor, M.S.27 No.4, A小调第四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Op.3 No.6: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E minor, M.S.27 No.6, E小调第六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Op.8: Le Streghe,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the ballet Il noce di Benevento by Franz Xaver Süssmayr, in D major, (M.S.19), D大调女巫舞曲,芭蕾《贝内文托的胡桃》主题变奏Op.9: Variations on the English national anthem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God Save the King" (Introduzione e variazioni su), M.S. 56, 变奏《天佑吾王》,源自英国国歌Op.10: The Carnival of Venice (Il Carnevale di Venezia): Variations on the Neapolitan song "O mamma, mamma cara", in A major, M.S. 59, A大调变奏,《威尼斯狂欢节》,源自那不勒斯歌曲《哦,妈妈,亲爱的妈妈》Op.11: Moto Perpetuo (Allegro vivace a movimento perpetuo) in C major, M.S.72, 无穷动Op.13: I Palpiti,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Di tanti palpiti", from Rossini's "Tancredi," for violin & orchestra, M.S.77, A大调主题变奏曲《跳动》,源自罗西尼歌剧《坦克雷迪》Op.17: Cantabile in D major, M.S.109, D大调如歌的柔板Op.27: Maestosa sonata sentimentale, for violin & orchestra, ("Variations on the Austrian National Hymn"), M.S.51, 深情的庄严奏鸣曲,(奥地利国歌变奏),源自海顿《上帝保佑弗兰茨皇帝》M.S.2: Sonata concertata in A major A大调奏鸣曲协奏M.S.3: Grand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A大调小提琴与吉它大奏鸣曲M.S.5: Sonata with variations for the fourth string, in E flat major, 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M.S.18: Polacca with variations (Polacca con variazioni) in A major, A大调波兰变奏曲M.S.23: Sonata a Preghiera (aka. Moses Fantasy): Variations for the fourth string on the theme "Dal tuo stellato soglio" from the opera "Mosè" by Giacomo Rossini, in F minor, 祈祷奏鸣曲(《摩西幻想曲》),主题变奏曲,源自罗西尼的歌剧《摩西》中祷告时的一段音乐M.S.47: Sonata and Variations on 'Pria ch'io l'impegno', from Weigl's "L'amor Marinaro" for violin & orchestra in E major, E大调小提琴变奏奏鸣曲,源自魏格尔歌剧《海上情缘》M.S.50: Violin Concerto No.3 in E major, E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M.S.57: Sonata Varsavia, Variations on a mazurka by J. Elsner, 华沙奏鸣曲,变奏,源自埃尔斯纳的玛祖卡舞曲M.S.60: Violin Concerto No.4 in D minor, D小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M.S.66: Sonata movimento perpetuo, Version 'A', 无穷动奏鸣曲,甲种M.S.66: Sonata movimento perpetuo, Version 'B', 无穷动奏鸣曲,乙种M.S.70: Sonata for large viola (Sonata per la Grand Viola), for viola and orchestra in C minor, C小调中提琴奏鸣曲M.S.74: Balletto Campestre: Variations on a comic theme:乡村芭蕾,滑稽主题变奏M.S.75: Violin Concerto No.6 in E minor, E小调第六小提琴协奏曲M.S.78: 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minor A小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M.S.79: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E major, "Marie Luisa", E大调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玛丽·路易莎》M.S.112 No.2: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D major D大调第二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M.S.112 No.4: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A大调第四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
帕格尼尼——魔鬼小提琴家
![帕格尼尼——魔鬼小提琴家](https://img.taocdn.com/s3/m/71301563c850ad02de8041bf.png)
帕格尼尼——魔鬼小提琴家
作者:康宇
来源:《音乐爱好者》2018年第10期
尼科洛·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他凭借对小提琴技术前所未有的开掘、富于传奇色彩的生平经历和具有催眠般魔力的现场演奏,成为了历史上最负盛誉的小提琴炫技大师,被誉为“魔鬼小提琴家”。
帕格尼尼的作品完美反映了这位小提琴家的演奏技术特点,1820年出版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包含了令人應接不暇的演奏技法,如双颤音、平行八度、十度、左手拨弦等。
