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培训(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合集下载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方案幼儿数学教学是培养幼儿数学兴趣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些适合幼儿数学教学的活动方案。

活动一:数学游戏世界目标:培养幼儿数感,通过游戏方式锻炼数学能力。

准备:数学相关的游戏(如数字拼图、玩具积木、数学卡片等)。

步骤:1.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数学游戏区域,摆放各种数学相关的游戏。

2. 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游戏,老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

3.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数值、形状和图案等数学要素。

4. 鼓励幼儿进行游戏经验的分享和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结束后,让幼儿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数学知识和技能。

活动二:数学探索实验室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引导幼儿从实际情景中理解数学概念。

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瓶子等)。

步骤:1. 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数学探索的情景,如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重量等。

2. 引导幼儿观察和实验,鼓励他们提出猜想和解释。

3. 帮助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进行数学思考和推理。

4. 让幼儿通过绘画、模型等形式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5.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并引导他们用数学方法解释自己的发现。

活动三:数学角色扮演剧目标: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准备:一些角色服装和道具,数学相关的剧本。

步骤:1. 分发角色卡片给幼儿,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数学角色。

2. 让幼儿读剧本,了解角色的背景和任务。

3.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鼓励幼儿表演和交流,培养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

5. 结束后,让幼儿讨论和总结角色扮演中的数学经验和收获。

活动四:数学艺术展览目标: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准备:一些艺术材料(如颜色纸、彩笔、蜡笔等)。

步骤:1. 在教室中布置艺术创作区域,向幼儿展示一些数学艺术作品。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包括什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包括什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包括什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游戏活动: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形式,帮助幼儿学习数学概念和技能,如数数游戏、分类游戏、排列游戏等。

2. 操作活动:通过手工、拼图、算盘等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拼图配对、算盘珠子操作等。

3. 观察活动:利用教具、实物或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数学概念,如比较大小、形状辨认等。

4. 探索活动:提供问题、情境和探究任务,让幼儿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找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等。

5. 数学绘画活动:通过绘画与数学相结合,让幼儿感受数学的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如画形状、画数学图形等。

6. 数学游览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数学相关的场所,如数学中心、博物馆等,让幼儿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和实践意义。

7. 数学故事活动:通过讲故事或听故事的方式,将数学内容融入其中,激发幼
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如讲数学童话故事、数字故事等。

8. 数学游戏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如做“数学店主”、玩“数学菜市场”等。

以上只是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的一些常见方面,实际设计中还需根据幼儿的具体年龄、兴趣和能力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创新。

幼儿园数学乐园:数学启蒙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数学乐园:数学启蒙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数学乐园:数学启蒙教学活动设计在幼儿园阶段,数学启蒙教学是孩子们认识数字、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概念的重要阶段。

而设计数学启蒙教学活动,不仅要考虑如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还要考虑如何让他们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感受到数字和形状的魅力,从而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幼儿园数学启蒙教学活动的设计入手,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

1. 创设多样化的数学角落在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中,可以创设多样化的数学角落,比如数字角、形状角、计量角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地认识到数字和形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在这些角落中可以摆放各种教具和玩具,比如数字积木、拼图、计算器等,让孩子们可以通过触摸、拼接等方式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 游戏化的数学教学活动在设计数学启蒙教学活动时,可以尝试将数学教学融入到游戏中,比如组织数学寻宝游戏、数字接龙游戏等,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3. 制定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计划为了让数学启蒙教学更有深度和广度,可以制定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计划,包括数学故事时间、数学手工制作、数学运动游戏等,让孩子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可以围绕不同主题进行数学教学,比如春季数学、动物数学等,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

4. 培养数学思维的习惯除了设计数学启蒙教学活动,也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比如耐心、观察力、逻辑思维等。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方式进行数学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幼儿园数学启蒙教学活动需要考虑深度和广度,既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又要让他们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我们应该创设多样化的数学角落,设计游戏化的数学教学活动,制定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计划,同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

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

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方案一、概述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方案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二、教育目标1.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提高幼儿的数学基本能力,如数理逻辑能力、对数量和空间的感知能力等。

3.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数字教师可通过数数游戏、数字挂图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数字,掌握数字的读写及大小比较等基本概念。

