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锅炉调整的方法探讨(精)

生物质锅炉调整的方法探讨(精)
生物质锅炉调整的方法探讨(精)

生物质锅炉燃烧调整的方法

一、锅炉燃烧调整的方法

1.生物质在振动炉排上的燃烧过程

生物质的燃烧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预热起燃阶段、挥发分燃烧阶段、炭燃烧阶段。生物质在振动炉排上的燃烧过程分为预热干燥区、燃烧区和燃尽区,这可以与振动炉排的高、中和低端相对应。根据各区的燃烧特点,各区需要的风量有差别,预热干燥区和燃尽区的风量少一些,燃烧区的风量要大一些。燃料颗粒在振动炉排锅炉中燃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颗粒大的在炉排上燃烧,在气力播撒的过程中,颗粒特别小的在炉排上部空间发生悬浮燃烧。

2.生物质在炉排上完全燃烧的条件

炉内良好燃烧的标志就是在炉内不结渣的前提下,尽可能接近完全燃烧,同时保证较快的燃烧速度,得到最高的燃烧效率。

(1)供应充足而有合适的空气量

如果过量空气系数过小,即空气量供应不足,会增大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和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使燃烧效率降低;如果过量空气系数过大,则会降低炉膛温度,增加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最佳的过量空气系数使q2+q3+q4之和为最小值。

(2)适当提高炉温

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燃烧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指数关系。在保证炉膛不结渣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炉膛温度。

(3)炉膛内良好的扰动和混合

在着火和燃烧阶段,要保证空气和燃料的充分混合,在燃尽阶段,要加强扰动混合。

(4)燃料在炉排上和炉膛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5)保持合理的火焰前沿位置。火焰前沿应该位于高端炉排与中部炉排的之间区域,火焰在炉排上的充满度好。

3.振动炉排锅炉的燃烧调整方法

(1)调整振动炉排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周期(振动时间和停止时间)

振动炉排的振动频率一般不随负荷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最佳的振动频率是通过观察低端炉排的挡灰板处的灰渣堆积厚度来决定的。当燃料的粒度、水分和负荷发生变化时,只是对振动时间和停止时间进行调整,振动频率一般不进行调整。

振动炉排的频率应该由下面两个因素来决定:其一是低端炉排的挡灰板处的灰渣堆积厚度,应该维持在5~10cm;其二是在一定振动频率下,不能使炉膛负压发生剧烈变化;其三是检测1号捞渣机出口的灰渣含碳量,正常的含碳量应该为5~10%。(在enkoping电厂,正常情况下,飞灰的含碳量为1~2%;灰渣的含碳量为5~10%。)。根据调整试验

得出:振动炉排的频率应该为40~45赫兹。

炉排的振动时间决定燃料颗粒在炉排上的行走速度(或每一振动周期内燃料在炉排上的行程),振动时间越长,其破坏焦渣的能力强,但料层内部的翻动性能差,行走速度加快;炉排的停止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燃料颗粒在炉排上的停留时间。

振动炉排的振动周期根据燃料粒度、水分和锅炉负荷变化的调整规律如下:

表4:振动周期的调整规律

根据调整试验得出:在锅炉满负荷运行时,振动时间为10秒,停止时间为5分钟。

(2)调整炉排各区一次风的风量以及相互间匹配

在一次风中,中端炉排的一次风量最大,高、低端炉排

的一次风量相对较少。随着锅炉负荷增加,一次风的风量占总风量的比例逐步减少。如果从炉前观察到落渣口积存较多的未燃尽的小颗粒燃料,则可以适当提高低端炉排的一次风量。

如果高端、中端炉排的炉排风量都增大,则炉排上火焰前沿向炉排高端移动;如果高端炉排的炉排风量减少、中端炉排的炉排风量增大,则炉排上火焰前沿向炉排低端移动;如果低端、中端炉排的炉排风量都增大,则炉排上火焰前沿向炉排中端移动;如果低端炉排的炉排风量减少、中端炉排的炉排风量增大,则炉排上火焰前沿向炉排低端移动。

(3)调整二次风和火上风

随着锅炉负荷增加,二次风的风量占总风量的比例逐步增加。各个二次风和火上风的作用如下所述。1和4为前、后墙的火上风,作为上二次风的分级配风,主要是向未燃尽的气体和燃料颗粒提供补充氧气,同时起到降低氮氧化物的作用(适当可以降低炉膛温度,因为炉膛的温度测点与火上风距离比较近);2和5为前、后墙的上二次风,主要是起到扰动和补充氧量的作用。3为前墙的下二次风,可以起到增强燃料流刚性和有助于均匀播撒燃料的作用。6为后墙下二次风,不仅起到扰动和补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影响燃料抛撒的长度,如果柔性管的燃料积存的比较多,可以开大6的挡板开度,阻止燃料抛撒的长度。如果燃料比较干燥或燃料

的颗粒比较小,则可以增大6的挡板开度,使燃料尽可能快地燃烧,没有必要将燃料播散得更远处。

图3:二次风口和火上风的布置图

(4)建立合适的炉膛负压,组织好合理的炉内燃烧空气动力场

炉膛负压的正常运行值的范围:-50pa~—250Pa,当炉膛负压大于+0Pa(延时30秒或大于+50Pa(延时5秒)或小于-2KPa时,锅炉的MFT动作。

如果炉膛负压大于0 Pa甚至更高,首先造成高温烟气和火焰回火到给料机的落料管,引发燃料着火,对给料机、落料管和逆止挡板造成损害;其次,造成高温烟气和火焰回火到二次风的管道中,烧坏二次风的喷口,还有可能烧坏火焰监视器。还有,炉膛内的高温烟气会从人孔门或启动燃烧器的活动门的缝隙喷出,损坏设备或对人造成伤害。

如果炉膛负压很低,首先,会缩短细小的燃料颗粒和未

完全燃烧气体在炉膛中的停留时间,造成固体不完全热损失和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其次,造成锅炉的漏风量增大,造成排烟温度升高,排烟热损失增大,降低锅炉的热效率;还有,炉膛负压太低,则会使炉膛的水冷壁变形,拉裂焊口,对水冷壁造成损坏。

4. 避免炉膛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燃烧调整方法

(1)在负荷稳定时,要维持一定的料层厚度,这样就可以使炉排上的燃烧稳定;