整套作品的最后一首《A小调随想曲》以鲜明的音乐性格和精湛的技巧展示著称,启发了许多后世音乐家的创作,如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随想
曲》。
此外,帕格尼尼还创作了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作为他本人举办公开音乐会的核心曲目,其中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结合了当时流行的意大利“美声歌剧”旋律风格和炫技因素,至今仍是音乐会上的热门曲目。
帕格尼尼 音乐作品列表(List of compositions by Niccolo Paganini)
![帕格尼尼 音乐作品列表(List of compositions by Niccolo Paganini)](https://img.taocdn.com/s3/m/a14bbe4e852458fb770b569a.png)
List of compositions by Niccolò Paganini ∙24 caprices, for solo violin, Op.1o No. 1 in E major (The Arpeggio)o No. 2 in B minoro No. 3 in E minor (La Campanella)o No. 4 in C minoro No. 5 in A minoro No. 6 in G minor (The Trill)o No. 7 in A minoro No. 8 in E-flat majoro No. 9 in E major (The Hunt)o No. 10 in G minoro No. 11 in C majoro No. 12 in A-flat majoro No. 13 in B-flat major (Devil's Laughter)o No. 14 in E-flat majoro No. 15 in E minoro No. 16 in G minoro No. 17 in E-flat majoro No. 18 in C majoro No. 19 in E-flat majoro No. 20 in F-flat majoro No. 20 in D majoro No. 21 in A majoro No. 22 in F majoro No. 23 in E-flat majoro No. 24 in A minor (Tema con variazioni)∙ 6 sonatas, for violin and guitar, Ops. 2 and 3o Op. 2, No. 1 in A majoro Op. 2, No. 2 in C majoro Op. 2, No. 3 in D minoro Op. 2, No. 4 in A majoro Op. 2, No. 5 in D majoro Op. 2, No. 6 in A minoro Op. 3, No. 1 in A majoro Op. 3, No. 2 in G majoro Op. 3, No. 3 in D majoro Op. 3, No. 4 in A minoro Op. 3, No. 5 in A majoro Op. 3, No. 6 in E minor∙15 Quartets for Violin, Guitar, Viola and Cello, Op. 4o No. 1 in A minoro No. 2 in C majoro No. 3 in A majoro No. 4 in D majoro No. 5 in C majoro No. 6 in D majoro No. 7 in E majoro No. 8 in A majoro No. 9 in D majoro No. 10 in A majoro No. 11 in B majoro No. 12 in A minoro No. 13 in F minoro No. 14 in A majoro No. 15 in A minor∙Concerto for violin No. 1, in D major, Op. 6 (1817)∙Concerto for violin No. 2, in B minor, Op. 7 (1826) (La Campanella, 'The little bell')∙Concerto for violin No. 3, in E major (1830)∙Concerto for violin No. 4, in D minor (1830)∙Concerto for violin No. 5, in A minor (1830)∙Concerto for violin No. 6, in E minor (1815?) — last movement completed by unknown authorship.∙Le Streghe (The Witches Dance), Op. 8∙The Carnival of Venice (O Mamma mamma cara), Op. 10∙Moto Perpetuo in C major, Op. 11∙Non più Mesta, Op.12∙I Palpiti, Op.13∙60 Variations on Barucaba for violin and guitar, Op. 14 (1835)∙Cantabile in D major, Op. 17∙Cantabile & Valse (waltz), Op. 19 (c. 1824)∙18 Centone di Sonate, for violin and guitar∙Arranged workso Introduction, theme and variations from Paisiello's 'La bella molinara' (Nel cor più non mi sento) in G major o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Rossini's 'Cenerentola' (Non più mesta)o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Rossini's 'Moses' (Dal tuo stellato soglio)o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Rossini's 'Tancredi' (Di tanti palpiti)o Maestoso sonata sentimentale (Variations on the Austrian National Anthem)o Sonata con variazioni on a theme from Joseph Weiglo Variations on God Save the King, Op. 9∙Duetto amoroso, Op. 63 (c. 1807)∙Miscellaneous workso43 Ghiribizzi per Chitarra (for guitar)o Perpetuela (Sonata Movimento Perpetuo)o La Primaverao Sonata con variazioni (Sonata Militaire)o Napoleon Sonatao Romanze in A minoro Tarantella in A minoro Grand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o Sonata for Viola in C minoro Sonata in C for solo violin。
