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热点专练六 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传统文化与地理实践力详解
【高考地理】: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传统文化与地理实践力传统文化与地理实践力一、选择题(共44分)灯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工艺品。
古代灯笼是用天然竹子、油纸或绫绢、粘胶经过工匠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兴村是一个有着数百余年灯笼制作历史的“灯笼村”。
过去,村里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做灯笼,编制的灯笼在当地销售紧俏。
如今,大部分村民放弃了这一传统手工艺,全村仅剩七八家灯笼作坊,灯笼制作技术正面临失传和逐渐衰落的境地。
下图为古代灯笼作坊图。
据此回答1~3题。
1.杭州市西兴村历史上制作灯笼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优越的海陆位置B.温暖的气候条件C.丰富的竹材资源D.广阔的消费市场2.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制作的灯笼,其主要作用是A.指示风向 B.照明引路C.驱兽捕虫 D.农田分界3.浙江杭州西兴灯笼逐步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京杭大运河淤积B.电灯泡的发明C.消费市场的萎缩D.劳动力的老龄化贵州石桥皮纸是采用传统全手工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特有植物为原料,生产的皮纸具有纸质洁白、柔韧性强、纤维长、耐拉力、纸面平整、光泽度好、吸水性强、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石桥皮纸生产工艺复杂,技艺传承主要靠口头传授,耗时长,要求严。
近年来,石桥皮纸深受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下图为贵州石桥皮纸作坊场景图。
据此完成4~6题。
4.石桥皮纸深受书画爱好者喜欢主要是因为A.价格低廉 B.品质优越C.知名度高 D.文化底蕴深厚5.石桥皮纸保护传承面临的首要问题主要是A.核心技术面临失传B.产品销售市场狭小C.生产加工技艺落后D.品牌宣传力度不够6.目前石桥造纸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是A.扩大材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B.借助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C.加强技艺创新,完善产品体系D.拓宽营销渠道,打开国际市场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7~8题。
7.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水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8.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A.甲、乙 B.甲、丙C.乙、丁 D.乙、戊下图是“五一”劳动节期间一旅游爱好者在宁夏沙坡头(37.5°N,105°E)拍摄的一张落日余辉的风景图。
2020届高考地理热点猜押练二 强化练1 传统文化(含解析)
猜押练二核心素养新情境新命题强化练强化练1 传统文化云南古城楚雄(25°N,101.5°E )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内建有太阳历广场,广场中的花岗岩墙壁上雕刻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过程和计算、换算方法,彝族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彝族古代文明成果等彝族发展历史。
下左图示意太阳历广场结构,下右图为太阳历广场景观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石柱在一年中,都有机会将影子投射到祖先神柱,但只能将影子投射到祖先神柱一次的石柱是( )A.龙神B.鹰神C.羊神D.火神2.火神崇拜普遍存在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反映出西南少数民族( )A.经济交流频繁B.语言差异较小C.文化源于汉族D.文明起源相似水车亦称“翻车”“踏车”,主要由木槽、刮水板、轮轴和木链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能引水灌溉和排水的农具,最初的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长约3米(下图),后来出现了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等转动的多种水车。
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仅博物馆或个别乡村可见。
据此完成3~5题。
3.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之所以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因为其能( )A.减少水利工程的修建B.扩大和保障种田规模C.使农作物摆脱水源制约D.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4.图示水车曾广泛适用于我国 ( )A.地势和缓的平地B.洪涝频发的湖沼地C.地势起伏的山区D.干旱缺水的垦荒地5.20世纪70年代后水车在我国逐步消失,主要是因为我国( )A.种植结构的调整B.水资源跨区域调配C.耐旱稻种的推广D.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毛笔是莱州的传统工艺产品,改革开放后,利用当地特有的黄鼠狼尾毛资源优势,莱州几十个村庄、数千家农户成为制笔专业村、专业户。
然而现在好多毛笔厂相继转产或关停,面临着严重的后继乏人问题。
据此,回答6~8题。
6.改革开放后,莱州制笔专业村、专业户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A.国家的政策B.丰富的原料C.便利的交通D.发达的科技7.莱州毛笔制造萎缩和衰退主要是因为( )A.传统工艺衰落B.书写方式的转变C.原料日渐枯竭D.劳动力资源缺乏8.莱州保护毛笔制造业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B.增加劳动力资源C.加大政策倾斜D.开拓国际市场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阶段提升复习6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阶段提升复习六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6.观看《长津湖》感受信仰的力量热点缘由:《长津湖》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2021年11月1日,据灯塔专业版显示,电影《长津湖》票房突破55亿元,观影总人次达1.16亿,荣登年度全球票房冠军,目前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2位。
