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目录前言 (2)一、U-Boot分析 (3)1、引导程序U-Boot第一阶段分析 (3)2、引导过程 (4)3、程序流程图 (8)二、程序设计 (8)三、心得体会 (9)前言ARM嵌入式处理器已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厂品、无线通信、网络通信和工业控制等领域。
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Linux、Vxworks、WinCE三足鼎立,其中Linux由于其开源性、稳定性、安全性、可裁剪性更是一支独秀。
在嵌入式系统中,如何实现在ARM平台下Linux操作系统的引导工作是嵌入式技术开发的重要环节。
BootLoader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
通过这段小程序,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
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并没有像BIOS那样的固件程序(注,有的嵌入式CPU也会内嵌一段短小的启动程序),因此整个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就完全由BootLoader 来完成。
比如在一个基于ARM7TDMI core的嵌入式系统中,系统在上电或复位时通常都从地址0x00000000处开始执行,而在这个地址处安排的通常就是系统的BootLoader程序。
一、U-Boot分析嵌入式Linux系统中常用的Bootloader引导程序有U-Boot,redboot, blob 和vivii等,其中U-Boot遵循GPL条款的开放源码项目,功能最为强大,U-Boot 对PowerPC系列处理器支持最丰富,同时还支持MIPS,x86,ARM,XScale等诸多常用系列的处理器;U-Boot引导程序分为Stage1和Stage2量大部分,Stage1中主要包括设备初始化、中断设置、时间设置和储存器初始化等工作,并且采用汇编语言实现,而一些通用功能大多采用C语言实现,放在Stage2中。
1、引导程序U-Boot第一阶段分析Stage1的代码在CPU/arm920t/start.s中定义,它包括从系统上电后在0x00000000地址开始执行的部分。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

调试工具
使用GDB等调试工具进行程序调试, 可实现断点设置、变量查看、堆栈跟
踪等功能。
版本控制工具
使用Git等版本控制工具进行代码管理 ,实现多人协作开发、版本回溯等功 能。
性能分析工具
使用Valgrind等性能分析工具进行程 序性能分析,可实现内存泄漏检测、 函数调用关系分析等功能。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和收 获,展望嵌入式系统未来的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02
硬件平台选择与搭建
常见嵌入式硬件平台比较
ARM平台
高性能、低功耗,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PowerPC平台
高性能、高可靠性,适用于工业控制、航 空航天等高端应用设备、 数字电视等领域。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设计收获总结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深入理解了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同时将 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实 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技能提升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掌握了嵌入 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包括硬 件设计、软件编程和调试技术等 。
团队合作
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 了课程设计的任务,提高了团队 协作和沟通能力。
05
系统实现过程与代码展示
关键模块代码实现技巧分享
模块化设计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具有明 确的接口和功能,便于代码的管理和复用。
高效算法选择
针对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以提高 代码执行效率。
代码优化
通过减少冗余代码、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降 低系统资源消耗。
系统集成测试方法论述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嵌入式系统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现。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系统。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和平台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具备嵌入式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能力;能够运用嵌入式系统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2.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如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3.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如固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4.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系统;5.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流程;6. 嵌入式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7. 嵌入式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 讲授法:通过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法;4.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调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嵌入式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 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 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教学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实验设备:准备嵌入式系统开发板、仿真器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嵌入式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嵌入式课程设计实训,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软件开发环境,掌握嵌入式编程语言,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需求分析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实现对温室内部光照、温度、湿度的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节环境参数,确保温室内的作物生长环境稳定。