Salvatore
![Salvatore](https://img.taocdn.com/s3/m/f6131ef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a.png)
Salvatore Accard...中⽂名称:帕格尼尼24⾸随想曲中⽂名称英⽂名称:Paganini: 24 Capricci For Solo Violin Op. 1英⽂名称资源类型:APE资源类型发⾏时间:1991年01⽉18⽇发⾏时间专辑歌⼿:Salvatore Accardo专辑歌⼿地区:意⼤利地区语⾔:意⼤利语语⾔简介:简介作曲: Nicolò Paganini演奏: Salvatore AccardoCD编号: DG 29714专辑介绍:帕格尼尼的⼀⽣不仅充满传奇,⼏乎是空前绝后的⼩提琴技艺,更为之添上了不少神话⾊彩;他所写的⽆伴奏⼩提琴作品⼆⼗四⾸随想曲,当年更被认为除帕格尼尼以外,⽆⼈能够演奏。
帕格尼尼创作⼆⼗四⾸随想曲时还未够⼆⼗岁,当时他已名满欧陆。
他在舞台上神乎其技的演奏,充满浪漫热情和强烈精⼒的⾳乐,结合他那副带著魔幻神秘,瘦⾻嶙峋的⾯容,有如魔⿁般的台风,使他在任何⼀个城市的⾳乐会门票,往往在⼀瞬间便被抢购⼀空,⼀票难求。
他所到之处,都轰动⼀时,形成了⼀股席卷欧陆的帕格尼尼的狂飙。
帕格尼尼⼀⽅⾯周游各地演奏,⼀⽅⾯⼜不断创作不少采⽤他⾃⼰发明的众多奇绝崭新技法在内,以炫耀技巧的作品,供⾃⼰在⾳乐会上演奏,使技惊四座的效果,因为不断有新的技法出现⽽保持。
帕格尼尼的出现,为⼩提琴这件乐器赋予了⾮凡的⽣命⼒,⼩提琴的演奏,脱胎换⾻,散发出迷⼈的光彩,带来追求超绝技巧的潮流;各种乐器的演奏家,都被刺激去寻求技巧的突破⽅法,李斯特便因为年幼时被帕格尼尼的超技演奏吸引,⽽要致⼒成为「钢琴的帕格尼尼」,由此钢琴在⽇后才因为李斯特此⼀志愿的实现,⽽成为能发挥绚烂⾊彩,光芒四射的乐器。
帕格尼尼出神⼊化的⼩提琴演奏技巧,亲眼⽬睹他演奏的⼈都难以置信,加上他那副有如魔⿁般的台上姿采,将他的演奏与魔⿁拉上关系的谣⾔便不断传扬。
其中流传得最为⼴泛的,是指他将⾃⼰的灵魂出卖给魔⿁,⽤以换取超凡的演奏绝技。
帕格尼尼小提琴曲
![帕格尼尼小提琴曲](https://img.taocdn.com/s3/m/96c7e4c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1.png)
帕格尼尼小提琴曲篇一: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是19世纪初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家。
他以他的技巧、独奏能力和作曲天赋而闻名于世。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以其技术上的复杂性和音乐上的深度而著称,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包含了各种各样的风格和主题。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第一号协奏曲》、《第四号协奏曲》和《卡波契奇咏叹调》等。
这些作品展示了帕格尼尼独特的演奏技巧,例如双音、颤音和快速的音阶运动,这些技巧是他的个人标志。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不仅要求演奏者具备卓越的技术能力,还要求他们能够完美地表现出曲目中的情感和表达。
他的作品中常常充满了激情、浪漫和戏剧性的元素,同时也展示了小提琴演奏的极限。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对后来的作曲家和演奏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技术挑战和音乐形式开创了小提琴独奏音乐的新纪元,并为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灵感和指导。
许多现代小提琴演奏家仍然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挑战和乐趣。
总的来说,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是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们不仅展示了小提琴演奏的技术和表达能力,还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情感和灵魂。
无论是对于演奏者还是观众来说,这些作品都是一场音乐盛宴,永远值得欣赏和探索。
篇二: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是19世纪初意大利最著名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之一。
他以其惊人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帕格尼尼创作了许多小提琴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24首“帕格尼尼小提琴曲”。
帕格尼尼小提琴曲的创作风格独特而富有挑战性。
他的作品结合了技巧性的乐句和华丽的旋律,展现了小提琴的各种可能性。
这些曲目要求小提琴家具备极高的技巧和演奏能力,因此被认为是小提琴家的终极挑战之一。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卡普里奇奥小提琴练习曲第24号》,也被广泛认为是小提琴技巧的巅峰之作。
这首曲子以其快速的音阶、跳跃的弹奏和难以想象的技巧要求而闻名。
【宜听宜观的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
![【宜听宜观的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https://img.taocdn.com/s3/m/ae083e2ba1c7aa00b42acb59.png)
【宜听宜观的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宜听宜观的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尼科洛・帕格尼尼在所有学琴者眼中都是一个魔鬼。
笔者自幼习琴,至今十载有余,在这方面也是深有体会。
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的跳弓、飞跃断奏、十度、双泛音等技术实在难以驾驭。
帕格尼尼能够创作出这样的高难度作品,自然首先得益于他那登峰造极的小提琴演奏技巧。
相传,年仅13岁的帕格尼尼曾和父亲一同前往帕尔马拜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罗拉(A.Rolla,1757-1841)为师,当时父子俩在隔壁一间房里等候卧病的罗拉接见时,父亲看见桌上放着一把小提琴和罗拉新创作的协奏曲谱子,就让儿子视奏。
