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优质课评价标准
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
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
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是指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优秀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
这些课程在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评选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的目的是为了推广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优质课的评选有专门的评委团队,他们会根据一定的评选标准和指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评估和筛选,选出最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课程进行推广。
优质课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3. 教学资源:教师是否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具、网络教学平台等,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4.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是否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对于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选出优质课程后,教育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等会组织相关的宣传推广活动,邀请优秀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价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价标准
一、课程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的目标应该要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和信息
技术课程的特点,常见的目标有:
- 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信息素养;
- 提高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课程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应该注重以下内容:
- 计算机基础知识,如操作系统、网络、硬件设备等;
- 常见软件及其应用,如Office套件、照片处理、视频制作等;
- 编程初步知识,如Scratch编程等;
- 常见网络应用,如聊天工具、浏览器等;
- 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的优质课应该包含以下教学策略:
- 以学生为主角,加强互动,注重实践操作;
- 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
- 以任务为导向,重视课堂体验和教学效果;
- 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
四、评价方式
对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课后作业情况;
-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项目表现;
-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和创新能力;
- 教学效果和反馈情况。
五、小结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展开,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和知识掌握,以及教
学效果的评估,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优质课评分标准
4、程序运行稳定,播放流畅,资源链接快捷,操作简便。
1分
能力培养
(15分)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认知情感和谐发展。
6分
2、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6分
3、利用技术优势,注重学生信息能力实践能力培养。
3分
教学效果
(25分)
1、实现学科教学目标。
10分
2、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得到体现:学生情感投入积极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优质课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权重分
得分
教学目标
(10分)
1、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设计合理,符合学生起点水平,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
4分
2、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4分
3、结合学科特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分
教学设计
(15分)
1、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13分
3、能体现教育技术的教学先进性,技术优势明显,学科特色鲜明。
2分
教师素质(10分)
1、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富有情感。
4分
2、举止自然,教态亲切,板书端正。
4分
3、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应变能力强。
2分
总分
5分
4、有及时的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有效评价学生学习。
5分
信息技术资源及应用
(5分)
1、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技术。
1分
2、资源提供充足,能满足教学需要。
1分
3、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恰当,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体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功能。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优质课评价标准
项目
分项
评价指标
权重
设计
前期分析
学情分析透彻、具体、有依据。能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准确确定学习需要。
5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符合课标,体现学科价值及三维目标的整体联系,陈述具体、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特征。
5
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能够充分支持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内容的选择支撑教学目标,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基于问题,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科特点,将培养信息素养的理念贯穿其中;重点、难点定位准确;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学习活动多样、有效且富有弹性。
10
教学评价
学生实践内容针设计合理,可操作,紧扣教学目标;主题给学生留有空间,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有深度,面向全体学生,量规公平公正,有依据。
5
实施
课堂组织
导入自然,重点突出,紧扣教学目标;讲授时间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时间(约为讲授的2倍);课堂氛围宽松、和谐、安全;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
5
动态资源
教学过程生成的动态资源从形式到内容丰富、综合、新颖,有创造。
5
素质
专业素养
正确理解学科内容所反映的信息技术学科价值和技术思想,并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学科概念、原理和技术,教学过程中无科学性错误、知识性纰漏和常识性差错。
5
教学素养
能够准确理解学生的心理,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亲和力强,富有激情。
10
实践指导
随时关注每个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有收获。
10
效果
目标达成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达成了教学目标。90%学生完成既定实践内容。并保证一定质量。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参赛要求 (1)
参赛要求优质课大赛比赛的重点是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型和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比赛项目分为研讨课、模拟展示课、观摩课和微课。
(一)研讨课1.项目介绍针对已经上过的一节课,参赛教师在7分钟内,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智慧),落实教学目标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所确定的整合点,所选择的教学环境,为整合点所选择的资源与软件,应用资源与软件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重点介绍如何应用教学资源和软件支撑整合点教学。
2.参赛需报送材料(1)参赛教师推荐表(表格见附件一);(2)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见附件二)、说课PPT、说课实录、教学资源与软件(教学课件,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专题网站,工具软件等)(技术规范见附件七)。
