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肥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生物菌肥“肥力高”在水稻上的试验、示范

生物菌肥“肥力高”在水稻上的试验、示范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期
实 验 示范 推 广
生 蕾 镐 高 在 稻 的i 翱 肥 艘力 铸 水 上 i 鼹 I 验
孟董 镇 农 科 站
肥 力 高 是 一 种 高效 复 合 生 物 固氮生 态菌 肥 ,能把 大气 中和土壤 中大量不被农作物吸收 的不溶性磷 、钾 等营养元 素转变成可容性 ,使 之 易农 作 物 吸 收 。特 别 是 能 把 土 壤 中无 效 氮 转 化 为农 作 物所 需 要 的 有 效 氮 , 同时 解 磷 菌 、解 钾 ,是 一 种 被称 为 “ 肥 料 ” 的 生 物 菌 剂 。 使 活 用肥力 高可适 当减少化肥用量 ,有 利改善土壤 板 结 状 况 , 是 一 种 投 资 少 、效 益 高 、 使 用 方 便 ,增 加 土 壤有 机 质 ,提 高农 作 物 产 量 和 品 质 的安 全 生 物 制剂 ,其 主 要 作 用 :一 是 固 氮 菌 施 用后与农作物形成共 生关 系 ,固定 空气 中游离 氮素 ,供给农作 物吸收利用 ;二是 固氮菌在生 长 繁 殖 过 程 中产 生 的 分 泌 物 能起 到 溶解 释 放 出 土壤 中的固定性磷 ,供给农作 物利 用 ;三是 固 氮菌在生长 活动 中能产生 有利 于农 作物生长 的 刺激作用 ,促进作物的生长代谢。 20 年在芒法 、坝卡 、勐董 、怕 良 01 进行了同 田块 试验 和 15 的大 田示 范 ,增产 效果 明显 。 2亩

试 验 、 示 范设 计
1 供 试材 料 :生 物 菌 肥 “ 力 高 ” .由县 、 肥 ( 科委 提供 )。 2 供 试 品种 :I优 6 、 汕优 6 、 岗优 2 、 、 I 3 3 2 鄂粳 杂 1 等 。 号 3 、供 试 地 点 、田块 、 面积( 见表 一表 二) 。 4 试验 方 法 :采 用 同 田块 对 比试 验 和大 田 、 示 范 ,同 田块 对 比试 验设 5 个点 。在农 艺 措 施 相 同 的情 况 下 ,设 施 用 肥力 高 为 处理 ,不 施 用 肥 力 高 为对 照 。在 相 连 的村 民小 组 中实施 15 示 2亩 范 面积 。

微生物菌肥的研究

微生物菌肥的研究

微生物菌肥的研究微生物菌肥是一种以微生物为主体,配合有机物等辅助物质制成的高效绿色肥料,它不仅具有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还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微生物菌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就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应用及其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包括基础菌种的筛选,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辅助物质的添加等方面。

1. 基础菌种的筛选筛选基础菌种是微生物菌肥的第一步,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微生物菌肥的最终效果。

目前常用的基础菌种有固氮菌,磷解菌,有机酸菌等。

在选择菌种时,需考虑其对不同作物的适应性、生物量和代谢产物等因素。

2.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对于微生物菌肥的效果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各种微生物菌株生长所需要的培养条件各不相同,但是一般来说其需要提供充足的养分、水分和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

3. 辅助物质的添加除了基础菌种外,还需要添加有机物(如发酵废弃物、动物粪便、藻类等)和无机物(如磷酸盐、氨基酸等)进行共同发酵。

添加这些辅助物质可增加微生物菌肥产量,并且还能增强其在土壤中的附着力和生物活性。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通用型微生物菌肥和专用型微生物菌肥两种类型。

1. 通用型微生物菌肥通用型微生物菌肥是根据一般农作物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选择通用性较强的菌株,配以辅助物质制成的菌肥。

其优点是对各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效果相对一般,适用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期均匀,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区使用。

专用型微生物菌肥是针对于特定作物和特定土壤类型,筛选并培育适合该作物生长的菌株,并与辅助物质共同发酵。

专用型微生物菌肥具有对特定农作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具有抗逆性强、高效低投入等优点。

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微生物菌肥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微生物菌肥的研究和应用在生态农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与化肥相比,微生物菌肥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均衡性,减少化肥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微生物菌肥报告