系统需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测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2)根据预设阈值,自动调节环境参数;(3)通过LCD显示屏实时显示监测数据;(4)通过串口通信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5)具有按键控制功能,如开关报警、手动调节等。
2. 硬件平台设计本次实训采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结合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DHT11数字湿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LCD显示屏、蜂鸣器、按键等外围设备,构建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硬件平台。
3. 软件设计(1)系统初始化:初始化微控制器,配置相关外设参数,设置中断优先级等。
(2)数据采集:通过ADC读取光敏电阻的模拟值,计算光照强度;通过DS18B20和DHT11传感器读取温度和湿度数据。
(3)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温度、湿度阈值判断,光照强度阈值判断等。
(4)环境参数调节:根据预设阈值,自动调节加热装置、风扇等设备,以实现环境参数的自动调节。
(5)数据显示:通过LCD显示屏实时显示光照、温度、湿度等数据。
(6)串口通信: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
(7)按键控制:实现报警功能、手动调节等功能。
4. 系统调试与测试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对硬件平台和软件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主要测试内容包括:(1)硬件测试:检查各外设是否正常工作,如传感器、显示屏、按键等。
(2)软件测试:测试系统功能是否满足需求,如数据采集、处理、显示、通信等。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先修课程:操作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一、目标和任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学生专业实践课程,是学习《嵌入式系统及设计》课程后必需实践教学步骤。
课程设计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相关专业课程知识关键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充足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发明性,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
经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了解、巩固课堂教学和平时试验内容,使学生初步含有linux应用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测试实际能力,强化学生知识实践意识、提升动手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基础要求1、学习态度:要有勤于思索、刻苦钻研学习精神和严厉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工作态度,主动查阅整理分析相关参考文件,精心设计、认真编码、确保质量。
对弄虚作假者,课程设计成绩一律按不及格记,并依据学校相关要求给处理。
2、学习纪律: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特殊情况不能上课者,必需请假,凡未请假或未获准假私自不上课者,均按旷课论处。
3、课程目标:掌握linux应用开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方法技能,概念清楚正确,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符合软件工程相关规范,结构合理,程序运行良好,课程设计汇报撰写规范,答辩中回复问题正确。
4、课程设计汇报:根据《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课程设计汇报规范》和《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认真设计、撰写好课程设计汇报,总结课程设计收获和心得体会,立即提交电子和纸质材料。
三、课程设计内容(一)关键设计内容1、系统分析、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具体设计、系统实现和测试。
2、系统运行和维护。
3、撰写课程设计汇报。
4、课程设计答辩:课题叙述和回复问题。
(二)参考选题1.系统移植类:(1)嵌入式WinCE移植(2)嵌入式Linux2.6内核移植(3)嵌入式Web服务器BOA在开发板上移植(4)使用BusyBox构建根文件系统移植(5)嵌入式QT移植(6)嵌入式引导程序UBoot移植2. QT编程类:(1)基于QT手机通讯录管理(2)基于QT手机日历程序(3)基于QT手机计算器程序(4)基于QT手机秒表程序(5)基于QT电子词典程序(6)基于QT电子相框程序3. 驱动编程类:(1)Led跑马灯程序(2)按键驱动程序(3)嵌入式类Minicom串口程序4. 其它类:可选择其它自己感爱好和嵌入式相关题目四、时间安排《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时间1周。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论文教案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论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掌握基本的嵌入式硬件和软件开发技术3.能够使用开发板和相关工具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4.掌握常用的接口协议和通信方式,包括串口通信、SPI、I2C、CAN等5.能够设计和开发基本的嵌入式应用程序,如LED灯的控制、按键的检测、温度传感器的读取等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嵌入式系统概述内容: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市场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时间:2学时2.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内容: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测试和调试等内容。
时间:4学时3.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内容:介绍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基本配置和使用,包括Keil C51软件、ST-LINK下载器、ST-FLASH工具等。
时间:4学时4.嵌入式硬件设计内容:介绍嵌入式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硬件选型、电路原理图设计、PCB布局和焊接等内容。