2.形状和空间通过拼图游戏、积木搭建等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形状,并加强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

3.数量利用各种日常生活实物,如小石子、玩具等,让幼儿进行比较和分类,加深对数量的认识。

4.逻辑推理通过一些趣味数学游戏,如猜谜语、数学解谜等,培养幼儿的数理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2.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不同情景,引导幼儿进行数学活动,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故事教学法讲述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活动设计1.数学角在幼儿园设置专门的数学角,摆放各种数学教具和玩具,供幼儿自由选择和使用。

2.小组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如小石子计数比赛、形状拼图比赛等,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户外活动结合户外环境,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如数一数园内花草的种类、用积木搭建户外建筑等。

4.家庭作业适量安排数学教育的家庭作业,与家长积极合作,扩大数学教育的影响。

六、评估策略1.定期测评每学期结束前,组织对幼儿进行数学学习情况的综合测评,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评价。

2.记录观察教师应当及时记录观察幼儿数学学习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

3.家长交流与家长保持紧密通联,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数学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幼儿学习上的困难。

七、结语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方案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数学奇趣探索:趣味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数学奇趣探索:趣味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数学教育在这个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趣味数学教育活动设计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数学奇趣探索中,我们需要为幼儿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丰富多彩且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数学教育活动。

1.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游戏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类的游戏,比如数学拼图、数字认知游戏、数学猜谜等。

通过这些游戏,幼儿们能够在玩乐中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实际生活结合幼儿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因此需要将数学教育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如水果、小动物等,让幼儿们在观察和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比如数数、比较大小、分类等。

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

3. 趣味数学实验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数学实验,比如通过积木搭建简单的几何图形、用糖果或小玩具进行加减法运算等。

这样的实验能够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4. 数学故事和歌曲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中,数学故事和歌曲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可以编写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或者创作一些简单易记的数学歌曲,通过让幼儿们欢快地朗诵或唱歌,来巩固和学习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

5. 小组合作游戏在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中,小组合作游戏也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

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数学游戏,比如小朋友们一起合作完成一个数学拼图、一起进行数字游戏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们能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对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开心玩耍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要注意活动的设计需简单易懂、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一、活动设计背景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的课程,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数学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提高和发展。

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对于培养幼儿数学思维,提升幼儿数学能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数学教育课程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乐趣中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活动设置和目标1、活动名称:数学游戏——数字欢乐谷2、活动对象:中班幼儿3、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数学思维,增强幼儿数学能力。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判断力。

(4)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活动流程及详细教案1、组织活动前的准备:(1)活动场地:宽敞明亮、安全无隐患、设备齐全的活动场地。

(2)活动物资:数字卡片、积木、计算器、篮球框、扑克牌、白板、黑板、彩笔。

2、教学活动的流程安排:(1)热身阶段教师与幼儿一起蹦迪,唱儿歌,锻炼幼儿身体,为众人准备一下激情的状态。

(2)活动阶段(1)数字大富翁游戏游戏时间:20分钟【教学目的】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增强幼儿的数学能力,提高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数字大富翁游戏规则:每组4-5个人,一人为游戏“挑战者”,其他幼儿为“支持者”,“挑战者”抽取一个数字卡片,用计算器算出结果,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支持者”一起做出答案。

如果答案正确,组员们会把球扔进篮球框中得分。

每一组有2次机会,让游戏更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力.(2)积木拼图游戏时间:20分钟【教学目的】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判断力。

【教学内容】首先,老师准备24个相同的彩色积木,并给学生展示一张拼图图例,让他们用积木拼接拼图,让幼儿观察拼图的每一个形状和颜色,让幼儿应用数学知识,思考使用哪些积木片完成拼图,让幼儿学会根据已知条件向目标推算,通过对游戏的分析和推理来提高思维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教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教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教案单元/章节名称第七章第二节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学时2学期总课次54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学习目标1、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含义与作用2、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3、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4、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1、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2、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措施:教师讲解,结合案例辅助理解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难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措施:以案例形式进行讲解教学反思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一、导入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分类有多种,按经验领域可分为哪几个领域,这几个领域分别是什么呢?2、按学科科目分可分为六个,这六个科目又是什么呢?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说:“不管是计算教育活动还是科学领域教育活动都包含了数学在里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二、新授教师讲解(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含义与作用1、根据PPT讲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含义含义:是指幼儿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观察、操作、体验并主动探究的活动,积累有关数学方面的感性经验、掌握一定的数学概念、学习简单的数学方法和技能,从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2、根据PPT依次讲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作用(1)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使幼儿掌握各种有关数量、形状、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数学概念,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和理解周围的各种客观事物。

