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实词点对点迁移练(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第3节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考向一 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类别释义示例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用。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通假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为了方便起见,对于通假字和古今字,在课本中都用“同”或“通”表示。
通假字辨识“3方法”正确辨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是靠对常用通假字的牢固掌握,二是靠对句子整体意思的把握。
一般来说,若某个文言实词按照它字面的意思解释不通时,它就很有可能是通假字。
考生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辨识通假字。
1.字音分析法 有一部分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似,这是辨识通假字的途径之一。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通“无”,这是双声通假;“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中的“从”,通“纵”,这是叠韵通假;“列缺霹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列”,通“裂”,这是同音通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中的“生”,通“性”,这是变音通假。
2.字形分析法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旁,考生可以用增加、更换、取消形旁的方法去辨识通假字,找出本字,从而正确理解该通假字的意思。
初中文言文实词点对点课内外迁移训练
博、2017四川绵阳、2014山东青岛、2014四川绵阳、2014四川攀枝花、2014浙
江台州
义项:①诚心;②副词。真正,确实,实在,的确;③连词。假如,如果。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富贵不能淫》) (1)真正,确实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2)诚心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
【注释】①楚子:指楚成王。②晋侯: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6)体会,经历
(7)范子(指范雎)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 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矣。是何故也?为其凋荣也 。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 虽尧、舜、禹、汤复生,弗能改已!”(节选自《战国策·ī):文言助词,惟。
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5)尝味道,品尝
(6)楚子①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②在外十九
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
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5. 固 全国视野 2019河北、2019浙江温州、2019四川凉山州、2018江苏
无锡、2018湖北三市一企、2017山东泰安、2017山东威海、2015浙江嘉兴、舟
山、2014四川攀枝花、
义项:①副词。本来,本来就;②坚固,稳固;③地势险要,牢固;④固执,
顽固;⑤坚守,坚决;⑥副词。必然,固然,一定。
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
九年级语文线上教学 实词点对点迁移
通
初极狭,才通人 中通外直 通计一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政通人和 然则北通巫峡 指通豫南
面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面山而居 居右者椎髻仰面
过
及鲁肃过寻阳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以其境过清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岂他人之过哉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人恒过,然后能改
在此编写课堂小结,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程的重点,或列出本节的知识框架。
目⑦,曰:“未暇读也。”永数⑧充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
,骄蹇自用而得名声,以当大任,鲜不颠沛者⑨,公等足与治乎?”
充大惭。
靖康冬⑩,敌犯京师,中外阻绝,或以两宫北狩⑪告永者,永号绝⑫
仆地,家人舁⑬归,不食者数日,闻元帅⑭檄,始勉强一餐,其忠谊
盖天性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传记卷·郭永传》
①永:指郭永,南宋初年的官员。②揜(yǎn):通“掩”。③颜鲁公:即唐代颜真卿。因曾 被封为鲁郡公,故世称“颜鲁公”。④秋毫:鸟兽在秋季所换的毛,细而尖锐,称之“秋毫 ”。故“秋毫”常用作“细小”。⑤咨嗟:赞叹。⑥画数策:谋划几条策略。⑦目:品评。 ⑧数:数落,责备。⑨不颠沛者:不导致困顿或动乱。
鲜
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无鲜肥滋味之享
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恢弘志士之气 志虑忠纯 非淡泊无以明志 必先苦其心志
绝 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往来而不绝者 湖中人鸟声俱绝
食 一箪食,一豆羹 虽有佳肴,弗食 设酒杀鸡作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主人日再食
盖 盖石性坚硬 盖竹柏影也 盖于之勤且艰若此 盖追先帝之殊遇 盖大苏泛赤壁云
永①博古通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因事为文,皆可录,
中考语文复习 (一)实词点对点迁移练(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中考语文复习 (一)实词点对点迁移练通假字(《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一课中通假字极为典型,共出现了5处,故在此处梳理通假字练习。
(1)故患有所不辟也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乡为身死而不受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篇目通假字】第1组(1)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5)但手熟尔(《卖油翁》)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7)略无阙处(《三峡》)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8)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第2组(1)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7)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8)为天下唱(《陈涉世家》)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第3组(1)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无陇断焉(《愚公移山》)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军士吏被甲(《周亚夫军细柳》)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5)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诎右臂支船(《核舟记》)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7)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8)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第4组(1)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学学半(《虽有嘉肴》)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才美不外见(《马说》)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7)百废具兴(《岳阳楼记》)(8)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第5组(1)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5)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与之论辨(《送东阳马生序》)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7)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今异义(《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一课中古今异义极为典型,共出现了5处,故在此处梳理古今异义练习。
中考文言文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汇总
备战2010中考语文之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
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
