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学设计_三年级语文教案.doc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同步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同步教案冀教版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知道相关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有关南极的知识。

(2)指导学生懂得信的格式,学习信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有关南极的知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二、阅读课文,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方面学习的重点。

三、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要求:在思考中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

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上。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代表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2.了解作者叙述的文体。

初步知道日记的形式,写了在南极日子里的所见所闻,从中对作者有机会到南极去产生羡慕之情。

五、再次细读课文。

1.自读这封信,弄清这封信具体写了哪些事。

画出描写南极环境的词语、句子,加以体会。

2.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从而达到从内容到思想读通全文,受到课内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染。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学习作者的叙述文体,了解信的写法,掌握信的格式,培养大家写信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归纳出这封信的特点。

三、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信的格式和写法。

格式上:由于是在信中写事,因此必须符合书信的格式。

书信由信封和信的内页组成。

信的内页由五个部分组成:①称呼。

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以表示尊敬和礼貌。

称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②问候。

问候是对收信人关心的表示。

要单独成行,空两格写起。

寄往南极的信,教案教学设计-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寄往南极的信,教案教学设计-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寄往南极的信,教案教学设计: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3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书信的一般格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关心爸爸妈妈。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难点:了解书信的一般格式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词卡、小黑板主要板书安排:5寄往南极的信去南极你特别冷一定要半年多进步快我懂事了长大了作业设计:课内:抄写字词、组词。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有亲人在外地工作吗?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时出差到外地去吗?如果有,那么怎样跟外地的亲人联系呢?写信给他们是个好办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一位小朋友给正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写的信。

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5寄往南极的信2、解释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

三、初读指导1、看书上插图。

(1)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从他身后墙上挂的照片看,他家有哪些人?(2)联系课题,想一想他在给谁写信?(3)从他的神情动做上看,他正在思考什么?(4)小结图意:图上的小朋友正在给他的爸爸写信,他正想着信上接下去该写什么?过渡:他究竟写了哪些话?读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的。

2、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特别一定进步帮助家务国庆公园身体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国庆身体帮助家务学校(2)指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特别:格外。

些:少量,一点儿。

家务:家里的事务。

4、个人轻声试读课文。

5、简介书信的格式。

(1)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名字或称谓,顶格写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

信的末尾偏右部位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2)中间分自然段写信的正文。

6、自读正文中的三个自然段。

]7、分自然段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文章《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通过阅读本文,让学生了解南极地理环境、南极上的生物和学习如何写好一封信。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南极地理环境。

2.了解南极上的生物。

3.学习如何写一封合适的信。

能力目标1.阅读理解能力。

2.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1.增强对南极的认识和关注。

2.能够尊重和分享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主旨和内容。

2.学会写一封合适的信。

教学难点1.理解南极环境和生物的特点。

2.学习如何写一封情感真挚的信。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1. 学生自主阅读请学生先自己阅读一遍全文,加深理解。

2. 教师授课教师介绍南极环境和生物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地理环境和知识意识。

3. 集体讨论1.学生围绕南极地理环境、南极上的生物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分为小组,就写一封合适的信分享感受和心情。

分享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倾听和尊重他人的分享,同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亲身体验如何写一封合适的信,可以写给亲人或朋友。

文中要体现对方或自己的真挚情感。

五、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运用各种处理信息的方法,深入分析文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 小组讨论通过合作、互动和分享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和相互支持,增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3. 体验式写作通过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并调动他们的情感参与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评自己在阅读理解、写作方面的收获和不足,从而提高自我认知,发现及时进步的方向。

2. 教师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针对其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写的信件,来评价和完善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运用能力。

七、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在认识和了解南极环境和生物方面,获得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说课稿)

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说课稿)

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说课稿一、说教材: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语言亲切自然。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 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了解南极。

2. 通过学生默读、思考,来理解课文内容。

3. 给齐澎涛朋友写封回信,巩固书信的格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南极,激发学生对南极的兴趣,以及探索自然地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地衣和苔藓两种植物。

这一段用较长的篇幅介绍了地衣和苔藓两种植物,体会作者用“列举数字”的方法描述两种植物的特点。

四、说教学难点:了解南极相关知识,领悟作者把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理解课文,了解南极知识和写作方法。