命题角度1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长津湖》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剧通过艺术手法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借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弘扬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
该剧艺术形式创新,视觉效果震撼,充分拉近了主流文化和青年的距离,让90后、00后年轻人心生“信念感”“使命感”,社交网络上形成热议。
全剧没有任何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人物的艺术描写,生活化地揭示了抗美援朝精神。
主创团队高度重视剧本创作,历时3年,从亲历老战士考证、人物塑造、情节编织等方面反复打磨,完成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长津湖》播出的文化价值。
答案(1)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有利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引导人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有利于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传承革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命题角度2守护英雄、捍卫崇高2021年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
同一天,电影《长津湖》全线公映。
备战高考地理-传统文化与地理(原卷解析版)
预测02 传统文化与地理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的核心与灵魂,悠久的人类发展史也是一个人地关系的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民居、服饰、饮食、日用品、风俗习惯等区域传统文化,都烙上了地理环境印记。
关注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在近年高考中明显体现。
1.从题型角度看,以选择题为主,在综合题部分,也有体现。
2.在往年的地理试题中,曾经出现过传统民居、瓷器、剪纸、花茶、油纸伞、节日等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试题,通过文化现象的分布、变迁、兴衰发展考查其背后的地理区位条件及变化、发展、传承等方面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体现了试题的“厚度”和“温度”。
3.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服饰、传统民居、传统饮食、传统工艺、传统艺术、传统节日等命题背景材料值得继续关注。
1、利用“人地相关性”发现传统文化与区域环境间中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密切关系,探寻文化背后的地理烙印。
2、利用“区位条件动态变化”观念,思考分析造成文化兴衰变化的因素及应对措施等。
(2019·江苏省高考卷)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
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镇位于A.海南省B.广东省C.浙江省D.山东省2.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A.寒潮B.台风C.泥石流D.冰雹(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
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
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4.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2018·江苏省高考卷)“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
2020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地理及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解析:本题掌握影响产品畅销的因素。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价值高,故畅销主要依赖它的文化蕴涵,故C正确;根据油纸伞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的比较可知,现代钢骨布面伞携带方便,适用地广,经久耐用,故ABD错。
答案:C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解析:本题掌握气候分布的相关知识。
读材料,油纸伞采用全手工制作,以丝绸为伞面,故其价格应该比较昂贵;同时伞作为一种避雨工具,适宜在更湿润的气候环境下销售;而且油纸伞若长期置于干燥的环境下容易变脆、开裂;故推销油纸伞的重点区域应该是经济比较发达,气候比较湿润的欧洲西部,故A正确。
答案:A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解析:本题掌握工业布局因素的相关知识。
A项,县城的基础设施要比中心集镇完善,基础设施不是中心集镇的优势,故A项错误。
B项,县城的范围广,消费市场要大于中心集镇,故B项错误。
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练习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练习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群衣着特殊的劳动妇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
解放初流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衣服以短袖为主,而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
据此,完成1~2题。
1.地方服饰是地理环境特征的体现,有关惠安女衣着特点解释最合理的是()
A.封建头——防风沙
B.民主肚——沿海地区,文化开放
C.浪费裤——当地纺织业发达,布料便宜
D.节约衣——方便捕捉鱼蟹
2.当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安女服饰在福建越来越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传统服饰土气十足