(2)避免出现太低的缓冲料箱的料位,在运行中,每条给料线一定要保持前两个缓冲料箱的料位保持满料位,最后一个缓冲料箱的料位在50%料位进行波动。这样可以维持稳定的播料,最终达到稳定燃烧。

5. 锅炉观火孔的改进方法

目前锅炉观火孔的视线不好,无法观察到炉排上料层的厚度和详细的燃烧情况,建议更换为较大的观火镜。同时观火孔内部应该向上、向下应该有倾角,要改造为喇叭口,这样视眼比较宽阔,有利于看清炉排上燃料的燃烧情况。观火孔的外侧要容易打开,在锅炉运行时,可以将观火孔边上积存的灰吸进去,否则,积灰太多,将无法看清炉排上的燃烧情况。

6. 严禁燃料中混入塑料制品(特别是塑料薄膜和塑料

袋等)燃料中尽量要避免带入塑料。因为塑料中含有大量的氯元素,当燃料中混有塑料时,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氯化氢,对水冷壁受热面和尾部烟道受热面产生腐蚀。

二、降低锅炉排烟温度高的措施

锅炉在72小时满负荷运行时,锅炉的排烟温度较高,最高的比较稳定数值为164℃左右。经过调整和分析,认为锅炉排烟温度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从表计的校验、吹灰、燃烧调整和汽水系统调整等方面综合进行治理。建议采取了如下措施:

1. 通过观察布袋除尘器入口温度就地显示145℃,发现DCS画面排烟温度显示值偏大10℃,分析的原因是热电偶的补偿方式和计算方法有问题。同时,经过对低压空气预热器的换热计算,发现空气流量值偏小,需要对风量和风压进行重新标定,此外,两个氧量计的显示差异较大,高压空气预热器出口的温度显示值明显与实际值不符,因此,需要对相应的表计进行重新校验;

2. 投运吹灰器。锅炉刚刚投运时,每天至少要进行一次吹灰,锅炉运行正常,每天至少进行三次吹灰。同时,吹灰的次数与燃料中的灰分含量有关;

3. 进行燃烧调整,减少一次风量,增大二次风量,同时降低炉膛负压值(实际运行中的负压值为-500Pa左右),维持在-50~-250Pa之间;

4. 按照各级过热器和减温器出口的温度和喷水减温水量的设计数据,来进行喷水的调整,第二级减温水量最大、第三级减温水量次之,第一级减温水最小;

5. 维持除氧器在额定压力(0.588MPa)下运行,保证给水温度为210℃左右。维持较高的除氧器压力,可以市低压烟气冷却器更多地吸收烟气热量;

6. 改变低压空气预热器回路和高压空气预热器循环回路的运行调整方式,要尽量使水侧的流量靠近设计值。三、锅炉概况

龙基电力有限公司产品。

型式: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全钢炉架、燃烧秸秆、振动炉排、汽包炉、全封闭布置。

锅炉最大连续延发量:130t/h

过热蒸汽压力:9.2MPa(g)

过热蒸汽温度:540℃

给水温度:210℃

排烟温度:130℃

锅炉效率:>92%

4.3.3燃烧系统

燃料通过两条输送带进入炉前的两座料仓,再通过两条螺旋输送装置送到六台螺旋给料机,最后送入炉膛燃烧。

锅炉采用平衡通风系统。

空气系统由一台100%容量的送风机和空预器组成。因秸秆成分中含有氯元素,烟气腐蚀性较强,烟气将不通过空预器。空气的预热由给水加热实现。空气预热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低压给水加热空气预热器和高压给水加热空气预热器。低压给水加热空气预热器的给水由低压给水引出,经低压给水输送泵进入低压空气预热器,加热空气后,再进入低压烟气冷却器吸收烟气的热量降低烟气温度,最后再回到除氧器。高压给水加热空气预热器的给水从高压给水调节阀后的高压给水管道直接引出,进入低压空气预热器后的高压空气预热器加热空气,然后进入低压烟气冷却器前的高压烟气冷却器吸收烟气的热量,最后再回到高压给水管道进入省煤器。预热后的空气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通过炉膛下部(炉排上部)进入炉膛,一部分通过振动炉排进入锅炉,一部分通过炉前的螺旋给料机和燃料一起进入锅炉。

经炉膛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和飞灰,流过过热器和省煤器,再流经高压烟气冷却器和低压烟气冷却器,以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效率,同时又加热了烟气冷却器内的给水,提高了给水温度。由于烟气冷却器入口的给水温度较高,又避免了烟气的低温腐蚀,经过烟气冷却器的烟气和飞灰,由一台100%容量引风机将烟气吸入布袋除尘器净化,最后经120m的烟囱排向大气,烟囱出口内径3.3m。

生物质锅炉热力计算书

六、焓温表 V RO2 = 0.720691185 V0N2 = 2.809849761 V0H2O = 0.669867 A ar=,a f.a= I0g V0= 3.55245793 I=I0g+(α-1)*I0a (с?)co2 kJ/m3( 标) V RO2(с?)CO2(с?)N2 kJ/m3 (标) V0N2(с?)N2 (с?)H2 O kJ/m3 (标) V0H2O(с?)H2 (с?) kJ/kg ∑(3)+(5)+( 7) (с?)a kJ/m3 (标) I0a I I I I I V0(с?)a 1.3 1.3 1.335 1.39 1.4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温度CO2 N2 H2O O2 100 170 122.5175015 130 365.2804689 151 101.15 80 588.9479 132 468.924446 729.6253 729.6253 746.0376331 771.8285 785.8962 200 358 258.0074442 260 730.5609378 305 204.3095 168 1192.878 267 948.506266 1477.43 1477.43 1510.62753 1562.795 1591.251 300 559 402.8663724 392 1101.461106 463 310.1486 260 1814.476 407 1445.85038 2248.231 2248.231 2298.835948 2378.358 2421.733