微生物菌肥报告

生物菌肥的研究现状及进展1.生物菌肥简介生物菌肥又称微生物肥料;它是一种含有活体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有的还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体制品;微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微生物肥料可以通过提高土壤供应营养元素的能力,改善植物营养条件,增强根系活力,刺激植株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减少呼吸作用,最终使作物获得增产;其次是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生成的植物激素,通过激素作用,使作物根系活力增强,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使作物获得充分的营养成分,最终提高产量;促成作物增产的另一因素是通过改善作物的营养环境和释放的激素能够增强植物抗逆性,对植物病虫害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产量损失;2.生物菌肥的特点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生物产品,其与化学肥料相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不破坏土壤结构,不污染环境,且对人畜无害;2改善土壤肥力,肥效持久;3能促进某些作物的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4大多数生物菌肥原料多为废弃物、果渣、垃圾等;易于获取,变废为宝"而且配套生产设备的要求不高,成本较低;5其使用效果要受到环境条件如营养、水分、温度、pH等的影响;当前由于生产技术不够成熟,产品质量不高以及具体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等原因,我国在生物菌肥领域仍仅处于一个尝试性阶段,真正投入到大田生产应用的生物菌肥并不多,但其已受到了许多农业生物专家的关注;3.国内目前生物菌肥的发展现状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始于根瘤菌接种剂,近十年进入了稳定发展期;伴随着菌种、剂型的不断开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和检测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随着对微生物类群的不断研究,微生物肥料所采用的菌种种类不断扩大;目前所使用的菌种已达到110多种,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及蓝藻等;菌种的开发直接促进了新型微生物肥料种类的产生;据统计,我国现有的微生物肥料产品主要包括:根瘤菌制剂、自生及联合固氮菌类制剂、溶磷细菌制剂、溶磷真菌制剂、硅酸盐细菌制剂、促生细真菌制剂、光合细菌制剂、有机物料腐熟剂、土壤水体生物修复剂、放线菌制剂、厌氧菌制剂、微生物种子包衣剂、复合微生物制剂和生物有机无机肥料;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剂型从制成品性状来划分,主要包括液体和固体两种;其中液体剂型多是由发酵液直接装瓶,少量用矿油封面;固体剂型主要以草炭为载体,包含粉剂、颗粒两种类型,近年来也有以蛭石为吸附剂的;此外,还有将发酵液浓缩后冷冻干燥的制品;从内含物看, 则有单菌株制剂和多菌株制剂,部分还添加有增效物,如大量、微量元素化肥及有机物质等;微生物肥料产业近年来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农业生物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约有800多家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年产量达900万吨;所生产的肥料产品中有近1600个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产品临时登记证,其中的近700个产品已转为正式登记至2012年4月;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效果正逐渐被认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当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面积在1亿亩以上,占我国耕地面积的%;每年约有450万吨应用在国家生态示范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大田应用相对较少;1994年,农业部制定了首例微生物肥料的行业标准,规范了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我国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产品的生产应用及质量监督均有据可循;目前共包括了通用标准、使用菌种安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技术规程五个方面的19个标准3项国家标准和16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中还存在着产品活菌数低、品种少、效果不稳定、成本和价格较高等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解决;因此,微生物肥料具有低投入、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无污染且生产微生物肥料来源充足,容易推广等优点,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生产绿色食品、利国利民之路;但是从整体来看,研究的范围、深度极其有限,仍需不断地探索;因此,我们要加强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开发,由豆科作物接种剂向非豆科用肥方面发展,由单一菌肥向复合菌肥方面发展,由单功能向多功能方面发展,由不耐忙藏向耐忙藏方面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它在农业生产中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微生物菌肥的主要类型传统微生物肥料类型微生物肥料种类繁多,根据它们的特性和作用机理,传统上将它们大致分为5类:1.能将空气中的惰性氮素转化成作物可直接吸收的离子态氮素,在保证作物的氮素营养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制品,属于这一类的有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固氮蓝藻等;2.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释放出其中的营养物质共植物吸收的微生物制品;3.能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矿物,并把它们转化成易溶性的矿质化合物从而帮助植物吸收各种矿质元素的微生物制品;其中主要是硅酸盐细菌肥料和磷细菌肥料;4.对某些植物的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能防治植物病害,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微生物制品,如抗生菌肥料;5.菌根菌肥料.现代微生物肥料类型由于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单一菌种、单一功能的微生物肥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现代微生物肥料不仅仅由单一的菌种构成,而更加趋向于复合菌株组成的多功能微生物肥料;因此,现代微生物肥料可分为单一菌种肥料和复合菌种肥料;单一菌种肥料如上面所述的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解磷、解钾菌肥等属于这一类复合菌种肥料此类菌肥种类繁多,大致有:微生物-微量元素复合生物肥料;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是酶或辅酶的组成成分对高等植物叶绿素、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方面起着促进和调节的作用;如元素钼、铁等是固氮酶的组成成分,是固氮作用不可缺少的元素;西南农学院分别用钼、钴、钨浸种做的葫豆田间试验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实验都证实了上述微量元素对共生固氮都有良好的增产效果;联合固氮菌复合生物肥料;由于植物的分泌物和根的脱落物提供能源物质,固氮微生物利用这些能源生活和固氮,因此称为联合固氮体系;这种联合固氮体系最早是在雀椑固氮菌Azotobacter paspali之间发现的;我国科学家从水稻、玉米、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根系分离出联合固氮细菌,并开发制成微生物肥料,由于具有固氮、解磷、激活土壤微生物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植物激素等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在国内推广很快,应用面积达330多万公顷;甘肃省达27万公顷;固氮菌、根瘤菌、磷细菌和钾细菌复合生物肥料;这种生物肥料可以供给作物一定量的氮、磷和钾元素;选用不同的固氮菌、根瘤菌、磷细菌和钾细菌,分别接种到各种菌的富集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达到所要求的活菌数后,再按比例混合制成菌剂,其效果优于单株菌接种;如BOM SINOw微生物有机肥料同时具有氨化、硫化、解磷的功能;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料;在长期应用微生物肥料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单独施用生物肥料满足不了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生物肥的增产效果是有限的;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板结,作物品质下降,口感不好,更值得注意的是影响人、畜的身体健康;因此,有机-无机复合生物肥料成为人们关注的一种新型肥料;多菌株多营养生物复合肥;这种生物肥料是利用多种生理生化习性相关的菌株共同发酵制造的一种无毒、无环境污染、可改良土壤的水溶性肥料;由于它是微生物发酵分解制造的生物肥,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可以改善作物品质、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用时该肥易于保管、运输和施用;如“垦易”活性生物肥料,是以鱼粉、红糖或蜜糖为主,制成培养液,高温灭菌,然后接种母剂,发酵20天左右;经微生物学分析,这种液体肥料含微生物种类很多,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都有,其中以芽孢杆菌为主;日本研制成的EM 生物肥料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10个属 80多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产物;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相互共存,可以产生各种酶、生理活性物质、维生素类物质等、直接或间接促进作物的生长;5.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生物技术的发展,使按照不同的要求对微生物进行纯化或改造成为可能;得益于此,微生物肥料所采用的菌种日趋多样化,并直接导致了微生物肥料的功能和种类不断更新;我国现有微生物肥料的功能已远远超出单纯固氮的范畴,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下述内容:1改善作物营养状况;各种自生、联合或共生的固氮微生物,能够固定空气中的N素,增加植物的N素营养;磷细菌的出现使应用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中磷素的的有效性成为可能;目前已知的磷细菌可以降解难溶性无机磷化物,也可以分解有机磷酸酯;前者主要通过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CO2、H2S、腐解植物残体时产生胡敏酸和富里酸以及通过对Ca2+的吸附和铵的同化过程来溶解无机磷化物;后者则通过分泌胞外磷酸酶对有机磷酸酯进行酶解;硅酸盐细菌能对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钾和磷的矿物进行分解,使难溶钾转化为有效钾,故也被称为钾细菌,其解钾作用可能与形成的胞外荚膜多糖和低分子量有机酸类代谢物的酸溶以及络合作用有关;2调节植物的生长;多数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活动所产生的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植物激素,烟酸、泛酸、生物素、VB12等维生素以及核酸类和水杨酸都能不同程度地刺激调节植物的生长;3抑制植物病害;部分微生物主要为植物根际促长细菌, 即PGPR能通过产生铁载体、卵磷脂酶C和几丁质分解酶、抗生素、系统防卫酶以及氰化物HCN等多种物质抑制细菌或真菌性病害,某些微生物也能诱导系统抗性间接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4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某些微生物能够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如抗旱性、抗盐碱性、抗极端温度、湿度或pH值、抗重金属毒害等能力;如VA菌根可以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且不同菌株之间的抗旱能力具有差异;6.