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集团并购调查报告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青岛海尔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在过去几年中通过跨国并购策略快速扩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在2016年收购了美国通用电器(GE)的家电部门。
这一并购交易的风险控制对于青岛海尔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将对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进行分析。
政策风险是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由于各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同,跨国并购涉及到的政策风险较大。
在海尔收购通用家电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两国的政策风险是关键因素。
中国政府对于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有一定的限制和监管,而美国政府也对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监管。
海尔需要准确把握两国政策的变化,并与政府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降低政策风险对并购的影响。
文化差异和管理风险也是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主要风险之一。
海尔作为中国企业,与通用家电这样的美国企业在文化背景、价值观、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合作团队的沟通障碍,员工的不适应和反感,以及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冲突。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海尔需要进行充分的文化融合和管理调整,确保合并后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协同运转。
经济条件和市场风险也是青岛海尔跨国并购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用家电作为美国家电市场的领导者,在竞争压力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美国家电市场发展相对饱和,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增长乏力。
海尔需要认真评估美国家电市场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确保并购的经济条件和市场前景符合预期。
财务风险也是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之一。
并购交易通常需要海尔进行大额的资金募集和债务融资,这种资金压力可能给海尔带来财务风险。
由于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海尔需要在交易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财务尽职调查,以了解通用家电的财务状况和风险,避免并购后发现隐患和风险。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需要全面考虑政策风险、文化差异和管理风险、经济条件和市场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多个方面。
青岛海尔并购gea案例研究
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第二章理论与研究概述 (3)2.1 企业并购的动因 (3)2.2 企业发展战略 (4)2.3 并购与战略的关系 (5)2.4 对青岛海尔并购案例的研究 (6)2.5 分析用到的理论与方法 (7)2.5.1 企业估值方法 (7)2.5.2 CAPM模型 (7)2.5.3 盈利预测之销售收入百分比法 (8)2.6 本章小结 (8)第三章青岛海尔并购GEA背景概述 (9)3.1 我国家电行业发展概况 (9)3.2 海尔并购与战略概况 (10)3.3 本章小结 (12)第四章青岛海尔并购GEA概述 (13)4.1 案例背景 (13)4.2 交易概况 (13)4.3 估值方法 (14)4.3.1 与估值有关的预期税务收益 (14)4.3.2 估值机构采用的估值方法 (14)4.4 主要观点 (16)4.5 本章小结 (17)第五章青岛海尔并购GEA案例分析 (18)5.1 战略匹配情况分析 (18)5.2 并购对价分析 (20)5.2.1 估值机构采用的估值方法分析 (20)III5.2.2 用绝对估值方法进行估值 (22)5.3 股价变动分析 (25)5.3.1 公告日之后超额收益率分析 (25)5.3.2 并购日之后股价收益率分析 (29)5.4 协同效应分析 (31)5.4.1 财务协同效应 (31)5.4.2 其他协同效应 (35)5.5 本章小结 (36)第六章结论与启示 (37)6.1 案例分析总结 (37)6.2 对企业并购的启示 (37)6.3 局限性 (38)参考文献 (39)附录1 (42)致谢 (5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4)IV图录图5- 1青岛海尔战略发展阶段海尔集团官网 (18)图5- 2青岛海尔收盘价与成交量变动图 (26)图5- 3累计超额收益率折线图 (28)图5- 4青岛海尔与行业指数收益率(六个月) (30)图5- 5青岛海尔与行业指数收益率(十个月) (30)V表录表3- 1我国家电行业发展大事记 (9)表3- 2海尔并购事件与战略对应表 (10)表3- 3收益率差额计算示例表 (11)表4- 1可比公司估值指标情况 (15)表4- 2可比交易估值指标情况 (16)表5- 1 EV/EBITDA指标分析 (21)表5- 2 P/B指标分析 (21)表5- 3 GEA近两年主要财务指标 (23)表5- 4美国2010至2014年GDP情况 (23)表5- 5美国国债收益率 (24)表5- 6 GE股价与标普500回归结果 (24)表5- 7股权资本成本情况分布表 (24)表5- 8青岛海尔与家用电器指数回归结果 (27)表5- 9超额收益率计算情况 (27)表5- 10四个时点CAR情况 (29)表5- 11财务费用预测表 (32)表5- 12各科目与营业收入比例情况 (32)表5- 13所得税预测比例 (32)表5- 14销售收入预测表 (33)表5- 15预测简化利润表 (34)表5- 16预测与实际差额 (34)表5- 17简化利润表 (34)表5- 18青岛海尔分地区收入分析 (36)VI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家电产业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海尔集团调研报告
海尔集团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成为了每一家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海尔集团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为进一步分析和评估该公司的经营状况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实地访谈、网络调查以及分析报告收集等。
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旨在获取准确、全面的调研数据。
2. 数据来源本次调研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尔集团的官方网站、财务报表、行业分析报告以及相关媒体报道。
同时,我们还与该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面谈,从中获取了许多有关公司发展战略、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信息。
三、海尔集团概况1. 公司背景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青岛。
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海尔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和良好声誉。
2. 公司业务海尔集团主要从事家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其产品线涵盖了家电、厨电、通讯设备等多个领域,包括冰箱、空调、洗衣机、手机等。
3. 全球化战略海尔集团一直积极推行全球化战略,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收购其他公司以及自主研发等方式进军国际市场。
目前,海尔产品已经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品质管理海尔集团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理,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通过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该公司成功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增强了竞争优势。