锅炉耗水量计算

§2 锅炉基本特性的表示 为了区别各类锅炉构造、燃用燃料、燃烧方式、容量大小、参数高低以及运行经济性等特点,经常用到如下参数: 一、锅炉额定出力 锅炉额定出力是指锅炉在额定参数(压力、温度)和保证一定效率下的最大连续出力。对于蒸汽锅炉,叫额定蒸发量,单位为吨/小时;对于热水锅炉,叫额定产热量。单位为MW(老单位为万大卡/小时)。 产热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关系: Q=D(iq-igs)×1000 千焦/小时 式中:D----锅炉蒸发量,吨/小时 iq----蒸汽焓,千焦/公斤 igs----锅炉给水焓,千焦/公斤 对于热水锅炉: Q=G(irs “-irs…)×1000 千焦/小时 式中:G----热水锅炉循环水量,吨/小时 irs “---锅炉出水焓,千焦/公斤 irs …---锅炉进水焓,千焦/公斤 注:1千卡(kcal)=4.1868千焦(KJ) 二、蒸汽(或热水)参数 锅炉产生蒸汽的参数,是指锅炉出口处蒸汽的额定压力(表压)和温度。对生产饱和蒸汽的锅炉来说,一般只标明蒸汽压力;对生产过热蒸汽的锅炉,则需标明压力和过热蒸汽温度;对热水锅炉来说,则需标明出水压力和温度。 工业锅炉的容量、参数,既要满足生产工艺上对蒸汽的要求,又要便于锅炉房的设计,

锅炉配套设备的供应以及锅炉本身的标准化,因而要求有一定的锅炉参数系列。见 GB1921-88《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及GB3166-88《热水锅炉参数系列》GB1921-88《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 额定蒸发量 t/h 额定出口蒸汽压力MPa (表压) 0.4 0.7 1.0 1.25 1.6 2.5 额定出口蒸汽温度℃ 饱和饱和饱和饱和250 350 饱和350 饱和350 400 0.1 ★ 0.2 ★ 0.5 ★★ 1 ★★★ 2 ★★★★ 4 ★★★★★ 6 ★★★★★★★ 8 ★★★★★★★ 10 ★★★★★★★★★ 15 ★★★★★★★★ 20 ★★★★★★★ 35 ★★★★★★ 65 ★★ 本表中的额定蒸发量,对于<6t/h的饱和蒸汽锅炉是20℃给水温度下锅炉额定蒸发量,对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2 炉优化调整 机组稳定运行已有3个多月,但在调试结束后我厂#2机组在3月份前在满负荷时床温在960℃左右,总风量大,风机电流大,厂用电率居高不下,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三个月的分析、调整,近期床温整体回落,总结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煤颗粒度的差异。前一段时间负荷300MW时床温高炉膛差压在,下部压力,近期炉膛差压在,下部压力,这说明锅炉外循环更好了,分离器能捕捉更多的物料返回炉膛,同时也减少了飞灰含碳量,否则小于1mm的煤粒份额太多分离器使分离效率下降,小于1mm 细颗粒太多就烧成煤粉炉的样子,从而导致高床温细颗粒全给飞灰含碳量做贡献了,大于10mm煤粒太多就烧成鼓泡床了,导致水冷壁磨损加剧爆管、冷渣器不下渣和燃烧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控制好入炉煤粒度(1—9mm)是保证燃烧的前提,当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只能通过加大风量使床温下降,在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加负荷一定要先把风量加起来,否则负荷在300MW时床温会上升到接近980℃,甚至会因床温高被迫在高负荷时解床温高MFT保护,如果处理不当造成结焦造成非停。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煤粒度是决定是否把锅炉烧成真正循环流化床最为重要的因素,可以说粒度问题解决了,锅炉90%的问题都解决了,国内目前最好的煤破碎系统为三级筛分两级破碎。 二、优化燃烧调整。3月份以来#2炉床温虽然整体下降,但仍不够理想,由于我厂AGC投入运行中加减负荷频繁,所以在负荷变

化时锅炉床温变化幅度较大,在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时床温相差接近200℃,不断的调整风煤配比使其达到最优燃烧工况,保证床温维持在850℃-900℃。负荷150MW时使总风量维持32万NM3/h左右,一次流化风量21万NM3/h,二次风量11万NM3/h左右,同时关小下二次风小风门(开度20%左右,减小密相区燃烧,提高床温)和开大上二次小风门(开度40%左右,增强稀相区燃烧,提高循环倍率),可使床温维持850℃左右,正常运行中低负荷时一次风量保证最小临界流化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低可使床温维持高一点,以保证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负荷300MW时总风量维持62万NM3/h左右,一次风量27万NM3/h左右,二次风量35万NM3/h左右,同时开大下二次小风门(开度80%左右,增强密相区扰动,降低床温),关小上二次小风门(开度60%左右,使稀相区进入缺氧燃烧状态),因为东锅厂设计原因,二次上下小风门相同开度情况下上二次风是下二次风风量的三倍,所以加减负荷时根据负荷及时调整二次小风门开度对床温影响较大。高负荷时在床温不高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一次风,以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二次风用来维持总风量,高负荷时床温尽量接近900℃,以达到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同时加负荷时停止部分或全部冷渣器,床压高一点增强蓄热量可降低床温,减负荷相反,稳定负荷后3台左右冷渣器可保证床压稳定。 在优化燃烧调整基本成熟的基础上,配合锅炉主管薛红军进行全负荷低氧量燃烧运行,全负荷使床温尽量靠近900℃。根据#2炉目前脱硝系统运行情况,负荷150MW时根据氧量及时减减小二次风,