时间:10学时5.嵌入式软件设计内容:介绍嵌入式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汇编语言、C语言、编译、调试和下载等内容。
同时讲解如何使用方案手册和数据手册加速学习。
时间:16学时6.嵌入式应用程序设计内容:介绍嵌入式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包括LED灯的控制、按键的检测、温度传感器的读取、串口通信、SPI/I2C接口的应用等内容。
时间:14学时7.嵌入式系统测试和调试内容: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测试和调试方法,包括硬件测试、软件测试、仿真测试和调试工具等内容。
时间:4学时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讲授代码编写方法,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地进行讲解。
3.组织实验、调试和考试等考核环节,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4.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自主学习和获取嵌入式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手段1.教师演示和现场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并进行实践操作。
最小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

最小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最小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搭建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常见嵌入式硬件组件的原理与使用,如微控制器、传感器等。
3. 引导学生了解嵌入式软件编程的基础,学会使用至少一种编程语言进行嵌入式开发。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最小嵌入式系统。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搭建最小嵌入式系统并进行调试。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嵌入式程序,实现对硬件的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设计和搭建最小嵌入式系统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特点。
- 教材章节:第1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内容:嵌入式系统定义、分类、发展概况、典型应用。
2. 最小嵌入式系统硬件:讲解微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组件的原理与使用。
- 教材章节:第2章 嵌入式系统硬件- 内容:微控制器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执行器原理及应用。
3. 嵌入式系统软件:介绍嵌入式编程基础,学习使用C语言进行嵌入式开发。
- 教材章节:第3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 内容:嵌入式编程环境、C语言基础、I/O编程、中断处理。
4. 最小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设计并搭建最小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

int frame_current;
int frame_using[VIDEO_MAX_FRAME]; // 这两个变量用于双缓冲
}; typedef struct _v4l_struct v4l_device;
这些数据结构都是由Video4Linux支持的,它们的用途如下:
(1)程序中定义的数据结构
struct _v4l_struct
{
int fd; // 保存打开视频文件的设备描述符
struct video_capability capability;
struct video_picture picture;
struct video_mmap mmap;
struct video_mbuf mbuf;
(1)在arm linux的kernel目录下make menuconfig。
(2)首先(*)选择Multimedia device->下的Video for linux。加载video4linux模块,为视频采集设备提供编程接口;
(3)然后在usb support->目录下(*)选择support for usb和usb camera ov511 support。这使得在内核中加入了对采用OV511接口芯片的USB数字摄像头的驱动支持。
三、课程设计设备及工具
硬件:UP-NETARM2410-S嵌入式实验仪、PC机、ov511摄像头;
软件:PC机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9.0、MINICOM、AMR-LINUX开发环境。
四、设计方案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arm10开发平台。该平台采用Samsung公司的处理器S3C2410。该处理器内部集成了ARM公司 ARM920T处理器核的32位微控制器,资源丰富,带独立的16KB的指令Cache和16KB数据Cache、LCD控制器、RAM控制器、NAND 闪存控制器、3路UART、4路DMA、4路带PWM的Timer、并行I/O口、8路10位ADC、Touch Screen接口、I2C接口、I2S接口、2个USB接口控制器、2路SPI,主频最高可达203MHz。在处理器丰富资源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相关的配置和扩展,平台配置了16MB 16位的Flash和64MB 32位的SDRAM。通过以太网控制器芯片DM9000E扩展了一个网口,另外引出了一个HOST USB接口。通过在USB接口上外接一个带USB口的摄像头,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数据放入输入缓冲区中。然后,对缓冲区中的视频数据进行压缩成帧,并把每一帧图片在网页中显示出来,每秒钟刷新两次,得到一个动态的视频界面,然后通过局域网访问该主机的网页,得到网络视频信息。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完成得到视频图片及网页刷新的过程。
嵌入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欧建强200705010521直流电机、实验目的:(1)能在开发平台运行直流电机的程序。
(2)掌握直流电机程序的编写格式。
二、实验设备:硬件:PC 机一台MAGICARM2200-S教学实验开发平台一套软件:Windows98/XP/2000 系统,ADS1.2 集成开发环境三、实验内容:能够学会直流电机的程序编写,学会直流电机的软件的编译和硬件仿真,学会熟悉的运用ADS1.2 集成开发环境以及MAGICARM2200-S教学实验开发平台。
四、实验步骤:1. 打开ADS1.2 IDE 软件,在程序菜单中点击Code warrior for ARM developer Suite 启动,如图所示:2. 建立工程:点击file 菜单,选择new 新建工程,选择工程模版为ARM可执行映象(ARM Executable image )或Thumb可执行映象Executable Image ),或Thumb、ARM交织映象(Thumb ARM Interworking Image 在Location 项选择工程存放路径,并在Project name 项输入工程名称,点击即可建立相应的工程,工程文件名后缀为mcp。