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通假字汇总: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4、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5、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6、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7、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8、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1、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2、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3、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4、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16、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17、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挡。
18、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1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一、实词。
1. 通假字。
- “故患有所不辟也”中“辟”通“避”,躲避。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通“德”,感恩、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 “邹忌修八尺有余”中“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 “必能裨补阙漏”中“阙”通“缺”,缺点。
2. 古今异义。
- 【等死】古义:同样是死。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今义:等待死亡。
- 【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今义:常常。
- 【虽然】古义:即使这样。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 【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
“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今义:感谢。
-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今义:品质恶劣。
-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深切地憎恨。
3. 一词多义。
- 【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用来】“以光先帝遗德”。
- 【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做、干】“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为了】“乡为身死而不受”。
-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 词类活用。
- 【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 【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 【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 【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充。
-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疏远。
-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二、虚词。
1. 之。
- 【助词,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同样为补充例句)。
- 【代词,代指人、事、物等】“愿陛下亲之信之”。
最新中考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译和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归纳+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译和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归纳一.中考文言实词虚词(按音序排列)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被1、影响(被于来世,泽被后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长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称1、相当、配合(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惩 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出1、发、起(方其远出海门)2、在国外(出则无敌国外患)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君谓计将安出)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3、告辞,辞别(旦辞爷娘去)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当1、承当,承受。
最新中考复习:七、八年级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归纳
中考复习:七、八年级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归纳八年级下文言文1、通假字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与之论辨(“辨”通“辩”)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板印书籍(“板”通“版”,雕版)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以”,以后)文理有疏密(“文”通“纹”,纹理)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止”通“止”,只,仅)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有)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才美不外现(见通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疑问)2、古今异义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这,此;今义判断动词)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古义为奔向;今义趋向)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为借;今义与“真”相对)不敢出一言以复(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一次)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古义为只;今义为转折连词)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闻:古义指听;今义是用鼻子嗅)虽人有百手(虽:古义为即使,假设连词;今义为虽然,转折连词)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古义指腿;今义指臀部。
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冒:古义指蒙、盖;今义指冒出)药稍熔(药:古义指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物;今义指病的药品)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衣服的一种)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为尚、还;今义为曾经)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高可二黍许(许:古义为左右;今义为答应或表猜测)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文中指演奏的声音,今义指丝绸和竹子)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指身体;今义指形状、样子)一食或尽粟一石(或:古义为有时,有的人;今义为或者)3、词类活用手自笔录(手、笔:名词作状语,动手、用笔)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袍、衣:名词作动词,穿着蕴袍敝衣)是可谓善学者矣(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腰白玉之环(腰:名词活用为动词,挂在腰间。
中考语文复习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1~8组)
返回目录
【参考译文】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
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总是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
第
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
1
”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吗?”等到二十岁
组
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嘉祐二年,苏轼到
2
务。因为他讲解《大禹谟》让穆宗满意,穆宗就任命他充任自己的日讲官
组
。贞吉那时已年过六十,但说起话来理直气壮,行走坐立仪表堂堂,穆宗
对他很注重。不久贞吉升任南京礼部尚书。已经动了身,穆宗想念他,又
留下他当经筵直讲。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返回目录
后来碰巧遇到敌寇打入大同,总兵官赵岢出了事,总督陈其学反而当成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1)岁余举进士
举: 指科举考试
第
(2)皆不中
皆: 全,都
4
(3)悉焚常所为文
组
悉: 全,都
(4)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效: 效仿
返回目录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返回目录
【参考译文】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