五、说学生:对于南极学生较陌生,南极的季节气候和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能让学生对这篇课文学的更好,利用一天的时间去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你尽量的能找多少就找多少,课上在交流,相互补充,即使学习吃力的学生只找到一句,那么听了别人的汇报,他对南极也会有一个了解,对课文的学习也就较容易些。

六、说教学过程:一、介绍相关地理知识,导入新课1. 学生谈谈对南极的了解和认识,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2. 教师展示准备的关于南极的图片及资料。

展示课件。

让学生在视觉上有一个了解认识。

3. 教师导入本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南极,学习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运用多媒体,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等。

】二、学习课文(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文本细读:《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语言亲切自然。

文章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首尾两段互相呼应,形成对照。

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知识目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地了解南极。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学习,交流评析。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阅读提示:⑴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哪些内容呢?⑴读了这封来信,“南极”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一起分享?⑴南极是独特的,它“一年分两季,即极夜的冬季和极昼的夏季……虽然没有太阳,午夜的天也是朦朦胧胧的。

”⑴南极是恐怖的,“这里经常刮风……听了让人毛骨悚然。

”⑴南极是一片孤寂的大地,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但也有几分生机、几分色彩,“在这里,常见的植物有两种……给这孤寂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也为这银白世界平添了几分色彩。

”⑴南极吸引着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长城站所在的费尔德斯半岛……专业人员还进行学术或业务交流。

”⑴南极环境恶劣、荒凉,在这里的生活寂寞、单调,但来这里的工作人员繁忙的工作着、思考着,“说实话……也许每片碎木的.背后,都记录着一个探险者的故事。

”四、学习书信的写法。

一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1)称呼(2)问候语(3)正文(4)祝愿的语言(5)署名(6)写信日期二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题一个一个写清楚,语言要写得自然、明白。

寄往南极的信的教案设计

寄往南极的信的教案设计

寄往南极的信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南极洲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了解南极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南极洲的美丽景色和独特动物。

介绍南极洲的位置、气候、地形等基本知识。

1.3 教学活动展示南极洲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南极洲的了解和印象。

教师总结并介绍南极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第二章:信件写作技巧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写信件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2 教学内容介绍写信件的基本格式和要素,如称呼、问候语、、结尾语等。

教授如何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3 教学活动展示一封南极探险家的信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写作技巧。

学生分组练习写信件,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

学生展示自己的信件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研究南极科学家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南极科学家的兴趣和敬意。

让学生了解南极科学家的贡献和研究成果。

3.2 教学内容介绍南极科学家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

展示南极科学家的贡献和研究成果,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研究不同的南极科学家,了解其贡献和研究成果。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感受。

教师总结并强调南极科学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第四章:写信给南极科学家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写信给南极科学家的能力和技巧。

引导学生表达对南极科学家的敬意和感谢之情。

4.2 教学内容教授写信给南极科学家的基本格式和要素,如称呼、问候语、、结尾语等。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敬意和感谢之情。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练习写信给南极科学家,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

学生展示自己的信件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教师总结并强调写信给南极科学家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体验。

23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导学案

23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导学案
2、落实课后的第一题,给培养齐朋涛写封回信。教师先让学生想一想要写的内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再写。
3巩固书信的写法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五、字词教学
5
字词教学
“凌”字要读“ling”,不能读“lin”,“菌”字的声调是一声,不要读为三声。
学生自主识字








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1、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
学生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自主地、入境入情地去理解,去感悟。
2、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后交流阅读感受,并互相评议,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四、细读课文,品词析句。
5
细读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后的“词句积累”一题中展开学习,先让学生在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地衣生长慢”和苔藓长得茂盛“两个句子。在看课后的词句积累,让学生领会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是带着重号部分的补充说明,有了画线就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感悟。
语文学科新课程开放式教学活动方案
审核人签字:
授课
年级
四年级


语文
课题
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任课
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授课时间
40分钟




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语言亲切自然。




在学生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不懂的问题进一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对大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并相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题目,思考并交流:信中都写了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南极生活的艰苦,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四单元,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神奇的大千世界。

阅读文章,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这篇文章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课文结构层次清楚,语言亲切自然。