(3)幼儿园数学教育还能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减少幼儿入小学后学习的困难,为幼儿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PP讲解第1页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1、根据PPT依次讲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2、根据PPT依次讲解幼儿园各年龄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1)小班目标:①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培训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培训

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建议
改进措施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相 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
优化建议
为了更好地满足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可以进一步优化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例如,可以引入 更多的数学游戏和探究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数学游戏与活动
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 好。
数学语言与交流
培养幼儿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 述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启发式教学法在数学活动中应用
创设问题情境
01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主动思考
和探索。
鼓励幼儿提问
明确活动目标和内容选择依据
确定具体、可衡量的活动目标
如培养幼儿的数感、计算能力、空间观念等。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宜的内容
确保内容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
结合生活实际和幼儿兴趣设计活动
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创设丰富多样化活动环境支持
1 2
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
如积木、玩具、生活物品等,激发幼儿的操作兴 趣。
的概念。
基本运算
培养幼儿的加减运算能力,理解 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进行简
单的计算。
几何图形认知与空间感培养
几何图形认识
教育幼儿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 图形的特征和名称。
空间方位感知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数学教育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数学教育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数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数学教育活动方案,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2. 提升幼儿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3.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二、活动内容1.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学拼图、数字接龙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数学实验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活动,如采用积木搭建形状、数量比较等,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践,从中体会数学的奥妙。

3. 数学趣味故事编写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数学趣味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

4. 数学角色扮演设置一些数学情景游戏,如扮演小商贩算账、角色扮演数学成语等,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5. 数学绘画组织幼儿进行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绘画活动,如画数字、画几何图形等,让幼儿通过绘画感受数学的美妙。

6. 数学团队合作设计一些数学团队合作游戏,如数学竞赛、数学拼图比赛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活动方法1. 情境引导法通过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2. 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使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数学知识,增强学习的效果。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启发思考的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四、活动评估1. 观察记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发展情况。

2. 测验评估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测验,对幼儿的数学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3. 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良好的交流,及时获取幼儿在家中学习数学的反馈,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如何设计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如何设计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如何设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真正设计好却是不容易的。

这是因为,一个活动的安排与设计,不仅涉及到教师对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认识,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还涉及到活动设计的合理性、新颖性。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如何设计一、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征教育活动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是决定教育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需要首先分析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征。

(一)从具体到抽象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它的获得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

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甚至借助于动作从对具体事物的抽象中获得,他们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所依赖的具体经验越丰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有概括性。

(二)从个别到一般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存在一个逐渐摆脱具体形象,达到抽象水平的过程,同时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个从理解个别具体事物到理解其一般和普遍意义的过程。

例如,当幼儿对数的概括意义还不完全理解时,在按数取物的活动中,幼儿往往会认为与一张数字卡相对应的只能取放一张相同数量物体的卡片,只有当他真正理解了数的概括意义以后,才会认为可以取多张,只要数量相等就行。

对于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幼儿也经历了同样的概括过程。

(三)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幼儿在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动作进行的。

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在完成某些任务时,经常伴随着外显的动作。

比如,年龄小的幼儿,在数数时往往要用手来一一点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计数能力的提高,他们能逐渐把动作内化,能够依靠视觉在头脑中进行数和物的对应,甚至能直接用目测来确定1O以内物体的数量。

在幼儿学习某一数学知识的初期阶段,特别需要这种外部的动作。

大班幼儿已具有了较强的动作内化能力,他们在学习l0以内的加减时,已经具有在动作水平上进行加减操作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内化,而不是凭空出现在头脑中的。