130t振动炉排生物质锅炉设计分析说明

生物锅炉设计说明 一、锅炉简介 本锅炉是采用丹麦BWE公司先进的生物燃料燃烧技术的130t/h振动炉排高温高压蒸汽锅炉。锅炉为高温、高压参数自然循环炉,单锅筒、单炉膛、平衡通风、室内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底部支撑结构型锅炉。 本锅炉设计燃料为棉花秸秆,可掺烧碎木片、树枝等。这种生物质燃料含有包括氯化物在内的多种盐,燃烧产生的烟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另外它们燃烧产生的灰分熔点较低,容易粘结在受热面管子外表面,形成渣层,会降低受热而的传热系数。因此:在高温受热段的管系采用特殊的材料与结构,以及有效的除灰措施,防止腐蚀和大量渣层产生。 本锅炉采用振动炉排的燃烧方式。锅炉汽水系统采用自然循环,炉膛外集中下降管结构。该锅炉采用"M"型布置,炉膛和过热器通道采用全封闭的膜式壁结构,很好的保证了锅炉的密封性能。过热蒸汽采用四级加热,两级喷水减温方式,使过热蒸汽温度有很大的调节裕量,以保证锅炉蒸汽参数。尾部竖井内布置有两级省煤器、一级高压烟气冷却器和两级低压烟气冷却器。空气预热器布置在烟道以外,采用水冷加热的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尾部烟道的低温腐蚀。 锅炉采用轻柴油点火启动,在炉膛右侧墙装有启动燃烧器。 锅炉室内布置,购价全部为金属结构,按7级地震烈度设计。 二、设计规范及技术依据 —1996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JB/T6696—1993《电站锅炉技术条件》 —DL/5047—1989《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锅炉机组篇) —GB12145—198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 —GB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GB12348—199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等有关国家标准。 其中设计技术依据: —锅炉热力计算按《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 —强度计算按GB9222—200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烟风阻力计算按《锅炉设备空气动力计算标准方法》 等锅炉专业标准 三、供用户资料 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并且保证用户进行锅炉安装、运行、维护和检 修有必要的技术依据和资料,锅炉随机提供详尽的技术资料,供用户资料详见: W1305100TM《供客户图纸清单》 W1305100JM《供客户技术文件清单》 四、锅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有个数据 1、锅炉参数 额定蒸发量:130t/h 额定蒸汽压力:9.2MPa 额定蒸汽温度:540℃ 额定给水温度:210℃

生物质锅炉燃烧调整的方法

生物质锅炉燃烧调整的方法 01 一、锅炉燃烧调整的方法 1.生物质在振动炉排上的燃烧过程 生物质的燃烧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预热起燃阶段、挥发分燃烧阶段、炭燃烧阶段。生物质在振动炉排上的燃烧过程分为预热干燥区、燃烧区和燃尽区,这可以与振动炉排的高、中和低端相对应。根据各区的燃烧特点,各区需要的风量有差别,预热干燥区和燃尽区的风量少一些,燃烧区的风量要大一些。燃料颗粒在振动炉排锅炉中燃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颗粒大的在炉排上燃烧,在气力播撒的过程中,颗粒特别小的在炉排上部空间发生 悬浮燃烧。 2.生物质在炉排上完全燃烧的条件 炉内良好燃烧的标志就是在炉内不结渣的前提下,尽可能接近完全燃烧,同时保证较快的 燃烧速度,得到最高的燃烧效率。 (1)供应充足而有合适的空气量 如果过量空气系数过小,即空气量供应不足,会增大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和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使燃烧效率降低;如果过量空气系数过大,则会降低炉膛温度,增加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最佳的过量空气系数使q2+q3+q4之和为最小值。 (2)适当提高炉温 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燃烧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指数关系。在保证炉膛不结渣的前提下,尽 量提高炉膛温度。 (3)炉膛内良好的扰动和混合 在着火和燃烧阶段,要保证空气和燃料的充分混合,在燃尽阶段,要加强扰动混合。 (4)燃料在炉排上和炉膛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5)保持合理的火焰前沿位置。火焰前沿应该位于高端炉排与中部炉排的之间区域,火焰 在炉排上的充满度好。 3.振动炉排锅炉的燃烧调整方法 (1)调整振动炉排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周期(振动时间和停止时间) 振动炉排的振动频率一般不随负荷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最佳的振动频率是通过观察低端炉排的挡灰板处的灰渣堆积厚度来决定的。当燃料的粒度、水分和负荷发生变化时,只是对振动时间和停止时间进行调整,振动频率一般不进行调整。 振动炉排的频率应该由下面两个因素来决定:其一是低端炉排的挡灰板处的灰渣堆积厚度,应该维持在5~10cm;其二是在一定振动频率下,不能使炉膛负压发生剧烈变化;其三是检测1号捞渣机出口的灰渣含碳量,正常的含碳量应该为5~10%。(在enkoping电厂,正常情况下,飞灰的含碳量为1~2%;灰渣的含碳量为5~10%。)。根据调整试验得出:振 动炉排的频率应该为40~45赫兹。 炉排的振动时间决定燃料颗粒在炉排上的行走速度(或每一振动周期内燃料在炉排上的行

锅炉燃烧调整

锅炉燃烧调整 一、燃烧调整的目的和任务 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锅炉本身的运行工况和参数变化,而且对整个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均将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正常运行或是启停过程,均应合理组织燃烧,以确保燃烧工况稳定、良好。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是: l、保证锅炉参数稳定在规定范围并产生足够数量的合格蒸汽以满足外界负荷的需要; 2、保证锅炉运行安全可靠; 3、尽量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以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4、使NOxSOx及锅炉各项排放指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燃烧工况稳定、良好,是保证锅炉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燃烧过程不稳定不但将引起蒸汽参数发生波动,而且还将引起未燃烬可燃物在尾部受热面的沉积,以致给尾部烟道带来再燃烧的威胁。炉膛温度过低不但影响燃料的着火和正常燃烧,还容易造成炉膛熄火。炉膛温度过高、燃烧室内火焰充满程度差或火焰中心偏斜等,将引起水冷壁局部结渣,或由于热负荷分布不均匀而使水冷壁和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的热偏差增大,严重时甚至造成局部管壁超温或过热器爆管事故。 燃烧工况的稳定和良好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可靠保证。只有燃烧稳定了,才能确保锅炉其它运行工况的稳定;只有锅炉运行工况稳定了,才能保持蒸汽的高参数运行。此外,锅炉燃烧工况的稳定、良好,是采用低氧燃烧的先决条件,采用低氧燃烧,对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减少NOx和SOx的生成都是极为有效的。 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就要求保持合理的风、粉配合,一、二次风配比,送、吸风配合和保持适当高的炉膛温度。合理的风、粉配合就是要保持炉膛内最佳的过剩空气系数;合理的二、二次风配比就是要保证着火迅速,燃烧完全;合理的送、吸风配合就是要保持适当的炉膛负压。无论在稳定工况或变工况下运行时,只要这些配合、比例调节得当,就可以减少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对于现代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效率每提高l%,整个机组效率将提高约0.3—0.4%,标准煤耗可下降3—4g/(kW?h)。 要达到上述目的,在运行操作时应注意保持适当的燃烧器一、二次风配比,即保持适当的一、二次风的出口速度和风率,以建立正常的空气动力场,使风粉均匀混合,保证燃烧良好着火和稳定燃烧。此外,还应优化燃烧器的组合方式和进行各燃烧器负荷的合理分配,加强锅炉风