生物菌肥的应用我国的微生物肥料在目前的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使用效果逐渐被农民等使用者认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的接受能力正逐渐提高;现有针对微生物改善作物产量及品质等的研究多以研究简报为主,针对其改善原理的研究相对较薄弱;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王素英等统计了1989年以来我国微生物肥料施用研究中作物的增产情况,其结果是肯定的,多数增产幅度在10%-20%;但稳定的增产多是在配施化肥或有机肥的条件下获得的,单独施用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并不明显;这表明,微生物肥料只是一种辅助增产肥料,并不可替代化肥和有机肥;对不同的微生物肥料而言,其增产效果不同;王素英等的统计表明,复合微生物肥料、PGPR菌剂和固氮菌菌剂的增产效果平均在15%以上,属于较高水平;此外,微生物肥料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上的增产效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应主要是由于微生物肥料中菌种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会受到诸如土壤类型、肥力条件、pH、水分条件等突然环境条件以及作物类型尤其是根基条件差异的影响,从而影响其肥力效果;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品质的改善目前微生物肥料对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上,且集中在对诸如蔬菜、水果、油料、茶以及药用植物等经济作物的研究上,在粮食作物上的研究较少;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品质的改善作用是肯定的,即使某些微生物肥料没有明显的增产,但可以改善作物品质;对蔬菜而言,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够降低其硝酸盐含量,对Vc含量和含糖量也具有提高效果;王明友等在黄瓜上施用微生物菌肥后,提高了黄瓜中干物质、糖和Vc的含量,对其口味也具有改善作用;应用微生物肥料对水果品质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张振铭等通过对龙冈茌梨施用微生物肥料发现,复合微生物肥料能显着的增加龙冈茌梨的单果重,提高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显着降低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和石细胞含量,减小果皮厚度,仅在微生物肥料浓度较高时改善作用才比较明显;微生物肥料对作物病害的抑制沈宝云等的研究表明,有机肥、腐植酸铵和微生物肥的配施能有效改良甘肃干旱地区马铃薯的连作障碍;徐振桐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减轻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董艳等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研究了施用微生物肥料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能不同程度减轻烤烟的野火病,炭疽病和赤星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7.生物菌肥的生产生物菌肥的生产非常方便,具有生产条件简单、技术含量不高、价格便宜、生产周期短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广大农村和农民朋友中推广应用;现以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生产生物菌肥为例,结合生产实践经验,简要介绍生物菌肥的生产过程;①一般选择堆放不超过一个月的新鲜畜禽粪便或糟粕等有机物料为原料,选择干燥、无霉变的米糠、秸秆粉、锯末等高含碳化合物作辅料;②选择阴凉、通风的场地或连续发酵池作为处理场所,将畜禽粪便等原料进行晾晒干燥,水分控制在50%左右;③按原料75%-90%、辅料10%-25%、生物菌种%%的比例充分混匀,并用生石灰将pH 调至8 左右,堆放;④每次物料量不低于2 吨,料堆高度80cm 以上,环境温度在20℃以上为宜,料堆过小或环境温度低于15℃,不利于温度升高和微生物生长繁殖;⑤堆放第三天开始翻倒,每天一次,料堆温度超过65℃,则增加翻倒次数;翻倒应里外、上下翻匀;⑥物料疏松,料堆温度下降,无明显的异臭气味逸出,并布满大量白色菌丝即表明发酵结束;⑦发酵结束后,将料堆摊薄至20-30 cm,每天翻倒2 次,调节物料通透性,促使水分蒸发;当物料水分下降到25%以下时,即可装袋或加工制粒,得生物菌肥成品;8.生物菌肥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微生物肥料应用的源头问题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但在生产过程即应用的源头还存在某些问题;当前的微生物产品效果仍不够稳定、成本和价格较高,此外,该产业中还存在一些产品参差不齐、知识产权受侵害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生物肥料的进一步应用;同时,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微生物肥料产品行业的生产、检验等标准,扶持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加强微生物肥料的推广,为微生物肥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保障;微生物肥料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微生物肥料作为对传统化肥、有机肥的补充产品,在应用上更多的采用配合使用的方法;此外,由于其中存在有活的微生物菌种,故在应用时应考虑所施用的环境条件与微生物肥料的适宜性,这是保证微生物肥料发挥应有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1首先,用户在应用微生物肥料前要通过产品的各项指标说明,明确产品的特点、功能、作用和施用方法;其次,应避免开袋后长期不用,防止其他菌就可能侵入袋内,使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影响其使用效果;最后,还应是避免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使用,并避免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以免因高温杀死肥料中的微生物,同时应避免与农药同时使用;2关于具体的与化肥或有机肥的配合使用问题,目前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出现,但尚未有具体的标准,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指导意见;3我国耕地面积较大,条件差异显着;针对环境条件不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耕地,需要进行质地、pH、肥力条件等相应的改善;9.生物菌肥的发展趋势从我国微生物肥料的成长史中可以看出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1由豆科作物接种剂向非豆科用肥方面发展微生物肥料起源于豆科作物专用根瘤菌接种剂;然而,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我国较小,对肥料需求量远不如粮食作物大,加之,大豆、花生产区经常用根瘤菌剂就会出现老产区接种效果差的问题,因而四十多年来我国根瘤菌剂生产和应用量一直不大,始终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今后微生物肥料势必将转向非豆科粮食作物用肥;2由单一菌种想复合菌种方面发展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只要选用相应接种族的根瘤菌种;但是,由于微生物肥料的肥效并非单一功能作用结果,因而必然发展到多种菌的复合;目前,国内微生物肥料多趋向于将固氮菌和磷、钾细菌复合在一起施用,使得微生物肥料能同时供应作物氮、磷、钾营养元素;3由单功能向多功能方面发展微生物肥料由于其微生物活动的特性,必将在微生物种群繁殖生长的同时向作物根际分泌一些次生代谢产物,而其中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改善植物营养、刺激生长和抑制病菌等综合功能;许多微生物的功能也不是单一的,有些自生固氮菌除有固氮作用外,还能抑制病菌;有些杀虫细菌同时具有抑菌作用,许多微生物都有刺激植物生长作用;因此,微生物肥料将向功效的多样化方向发展;除要求有肥效外,还可开发兼有防治土传病害,如小麦全蚀病、西瓜和棉花枯萎病的生物肥料;4由无芽孢菌转向芽孢菌种目前,我国应用的各种微生物肥料中固氮菌类包括根瘤菌类都是无芽孢菌类;由于无芽孢杆菌不耐高温和干燥,在剂型上只好以液体剂或将其吸附在基质如草炭或蛭石等中制成接种剂,以便于存储和运输;液体剂或固体菌剂用作拌种剂,每公顷用量很少;如作为基肥则用量大每公顷750kg左右,难以运输和施用,成本也高;价值:无芽孢菌抗逆性低,制成液体剂或吸附剂都不耐存储,难以进入商品渠道;因此,微生物肥料今后的发展必然在剂型上要有革新,要求菌种的更新换代,即应选用抗逆性高、能长时间存储的芽孢杆菌属;如现已为国际承认的有固氮作用的需氧芽孢细菌,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其中一个有较强固氮能力的变种于1984年定名为固氮芽孢杆菌Bacillus azolofixans,其固氮酶活性可达69-240×106μg分子乙烯/ml/h,用凯式定氮法检定其固氮能力为葡萄糖;此类菌剂 80℃干燥制成干粉后可长期储存,适合于制成粉状或颗粒状微生物肥料,是固氮菌类更新换代的最佳菌种;10.生物菌肥今后的研究方向目前微生物肥料发展还相当迟缓,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肥料工业的发展要求;但是,我国拥有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经验,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之近年来DNA 重组技术应用于微生物肥料领域后极大地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它不仅大大加速了筛选优质菌种的过程,而且还可以创造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优良菌种,基因重组还有可能生产出更多功能的微生物肥料产品;社会对粮食和肥料需求的加大,现代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对非化学肥料的需求,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微生物肥料的开发和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力;微生物肥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质量上,肥效慢、专性强、使用面较窄、贮存期短、易失效等;而且,菌种分类地位不明确,有些产品使用的菌种缺乏必要的鉴定材料,不利于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因此,发展微生物肥料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固氮的分子基础,以提高微生物的固氮水平;2通过DNA重组技术改造共生细菌,提高其竞争力,使之能超过天然共生细菌,促进根瘤的形成3产生有用的微生物菌株合成铁载体siderophore,阻止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4 寻找并改造产生植物激素的微生物,使之能释放特定水平的某种激素,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5完善微生物肥料的产品标准,加强对微生物肥料的质量监督和管理;6规范微生物肥料产品的质量检测,合理利用自动稀释仪、红外扫描菌落计数器、荧光抗体技术、免疫酶标技术、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记技术、限制性核酸酶切图谱RFLP 及核酸杂交技术等对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提供检测;总之,由于微生物肥料具有低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无污染、原料充足、制作技术简单、容易推广等优点,非常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蓬勃发展,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将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产品微生物检验报告