B.西方流行服饰的冲击
C.新一代年轻女性传承意识不足
D.惠安女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解析:第1题,地处沿海地区,封建头可防风吹日晒,A错误;民主肚(开放肚),节约衣,因纬度低,气温高,短衫凉爽,且便于劳作,B错、D对;浪费裤——宽裤便于涉海,打湿易干,C错。
故选
1。
2020届高考地理专项训练(一)地球、地图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理(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专项训练(一)地球、地图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理一、选择题:圭表由一根标杆和一个土圭组成。
圭身长条形,初用土制,后改用玉制、石制,圭身平面中线刻有长槽,用以注水。
圭身横躺着,标杆直立着,构成直角,让日影正好落在圭板上,如下图所示。
圭板上有刻度,用来标示日影的长度。
读图,完成1 ~5 题。
1.圭表的主要作用是()A.记录一日中时刻的变化B.记录一年中日期的变化C.记录一日中太阳方位的变化D.记录一年中太阳方位的变化2.圭身平面长槽注水的主要目的是()A.调节圭板上的刻度B.确定当地日影方位C.显示圭板上的刻度D.保证圭板放置的绝对水平3.图中圭表使用范围在()A.北回归线以北B.南回归线以南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4.该圭表影子刻度的顶端显示的日期是()A.12 月31 日B.6 月22 日C.12 月22 日D.1 月1 日5.与悉尼使用的圭表相比北京使用的圭表()A.影子刻度位置远离标杆影子刻度区间偏短B.影子刻度位置接近标杆影子刻度区间偏长C.影子刻度位置远离标杆影子刻度区间偏长D.影子刻度位置接近标杆影子刻度区间偏短在经过26 天的“长途跋涉”之后的2019 年1 月3 日上午,北京时间10 点26 分,始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一一一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右图为月球表面景观图。
读图,完成6 ~10 题。
6.孀娥四号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国际标准时间是()A.10 时26 分B.2 时26 分C.2 时42 分D.10 时42 分7.孀娥四号不能直接向地面传输信息的主要原因是()A.孀娥四号着陆地点在月球背面B.孀娥四号无法搭载信息远距离传输设备C.孀娥四号着陆点没有太阳辐射D.孀娥四号信息传输设备无法在真空中传播8.孀娥四号登陆月球表面时全球在1 月3 日的范围()A.大于1 I2B.小于1 I2C.大于3 I4D.小于1 I49.月球表面坑洼地多的主要原因是月球上()A.没有大气层B.火山活动多发C.缺少植被保护D.风力作用强烈10.与月球正面相比背面难以观测的主要原因是()A.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致B.月球背面难以接受到太阳辐射C.月相变化影响对月球背面的观测 D.月球背面受太阳活动影响大日基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真题练习含答案(2023·陕西)下图为我国福建省传统民居客家土楼的结构图。
土楼外墙较厚,多呈圆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楼聚族而居,反映了当地民居的()A.对外开放性B.内向保护性C.样式大众性D.结构简洁性2.土楼多分布于山区,楼内形成的小气候特征是()A.冬暖夏凉B.冬冷夏热C.冬湿夏干D.冬干夏湿【答案】1.B 2.A【解析】1.土楼聚族而居,便于抵御外敌,反映了当地民居的内向保护性,而不是对外开放性,A错,B正确。
土楼作为客家人独特的一种建筑形式,其结构复杂,样式独特,不具有大众性,CD错。
故选B。
2.土楼外墙较厚,多呈圆形,隔热性能强,夏季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弱,较为凉爽,冬季冷空气不易进入,较为温暖,具有冬暖夏凉的特征,A正确,B错。
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较湿润,冬季较干燥,C错。
区域的干湿主要受制于区域气候的影响,楼内的小气候特征受制于区域大气候环境的影响,干湿情况与土楼建筑本身关系不大,排除D。
故选A。
【点睛】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由于各种原因南迁,定居在闽粤赣地区。
由于当时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而且还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建造了一种"抵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土楼。
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了高达五六层的或圆形、或方形的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客家土楼,楼内数百人聚族而居。
(2023·广东)3.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高档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读北京四合院景观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四合院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向是()A.拆除重建,与现代城市风貌相协调B.合理利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C.开发旅游,重点挖掘四合院商业价值D.就地保护,适度开放观赏游览活动【答案】BD【详解】四合院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的民居,有很高的传统文化价值,因此我们对于四合院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同时传承传统文化,B正确;拆除重建四合院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A错误;四合院不能过度挖掘其商业价值,这样会破坏四合院,C错误;四合院的保护以就地保护为主,因为其是一种民居,更加适合就地保护,同时在开发旅游,开放参观的时候,也应该适度开放,不因过度开放,D正确。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选择题“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有的还建有供人暂居的房间。
廊桥多为木质或石材+木材结构,我国古代廊桥现存不多。
下图为我国保存至今的一座古代遗留的廊桥图片。
据此完成1~3题。
