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一论述唐律的历史地位
唐律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简答题
唐律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简答题
唐律是唐朝制定的最好的统一的司法制度,是中国古代发展最深的法
律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
它的主要特点是:(1)法律统一唐律以宋律为基础,共有7个分类,涉及民事、刑事、经济纠纷、监狱及其他等各个方面,正式分为五部:《大唐律例》、《礼
部律例》、《户部律例》、《吏部律例》和《军机处律例》,并附有注解等,并根据国家情况和发展需要适度修改,为当时统一法律法规。
(2)法律实效唐律的实施是以实效为依据的,它的实施不仅具有民
事程序性的规定,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还配备了仲裁和伪证制度,以加强
司法实践的权威性。
(3)以德治法唐律考虑了仁政的要求,将“有礼义之法以德治国”
的思想内化到法律中。
在制定和实施唐律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了法律与伦
理的关系,把“仁政”和“仁义”运用到刑罚中。
历史地位:唐律是唐朝制定的最好的统一的司法制度,是中国古代发
展最深的法律思想体系和古代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
和法律制度发展影响深远。
论述唐律的历史地位。
论述唐律的历史地位。
唐律是中国封建时代唐朝的法律体系,享有“应用最广、系统最完善、影响最大”的美称。
最早可追溯于盛唐高宗李隆基(公元681-684年在位)以前,及其后代宪宗起初年间,唐律形成三大支柱:皇室政令、衙署习规、相府识事章程。
这三项构成了支撑唐朝政治结构的法律制度。
唐律的完善,使得当时的活动得以有序进行,同时也消除了将领的蛮横。
唐律也影响了后世的刑法体系,其借鉴了蒙古时代的刑法体系,影响了日本的律令,同时也影响了南北朝的法令。
唐律的历史地位不可忽视,它有力地固定了唐朝的社会秩序和民法体系,管理了社会,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封建执政思想和实践,并影响了浙江、江南地区以及日本以外地区的法律体系。
它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促进了东方文明的传播,是中国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前沿组成部分。
中国法制史论述题(整理好)
中国法制史论述题(整理好)1、试述唐律的历史地位。
答:对唐以后封建法典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东亚各国日本、朝鲜、越南封建法典的影响。
2.试着描述一下马锡武的审判模式。
马锡武是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庭庭长。
创造了实现司法民主的司法途径。
审判模式的特点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办案;依靠群众正确办案;;方便群众,诉讼程序简单。
3.试着描述唐代几部主要唐律的制定情况。
答复: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加速了它的覆灭。
二清政府在实行\预备立宪”过程中,相应地对旧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拉开了封建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的序幕。
三预备立宪传播了宪政知识,进行了民主政治思想的启蒙,为我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四《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五《钦定宪法大纲》作为根本大法独立于刑法、民法等普律制度。
就其内容而言,除搬用资产阶级的一些法律原则外,也继承了清末和北洋政府具有封建性的法律传统。
《六法百科全书》摒弃了历史上法律统一的法律体系,采用了西方法律分离的原则,模仿了继承法和固有法相结合的西方大陆法系模式。
它是封建法、资本主义法和法西斯法的混合体。
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
它的进步在于,它延续了清末以来的法律改革。
唐朝先后颁布了五部唐律。
唐初,高祖根据《开皇律》制定了《武德律》,共12条,500条。
唐太宗贞观年间,贞观法是在《武德法》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法在刑罚上比旧法轻得多,从而奠定了唐代法律的基本面貌。
高宗永辉年间,修订颁布了《永辉法》,即《永辉法》。
永辉四年颁布了《永辉法》,解释了《永辉法》,与《永辉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宣宗在开元时期修订颁布了《开元法》。
上述唐律共12章500条。
玄宗大中年间,制定了“大中刑法制度”,并改变了体例,共有121部。
4.试着描述抗日民主政权的“政策纲领”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相比的特点。
答: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治纲领不同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制定的历史背景。
简述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唐律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杰出代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规范详备、科条简要:唐律的内容全面且详尽,结构严谨,条文简明扼要,没有冗余。
这种规范详备的特点使得唐律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高的执行性和适用性。
2.中典治国、用刑持平:唐律以儒家的“中庸”思想作为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强调追求刑法的“中道”,防止过度严苛的刑罚,同时也反对轻罪重罚。
这种“中庸”思想的体现,使得唐律在实践中更加公正和平衡。
3.诸法合体、以刑为主:唐律将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法典。
其中,刑法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时也涵盖了行政、民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这种“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和要求。
4.依礼制刑、礼法合一:唐律将儒家的礼义原则融入到法律条文中,使礼和法相互渗透,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
这种“依礼制刑、礼法合一”的特点是唐律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
5.立法技术空前完善:唐律在立法技术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其条文简练明确,概念严谨,逻辑严密,反映了唐代立法技术的精湛水平。
同时,唐律的用语也十分确切、精练,没有歧义,使得法律条文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
总的来说,唐律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集大成者,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规范详备、科条简要、中典治国、用刑持平、诸法合体、以刑为主、依礼制刑、礼法合一以及立法技术空前完善等。
