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习题专练

合集下载

化学工艺流程练习题

化学工艺流程练习题

化学工艺流程练习题一、单选题1.CuCl 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氧化,常用作媒染剂。

以印刷线路板碱性蚀刻废液(主要成分为()324Cu NH Cl ⎡⎤⎣⎦)为原料制备CuCl 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沉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3324Cu NH +4OH CuO +4NH +2H O ⎡⎤↓↑⎣⎦ B .“还原”步骤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 .“还原”后所得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Cu +、H +、Cl -、24SO -D .“洗涤”时可使用水作洗涤剂,因为CuCl 难溶于水2.某研究团队提出的SO 2烟气脱硫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该流程中脱硫剂反复循环,可实现对烟气中SO 2的持续脱除。

已知: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aS+3SO 2=2CaSO 3+3S ,2CaSO 3+O 2=2CaSO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静电除尘的原理是用SO 2烟气中灰尘胶体粒子带电性加以清除B .经冷凝器得到的S 2、S 4、S 6和S 8互为同位素C .脱硫塔中反应生成的CaSO 3为氧化产物D .再生塔中得到的X 主要成分为CaSO 3 3.海水提溴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洗脱”工序可完成3R NCl 的再生B .水相II 中溶液呈酸性C .将有机相I 滴到湿润的淀粉-KI 试纸上,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机相中含2ClD .提取280g Br ,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2Cl 22.4L4.实验室以含镍废料(主要成分为NiO ,含少量FeO 、Fe 2O 3、CoO 、BaO 和SiO 2)为原料,制备Ni x O y 和CoCO 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25°C 时,K sp [Co(OH)2]=2.0×1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滤渣1中只含有BaSO 4B .“氧化”、“调pH”时均需加过量的试剂C .“萃取”时,待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后,上层液体再从下口放出D .“沉钴”开始时,若溶液中的c(Co 2+ )=0.02 mol/L ,为防止生成Co(OH)2,应控制溶液pH <7. 55.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工艺流程题(习题版)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工艺流程题(习题版)

2020年高考真题工艺流程题1.(2020年山东新高考)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 3,含少量SiO 2,Fe 2O 3和A12O 3)为原料制备高纯镁砂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SO 2,Fe(OH)3和Al(O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浸出镁的反应为4232MgO+2NH Cl=MgCl +2NH +H O ↑B .浸出和沉镁的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C .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 3、NH 4ClD .分离Mg 2+与Al 3+、Fe 3+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 sp 的不同2.(2020年新课标Ⅰ)钒具有广泛用途。

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 2、Fe 3O 4。

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 4VO 3。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Fe 3+ Fe 2+ Al 3+ Mn 2+ 开始沉淀pH1.9 7.0 3.0 8.1 完全沉淀pH3.2 9.04.7 10.1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酸浸氧化”中,VO +和VO 2+被氧化成2VO +,同时还有___________离子被氧化。

写出VO +转化为2V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252V O xH O ⋅,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 +、Mg 2+、Na +、___________,以及部分的___________。

(4)“沉淀转溶”中,252V O xH O ⋅转化为钒酸盐溶解。

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调pH”中有沉淀生产,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沉钒”中析出NH 4VO 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 4Cl ,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2年中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项训练(3)(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项训练(3)(Word版含答案)

工艺流程图专项训练(三)1、铝和铝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 和SiO2,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下:已知:①SiO2 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物质.②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滤液I 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2)该流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有和分解反应。

(3)写出滤液II 中溶质的一种用途。

2、硫酸钙转化为K2SO4和CaCl2·6H 2O 的工艺流程如图:(1)蒸氨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填编号)。

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2)操作Ⅲ制取CaCl2·6H 2O 晶体,包含一系列操作: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3)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NH3 外,还有(填化学式)。

3、下图为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K2SO4 的流程如下:(1)生产上将CaCO3 研成粉末的目的是。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3)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 溶液的目的是。

4、海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请围绕科学利用海水资源,填写空格:用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粗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

将此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方案如下:(1)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2)过滤后得到的沉淀成分有:氢氧化镁、碳酸钙、。

(3)请设计实验,能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准确控制在少量滤液样品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5、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医药、生活生产中。

如图是由工业副产品氯化钙(含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镁)制取高纯碳酸钙的工艺流程图。

有关资料:①氯化铵受热会分解;②在室温下,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氯化钙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如示;回答下列问题:(1)工艺流程中操作1 的名称是;(2)向工业氯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所需氧化钙为粉末状,其目的是。