生物质锅炉设计

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的结构特性分析 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比例始终在67%及以上.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我国年消耗燃煤约12亿。15亿吨。其中大多数直接作为燃料被消耗掉.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直接导致能源活动对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简称生物质燃料)是利用新技术及专用设备将农作物秸秆、木屑、锯末、花生壳、树枝叶、干草等压缩成型的现代化清洁燃料。无任何添加剂和粘结剂,既可以解决农村的基本生活能源,也可以代替煤炭直接用于城市传统的燃煤锅炉设备上。生物质成型燃料破碎率小于1.5%一2.0%。干基含水量小于15%。灰分含量小于1.5%,特别是硫和氯含量一般均小于0.07%.氮含量小于 0.5%,生物质燃料是我国大力提倡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1、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特点 我们将要分析的是以松木为主要原料压制成型的生物质燃料,与传统的矿物能源燃料比,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成份及燃烧特点都有很大的不同。松木生物质颗粒燃料如下所示: 1.1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成份特点生物质燃料的化学组成是十分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在作为燃料的工程技术应用中。大致可将其分为二部分,有机物(可燃部分)和无机物(可燃部分)。有机物中主要是挥发分(由C、H、O、N、S等元素组成的气态物质)和固定碳(由C元素组成的固态物质),燃料中的挥发分及其热值对生物质的着火和燃烧情况都有较大影响,燃料中挥发分越多,易着火。燃烧越稳定。生物质和煤的挥发分范围及热值见表1。 另一个与着火和燃烧情况关系密切的参数是燃料的热值。不同的生物质种类,其主要组成元素也不同,热值也有差异。几种主要生物质的元素组成及热值见表2。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挥发分高于煤炭,而灰分、氮和硫含量远小于煤炭,其热值也小于煤炭。 1.2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 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是经过高压而形成的.其密度远远大于原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结构与组织特征决定了挥发分的析出速度与传热速度都很低。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干燥脱水、挥发分析出、挥发分燃烧、焦炭燃烧和燃烬几个阶段。加热初始阶段.生物质颗粒燃料中的水分蒸发,燃料干燥脱水;随着颗粒燃料温度的不断升高,挥发分开始析出,这一过程可认为是气化过程;随着燃料继续被加热,挥发分的温度也随之提高。当挥发分中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和浓度,挥发分开始着火;同时挥发分没有燃烬时.木炭只能被加热而不能燃烧。只有当挥发分烧完后。氧气才能扩散到木炭表面。木炭才开始着火。

锅炉燃烧调整配风规定

通知 国电东胜热电有限公司发电部第007号2011-12-01 锅炉燃烧调整方案 氧量控制表 控制锅炉氧量的意义: 煤粉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氧量的多少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较大,高温条件下有较高的化学反应速度,但若物理混合速度低,氧气浓度下降,可燃物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结果燃烧速度也必然下降。适量的空气供应,是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它是燃烧反应的原始条件。空气供应不足,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也就不能达到完全燃烧。但空气量过大,又会导致炉温下降及排烟损失增大。 1)入炉总风量的大小与锅炉热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总风量过大会使排烟热损失增加;总风量过小,则会使煤粉燃烧不充分,烟气中CO含量、飞灰可燃物含量和炉渣可燃物含量增加,致使化学和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增加;总风量的大小也对主汽温和再热汽温产生影响,因此选取合理的入炉总风量,可使总的热损失最小,锅炉热效率达到最高,同时在低负荷时又能保持较高的汽温。 2)炉膛—风箱压差 在锅炉负荷与炉膛出口氧量不变的条件下,炉膛—风箱压差的高低关系到辅助风、燃料风和燃烬风彼此间风量的比例,比例大小对煤粉燃烧的稳定性、燃烬性及NOx的排放量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炉膛—风箱压差,会提高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燃尽风风量 燃烧器最上层为燃烬风喷口,燃烬风的作是实现分级燃烧,减少热力型NOx生成,补充燃烧后期所需氧。燃尽风风量的大小影响NOx的排放量和碳粒子的燃烬程度。不足容易产生CO,因而使灰熔点温度大大降低。这时,即使炉膛出口烟温不高,仍会形成结渣。燃用挥发份大的煤时,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4)燃料与空气混合不充分。 燃料与空气混合不充分时,即使供给足够的空气量,也会造成一些局部地区空气多一些,另一些局部地区空气少一些。在空气少的地区就会出现还原性气体,而使灰熔点降低,造成结渣。

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效率计算介绍

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效率计算方法和说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本文依据现有燃煤电厂效率计算的基本方法,结合生物质直燃发电厂性能试验取得的经验数据,编制了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效率计算方法和说明。 一、生物质锅炉效率计算 (一)基本原则 (1)采用反平衡法(热损失法)测定锅炉热效率,正平衡法(输入-输出热量法)计算作为参考。 (2)将送风机入口的空气温度作为锅炉热效率计算的基准温度,也即送风机附近的大气温度。 (3)因本文主要目的是计算实际工况下的锅炉热效率,故未进行修正。 (二)正平衡计算 1、正平衡热效率计算(η1) (1-1) 式中:——锅炉热效率,%; ——输入热量,kJ; ——输出热量,kJ。 2、输入热量(Qr)

因目前大部分生物质发电厂无外来热源加热空气和燃料雾化蒸汽,为简化计算,忽略入炉燃料显热,将燃料收到 基低位发热量作为输入热量。即(1-2)式中:——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3、输出热量(Q1) (1-3) 式中: ——燃料消耗量,kg; ——锅炉主汽流量,kg/h; ——锅炉主蒸汽出口焓值,kJ/kg; ——锅炉给水焓值,kJ/kg; ——锅炉排污水量,%; ——锅炉排污水的焓值,kJ/kg。 因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水量很少,一般约为主蒸汽流量2%左右,为简化计算,不考虑锅炉排污水量。 蒸汽和给水焓值通过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通用计算模型IAPWS—IF97编程实现。 (三)反平衡计算 1、入炉燃料元素成分的确定 由于现场不具备开展入炉燃料的元素分析工作,且影响燃料低位发热量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和灰分,所以通过折算实