这些特点使得唐律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而且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律的历史地位极高,它上承着战国时期的《法经》,并发展到秦朝时制定的《秦律》,下启着《宋刑统》和元明清的法律,是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法典。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产物,唐律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独有的基本特征,在世界法制史上也被公认为是封建法律的杰出代表。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代表:唐律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法律,代表了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最高成就。
唐律的影响和地位
唐律的影响和地位唐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完整编纂的法律典籍之一,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唐律的历史背景、编纂过程以及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影响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唐律的历史背景唐律编纂于唐朝,也就是公元7世纪末至1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十分繁荣的时期。
唐律的编纂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开创了唐律的前身,隋律。
隋律是唐朝创立的法律基础,唐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完善,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刑法体系。
二、唐律的编纂过程及特点唐律由唐朝政府组织编纂,历时长达二十余年。
唐律内容分为刑律、刑论和刑狱三个部分,共有五千余条。
这些条文详细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和相应的惩罚措施。
唐律的编纂过程是一个集中权力、严密组织的过程,反映了当时唐朝政府对法律规范的重视。
唐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以法治国:唐律将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的工具,以法律来规范和约束社会行为。
2.罪刑相适应:唐律刑罚稳定,罪刑相当,注重刑罚的科学与合理性。
3.法条详细准确:唐律对各类犯罪行为制定了详细的罚则,使得犯罪行为具有明确的惩罚标准。
4.人权意识强:唐律注重保障个人的权利,比如在审讯和羁押环节都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唐律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影响和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对后世法律典籍的编纂和刑法体系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还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对后世法律的影响2.对中国政治稳定的作用唐律的完善使得唐朝社会的治理更加规范与有序,限制了统治者的专断与行为任意。
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保障,稳定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对于唐朝政治的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唐律的编纂过程是一个集中政府权力的过程,体现了当时唐朝政府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视和管理能力。
同时,唐律作为古代法律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法制史 唐律
在中国法制史上,唐律及封建法律之大成,后人评价说:过与不及,失其均矣。
唐朝统治者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措施,促进了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科学文化等的发展。
唐也是当时最文明的国家。
唐律就是在这样历史条件下制定的,它是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时期的产物。
塘路有如下几个特征一、内容上:以刑为主,诸法合体在唐律中,制裁各类犯罪的刑法规范仍然是其主要内容,同时,兼有民事、经济、行政、军事、诉讼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唐律对许多涉及婚姻、债务、财产、继承以及经济、行政上的违法或过错行为也都以刑罚手段予以惩罚。
中国自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建立以来,一直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因此必然需要借助于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实行严厉的镇压,以维持统治秩序的安定,强化立法顺应了这一要求。
二、形式结构上:体例完善,结构严谨,科条简要,宽简适中。
唐律几乎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法律关系都囊括其中,具有封建律点的典型性。
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唐初社会稳定,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封建社会所有的各种社会关系都已呈现出来,而且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整;二是自秦汉以来,近千年的封建统治和法制建设,为唐律的制定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唐律律文之下附有准确而严密的注疏。
《名例》篇与各篇彼此之间的照应,特别是篇目排列的次序,反映了统治者运用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轻重缓急,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唐律实行精减、宽平的原则,定律12篇,502条。
以往秦汉法律,向以繁杂著称。
西汉武帝以后,因一事立一法,导致律令杂乱。
西晋修律对汉律令作了大幅度缩减,北齐律定为12篇,949条。
唐律继承了北齐“法令明审,科条简要”的传统,沿隋制,并为后世所继承。
二、基本精神:礼刑并用,礼法合一。
礼的基本精神,成为立法的理论基础是唐律发展到成熟完备阶段的典型标志,也是中华法系区别于其它法系的最显著特征。
忠孝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道德标准。
论述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论述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唐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典,它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深远的影响。
唐律的特点主要包括总结前代法律制度的经验,修订完善法律条文和制定详细的刑事、民事法律规定等。
唐律在收集整理前代法律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唐朝的兴起,他们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规范社会秩序。