化工生产及流程题专项训练

化工生产及流程题专项训练

化工生产及流程题专项训练1、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

写出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

(2)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 (选填:不变、升高或下降)。

(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如果精盐中SO42-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O42-,该钡试剂可以是(选填:a、b、c);a.Ba(OH)2b.Ba(NO3)2c.BaCl2(4)为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选填:a、b、c);a.先加NaOH,后加NaCO3,再加钡试剂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冷却、(填操作名称)除去NaCl。

2022年中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项训练(6)(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项训练(6)(Word版含答案)

2H SO =====2CuSO 工艺流程图专项训练(六)1、生产金属镁后的废渣可以综合利用制备光卤石(MgCl2·6H 2O)和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己知:①废渣的主要成分:MgCl2、KCl、MgO、BaCl2、CaCl2、粉尘等杂质;②MgCO3 微溶于水,本题中视为可溶。

(1)将废渣粉碎的作用是;(2)滤渣Il 的主要成分是;(3)操作a 包含多个操作,分别为蒸发浓缩、、、洗涤、干燥。

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1)“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主要产品“碱”是指(填化学式)。

(2)图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在该模拟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对废旧手机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

某手机电路板中含有以下金属:Ni(镍)、Pb(铅)、Ag、Au、Fe、Cu、Sn(锡)、Pd(钯)。

如图是某工厂设计的回收金属流程图(假设流程图中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2Cu+O2+ 2 4 △4+2H2O)。

(1)步骤②中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2)步骤⑤实验现象是。

(3)金属Ni、Fe、Pd 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4、工业上制备K2SO4 晶体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请根据流程回答问题:(1)将CaCO3 研成粉末的目的是。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aCO3 和(填化学式)。

(3)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 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原因是。

5、MgSO4·7H2O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 和MgCO3,还含有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MgSO4·7H2O 的主要流程如图:已知:SiO2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

(2)“废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3)选用MgO 调节pH 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 的原因是_ _ ____ __ __ _ ____ 。

高三化学练习题【工艺流程题】

高三化学练习题【工艺流程题】

1.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24TiOCl -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30 35 40 45 50 TiO 2·x H 2O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分析40 ℃时TiO 2·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列式计算)。

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100℃、2h ,90℃,5h (2)FeTiO 3+ 4H ++4Cl − = Fe 2++ 24TiOCl - + 2H 2O(3)低于40℃,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4 (5)Fe 3+恰好沉淀完全时,c (34PO -)=2251.3101.010--⨯⨯mol·L −1=1.3×10–17 mol·L −1,c 3(Mg 2+)×c 2(34PO -)=(0.01)3×(1.3×10–17)2=1.7×10–40<K sp ,因此不会生成Mg 3(PO 4)2沉淀。

2020年高考专题训练-工艺流程题(八)

2020年高考专题训练-工艺流程题(八)

工艺流程题(八)22.硫酸铜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可形成CuSO4 .5H2O、CuSO4 .H2O等多种结晶水合物,它可用作杀菌剂,还可用于电镀和电解精炼铜。

冋答下列问题:(1)CuSO4 .5H2O的俗名是________ 。

(2)工业利用“冶炼硫酸铜”(主要成分CuSO4含少量Fe2+、AsO2-、Ca2+等杂质)提纯制备“电镀硫酸铜”(CuSO4 .H2O)的生产流程如下:溶解所用的酸最适宜的是_____ ,氧化的产物中有比H3AsO4和______,调节pH时生成固体的主要成分除FeAsO4、Fe((OH)) 3外还有______,生成FeAsO4反应的离子方程是________,操作a需经过蒸发浓缩、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其中洗涤的过程中常用无水乙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uSO4溶液电解精炼铜的装置如图所示,粗铜中含锌、银、铂杂质,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目前世界正在大力开展用Cu+的络合物作电解质溶液制备纯铜的研究,电解Cu+的络合物与电解CuSO4溶液相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胆矾或蓝矾硫酸Fe2(SO4)3CaCO32H3AsO4+2Fe3++3CO32-=2FeAsO4↓+3H2O+3CO2↑冷却结晶迅速除去晶体表面的水,防止与表面的水的形成CuSO4•5H2O Zn-2e-=Zn2+Cu-2e-=Cu2+理论上制备相同质量的铜时,可以节省一半的电能【解析】【详解】(1)CuSO4•5H2O的俗名为胆矾或蓝矾;(2)因为最后制取的为电镀硫酸铜CuSO4•H2O,所以加入的酸最好为硫酸;亚铁离子能被过氧化氢氧化,所以产物中含有硫酸铁。