3. 新建文件&添加文件到工程① 新建文件,选择new text file ,然后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中编写程序,点击file 菜单下的save ,输入文件全名。
②添加文件到工程,在工程窗口中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Thumb ),然后确定按钮save 或者Add files ⋯即可弹出select files to add ⋯选择相应的源文件,点击打开本实验打开的是基础实验下的直流电机实验在该工程下,其源文件如下:/***************************************************************************** 文 件 名: main.c* 功 能:通过 KEY1 操作,使用 PWM5 控制电机转速,共 4 档。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和背景嵌入式系统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消费电子、汽车、医疗保健等。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方法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够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如灯光、温度、窗帘等。
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选取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设计电路板进行组装。
在此基础上,还需设计无线通信模块,以实现远程控制的功能。
软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的编程和通信协议的设计。
编程部分可采用C语言或其他嵌入式开发语言,通过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控制。
通信协议设计部分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采用常见的无线通信协议,如Wi-Fi、蓝牙等。
三、设计结果和实现效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成功实现了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功能。
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软件,我可以远程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控制,如开关灯光、调节温度、控制窗帘等。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一定的安全性,用户可以通过身份验证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四、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硬件的选型和软件的编写。
对于硬件的选型,我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微控制器和传感器。
对于软件的编写,我需要理解各个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并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我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老师的交流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方案,我最终选择了适合我项目需求的方案。
五、设计总结和展望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项目,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方案,并成功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备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未来,我希望能继续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探索更多有意义的项目。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精品

嵌入式系统实验设计报告实验一 LED灯显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arm开发板基本组成电路,并通过配套教材熟悉arm芯片特性。
了解ADS1.2软件使用,并会用该软件编译调试开发板。
2.了解H—JTAG软件原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LED测试程序,完成实验。
二.实验器材PC机一台,周立功开发板一块。
注意:对LPC2103管脚的寄存器进行配置时,应该对照芯片说明手册,按照索引,找到相关寄存器,对其进行配置。
三.实验原理EasyARM2103开发板提供了4个绿色发光二极管用作显示,电路如图1.1所示。
显示电路采用了灌电流的方式来驱动发光二极管,由于微控制器LPC2103 I/O口提供的灌电流大于其拉电流,采用此驱动方式可以保证二极管发光的亮度。
图1.1 LED电路原理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下面以GPIO的测试程序为例,熟悉EasyJTAG-H软件的使用方法,程序功能设计为控制单路LED闪烁,硬件电路如图1.1所示。
2.打开示例工程。
示例工程路径:配套光盘内容->光盘内容v1.00->3.EasyARM2103安装手册->GPIO Test,将此文件夹复制到其它目录下打开,要求存放目录必须无中文路径。
打开文件夹后,建议用户先删掉“GPIO_Test_Data”文件夹,然后双击打开“GPIO Test.mcp”文件,即打开示例工程。
3.点击“user”文件夹,打开main.c文件,见到示例代码。
4.选择低速GPIO,控制LED灯闪烁,示例程序如程序清单所示。
此示例操作需要短接JP4的P0.17,输出控制LED1。
5.编译连接工程。
项目目标栏处选择DebugInFlash模式,然后编译连接工程。
6.仿真调试。
将计算机并口与Easy JTAG-H仿真器相连,然后再将EasyJTAG-H仿真器的JTAG接口连接到Easy ARM2103目标板上,打开H-JTAG,检测到芯片内核信息后,选择Auto Download选项,此时会自动启动H-Flasher软件,选择目标芯片的型号,将当前的配置信息保存起来,建议将配置信息保存到安装路径下的Hconfig文件夹内。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实验报告

- - -.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必做部分学院:电控学院专业:通信工程设计名称:IIC同步串行通讯1、设计的目的:1.掌握S3C44B0IIC控制器的编程方法2.编程实现串行EEPROM存储器24C16的数据存储和访问。
2、设计的内容:1.学习S3C44B0 IIC控制器的原理与编程方法;2.学习IIC存储器24C16的编程方法;3.理解IIC存储器24C16的与S3C44B0的电路连接原理;4.掌握C语言中断程序设计方法;5.编程实现对24C16的数据存储和访问。
3、设计思路、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此次试验,我们结合《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教材以及老师提供的各种pdf和word资料,了解到了各种寄存器的配置方法,如IICDS等。
对于例程中的各种函数,如Wr24C16(), Rd24C16(),__irq IicInt()等,通过对程序的仔细研读,最终了解了它们的各自用途,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主函数。