1.明清时期,下列地区多建有“廊桥”的是( )A.齐鲁大地B.横断山区C.闽粤大地D.东北平原2.图中“廊桥”的主要功能是( )A.供人暂居B.遮阳避雨C.风景与通行D.宗教和民俗活动3.我国古代的“廊桥”现存较少,主要是因为( )A.人为破坏B.风沙掩埋C.地震损毁D.洪水、泥石流冲毁答案 1.C 2.C 3.D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廊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应分布在人口密集、多雨的地区,明清时期,多建有“廊桥”的是闽粤大地,C对。
齐鲁大地、东北平原降水少,A、D 错。
横断山区人口稀少,B错。
第2题,图中“廊桥”横跨河流之上,主要功能是欣赏风景与行人通行,C对。
可以供人暂居、遮阳避雨,但这两项不是其主要功能,A、B错。
与宗教和民俗活动无关,D错。
第3题,我国古代的“廊桥”横跨河流之上,沟通两岸交通,现存较少,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多雨,洪水、泥石流多发,“廊桥”易被冲毁,D对。
人为破坏交通线路的可能性很小,A错。
南方为湿润区,风沙天气少,B错。
位于板块内部,地震损毁可能性小,C错。
开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势低洼,历来是重要商埠和货物集散地。
民国初期,政局动荡,众多华侨返乡广建碉楼(如图)。
开平碉楼为中西合璧的多层塔楼式民居,墙体厚实坚固,窗户比普通民居开口小并装置铁栅,外设铁门,盛时逾3000座,现存1833座,分布在18个镇。
1983年开平市组织调查,推动了碉楼的开发和保护;2007年,开平碉楼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兴起了一阵碉楼旅游的热潮。
目前,仅开放十余座碉楼供游客参观,门票是其主要旅游收入,维护碉楼的经费存在一定缺口。
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专练06 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含解析)
热点06 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热点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
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各地地域特色和中华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的传统民居、山水画、茶文化、古诗词、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近几年的高考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试题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典例探究〗(2018·全国卷II)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
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1)效益: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
(2)旅游项目: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解析】本题组以“佛手山药”为载体,考查“佛手山药”带来的效益和旅游项目的设计,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两个角度作答。
社会包括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等;经济包括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效益等。
(2)依托“佛手山药”可以开展的旅游项目可以从观光、体验、购物等角度着手,该问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以“佛手山药”为中心设计项目即可,如设立“佛手山药”展览室、采挖“佛手山药”、建立“佛手山药”农副产品购买区等。
解析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I) 地理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命题意图】本题侧重对“人地协调观”学科素养的考查,通过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理新模式——治沟造地,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考查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新模式关注点的不同,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利用整理和规划。
【解析】选C。
传统的打坝淤地,既能拦截泥沙,减少水土流失,也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故A、B、D项是两者都具有的功能;而治沟造地不仅拦截泥沙、增加耕地,而且注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的发展,因此治沟造地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C项正确。
【知识拓展】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命题意图】本题侧重对“人地协调观”学科素养的考查,通过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理新模式——治沟造地,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考查治沟造地对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选B。
设问问的是“生产条件”, 优化农业结构和健全公共服务,都不属于生产条件的改善,A、C 可排除;原有黄土高原农田是沿着沟坡分布,条块分割,高低不平。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闯关练习--热点6 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
热点6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全国卷Ⅱ,1~2]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如图所示区域有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2020·广东惠州市一模]岭南地区的香云纱有“丝织品中的黄金”之称,其胚料采用蚕丝,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三蒸九煮十八晒”,其中染色是一道关键工艺,染色采用生长于西江流域的薯莨(灌木)和西江河泥,薯莨中所含的单宁与河泥中富含的铁离子发生反应,在绸缎表面形成一层黑色油亮的纯天然涂层。
下图示意历史时期香云纱生产分布区域,目前广东顺德为仅存的传统香云纱主产区。
据此完成3~5题。
