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精编WORD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初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初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 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掌握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4. 能够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掌握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2. 能够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及实验材料。

3. 文具、草稿纸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利用示例或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2. 讲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及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3. 以实例或实验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应用。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感受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 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四、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规律。

2.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讨论,帮助学生深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和要点。

2. 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出拓展性问题供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演示]往原混合液中继续滴加1mol/L的FeCl3溶液,观察现象[结论]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右移,生成物浓度增加,颜色加深结合溶液颜色变化[结论]对于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减弱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思考]在的反应中,是否可以用改变浓度的方法来减小CO的含量?小节理解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注意要点并画出图像①浓度改变是指气体浓度、溶液浓度的改变,固体或纯液体无法改变浓度;②生产中往往增大成本低的原料浓度,提高成本高的原料的转化率并提高产量。

深入探索化学平衡的标志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反思总结寻找规律的良好学习习惯根据表2—1实验总结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并画出图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深入探索化学平衡的标志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反思总结寻找规律的良好学习习惯知识反馈巩固新课在密团容器中充入1molCD和1molH2O(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认真做题,听取老师的分析Fe2O3 2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气体)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使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其实学生能理解题的意思,但是却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用精炼的化学语言表达自家的想法,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处于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的地位,应多给学生机会说。

这节课设的内容少了,觉得应该多安排些题目给学生做。

化学平衡教案设计word

化学平衡教案设计word

化学平衡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化学平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第二部分为化学平衡常数,在最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2018年版)中,该部分没有要求。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

建立化学平衡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

教材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并进而以的可逆反应为例,说明在上述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借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教材接着通过对19世纪后期,在英国曾出现的用建造高大高炉的方法来减少高炉气中含量的错误做法展开讨论。

通过对该史实的讨论,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化学平衡教法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充分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等启发学生联想,借以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1.以合成氨工业为例,引入新课,明确化学平衡研究的课题。

(1)复习提问,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2)明确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强调“二同”——即正反应、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强调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讲,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高中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能够预测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浓度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浓度变化预测。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浓度、如何预测浓度变化。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试管、实验物质、平衡常数计算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有关化学平衡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为什么需要研究化学平衡。

二、讲解(15分钟)1. 介绍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 讲解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演示如何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浓度。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观察一种平衡反应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2. 实验二: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浓度,并预测浓度变化。

四、讨论(10分钟)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化学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和预测。

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复习。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在实验中自行设计平衡反应实验,并计算平衡常数。

2.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化学平衡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并展示相关实例。

板书设计:化学平衡- 概念及影响因素平衡常数- 计算方法- 反应物浓度计算- 浓度变化预测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巩固化学平衡理论知识。

2. 准备下节课参与化学平衡实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实验操作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学习化学平衡的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二、化学平衡的移动复习教案(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平衡破坏新条件下的新平衡V正=V逆 V正≠ V逆 V正'=V逆'各组分百分含量:组成百分含量:发生改变保持新的一定保持一定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保持。

如果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改变了,平衡混合物里各组成物质的百分含量也就随着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见后)(三)勒沙特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1.: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则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这就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沙特列原理.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浓度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增大压强(缩小容积)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扩大容积)向气体体积增加的方向移动温度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注意:(1).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反应条件的改变对V正和V逆的影响大小不同,而导致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见后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图像分析)。

(2).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在新条件下使V正和V逆的大小重新达到相等,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重新达到保持不变。

但速率大小和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并不相等。

(3).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的主要方法:①根据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大小判断: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根据生成物或反应物百分含量的变化判断:若反应物含量减小或生成物含量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反应物含量增加或生成物含量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根据气体平均分子量的变化来判断:当平衡组分全部是气体时,M气体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M气体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教学设计】《化学平衡的移动》(苏教)

【教学设计】《化学平衡的移动》(苏教)

《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3个实验验证,探索了反应物的浓度,体系的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教学中,还应把压强改变、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以探讨并总结,以加深改变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认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加深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2、学会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浓度、温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引起学生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总结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通过对比、小结进一步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1课时[新知探究]探究化学平衡的移动和移动方向(1)化学平衡的移动:当平衡体系条件改变时,原有平衡状态被破坏,一段时间后会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就是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2)图示:(3)平衡移动的方向:①若v(正)>v(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

③若v(正)<v(逆),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必记结论]外界条件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1)外界条件改变,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①若条件改变,未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则平衡一定不移动,如增加固体的用量。

②若条件改变,引起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但v(正)、v(逆)同等程度的改变,则平衡不发生移动。

③若条件改变,引起v (正)≠v (逆),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2)平衡发生移动,说明外界条件一定发生改变。