实现了从0-255共256个字节的写入及读取操作。
这次实验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像开始使用ARM-Project Manager平台一开始,由于对此平台的不了解,我们走了许都弯路。
像对于头文件的配置问题,总是配置不对,后来发现头文件为程序自主生成,无需配置。
还有关于程序中的一些.s文件,开始并不知道是有何作用,后来在老师的指点下,发现有必要将其加入到sourse文件栏中调用,同时调用的同时,由于不理解调用的路径问题,多次编译失败,后来发现了问题,是路径配置不当,最终更改了路径,解决了问题。
再有,在对老师提供的例程进行阅读时候,发现了不少的啰嗦以及错误语句,例如Uart_Printf("%d\n",k);语句就不应该为Uart_Printf("%d\n",&k);这些问题我们都通过调试最终给予了改正。
4、设计的结果及验证正确输出结果如下截图,从超级终端中回显显示了正确数据,实验成立。
嵌入式实验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实验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具备编写简单嵌入式程序的能力。
3. 学生能够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程序开发。
2. 学生能够使用嵌入式实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并解决常见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嵌入式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嵌入式系统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在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嵌入式实验课程,侧重于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本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探索嵌入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奥秘。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2. 嵌入式系统组成:讲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架构及系统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第三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架构3. 嵌入式编程基础:学习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常用指令和编程技巧。
教材章节:第四章 嵌入式编程语言与编程环境;第五章 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第六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5.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嵌入式应用案例,了解嵌入式技术的实际应用。
嵌入式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嵌入式课程设计实践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基本组成;2.了解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软件的基本概念;3.熟悉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开发工具。
4.能够使用嵌入式处理器和开发板进行系统开发;5.掌握嵌入式软件的编写和调试方法;6.能够独立完成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创新和实践的积极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2.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选型;3.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常用操作系统;4.嵌入式软件设计:嵌入式软件的编写方法、调试技术和常用开发工具;5.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选型、软件设计和系统验证。
6.嵌入式系统概述(2课时)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1.2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和应用领域7.嵌入式处理器(4课时)2.1 嵌入式处理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2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型和评估8.嵌入式操作系统(2课时)3.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和结构3.2 常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特点9.嵌入式软件设计(4课时)4.1 嵌入式软件的编写方法和技巧4.2 嵌入式软件的调试技术和工具10.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2课时)5.1 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5.2 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5.3 系统验证和优化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设计方法;3.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熟悉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_6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项目名称:基于ARM实现MP3音乐盒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一、设计内容基本功能:预存四首歌曲,实现循环播放;每个按键对应一首歌曲。
拓展功能:通过按键简单演奏音乐,类似钢琴;实现两个模式的切换,切歌模式和音量加减模式。
二、设计思路基础功能:将音频数据存储在SD卡中,使用FATFS文件系统进行数据的读写,通过SPI2总线将数据传到内核。
内核再将数据通过SPI1总线传送到音频解码模块VS1053,输入的数据(即比特流数据)被解码后送到DAC发出声音。
将音乐存储在SD卡内,通过文件的地址来判别将要播放哪一首音乐,通过地址的递增和循环来实现音乐的自动循环播放。
按键对曲目的控制,可通过键盘扫描函数,判断哪一个键被按下,使键盘扫描函数返回不同的返回值,实现对文件地址的控制。
将此返回值设置为全局变量,可实现在音乐播放中曲目的切换。
另外,我们还利用解码模块实现对音量的控制,使用按键控制音量的提高或降低。
使用SPI1总线将TFT显示屏连接到内核,显示按键功能、当前曲目、当前模式等信息。
由于开发板只有5个按键,按键数量有限,需要对按键实现曲目切换和音量功能的复用。
我们小组设置了两种模式,切歌模式和音量模式,并定义左键为模式切换键,实现不同模式的选择和按键的复用。
拓展功能:基本思路是通过定时器中断来产生一定频率的50% 空占比的脉宽调制波,用此脉宽调制波激励扬声器,从而使扬声器发出一定频率的声音。
所以只要将不同按键的中断子程序设置为对定时器进行不同数据的配置,即可实现不同按键与不同扬声器发生频率的对应。