(四)从不自觉到自觉心理学所说的“自觉”,指的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意识。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方案一、教案背景数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本教案以幼儿园大班儿童为教学对象,通过丰富的数学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数字的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认识数字2.学习数词的读法和顺序3.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三、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1. 数字的基本概念活动1:数字认识图活动描述:老师通过制作数字认识图,教授幼儿数字的基本概念。

具体流程:•制作数字认识图,将数字从1到10进行排列;•通过数字认识图引导幼儿认识数字;•序数卡片游戏:每位幼儿抽取一张序数卡片,老师以题目形式呈现数字,幼儿根据抽取的序数卡片猜测该数字的大小,进而形成对数字的认知。

2. 数词的读法和顺序活动2:数词顺序排列活动描述: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幼儿学习数词的顺序和读法。

具体流程:•教师采取团队竞赛形式,将同桌幼儿编为一组;•教师发现数词卡片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字排列,并模仿教师朗读数词;•活动结束,教师检查结果,并给予表扬。

3. 数字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活动3:数字比大小活动描述: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比较和运算数字,训练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具体流程:•教师设计多种比较大小游戏,如数字排列游戏、数码拼图和数字选秀等;•通过这些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字的大小关系以及数字可视化运算,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于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错误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评价方法通过记录教学过程和幼儿表现,老师进行评价。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听写数词能力2.数字排列游戏表现3.数字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表现4.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表现五、教学反思和改进在执行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总结反思,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常见问题:1.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有趣性和多样性;2.活动流程不够顺畅,导致教学效果下降;3.教材难度不适合幼儿,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定制。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五、认识时间和空间方位
(一)时间 小班:知道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中班:今天、明天、昨天 大班:认识日历,知道一星期有7天,今天星期 几,明天星期几,昨天星期几。认识钟表学看半 点、整点。
(二)词汇的种类 表示阶段:今天、昨天、明天 表示动态: 正在、已经、将要
(三)空间,方位 上下、左右、前后等。
用天平比较重量
49
2.数和量 —— 大班
(4)学习进位计数,并用多种方式计数和估数。
按群估数
估计数量
按群计数
进位计数
50
2.数和量 —— 大班
(5)认识单数和双数,理解自然数序中的数量关系,学习顺数和倒数 。
认识单数 和双数
区分基数 和序数
相邻数的关系
20以内倒计
51

2.数和量 —— 大班
(6)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
列中的位置,用第几来表示。在整数前加 “第” 如第一.第二 十三……
22
例如: ⑴.讲解演示法—教学顺序: A.介绍教具的名称,确定教具的总数; B.明确每个教具的位置,给教具编号; C.利用教具的拿走放回调换位置,反复练习; 例:
1
2
3
4
5
5
23
⑵.游戏法来复习巩固; 最常见的:A、情景讲述法
30
(三)、认识10以内的相邻数。(自然数列中每一个 数都 比前一个数多一,比后一个数少一。除1以外每个数 往后递增1,往前递减1)。
中班:认识两个数的多“1”少“1”的关系,能排出 10以内的顺序
大班:认识10以内相邻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了解10 以内的实际意义,学习书写阿拉伯数字。
(二)教学方法: 1.潜课程:2的相邻数是1和3.3的相邻数是2和

第九章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九章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九章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所谓教育活动设计,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方案。

教育活动设计即是某种教育理论、教育观点和课程实际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实施、完成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和保证。

第一节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依据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一)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在设计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时应着眼于促进儿童得到全面发展、整体的发展。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考虑儿童的原有基础,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应以儿童的身心发展成熟程度及可接受水平为基础,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可盲目滞后。

二是指是数学教育活动设计应以促进儿童发展为落脚点,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无论是在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以及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运用等各个层面都要以如何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作为依据和准则。

(二)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一般来说,它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体。

教育活动既可视为一种认识活动,也可视为一种实践活动,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本身的呈现特点来看,教师和儿童在教育活动中是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他们理所当然都是教育活动的整体。

但是活动设计的主体性原则是针对教师的角色和工作而言的,应当包括以下两层含义: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中的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必须坚持遵循和体现以儿童作为数学活动的主体,不仅要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活动形式的安排方面注重激发儿童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为儿童创设有兴趣性、探索性、可供儿童自由交流和操作的环境与材料来引发儿童积极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以获得相应的数经验和数概念,而且在儿童自己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数能力和数思维。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方案一、教育活动描述本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在数学领域拓展认知能力,以及开发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活动面向3-4岁的幼儿,持续时间约为60分钟。