四、市场竞争分析1. 国内市场海尔集团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以及品牌建设等方式,海尔成功占据了家电市场的一席之地,并在空调和冰箱等产品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2. 国际市场海尔集团在国际市场上同样表现出色。
通过灵活的市场策略和产品升级,该公司在全球多个地区都取得了良好的销售表现。
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海尔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建设使其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海尔集团并购案例分析1.doc
海尔集团并购案例分析1海尔集团并购案例分析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各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
在公司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等手段,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1994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第107位,成为中国家电集团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技术最高、出口量最大的企业,1996年销售收人达62亿元,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
目前集团产品有电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等13个门类,500余个规格品种,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1996年出口创汇达5700万美元。
集团内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1个,员工13000人。
从1991年起海尔就在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15亿元之多,集团资产已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膨胀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1997年3月13日,海尔集团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建起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1997年9月海尔与拥有资产近17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西湖电子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电视。
1997年底海尔又相继兼并了安徽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控股贵州电冰箱厂和青岛第三制药厂。
至此,海尔13年来兼并国内企业16家,组成国内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一只“联合舰队”。
在这16家中,海尔认为对红星电器的兼并是最成功的一次,因为在这次兼并中海尔没有投入一分钱,只是用自己的品牌和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在短时间内就使红星扭亏为赢并且成为海尔洗衣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德海尔则是海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操作较为规范的一次并购,虽然其中当地政府的作用不小,但不像红星是由青岛市政府直接划归海尔的。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研究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加大对外并购的步伐。
在这个过程中,青岛海尔作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家电企业之一,通过一系列并购行为,成功进军国际市场,并且收购了美国通用电气(GE)的家电业务。
这一并购案例备受关注,对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以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绩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挑战与机遇,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背景青岛海尔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海尔全球化战略,逐步建立了覆盖全球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并通过一系列的海外并购来扩大自己的国际市场份额。
2005年,青岛海尔首次收购了日本高丽丽电器公司。
此后,其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相继展开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016年收购美国通用电气(GE)的家电业务。
通用电气(GE)是一家成立于1892年的科技巨头,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其家电部门主要生产制造家用电器和厨房电器。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科技发展迅猛,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一直处于困境中。
在这种情况下,青岛海尔以9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GE的家电业务,这不仅是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也是青岛海尔的国际并购史上最重要的一笔交易。
二、并购对青岛海尔绩效的影响1. 市场扩张与国际化通用电气(GE)的家电业务是青岛海尔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通过这次收购,青岛海尔获得了通用电气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对青岛海尔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此次并购中,青岛海尔还获得了通用电气在家电领域的技术储备和专利,从而加速了海尔在海外市场的产品研发和创新。
2. 产品升级与差异化竞争青岛海尔通过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不仅得到了其现有的产品线和品牌优势,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青岛海尔产品线的升级和差异化竞争。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案例分析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整体
9. 70%
10. 20%
9. 80%
10. 30% 10. 60%
冰箱
—
—
15. 70%
16. 80% 17. 30%
洗衣机
—
—
14. 30%
14. 40% 14. 60%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案例分析
党苏平
(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 我国政府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为响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出了 “走出去” 战略。自 2016 年以来,国家监管部门在 国内企业 “走出去” 的管理方面的经验在增加、也越来越成熟,这有助于我国对外投资结构的优化。同时,企业跨国并购趋于理 性。目前,家电行业内的企业之间的份额抢夺更加趋于白热化,一些家电企业开始 “走出去”,海尔集团也在 2016 年目标锁向了 美国的通用家电。本文分析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前后情况,为其以后更有效整合提出一定建议。
关键词: 跨国并购; 青岛海尔; 通用家电; 整合