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九十七》)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返回目录
(1)辄能语其要
辄 副词,总是
第
:
副词,反而
1
(2)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顾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
组
:
)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3)比冠
中考语文复习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17~25组)
足够,充足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返回目录
点对点迁移练
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
第
“其阳子平!”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免其身,其知不足称也
18
。”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而不顾其君,其仁不足
组
称也。其随武子乎!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进,不阿而
去联合齐、楚,到北边去和匈奴讲和,然后就可以对付秦国了。”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第20组 志、是、恶、鄙
1.志 全国视野 2019浙江金华、2017四川凉山州
(1)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第
(2)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0
(3)志怪者也(《北冥有鱼》)
组
(4)余之志也(《送东阳马生序》)
第
(1)死亦我所恶(《鱼我所欲也》)
20
(2)货恶其弃于地也(《大道之行也》)
组
(3)成语:无恶不作
讨厌,憎恨 讨厌,憎恨 坏事
(4)成语:惩奸除恶
坏人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返回目录
4.鄙 全国视野 2019贵州贵阳、2018湖北天门、2015湖北武汉
(1)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第
返回目录
2.兵 全国视野 2018辽宁大连、2017天津、2016山东烟台
(1)一老河兵闻之(《河中石兽》)
第
(2)锐兵刃(《周亚夫军细柳》)
19
(3)兵甲已足(《出师表》)
组
(4)成语:纸上谈兵
士兵 兵器 兵器 兵法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九上语文复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九上语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汇总一、通假字。
1、適戍渔阳九百人適:“谪”,被贬外调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3、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4、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5、秦王不说(“说”通“悦”,愉快)6、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7、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8、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9、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10、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11、自董卓以来(已,通“以”)二、古今异义。
1、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经常。
2、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七;今义十六或十七。
3、豪杰:古义有声望或者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4、会计:古义集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5、今亡亦死:古义逃亡;今义死亡。
6、又间令吴广:古义暗地;今义中间。
7、“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8、“非若是也”(是:古:这样;今:判断动词)9、“休祲降于天”(休:古:吉祥;今:休息)10、“虽千里不敢易也”(易:古:交换;今:容易)11、“长跪而谢之曰”(谢:古:道歉;今:感谢)12、将军宜枉驾顾之古:拜访今:照顾13、凡三往古:总共今:平凡14、孤不度德量力古:我,古代王侯的自称今:孤立1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古:大概今:危险16、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一天天今:太阳17、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可以把今:可能,能够,许可18、利尽南海古:南方近海的地方今:指中国南海1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古:用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20、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21、臣本布衣。
古义:指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22、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今义:言行恶劣23、)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激愤今义:感谢24、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25、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6、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比喻奔走效劳今义:驱赶、奔跑三、词类活用。
中考语文复习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9~16组)
第
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
12
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
组
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
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返回目录
【参考译文】(当时)王安石以宰相身份与陈升之管三司条例司,叫苏辙入三
司条例司作为属员。王安石拿《青苗书》出来让苏辙仔细说说意见,苏辙详
尽地说了它的弊端。恰逢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上奏请求发给几千份度僧牒作
为本钱,在陕西转运司私自实行青苗法,春天发放秋天收还,和王安石意见
第
相合,于是青苗法实行。王安石派八位官员到四方各地,寻求尚未收取的财
离开
(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离开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返回目录
3.下 全国视野 2015广东省卷、2014山东威海
(1)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
(2)将以下骑送迎(《周亚夫军细柳》)
下达 属下
11
(3)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下等的
组
第
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
11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③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
组
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①原:原国。②金:钟。③公:晋文公。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点对点迁移练
(1)与大夫期十日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导(一)实词点对点迁移训练(1-7天)
_停__止__________________ _同__“__释__”__,__解__除__、__消__除__ _舍__弃__________________ _房__舍__________________ _舍__弃__________________ _客__舍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回顾 (1)有朋自远方来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3)今齐地方千里 (4)春蚕到死丝方尽
_地__方_________ _正__、__刚__刚_____ _方__圆__,__周__围___ _才___________
【成语互记】
方兴未艾
_正__在_________
(一)实词点对点迁移训练
返回目录
柳
(一)实词点对点迁移训练
返回目录
年份 实词句子及意思 课内迁移 全国2014~2020年课外文言文实词链接
古人之书,安可
尽读
进尽忠言 全,都:(2017上海)乃尽湿之
2019 【完全(全部)】
然后思通其义蕴 鸣之而不 解,懂得:(2018长沙)通经史大义
【通晓(懂得)】 能通其意
(一)实词点对点迁移训练
(一)实词点对点迁移训练
返回目录