2、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南极,激发学生对南极的兴趣,以及探索自然地兴趣。

(2)知识和能力目标:a. 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b.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d. 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3)过程和方法目标:a. 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了解南极。

b. 通过学生默读、思考,来理解课文内容。

c. 给齐澎涛朋友写封回信,巩固书信的格式。

3、学习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地衣和苔藓两种植物。

这一段用较长的篇幅介绍了地衣和苔藓两种植物,体会作者抓住两种植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4、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而文字则是语言的表现,只有扫清文字障碍,才能谈得上对作品的欣赏。

(2)搜集有关南极的资料,给学生直观感受,激起学生的注意力。

二、说教法朗读法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影像资料,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理解课文。

出声朗读、默读、互读、个性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三、说学法对本课我主要采用同桌小组合作+朗读鉴赏法:小学生知识积累少,思维能力还受一定限制,分组进行学习可以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会,从而获得感性的认知,学生的朗读可以让学生集各种审美因素于一体,这样就能很好的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再创造的兴趣和喜悦。

寄往南极的信的教案设计

寄往南极的信的教案设计

寄往南极的信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引起学生对南极洲和南极研究兴趣。

介绍信件书写的基本知识和格式。

1.2 教学内容:简短介绍南极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讲解信件的基本格式,包括信头、称呼、、结尾和签名。

1.3 教学活动:展示南极洲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对南极的印象。

分发信件格式样本,讲解信件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1.4 作业: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南极研究主题,准备后续章节讨论。

第二章:南极的研究主题2.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南极不同研究领域的兴趣。

提高学生独立研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南极的不同研究领域,如地质、生物、气候和探险历史。

强调每个研究领域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成果。

2.3 教学活动:每组学生汇报所选南极研究主题,介绍主题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深入探索每个研究领域的细节。

2.4 作业:3.1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信件内容。

强调信件的清晰表达和适当语言运用。

3.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南极研究领域的信件样本,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信件内容。

3.4 作业:第四章:信件交流4.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进行信件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观点的态度。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信件交流,包括信件的发送和回复。

强调尊重和理解对方观点的重要性。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互相交换信件,进行信件回复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信件交流的经验和感受。

4.4 作业:5.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南极研究的持续兴趣和好奇心。

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改进建议。

5.4 作业:第六章:南极研究人员的日常6.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研究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和挑战。

培养学生对南极研究人员的敬意和理解。

镇平县二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同步教案冀教版

镇平县二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同步教案冀教版
2.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多途径地识字、积累识字经验.识记“圃、卉、蕾"等10个生字.
3.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够与相应的神话人物或故事联系起来。
4。能够找到几个句子的共同点,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与相关的神话故事联系起来。
5。积累《嫦娥》这首诗,了解诗的意思,并背诵这首诗。
6。课外阅读世界各地神话故事,感受神话的无穷魅力。
(4)了解《嫦娥》这首诗的大意,了解作者李商隐。
(5)了解一些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以及古希腊神话传说.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课文,了解神话的特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发展,感受人物形象。
2.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它们。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多个途径自主识字的方法。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二、阅读课文,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方面学习的重点。
三、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2.识字加油站
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和欣赏植物,学会多途径自主识字的方法.读一读这些词语,重点关注“圃、卉、蕾”等10个字的读音。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些生字。
3。词句段运用
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想象词语所描绘的画面,找出这些词语与哪些神话和人物能对应起来,并能运用几个词语展开想象,说一段话.
朗读句子,找出句子的共同点,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与课外神话中的神奇情节联系起来。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23*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学要求]1.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语言亲切自然。

信的正文部分共八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了作者到达南极的时间和所增长的见识。

开宗明义,简明扼要,概括性强。

暗示:课文的其它段落将介绍作者在南极的“见识”。

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疑问的句式开头,犹如在和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感到和蔼可亲。

接着告诉读者:南极一年分为夏冬两季以及夏季的天气特点。

“经常刮风、风大、常有暴风雪”是南极的气候特点。

这是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为了突出南极的风很大,作者先讲听到的声音——发出野兽般的吼声,再讲听到声音后的感受——感到毛骨悚然。

第四自然段用较长的篇幅介绍了地衣和苔藓两种植物,这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

首先,从类别、生存位置、颜色和生长速度四个方面介绍了地衣这种植物,为了说明它生长速度“极慢”,作者采用了“列举数字”的方法,而且一组的两个数字相差悬殊——每长一厘米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有的品种长一厘米需要一千年。