调节pH时加入的试剂为碳酸钠,所以溶液中的钙离子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

调节pH时生成固体的主要成分除FeAsO4,说明铁离子和H3AsO4在碳酸根离子存在反应生成FeAsO4,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2H3AsO4+2Fe3++3CO32-=2FeAsO4↓+3H2O+3CO2↑。

工艺流程图高三温习题2021(含答案)

工艺流程图高三温习题2021(含答案)

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1.一个完整的无机化工生产流程一般具有下列进程:2.各进程涉及的考点:(1)对原料进行预处置的常常利用方式及其作用:①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速反映速度。

②水浸:与水接触反映或溶解。

③酸浸:与酸接触反映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④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将有机碘转化为碘盐。

⑤煅烧:改变结构和组成,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和石灰石。

(2)核心化学反映要掌握:①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工生产将原料转变成产品的进程,也是物质经历彼此转化的进程。

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就要用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一般围绕铁、铜、铝、镁、氯、硫、磷、硅等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工业制备来进行命题,需要掌握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②还要掌握有关化工生产的知识,熟悉的有纯碱工业、氨工业、硅单质的制备、氯碱工业、海水中提取镁、海水中提取溴等;③化学反映原理:化工生产中把原料转变成产品的进程就是化学反映的进程,从化学反映原理的角度选择原料、控制条件和选择设备等,是化工生产的大体思路。

化学反映原理的相关知识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映速度、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热力学等,做到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化工生产中化学反映的情况。

(3)化工生产进程中分离提纯、除杂等环节,与高中化学大体实验的原理紧密联系,包括过滤、洗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分液等大体实验操作及原理,并要熟悉所用到的相关仪器。

(4)对整个工艺流程能进行评价:①表现绿色化学思想(利用无毒无害原料,采用原子利用率高的制备线路,原料的循环利用,副产物综合利用,节能,等);②高效节能方面(原料廉价,工艺简单,产品的纯度高,能耗低等)(5)化学计算:纯度,转化率、产率计算,有效数字的取舍2.解答大体步骤(1)读题头,得目的,划原料,明产品,解决“干什么”一般采用“首尾分析法”:通过阅读题头,了解流程图之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通过对比分析工业流程示用意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弄清从原料动身,要取得最终产品,必需除去什么元素、引进什么元素。

高考专项练习:工艺流程题

高考专项练习:工艺流程题

高考专项练习:工艺流程题1.(2020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联考)高纯MnCO 3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工业上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 2,还含有Fe 2O 3、CaCO 3、CuO 等杂质)制取碳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还原焙烧主反应为2MnO 2+C2MnO +CO 2↑。

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进行步骤A ,混合物应放在__________中加热;步骤C 中的滤渣为__________。

(2)步骤D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步骤E 中调节pH 的范围为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G ,温度控制在35℃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Mn 2+恰好沉淀完全时测得溶液中CO 32-的浓度为2.2×10-6mol/L ,则K sp (MnCO 3)=____________。

(5)生成的MnCO 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用滴定法测定产品中锰元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称取3.300 g 试样,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使产品中MnCO 3完全转化为[Mn(PO 4)2]3-(其中NO 3-完全转化为NO 2-);加入稍过量的硫酸铵,发生反应NO 2-+NH 4+=N 2↑+2H 2O 以除去NO 2-;加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60.00 mL 0.500 mol·L -1硫酸亚铁铵溶液,发生的反应为[Mn(PO 4)2]3-+Fe 2+=Mn 2++Fe 3++2PO 43-;用5.00 mL 0.500 mol·L -1酸性K 2Cr 2O 7溶液恰好除去过量的Fe 2+。

℃酸性K 2Cr 2O 7溶液与Fe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真题练习题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真题练习题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真题练习1.(2022•河北省选择性考试)LiBr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的绿色制冷剂。

合成LiBr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工序逸出的Br2用NaOH溶液吸收,吸收液直接返回还原工序B.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C.中和工序中的化学反应为Li2CO3+2HBr=CO2↑ +2LiBr +H2OD.参与反应的n(Br2):n(BaS):n(H2SO4)为1:1:1【答案】A【解析】由流程可知,氢溴酸中含有少量的溴,加入硫化钡将溴还原生成溴化钡和硫,再加入硫酸除杂,得到的滤渣为硫酸钡和硫;加入碳酸锂进行中和,得到的溴化锂溶液经浓缩等操作后得到产品溴化锂。