二、教育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形状、颜色、数量等。

2.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法。

3.提高幼儿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让他们从小学习团队协作。

三、教育活动材料1.各种彩色泡沫板、磁性形状、棋子和建模用的小球2.固定在墙上的黑白相间大方格纸、白板和彩笔四、教育活动步骤1. 上手活动:任选一组物品,实物照片、单词图片和词卡一对一匹配或分类。

为方便幼儿理解,可以参考以下示例:1.彩色泡沫板放在相应的颜色板上2.磁性形状按颜色分组3.棋子按颜色或形状分类4.建模用的小球按颜色分别放入几个杯子中2. 学习活动:用固定在墙上的黑白相间大方格纸,创建一张抽象数字图形、拼图和其他适当的数学图像,让幼儿观察,并尝试复制成原样或发展其他想法。

3. 提问和回答:引导幼儿通过课堂提问来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思考、表达和聆听技能。

例如,此活动中的问题包括了:1.下面是什么形状?它是什么颜色的?2.你需要几个棋子才能堆成类似这样的塔?3.你能用什么形状创建什么东西?五、教育活动结论在活动结尾,用白板和彩笔写下幼儿从此次活动中学到的东西,以及他们需要进一步回忆和学习的内容。

此外,家长也应该被邀请参加,这是确保家长对幼儿学习进步的参与和了解的好方法。

六、教育活动评估方法1.对幼儿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课堂集中程度、解决问题的技能、想象力、与同学的合作等。

2.对这次活动的效果做出评价,包括是否符合教育目标,是否需要修正或优化。

七、教育活动优化计划1.在此次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互动性和多样性。

2.在教育活动结束后,收集幼儿的反馈并做出改进。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5篇)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5篇)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5篇)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精选5篇)幼儿园的孩子在数学教育中真正需要的是开发左脑的潜能并使之转化为严谨的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周密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希望能帮到各位。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能将5以内的物群卡按数量分类,并匹配相应数量的点卡。

2、能按规则进行跑组操作,知道活动后将材料还原以后在离开。

3、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一、尝试按数量分类1、数一数今天下午,妈妈到超市买了一些水果,咱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水果____哦,这么多水果啊,那每一种水果有几个呢(3以内的物群卡要求幼儿目测)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个别幼儿来数一数(1、老师带领幼儿点2、幼儿带领点3、幼儿自己点)师小结:现在,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每种水果有多少。

2、分一分厨房阿姨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水果柜,把数量一样多的水果要放在同一层里,那你知道哪些水果要放在一起吗谁愿意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帮忙将物群卡按数量进行分类,并说说放在一起的理由:它们都是____个,它们是一样多的,所以要放在同一层里。

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层是数量为3的水果,这一层是水量为4的水果,这一层是数量为5的水果,他们每一层的数量都是一样多。

3、配点卡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每一层都是几个,可以请谁来帮忙那(点卡)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操作。

说一说,为什么师小结:我们把每一层水量一样多的水果找到他的点卡好朋友,这种方法既美观又简单,小朋友们,你们真能干!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按数量匹配点卡并讲述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下面我们来玩两个小游戏第一个游戏:老师在那边的盘子里都放有一些卡片,请你把这些卡片中数量一样多的放在同一层里,放好以后,不要忘记找到他们的点子好朋友哦。

点卡物群卡第二个游戏:请小朋友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把这些数量一样多的物品放在同一层里,并找到他的点卡好朋友。

幼儿园数学教研活动培训(3篇)

幼儿园数学教研活动培训(3篇)

第1篇一、培训背景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园特举办本次数学教研活动培训,旨在提升教师对数学教育的认识,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幼儿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培训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数学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 学习并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4. 促进幼儿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训内容1. 幼儿园数学教育概述(1)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定义与特点(2)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3)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目标2.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与策略(1)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情境教学: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