一、案例回顾 ( 一) 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于 1984 年创立于山东青岛,它坚持是非、发展、利益 观等核心价值观,从一个小型集体工厂逐步奋斗发展壮大,它拥有 41% 青岛海尔的股权。上世纪末海尔集团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在海外 创牌,经历多次跨国 并 购 交 易 后, 其 海 外 资 源 得 到 快 速 扩 展 和 整 合,构建起世界品牌集群。2017 年,该集团连续九年保持其在大型 家用电器市场的领先地位,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份额高达 10. 6% , 成功挤入世界领先的白色家电生产商之一。 ( 二) 通用电气 通用电气公司简称 GE ( 其前身是爱迪生电灯公司) ,于 1892 年在美国正式创立。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通用电气公司秉承着持 续创新理念,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探索物体和物质,涉及业务领域有 医疗、航空、发电、可再生能源、运输、金融等。通用电气公司在 2017 年 《财富》 杂志评选的美国 500 强企业里排第 13 名。在世界 品牌实验室编制的 《2018 世界品牌 500 强》 排行榜中,通用电气公 司荣获第 14 名。 二、并购动因 ( 一) 快速拓展海外市场 北美这个全球第二大家电市场,其市场广阔成熟。处于北美市 场的通用电气公司也拥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美国扎根已经有近百 年,群众基础广泛,很受当地用户的信赖。另外该公司当时也在积 极转变发展战略,欲抛售家电等板块,而我国的家电等产品处于成 熟阶段,企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迫使很多企业走出去寻找新的市场 以求在同行中有一席之位。也就是集团要想完成其全球家电目标, 那么进军北美是个不错的选择。 ( 二) 提升品牌形象 虽然海尔集团是我国首家进行海外创牌的企业,但相对发达国 家企业进行的跨国并购要起步晚,品牌影响力要弱于一些在国际的 同业著名品牌。通用家电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已经成为 “企业名 片”,因此身处互联网 时 代 的 青 岛 海 尔 想 借 此 次 巨 额 并 购, 增 加 自 身竞争优势,获取企业的品牌效应,提高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 三) 获取技术、研发团队等战略性资源 在实施跨国企业并购之后,并购方会继承被并购方大量的技术 和资源,像是核心技术、市场资源、技术人员等等。青岛海尔在本 次并购中收购了通用电气公司家电部门的相关资产,还获得销售和 采购的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点,这意味着拥有世界一流的物流和分销 能力,以及美国市场强大的零售网络关系。还接管了通用电气公司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案例分析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主要参考文献[1]饶静,许怡婷,万良勇.僵尸企业处置的破产重整机制研究———基于超日太阳的案例.[J].财会通讯,2017(8):60-63.[2]杨必成,耿涛.浅议企业破产重整中的财税问题[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1):101-104.[3]李方生,赵世佳,张建杰,等.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应对举措[J].科学管理研究,2021,39(1):51-57.[4]丁燕.上市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制度的完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分析[J].政治与法律,2014(9):142-151.[5]董晏男,王昆.僵尸企业多元化破产重整模式的探索[J].特区经济,2021(4):148-150.[6]张亚楠.完善我国破产保护制度的若干思考[J].政治与法律,2015(2):9-20.[7]唐旭超.论上市公司重整中的股东权益[J].政治与法律,2014(6):98-107.[8]张钦昱.重整计划制定权归属的多元论[J].社会科学,2020(2):123-132.[9]韩成.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重整利得确认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2(12):39-40.[收稿日期]2021-11-10[作者简介]邹晓峰(1981—),男,苗族,贵州遵义人,贵州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案例分析伍立力,邹晓峰(贵州财经大学,贵阳550025)[摘要]近些年来,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国家“走出去”战略政策的实施为国内企业选择跨国并购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美的、海尔、创维、海信等家电零售连锁行业巨头纷纷加入并购浪潮。
本文主要以2016年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为例,分析了此次跨国并购发生的背景、过程、动因、并购绩效以及经验启示,为国内家电企业及其他传统制造行业进行跨国并购提供实践经验和参考建议。
[关键词]海尔集团;通用家电;公司并购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2.05.003[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2)05-0012-040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的制造业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或者开拓海外市场来实现国际化战略。
论海尔集团的并购
论海尔集团的并购海尔集团的并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通过并购来实现自身的快速扩张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策略手段。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并购,通过不断整合资源和拓展市场,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
本文将就海尔集团的并购策略和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探讨其在并购方面的成功经验。
首先,海尔集团通过并购策略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扩张。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尔集团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行动。
例如,1994年,海尔集团收购了位于美国的白金公司,进入了高端市场,并成功推出了“海尔品牌”。
此举不仅提高了海尔的品牌知名度,也为公司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
此后,海尔集团又相继收购了多个国内外企业,进一步扩大了自身规模,形成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布局的全球化经营模式。
其次,海尔集团通过并购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海尔集团在并购过程中,不仅通过收购其他企业获得了新的生产和销售渠道,还获取了其他企业的技术、人才、品牌和市场资源等。
通过合理整合和配置这些资源,海尔集团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例如,2005年,海尔集团收购了日本伊藤忠产业的家电业务,获得了伊藤忠品牌和销售网络,进一步巩固了海尔在日本市场的地位。
此外,海尔集团通过并购实现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并购可以带来不同企业之间的经验和技术交流,推动企业内部的创新思维和行为模式的转变。
海尔集团在并购过程中,注重吸收和借鉴被收购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创新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和创新机制。
例如,海尔集团在收购了新西兰菲舍尔家电公司后,将其先进的品牌和产品思维引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中国家电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然而,海尔集团的并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海尔集团的并购要求与被收购企业的文化和管理体系的融合。
由于不同企业之间在文化、管理理念和业务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要实现并购的无缝衔接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其次,海尔集团的并购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青岛海尔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而它的跨国并购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备受关注。
海尔集团于2006年展开了起步临时培训,然后逐步开展与日本东芝、美国通用电气等一系列跨国并购交易。