为此,唐律集结了前代法律制度中的大量内容,包括夏商周秦汉以及西晋和南北朝的法律法规。
通过对这些法律制度的整理和总结,唐律形成了独特的法律风格和特点,为后来的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修订完善法律条文是唐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唐律对前代法律制度进行了精细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具实用性和内容可读性。
唐律尤其注重了法律条文的细化和详尽,以确保法律的执行能够为社会带来秩序和稳定。
此外,唐律还对刑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一些新罪名,例如盗墓、贪污、走私等。
这些不仅充实了刑法内容,而且为后来法律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指导。
唐律对于民事法律的规定也非常详细和系统。
他们制定了诸多法条以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婚姻法方面,唐律规定了长辈媒妁之命的婚姻制度,并明确规定了禁止近亲婚姻、妇女离婚的条件和程序等。
此外,唐律还明确了人身权利和财产权的保护措施,例如关于人身自由、契约法以及合同法等方面的法律条文。
这些法律的制定为唐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唐律的历史地位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唐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典,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由碎片化向系统化的转变。
唐律的编制过程高度重视法典的完整性和内在的逻辑性,为后来的法典起到了示范作用。
其次,唐律的实施对于唐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律的规定使得社会秩序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刑罚的适用和执行也更加公正公平。
唐律中的相关法条对于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重要的是,唐律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后来的法律制度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唐律的历史地位
唐律的历史地位就唐朝法律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地位而言,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什么是唐朝法律的真正贡献?或者说独创性的贡献?例如《唐律疏议》的意义和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前朝法律散失而为后世统治当局和学者建构起来的;实际上,在我国封建社会法律史上真正具有独创性的时代,也许是魏晋南北朝。
第二,对于唐朝法律的历史地位的评估,还应包括其他法律形式,例如,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习惯和习惯法等;唐朝以前的习惯和习惯法规则甚少,宋明以降则渐次增多,尤其是清代。
这些规则对于社会生活秩序以及经济秩序非常重要,也是中国法律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唐律在中国古代法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袭了秦汉立法的成果,吸收了汉晋律学的成就,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并且深深影响了宋元明清的立法。
1、唐朝法律对于后世法律的影响。
(1)唐朝法律对于宋朝法律的影响。
据《宋史•刑法志》说:“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则有编敕。
”这说明两点:一是宋朝法律大抵承袭唐朝;二是宋朝自身的法制特色在于编敕,但实际上也是沿用唐朝后期和五代以来的传统。
两宋300余年时间,总计修订50余部法典,大多散佚;今存著名的《宋刑统》,其在篇目和内容方面大致抄袭《唐律疏议》,主要变化有:其一,法典命名的不同。
《宋刑统》不称“律”而叫“刑统”,显然是沿用唐宣宗时期《大中刑律统类》的名称。
其二,法典体例的不同。
《宋刑统》将律、敕、令、格、式加以综合编撰,以律为体,把敕、令、格式以及注、疏议、问答分编于后;又在12篇目以下分门别类,总计213门。
其三,《宋刑统》虽然袭用“五刑”,但是,却将死刑以外的笞、杖、徒、流改为“折杖法”,执行时一律“用常行杖”;对于死刑,犯有“十恶”中的谋反、谋大逆、谋叛和恶逆四大罪名者,“准律用刑”,其余则“决重杖一顿处死,以代极法。
”其四,内容方面的不同。
一是在《名例》中增加“一部律内余条准此条”一门,总计44条;二是在《户婚》中增加户绝资产、死商钱物、典卖指当论竞物业和婚田入务4门。
论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论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唐律,是一部十分完备的封建刑法典,共分十二篇,唐律经过汉儒概括的封建纲常以“礼”的形式融入中,实现礼法结合,道德规范统一起来,以法的强制力来推行礼的规范,又以礼的精神力量,加强法的统治作用。
唐律,法律体系的完备性表现在它比较全面的规定了维护封建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司法、家庭以及各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秦汉以来封建法制建设的总结。
唐律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在中国法典编纂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和意义的法律,它在中国的法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我国古代的法律都是以刑为主,基本上没有民法的踪迹。
唐代是处于我国封建时期一段繁盛的历史阶段,唐律理所当然也是以刑为主,它把我们现代的民事行为也囊括进“以刑罚为手段给予惩罚”的范畴中去。
这种情况也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分不开的。
唐代的统治阶级是地主,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农民)是一种剥削的关系。
为了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以及更好地剥削被统治阶级,唐朝的统治者只能一切向刑罚看齐。
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原因,唐律是以刑为主,其它各法在唐代无法发展。
唐律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历史地位,在于其“过人之处”。
唐律在古代法律中是比较科学、比较合理的。
不论是从编纂结构上还是从其具体的实施内容上看,唐律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唐律的条文较为简要、中肯,与其以前烦琐的法律条文相比,是较为先进的;而且唐律还体现了现代刑法学上“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或许不能说完全体现,但其意思基本相同。
唐律中规定了犯何种罪就应当受到何种惩罚,而且惩罚的幅度也与所犯罪行相适应。
从这两点我们也能看出唐朝的立法机构和立法技术也是比较成熟的。
儒家学说在唐代可以说是独占了熬头,它在唐代是处于统治地位,同时也已经上升为法律意志。
虽然唐律继承了儒家一些优良的传统,但儒家思想毕竟是属于学术界的东西,却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便使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地埋藏在人们的心中,同时也抑制了其他学术门派的发展。