(3)操作活动: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学。

(4)家园共育: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数学素养的提升。

3.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1)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2)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3)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评价问题(4)幼儿园数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 幼儿园数学教育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5》(2)案例分析:中班数学活动《图形分类》(3)案例分析: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减法》四、培训流程1. 开场致辞:介绍培训背景、目的和意义。

2. 专家讲座:邀请幼儿园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3. 分组讨论:教师分组讨论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4. 案例分析:分组分析典型案例,分享教学经验。

5. 总结发言:专家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6. 互动交流:教师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共同探讨。

五、培训要求1. 教师应认真参加培训,积极参与讨论,做好笔记。

幼儿园数学活动培训计划

幼儿园数学活动培训计划

幼儿园数学活动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分析数学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其对幼儿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数学概念的学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开展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是每个幼儿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数学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游戏、实践、体验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因此,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培训计划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动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培训目标1. 培养教师的数学教育意识,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和能力;2. 增强教师的数学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能够设计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数学活动;3. 提高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特点的了解,能够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符合幼儿能力水平的数学活动;4. 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形成学习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

三、培训内容及方法1. 数学教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介绍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特点、幼儿数学概念的认知过程、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方法等理论知识,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2. 数学活动设计实践:通过实际操作,让教师们亲身体验数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学习如何设计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数学活动,如游戏、实践、体验等形式。

3. 视频观摩学习:邀请有经验的数学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现场表演、教学示范,让教师们通过观摩学习,领悟数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技巧。

4. 分组讨论交流:组织教师们分成小组,就数学活动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增进相互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5. 课题研究和成果展示:鼓励教师们围绕数学活动开展小课题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在培训结业时进行成果展示,让大家分享和学习。

四、培训评估1. 听课评价:邀请专家参与培训过程中的数学活动课堂观摩及评价,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数学活动设计方案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幼儿园数学教育制作方案(优秀5篇)

幼儿园数学教育制作方案(优秀5篇)

幼儿园数学教育制作方案(优秀5篇)幼儿园数学教育制作方案篇1一、说教材本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大班科学《5的分解和组成》。

在幼儿学习了2、3、4的分解和组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基于幼儿对数概念比较不理解,教材通过操作、观察让幼儿反复进行5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从而帮助幼儿形成数概念。

二、说活动目标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

在对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动目标:1、学习5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

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学习5的分解和组成,难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四、说教法和学法(一)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口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结合活动室里的环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幼儿展现一环环的活动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现在的的教学需要转变幼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科目:幼儿园数学培训时间:2014.3.2培训教师:宫老师培训地点:会议室培训名称: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培训容:第一节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逻辑准备及特点数学是研究现实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而所谓数学知识,究其实质,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逻辑知识。

皮亚杰曾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即物理知识、逻辑数理知识和社会知识。

所谓社会知识,就是依靠社会传递而获得的知识。

所谓物理知识,是指有关事物本身性质的知识,如橘子的大小、颜色、酸甜等等。

儿童要获得这两种知识,只需通过直接作用于物体的动作(看一看、尝—尝)就可以发现了。

因此,物理知识来源于对事物本身的直接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简单抽象”。

逻辑数理知识则不同,它不是关于事物本身性质的知识,不能通过个别的动作直接获得。

它所依赖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之间的协调,以及对这种动作协调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反省抽象”。

反省抽象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

数学知识就是一种典型的逻辑数理知识。

比如,5只橘子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它是对一堆橘子的数量特征的抽象,与橘子的大小、颜色、酸甜无关,也与它们的排列方式无关;组成5个橘子中的每一个橘子,都不具有“5”的性质;相反,“5”这一数量属性也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橘子中,而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它们构成了一个数量为“5”的整体。

儿童对于这一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直接的感知,而是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协调。

具体说,就是“点”的动作和“数”的动作之间的协调。

首先,他必须使手点的动作和口数的动作相对应;其次,是序的协调,他口中数的数应该是有序的,而点物的动作也应该是连续而有序的,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最后,他还要将所有的动作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物体的总数。

由此可见,数实际上是各种逻辑关系的集中体现。

在数的里面,既有对应关系,又有序列关系和包含关系。

儿童要掌握数,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观念。

一、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逻辑准备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逻辑,且儿童的逻辑包含两个层面,即动作的层面和抽象的层面。