[新知探究]探究 1 利用重铬酸根离子与铬酸根离子之间的转化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填写下列空格。

(1)实验原理:Cr 2O 2-7+H 2O2CrO 2-4+2H +橙色 黄色 (2)实验探究:探究2 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及应用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2)应用:适当增加相对廉价的反应物或及时分离出生成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产物产量,降低成本。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涵义;②理解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③掌握用图像表示化学平衡移动的方法,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2.过程与方法①使学生经历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②重视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密切联系实际,理解理论的指导作用;正确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③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节“问题讨论”、“交流思考”、“实验探究”等栏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使学习变为知识的获取,文化的欣赏。

②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观点;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难点: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三.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引入】在19世纪后期,人们发现炼铁高炉所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相当量的CO。

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够长所造成的,于是在英国建造了一个高大的炼铁高炉,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

经检测,用这个高炉炼铁,高炉气中CO含量还是不变。

【情景提问】1、对于一个可逆反应而言,CO的含量保持不变,这是达到了什么状态,该状态具备什么样的特点?(提示:高炉炼铁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复习上节课内容)2、如果你作为一名工程师,会尝试改变哪些条件来减少CO的含量?【过渡】这个问题也正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掌握这个知识后,大家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轻易的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讲解】通过前面的回忆,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当这个条件被改变时,平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分析】【结论】像以上这样,当化学反应条件改变时,原有的平衡被破坏,平衡时混合物里各组分的含量也就随着改变而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我们就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初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初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初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移动原理。

2. 掌握勒沙特列原理,并能运用其解释实际问题。

3. 能够分析化学平衡图象,理解图象所表达的平衡移动现象。

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移动原理。

2. 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

3. 化学平衡图象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2. 提问:在反应过程中,为什么氢气和氧气不会一直反应下去呢?引出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15分钟)1. 讲解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即勒沙特列原理。

2. 勒沙特列原理的表述: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影响平衡的因素的方向移动。

3.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等。

三、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15分钟)1. 通过实例讲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如氨水挥发与吸收的平衡、酸碱中和反应等。

2. 让学生尝试运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实际问题,如制药工业中合成氨的反应条件选择。

四、化学平衡图象的分析(15分钟)1. 介绍化学平衡图象的类型,如浓度-时间图、压强-时间图等。

2. 讲解如何分析化学平衡图象,如通过图象判断平衡位置、反应速率等。

3. 让学生分析一些化学平衡图象,如合成氨反应的压强-时间图。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通过练习题巩固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

2. 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等。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的积极性。

3.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1. 化学平衡移动的PPT课件。

2. 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实际例子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其表达和交流能力。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及相关知识;2. 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3. 能够分析平衡移动的情况;4. 能够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3. 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4. 平衡移动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 平衡移动的计算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示例分析;2. 学生讨论,互动交流;3. 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 提出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和原理;2. 探讨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三、示例分析(20分钟)1. 案例分析:NH3 + HCl ↔ NH4Cl;2. 讨论平衡移动的情况;3. 计算平衡常数K。

四、实验演示(15分钟)1. 进行实验演示,观察平衡移动的变化;2. 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并讨论实验结果。

五、练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平衡移动的计算题;2. 学生讲解答案并讨论错误原因。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2. 提出下节课的课题。

教学反馈:1.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并评价;2. 学生填写课程反馈问卷,教师总结反馈意见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及化学药品;2. 教学PPT;3. 教学示例及练习题。

教学时长:45分钟备注:本教案仅为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2.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在化学平衡状态基础上,通过3个实验验证,探索了反应物质的浓度,体系的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教学中,还应把压强改变、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以探讨并总结,以加深改变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认识。

【地位分析】在学习化学平衡之后,学生还要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所以化学平衡在学生所需学习的平衡系列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从近几年份的高考试卷中发现,化学平衡移动是常考考点,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

考题类型既有体现高考命题的稳定性的基本题目,还出现了一些考察学科思维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灵活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

【学情分析】本堂课的对象是高二理科班学生。

在化学必修2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状态,知道了平衡状态的基本特征。

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同学们又学习了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

本课时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来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总结出勒夏特列原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初步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加深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2.学会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度、温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引起学生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并总结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通过对比、小结进一步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总结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饱和FeCl3溶液、0.005mol/L FeCl3溶液、0.01mol/L KSCN 溶液、1mol/L KSCN 溶液、0.01mol/L NaOH溶液、NO2(g)和N2O4(g)平衡体系、热水、冰、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3.docx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3.docx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2.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课标解读1.知道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2.会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3.体会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地位本课时学习和研究化学平衡的实际意义止是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旧的化学平衡破坏并建立新的较理想的化学平衡,而且作为化学平衡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后面许多知识的学习都起到指导作用,每年高考都有较大的分值考查此内容,包括图表分析题等中等难度偏上的试题。