然后使一个按键的按下与松开均进入中断,且分别实现开启(扬声器发声)与关闭(扬声器不发声)定时器的功能,从而使课题的附加功能表现地更自然。
三、硬件配置基础功能:(1)SD卡:存储音频数据配置方法:根据开发板原理图,配置方法如下图所示(2)VS1053解码芯片:将输入的比特流解码后送入DAC配置方法:音频解码模块与开发板接线方式://5V---5V//GND--GND//XRST--PG8//MISO--PA6//MOSI--PA7//SCLK--PA5//DREQ--PG7//XCS--PE6//XDCS--PG6(3)TFT显示屏(4)外放音响拓展功能:PC机一台;P4 2.06CPU/40GHD/512M RAM以上配置,STM32F103 开发板一套;外接扬声器一个四、设计步骤或流程图基础功能:1.初始化包括单片机本身的初始化和VS1053的初始化(1)初始化STM32 的IO 口和SPI;(2)VS1053 进行存储器测试;(3)初始化设置音频输出,设置音频输入要设置成VS1053;(4)VS1053 进行正弦波测试;(5)VS1053 进行一些基本设置,包括音效模式等。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最近几年,几乎所有的IT 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都有抱怨:动手能力太差,编程水平低下。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报告吧!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Cortex-M3 是ARM 公司基于ARM V7 架构的新型芯片内核。
STM32V100-II 型是英蓓特公司新推出的一款基于ST 意法半导体STM32 系列处理器(Cortex-M3 内核)的全功能评估板。
STM103V100-II 评估板有USB,Motor Control,CAN,SD 卡,Smart 卡,UART,Speaker,LCD,LED,BNC,耳塞插孔等丰富的外设,有助于用户轻松开发STM32 的强大功能。
STM32 系列使用了ARM 最新的、先进架构Cortex-M3 内核,本文论述了在Keil Realview 开发环境上开发基于汇编语言的LED 控制程序,基于对STM32 的GPIO 寄存器写值配置思想,控制EduKit-M3 实验平台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使它们有规律地点亮。
、设计需求Keil Realview 开发环境上,全部采用汇编语言编程,实现对EduKit-M3 实验平台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 的亮灭控制,使它们有规律地点亮。
这里采用例程提供的顺序点亮方式,按照LED1 亮LED2 亮LED3 亮LED4 亮,如此反复,要求每个LED 亮灭之间延时一段时间,以增强可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作为程序控制LED 的一种控制方式,基于点亮LED 的控制原理,可以编程实现各种显示LED 的亮灭模式,并提供一种通用的控制方法,要求程序可读性强,易于修改。
、设计原理STM32 通用GPIO 端口概述STM32F10x 处理器上共有7 个I/O 端口:A、B、C、D、E、F、G,每个16 个管脚每组端口每组端口有以下寄存器:,32 位配置寄存器:GPIOx_CRL、GPIOx_CRH 32 为数据寄存器:GPIOx_IDR、GPIOx_ODR 32 位置位/复位寄存器:GPIOx_BSRR 16 位复位寄存器:GPIOx_BRR 32 为锁定寄存器:GPIOx_LCKR I/O 口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配置为输入时,每个APB2 时钟周期将端口数据送输入寄存器(GPIOx_IDR),在输入模式下,输出是断开的。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嵌入式系统作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的应用范围从家电到汽车,从医疗设备到智能手机,无不展示了嵌入式系统的强大能力和巨大潜力。
作为一名嵌入式系统的学习者,我有幸能够在课程设计中深入学习和动手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开发技术。
2. 课程设计背景本次嵌入式课程设计的背景是开发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火热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成为了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必备之物。
该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智能控制,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3. 设计方案通过对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划分,我们选取了以下硬件和软件组件:硬件:基于ARM架构的开发板、各类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等)、执行器(如电机、灯光控制器等)、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模块)。
软件:操控系统及相关驱动程序的嵌入式C编程、交互界面的设计和优化。
4. 实施过程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开发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完善硬件环境,搭建开发板与传感器、执行器的连接。
然后,我们进行了底层驱动程序的开发,包括了对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读取和对执行器的控制。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操控系统的开发,实现了系统的整体功能。
最后,我们进行界面的设计和优化,使用户能够直观地操作系统。
5. 设计亮点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尝试了一些独特的设计思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a) 选择高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将程序的执行时间和资源占用降到最低。
b) 优化界面设计,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用户的易用性。
c) 使用无线通信模块与手机或者智能音箱连接,实现远程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6. 成果展示与评估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顺利完成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开发,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在功能方面,我们成功实现了对环境信息的传感和对执行器的控制。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实施过程。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涵盖了操作系统理论、设计原则和实际应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深入理解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实践,并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课程设计要求本次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要求我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时操作系统,具备以下功能:•进程管理:能够创建、删除和切换进程。