他对儿童逻辑的心理学研究还进一步揭示,儿童具有基本的心理逻辑结构,如对应结构、序列结构和类包含结构等。

这些动作层面的逻辑结构不仅使儿童学习数学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而且在儿童通过反省抽象而获得各种逻辑数理知识的同时(皮亚杰称之为同化过程),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皮亚杰称之为顺应过程),并最终形成抽象层面的逻辑结构。

(一)一一对应观念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3岁半以后)。

起初,他们可能只是在对应的操作中感受到一种秩序,并没有将其作为比较两组物体数目多少的办法。

逐渐地,他们发现过去仅靠直觉判断多少是不可靠的,有的时候,物体所占的地方大,数目却不一定多。

而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多少会更加可靠一些。

在小班末期,有的儿童S建立较牢固的一一对应的观念。

比如在4只“小鸡”和4条“小虫”的排序活动中,其中既有交替排序,又有对应排序。

教师问一个幼儿小鸡有多少,他通过点数说出有4只;再问小虫(和小鸡对应)有多少,他一口就能报出有4条。

说明幼儿此时已非常相信通过对应的方法确定等量的可靠性。

但是,能不能说幼儿此时的头脑中一一对应的逻辑观念已经发展完善了呢?皮亚杰用一个有趣的“放珠子”实验作出了相反的回答。

实验者向幼儿呈现两只盒子,一只盛有许多珠子,另一只是空盒子。

让幼儿往空盒子里放珠子,并问幼儿如果一直放下去,两只盒子里的珠子会不会一样多,幼儿不能确认。

当问如果一直放下去会怎样呢? 他说会比前面盒子里的珠子多了,而不知道肯定在其放珠子的过程中会有一个相等的时候。

可见幼儿在没有具体的形象作支持时,是不可能在头脑中将两个盒子里的珠子作一一对应的。

(二)序列观念序列观念是儿童理解数序所必需的逻辑观念。

儿童对数序的认识最初来源于对“唱数”的记忆,但对数序的真正认识,不是靠记忆,而是靠他对数列中数与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数差关系和顺序关系)的协调: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一,比后一个数少一。

这种序列不能通过简单的比较得到,而是有赖于在无数次的比较之间建立一种传递性的关系。

因此,这是一种逻辑观念,而不仅仅是直觉或感知。

那么,幼儿的序列观念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我们可以观察到,小班幼儿在用小棍完成长短排序的任务时,如果小棍的数量多于5个,他们是有困难的。

说明幼儿这时尽管面对操作材料,也难以协调这么多的动作。

中班以后,幼儿逐渐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而且他们完成任务的策略也是逐渐进步的。

起先,他们是通过经验来解决问题的,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有无数次错误的尝试。

到了后一阶,幼儿开始能够运用逻辑解决问题。

他每次找一根最短(或引长)的棍,依次往下排。

因为他知道,他每次拿的最短(最长)的小棍必定比前面所有的长(短),同时必定比后面所有的短(长)。

这就说明幼儿此时已具备了序列的观念。

但是,这种序列观念只是在具体事物面前有效。

如果脱离了具体形象,即使只有三个物体,幼儿也很难排出它们的序列。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红的岁数比小明大,小亮的岁数比小红大。

他们三个人,谁的岁数最大?”幼儿对这个问题是感到非常困难的。

这也正表明,幼儿的序列逻辑观念还没有真正发展完善。

(三)类包含观念在幼儿数数时,我们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他能点数物体,却说不出总数。

即使有的儿童知道最后一个数就是总数(比如数到8就是8个),也未必真正理解总数的实际意义。

如果我们要求他“拿8个物体给我”,他很可能就把第8个拿过来。

这说明此时儿童还处在罗列个体的阶段,没有形成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包含关系。

儿童要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就应该知道数表示的是一个总体,它包含了其中的所有个体。

如8就包含了8个1;同时,每一个较小的数,都被它后面的较大的数所包含。

只有理解了数的包含关系,儿童才可能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幼儿从小班开始就能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