A 项,还原工序逸出的Br2用NaOH溶液吸收,吸收液中含有溴化钠和次溴酸钠等物质,若直接返回还原工序,则产品中会有一定量的溴化钠,导致产品的纯度降低,A错误;B项,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为硫酸钡和硫,硫属于非极性分子形成的分子晶体,而硫酸钡属于离子晶体,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硫可溶于煤油,而硫酸钡不溶于煤油,因此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B正确;C项,中和工序中,碳酸锂和氢溴酸发生反应生成溴化锂、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2CO3+2HBr=CO2↑ +2LiBr +H2O,C正确;D项,根据电子转化守恒可知,溴和硫化钡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硫酸钡的化学组成及钡元素守恒可知,n(BaS):n(H2SO4)为1:1,因此,参与反应的n(Br2):n(BaS):n(H2SO4)为1:1:1,D正确;故选A。

2.(2022•山东卷)已知苯胺(液体)、苯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

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胺既可与盐酸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B .由①、③分别获取相应粗品时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C .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获得D .①、②、③均为两相混合体系【答案】C【解析】根据题给流程可知,向甲苯、苯胺、苯甲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将微溶于水的苯胺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胺盐酸盐,分液得到水相Ⅰ和有机相Ⅰ;向水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苯胺盐酸盐转化为苯胺,分液得到苯胺粗品①;向有机相中加入水洗涤除去混有的盐酸,分液得到废液和有机相Ⅰ,向有机相Ⅰ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将微溶于水的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分液得到甲苯粗品②和水相Ⅰ;向水相Ⅰ中加入盐酸,将苯甲酸钠转化为苯甲酸,经结晶或重结晶、过滤、洗涤得到苯甲酸粗品③。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 模具加工的第一步通常是:A. 设计B. 选材C. 粗加工D. 热处理答案:A解析:模具加工首先需要进行设计,确定模具的结构、尺寸和技术要求等。

2. 模具选材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模具寿命B. 成本C. 颜色D. 机械性能答案:C解析:模具选材主要依据模具寿命、成本和机械性能等,颜色通常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3. 以下哪种加工方法常用于模具的粗加工?A. 电火花加工B. 铣削C. 磨削D. 线切割答案:B解析:铣削在模具粗加工中应用广泛,能快速去除大量材料。

4. 模具的热处理目的是:A. 提高硬度B. 改善韧性C. 消除应力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模具热处理可提高硬度、改善韧性、消除应力等,从而提高模具性能。

5. 精磨模具时,常用的磨料是:A. 刚玉B. 碳化硅C. 金刚石D. 玻璃砂答案:C解析:金刚石磨料常用于模具的精磨,能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6. 模具的电火花加工主要用于:A. 加工异形孔B. 切割外形C. 去除毛刺D. 抛光表面答案:A解析:电火花加工常用于加工复杂形状和异形孔。

7. 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模具的线切割加工?A. 车床B. 铣床C.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D. 钻床答案:C解析:专门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于模具的线切割加工。

8. 模具的抛光处理主要是为了:A. 提高精度B. 改善外观C. 降低粗糙度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抛光能提高模具精度、改善外观并降低表面粗糙度。

9. 模具加工中,钻削主要用于:A. 加工孔B. 切割外形C. 平面加工D. 曲面加工答案:A解析:钻削主要用于在模具上加工孔。

10. 以下哪种刀具常用于模具的铣削加工?A. 立铣刀B. 麻花钻C. 车刀D. 丝锥答案:A解析:立铣刀是模具铣削加工中常用的刀具。

11. 模具的数控加工的优点是:A. 精度高B. 效率高C. 适应性强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数控加工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和适应性强等优点。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练习题一、填空题1.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

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②酸性条件下,不会氧化Co2+,转化为Cl-;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沉淀物开始沉淀 2.77.67.6 4.07.7完全沉淀 3.79.69.2 5.29.8④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生成无水氯化钴。

请回答: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向浸出液中加入 NaClO3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加Na2CO3调pH至5.2”,过滤所得到的沉淀Ⅹ成分为___________。

4.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萃取剂使用的适宜pH范围是___________。

(填选项序号字母)A 1.0-2.0B 2.5-3.5C 4.0-5.05.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2g的粗产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mL置于锥形瓶,加入K2CrO4做指示剂( 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用0.2mol/L的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3次,平均消耗AgNO3标准溶液10.00mL。