•内存管理:实现内存的分配和释放。
•输入输出管理:处理设备的输入输出操作。
•中断处理:处理设备的中断请求。
•文件系统:能够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3. 设计过程3.1 硬件平台选择在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
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求和资源限制,我们选择了一款具有较小存储容量和处理能力的嵌入式开发板。
3.2 系统架构设计在选择了硬件平台之后,我们进行了系统架构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我们将系统划分为五个模块:进程管理模块、内存管理模块、输入输出管理模块、中断处理模块和文件系统模块。
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通过消息传递机制进行通信。
3.3 模块设计与实现在进行模块设计之前,我们对每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
我们根据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设计原则,选择了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以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进程管理模块:实现了进程的创建、删除和切换功能,并对进程进行调度,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内存管理模块:实现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功能,通过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尽可能地利用内存资源。
•输入输出管理模块:处理设备的输入输出操作,实现了设备的初始化、读写操作和中断处理。
•中断处理模块:接收和处理设备的中断请求,保证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
•文件系统模块:实现了对文件的读写操作,通过文件控制块管理文件的存储和访问。
3.4 系统调试与优化在系统设计和实现完成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调试和优化工作。
通过测试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性能,对系统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嵌入式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精选3篇(全文)

嵌入式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精选3篇引言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一般将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称为嵌入式系统。
近十年来,随着当前各行各业对单片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主频高、功耗低、外设多、互连方便、支持操作系统等,嵌入式处理器市场正在32位化,RM芯片以其高性价比取代51芯片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新宠,同时μC/OS-Ⅲ嵌入式操作系统因源码猎取方便成为嵌入式系统学习的首选对象。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1)学生拘泥于嵌入式软硬件知识细节,不能从嵌入式产品的系统层面和设计过程中整体地动态地了解、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知识;(2)学生太过依赖学院实验室现有的嵌入式实验箱或自己购买的嵌入式开发板,不敢或很少尝试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嵌入式开发板;(3)学生对嵌入式操作系统了解有限,忽视相关开发工具的使用与掌握。
本文将从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板DIY(Do It Yourself)开始,探究课程实验板DIY自主实验指导方法,尝试通过适当的适度的DIY实验操作指导,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有限的成本下制作自己的嵌入式系统实验板,培养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学习嵌入式系统知识的兴趣。
1.研究目标与关键问题1.1研究目标依据《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研究课程实验板DIY 教学方法,制定课程实验板DIY指导手册,指导学生逐步DIY 自主制作自己的课程实验板,让学生在实践课程实验板DIY过程中亲身领会并掌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并最终基于RM Cortex-M3微处理器和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I搭建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完成课程实验并定制特色功能。
1.2关键问题(1)如何让学生快速设计、投板、焊接并调试自己的RM 实验板,并且时间和成本可控。
(2)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RM实验板上主动探究来完成课程实验,并且及时总结相关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嵌入式课程设计《基于ARM平台的打地鼠游戏》姓名:董嘉伟学号:0909103303班级:物联网1002指导教师:刘连浩李刚时间:2013-9-13目录●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实验环境●课程设计原理分析●课程设计开发计划●课程设计系统设计图●课程设计关键源码分析●课程设计成果展示●课程设计总结●参考资料●工程源代码一、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基于课程《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的学习,利用现有的硬件知识和计算机软件编程知识从以下三个题目选择一个作为课程设计内容:测频程序、交通灯演示系统、打地鼠游戏,难度依次递增。
基于个人实力和兴趣的考虑,我选择了打地鼠游戏作为我的课程设计题目。
具体要求如下:●LCD正确显示需求内容●触摸屏功能正常使用●基本的打地鼠游戏环节●打地鼠游戏流畅运行,无显著BUG●游戏结束后输出统计数据二、课程设计实验环境软件:WindowsXP\Keil uVision4.72\ARM DeveloperSuite1.2\H-JTAG\DNW\,其中keil编译优化等级为Level0.硬件:飞凌FL2440开发板,4.3寸(480*272)显示屏、USB-JTAG 仿真器实验室:中南大学-美国德州仪器联合嵌入式实验室三、课程设计原理分析1、LCD显示原理分析S3C2440的LCD控制器由由一个逻辑单元组成,它的作用是:把LCD 图像数据从一个位于系统内存的videobuffer传送到一个外部的LCD 驱动器。
LCD控制器使用一个基于时间的像素抖动算法和侦速率控制思想,可以支持单色,2-bitper pixel(4级灰度)或者4-bit-pixel(16级灰度)屏,并且它可以与256色(8BPP)和4096色(12BPP)的彩色STN LCD连接。