2016年海尔集团以约5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让全球产业集团海尔变得更加强大,海尔家电成为了掌握着更多资源的海尔集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并购交易中,海尔迅速获得了通用电气与美的的生产线共同,勾葡萄酒,空调等家电产品的生产等。
随着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这种跨国并购成为海尔扩大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之一。
由于跨国并购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对于海尔而言,如何有效控制这些风险以确保并购的顺利实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文化风险四个方面对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市场风险在海尔进行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市场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通用电气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跨国企业,其家电业务在全球拥有强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因此海尔在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时面临着市场份额稳固、品牌转型等风险。
为了有效控制市场风险,海尔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需求,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二、管理风险跨国并购需要统一管理体系,而海尔与通用电气在管理理念、组织结构、文化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着管理风险。
为了有效控制管理风险,海尔需要加强与通用电气的沟通与交流,统一管理理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流程,从而确保业务的顺利过渡和整合。
三、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跨国并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跨国并购过程中需要涉及大量资金,而跨国并购后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数据的整合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其中包括资产估值、合并后财务报表的准确性等问题。
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研究
财务与会计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研究•余胜田【摘要】本文首先对海尔并购通用家电这一事件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海尔施行跨国并购的动机,接着运用财务指标和事件研究法对并购绩效进行了分析。
结论显示海尔此次并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短期内并不为市场投资者所看好。
最后,文章结合案例本身,针对跨国并购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海尔集团企业绩效一、海尔集团并购通用电气案例介绍(一)并购双方及并购过程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青岛电冰箱总厂,曾经一度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但经过研发、并购、资本运营的改革后,海尔逐渐去除陈旧的经营模式,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知名家电企业。
1993年11月19日,海尔公司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实际控制人为海尔集团。
海尔公司在当今已成为国内排名前三的家电巨头,与格力、美的等行业领头羊并驾齐驱,在国际上都颇具影响力,其在洗衣设备、制冷家电领域的生产制造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同时,海尔的白色家电产品的先进化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2000年以后,海尔公司全球化战略进入新的阶段,开启了一系列的并购行动,先后收购了三洋机电、斐雪派克等多个国际品牌,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在收购这些国外品牌与自身形成优势互补后,海尔的全球化战略布局逐渐清晰稳固,并为企业价值带来飞速的提升。
2016年,海尔继伊莱克斯兼并通用家电失败后,宣布收购通用电气旗下全部家电业务,引发了整个行业的轰动,在收购完成后,海尔已稳住国内家电企业前三的宝座,朝着国际化战略目标稳步迈进。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Company,简称GE)是全球最大的跨国服务与技术公司之一。
本次被并购的通用家电属于通用电气旗下的家电业务板块,亦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产业覆盖冰箱、洗衣机、厨电、空调、烘干机、热水器等全套家电产品。
通用家电在美国市场的知名度十分之高,拥有大量忠实的客户群体,占据着美国家电行业第二的市场份额,其核心业务厨房家电更是长期保持着第一位的市场占有率,其业务构成中,其超过85%的收入来自于厨电、洗衣、制冷三类产品。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研究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研究青岛海尔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以及全球领先的家电品牌。
在2016年,青岛海尔成功并购了美国通用电气家电部门,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
这篇文章将对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进行研究。
我们将分析并购的动机和目标。
我们将评估并购对于青岛海尔的战略和竞争力的影响。
我们将探讨并购的结果和效果。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全球竞争力。
通用家电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具有强大的品牌与渠道优势。
通过并购通用家电,青岛海尔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国际业务,并利用通用家电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提高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对于公司的战略和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并购,青岛海尔可以迅速增加其产品线和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在家电领域的综合实力。
通用家电还带来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供应链优势,可以帮助青岛海尔加快产品创新和市场上的推广速度。
并购还促使青岛海尔实现全球化战略。
通用家电拥有广泛的国际业务和全球市场渠道,可以帮助青岛海尔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市场份额,并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尽管并购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并购合并过程中可能面临文化融合、管理整合等问题,需要克服困难。
全球市场竞争激烈,青岛海尔仍然需要不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保持其市场地位。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研究表明,并购对于公司战略和竞争力的影响是积极的。
通过并购,青岛海尔成功扩大了其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也需要注意并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风险。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青岛海尔仍然需要继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之间的跨国并购日益增多。
在这些跨国并购中,涉及到了许多风险和机遇。
其中,海尔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之一,其跨国并购与战略重组分析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为例,分析其风险控制情况。
一、市场风险通用家电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公司,其产品线覆盖了许多领域,如厨房、洗衣、空调等,销售网络遍布全球。