【参考译文】同治年间,阳湖有个叫庄曾炎的人,侍奉父母(尽心尽力),因为 孝闻名。(他的)父亲庄逢吉,花钱买了某县县丞(的官位),触犯法律被贬到奉天。 曾炎刚刚二十岁,心痛父亲要行走到那么远的地方,奔走到郡守那哭诉,想要代 替父亲行走(到那么远)。郡守有为难的脸色,曾炎就在院子里哭喊着说:“谁没 有父亲啊!为什么唯独要让我这么难过?”身边侍候的人替他求情,太守也鉴于 他的诚心,就让他得到了向上请求的机会。曾炎于是当天就上路,到了京师,拜 伏在宫殿下给皇帝上书说:“我父亲县丞庄逢吉,不幸被牵连收到处分定罪的拟 议,(被)贬谪戍守辽阳,他体力已经衰竭,不能执行这件事。祖母范氏,年纪已 超过九十,早晚都想念父亲,恐怕会染上因风寒而引起的疾病,(我担心)没有办 法尽到奉养父母的情意,成为终身的遗憾,这些灾难或许就会降到父亲的身上。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最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一.通假字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征发,调发)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通“欤”,吗)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9.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仅仅,才)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苍鹰,猛禽)11.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1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13.自董卓已来(“已”通“以”)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二、一词多义1、与①尝与人佣耕,每与臣论此事(同,和)②与皆来会计事(一起)③轻寡人与(同“欤”,相当于“吗”)④与臣而将四矣(yù,加)----加2、之①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去,往,到……去)②怅恨久之(凑足音节,无实义)③鸿鹄之志,天子之怒,智能之士,平明之理(结构助词,的)④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⑤然足下卜之鬼乎?(代词,指这件事)⑥固以怪之矣(指鱼腹藏书)⑦时人莫之许也(“之”作宾语前置,代词,代上文的自比)⑧孤之有孔明(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3、而①佣者笑而应曰,长跪而谢之曰,可计日而待也(连词,表修饰关系)②夺而杀尉,为坛而盟,挟天子而令诸侯,(连词,表顺承关系)③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而君逆寡人者,挺剑而起,而其主不能守,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中道崩殂,(转折连词,但是)④则名微而众寡(连词,表并列)4、应①佣者笑而应曰(回答)②宜多应者,杀之以应陈涉(响应)5、若①若为佣耕(你)②非若是也(如,像)③若士必怒,若跨有荆、益,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若无兴德之言,(假如,如果)6、为①若为佣耕,俱为一体(是)②为屯长,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当)③为坛而盟(修筑)④功宜为王(称作)⑤以君为长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当做)⑥好为《梁父吟》(唱)⑦谓为信然(是)⑧以弱为强者(变为)⑨贤能为之用,士卒多为用者(被)⑩为忠善(做)7、会①会天大雨(适逢,正赶上)②与皆来会计事(集会)③东连吴会(kuài,指会稽郡)8、道①道不通(道路)②中道崩殂(中道---中途)③以咨诹善道(道理)9、乃①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行卜,乃丹书帛曰,(于是,就)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③凡三往,乃见;羽、飞乃止(这才)10、等①等死,死国可乎(同样)②公等遇雨,关羽、张飞等不悦,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物的名词后,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11、以①扶苏以数谏故(因为)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咨臣以当世之事(介词,把,用,拿)③吴广以因为④固以⑤以激怒其众,以咨诹善道(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⑥祭以尉首,以大易小,以头抢地尔(用)⑦将兵徇蕲以东(用在“东”前,表示方位的界线);受命以来(表示时间的界线)⑧杀之以应陈涉,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以光先帝遗德,悉以咨之,以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来)是以(因为)先帝简拔以(来)遗陛下⑨而安陵以(凭借)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因为)有先生也⑩以弱为强者(从-----?)⑾此可以为援,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⑿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所以---用它来,拿它来)⒀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可讲作“而”)⒁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连接因果两个分句,可译为“以致”)12、将①(率领,带领,带兵)②项燕为楚将,(大将,将军)③与臣而将四矣(将要)④出郭相扶将(扶,持)13、数①扶苏以数谏故(屡次)②数有功(多次)③广故数言欲亡(几次);卒数万人,数日(几)④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不可胜数-----胜:尽。
文言实词复习(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
在字典中的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
是识记。
考点分布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词。 4.偏义复词。 5.词类活用。
附:2006~2013 年广东高考“文言实词”考查情况一览表
年份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爪牙”现: 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
“卑鄙”:
古代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
现在表示品德低,贬义词。
古义为议论是非、评论得失 ,今义为贬义
“谤”(能谤讥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古义为建筑结构紧凑工致,褒义词。 “勾心斗角” 现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斥,贬义词。
古为偏执,不驯服。
“乖” 现为顺从、伶俐。
,当然是入园,“圃”无义。) (2)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判断偏义复词的意义有以下几种
1.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义来判断。 亦以明死生之大(《五人墓碑记》)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2.根据词语的语法关系来判断
• 如:昼夜勤作息 (状语“勤”只能修饰“作”)
• 1.吾从而师之。 (《师说》) (名词,老师——以……为老师) • 2.耻学于师。 (《师说》) (名词,羞耻——以……为羞耻)
• 3.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说》)
( 名词,老师——以……为老师) •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名词,羞耻——以……为羞耻)
•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5.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露出。
6.乃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
实词练习(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古今异义)
文言文实词练习请把选择题答案写在下面表格中。
【通假字】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伯其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通“挡”,抵挡。
C、泰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D、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宇的一项是()A、召有司案图B、距关,毋内诸侯,泰地可尽王也C、或师焉,或不焉D、之二虫又何知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B,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对下列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B、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不这样D、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
【一词多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缓慢。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好像。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因:沿袭。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D、谪戍之众,非亢.于九国之师也亢:抵抗。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谢”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推辞,谢绝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感谢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④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道歉,认错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⑥及花之既谢凋谢⑦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谢绝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②④⑥⑦D、③⑤⑥⑦4、解释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