它支持1BPP,2BPP,4BPP,8BPP的调色板TFT彩色屏并且支持64K色(16BPP)和16M色(24BPP)非调色板真彩显示。
LCD控制器是可以编程满足不同的需求,关于水平,垂直方向的像素数目,数据接口的数据线宽度,接口时序和刷新速率。
S3C2440 LCD控制器被用来传送视频数据和生成必要的控制信号,比如VFRAME, VLINE,VCLK,VM,等等。
除了控制信号外,这S3C2440还有作为视频数据的数据端口,它们是如图15-1所示的VD[23:0]。
LCD控制器由REGBANK,LCDCDMA,VIDPRCS, TIMEGEN,和LPC3600(看15-1LCD控制器方块图)组成。
REGBANK 由17个可编程的寄存器组和一块256*16的调色板内存组成,它们用来配置LCD控制器的。
LCDCDMA是一个专用的DMA,它能自动地把在侦内存中的视频数据传送到LCD驱动器。
通过使用这个DMA通道,视频数据在不需要CPU的干预的情况下显示在LCD屏上。
VIDPRCS接收来自LCDCDMA的数据,将数据转换为合适的数据格式,比如说4/8位单扫,4位双扫显示模式,然后通过数据端口VD[23:0]传送视频数据到LCD驱动器。
TIMEGEN由可编程的逻辑组成,支持不同的LCD驱动器接口时序和速率的需求。
TIMEGEN块可以产生VFRAME,VLINE,VCLK,VM等等。
数据流描述如下:LCDCDMA中存在FIFO存储器。
当FIFO为空,或者部分为空的时候,LCDCDMA请求从侦存储器中取得数据,是用突发的存储传输模式取得数据的(每一个突发请求,连续的取4个字(16bytes)在总线传输过程中,不允许总线控制权交给另一个总线控制)当传输请求被存储控制器中的总线仲裁器接收了后,将会产生连续的4个字的数据传输从系统内存到内部的FIFO。
FIFO的总共大小为28个字,由12个字的FIFOL和16个字的FIFOH分别组成。
S3C2440有2个FIFOs支持双扫显示模式。
假如是单扫模式,FIFOH将会被用到。
16BPP彩色模式:1个像素有16个位(5位红,6位绿,5位蓝)视频数据。
但是STN控制器仅仅用到12位色彩数据。
这意味着每一个彩色数据的高4位将被使用,作为像素数据(R[15:12],G[10:7],B[4:1])。
下面的表显示了在字中的数据格式。
2、触摸屏原理S3C2440A触摸屏控制器触摸屏的外接电路主要就是要控制上下两层导电层的通断情况以及如何取电压,取电压之后还需要将这个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这部分工作主要是靠S3C2440A芯片中的模数转换器部分来实现的。
即触摸屏的功能实现实际上分两部分,分别是触摸屏的外接电路部分和S3C2440A芯片自带的A/D转换控制部分。
S3C2440A芯片的A/D转换器有8个输入通道。
转换结果为10bit数字,转换的过程是在芯片的内部自动实现的,转换的结果可以直接从寄存器中取值出来,在进行一定的转后就可以得到触摸点的坐标。
触摸屏电路部分占用了ADC8个通道中的两个通道作为X、Y两个坐标轴方向的电压输入。
触摸屏接口模式1. 一般转换模式:单独的转换模式一般使用来作为通用的ADC转换使用,这种模式可以通过初始化设置寄存器ADCCON,并且读写寄存器ADCDAT0来实现。
2. 分别X/Y位置转换模式:触摸屏控制器可以通过X/Y两个转换模式中的一个来完成,X位置模式写X位置转换数据到寄存ADCDAT0,这时触摸屏接口产生中断源到中断控制器。
Y位置模式写Y位置转换数据到寄存器ADCDAT1,,这时触摸屏接口产生中断源到中断控制器。
3. 自动X/Y位置转换模式:自动X/Y位置转换模式的工作方式如下:当触摸屏有触点触发时,触摸屏控制器依次转换X位置和Y位置。
在触摸屏控制器写X位置测试数据到寄存器ADCDAT0和写Y位置测试数据到寄存器ADCDAT1后,触摸屏接口产生中断源到中断控制器。
4.等待中断模式:当有触摸笔按下的时候,触摸屏控制器会产生中断信号(INT_TC)。
触摸屏控制器在等待模式时必须设置触摸屏接口XP、XM、YP、YM的状态。
四、课程设计开发计划●9月2日-9月3日:开发板连接测试各项功能是否正常●9月4日-9月6日:LCD功能开发,实现图片显示●9月9日-9月10日:触摸屏功能开发,实现点击中断处理函数●9月11日-9月12日:打地鼠游戏逻辑编写,各功能整合9月13日:检查验收五、课程系统设计图六、课程设计关键源码分析480*272屏输出控制#define VBPD_480_272 (3)#define VFPD_480_272 (5)#define VSPW_480_272 (5)#define HBPD_480_272 (33)#define HFPD_480_272 (15)#define HSPW_480_272 (8)#define LCD_BLANK 12#define CLKVAL_TFT_480_272 (3)#define ADCPRS 9 //YH 0627static void Lcd_Init(U8 size)//标准的LCD初始化函数{rGPCUP=0xffffffff; // Disable Pull-up registerrGPCCON=0xaaaa56a9; //Initialize VD[7:0],LCDVF[2:0],VM,VFRAME,VLINE,VCLK,LEND rGPDUP=0xffffffff; // Disable Pull-up registerrGPDCON=0xaaaaaaaa; //Initialize VD[15:8]rLCDCON1=(CLKVAL_TFT_480_272<<8)|(MVAL_USED<<7)|(3<<5)|(12<<1)|0;//比较关键的就是3<<5是将色彩输出模式为16BPP(5:6:5)rLCDCON2=(VBPD_480_272<<24)|(LINEVAL_TFT_480_272<<14)|(VFPD_480_272<< 6)|(VSPW_480_272);rLCDCON3=(HBPD_480_272<<19)|(HOZVAL_TFT_480_272<<8)|(HFPD_480_272);rLCDCON4=(MVAL<<8)|(HSPW_480_272);rLCDCON5=(1<<11)|(1<<9)|(1<<8)|(1<<3)|(BSWP<<1)|(HWSWP);//rLCDCON5=(1<<11)|(0<<9)|(0<<8)|(0<<6)|(BSWP<<1)|(HWSWP);//FRM5:6:5,HSYNC and VSYNC are invertedrLCDSADDR1=(((U32)LCD_BUFFER>>22)<<21)|M5D((U32)LCD_BUFFER>>1);rLCDSADDR2=M5D( ((U32)LCD_BUFFER+(SCR_XSIZE_480_272*LCD_YSIZE_480_272 *2))>>1 );rLCDSADDR3=(((SCR_XSIZE_480_272-LCD_XSIZE_480_272)/1)<<11)|(LCD_XSIZE_4 80_272/1);rLCDINTMSK|=(3); // MASK LCD Sub InterruptrTPAL=0; // Disable Temp Palette}}static void PutPixel(U32 x,U32 y, U32 c )//LCDBUFFER区控制,用以输出LCD屏上像素点,为加快编译速度,直接操纵开发板固化内存地址0x30100000,这里也是通过查阅参考手册知道该地址起为LCD数据存取区域,跟显示屏分辨率有关系{if ( (x < 480) && (y < 272) ){(*(volatile unsigned char*)(0x30100000 + (y*480 + x)*2)) = c & 0x0ff;(*(volatile unsigned char*)(0x30100000 + (y*480 + x)*2 + 1)) = c >> 8;}}static void Paint_Bmp(int x0,int y0,int h,int l,unsigned char bmp[]){//该函数用以读取图片信息并输出到LCD屏指定位置,其中bmp[]为图片转化为的16进制数组,x0,y0分别为图片起始坐标,h、l分别为图片宽度和高度int x,y;U32 c;int p = 0;for( y = 0 ; y < l ; y++ ){for( x = 0 ; x < h ; x++ ){c = bmp[p+1] | (bmp[p]<<8) ;//这里由于色彩显示为16BPP,所以需要16位,bmp[]为16进制数据,单字节8位,故需要移位8,高位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