然而,尽管通用家电业务良好,但在未来市场的变化、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其业绩可能有所下滑,这将直接影响到海尔并购之后的投资回报。
针对这一风险,海尔应该继续加强对通用家电市场的深入研究,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从而制定出合适的市场开发和销售策略。
此外,海尔还需要注重掌握通用家电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便加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文化风险海尔跨足通用家电市场,涉及到了跨国文化融合的问题。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价值观、法律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将可能对跨国并购过程中的合作和协调产生影响。
为了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海尔需要加强文化交流和沟通。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建立合作关系和互信关系。
此外,海尔在跨国并购和战略重组中还需要注重法律法规的合规性,以确保企业运营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三、技术风险通用家电拥有先进的家电技术和研发实力,但这也意味着在技术领域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同时,由于技术不断发展,海尔必须不断地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
在面对技术风险时,海尔需要加强技术攻关和人才储备。
它可以通过开展与通用家电的技术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以及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来对抗市场和技术变化带来的风险。
四、财务风险由于跨国并购通常需大量现金,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股权收购,这可能会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风险。
此外,通用家电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也可能对海尔产生重要影响。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研究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研究青岛海尔在2016年完成了对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收购,此次收购被认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收购后,青岛海尔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商之一,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家电市场的地位。
本文将分析青岛海尔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
一、收购背景第一,青岛海尔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也面临着对手的挑战。
随着国内家电市场的进一步饱和,品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国际上,欧洲和美国的家电品牌正在通过并购和收购来加快自己的发展,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家电品牌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处于经营困难之中。
通用电气早在2015年就表示要出售其家电业务,在国际市场上,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并没有占据太多的优势。
此次出售也是通用电气正在进行战略调整,向工业制造方向转变。
二、收购影响1. 资源整合:海尔收购通用家电后,整合了通用电气家电的品牌、销售网络、研发设计、供应链和制造资源等方面的资源。
这些资源为海尔加快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市场扩展:海尔的市场布局得到了进一步扩展,通过与通用电气家电合并,海尔拓展了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的销售渠道,提高了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技术提升:通用电气家电的技术实力也为海尔的技术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用电气家电在智能家居、节能环保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海尔在此基础上加强了自身的技术水平,使得其拥有更好的研发能力。
4. 国际化进程加速:收购通用电气家电让海尔的国际化进程得以加速。
这种收购不仅扩展了公司的海外销售渠道,还增强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三、收购绩效分析1. 营收增长:根据海尔2019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公司总营收达到了1576.10亿人民币,其中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接近40%。
收购通用电气家电带来的品牌、销售网络、研发设计等资源整合,使得海尔公司的营收得以快速增长。
2. 技术能力提升:通用电气家电的技术实力对于海尔的技术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并购的相关案例分析—海尔集团的并购案例分析
并购的相关案例分析—海尔集团的并购案例分析一、海尔集团背景介绍海尔集团是在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电企业,该集团是集科研、生产及金融各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在公司总裁张瑞敏的带领下,提出了“名牌战略”的指导思想,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以及国际化等手段,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企业成为中国家电企业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技术最高、出口量最大的企业。
海尔集团从1991年起就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并购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企业,资产已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扩张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特大型家电企业。
二、海尔集团并购青岛红星案例分析1.并购的基本过程1993年7月海尔集团与意大利梅洛尼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创办琴岛海尔梅洛尼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滚筒洗衣机。
青岛红星电器公司是当时我国三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其生产的琴岛夏普洗衣机是国内的知名品牌,但从1995年上半年开始,其经营出现多年未有的大滑坡现象,总资产为4亿元,而总负债达5亿多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3.65%,资不抵债1.33亿元。
1995年7月4日,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
在企业并购中,海尔集团提出了“吃休克鱼”的方式。
所谓“休克鱼”就是指一些企业硬件条件很好,管理机制却很落后,由于自身管理经营出现问题导致在市场中节节落后,一旦有新的有效的管理制度注入企业,就会成为一条“活鱼”。
在当时我国现行的体制下,“活鱼”不让吃,吃“死鱼”会闹肚子,只有“吃休克鱼”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海尔擅长管理,采用“吃休克鱼”的办法进行并购,大大提高了企业并购效用,青岛红星集团当时就是这类“休克鱼”,企业的管理不善,员工缺乏凝聚力,致使企业利润连年下滑,直到亏损。
另外,海尔将不变模块与可变模块结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所谓不变模块是指海尔精神和海尔管理体系,所谓可变模块是指海尔在不同地区并购企业具体的管理手段变通。