3.研讨课评分标准(见附件三)(二)模拟展示课1.项目介绍针对一节已经上过的课,在12分钟之内,向评审专家、现场参会教师模拟讲课。
应重点展现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方面的应用效果,应尽可能展现学生智慧培养方面的教学安排。
2.参赛需报送材料(1)参赛教师推荐表(表格见附件一);(2)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见附件二)、讲课PPT、模拟讲课实录、教学资源与软件(教学课件,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专题网站,工具软件等)(技术规范见附件七)。
3.模拟展示课评分标准(见附件四)。
(三)观摩课1.项目介绍在所规定的学科基础上,针对每一学科出一个题目,参赛教师根据题目准备一节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整合课。
应重点展现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方面的应用效果,应尽可能展现学生智慧培养方面的教学安排。
2.参赛需报送材料(1)参赛教师推荐表(表格见附件一);(2)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见附件二)、讲课PPT、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与软件(教学课件,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专题网站,工具软件等)(技术规范见附件七)。
3.观摩课评分标准(见附件五)。
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语
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语1.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3.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4.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清楚,布置的作业和问题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本节课的设计合理,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学习机会。
6.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
7.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8.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9.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0. 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
11. 教师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12.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3.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
14. 教师善于利用课外资源和实践活动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15.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16.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17.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尊重,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8. 教师注重开展跨学科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9. 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并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
结合信息科技新课标评课标准
结合信息科技新课标评课标准结合信息科技新课标评课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课:1. 教学内容:根据信息科技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应涵盖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评课时,应关注教师是否能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评课时,应关注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在评课时,应关注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前后衔接和逻辑关系,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教学资源:新课标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评课时,应关注教师是否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并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教师素养:新课标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
在评课时,应关注教师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学科专业素养,同时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 教学效果:新课标强调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主要依据。
在评课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参与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同时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意见,以评价教学效果的优劣。
总之,结合信息科技新课标评课标准进行评课,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师素养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通过评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信息技术优质课评价标准
10分
能娴熟的驾驭教材与课堂,在教学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恰当;课件设计科学、合理。
教学效果
(10分)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交流亲切自然;学生思维活跃,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优质课评价标准(评分表)
姓名
评价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得分
教学目标
(10分)
符合国家规定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学习、综合能力培养、信息意识形成等要求适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切合预定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20分)
内容安排科学合理,注重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举例典型、恰当,启发性强;学科特点突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等能力培养层次合理;难度适中。
说明
对照具体要求,在各项目填写分数,最后合计总分。
评分人
(签名)
总分
教学过程
(30分)
教学过程安排层次分明,符合认知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操作性特点;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处理恰当;教学环节衔接自然、紧凑;时间安排合理。
教学方法
(20分)
教学方法既注重实效,又灵活多样,努力贯彻探究、启发、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原则;能恰当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定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定标准一、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有创新,反映了教师个人的见解和独特的思想。
2、教学设计体现和贯彻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突破常规的教学演示模式,能适应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需要。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自觉性。
二、知识内容1、内容的表述符合科学规范,深入浅出。
2、语句通顺,易于理解,没有错别字。
3、内容经过认真的选择,体现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4、在疑难问题和关键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5、适当地采用图片,配音,动画或视频等强化学习效果,但要避免与教学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动画。
6、图片,图形,动画等要突出与知识有关的要素和结构,避免无关细节的干扰。
7、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相关资料。
8、文字说明中的有关名词,概念,符号,人名,定理,定律和重要知识点与相关背景资料项链接。
9、资料详实,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
三、提问,练习与反馈1、提问有启发性。
2、能为学生提供操作,练习,模拟,游戏等活动。
3、练习和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4、提供小组活动。
5、提问,练习与活动有多种不同的层次,即有双基的教学,又能培养创造性和高层次思维能力。
6、及时提供测评,反馈,矫正。
四、导航,结构和链接1、界面亲切友好,方便用户使用。
2、每一页都有清晰明确的导航。