产品微生物检验报告

产品微生物检验报告概述本报告对XXX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了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是一种确定产品是否含有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用于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本次检验旨在检测产品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解读。

方法本次微生物检验采用以下方法:1. 取样:按照产品规格,随机抽取若干样品。

2. 沉淀:将样品加入盐酸蛋白酶液中,在恒温摇床上迅速摇晃混合。

3. 稀释:取沉淀液进行适当稀释,目的是适宜菌落的生长和计数。

4. 接种:将稀释好的样品接种到适宜培养基上,培养潜在的微生物。

5. 培养:将接种过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以促进微生物生长。

6. 观察: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

7. 计数:对菌落进行计数,统计微生物数量。

8. 鉴定:对菌落进行鉴定,确定出现的微生物种类。

结果通过对样品的微生物检验,得出以下结果:组别总菌落计数(CFU/g)大肠菌群(MPN/g)沙门氏菌(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CFU/g)-样品1 120 5 0 0样品2 80 3 0 1样品3 150 6 2 0样品4 90 2 0 2结果解读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产品微生物检验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1. 总菌落计数:标准要求每克不超过500CFU/g,本次检验的样品均低于标准要求,符合要求。

2. 大肠菌群:标准要求每克不得检出,即MPN/g应为0,本次检验的样品均低于标准要求,符合要求。

3. 沙门氏菌:标准要求每克不得检出,即CFU/g应为0,样品3中沙门氏菌数量为2CFU/g,不符合要求。

4. 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要求每克不得检出,即CFU/g应为0,样品2和样品4中检测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不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样品1符合相关微生物检验标准,样品2、样品3和样品4在某些微生物检测上不符合标准要求。

结论本次微生物检验结果表明,样品1的微生物水平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但样品2、样品3和样品4在某些微生物检测项目上不符合标准。

甘蔗施用生物有机菌肥试验报告

甘蔗施用生物有机菌肥试验报告

甘蔗施用生物有机菌肥试验报告李琼芝,纪新时,李加群,李春秀,仲海成,王智梅,王恒彦(云南省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666200)甘蔗是勐海县主要经济作物,结合生物有机菌肥产品对甘蔗增产、增糖的试验效果,分析生物有机菌肥田间试验结果。

生物有机菌肥;甘蔗增产;增糖;试验稀释300~500倍,均匀浇施于蔗苗根部(处理3和处理5各15行甘蔗,共计30行,平均每行约浇施50~83kg稀释菌液),其他管理措施与大田相同。

注意:以上用菌液浸种、拌肥、浇根都是在处理3和处理5上使用,其余处理(处理1、处理2、处理4)均用等量清水浸种、拌肥、浇根作对照。

③本菌剂为非致病菌发酵液,对人畜无毒无害,切勿与化肥拌施,高浓度盐可使其有效成分降低。

注意使用前摇匀;不与含铜制剂混合使用,避免与杀菌剂类农药混合使用,避免阳光直射;若沾到皮肤或意外进入眼、嘴、鼻,请及时用清水冲洗即可。

2结果与分析2.1各处理对苗期生长及分蘖的影响出苗总数由高到底为处理3>处理5>处理4>处理2>处理1,最高的处理3出苗数5333株/667m 2,糖分最高的也为处理3,达到16.8,株高处理2至处理5差异不显著。

2.2不同处理对甘蔗产量的分析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肥料精制有机肥(是指畜禽粪便经过烘干、粉碎后包装出售的商品有机肥),南通海县万丰农塑经贸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滤泥有机肥(把甘蔗滤泥充分发酵腐熟做成的有机肥),南通海县万丰农塑经贸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普通复混肥(化肥),史丹利45%含量复合肥(15-15-15)。

1.2供试菌剂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自行研制的甘蔗内生菌菌剂(名称:B9或ScBS1)。

1.3试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不小于30m 2(5行甘蔗),约需1667m 2土地。

3月30日左右实施。

处理1:667m 2施100kg 普通复混肥(常规施肥CK ,复混肥总养分不低于40%);处理2:667m 2施200kg 精制有机肥+化肥减20%(80kg 普通复混肥,复混肥总养分不低于40%);处理3:667m 2施200kg 精制有机肥+化肥减20%(80kg 普通复混肥,复混肥总养分不低于40%)+B9菌剂(于开垄松蔸时第1次浇根,于分蘖末期、掲膜后第2次浇根);处理4:667m 2施200kg 滤泥有机肥+化肥减20%(80kg 普通复混肥,复混肥总养分不低于40%);处理5:667m 2施200kg 滤泥有机肥+化肥减20%(80kg 普通复混肥,复混肥总养分不低于40%)+B9菌剂(于开垄松蔸时第1次浇根,于分蘖末期、掲膜后第2次浇根)。

生物有机肥检测标准

生物有机肥检测标准

生物有机肥检测标准生物有机肥是指来源于动植物的有机物质,经过腐熟发酵后,用于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的一种肥料。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重视,生物有机肥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和制作工艺多种多样,导致了生物有机肥的质量参差不齐,为了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健康,对生物有机肥的检测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生物有机肥的外观和气味是最直观的检测指标之一。

合格的生物有机肥应该呈现出褐色至黑色的颗粒状或颗粒状物,质地松散,无异味或轻微的腐植味。

若发现生物有机肥颜色异常或有刺鼻的异味,可能存在着原料混杂或发酵不完全的情况,需要警惕其质量问题。

其次,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有机质含量是衡量生物有机肥肥效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其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

通常,有机质含量越高的生物有机肥,其养分含量也会相对较高,对植物的生长促进作用也会更好。

因此,检测生物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可以直接反映其肥效的好坏。

此外,生物有机肥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生物有机肥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种类和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生物有机肥的发酵质量和肥效。