罗拉闻声惊起,当他跑出卧房发现拉得如此出色的竟是个孩子时,他叫道:“我没有什么可教你了,我的孩子……”《二十四首随想曲》在帕格尼尼不到20岁的时候便问世了,在他毕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部作品充满了年轻的激情,曲调优美,既反映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显示出作曲家丰富的想象力及精妙绝伦的演奏技术,故成为了现代小提琴演奏者的“试金石”。
世人都知道绘画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然而帕格尼尼的作品不仅具有可听性,同样具有可视性。
这点从何谈起呢?假如说你有机会到现场聆听提琴家演奏帕格尼尼的作品,或是从音像资料中观摩大师的演奏,你就会被演奏者左右手协调的配合,技巧与力度完美的结合所征服。
《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第一首随想曲便是很好的例证。
演奏者右手快速地上下起伏使弓子来回往复于E弦和G弦之间,弓子俨然成为了演奏者身体的延伸,急速而灵巧地跳动在四根弦之上,小精灵般轻盈。
第五首随想曲中,演奏者左手胜似飞火流星,在指板上“移形换位”,仿佛一个武林高手,速度、力度、准确度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叫绝的是第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的一段“左手拨奏”,演奏者的右手已经失去了传统上的意义。
左手或按或拨,忽上忽下,仅使用一只手便制造出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华丽且精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75: Violin Concerto No.6 in E minor, E小调第六小提琴协奏曲 DG 437 210-2 阿卡多演奏
M.S.78: 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minor A小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DG 437 210-2 阿卡多演奏
M.S.79: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E major, "Mari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isa", E大调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玛丽·路易莎》 EMI CZS 767567-2 阿卡多/欧洲室内乐团演奏
Op.1: 24首小提琴随想曲
Op.3 No.1: A大调第一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
Op.3 No.4: A小调第四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
Op.3 No.6: E小调第六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
Op.6: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Op.7: 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钟》
Op.8: D大调女巫舞曲,芭蕾《贝内文托的胡桃》主题变奏
Op.9: 变奏《天佑吾王》,源自英国国歌
Op.10: A大调变奏,《威尼斯狂欢节》,源自那不勒斯歌曲《哦,妈妈,亲爱的妈妈》
Op.11: 无穷动
Op.13: A大调主题变奏曲《跳动》,源自罗西尼歌剧《坦克雷迪》
Op.17: D大调如歌的柔板
Op.27: 深情的庄严奏鸣曲,(奥地利国歌变奏),源自海顿《上帝保佑弗兰茨皇帝》
M.S.18: Polacca with variations (Polacca con variazioni) in A major, A大调波兰变奏曲
M.S.23: 祈祷奏鸣曲(《摩西幻想曲》),主题变奏曲,源自罗西尼的歌剧《摩西》中祷告时的一段音乐
M.S.47: E大调小提琴变奏奏鸣曲,源自魏格尔歌剧《海上情缘》 Dynamic CDS 232 夸尔塔/雷达埃利演奏
A大调奏鸣曲协奏 ]
M.S.3: Grand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A大调小提琴与吉它大奏鸣曲
M.S.5: Sonata with variations for the fourth string, in E flat major, 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拿破仑》
M.S.70: Sonata for large viola (Sonata per la Grand Viola), for viola and orchestra in C minor, C小调中提琴奏鸣曲 EMI CZS 767567-2 阿卡多/欧洲室内乐团演奏
M.S.74: Balletto Campestre: Variations on a comic theme:乡村芭蕾,滑稽主题变奏 EMI CZS 767567-2 阿卡多/欧洲室内乐团演奏
M.S.60: Violin Concerto No.4 in D minor, D小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
M.S.66: Sonata movimento perpetuo, Version 'A', 无穷动奏鸣曲,甲种 EMI CZS 767567-2 阿卡多/欧洲室内乐团演奏(节选) M.S.66: Sonata movimento perpetuo, Version 'B', 无穷动奏鸣曲,乙种 EMI CZS 767567-2 阿卡多/欧洲室内乐团演奏(节选)
M.S.112 No.2: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D major D大调第二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 DG 437 837-2 沙哈姆、索尔泽尔演奏
M.S.112 No.4: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A大调第四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 DG 437 837-2 沙哈姆、索尔泽尔演奏
这是作品目录和推荐版本及版本号
M.S.50: Violin Concerto No.3 in E major, E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M.S.57: Sonata Varsavia, Variations on a mazurka by J. Elsner, 华沙奏鸣曲,变奏,源自埃尔斯纳的玛祖卡舞曲 EMI CZS 767567-2 阿卡多/欧洲室内乐团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