试论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论述唐律的历史地位【摘要】:作为我国封建法律史上承上启下的《唐律》由于其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立法基本原则,形成了其特有的立法特点,并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成为世界封建法律法典的典范。
封建社会的吏治和惩贪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治吏就必须惩贪。
《唐律》对吏治的的紧密完备之规定,为惩贪之严于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当时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对当今反腐倡廉无不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律唐代历史地位一、唐律的概念律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律,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
而唐律是指唐朝所有律的总称,据记载,唐朝颁行过多部律,包括《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及其《律疏》《开元律》及其《疏律》等。
二、唐律对后世封建法典的影响(1)对宋朝法律的影响据《宋史•刑法志》说:“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则有编敕。
”这说明两点:一是宋朝法律大抵承袭唐朝;二是宋朝自身的法制特色在于编敕,但实际上也是沿用唐朝后期和五代以来的传统。
两宋300余年时间,总计修订50余部法典,大多散佚;今存著名的《宋刑统》,其在篇目和内容方面大致抄袭《唐律疏议》,主要变化有:其一,法典命名的不同。
《宋刑统》不称“律”而叫“刑统”,显然是沿用唐宣宗时期《大中刑律统类》的名称。
其二,法典体例的不同。
《宋刑统》将律、敕、令、格、式加以综合编撰,以律为体,把敕、令、格式以及注、疏议、问答分编于后;又在12篇目以下分门别类,总计213门。
其三,《宋刑统》虽然袭用“五刑”,但是,却将死刑以外的笞、杖、徒、流改为“折杖法”,执行时一律“用常行杖”;对于死刑,犯有“十恶”中的谋反、谋大逆、谋叛和恶逆四大罪名者,“准律用刑”,其余则“决重杖一顿处死,以代极法。
”其四,内容方面的不同。
一是在《名例》中增加“一部律内余条准此条”一门,总计44条;二是在《户婚》中增加户绝资产、死商钱物、典卖指当论竞物业和婚田入务4门。
但唐朝法律对于宋朝法律的影响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那么深广,因为制敕和例都是根据宋朝自身的社会现实作出的法律回答;虽然名称或有继承,但是内容变化不小。
唐律的特点地位和影响
唐律的特点地位和影响
唐律是唐朝时期的法律制度,于公元618年至907年施行的官方法律。
唐律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制度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法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唐朝政治制度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唐律的特点是按照官方的历史规范而编制的,具有一定的秩序和统一性。
这些法律主要是凭借君权政治的传统来实施,以及对皇室和官方机构的制约。
例如,将皇帝视为天子,并以宗教形式下达诏令,以及将太监视为官僚机构的管理者。
此外,唐律还将官方与民间社会分开,并实施税收制度、刑法制度等。
唐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法律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以唐朝的官方秩序为中心,并以宗教形式下达诏令,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它使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更加完善,促进了社会的统一和秩序的维护,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另外,唐律也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研究的重要依据,它的影响也被体现在现代法律制度中。
在现代法律理论中,唐律仍然受到极高的重视,对现代法律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构成了中国现代法制的基础。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唐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它不仅体现了唐朝政治制度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并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也为现代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唐律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
唐律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唐律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书集合,也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高峰之一、该法典由唐玄宗时期的宰相魏徵主持编纂,并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正式颁布实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唐律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唐律的条文内容规范细致。
唐律共有五部,分别是《刑律》、《令律》、《戍律》、《讳律》和《畏律》。
其中,《刑律》是主要内容,共三十卷,包括了各种罪名及处罚。
《令律》是一种补充,用于规定具体的处罚措施和程序。
《戍律》是对军事罪行的规定。
《讳律》是对禁忌言行的规定。
《畏律》则是对行尸走肉等超自然现象的制裁。
唐律的条文非常细致而全面,对普通人群的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约束。
第三,唐律既有严刑峻法,也有明确保护人权的条款。
唐律的罪名非常之多,其中包括了盗窃、抢劫、谋杀、淫乱、伪造、私通等等。
对于这些罪行,唐律采取了相应严厉的刑罚,如鞭箠、流放、极刑等。
但唐律也有一些规章制度,用以保护人权,如有明文规定奴隶制度已被废除,保护妇女权益,禁止将妇女强迫嫁给已有妻室的人等。
第四,唐律对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唐律通过规范人民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则约定,能够有效地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提高社会的安全稳定性。
另外,唐律还支持了商业发展,鼓励农民耕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唐律使得政治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和有序,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总体而言,唐律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典范,是我国刑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唐律的编纂和实施为后世法律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此外,唐律在推动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的存在和执行强化了社会的法治意识和公共秩序,保护了人民的权益,并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创造了条件。