该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__。

用K2CrO4做指示剂时,需要控制溶液pH值为6.5-10.5,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高考工艺流程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高考工艺流程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1. 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

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注: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1)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滤渣A与稀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需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 + Al2O3CuAlO2 +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3.5%,理论上5.0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mol CuAlO2,至少需要1.0mol·L-1的Al2(SO4)3溶液L。

(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过滤、洗涤和干燥。

2.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和Mg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注:SiCl4的沸点为57.6℃,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1)向反应器中通入Cl2前,需通一段时间N2,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反应后,石墨中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气体I中的碳氧化物主要为_______________,由气体II中某物质得到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步骤①为:搅拌、________、所得溶液IV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

(4)由溶液IV生成沉淀V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100kg初级石墨最多可获得V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5)石墨可用于自然水体中铜件的电化学防腐,完成图19防腐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3、(2014广州调研)锰是冶炼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

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铁、镍、钴等碳酸盐杂质)为原料生产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25℃,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物质Mn(OH)2Co(OH)2Ni(OH)2MnS CoS NiSK sp 2.1×10-13 3.0×10-16 5.0×10-16 1.0×10-11 5.0×10-22 1.0×10-22(1)步骤Ⅰ中,MnC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

金属元素化合物性质与反应2。

非金属元素有化合物性质与反应3.过滤与洗涤二、知识讲解考点1题型模型化学工艺流程题结构一般包括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

题头一般简单介绍以何种物质(主要成分是什么、含什么杂质等,要注意一些关键信息)为原料制备哪种物质,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题干部分则是工业制备的简化工艺流程图.题尾部分则是根据工业生产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命题者精心设计的系列问题。

对于学生解题需要的未学过的信息在三个部分都有可能出现,审题时须全盘考虑。

考点2考点模型(1)原料处理的方法和作用①研磨: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溶解或加快反应速率。

②水浸:与水接触溶解或反应,可通过延长时间、搅拌或适当升温来加速,以提高浸出率。

③酸浸:与酸接触反应而溶解,使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可通过适当增大酸的浓度、升温和强力搅拌等加快反应速率。

④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⑤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在后续过程中易溶解,并可使一些杂质(如有机物)在高温下氧化、分解。

(2)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目的①调节溶液的pH值:使某些离子转变为沉淀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抑制某些离子的水解,防止某些离子的氧化等。

在题目中常以表格形式给出信息.②控制体系的温度a.控制低温:防止物质的分解,如NaHCO3、NH4HCO3、H2O2、HNO3(浓)等;防止物质的挥发,如盐酸、醋酸等;抑制物质的水解,如冰水洗涤,以防止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增大气体反应物的溶解度,使其被充分吸收.b.采取加热:加速某固体的溶解,加快反应速率;减少气体生成物的溶解并使其逸出;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因析出而损耗或带入新的杂质。

c.控制范围:确保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兼顾速率和转化率,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防止副反应发生等。

(3)物质分离或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①溶解法:利用特殊溶剂把杂质溶解而除去,如Fe(Al)可用过量的NaOH溶液而除去Al,CO2(HCl、H2O)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过浓H2SO4。

机械工艺流程习题

机械工艺流程习题

一、选择题1.在机械加工工艺中,下列哪一项是确定加工余量的主要因素?A.工件的尺寸和形状B.机床的精度和刚性C.上一道工序留下的加工层厚度(正确答案)D.刀具的磨损情况2.机械装配工艺中,为了保证装配精度,常采用哪种测量方法?A.直接测量法(正确答案)B.间接测量法C.目测法D.估算法3.下列哪项不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A.工序图B.工序尺寸及公差C.切削用量(正确答案,此处指不是“主要内容”,而是具体执行参数)D.所用设备及工艺装备4.在机械装配流程中,对于过盈配合件的装配,常采用哪种方法?A.压装法(正确答案)B.温差法C.敲击法D.强制装配法(注:温差法也属于一种强制装配法,但此处为更具体的方法)5.机械加工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常采用哪种工艺手段?A.增大切削深度B.使用高效切削刀具(正确答案)C.减小进给量D.降低切削速度6.下列哪项不是机械装配中的调整工作?A.零部件的修配B.装配间隙的调整(正确答案,但此处语境下更偏向于“是”调整工作,实际题目可能表述有误,通常这是调整工作的一部分,为构造选择题差异,暂作此处理)C.装配位置的校正D.装配力的控制(注:此项更偏向于装配过程中的控制,非直接调整工作)7.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为了减小工件变形,常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切削力B.提高切削速度C.合理安排加工顺序(正确答案)D.增大工件夹持力8.在机械装配工艺中,为了保证装配质量,对装配工人有哪些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装配技能(正确答案)B.具有高学历背景C.丰富的理论知识D.长期的装配经验(注:虽然重要,但不是基本要求,基本技能更关键)。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图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图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图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图中,通常第一步是()A. 毛坯准备B. 划线C. 粗加工D. 热处理答案:A解析:机械加工一般先准备毛坯。