因此,通过检测生物有机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评估其发酵质量和肥效。

最后,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检测也是生物有机肥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多样化,其中可能存在着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残留。

这些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生长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生物有机肥中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检测必不可少,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食品的安全。

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的检测标准应该包括外观和气味、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以及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等多个方面。

通过严格的检测标准,可以保障生物有机肥的质量,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维护土壤的健康,也为人们的生活健康提供了保障。

因此,加强生物有机肥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多抗生物有机菌肥项目验收报告

多抗生物有机菌肥项目验收报告

多抗生物有机菌肥项目验收报告宁夏天瑞鸣钟农化有限公司多抗生物有机菌肥项目验收报告一、项目概述:宁夏天瑞鸣钟农化有限公司多抗生物有机菌肥建设项目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镇,项目总投资1743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139万元,银行贷款690万元,企业自筹914万元。

建设内容为主要在原有的生产能力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建设粪便预处理车间、有机肥发酵车间和生产车间、检验室、消毒室、泵房、供电、供水等生产及辅助设施。

项目采用机械发酵保温快速工艺,购买预处理机、造粒机、包装机等设备。

年产量达到8万吨多抗有机生物菌肥。

多抗有机生物菌肥是加入高科技的多抗复合生物菌种发酵而成的多功能菌肥。

其作用是增加土壤有机性,减少化肥过量而造成的危害,改良土壤,增强地力。

具有生物活性和有机性双重作用、提高养份利用率、增强农作物抗病防病改善果蔬品质,解决养殖业粪便,保护环境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作用。

尤其是对发展有机设施蔬菜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公司在2008年6月向中卫市工信局申请了《多抗有机生物菌肥项目》的申请报告,2008年8月市发改委对该项目进行了备案(宁卫发改备案{2008}18号),2008年7月中卫市环保局对该项目建设做出了环评报告(卫环函{2008}113号。

2008年12月我公司从上海汇仁复合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购买了多抗有机生物菌肥生产技术,该项目的产品被列入自治区“五优一新”振兴生态农业科技新产品,被列入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该项目计划建设期限为2009年6月——2010年9月,实际实施日期为2009年6月——2010年9月,按期完工。

二、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该项目自实施以来,我公司高度重视,为加强项目的施工管理和资金的合理使用,为此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王瑞生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项目部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设计和施工,以保证项目建设的科学合理、设备设施的先进适用。

同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建立项目资金专用帐户,专款专用,严格执行有关资金使用审批、审核程序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格。

硅酸盐菌菌肥(生物钾肥)在我市农业生产中的试验和应用

硅酸盐菌菌肥(生物钾肥)在我市农业生产中的试验和应用

硅酸盐菌菌肥(生物钾肥)在我市农业生产中的试验和应用摘要:我市土壤全钾含量高,但速效含量偏低,为挖掘土壤潜在钾增产潜力,经在多年、多点进行的硅酸盐菌肥肥效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钾在水稻、玉米上应用,施15kg/hm2固体菌剂,相当于75~105kg氯化钾的肥效。

不仅具有节约成本作用,而且对保护土壤,提高肥力,减产农田污染;实现农业持续增产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硅酸盐菌肥肥效试验推广应用1钾素需求和作用钾是作物营养三大要素之一,据分析,禾谷类作物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纯氮3kg、五氧化碳1kg、;氧化钾3kg。

而高产作物需钾量往往超过纯氮和五氧化二磷的用量。

高产的杂交稻,每生产100kg稻谷,则需吸收氧化钾3.5kg,而纯氮和五氧化二磷分别只有2kg和0.9kg。

尤其是棉花、油菜、麻类、烟草、甘薯、马铃薯、大豆、花生、西瓜、水果等喜钾作物需钾量更大,生产100kg 籽实,吸收氧化钾4~10kg。

特别是速效钾含量低的土壤,更须实施足量钾肥。

据19779~1987年普查,我市土壤全钾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下,在全市农用地中,全钾含量大于2%的面积占42%,大于1.5%的占92.4%。

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的占49.1%,低于75mg/kg的占23.7%,低于50mg/kg的占8.8%。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复种增加,单产提高,有机肥投入减少,钾肥投入不足,致使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

据原六安市(县级市);1988~1995年对7个有代表性的乡镇的7个主要土种13个定点监测(控制面积5.58×104hm2,占耕地57%)1988年土壤平均速效钾含量为102mg/kg,1998年已降至54mg/kg,下降47.1%。

寿县1988~1998年的土壤定位监测数据,同1983年普查数相比,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也是大幅度下降。

目前该县缺钾耕地面积已占到75%以上。

2增钾途径与生物钾肥当前,人们较为普遍的是施用化学钾肥来增钾。

肥料效果对比实验报告(3篇)

肥料效果对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对比了五种不同肥料的效果,包括常规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菌肥、水溶肥和叶面肥。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地点:某农业科技园区2. 实验作物:小麦3. 实验肥料:(1)常规复合肥:N-P-K含量分别为15-15-15(2)有机肥:鸡粪肥,N-P-K含量分别为4-2-2(3)生物菌肥:含有效菌种10亿/g,有效活菌数5亿/g(4)水溶肥:N-P-K含量分别为20-10-20(5)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含磷钾元素40%4. 实验工具:测土仪、施肥机、喷洒器、尺子、记录本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地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1个对照组,共5个对照组。

2. 施肥方案:(1)常规复合肥:每亩施用50kg(2)有机肥:每亩施用3000kg(3)生物菌肥:每亩施用100kg(4)水溶肥:每亩施用100kg(5)叶面肥: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各喷施1次,每次喷施浓度0.3%3. 数据采集:在实验期间,每10天测量一次小麦的株高、叶片数、分蘖数等生长指标,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肥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株高与分蘖数:表1 不同肥料对小麦株高与分蘖数的影响| 肥料类型 | 株高(cm) | 分蘖数(个/株) || -------- | -------- | -------- || 常规复合肥 | 80.2 | 5.4 || 有机肥 | 81.5 | 5.8 || 生物菌肥 | 82.3 | 6.1 || 水溶肥 | 79.5 | 5.0 || 叶面肥 | 80.8 | 5.2 |从表1可以看出,生物菌肥对小麦株高和分蘖数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机肥,常规复合肥和叶面肥的效果相近,水溶肥的效果较差。

2. 叶片数:表2 不同肥料对小麦叶片数的影响| 肥料类型 | 叶片数(片/株) || -------- | -------- || 常规复合肥 | 13.2 || 有机肥 | 13.8 || 生物菌肥 | 14.1 || 水溶肥 | 12.9 || 叶面肥 | 13.5 |从表2可以看出,生物菌肥对小麦叶片数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机肥,常规复合肥和叶面肥的效果相近,水溶肥的效果较差。