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的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的案例分析摘要:海尔集团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交易在2016年6月7日正式完成,最终交易金额约为55.8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大陆家电业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案。
此次并购有助于海尔集团打开美国市场,实现全球的家电市场格局,推进海尔品牌走向转型之路,对于提高海尔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加快实现全球化的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海尔集团;通用家电;并购一、案例介绍2016年6月7日,海尔集团(“海尔”)控股41%的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SH600690,“青岛海尔”)和通用电气(纽交所:GE)联合宣布,双方已就并购交易签署所需交易交割文件,这标志着通用家电正式成为海尔大家庭一员。
这场并购的完成,不但意味着海尔将成为家电行业全球布局最完整的公司,也意味着海尔全球的资管工作将推至历史新高度。
海尔集团2016年收入达到1190.66亿元,增长32.59%;2016年通用家电贡献公司收入258.34亿元,贡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4.35亿元;贡献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8.86亿元。
根据欧睿国际全球大型家用电器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海尔大型家用电器品牌份额为10.3%,实现八连冠。
1.通用电气公司简介通用电气公司,即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创立于1892年,又称奇异公司,NYSE:GE),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
2016年10月,通用电气公司排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价值品牌第十名。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2017年6月1日宣布,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启用其首个美国以外、服务于多个业务部门的智能制造技术中心。
在2017年6月7日发布的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十三。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通用电气公司排名第19位。
2.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7年1月10日,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正式签署发布的2016年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数据显示: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6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10.3%,居全球第一,这是自2009年以来海尔第8次蝉联全球第一。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控制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岛海尔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以其创新的产品和全球化布局而闻名。
近年来,海尔积极开展跨国并购,以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海尔收购通用家电公司是其最具影响力和战略性的一次并购。
通用家电作为美国知名家电制造商,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与海尔在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上具有较好的互补性。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海尔实现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次并购将为海尔进入欧美市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也将为通用家电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资源整合优势。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增加,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必须进行细致的风险分析和控制,以确保并购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接下来,我们将对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
2. 正文2.1 市场风险分析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涉及到市场风险的主要来源包括市场竞争、市场变化、市场前景不确定性等方面。
首先,市场竞争是一个重要的市场风险因素。
通用家电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各大家电企业都在为更多市场份额而竞争,对海尔而言,如何与其他家电企业竞争并取得优势地位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次,市场变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家电行业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海尔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并及时调整公司战略。
此外,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也是一个市场风险因素。
虽然通用家电行业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政策变化都可能对市场前景造成影响,海尔需要及时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和灵活性。
综合来看,市场风险对于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带来了诸多挑战,需要海尔公司在跨国并购中对市场风险做出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并购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海尔的并购
一、企业兼并的动机有哪些?海尔选择兼并目标的依据是什么?企业兼并的动机有:1.追逐市场势力。
2.获得多工厂经济的好处。
3.消除过剩生产能力。
4.利用企业生命循环中成熟阶段的优势效应。
5.弥补有限理性的不足。
6.防止机会主义行为产生。
7.避免讨价还价问题。
8.消除下游产业投入品选择中的扭曲现象。
5.改善不完全市场信息的质量。
6.便于实施有利可图的价格歧视策略。
7.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8.分散风险。
9.降低交易成本。
10.接管低效率企业。
11.构造大企业。
12.经营者追求自身目标最大化。
兼并目标的依据: 海尔选择兼并目标很有特点:主要选择技术、设备、人才素质均优良,只是管理不善,处于休克亏损状态的企业,海尔人称之为“吃休克鱼”。
海尔选择“休克鱼”是基于一下两个考虑:首先,体制不顺使效益好的企业没有被兼并的动力,真正以资本为纽带的强强联合,在国内条件尚不成熟;其次,资金匮乏,使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善是普遍的根本原因。
对被兼并的企业,注入资金、技术固然重要,但这只是外部条件的优化,可指标却不能治本。
因此,关键在于解决企业发展动力和经营机制问题,变输血为造血。
海尔选择那些硬件不错,只是管理不善的企业,用过输入海尔的管理和文化模式,可以很快使它起死回生,从休克状态苏醒,变得很有活力。
二、海尔提出吃“休克鱼”战略,这种战略的特点是什么?适用于什么情况?吃“休克鱼”是海尔兼并扩张举措的一种形象的比喻。
从国际上讲兼并分为三个阶段,当企业资本存量占主导地位、技术含量并不占先的时候,是大鱼吃小鱼,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当技术含量的地位已经超过资本作用的时候,是快鱼吃慢鱼,像微软起家并不早,但它始终技术领先,所以能很快的超过一些老牌电脑公司;到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强强联合,所谓鲨鱼吃鲨鱼,美国波音公司和麦道之间兼并就是这种情况。
在中国,国外成功的例子只能作为参考,大鱼不能吃小鱼,也不可能吃慢鱼,更不能吃鲨鱼,在现行经济体制下活鱼是不会让你吃的,吃死鱼你会闹肚子,因此只能吃“休克鱼”。
青岛海尔集团并购调查分析报告
海尔集团并购调查报告前言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进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各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