但是在他们的思维中,还没有形成母类和子类之间的层级关系,更不知道整体一定大于部分。

比如,给小班幼儿一些红圆片和绿圆片(红圆片数量较多,绿圆片数量较少),问幼儿:是红片片多还是片片多,他一直认为是红片片多。

直到向他解释,片片指的是所有片片,而不是剩下的片片,他才作出了正确的回答。

而他得到答案的方式也是耐人寻味的,他不是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靠逻辑判断,而是一一点数,得出红片片是8个,片片是10个,片片比红片片多。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幼儿头脑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并没有形成包含关系,面是并列的两个部分的关系。

他们并不能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来作逻辑判断,而至多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甚至是动作来理解包含关系,因此,还没有抽象的类包含的逻辑观念。

以上分析说明,幼儿逻辑观念及其发展,为他们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逻辑准备。

但这些逻辑观念又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它们非常依赖于具体的动作和形象。

如果幼儿面对的问题是和直接的外化的动作和形象相联系的,幼儿则有可能解决;如果是较为间接的需要化于头脑的问题,幼儿就无能为力了。

这个现象,正是由幼儿逻辑思维的特点所决定的。

依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智慧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3~6岁的幼儿基本上处于前运作阶段,其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思维的半逻辑,即思维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二是思维的逻辑建立在对客体的具体操作的基础上,需要通过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去解答逻辑的思维问题。

由于这两个特点的存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幼儿的逻辑思维最初只能以其对动作(包括动作作用的具体事物的形象)的依赖为特点;(2)幼儿要在头脑中完全达到一种抽象水平的逻辑,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之所以要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儿童要在头脑中重新构建一个抽象的逻辑,不仅需要将动作化于头脑中,还要能将这些伦了的动作在头脑中自如地加以逆转,即达到一种可逆性。

这对3-6岁的儿童来说,因受其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做到这一点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二、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为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同时,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又使幼儿在建构抽象数学知识时发生困难。

为此,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在头脑中逐步建构一个抽象的逻辑体系;必须不断努力摆脱具体事物的影响,使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知识能够化于头脑,成为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数学知识。

这样,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就具有一种过渡的性质。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从具体到抽象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它的获得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

例如,幼儿掌握“5”这一数量属性,是幼儿在摆脱了“5个橘子”、“5个苹果”、“5个人”……任何数量是5的物体中有关事物的其他特征后,概括(需要成人的帮助)出的有关这些事物的数量共性。

但是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恰恰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甚至借助于动作从对具体事物的抽象中获得,因而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

比如,问一个两三岁的儿童,“你家里一共有几个人?”他能列举出“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却回答不出“一共有3个人”。

这说明这时的幼儿还不能从事物的具体特征中摆脱出来,从面抽象出数量特征。

幼儿的这一困难不仅在小班,在较大的时候也同样存在。

大班幼儿在学习编应用题时,往往会忘记题目的本质的数量关系,而过分注意问题情境的细节。

在学习数的组成时,也会受日常经验中的平分观念的影响。

一个幼儿在学习“3的分合”时,认为3不能分成两份,“因它不好分,除非多一个下来”。

事物的具体特征对幼儿的干扰,随着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质的理解会逐渐减少。

(二)从个别到一般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存在一个逐渐摆脱具体形象,达到抽象水平的过程,同时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个从理解个别具体事物到理解其一般和普遍意义的过程。

例如,当幼儿对数的概括意义还不完全理解时,在按数取物的活动中,幼儿往往会认为与一数字卡(或点子卡)相对应的只能取放一相同数量物体的卡片,只有当他真正理解了数的概括意义以后,才会认为可以取多,只要数量相等就行。

再如,大班幼儿在学习数的分合时,对于分合式意义的理解也是从个别到一般,逐渐达到概括程度的。

教师首先让幼儿分各种不同的东西:2只苹果、2个玩具、2粒蚕豆……并用分合式记录下来。

这时幼儿对分合式意义的理解还停留于它所代表的那一件事。

当老师问这些式子一样不一样时,大多数幼儿都回答不一样,因为它们表示的是不同的事情。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逐渐认识到这些式子的共同之处,以及它们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表示的都是分数量为2的物体,因此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在良好教育的影响下,一般在学习到“4的分合”时,幼儿已明确地认识到,所有分4个物体的事情都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因为它们分的都是4。

对于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幼儿也经历了同样的概括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