生物菌肥在葡萄上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生物菌肥在葡萄上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上海农业科技文平兰,等:生物菌肥在葡萄上应用效果试验初报2021(2):111-112,114•土壤肥料•生物菌肥在葡萄上应用效果试验初报文平兰陈海波束华琴郦丹薇童华东(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句容212400)摘要:为探讨生物菌肥对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进行了豆蛋白极酶和酵素微生物菌剂2种生物菌肥不同用量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2种生物菌肥对葡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均能促进葡萄果实膨大,促使葡萄提早着色及成熟,改善葡萄品质,对葡萄增产效果明显,且对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其中,以每667m?施用酵素微生物菌剂75kg的增产效果最好,较常规施肥增产10%。

关键词:生物菌肥;葡萄;对比试验;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S144在江苏省句容市的葡萄生产管理中,秋冬季将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切碎、挖沟深埋于葡萄园以培肥改土的做法较为普遍。

但利用有机物料还田改良土壤的方法,易出现有机肥料的投入量随意性较大,产生肥效所需时间长,无法及时有效地为葡萄提供全面均衡的养分,导致部分农户仍过量施用化肥的问题,且化肥的过量施用会带来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污染、农作物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叫而生物菌肥不仅具有有机肥的多效性和长效性,还具有化肥的速效性和微肥的增效性比施用生物菌肥不仅可促进土壤养分形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促进作物增产和品质改善,更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BT。

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掌握生物菌肥的施用效果,了解生物菌肥对葡萄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笔者于2019年进行了2种生物菌肥不同施用量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

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葡萄品种为“夏黑”,树龄10年,每667m2种植葡萄100株,行距2.8m、株距2m,采用避雨栽培方式。

供试肥料为常规复合肥、豆蛋白极酶(三高复合功能菌肥:有效活菌数>10亿/g、有机质含量》60%、氮磷钾含量>5.0%,中微量元素含量为0.2% ~3.0%、7D功能肥料增效剂)、酵素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20亿/g、生物酵素含量》5%)。

微生物菌肥成分

微生物菌肥成分

微生物菌肥成分
微生物菌肥是指加入了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菌种后,经过发酵而产
生的有机肥料。

其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 有机物质:微生物菌肥主要由有机物质构成,包括植物残渣、
动物粪便、厨房垃圾等。

这些有机物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生长能量,
同时也可以促进土壤的改善。

2. 矿物质:微生物菌肥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氮、磷等。

这些矿物质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能够帮助作物吸收养分,促
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3. 微生物:微生物菌肥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如古菌、细菌、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有机酸等对作物有益的
物质,同时也可以与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竞争,保护作物。

4. 生物激素:微生物菌肥中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激素,如植物生长
激素、抗生素等。

这些生物激素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强作物
的抵抗力,防治病虫害。

综上所述,微生物菌肥是一种养分丰富、有机成分高、微生物含
量多的高效有机肥料,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
品质。

玉米应用微生物菌剂试验报告

玉米应用微生物菌剂试验报告

微生物菌剂肥效验证试验报告(玉米)摘要:为了验证微生物菌剂,在我省不同地区对玉米的增产效果进行试验。

通过试验证明能促进玉米增产,穗大,籽粒饱满。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明:玉米应用该微生物菌剂增产效果明显,处理1比处理4(对照)小区增3.7千克,增产率 8.2 %,差异极显著;处理2(灭活)比处理4(对照)小区增产0.2千克,增产率0.45 %,差异不显著;处理3(细沙)与处理4(对照)产量一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玉米施肥产量1.试验目的为验证微生物菌剂在我地区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特此试验。

2.材料与方法2.1供试材料微生物菌剂、玉米专用肥、尿素、玉米品种:福园2号2.2试验布置2.2.1试验地点:2.2.2试验时间:2012年3月—11月2.2.3试验执行人:2.2.4试验设计采用小区试验方法,4个处理,三次重复,每小区采用6行区,行长10米,面积42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

2.2.4.1试验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亩施20公斤玉米专用肥底肥,10公斤尿素于6-8叶期做追肥。

)+微生物菌剂0.5kg/亩。

处理2:常规施肥(亩施20公斤玉米专用肥底肥,10公斤尿素于6-8叶期做追肥。

)+微生物菌剂(灭活)0.5kg/亩。

处理3:常规施肥(亩施20公斤玉米专用肥底肥,10公斤尿素于6-8叶期做追肥。

)+与处理1同期等量喷施清水。

处理4(对照):常规施肥(亩施20公斤玉米专用肥底肥,10公斤尿素于6-8叶期做追肥。

)小区排列图2.2.5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基本情况及土壤农化性状见下表。

试验地基本情况地形土壤类型质地前茬作物PH值有机质(%)碱解氮(ppm)有效磷(ppm)速效钾(ppm)平地黑土中壤玉米 6.2 3.86 262.1 42.5 137.93.结果与分析3.1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田间调查表明,各处理间的生育期没有差异,见下表。

生育期调查表单位:月日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处理1 5.6 5.19 6.28 8.18 9.23处理2 5.6 5.19 6.28 8.18 9.23处理3 5.6 5.19 6.28 8.18 9.23处理4 5.6 5.19 6.28 8.18 9.233.2微生物菌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3.2.1秋后考种,详见下表:处理重复株高cm株数/平方米穗数/平方米粒数/穗百粒重g籽粒重/穗g小区产量千克增产千克增产%1 1 248 5.1 5.1 620.2 36.2 224.5 48.12 245 5.1 5.1 634.6 36.2 229.7 49.23 251 5.1 5.1 622.6 36.2 225.3 48.3平均248 5.1 5.1 625.8 36.2 226.5 48.5 3.7 8.22 1 248 5.1 5.1 580.1 36.1 209.4 44.82 252 5.1 5.1 580.2 36.1 209.5 44.93 244 5.1 5.1 584.8 36.1 211.1 45.2平均248 5.1 5.1 581.7 36.1 210.0 45.0 0.2 0.453 1 251 5.1 5.1 572.6 36.1 206.7 44.32 248 5.1 5.1 584.7 36.1 211.1 45.23 245 5.1 5.1 583.6 36.1 210.7 45.1平均248 5.1 5.1 580.3 36.1 209.5 44.8 0 04 1 241 5.1 5.1 570.6 36.1 206 44.12 248 5.1 5.1 582.6 36.1 210.3 45.03 255 5.1 5.1 587.4 36.1 212.1 45.4 平均248 5.1 5.1 580.2 36.1 209.4 44.83.2.2进行方差分析微生物菌剂不同处理小区产量汇总单位:千克1 2 3 4 总数处理重复Ⅰ48.1 44.8 44.3 44.1 181.3Ⅱ49.2 44.9 45.2 45.0 184.3Ⅲ48.3 45.2 45.1 45.4 184.0总数145.6 134.9 134.6 134.5 549.6 微生物菌剂试验不同处理间方差分析处理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1 3 145.6 48.53333 0.3433332 3 134.9 44.96667 0.0433333 3 134.6 44.86667 0.2433334 3 134.5 44.83333 0.443333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29.91333 3 9.971111 37.15942 4.81E-05 4.066181 组内 2.146667 8 0.268333总计32.06 113.2.3列表对各处理的平均产量进行多重比较处理平均产量差值差异显著性α=0.05 α=0.011 48.5 3.7 a A2 45 0.2 b B3 44.8 0 b B4 44.8 b B查表知t0.05=2.306,t0.01=3.355,计算出LSD0.05=0.973,LSD0.01=1.416,而3.7>1.416,0.2<0.973。