然而,尽管唐律对中国法律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唐律对一些低头族、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不够,表现出了明显的社会阶级差异。
论述唐律的历史地位
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典的楷模,在中国法制史上居于重要的历史地位。
同时,唐律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唐律是一部集众律之大成的法典。
唐律是秦汉魏晋以来数百年间封建立法、司法经验的集中总结,也是自夏商以来数千年间法律文化的结晶。
在唐律之中,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
前代各朝关于五刑、十恶、八议等封建刑法原则、刑罚制度在唐律中最后完备化、制度化,历代的法律理论成果也被很好地吸收、利用。
在《疏议》中,对各种制度由来的阐述,就体现了对前朝各代法律制度的继承和发扬。
第二,唐律对后世中国封建法典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律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刑事立法提供了样本。
唐律的基本精神,也同样贯穿于后世各朝法律制度中,正如元人柳赞《唐律疏议序》说:“然则律虽定于唐,而所以通极乎人情法理之变者,其可画唐而遽止哉……非常无古,非变无今。
然而必择乎唐者,以唐之揆道其中,乘之则过,除之则不及,过与不及,其失均。
”这说明唐律对我国封建法律制度的发展,有着继往开来的深远影响。
宋朝“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
元朝《至元新格》二十篇,同于唐律九篇,其他如八议、十恶、官当等制度,也都沿袭唐律的规定。
明初制订《大明律》时,“今制宜遵唐旧”。
唐律对《大清律例》也有明显的影啊,“凡唐律篇目有完全沿用者;有唐律合而今分者;有名稍异而实同者;有分析而类附者……”。
总之,唐律是我国封建法典的楷模,是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在中周法制史上居于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三,唐律是一部有着厂泛世界影响的法典。
因为唐律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所以其影响所及不仅限于中国境内,对亚洲各国法律制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日本文武天皇大宝元年(公元761年)所制定的《大宝律令》,有律六卷,共分为十二篇,其篇目与次序一如唐律,而且律文内容也多相似,只在某些方面略作省并而已。
如八议,省为六议,删去议勤、议宾。
十恶改为八虐,删去不睦、内乱等。
中国法制史---关于《唐律新探》的学习
关于《唐律新探》的学习中国法制史是一门关于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传播法制学知识的专业学科,是具有历史学和法学双重特性的交叉学科。
法制史包括研究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立法活动和成果,司法状况,宏观法制情况、对各个时期法律制度起重要作用的哲学、政治法律思想以及各个层面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对法律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法律制度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顶峰,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唐代法制,达到了中国古代法制的最高水平,成为了中国法制史的一块瑰宝。
《唐律疏议》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法制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
唐律的重要的表达其法律思想的窗口是“疏议”,这是制定者为了表达律意,准确地解释律文的方式。
因此其律文与法律思想便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唐律作为唐代统治阶级的工具,充分体现了唐代的以礼为本的儒家统治思想。
唐律维护君权、官权、父权、夫权以及主、良权,这是儒家尊卑有序思想和伦理的延伸。
同时唐律礼法共用,取礼之教化,法之震慑与刑罚,结合两者的长处,从而达到良好的治人效果。
《唐律疏议·名例》前言说道:“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唐律的成功与其对官吏的严格管理息息相关。
唐律的每一律都有治吏的相关内容,且十分强调依法断狱和依法量刑,断狱时必须依照律文,不可引用其他条文。
同时当时也十分注意对待老弱病残幼及孕妇罪犯,慎重对待拷讯,保障罪犯的基本权利,在当时便体现了人文关怀等思想。
“疏议“也是唐律的特色之一。
法律解释自西周其便已存在,但唐使其完备,实现了质的飞跃。
疏议的作用主要是解释和补充律条,使人们能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律法地真正含义,便于法律的实施与遵守。
唐律的疏议集前朝的律法精华,为唐朝法律的完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了唐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司法官在司法实践中也”皆引疏分析之“。
可见疏议对于解释律法、区分罪名的重要作用。
疏议也对后世的各朝各代的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对每一条律法都进行解释的做法得到了后世统治者的重视,并相继沿用,逐渐发展完善。
论述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论述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唐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律文献,也是唐代法律体系的核心部分。
它对中国的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唐律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唐律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律的规定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律系统完备,条文体例清晰,适用范围广泛,不仅对刑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还包含了民事法、婚姻法、律政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次,唐律在中国法律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在唐代,法治观念得到了较为明确的确立,法律被视为国家管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唐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其体例条文的制定都考虑到了中国特有的社会背景和实际情况,弥补了以往法律的不足之处,对于后世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再次,唐律体现了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成果。