3、内容按模块的方式组织,结构层次清晰明确,符合内容本身的逻辑和人的认识规律。
4、能随机选择学习入口和出口,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和不同教师教学的需要。
5、内容易于检索。
6、提供相关资料的链接,供用户进一步探究,询查。
7、没有无效链接。
五、制作水平1、图形图片经过最优化处理,视频和音频经过压缩,载入迅速。
2、合理地选用多媒体表现形式,多媒体表现形式能巧妙地体现文字材料所难以展现的过程和内容。
3、合理的设计菜单,按钮,窗口,开关等,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和教学内容。
4、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运行或载入作品中的动画视频,音频以及在的照片。
谈一堂好的优质课的标准
谈一堂好的优质课的标准上好优质课的确不容易。
上好一堂精彩的优质课,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素养,有很强的教学资源获取和整合水平,对教材、课标理念有较深的理解水平,要有很强的课堂驾驭水平。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怎么样,学生的活动怎么样,这也是优质课一个最主要的特征:能够说在新课程下学生往往影响和决定了整个教学进程,学生学得如何,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志。
那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表达呢?一般来讲一堂课中学生的主体性的表达应该:课题由学生揭示、新知由学生发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内容让学生概括、教学让学生评判、主题让学生升华。
上好优质课的确是有诀窍的。
上好优质课不容易,但无论如何都有一些共性的要点,这些要点往往就是上好优质课的诀窍所在。
(一)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来看,一节优质课必须是知识、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首先,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且目标明确,要求切实具体。
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而我们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必须搞清它们在一节课中的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尤其是人文学科,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水平目标应是组织和表现教学内容的主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价值判断水平、参与水平和社会实践水平;知识目标应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
象一位老师展示的《难报三春晖》一课,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与处理上,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他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深恩,用自己为老母亲梳头的一幅照片向学生道出《难报三春晖》的真谛,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感恩的气氛,使学生首先从情感上对父母产生了尊敬、感激、回报的心情,再通过学生为父母设计、制作生日礼物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整节课环节不多,却因为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知识和水平的目标有了依托,也就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所以一节高效率的课要使学生知识得到丰富和更新,使学生水平得到提升和扩展,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巩固与提升。
信息技术融合课评价标准
姓名:得分:
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
权重
得分
教学目标与
教学设计
目标明确、具体、可行,表述科学、清晰、可操作,重难点把握准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容量适当。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方法选择和学生活动设计有利于目标达成。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作业设计体现差异性,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20
20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参与度高,学习情绪高昂,能够与教师和同伴展开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相互依赖度高。能联系实际,及时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能够从教师推荐的教学资源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高质量表达。
10专业素养与源自技术规范运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清晰、准确、简练、生动、逻辑严密,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态亲切、自然、大方,非言语行为呈现合理。富有教学机智,做到因势利导,课堂调控能力强。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丰厚,专业功底扎实,无知识性错误。课例界面组织合理、画面清晰、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语言规范、引注严谨。
20
教学实施
教学流程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能够针对不同层次与个性的学生,采用个别化的策略进行积极地干预。师生互动多元,有效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有独到的学科思想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学深入浅出,点拨得当,反馈及时。注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渗透学法指导,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生活中的运用,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提问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针对性。教学评价富有激励性和针对性。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10
信息技术运用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能够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网络平台等进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运行、和谐自然。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评分标准
基本准确□11-16分
不准确□0-10分
25分
教学资源及软件的合适性*
合适□22-25分
比较合适□17-21分
基本合适□11-16分
不合适□0-10分
25分
学生参与情况
积极□13-15分
比较积极□11-12分
一般□7-10分
差□0-6分
15分
教学效果
好□9-10分
较好□7-8分
基本合理□4-7分
15分
教学过程
合理□8-10分
比较合理□5-7分
基本合理□2-4分
10分
整合点诊断
合理□8-10分
比较合理□5-7分
基本合理□2-4分
10分
整合点解决方法
合理□12-15分
比较合理□8-11分
基本合理□4-7分
15分
资源、软件或网站
及其应用效果
有效□20-25分
比较有效□13-19分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评分标准
研讨课(说课)评分标准
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教学分析
合理□4-5分
比较合理□3分
基本合理□1-2分
5分
教学目标
合理□12-15分
比较合理□8-11分
基本合理□4-7分
15分
教学重难点
合理□4-5分
比较合理□3分
基本合理□1-2分
5分
教学方法
合理□12-15分
比较合理□8-11分
基本有效□7-12分
25分
模拟展示课(微型课)评分标准
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学习目标确定*
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优质课大赛要求
附件2教学设计要求建议按照下图所示思路开展教学设计。
应通过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规律及已有基础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困难点及其最佳的解决方式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诊断整合点,并根据整合点的需要选择软件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所提供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内容、对象、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方式与方法,教学过程安排及实效性强的整合点确定,整合点支撑软件选择及教学环境确定,教学反思等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一、教学内容分析概括介绍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特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与前后章节(课)的联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分析学生对学习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已经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学生学习本节课普遍存在的困难,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特点。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应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