新课导入复习上一节讲过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状态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的,当浓度、温度、压强等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平衡的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给nr化学平衡的移动''的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的破坏,新平衡的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一直在变化着。

【板书】原平衡状态-平衡移动的过程-新平衡状态0止=临)0正工卩逆)『正=b逆课程安排1.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由于反应条件的变化,可逆反应由原平衡状态变为新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移动。

(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①根据速率判断I.若u(正)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II.若"(正)=u(逆),则平衡不移动。

III.若”(正)<#(逆),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根据体系中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或百分含量)判断如果平衡移动的结果是使体系中反应物的浓度(或物质的量、或百分含量)减小,则平衡正向移动或向右移动,反之,平衡逆向移动或向左移动。

【思考题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条件改变使内#恥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⑴浓度①实验探究I.实验原理:Cr2O7_+H2O^^2CrO4_+2H+橙色黄色II.实验步骤:i.向试管中加入4 mL 0.1 mol・L“的K2O2O7溶液,再滴加数滴1 mol L-1 NaOH溶液。

化学平衡的移动 教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 教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教案标题: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理解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通过改变温度、浓度和压力来移动化学平衡的方法。

4. 能够应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移动平衡的方法,并准备相关实验和示例。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学习化学平衡的基本知识,并准备笔记和教材。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10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 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或实际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明平衡状态的特点。

Step 2: 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15分钟)- 教师讲解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教师通过示例和计算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Step 3: 改变温度移动平衡(20分钟)- 教师介绍改变温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 教师通过示例和实验来说明温度变化如何移动平衡。

- 学生参与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Step 4: 改变浓度移动平衡(20分钟)- 教师介绍改变浓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 教师通过示例和实验来说明浓度变化如何移动平衡。

- 学生参与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Step 5: 改变压力移动平衡(20分钟)- 教师介绍改变压力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 教师通过示例和实验来说明压力变化如何移动平衡。

- 学生参与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Step 6: 应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解决问题(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学生个别或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向全班汇报。

Step 7: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和困惑。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024版精选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2024版精选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2024精选化学平衡移动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化学平衡移动基本原理•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剖析•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指南目•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设计建议•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录课程介绍与目标01阐述化学平衡状态在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现象。

化学平衡移动定义平衡移动原理重要性探讨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浓度、压强、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说明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对理解化学反应本质、控制化学反应过程、优化化学工艺的意义。

030201化学平衡移动概念及重要性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基本概念、原理,能够分析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理解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化学平衡移动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实验探究与案例分析,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课程总结与复习。

第二部分(8学时)进行实验探究与案例分析,包括浓度、压强、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等实验。

时间安排本课程计划用时3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4学时,实验探究8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三部分(12学时)深入探讨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包括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等。

第一部分(4学时)介绍化学平衡移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

第四部分(8学时)进行课程总结与复习,回顾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课堂小测与答疑。

课程安排与时间化学平衡移动基本原02理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01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02应用举例0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04对于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的转化率会降低。

(完整word版)《第三节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教案设计

(完整word版)《第三节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教案设计

态度
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应用化学理论解决一些相应
价值观
的化工生产问题的同时,体会到学习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重点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其应用
难点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分析及应用
1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三节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
2
数学手段
说明
化学问题 [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图象具有连续性。
归纳、小结 2、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练习、巩固
图象法 识图、绘图
[结论]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 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 改变的方向移动。(又称勒夏特列原理)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复习回顾]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引入新课]
第三节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
一、化学平衡移动概念
可逆反应中,从旧化学平衡的破坏,到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复习、提问 陈述、讲解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案精编版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案精编版

⋯⋯⋯⋯⋯⋯⋯⋯⋯⋯⋯⋯⋯⋯⋯⋯⋯⋯⋯⋯⋯⋯⋯最新料介绍⋯⋯⋯⋯⋯⋯⋯⋯⋯⋯⋯⋯⋯⋯⋯⋯⋯⋯⋯《&2.3.1 化学均衡挪动1》公然课教课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术知道化学均衡挪动的观点;理解浓度变化影响化学均衡挪动。