(1)有碑仆道(2)何可胜道也哉(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7)《书》以道事,《诗》以达意【古今异义】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D、臣欲奉诏奔驰..2、对下列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贫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词点对点迁移练通假字(《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一课中通假字极为典型,共出现了5处,故在此处梳理通假字练习。
(1)故患有所不辟也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乡为身死而不受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篇目通假字】第1组(1)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5)但手熟尔(《卖油翁》)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7)略无阙处(《三峡》)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8)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第2组(1)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5)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7)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8)为天下唱(《陈涉世家》)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第3组(1)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无陇断焉(《愚公移山》)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军士吏被甲(《周亚夫军细柳》)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5)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诎右臂支船(《核舟记》)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7)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8)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第4组(1)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学学半(《虽有嘉肴》)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才美不外见(《马说》)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7)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8)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第5组(1)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3)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5)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与之论辨(《送东阳马生序》)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7)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同“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今异义(《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一课中古今异义极为典型,共出现了5处,故在此处梳理古今异义练习。
(1)芳草鲜美..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食物味道好(2)阡陌交通..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①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②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4)无论..魏晋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其他篇目古今异义】第1组(1)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子女(2)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往、到(3)饭疏食,饮水.(《〈论语〉十二章》)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泛指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4)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指本国的人(5)亦不能有所中伤..(《杞人忧天》)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6)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过去的事情(7)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古义:____________今义:物理学(8)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古义:____________今义:经常第2组(1)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古义:____________今义:空隙(2)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古义:____________今义:粗俗,低下(3)牺牲..玉帛(《曹刿论战》)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4)小大之狱.(《曹刿论战》)古义:____________今义:监狱(5)故曰: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教书或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6)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儿子(7)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返回,归还(8)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十六或十七第3组(1)货.恶其弃于地也(《大道之行也》)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货物或商品(2)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指偷东西的人(3)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指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4)不宜异同..(《出师表》)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极端地憎恨或悔恨(6)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言行恶劣,不道德(7)由是感激..(《出师表》)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感动并产生谢意(8)号令召三老、豪杰..事(《陈涉世家》)..与皆来会计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词类活用(《〈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一课中词类活用极为典型,共出现了5处,故在此处梳理词类活用练习。
(1)名词作动词饭.疏食,饮水原意为:煮熟的谷类食品,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名词作状语学而时.习之原意为:时间,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词作名词传.不习乎原意为:传授,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容词作名词温故.而知新.原意为:旧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意为:新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篇目词类活用】第1组名词作状语(1)其一犬.坐于前(《狼》)原意为:狗,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原意为:通道,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原意为: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原意为: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5)复前.行(《桃花源记》)原意为:前面,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原意为:西方,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7)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原意为:时间上在前面,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8)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原意为:朱砂,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组名词作状语(1)斗.折蛇.行(《小石潭记》)原意为:北斗星,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意为: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原意为:时间上在后面,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原意为:山峰,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原意为:翅膀,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原意为:前面,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手自笔.