学科课程标准有不同要求的,可以按具体要求表述。
例如,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英语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
教学重点,一般应为需要学生理解、熟记、系统掌握并转化为相应能力的内容。
教学难点,一般应为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掌握、或难以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应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特点、学生情况确定教学方法。
特别是,应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本体特点研究教学方法。
建议对基础概念类知识,重点关注抽象知识还原到客观世界的途径;对方法性知识及相应能力,重点关注营造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对控制性知识及相应能力,重点关注如何建立让学生有机会系统思考的问题体系。
根据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与环节,在此基础上诊断整合点。
建议重点关注下列类型整合点:需要还原知识、改变知识形态的教学步骤,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教学步骤,知识系统学习的教学步骤,学生需要个性化选择学习内容的教学步骤,教师、学生之间需要分组交流、相互评价的教学步骤。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期望标准 评分 1、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设计三维目标,目标设计符合实际,要求适度;注重 学生信息素养。 2、知识结构、重点难点、问题设计、拓展资源,达到有序性、灵活性、科学 教学设计 性、直观性,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有助于支持自主学习、协 (10分) 作学习、探究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 3、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合理选择和调 整教学内容,组织、开发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外延。 1、正确说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正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 生实际。 2、教法选择恰当,学法指导恰当,说明所选择的教法和学法指导的依据。 说课 (10分) 3、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讲解透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教学 设计完整具体,体现双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发展及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4、教学流程走向顺畅,过程结构合理。合理设计教学反馈环节,预估教学效 果。 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做到突出重 点,化解难点,无科学性错误。 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师生活动比例恰当,时间分配合理。 精心组织教学,课堂结构严谨,过程流畅自然;教学方法得当,多元评价,激 教学过程 励性强;兴趣浓厚,教学相长。 (50分) 图示和演示内容丰富,设计合理,信息量大。 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参与度高,各层次学生均有所得,教 学实效高。 运用普通话教学,语言清楚,语意准确;板书设计合理,适用性强;能根据学 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恰当、丰富、有层次、有个性,课件设计、制作科学、实 用,符合学科特点。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技术优势明显,学科特色鲜 信息技术 明,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 运用(20 分) 对媒体使用操作熟练,运用恰当、合理、有序。 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功能提高视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 感官参与学习。 反思问题捕捉准确,针对性强。 反思内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反思内容有价值。 反思原因分析具体、深入,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教学反思 (10分) 经验总结与问题分析相结合。 对反思问题给出导向性结论和具体、深入、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策略。 反思体现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水平。 文字表述准确简洁,生动形象,有较强的可分: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优质课评分标准表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优质课评分标准表评分标准表
评分标准说明:
- 每个评分项的分值范围为10分,满分为100分。
- 每个评分项的评分标准应具有可量化的指标和明确的描述。
- 评分标准应基于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不得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
- 评分标准应能够全面评价教学过程和研究成果。
- 教学评价应客观公正,鼓励学生进步。
注意事项:
- 评分标准表应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 教师在进行评分时应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和打分。
- 评分标准应向教师和学生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便更好地理解评分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分表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分表评分标准本评分表旨在评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帮助教师和学校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研究成果。
以下是我们针对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评分标准:1. 教学目标(20分):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楚表达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教学目标(20分):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楚表达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2. 教学内容(20分):根据课程大纲,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教学内容(20分):根据课程大纲,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3. 教学方法(20分):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探究和合作研究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教学方法(20分):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探究和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资源(15分):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等教学辅助工具,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15分):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等教学辅助工具,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5. 教学组织(15分):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步骤、时间分配和学生活动等,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教学组织(15分):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步骤、时间分配和学生活动等,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6. 学生参与(10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讨论和分享想法,促进互动和合作。
学生参与(10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讨论和分享想法,促进互动和合作。
7. 教学评估(10分):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包括口头提问、作业、小测验等,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教学评估(10分):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包括口头提问、作业、小测验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分方法每个评分标准按照对应的权重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评分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
评分表能够帮助教师了解课堂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并对学校进行整体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