唐代法律观念注重平等、公平和公正,注重以理服人,讲究以法制约,以法治国。
唐律对刑法的规定注重人道主义,重视人的尊严和权益,同时也注重预防犯罪和教育矫治,具有统一性、灵活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唐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唐律的思想开创性。
唐代法律体系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对刑法入罪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同时注重保护被告人的权益,规定了审判程序的要求,弥补了以往法律处理方式的不足。
唐律的创新思想为后世法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唐律的适用范围广泛。
唐律的规定不仅涵盖了刑法,还包括民事法、婚姻法、律政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社会规范和秩序进行了全面的管理。
唐律具有统一性,注重以法制约,以实质和效果为核心,对于保障社会和人民的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次,唐律的实施灵活。
唐律注重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对各地法官的裁量权进行了明确规定,以适应各地的特殊条件和需要。
在唐代,法律的实施是基于情况的合理判断和公平裁量,因此,唐律的实施更能贴近社会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论唐律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 ocational College毕业论文(*******8学年第二学期)毕业论文题目论唐律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学生:*** 提交日期:****年**月** 日系部:***系专业:*******学生签名:****8 学号:0000000指导教师:*** 职称:教师评语:成绩评定:分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论唐律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内容摘要: 唐律是唐代法律的总称。
主要是《永徽律》,还包括《武德律》、《贞观律》等法典。
它是一部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在中国法典编纂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和意义的法律,在中国的法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在中国法制史上,唐律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无论是立法思想、原则、篇章体例,还是法律内容,都承袭了以往各代立法的成果,是前朝立法之集大成者,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使唐律熔封建法典之共性与自身发展完善之特性于一体,以“一准乎理,而得古今之平”著称于世,成为完备的封建法律形态。
唐律不仅对唐代的政治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直接影响了后代中国封建法制的发展,成为后世封建立法的典范。
《唐律》还起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保证统治机构正常运行的作用。
它是传世的中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对亚洲许多国家产生过显著影响。
由于它产生的历史条件,使它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史上,上承战国时期的《法经》,历经秦汉魏晋,至唐而集其大成,成为典型的封建律典。
从而也使它成为唐以后历代封建律典之楷模。
关键词:唐律;特点;历史地位;影响;。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封建王朝,公元六一八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唐朝,特别是李世民即皇帝位以后,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措施,例如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精简机构,重视吏治,主动纳谏,主意听取不同政见,完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制定有利于发展生产各项政策,安定人民生活。
唐律的地位
唐律的地位唐律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唐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由皇帝亲自主持,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参加编纂的封建法典。
它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直至清末修律,沿用不废,因而成为中国封建法律的代表作,也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之一。
第一、初步奠定了法典体例的基本格局,其结构、内容和篇目都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
唐律在序文、凡例中,首先把“天、地、人”并举,在注释中则以相应的礼仪等级和道德规范,将国家法制秩序纳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礼仪规范的轨道,这种手法体现出政治、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特点。
这是唐律的特色。
《唐律疏议》即是这方面的集大成之作。
其篇目结构分为三卷:一卷为“律令格式”,分述大唐律令的缘起、基本原则、基本内容;二卷为“卫禁”,分述宫廷、军事等禁令;三卷为“职制”,分述户婚、仓库、关津、田里等各项具体制度。
唐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法典,同时也是后世封建立法及司法的典型,对后世立法影响很大。
第二、全面贯彻了礼与法的结合的精神,是调整唐代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唐律疏议》的宗旨是调整唐代社会关系,维护封建统治,它包括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礼与法的融合,二是法的内容与礼的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法典与礼的双向调节。
法律的制定必须贯彻礼的精神,礼的基本原则体现在法律条文中,最终通过法律这一强制性手段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二、确立了传统的五刑体系,使五刑制度趋于完备。
唐律的五刑体系,基本上继承了汉魏以来五刑制度的原则,但也有所发展。
唐律将死刑区分为绞、斩、凌迟、枭首、笞、杖等五种,并分别定名,用不同的字眼表示。
唐律还在秦汉旧律的五刑基础上增加了赎刑,死刑只适用于谋反、谋大逆、恶逆、不道四罪。
唐律五刑制度已经较为完备,可以说唐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五刑制度的总结,标志着封建五刑制度趋于成熟。
第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诸法合体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法律的有益成分。
唐律从编纂到颁行历时近300年,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成就,对亚洲邻国的影响很大。
唐律的影响和地位