3.香云纱被称为“丝织品中的黄金”,主要是由于()①生产工艺复杂②劳动力投入大③原料品质要求高④生产周期短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历史时期,香云纱产地集聚珠三角的主要因素是()A.地租B.原料C.资金D.市场5.除顺德外,目前其他传统香云纱主产区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从业人员大量流失B.生产区的无序竞争C.产品品牌效应降低D.纺织技术快速发展[2020·河北省衡水中学三调文综]“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
”亳州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让其享有“中华药都”的美誉。
近年来,从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从成药制造到物流贸易,从保健医疗到科教研发,安徽省亳州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
人教版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六)(含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六)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其水平方向飘动主要受高空西风的影响,垂直方向飘动主要受上升气流的影响。
登山运动员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
结合珠峰旗云成因示意图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关于峰顶附近空气对流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 其热源为阳坡的冰雪面B. 其水汽来源为峰顶附近的碎石面C. 其对流运动的上升气流类似谷风D. 上升气流带来强大的高空西风2. 从珠峰旗云的状态不仅可以知道当天的天气,还可以预测未来1-2天内珠峰地区的天气状况。
当旗云形状紊乱,且有丝状云(如上右图)出现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对流旺盛,易形成大雪天气,不宜登山B. 西风风力较大,不宜登山C. 对流弱,天气晴朗,适宜登山D. 西风风力较小,适宜登山3. 登山运动员在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附近发现很多碎石,攀登至冰雪面时发现有冰川裂缝,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冰雪面冰川裂缝的作用力分别是A. 冰川侵蚀、地壳运动B. 风力堆积、冰川侵蚀C. 冰川堆积、冰川侵蚀D. 冰川堆积、流水侵蚀【答案】1. C 2. B 3. C【解析】试题分析:1. 读图可知,图中7500米处以上气流上升,而此处为碎石面,太阳出来以后,碎石面很快被烤热,所以热源来自于碎石面,另外,阳坡的冰雪面反射强烈,温度低,A错。
2020年高考地理微专题13 传统文化与地理实践力
微专题13 传统文化与地理实践力灯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工艺品。
古代灯笼是用天然竹子、油纸或绫绢、粘胶经过工匠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兴村是一个有着数百余年灯笼制作历史的“灯笼村”。
过去,村里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做灯笼,编制的灯笼在当地销售紧俏。
如今,大部分村民放弃了这一传统手工艺,全村仅剩七八家灯笼作坊,灯笼制作技术正面临失传和逐渐衰落的境地。
下图为古代灯笼作坊图。
据此回答1~3题。
1.杭州市西兴村历史上制作灯笼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优越的海陆位置 B.温暖的气候条件 C.丰富的竹材资源 D.广阔的消费市场2.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制作的灯笼,其主要作用是A.指示风向 B.照明引路 C.驱兽捕虫 D.农田分界3.浙江杭州西兴灯笼逐步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京杭大运河淤积 B.电灯泡的发明 C.消费市场的萎缩 D.劳动力的老龄化贵州石桥皮纸是采用传统全手工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特有植物为原料,生产的皮纸具有纸质洁白、柔韧性强、纤维长、耐拉力、纸面平整、光泽度好、吸水性强、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石桥皮纸生产工艺复杂,技艺传承主要靠口头传授,耗时长,要求严。
近年来,石桥皮纸深受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下图为贵州石桥皮纸作坊场景图。
据此完成4~6题。
4.石桥皮纸深受书画爱好者喜欢主要是因为A.价格低廉 B.品质优越 C.知名度高 D.文化底蕴深厚5.石桥皮纸保护传承面临的首要问题主要是A.核心技术面临失传 B.产品销售市场狭小C.生产加工技艺落后 D.品牌宣传力度不够6.目前石桥造纸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是A.扩大材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B.借助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C.加强技艺创新,完善产品体系 D.拓宽营销渠道,打开国际市场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下图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下图a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b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下表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地理热点专练06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
〖热点解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
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各地地域特色和中华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的传统民居、山水画、茶文化、古诗词、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近几年的高考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试题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典例探究〗
(2018·全国卷II)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