在公司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治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等手段,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94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第107位,成为中国家电集团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技术最高、出口量最大的企业,96年销售收入达62亿元,97年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
目前集团产品有电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等13个门类,500余个规格品种,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1996年出口创汇达5700万美元。
集团内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1个,职员13000人。
从1991年起海尔就在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15亿元之多,集团资产已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膨胀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97年3月13日,海尔集团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建起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97年9月海尔与拥有资产近17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西湖电子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电视。
97年底海尔又相继兼并了安徽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控股贵州电冰箱厂和青岛第三制药厂。
至此,海尔13年来兼并国内企业16家,组成国内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一只“联合舰队”。
在这16家中,海尔认为对红星电器的兼并是最成功的一次,因为在这次兼并中海尔没有投入一分钞票,只是用自己的品牌和治理等无形资产入股,在短时刻内就使红星扭亏为赢同时成为海尔洗衣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德海尔则是海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操作较为规范的一次并购,尽管其中当地政府的作用不小,但不像红星是由青岛市政府直接划归海尔的。
海尔大多数的并购都没有跨行业(白色家电业),但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海尔并购的脚步越迈越大,这次并购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财务防范研究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财务风险防范研究摘要从全球视野来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迅速拓展市场份额,实现企业跨区域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地区相比,我国企业成功进行跨国并购的案例较为罕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我国国内的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的过程当中具有很足阻碍因素,而且在进行的并购过程对于一些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识别各个阶段的财务风险,做好有效防范措施,对于我国国内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当中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较高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以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为例,首先回顾了双方的并购过程,然后分析它们各自的并购动因,最后总结各阶段财务风险防范的优秀经验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并对其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而为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提供可借鉴经验,提高企业并购各阶段风险防范,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
关键词:青岛海尔,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风险防范Research on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of acquisition of general electric appliance by Qingdao haierAbstract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cross-border M&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companies to rapidly expand their market share and achieve rapid development across the pared with developed region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the success rate of cross-border M&As in China is relatively low.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obstacles in the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ere are also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risks in the proces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Identifying the financial risks of each stage and doing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have important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risks ofcross-border M&A in China.This article takes Qingdao Haier's acquisition of general-purpose home appliances as an example. First, it reviews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process of both parties, then analyzes their respective M&A motivations,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excellent experience of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at various stages and the needs for improv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ir own opinions.Therefore, it can provide experience for corporate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ross-border M&A, improve risk prevention in all stages ofM&A,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ross-border M&A.Keywords: Qingdao haier,Corporate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Financial risk,Risk prevent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文献综述 (1)1.3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2)2并购财务风险理论概述 (4)2.1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 (4)2.2并购财务风险类型的类型 (4)2.3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5)3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概况 (5)3.1公司简介 (6)3.1.1青岛海尔简介 (6)3.1.2通用家电简介 (6)3.2并购过程回顾 (6)3.3并购动因分析 (7)3.3.1青岛海尔并购动因 (7)3.3.2通用家电并购动因 (8)4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存在的财务风险成因以及防范措施 .. 