唐律的影响和地位张红岩内容提要:本文从唐律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出发,探究唐律的立法思想、内容和特点,分析它对先前法律的承继和发展,从而得出结论唐律的影响和地位。
关键词:封建五刑唐律中华法系《永徽律疏》中华文明源源流长,唐朝则就是这条长河中最光辉的一段,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人文风俗、对外相处等各个方面都达至了封建时代的及至,被称作当时的天朝上帮忙,罗友仁朝拜。
唐朝的统治始于公元618年,唐朝的统治在隋末的农民起义中建立起来的,唐朝的统治者深知苛法烂刑,法纪败坏对封建统治的不良影响。
历代统治者都很注意和重视立法活动,将整顿法制视为为政之本。
特别是在“贞观之制”时期,国家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各项政治措施宽泛仁慈,立法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法律体系。
唐朝的立法思想唐朝的立法思想可以说代表着自汉代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封建文化以来的最典型意义和集大成所在。
形成了如下的立法思想:第一、“德本刑用”。
自汉武帝以来,“礼刑用”就是封建制度统治者的立法原则。
唐律指出伦理道德就是精神的显然,法律只是适用于的工具。
也就是说,德礼就是治国的显然指导思想,刑罚就是实行这种显然治国思想的工具和手段。
这种思想对后代王朝产生非常大影响。
第二、立法稳定、宽松、简单、统一。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
格式既多,官人不能尽记,更生奸诈。
”还强调法律应保持稳定变更法律一定要慎重“不可轻出诏令,必须审定,以为永世。
”他还特别强调立法的统一,“宜令审细,勿使互文”这种统一的立法体制避免了地方官吏随意篡改政府法令,徇私舞弊,同时又维护了法律的权威,稳定了封建统治。
第三、严苛守法与稽查。
自从存有了法律以来可以说道立法、守法、稽查一直就是方剂的统一体,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阶级统治者总是容许特权阶层的存有,并使法律的实行无此公平公正。
封建王朝覆灭的教训也表明在一个朝代的末期,政令没用,法律丧失权威也就是快速其覆灭的一个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项目满分得分总分教师签字选题正确15论点、论据40材料、数据20写作规范性15字数要求10: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27 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论唐律的历史地位学生姓名专业层次批次学号学习中心2013 年 5 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论唐律的历史地位摘要:唐律是唐代法律的总称。
主要是《永徽律》,还包括《武德律》、《贞观律》等法典。
它是一部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在中国法典编纂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和意义的法律,在中国的法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在中国法制史上,唐律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无论是立法思想、原则、篇章体例,还是法律内容,都承袭了以往各代立法的成果,是前朝立法之集大成者,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使唐律熔封建法典之共性与自身发展完善之特性于一体,以“一准乎理,而得古今之平”著称于世,成为完备的封建法律形态。
唐律不仅对唐代的政治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直接影响了后代中国封建法制的发展,成为后世封建立法的典范。
《唐律》还起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保证统治机构正常运行的作用。
它是传世的中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对亚洲许多国家产生过显著影响。
由于它产生的历史条件,使它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史上,上承战国时期的《法经》,历经秦汉魏晋,至唐而集其大成,成为典型的封建律典。
从而也使它成为唐以后历代封建律典之楷模。
关键词:唐律特点影响历史地位目录封面 (1)摘要 (1)目录 (1)1唐律的特点 (2)1.1体例完善,结构严谨,科条简要与宽简适中的特点 (2)1.2礼行并用,礼法合一 (2)1.3宽仁慎刑 (3)2对东亚各国的影响........................................... .. (4)2.1唐律对于朝鲜法律的影响 (4)2.2唐律对于日本法律的影响 (4)3唐律的地位 (5)4唐律对后世法律的影响 (5)4.1唐律对于宋朝法律的影响 (5)4.2唐律对于辽、元、金法律的影响 (6)4.3唐律对于明朝法律的影响 (6)4.4唐律对于清朝法律的影响 (7)5结论 (8)6参考文献 (9)1唐律的特点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封建王朝,特别是李世民即皇帝位以后,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措施,促使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科学文化等,得到空前发展。
唐朝成为继两汉之后强大的封建王朝,也是当时最大的文明国家。
唐律就是在这样历史条件下制定的,它是我国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时期的产物,从唐律的内容看其有以下特点:1.1 体例完善,结构严谨,科条简要与宽简适中的特点体例完善是说一部唐律,几乎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法律关系,都囊括其中,而使它成为具有典型性的封建律典。
唐律之所以有这样完善的体例,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唐初社会稳定,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封建社会所有的各种社会关系都已呈现出来,而且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整,同时,自秦汉以来,近千年的封建统治和法制建设,为唐律的制定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结构严谨主要表现在《名例》篇与各篇的关系,以及律条彼此之间的照应,特别是篇目排列的次序,反映了立法者的主旨,统治者运用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轻重缓急,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科条简要,宽简适中表现在以往秦汉法律,向以繁杂著称。
西汉武帝以后,因一事立一法,导致律令杂乱。
西晋修律对汉律令作了大幅度缩减,北齐律定为12篇,949条,较前又有所进步。
唐沿隋制,实行精减、宽平的原则,定律12篇,502条,并为后世所继承。
仅以太宗修《贞观律》为例,“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
足见唐律的上述特点。
综观唐律篇目体例排列的逻辑次序,结构严谨,一环扣一环,科条简要,宽简适中,反映了唐代立汉技术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
1.2 礼刑并用,礼法合一礼法结合,德刑并用,肇始于汉代武帝时期,以后历经魏晋南北朝,礼法进一步结合。
于唐代,礼的基本精神,成为立法的理论基础。
唐律《名例律·疏》云:“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皆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说明德礼与刑罚作为统治手段,相辅相成,二者不能分离的关系。
唐统治者借助《疏议》,把德、礼都赋予法的内容。