录(《送东阳马生序》)原意为: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意为:脸,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8)狐.鸣呼曰(《陈涉世家》)愿意为:狐狸,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组名词作动词(1)一狼洞.其中(《狼》)原意为:洞穴,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苔痕上.阶绿(《陋室铭》)原意为:与“下”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蔓.不枝.(《爱莲说》)原意为:枝蔓,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意为:枝节,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棹.数小舟(《河中石兽》)原意为: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为顺流下.矣(《河中石兽》)原意为:位置在低处的(跟“上”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6)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原意为:渔网,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7)陈胜王.(《陈涉世家》)原意为:君主;最高统治者,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组名词作动词(1)每至晴初霜.旦(《三峡》)原意为:霜,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2)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原意为:脚步,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3)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原意为:东边或西边,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4)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原意为: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5)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意为:错误,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介胄..之士不拜(《周亚夫军细柳》)原意为:铠甲和头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组名词作动词(1)处处志.之(《桃花源记》)原意为:记号,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原意为:父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原意为:孩子,兼指儿子和女儿,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忧谗.畏讥(《岳阳楼记》)原意为:谗言,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原意为:名字,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原意为:名号,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组名词作动词(1)客.此(《湖心亭看雪》)原意为:客人,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原意为:白色丧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原意为:人身体的部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弗福.也(《曹刿论战》)原意为:福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原意为:一种打击乐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意为:衣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组动词的使动用法(1)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原意为:灭亡,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词作名词(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原意为:(水位)急剧上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三峡》)原意为:奔跑,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原意为:约定,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原意为:辛苦,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原意为:奇怪,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8组动词的使动用法(1)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原意为:知道、听说,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迷惑,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改变,动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原意为:屈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意为:震撼,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意为:听到,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7)忿.恚尉(《陈涉世家》)原意为:恼怒,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9组动词的被动用法(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意为:选拔、任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原意为:感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作名词(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原意为:奇丽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原意为:危险,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原意为:荒废,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0组形容词作名词(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原意为:贤明,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原意为:奸诈,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皆良实..(《出师表》)原意为:善良、诚实,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优劣..得所(《出师表》)原意为:好的坏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攘除奸凶..(《出师表》)原意为:奸邪凶恶,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原意为:坚固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意为:锐利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组形容词作动词(1)友人惭.(《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意为:惭愧,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原意为:高远,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原意为:惊异,诧异,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原意为:(面积,范围)宽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忠.之属也(《曹刿论战》)原意为:忠诚,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2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意为:痛苦,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意为:劳累,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意为:饥饿,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意为:缺乏,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意为:坚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凄.神寒.骨(《小石潭记》)原意为:凄凉,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意为:寒冷,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及解析通假字(1)辟避躲避(2)辩辨辨别(3)得德感恩、感激与欤语气词(4)乡向先前、从前【其他篇目通假字】第1组:(1)不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2)说悦愉快(3)有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舍释解除、消除(5)尔耳罢了(6)杓勺勺子(7)阙缺空隙、缺口(8)適谪这里可译为强迫第2组:(1)转啭鸟鸣,这里指蝉鸣(2)反返返回(3)女汝你(4)曾增增加(5)衡横梗塞、不顺(6)拂弼辅佐(7)反返往返(8)唱倡首发第3组:(1)惠慧聪明(2)陇垄高地(3)被披穿着(4)式轼车前横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