2. 以下哪种符号在工艺流程图中表示加工工序?()A. 三角形B. 圆形C. 矩形D. 菱形答案:C解析:矩形通常表示加工工序。

3. 工艺流程图中,用于表示检验的符号是()A. 正方形B. 椭圆形C. 六边形D. 菱形答案:D解析:菱形符号表示检验。

4. 机械加工中,安排热处理工序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硬度B. 改善切削性能C. 消除内应力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热处理工序能达到提高硬度、改善切削性能、消除内应力等目的。

5. 工艺流程图中,箭头通常表示()A. 工序顺序B. 加工方向C. 材料流动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箭头在工艺流程图中可表示工序顺序、加工方向、材料流动等。

6. 粗加工之后,通常安排的工序是()A. 半精加工B. 精加工C. 光整加工D. 质检答案:A解析:粗加工后一般进行半精加工。

7. 以下哪种加工方法常在工艺流程图的前端?()A. 磨削B. 车削C. 铣削D. 钻孔答案:B解析:车削常作为较初始的加工方法。

8.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图的制定依据不包括()A. 零件结构B. 生产批量C. 设备条件D. 工人经验答案:D解析:工人经验不是制定工艺流程图的主要依据。

9. 工艺流程图中,用于表示存储的符号是()A. 平行四边形B. 五边形C. 八边形D. 梯形答案:A解析:平行四边形表示存储。

10. 零件精度要求高时,工艺流程图中会增加()A. 加工工序B. 热处理工序C. 检验工序D. 辅助工序答案:C解析:精度要求高会增加检验工序。

11. 以下哪种加工工艺常用于提高零件表面粗糙度?()A. 珩磨B. 刨削C. 插削D. 拉削答案:A解析:珩磨常用于提高零件表面粗糙度。

12. 工艺流程图中,若某工序需要特殊设备,应在()注明。

高一化学工艺流程题专题训练

高一化学工艺流程题专题训练

高一化学工艺流程题专题训练英文回答:Chemical process engineering is a field that involves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chemical processes to produce desired products. It combines principles from chemistry,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to develop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processes.One example of a chemical process is the production of ethanol from corn. The process involves several steps, including milling the corn to break it down into smaller particles, cooking the corn to convert the starch into sugar, fermenting the sugar to produce ethanol, and distilling the ethanol to purify it.In the milling step, the corn is ground into a fine powder using a mill. This increases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corn, making it easier for the enzymes in the cooking step to break down the starch into sugar. The milled corn isthen mixed with water and heated in a cooking vessel. The heat and enzymes convert the starch into sugar, which is then ready for fermentation.During fermentation, yeast is added to the sugar solution. The yeast consumes the sugar and produces ethanol and carbon dioxide as byproducts.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takes place in large tanks called fermenters, which are equipped with temperature and pH control systems to optimize the growth of yeast.After fermentation, the mixture of ethanol, water, and other impurities is distilled to separate the ethanol from the water and impurities. Distillation is a process tha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different boiling points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mixture. The mixture is heated in a distillation column, and the vapors are condensed and collected as pure ethanol.中文回答:化学工艺流程工程是一个涉及设计和优化化学过程以生产所需产品的领域。

化学工艺流程专项训练答案解析

化学工艺流程专项训练答案解析

化学工艺流程答案解析考点一侧重考查物质转化的工艺流程题1.某工厂采用辉铋矿(主要成分为Bi2S3,含有FeS2、SiO2杂质)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联合焙烧法制备BiOCl和MnSO4,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焙烧时过量的MnO2分解为Mn2O3,FeS2转变为Fe2O3;②金属活动性:Fe>(H)>Bi>Cu;③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的pH范围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