际入炉燃料与典型燃料水分和灰分的差异,拟合实际入炉燃料元素分析的方法来解决。 (1)典型燃料元素分析成分 因入炉燃料种类多,所以选择国能高唐电厂性能试验时入炉燃料作为典型燃料。具体如下: (2)入炉燃料元素成分的拟合方法 根据现场工业分析所得的水分(Mar)和灰分(Aar)数值,按照公式(1-4)进行拟合计算入炉燃料的元素成分: (1-4) 式中:——拟合的入炉燃料收到基下含碳量; 、——入炉燃料工业分析收到基下水分和灰分; 、、——典型燃料收到基下含碳量、水分和灰分。 含氢量、含氧量、含氮量和含硫量计算同含碳量。 2、反平衡热效率计算(η2) (1-5) 式中:——锅炉热效率,%;

锅炉计算简介

锅炉计算简介 锅炉热力计算结果是由锅炉制造厂家设计计算完成的。厂家为用户提供热力计算说明书或热力计算汇总表,其结果往往和实际运行的参数有差别。为便于电厂锅炉技术人员对锅炉技术问题进行分析,需要了解锅炉热力计算的基本思路。对受热面改造要依据《锅炉热力计算标准》进行设计。 第一节 燃烧计算 一、化学燃烧方程式 单位数量的燃料[固体及液体用千克(kg )计,气体燃料用标准立方米(Nm 3)计]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单位为标准立方米每千克(Nm 3/kg ),在此情况下空气中的氧全部与燃料中的可燃元素化合,烟气中没有自由氧存在,即1kg 燃料中的可燃成分100ar C kg ,100 ar H kg ,100ar S kg ,完全燃烧时所需空气量之和。 1.碳(C ) 碳完全燃烧时,化学反应式为 C +O 2 → CO 2 12kgC + 22.4 Nm 3 O 2 → 22.4 Nm 3CO 2 或 1kgC + 1.866 Nm 3 O 2 → 1.866Nm 3CO 2 1kg 收到基燃料中含有100 ar C kg 碳,因而1kg 燃料中的碳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氧量为1.866100 ar C Nm 3。 2.氢(H ) 氢完全燃烧时,化学反应式为 2H 2 + O 2 → 2H 2O 4.032kgH 2 + 22.4Nm 3O 2 → 44.8 Nm 3H 2O 或 1kgH 2 +5.56Nm 3O 2 →11.1Nm 3H 2O 1kg 收到基燃料中含有100 ar H kg 氢,因而1kg 燃料中的氢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氧量为

5.56100 ar H Nm 3。 3.硫(S ) 硫完全燃烧时,化学反应式为 S + O 2 → SO 2 32kgS + 22.4Nm 3O 2 → 22.4Nm 3SO 2 或 1kgS + 0.7Nm 3O 2 →0.7Nm 3SO 2 1kg 收到基燃料中含有100 ar S kg 硫,因而1kg 燃料中的硫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氧量为0.7100 ar S Nm 3。 二、空气量的计算 (一)理论空气需要量用0 V 表示―单位燃料中的可燃质完全燃烧,而且空气中没有剩余氧时所需要空气的体积。 由于1kg 燃料本身含有的氧量为100ar O kg ,相当于100 7.0100324.22ar ar O O =?Nm 3。 所以,1kg 收到基燃料燃烧所需的理论氧量02O V 为式(2-1) 20ar ar ar ar O C S H O V 1.8660.7 5.560.7100100100100=++- Nm 3/kg (2—1) 在干空气中氧的容积含量为21%,所以,1kg 收到基固体或液体燃料燃烧时所需的理论空气量V 0 为 0ar ar ar ar ar ar ar ar C S H O 1V (1.8660.7 5.560.7)0.21100100100100 0.0889C 0.0333S 0.265H 0.0333O =++-=++- Nm 3/kg (2—2) 或写成式(2-3)的形式 0ar ar ar ar V 0.0889C 0.265H 0.0333(S O )=++- Nm 3/kg (2—3) 式中 C AR ——碳的收到基百分含量,%; ar S ——硫的收到基百分含量,%; ar H ——氢的收到基百分含量,%; ar 0——氧的收到基百分含量,%。

锅炉燃烧调整

[分享]锅炉燃烧的监视与调整 锅炉燃烧, 调整 锅炉燃烧的监视与调整 1. 燃烧调整的任务炉内燃烧调整的任务可归纳为四点: (1)保证燃烧供热量适应外界负荷的需要,以维持蒸汽压力、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2)保证着火和燃烧稳定,燃烧中心适当,火焰分布均匀,不烧坏燃烧器,不引起水冷壁、过热器等结渣和超温爆管。(燃烧的安全性) (3)燃烧完全,使机组运行处于最佳经济状况。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经济性) (4)对于平衡通风的锅炉来说,应维待一定的炉膛负压。 2. 燃烧火焰监视煤粉的正常燃烧,应具有光亮的金黄色火焰,火色稳定、均匀,火焰中心在燃烧室中部,不触及四周水冷壁;火焰下部不低于冷灰斗一半的深度,火焰中不应有煤粉分离出来,也不应有明显的星点,烟囱的排烟应呈淡灰色。 ① 火焰亮白刺眼:风量偏大,这时炉膛温度较高; ② 火焰暗红:风量过小、煤粉太粗、漏风多,此时炉膛温度偏低; ③ 火焰发黄、无力:煤的水分偏高或挥发分低。 3. 燃料量的调整由于直吹式制粉系统出力的大小直接与锅炉蒸发量相匹配,当负荷变化时,通过①调节给煤机的转速或②启停制粉系统来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 (1)负荷变动大,即需启动或停止一套制粉系统。 在确定制粉系统启、停方案时,必须考虑到燃烧工况的合理性,如投运燃烧器应均衡、保证炉膛四角都有燃烧器投入运行等。以韩二600MW锅炉为例: ① 75%~100%B-MCR时,运行五台磨; ② 55%~75%B-MCR时,运行四台磨; ③ 40%~55%B-MCR,只有三台磨煤机运行。