微生物菌剂质检报告单

微生物菌剂质检报告单
20.0
30.0
水分,%

-
35.0
20.0
细度,%

-
80
80
pH值
5.0~8.0
5.5~8.5
5.5~8.5
保质期b,月

3
6
6
粪大肠菌群数,个/g(mL)

100
蛔虫卵死亡率,%

95
砷及其化合物(以As计),mg/kg

75
镉及其化合物(以Cd计),mg/kg

10
铅及其化合物(以Pb计),mg/kg
2.4粪大肠菌群不符合技术指标;
2.5蛔虫卵死亡率不符合技术指标;
2.6砷、镉、铅、铬、汞中任一含量不符合技术指标;
2.7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中所测酶活不符合技术指标;
2.8在外观、水分、细度、pH值等检测项目中,有2项(含)以上不符合要求。
检验结论
B判定规则
1具下列任何一条款者,均为合格产品
1的外观、水分、细度、pH值等检测项目中,有1项不符合要求,而其它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的产品。
2具下列任何一条款者,均为不合格产品
2.1有效活菌数不符合技术指标;
2.2霉菌杂菌数不符合技术指标;
2.3杂菌率不符合技术指标;
农用微生物菌剂质量检验报告单
样品名称
批号
检验依据
GB 20287-2006
重量
采样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报告
检测项目
国家标准
企业标准
实测值
是否合格
剂型
液体
粉剂
颗粒
有效活菌数(cfu)a,亿/g(mL)

2.0

微生物菌肥报告

微生物菌肥报告

微生物菌肥报告引言微生物菌肥是一种通过添加活性微生物来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种新型肥料。

微生物菌肥含有一定的微生物菌种,这些菌种能够与植物根系共生,并通过固氮、解磷、溶钾等作用来为植物提供养分。

本报告将对微生物菌肥的原理、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原理微生物菌肥是基于微生物-植物共生的原理开发而成的一种肥料。

微生物菌肥中所含的微生物菌种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通过与植物根系互利共生,实现对植物的生长促进和养分供应。

微生物菌肥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固氮作用:微生物菌肥中的某些菌种具有固氮的能力,它们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氨态氮,为植物提供氮源。

2.解磷作用:微生物菌肥中的某些菌种具有解磷的能力,它们可以将土壤中的有机磷或难溶性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磷态,为植物提供磷源。

3.溶钾作用:微生物菌肥中的某些菌种具有溶钾的能力,它们可以将土壤中的难溶性钾离子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钾离子,为植物提供钾源。

4.生物活性产物:微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菌种通过代谢过程产生的酶、激素、有机酸等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可以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应用效果微生物菌肥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植物生长微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菌种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通过对植物进行氮、磷、钾等养分供应,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使用微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生物量和产量,并改善作物的品质。

2. 增强土壤肥力微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菌种能够与土壤中的有机物、矿物质等相互作用,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矿物质的转化,提高土壤的肥力。

微生物菌肥的应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3. 降低植物病虫害发生微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菌种具有一定的抗菌、抗虫能力,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使用微生物菌肥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蔬菜)菜薹试验报告

(蔬菜)菜薹试验报告

爱科宜生(ECO-LIFE)菌肥在2018年秋季菜薹上的试验报告爱科宜生科技有限公司的系列菌肥(简称爱科宜生),是用ECO菌群为核心技术生产的系列微生物肥料,有农用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三类产品。

ECO菌群是将健康土壤中有益菌提纯出来进行大规模复配而成,ECO 菌含有放线菌、乳酸菌、硝酸菌、纤维分解菌、光合菌等几大类菌群,在农业生产上使用,肥料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和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1][2]1.试验目的菜薹因为品质优良,被广大消费钟情,深圳的秋季温度高,生产中较易受到病虫为害,品质也受影响。

爱科宜生菌肥中含有氨氮分解菌、乳酸菌、光合菌等可以调节土壤养份[3],提高作物免疫能力[4],提高作物品质。

[5] 本次试验是为了寻找爱科宜生菌肥在菜薹种植上使用的最佳用量,以及验证菌肥对土壤菌落的影响和养分的调节效果。

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ECO复合微生物肥、ECO黑/白液菌剂、ECO生物盾2号、腐熟鸡粪、芭田复合肥(21-6-18)2.2 试验方法本试验用芭田复合肥(21-6-18)和腐熟鸡粪做常规肥料与爱科宜生菌肥配合使用,处理的常规肥料用量减少三分之一,爱科宜生的复合微生物菌肥,设3个用量水平(40kg/亩、80kg/亩、140kg/亩)与液体菌剂配合使用、1个对照(只用复合肥和鸡粪)、1个单用复合微生物菌肥、1个单用液体菌肥,共六个处理。

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

供试植物为菜薹,品种雄心一号,种植密度10*10(cm),试验时间2018年9至2018年11月。

试验地点在深圳市农业促进中心的塑料温棚里进行。

塑料棚内温度为26-30°C。

试验菌剂和菌肥均来自深圳爱科宜生科技有限公司,ECO菌剂菌肥系列产品。

(1)方案设计:设6个处理,3个重复,18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详见表1)。

微生物菌剂质检报告单

微生物菌剂质检报告单
20.0
30.0
水分,%

-
35.0
20.0
细度,%

-
80
80
pH值
5.0~8.0
5.5~8.5
5.5~8.5
保质期b,月

3
6
6
粪大肠菌群数,个/g(mL)

100
蛔虫卵死亡率,%

95
砷及其化合物(以As计),mg/kg

75
镉及其化合物(以Cd计),mg/kg

10
铅及其化合物(以Pb计),mg/kg

100
铬及其化合物(以Cr计),mg/kg

150
汞及其化合物(以Hg计),mg/kg

5
注:
A注解
a复合菌剂,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不得少于0.01亿/g(mL);以单一的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制成的粉剂产品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2亿/g。
b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双方认为有必要时检测。
农用微生物菌剂质量检验报告单
样品名称
批号
检验依据
GB 20287-2006
重量
采样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报告
检测项目
国家标准
企业标准
实测值
是否合格
剂型
液体
粉剂
颗粒
有效活菌数(cfu)a,亿/g(mL)

2.0
2.0
1.0
霉菌杂菌数,个/g(mL)

3.0×106
3.0×106
3.0×106
杂菌率,%

Hale Waihona Puke 10.02.4粪大肠菌群不符合技术指标;