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1)效益: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
(2)旅游项目: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解析】本题组以“佛手山药”为载体,考查“佛手山药”带来的效益和旅游项目的设计,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两个角度作答。
社会包括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等;经济包括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效益等。
(2)依托“佛手山药”可以开展的旅游项目可以从观光、体验、购物等角度着手,该问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以“佛手山药”为中心设计项目即可,如设立“佛手山药”展览室、采挖“佛手山药”、建立“佛手山药”农副产品购买区等。
【点睛】旅游业发展的地理意义:旅游业发展的地理意义主要从社会、生态和经济三个分析。
社会方面如提高人口素质、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
生态方面,如带动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方面,如带动产业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经济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等。
(2019年北京卷)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
图1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
读图,回答第1—2题。
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A.建桥成本低B.水运条件缺乏C.交通需求量大D.人口迁移频繁
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A.50千米B.200千米C.500千米D.2 000千米
【答案】1.C 2.B
【解析】本题组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宫灯为背景资料,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和比例尺的计算。
第1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图示区域进行定位,结合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
第2题要求考生掌握中国的国土范围四至点,然后利用比例尺的公式进行计算。
1.从图中看,该地位于珠海,水域广阔,跨度大,建桥成本较高,A不对;该地水域广阔,河流径流量大,与海洋相连,水运条件较好,B不对;该地区经济发达,两岸经济交流频繁,交通需求量大,建桥可以缩短交通时间,C对;人口迁移一般指较大尺度的、较长时间的人口流动,说两岸的人口迁移频繁不合适,D不对。
故选C。
2.中国国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5°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该地图图上距离约30厘米,则比例尺为30厘米/5500千米=1/183千米≈1/200千米。
故答案为B。
【点睛】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经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社
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自然因素往往是限制性因素,技术因素是保证因素,可以降低自然因素的限制。
〖备考秘籍〗
中华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弘扬传统文化经典,融入现实生活世界,浸润地理教育理念,是高考地理试题重要的选题背景和立意基础。
试题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多选择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材料,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思考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揭秘地理现象的同时。
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带领学生领略悠久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和自尊,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自豪感。
〖热点追踪〗
1.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指采用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和技艺,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如在试题中出现的苏州陆慕镇御窑村的御窑金砖,油纸伞、出产于武夷山脉的铅(yán )山连四纸、“蜡染之乡”贵州安顺的蜡染技艺、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浙江富阳造纸等,这些传统技艺承载着地方特色和人们的智慧,成为高考试题的选材热点。
[透析考向]
试题以某地区某种优秀的传统技艺或者承载着传功工艺的手工品为背景材料,给考生介绍其工艺过程、特殊魅力,考查学生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考查学生对传统工艺与现在机器大生产工艺的比较分析,理解其受到人们追捧和保护的意义所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力,要求学生能对相关的工艺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学法指导]
传统工艺与相关的现代工艺比较,一般存在着工序复杂,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传承人少等特点。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要理解传统工艺的传承的意义不是其实用性,而是其文化内涵;另外特别注意要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生产的工艺当时发展的地理条件进行分析。
2.传统民居与传统建筑
传统民居作为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是人类创造的人文景观,蕴含着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其形成和发展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