例如为解释“谋反”引《公举传》云:“君亲无将,将而必诛。
”以此论证谋反罪必须在“将”行未行时,即严加镇压。
因为按照德礼的要求,“惟子惟臣,惟忠惟孝。
”在封建社会,忠孝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
忠君、孝亲,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最高准则,把它赋予法律的内容,违犯这最高准则,便构成严重的犯罪,处以相应的刑罚。
这种精神几乎贯穿于唐律的第一条文。
1.3 宽仁慎刑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
”宽仁,就是提倡用轻刑。
唐初,统治者亲眼看到隋朝实行严刑峻罚,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百姓怨嗟,天下大溃”的局面。
他们以此为鉴,从长治久安的目的出发,在贞观年间修订旧律时,降死刑为流刑者九十二条,降流为徒者七十一条。
其它削去烦苛,变重为轻者,不可胜记。
综观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惟有唐律规定者最轻。
主要表现在:(1)唐律规定法定刑有笞、杖、徒、流、死五种,分二十等。
死刑处决方法只用绞、斩。
(2)基本上一罪一刑。
唐以前或以后,有时一罪二刑、三刑。
(3)刑罚加减方面以从轻为原则。
例如加刑一般不加至死,如加至死,也只是到绞为止,而不加至斩。
(4)加役流取代可杀可不杀而不杀的死刑犯,这是唐太宗时创设的。
凡死刑犯可不杀者则流三千里,一般流刑到流放地后,在那里加役一年,而加役流多劳役二年,即加役二年,共三年,所以叫“加役流”。
总之,一部唐律都贯穿着轻刑原则。
慎刑,是指对犯罪者处刑时,取慎重态度。
唐太宗曾对他的臣下说:对待一般犯罪“当审事理之轻重,然后加之以刑罚。
”对于死刑,因为“人命至重,一死不可再生”,故规定:对判处死刑的罪犯,在执行前要反复审核,反复向皇帝奏报,在京师的“二日中五复奏”,各州则“三复奏”,表示慎刑的态度。
史载由于实际此制,而使“全活者甚众”。
在一定程度上自能减少冤狱。
2对东亚各国的影响2.1唐朝法律对于朝鲜法律的影响中朝两国交往的历史极为悠久,并且我国法律对于朝鲜的影响也较早。
朝鲜半岛真正进入“律令”时代,是在模仿唐朝法律以后。
公元675年,新罗统一百济、高句丽,时值唐朝盛世,也是“律令”时代的完备时期;当时中国与朝鲜两国的关系更为密切,不仅新罗商人足迹遍布各地,而且长安的新罗留学生多达260人。
据此,学者认为,唐朝法律由此输入新罗是无可怀疑的事情。
(注:参见[日]泷川政次郎:《唐之法制》,《世界文化史大系》第7卷,转引自杨鸿烈:《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的影响》,10世纪初叶,王建重新统一全国,国号“高丽”,它的法制也渐次可考;在高丽王朝共计474年(918—1392年)时间里,它的政治、经济、法律基本沿袭唐朝。
《高丽史•刑法志》载曰:“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于唐。
至于刑法亦采《唐律》,参酌时宜而用之。
”2.2唐朝法律对于日本法律的影响从文化交流史的角度讲,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浮海相通历史悠久。
考古学研究表明:早在日本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3世纪),中国、朝鲜的铁、铜、陶器及其制造技术和水稻耕作方法等已相继传入日本。
从法律接受的角度说,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推古天皇(592—628年)时期圣德太子的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化改新”(645年);圣德太子执政时期制定的“冠位十二阶”与“宪法***条”,深受我国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为了摄取我国的先进文化,日本留唐学生络绎而来。
自630年至894年,总共派出“遣唐使”19次,其中到达长安的有13次,多至500—600人,少则50—60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留唐学生中不乏研究唐朝礼法者,例如大和长冈在长安学习唐朝法律,回国以后与吉备真备共同修订律令24条;吉备真备回国时曾带回唐礼,这对日本礼仪的制定颇有影响。
“大化改新”则是日本法律接受史上首次全面输入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和“律令”体系。
例如,仿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州县里制,建立“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的中央集权与天皇专制政治;又如,按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制”和“租庸调制”。
这样,日本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
著名的《大宝律令》,据说这部法典是根据唐朝《永徽律令》和武则天垂拱元年《垂拱格式》制定的。
从篇章结构看,《大宝律》12篇,次序与《唐律》完全一致;就具体内容讲,也是基本采取《唐律》而成的,不仅文辞相同或相近,而且内容也只是对《唐律》加以简化。
例如《唐律》有“十恶”,《大宝律》则删去“不睦”和“内乱”,成为“八虐”;再如《唐律》有“八议”,《大宝律》省去“议勤”与“议宾”,构成“六议”;又如《唐律》有“五刑”,《大宝律》也有“五刑”,只是将“流刑”的道里数字去掉,改为“近流”、“中流”和“远流”三等。
有关司法组织、诉讼程序、刑罚适用和执行等,大多也是对《唐律》加以简化和减轻;其它的诸多罪名也与《唐律》相同或相近。
对此,学者已有详尽讨论。
3唐律的地位唐律,由于它产生的历史条件,使它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史上,上承战国时期的《法经》,历经秦汉魏晋,至唐而集其大成,成为典型的封建律典。
从而也使它成为唐以后历代封建律典之楷模。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清代大学问家孙星衍曾说:“不读唐律,不能知先秦历代律令因革之宜。
”换言之,读了唐律,就能够了解历代律典之擅递关系和来龙去脉。
纵观中国历代律典发展变化的事实,诚如孙氏所言。
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唐律在中国古代法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袭了秦汉立法的成果,吸收了汉晋律学的成就,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并且深深影响了宋元明清的立法。
唐律对我国封建法律制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例如宋朝的“法制用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
元朝的《至元新格》的二十篇,同唐律的九篇,其他八议、十恶、官当之制,都沿用唐律。
唐律对明清律也有明显的影响。
总之,唐律是我国封建法典的楷模,在中国法制史上居于重要的历史地位。
唐律其影响所及不仅限于中国境内,对亚洲许多国家封建法律制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唐律和唐朝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一样,在古代历史上曾大放异彩,在世界法律发达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4唐律对后世法律的影响4.1唐朝法律对于宋朝法律的影响据《宋史•刑法志》说:“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则有编敕。
”这说明两点:一是宋朝法律大抵承袭唐朝;二是宋朝自身的法制特色在于编敕,但实际上也是沿用唐朝后期和五代以来的传统。
两宋300余年时间,总计修订50余部法典,大多散佚;今存著名的《宋刑统》,其在篇目和内容方面大致抄袭《唐律疏议》,主要变化有:其一,法典命名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