如此具体地描述足以让读者想到“长得极慢”。

然后,向读者介绍苔藓生长的位置、颜色和样子。

为了凸现苔藓“茂盛”,作者着墨较多,不仅写出了作者远望的“颜色”,还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寂寞”与“生机”、“银白”与“色彩”形成鲜明对比。

第五自然段介绍了长城站所在半岛的名称与面积、岛上各国的考察站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最后三个自然段叙述了作者在南极的生活情况以及回国的时间。

文章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首尾两段相互呼应,形成对照。

[教学建议]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在前两篇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学设计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语言亲切自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 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了解南极。

2. 通过学生默读、思考,来理解课文内容。

3. 给齐澎涛朋友写封回信,巩固书信的格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南极,激发学生对南极的兴趣,以及探索自然地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地衣和苔藓两种植物。

这一段用较长的篇幅介绍了地衣和苔藓两种植物,体会作者用“列举数字”的方法描述两种植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了解南极相关知识,领悟作者把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理解课文,了解南极知识和写作方法。

四、学生分析:对于南极学生较陌生,南极的季节气候和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能让学生对这篇课文学的更好,利用一天的时间去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你尽量的能找多少就找多少,课上在交流,相互补充,即使学习吃力的学生只找到一句,那么听了别人的汇报,他对南极也会有一个了解,对课文的学习也就较容易些。

五、教学过程一、介绍相关地理知识,导入新课1. 学生谈谈对南极的了解和认识,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2. 教师展示准备的关于南极的图片及资料。

展示课件。

让学生在视觉上有一个了解认识。

3. 教师导入本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南极,学习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运用多媒体,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等。

】二、学习课文(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冀教版-精选教学文档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冀教版-精选教学文档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4.学习掌握写信的一般格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实践能力。

2.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了解有关南极的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书信的格式三、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神秘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去哪里?看就是这里。

(出示图片)是哪里呢?谁猜出来了?二、初读课文,识字认字;清理脉络,把握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把句子读通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看拼音、查字典等方法)(二)生互相交流。

(三)检查生字1.出示生词卡片。

朦朦胧胧(lóng)凌(líng)晨毛骨悚(sǒng)然野兽(shòu)苔藓(xiǎn)寂寞( mò ) 腐朽(xiǔ )残骸(hái )贼鸥(ōu )极昼(zhòu )2.指名读。

3.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

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哪些内容呢?(南极的气候,南极的植物,长城站,还有作者在南极工作、生活情况的介绍,还顺便介绍了南极的动物等。

)三、感悟语言,品读文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想:1、从知识的角度讲,南极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2、从学语文的角度讲,课文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3、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与别人交流。

(二)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小组长主持一个发布会)(三)分组汇报,畅谈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南极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

二、自读课文,清理脉络,把握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那些内容呢?三、潜心读书,认真思考,练习朗读。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读了这封信,南极给你那些感受?”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并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练习。

让学生谈各自的不同的感受,并按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品词析句。

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后的“词句积累”一题中展开学习,先让学生在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地衣生长慢”和苔藓长得茂盛“两个句子。

在看课后的词句积累,让学生领会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是带着重号部分的补充说明,有了画线就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感悟。

2、落实课后的第一题,给培养齐朋涛写封回信。

教师先让学生想一想要写的内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再写。

3、学习书信的写法。

教学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1)称呼(2)问候语(3)正文(4)祝愿的语言(5)署名(6)写信日期二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题一个一个写清楚,语言要写得自然、明白。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同步教案冀教版(最新整理)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同步教案冀教版(最新整理)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知道相关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有关南极的知识。

(2)指导学生懂得信的格式,学习信的写法.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有关南极的知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学准备: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二、阅读课文,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方面学习的重点。

三、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要求:在思考中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

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上.四、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代表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2.了解作者叙述的文体。

初步知道日记的形式,写了在南极日子里的所见所闻,从中对作者有机会到南极去产生羡慕之情。

五、再次细读课文。

1.自读这封信,弄清这封信具体写了哪些事.画出描写南极环境的词语、句子,加以体会。

2.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从而达到从内容到思想读通全文,受到课内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染.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学习作者的叙述文体,了解信的写法,掌握信的格式,培养大家写信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归纳出这封信的特点.三、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信的格式和写法.格式上:由于是在信中写事,因此必须符合书信的格式。