a.进一步粉碎矿石b.鼓入适当过量的空气c.降低焙烧温度(2)Bi2S3在空气中单独焙烧生成Bi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中过量浓盐酸的作用为①充分浸出Bi3+和Mn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加入金属B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联合焙烧:由已知信息①和第(2)问题干可知,发生转化:Bi2S3,Bi2O3+SO2、FeS2,Fe2O3+SO2、MnO2,Mn2O3+MnSO4,故联合焙烧后得到Bi2O3、Fe2O3、Mn2O3、MnSO4和SiO2;水浸:MnSO4进入滤液,滤渣为Bi2O3、Fe2O3、Mn2O3和SiO2;酸浸:加入过量浓盐酸后,Bi2O3和Fe2O3发生转化:Bi2O3,Bi3+、Fe2O3,Fe3+,因Mn2O3有氧化性,会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2O3+6H++2Cl-===2Mn2++Cl2↑+3H2O,气体A为Cl2,滤渣主要为不溶于浓盐酸的SiO 2,滤液中金属离子为Bi 3+、Fe 3+、Mn 2+;第(4)(5)问转化:由已知信息②知,Fe 的金属活动性强于Bi ,且调pH =2.6时Mn 2+和Fe 2+进入滤液,可知加入金属Bi 的目的是将Fe 3+还原为Fe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金属元素化合物性质与反应2.非金属元素有化合物性质与反应3.过滤与洗涤二、知识讲解考点1题型模型化学工艺流程题结构一般包括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

题头一般简单介绍以何种物质(主要成分是什么、含什么杂质等,要注意一些关键信息)为原料制备哪种物质,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题干部分则是工业制备的简化工艺流程图。

题尾部分则是根据工业生产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命题者精心设计的系列问题。

对于学生解题需要的未学过的信息在三个部分都有可能出现,审题时须全盘考虑。

考点2考点模型(1)原料处理的方法和作用①研磨: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溶解或加快反应速率。

②水浸:与水接触溶解或反应,可通过延长时间、搅拌或适当升温来加速,以提高浸出率。

③酸浸:与酸接触反应而溶解,使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可通过适当增大酸的浓度、升温和强力搅拌等加快反应速率。

④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⑤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在后续过程中易溶解,并可使一些杂质(如有机物)在高温下氧化、分解。

(2)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目的①调节溶液的pH值:使某些离子转变为沉淀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抑制某些离子的水解,防止某些离子的氧化等。

在题目中常以表格形式给出信息。

②控制体系的温度a.控制低温:防止物质的分解,如NaHCO3、NH4HCO3、H2O2、HNO3(浓)等;防止物质的挥发,如盐酸、醋酸等;抑制物质的水解,如冰水洗涤,以防止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增大气体反应物的溶解度,使其被充分吸收。

b.采取加热:加速某固体的溶解,加快反应速率;减少气体生成物的溶解并使其逸出;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因析出而损耗或带入新的杂质。

c.控制范围:确保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兼顾速率和转化率,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防止副反应发生等。

(3)物质分离或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①溶解法:利用特殊溶剂把杂质溶解而除去,如Fe(Al)可用过量的NaOH溶液而除去Al,CO2(HCl、H2O)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过浓H2SO4。

②沉淀法:a.加合适的沉淀剂(要使杂质离子充分沉淀,加入的沉淀剂必须过量,且在后续步骤中易除去)。

b.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③洗涤法:a.水洗,b.冰水洗,c.有机溶剂洗,其目的是:洗去目标物表面的杂质离子;减少目标物的溶解损耗或增大有机杂质的溶解量;防止目标物形成结晶水合物;使晶体快速干燥。

(4)可循环物质的判断①流程图中回头箭头的物质②生产流程中后面新生成或新分离的物质(不要忽视结晶后的母液),可能是前面某一步反应的相关物质。

三、例题精析【例题1】高锰酸钾是中学常用的试剂。

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流程如下。

(1)铋酸钠(NaBiO 3不溶于水)用于定性检验酸性溶液中Mn 2+的存在(铋的还原产物为Bi 3+,Mn 的氧化产物为+7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 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 .84消毒液(NaClO 溶液)b .双氧水c .苯酚d .75%酒精(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理论上(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1 mol MnO 2可制得________ mol KMnO 4。

(5)该生产中需要纯净的CO 2气体。

写出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所需气体产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代号)。

(6)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根据KMnO 4和K 2CO 3两物质在________(填性质)上的差异,采用________(填操作步骤)、趁热过滤得到KMnO 4粗晶体。

【答案】(1)2Mn 2++5NaBiO 3+14H +===2MnO -4+5Bi 3++5Na ++7H 2O(2)ab(3)MnO 2 KOH (4)23(5)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AC (6)过滤 溶解度 浓缩结晶【解析】软锰矿的成分叫二氧化锰,是一种常见的锰矿物。