微生物菌肥执行标准

微生物菌肥执行标准

微生物菌肥执行标准微生物菌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微生物菌种的繁殖和代谢,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为了保证微生物菌肥的质量和效果,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微生物菌肥执行标准中的以下几个方面:菌种纯度微生物菌肥中的菌种应来源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各种有益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

在生产过程中,应对菌种进行提纯和筛选,以保证菌种的纯度和质量。

一般来说,微生物菌肥中单一菌种的纯度应达到95%以上。

活菌数微生物菌肥中的活菌数是指在一定单位体积或质量内的微生物菌体数量。

活菌数是衡量微生物菌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量级应在10^6至10^9之间。

这意味着每克微生物菌肥应含有至少1000万个活菌。

菌种功能性微生物菌肥中的菌种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

这些菌种应能够为植物提供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同时还能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和吸收。

此外,这些菌种还应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等功能。

稳定性微生物菌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工艺和合适的材料,以确保微生物菌肥的质量不受影响。

此外,微生物菌肥的储存和运输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避免高温、阳光直射和潮湿等不利条件对菌种活性的影响。

使用方法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方法包括施用时间、剂量等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微生物菌肥应在农作物生长前期或准备时期施用,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微生物菌肥的具体使用剂量还应根据土壤类型、农作物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此外,微生物菌肥应避免与化学肥料、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以免对菌种活性造成影响。

安全标准微生物菌肥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对人体、环境、农作物等造成危害。

因此,微生物菌肥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的规定,如重金属含量、抗生素残留量等应符合要求。

此外,微生物菌肥还应标明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等信息,以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问题。

生物活性菌肥对小白菜的肥效试验

生物活性菌肥对小白菜的肥效试验

异显著性。结果如下:
3 、方差分析
促进增产的 作用。⑦在5 %的水平上 C A、 、 B三

试验方法
种处理产量显著高于E D, 、 F三种处理的产量,
1 、试验地点, 珠海市农科中 心饮食部自 产 有机蔬菜基地。 2 蔬菜品类: 菜,品种:‘ 、 小白 上海青’
以表 1的产 量数据作方差分析, 结果如表 2 即:固 体生物活性菌肥亩施13g 3k 、液体生物活
维普资讯
EPDE CP I MI REV NTONAN Q E I D
童物活牲菠耙 白菜的 E 肥效试验
长势一般比对照区好, 表现为叶色较青绿,叶片 差异显著。 这说明:各种施肥处理相对于清水对 全国蔬菜市场需求的补充调节功能强。小白菜 较宽大,株型稍高。而且在生物活性菌肥的处理 照来说,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不同 施肥处理之
升, 折合每亩施用 原液肥4 , 用稀释液20 l ol 。
固体菌肥用量的两个水平分别是:①每平方米
撒施20 , 0g 折合每亩134 3.l 。⑦每平方米撒施 lO, Og 折合每亩6. 。 67 对照1 无机复合肥 ( l : 挪
威海德鲁公司生产, 总养分4%, —— : I一 5 N PK 5 l一 5 5 l)用量是, 每平方米用肥 l克,兑水30 5 0
2 、产量测定: ( 1 见表 )
从表3 分析看出: ①在 1 的水平上 , 、 、 % C A
B、 D五种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F处理的产 E、
从表 1 分析初步看出:与清水对照比较, 各 量,即:固 体生物活性菌肥亩施 13g 液体生 3k 、
这种蔬菜,还会引起某些疾病的传染 生物活性 种处理都有一定增产效果,说明以上生物活性 物活性菌肥亩施 lk 、 g 液体生物活性菌肥亩施 0 菌肥应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针对 菌肥各种处理以及商品复合肥处理,都具有相 4g k 、复合肥亩施1k 、固体生物活性菌肥亩施 0g 性。 为此, 我们应用本所研制的生物活 性菌肥设 当 的肥效, 能使小白 菜增产。 进一步作方差分析 6 k 7 g五种处 理的产量都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处理 计了这次小白菜施肥方案,以验证生物活性菌 和新复极差分析,确定各种处理之间的肥效差 的产量,说明这五种处理都有显著的肥效, 具有 肥对叶类蔬菜的肥效特征和施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中仓化肥有限公司
出厂检验报告
河北中仓化肥有限公司
生产厂家 北京百瑞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日期
2016年1月12日
产品名称 地得乐菌力宝
批号 2016-0112
产品数量 40吨 抽样重量 4kg
抽样日期 2016年1月12日 检验日期
2016年1月12日
检验依据 GB 20287-2006
序号 项目
要求 结论 判定 1 外观
颗粒状、 无机械杂质
符合 合格 2 有效活菌数,亿/g(ml) ≥
5.0 5.2 合格 3 有机质, % ≥
45
47 合格 4 霉菌杂菌数,个/g(ml) ≤ 3.0×10⁶ 2.2×10⁶ 合格 5 杂菌率, % ≤ 30.0 19.0 合格 6 水分, % ≤ 20.0 14.0 合格 7
PH 值
5.5~8.5
6.9
合格
结论
本产品经检验符合标准GB20287-2006要求准予出厂。

检验员(章):赵英辉 2016 年01 月 12 日
出厂检验报告
河北中仓化肥有限公司
出厂检验报告
生产厂家 北京百瑞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日期
2016年1月15日
产品名称 地得乐菌之冠
批号 2016-0115
产品数量 60吨 抽样重量 4kg
抽样日期 2016年1月15日 检验日期
2016年1月15日
检验依据 GB 20287-2006
序号 项目
要求 结论 判定 1 外观
颗粒状、
无机械杂质
符合 合格 2 有效活菌数,亿/g(ml) ≥ 2.0 2.3 合格 3 有机质, % ≥ 70 73 合格 4 氮磷钾, % ≥
5
5.2 合格 5 霉菌杂菌数,个/g(ml) ≤ 3.0×10⁶ 2.3×10⁶ 合格 6 杂菌率, % ≤ 30.0 14.0 合格 7 水分, % ≤ 20.0 14.0 合格 8
PH 值
5.5~8.5
7.0
合格
结论
本产品经检验符合标准GB20287-2006要求准予出厂。

检验员(章):赵英辉 2016 年 01 月 15 日
生产厂家河北中仓化肥有限公司生产日期2016年1月17日产品名称中仓菌利健批号2016-0117
产品数量50吨抽样重量4kg
抽样日期2016年1月17日检验日期2016年1月17日检验依据 GB 20287-2006
序号项目要求结论判定
1 外观
颗粒状、
无机械杂质
符合合格
2 有效活菌数,亿/g(ml)

2.0 2.4 合格
3 有机质, % ≥60 63 合格
4 氮磷钾, % ≥
5 5.4 合格
5 霉菌杂菌数,个/g(ml) ≤ 3.0×10⁶ 1.9×10⁶合格
6 杂菌率, % ≤30.0 14.0 合格
7 水分, % ≤20.0 15.0 合格
8 PH 值 5.5~8.5 7.0 合格结论
本产品经检验符合标准GB20287-2006要求准予出厂。

检验员(章):赵英辉
2016年01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