2.过程与方法经过活动与研究理解化学均衡挪动;经过实验研究学习浓度变化对化学均衡挪动影响,并从影响反响速率要素和变化时浓度商Qc 与 K 比较大两个角度来剖析化学均衡挪动方向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化学均衡挪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响的本质,增强对化学理论的学习,培育正确的化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教课要点 : 化学均衡挪动原理;理解浓度影响化学均衡的原由教课难点:化学均衡挪动原理的应用教课方法:实验研究、沟通与议论、概括总结、练习教课过程:【回首】 1、化学均衡状态本质和外面特点?本质: V 正 = V 逆≠ 0外面特点: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2、化学均衡是如何成立的?必定条件下,投料后反响一准时间【过渡】展现投料后化学均衡过程的V-t 图,引出条件发生改变致使V 正≠ V 逆,进而发生损坏旧化学均衡,从头成立新的化学均衡,PPT 展现化学均衡挪动过程。

【概括】一、化学均衡的挪动1.观点 :2、均衡挪动方向的判断------ 正向、逆向、不挪动aA+bB cC+dD改变条件后:(1)若v(正)>v(逆),则均衡向方向挪动。

(2) 若v( 正 ) =v( 逆 ) ,则均衡挪动。

(3) 若v( 正 ) <v( 逆 ) ,则均衡向方向挪动。

3. 研究对象:已成立均衡状态的可逆反响4.均衡挪动的本质原由:v( 正 ) ≠v( 逆 )【思虑】如何经过改变条件来打破旧均衡呢?【过渡】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本节我们先学习浓度改变是如何损坏化学均衡的【板书】二、影响化学均衡挪动的条件(一 )、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均衡的影响:【活动与研究】按课本 P53 实验,指引学生察看现象,对照剖析结论,并达成表2-10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减小生成物浓度,可使化学均衡实验 1溶液由橙色向黄色转变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增大生成物浓度,可使化学均衡实验 2向逆反响方向挪动溶液由黄色向橙色转变【解说】大批实验事实表示, 1.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①增大反响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均衡向正方向挪动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响物浓度,均衡向逆方向挪动【应用】1、2SO2(g) + O 2(g)SO3(g)的均衡系统中,为了提升SO2的利用率,可采纳什么举措?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反响:CO2(g)+C(s)2CO(g)△ H﹥0,达到均衡后,改变以下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均衡如何变化:( 1)增添 CO2,均衡 ________,C (co) 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教学设计
些因素的影响?
3.如果我们向一个处于化学平衡的反应中增加反应物的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它还会平衡吗?(溶解平衡相联系)。

回答:改变影响速
率的条件,来打破
原有平衡,建立新
平衡,
基本概念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得知化学平
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如果我们在改变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时,平衡状态会发生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创设情景,引入基本概念
新课学习[板书] 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提出]浓度是否会影响平衡
[演示]将10mL0.01mol/L的KSCN溶
液与10mL0.01mol/L的FeCl
3
溶液相
混合,观察现象,给出信息,判断反
应物的反应量变化情况
[预测]往混合溶液中继续滴加
1mol/L的KSCN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认真记笔记并回答
老师的提问。

按给出的化学方程
式进行计算,得出
FeCl
3
过量的结论
讨论,并给出可能
情况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学生讨论分析
创设情景,互动
合作
设计思路引导—
—通过改变反应
物或生成物的浓
度来观察化学平
衡是否改变,如
何移动?→实验
现象具有可视
性、可比性、要
能通过现象说明
[演示] 往KSCN与FeCl
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 KSCN,观察现象[探讨]
溶液颜色加深,原混合液中过量的FeCl3,和加入KSCN溶液继续反应,使生成物浓度增加,溶液颜色加深,你赞同该看法吗?
[演示]
往原混合液中继续滴加1mol/L的FeCl3溶液,观察现象
[结论]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右移,生成物浓度增加,颜色加深结合溶液颜色变化
[结论]对于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
向移动
[思考]在
的反应中,是否可以用改变浓度的方法来减小CO的含量?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平衡的移动方
向。

→联想到是
否可用颜色的变
化说明浓度的变
化(浓度越大颜
色越深)→提供
实验药品和工具
→进行实验。

Fe
2O
3 2
小节
理解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注意要点
并画出图像
①浓度改变是指
气体浓度、溶液浓
度的改变,固体或
纯液体无法改变浓
度;
②生产中往往增
大成本低的原料浓
度,提高成本高的
原料的转化率并提
高产量。

深入探索化学平
衡的标志
小组互助合作学

培养合作交流的
能力和反思总结
寻找规律的良好
学习习惯
根据表2—1实验总结压强对平衡的
影响
并画出图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
增大压强,会使化
学平衡向着气体体
积缩小的方向移
动;
减小压强,会使化
学平衡向着气体体
积增大的方向移
动。

深入探索化学平
衡的标志
小组互助合作学

培养合作交流的
能力和反思总结
寻找规律的良好
学习习惯
知识反馈在密团容器中充入1molCD和
1molH
2
O(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
认真做题,听取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