94.1并购准备阶段的财务风险 (9)4.1.1投资决策风险以及风险成因 (9)4.1.2投资决策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9)4.2并购实施阶段的财务风险 (10)4.2.1融资风险以及风险成因 (10)4.2.2融资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10)4.3并购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 (12)4.3.1财务整合风险以及风险成因 (12)4.3.2财务整合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13)5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启示与建议 (14)5.1启示 (14)5.2建议 (14)总结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1绪论1.1研究背景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跨国并购已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动力,全球各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经营日益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海尔集团并购
调查报告
海尔集团并购调查报告
前言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各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
在公司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经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等手段,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94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第107位,成为中国家电集团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技术最高、出口量最大的企业,96年销售收入达62亿元,97年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
当前集团产品有电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等13个门类,500余个规格品种,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1996年出口创汇达5700万美元。
集团内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1个,员工13000人。
从1991年起海尔就在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15亿元之多,集团资产已从前的几千万元膨胀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97年3月13日,海尔集团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建起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97年9月海尔与拥有资产近17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西湖电子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合作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电视。
97年底海尔又相继兼并了安徽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控股贵州电冰箱厂和青岛第三制药厂。
至此,海尔来兼并国内企业16家,组成国内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一只”联合舰队”。
在这16家中,海尔认为对红星电器的兼并是最成功的一次,因为在这次兼并中海尔没有投入一分钱,只是用自己的品牌和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在短时间内就使红星扭亏为赢而且成为海尔洗衣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德海尔则是海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操作较为规范的一次并购,虽然其中当地政府的作用不小,但不像红星是由青岛市政府直接划归海尔的。
海尔大多数的并购都没有跨行业(白色家电业),但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海尔并购的脚步越迈越大,这次并购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鉴于以上三次并购的重要性,在这次调研中我较多的关注了这三次并购,在下面的报告中我也将主要介绍这三个案例。
整体兼并—红星电器公司
一、背景
1991年由青岛电冰箱总厂、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厂组建而成的琴岛海尔集团公司,1993年9月更名为海尔集团,产品以制冷设备为主。
1993年7月集团与意大利梅洛尼设计股份
有限公司合资创办琴岛海尔梅洛尼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滚筒洗衣机。
1994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5.65亿元,利润2.1亿元,生产洗衣机71.3万台。
95年5月海尔洗衣机”玛格丽特”被评为95年中国市场十大畅销洗衣机。
青岛红星电器公司曾是中国三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拥有3500多名员工,年产洗衣机达70万台,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
但从95年上半年开始,其经营每况愈下,出现多年未有的大滑坡现象,而且资产负债率高达143.65%,资不抵债 1.33亿元,前景堪忧。
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和3500多名职工的生计,95年7月4日,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
这是一次引人注目的旨在盘活国有资产而在政府牵线搭桥下进行的产权交易,其成败扣人心弦。
二、并购目的
中国家用洗衣机行业快速发展始于70年代末,1995年总产量达到约950万台。
一般而言,家用洗衣机可分为单桶、双桶半自动洗衣机及全自动洗衣机,而全自动又可分为波轮、滚筒及搅拌式。
单桶洗衣机为原始类型,1995年时大多数厂商已不再生产。
双桶半自动较全自动便宜,是当时中国市场的主流,而滚筒在欧洲较为普遍,但在亚洲以波轮更为常见。
对于当时总容量达900多万
台的洗衣机市场,海尔70多万台显然只是一个不大数目。
而且海尔洗衣机当时以滚筒为主,产品系列比较单一,要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它必须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线的长度。
红星作为一个老牌的洗衣机生产厂,其设备、技术以及工人的熟练程度在当时都应是相当好的,它所缺乏的主要是科学的管理和市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而海尔正是以管理和出众的市场观念而著称,因此它们的结合有着极大的合理性。
市政府的出面使得这一并购进行的十分的顺利,而且由于是由市政府将红星整体划归海尔,不需海尔出资,这大大降低了并购成本,这恐怕也是海尔认为红星并购案例是它所进行的最成功的并购的原因之一。
经过这一并购,新成立的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不但将原有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产生了规模经济,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线,大大增强了自己在洗衣机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并购经过
(一)组织结构的变化
95年7月4日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后,更名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从而使它成为海尔梅洛尼洗衣机有限公司之后海尔集团下属的第二个洗衣机子公司。
(二)接管过程
1、文化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