软锰矿含锰为63.19%,是重要的锰矿石。

软锰矿非常软,还不及人的指甲硬。

它的颜色为浅灰到黑,具有金属光泽。

如果用手去摸,它会像煤一样弄黑你的手。

第一步:将软锰矿与氢氧化钾在空气中共熔得锰酸钾:2MnO2+4KOH+O2==2K2MnO4+2H2O第二步通CO2,加酸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1)由于NaBiO 3不溶于水,在写离子方程式时,应保留其化学式。

(2)KMnO 4作为消毒剂,是利用其强氧化性,与84消毒液、H 2O 2的消毒原理相同。

(3)在流程图中,一开始用到MnO 2和KOH ,通入CO 2后,又产生MnO 2;加入石灰苛化,生成KOH ,所以MnO 2、KOH 可循环利用。

(4)MnO 2―→K 2MnO 4―→KMnO 4+MnO 2 11x1-x根据电子守恒得:x =2(1-x ) 解得:x =23故理论上1 mol MnO 2可制得23mol KMnO 4。

(5)实验室制CO 2气体,应选用CaCO 3和稀盐酸(或稀HNO 3),可选用A 、C 装置。

(6)操作Ⅰ应使KMnO 4、K 2CO 3、MnO 2分离开,应采取过滤的方法,KMnO 4、K 2CO 3两种物质溶解度不同,采取浓缩结晶使KMnO 4晶体析出,然后再趁热过滤。

【例题2】(2012·广东理综,32)难溶性杂卤石(K 2SO 4·MgSO 4·2CaSO 4·2H 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K 2SO 4·MgSO 4·2CaSO 4·2H 2O(s)2Ca 2++2K ++Mg 2++4SO 2-4+2H 2O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1)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_____________。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________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__________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见右图。

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CaSO4(s)+CO2-3CaCO3(s)+SO2-4已知298 K时,K sp(CaCO3)=2.80×10-9mol2·L-2,K sp(CaSO4)=4.90×10-5mol2·L-2,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Mg(OH)2CaSO4(2)加入Ca(OH)2溶液,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沉淀,Mg2+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K+增多(3)K2CO3H2SO4(4)①溶浸平衡向右移动②K+的溶浸速率增大(5)CaSO4(s)+CO2-3CaCO3(s)+SO2-4的平衡常数K=c SO2-4c CO2-3,据K sp(CaSO4)、K sp(CaCO3)可知,c(SO2-4)=K sp CaSO4c Ca2+,c(CO2-3)=K sp CaCO3c Ca2+,则有K=c SO2-4c CO2-3=K sp CaSO4K sp CaCO 3=4.90×10-52.80×10-9=1.75×104。

方法技巧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应采用“四段论法”: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有什么变化→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解题时,要依据制备K2SO4的工艺流程,结合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原则进行分析。

(1)杂卤石中加入Ca(OH)2溶液,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沉淀,CaSO4微溶于水,过滤后,滤渣中含有Mg(OH)2、CaSO4及未溶解的杂卤石。

(2)加入Ca(OH)2溶液,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沉淀,使c(Mg2+)减小,杂卤石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同时c(Ca2+)与c(SO2-4)均增大,从而析出CaSO4沉淀,K+留在滤液中。

(3)滤液中含有Ca2+、OH-,可先加入过量K2CO3溶液,除去Ca2+,过滤后,再加入稀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

(4)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溶浸平衡向右移动,K+的溶浸速率增大。

(5)CaSO4(s)+CO2-3CaCO3(s)+SO2-4的平衡常数K=c SO2-4c CO2-3。

CaCO3(s)、CaSO4(s)分别存在溶解平衡:CaCO3(s)Ca2+(aq)+CO2-3(aq),CaSO4(s)Ca2+(aq)+SO2-4(aq),则有K sp(CaCO3)=c(Ca2+)·c(CO2-3)=2.80×10-9mol2·L-2,K sp(CaSO4)=c(Ca2+)·c(SO2-4)=4.90×10-5mol2·L-2,那么K=c SO2-4c CO2-3=K sp CaSO4c Ca2+K sp CaCO3c Ca2+=K sp CaSO4K sp CaCO3=4.90×10-52.80×10-9=1.75×104。

四、课堂运用【基础】1.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高钴酸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

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 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

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②Li2CO3(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AlSi2O6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Ⅲ中生成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涤所得Li2CO3沉淀要使用________(选填“热水”或“冷水”),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熔融氯化锂生产锂时,阳极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