④ 40%B-MCR以下时,两台磨运行。 而当锅炉负荷小于50%B-MCR时,应投入油枪稳定燃烧。同时为了保持低负荷时燃烧的经济性,在停用制粉系统时,应注意先停上层燃烧器所对应的磨煤机,而保持下层燃烧器的运行。 (2)负荷变化不大,可通过调节运行中的制粉系统出力来解决。 1) 锅炉负荷增加,要求制粉系统出力增加,应: ① 先增加磨煤机的通风量(开大磨煤机进口风量挡板),利用磨煤机内的少量存粉作为增负荷开始时的缓冲调节; ② 然后增大给煤量(加大给煤机的转速); ③ 同时开大相应的二次风门,使燃煤量适应负荷。 2) 锅炉负荷降低时,则减少给煤量和磨煤机通风量以及二次风量。 4. 风量的调整锅炉的负荷变化时,送入炉内的风量必须与送入炉内的燃料量相适应,同时也必须对引风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入炉的总风量包括一次风和二次风,以及少量的漏风。单元制机组通常配有一、二次风机各两台。一次风机负责将煤粉送入炉内,故运行中的一次风量按照一定的风煤比来控制;二次风机就是送风机,燃烧所需要的助燃空气主要是送风机送入炉膛的,所以入炉总风量主要是通过调节二次风量来调节的。而调节的目标就是在不同负荷下维持相应的氧量设定值(锅炉氧量定值设为锅炉负荷的函数)。 (1) 总风量的调节方法1) 送风大小的判断 ① 锅炉控制盘上装有O2量表,运行人员根据表计的指示值,通过控制烟气中的CO2和O2含量,从而控制炉内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使其尽可能保持为最佳值,以获得较高的锅炉效率。 ② 锅炉在运行中,除了用表计分析判断之外,还要注意分析飞灰、灰渣中的可燃物含量,观察炉内火焰及排烟颜色等,综合分析炉内工况是否正常。如前所述:火焰炽白刺眼,风量偏大,O2量表计的指示值偏高,可能是送风量过大,也可能是锅炉漏风严重,送风调整时应予以注意;火焰暗红不稳,风量偏小时,O2量表计值偏小,此时火焰末端发暗且有黑色烟怠,烟气中含有CO并伴随有烟囱冒黑烟等。 2) 总风量的调节 ①是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操纵送风机进口导向挡板或动叶倾角,改变其开度来实现的。

锅炉废气,计算方式总结

1、燃煤锅炉废气污染源强 ①过渡期燃煤锅炉废气污染源强 燃煤锅炉额定煤用量可根据下式计算: B=(D×L)/(Q dw×η1) 式中:B——锅炉额定煤用量,t/h; D——锅炉每小时产汽量(根据型号为4t/h); L——锅炉锅炉工作压力下饱和蒸气焓(查有关锅炉手册为659.9kcal/kg); Q dw——燃煤的低位发热值,(取5800kcal/kg); η 1——锅炉热效率(取80%)。 根据项目拟采用的龙岩无烟煤的煤质分析报告相关参数,含硫量0.72%,灰份21.8%,挥发份4.12%,低位发热值5487~6007kcal/kg。再由上式计算出一台4t/h蒸汽锅炉额定耗煤量为569kg/h。 a. 锅炉烟气排放量计算 燃煤锅炉的烟气量与锅炉型号、燃料的热值、燃烧方式以及配置的引风机型号均有密切关系。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编写的《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 的产生量进行估算。放系数手册》计算公式对该项目燃煤烟气量、烟尘和SO 2 锅炉烟气量计算公式: Vo=1.01(QyL/1000)+0.5 (Nm3/ kg) Vy=0.89(QyL/1000)+1.65+(α-1)Vo (Nm3/ kg)式中:Vo——燃料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Nm3/kg; Vy——实际烟气量,Nm3/kg; QyL——燃煤的低位发热值,(取5800kcal/kg); α——炉膛过剩空气系数,α=αo+Δα,αo取1.3,Δα取0.5。

由上式可计算出Vo 为6.358Nm 3/kg ,Vy 为11.898Nm 3/kg ,4t/h 蒸汽锅炉额定耗煤量为569kg/h ,烟气排放量理论值为6770Nm 3/h ,即2.11×107 Nm 3/a 。 b. 烟尘产生量计算 G d =1000×A y ×a fh ×K C 11fh ?-)( 式中:G d ——烟尘产污系数,kg/t-煤; A y ——煤中含灰量,%; a fh ——烟尘中飞灰占灰分总量的百分比; C fh ——烟尘中含碳量; K ——锅炉出力影响系数。 公式中各项参数,按调查资料和实测数据确定如下:A y =21.8%,a fh =10%, C fh =30%,K=1,计算出烟尘产污系数G d 为31.1 kg/t 。项目燃煤蒸汽锅炉每天运行12小时,每年运行260日,预计煤用量为1775t/a (569kg/h ),则烟尘产生量为55.2 t/a ,产生浓度为2616mg/Nm 3。 c. SO 2产生量计算 G SO 2 =1.6×B×S 式中:G SO 2 ——SO 2产生量,kg/h ; B ——耗煤量,kg/h ; S ——煤中全硫份。 经计算项目燃煤的SO 2产生量为20.45t/a ,产生浓度为969mg/Nm 3。 对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可知,燃煤烟气中SO 2和烟尘排放浓度均超过相应标准(900mg/Nm 3、200mg/Nm 3),项目拟采用文丘里—水膜(添加碱液)除尘设施对燃煤烟气进行净化,脱硫率按60%、除尘率按94%计,则SO 2和烟尘实际排放量分别为8.18t/a 和3.32t/a ,实际排放浓度分别为388mg/Nm 3和157mg/Nm 3。 ② 过渡期之后的运营期燃气锅炉废气污染源强