书信由信封和信的内页组成.信的内页由五个部分组成:①称呼。

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以表示尊敬和礼貌.称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②问候.问候是对收信人关心的表示。

要单独成行,空两格写起.常用的问候话有:“您好!”③正文。

寄往南极的信的教案设计

寄往南极的信的教案设计

寄往南极的信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南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2)培养学生对南极科考的兴趣和关注;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以写信的形式,培养学生表达情感、阐述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全球生态的意识;(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善于沟通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南极(1)介绍南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2)介绍南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特点;(3)引导学生关注南极的保护和科考工作。

2. 第二课时:写信前的准备(1)让学生收集有关南极的资料,为写信做好准备;(2)讨论交流,确定信件的主题和内容;(2)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3)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修改和润色。

4. 第四课时:互评互议(1)让学生互相交换信件,进行阅读和评价;(2)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议;(3)让学生根据评议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

5. 第五课时:展示和交流(1)让学生将自己的信件进行展示,并进行交流;(2)邀请家长和老师参加,共同分享学生的成果;(3)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南极的了解程度,以及关注南极保护与科考工作的态度;2. 学生在写信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探究的能力;3. 学生信件的质量,包括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清晰等方面;4. 学生互评互议的效果,以及对修改和完善信件的态度和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南极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书籍等;2. 信件写作模板和参考范文;3. 评价标准和反馈表。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应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的学习资源;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4. 在评价环节,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沟通能力;5. 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挥想象力,不拘泥于传统信件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南极来信 教案教学设计

南极来信 教案教学设计

南极来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认识书信格式,了解回信的一般特点。

4.了解南极的一些知识,感受亲情,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词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6.南极来信读信一遍又一遍真高兴我看合影最冷积雪不化(介绍)南极企鹅动物胖乎乎海豹放心条件好温暖如春你好好听话争取进步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想想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3.置疑:爸爸在信里写了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学生轻声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卡片抽读生字词,正音。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说说个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4)齐读课文。

3.老师简介回信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讨论:我和妈妈为什么特别想念爸爸?“四个月”说明了什么?爸爸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3.用“特别”说话。

4.指导朗读。

四.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世界”的写法。

五.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词。

2.齐读课文第一段,说说写了什么。

二.学习二至四段1.轻声读第二段。

想想着一段介绍了南极的什么。

(1)南极的气候怎么样?理解“积雪很厚”、“终年不化”的意思。

指导朗读。

(2)南极主要有哪些动物,都有什么特点?看图认识“企鹅”和“海豹”,老师简介它们的一些习性和特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天气这么冷,爸爸在哪儿的生活怎么样?自由读第三段。

(1)指导看图,简介中国南极考察站的情况。

(2)老师小结:国家关心……工作者以苦为乐。

(3)齐读课文第三段。

3.爸爸最后有什么希望?齐读。

引导学生想象更大进步的具体内容。

三.总结全文1.齐读课文。

2.说说学了课文以后有什么感想。

四.作业朗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学设计_三年
级语文教案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学习,交流评析。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阅读提示:
⑴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哪些内容呢?
⑵读了这封来信,“南极”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一起分享?
⑴南极是独特的,它“一年分两季,即极夜的冬季和极昼的夏季……虽然没有太阳,午夜的天也是朦朦胧胧的。


⑵南极是恐怖的,“这里经常刮风……听了让人毛骨悚然。


⑶南极是一片孤寂的大地,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但也有几分生机、几分色彩,“在这里,常见的植物有两种……给这孤寂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也为这银白世界平添了几分色彩。


⑷南极吸引着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长城站所在的费尔德斯半岛……专业人员还进行学术或业务交流。


⑸南极环境恶劣、荒凉,在这里的生活寂寞、单调,但来这里的工作人员繁忙的工作着、思考着,“说实话……也许每片碎木的背后,都记录着一个探险者的故事。


四、学习书信的写法。

一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
(1)称呼(2)问候语(3)正文(4)祝愿的语言(5)署名(6)写信日期
二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题一个一个写清楚,语言要写得自然、明白。

五、作业。

假如你是齐澎涛的朋友,请你给他写封回信吧,可以询问其他一些关于南极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生活。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南极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阅读提示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并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练习。

让学生谈各自的不同的感受,并按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