各种燃料折合成标准煤的计算方法

各种能源折算的原则 1.应符合G B3100-82/G B3101-82的规定 2.计算综合能耗时,各能源分别折算成一次能源的规定的同一单位即吨标煤3任一规定的体系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都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煤4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6M J的燃料称为1k g标准煤5任一规定的体系实际消耗的二次能源以及耗能工质均按相应的能源等价值折算为一次能源:本企业自产时,他的能源等价值按投入产出的原则自行规定;外购外销时其能源等价值必须相同。当未提供能源等价值,可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算系数进行折算。比如说蒸汽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只是计算用去多少燃料和产出多少蒸汽,不会来计算具体产出多少高压蒸汽多少中压蒸汽,所以在折标系数上高低压蒸汽是没有区别的。当然根据规定你也可以企业自己的计量结果来规定不同工质的折标系数,但是在报能源管理部门和统计局的时候都应该统一折标系数,否则不同企业就无法比较。 公用工程比如冷冻水、工艺水、锅炉水、氮气、压缩空气等等均属于二次能源,等价热值的概念是加工转换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因此等价热值是一个变动值,随着能源加工转换的效率而改变。我们目前所用国家统计局所颁布的折标系数是一个平均的水平。 1公斤重的标准煤的热值为29.308MJ/kg 即生产一度电不少于约0.12KG的标准煤.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 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 8374 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 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 42705千焦/公斤 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 47472千焦/公斤 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 46055千焦/ 公斤 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 35588千焦/立方米 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 16746千焦/立方米 5.714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 3.5701吨/万立方米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计算方法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万元增

锅炉燃烧的调整

锅炉燃烧的调整 ?炉内燃烧调整的任务可归纳为三点: ?维持蒸汽压力、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着火和燃烧稳定,燃烧中心适当,火焰分布均匀,燃烧完全。 ?对于平衡通风的锅炉来说,应维持一定的炉膛负压 锅炉进行监视和调整的主要内容有: ?1)使锅炉参数达到额定值,满足机组负荷要求。 ?2)保持稳定和正常的汽温汽压。 ?3)均衡给煤、给水,维持正常的水煤比。 ?4)保持合格的炉水和蒸汽品质。 ?5)保持良好的燃烧,减少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6)及时调整锅炉运行工况,使机组在安全、经济的最佳工况下运行。 ?煤粉的正常燃烧,应具有限的金黄色火焰,火色稳定和均匀,火焰中心在燃烧室中部,不触及四周水冷壁;火焰下不低于冷灰斗一半的深度,火焰中不应有煤粉分离出来,也不应有明显的星点,烟囱的排放呈淡灰色。 ?如火焰亮白刺眼,表示风量偏大,这时的炉膛温度较高; ?如火焰暗红,则表示风量过小,或煤粉太粗、漏风多等,此时炉膛温度偏低; ?火焰发黄、无力,则是煤的水分高或挥发分低的反应。 制粉系统运行调整 ?(1)调整磨煤机出力时,应同时调节。 ?(2)根据磨煤机研磨件磨损情况,及时调整加载力,保证制粉系统出力。

?(3)定期进行煤粉取样分析细度,通过对分离器的调整,使煤粉细度符合要求。 ?(4)维持磨煤机出口温度正常。 一、煤粉量的调整 ?配有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 ?当锅炉负荷有较大变动时,即需启动或停止一套制粉系统。 ?锅炉负荷变化不大时,可通过调节运行中的制粉系统出力来解决。 ?对于带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煤粉炉,其燃料量的调节是用改变给煤量来实现的,因而对负荷改变的响应频率较仓储式制粉系统较慢。 二、风量的调整 ?锅炉的负荷变化时,送入炉内的风量必须与送入炉内的燃料量相适应,同时也必须对引风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1.送风调整 ?进入锅炉的空气主要是有组织的一、二、三次风,其次是少量的漏风。 ?2.炉膛负压及引风调整 煤粉细度的调节 ?中速磨煤机固定式离心分离器的调节,通常是改变安装在磨煤机上部的可调切向 叶片角度(即折向挡板开度)来改变风粉气流的流动速度和旋转半径,从而达到改变煤粉的离心力和粗细粉分离效果的目的。在这种型式的分离器中,在一定调节范围内,煤粉细度将随折向挡板开度的增大而变粗。 ?中速磨煤机磨辊压力越大,煤粉越细,根据煤种的实际情况调整磨辊压力,从而 改变煤粉细度。 ?改变制粉系统的通风量,对煤粉细度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当通风量增加时, 将使煤粉变粗,通风量减小时,煤粉相应变细。但制粉系统的通风量的改变也即一次风量的改变,应充分考虑一次风量变化给燃烧带来的影响。不能作为主要的调整煤粉细度的手段。

浅谈锅炉的燃烧调节方式

浅谈锅炉的燃烧调节方式 摘要: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锅炉机组及整个发电厂运行的安全和效益。燃烧过程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锅炉运行的可靠性;锅炉燃烧的好坏直接影响 锅炉运行的经济性,燃烧过程的经济性要求合理的风与煤粉的配合,及保证适当 的炉膛温度。 关键词:锅炉燃烧调节方式 1 燃料量的调节 燃料量的调节是燃烧调节的重要一环。不同的燃烧设备和不同的燃料种类, 燃料量的调节方法也各不相同。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制粉系统运行工况变化与锅炉负荷并不存 在直接的关系。当锅炉负荷发生变化时,需要调节进入炉内的燃料量,它通过投 入(或停止)喷燃器只数或改变给粉机转数、调节给粉机下粉挡板开度来实现的。当锅炉负荷变化较小时,只需改变给粉机转速就可以达到调节的目的;改变给粉 机的转数是通过平型控制器的加减完成的。当锅炉负荷变化较大时,用改变给粉 机的转数不能满足调节幅度的要求,则在不破坏内燃工况的前提下,可先以投、 停给粉机只数进行调节,而后再调节给粉机转数,弥补调节幅度大的矛盾。若上 述手段仍不能满足调节需要时,可用调节给粉机挡板开度的方法加以辅助调节。 投、停喷燃器(相应的给粉机)运行方式的调节,由于喷燃器布置方式和类 型的不同,投运方式也不相同。当需投入备用的喷燃器和给粉机时,应先开启一 次风门至所需开度,对一次风管进行吹扫;待风压正常时启动给粉机给粉,并开 启喷燃器助燃的二次风,观察着火情况是否正常。反之,在停用喷燃器时,则先 停给粉机并关闭二次风,一次风吹扫数分钟后再关闭,以防一次风管内煤分沉积。为防止停用的喷燃器受热烧坏,有时对其一、二次风门保持适当开度,以冷却喷口。给粉机转数调节的范围不宜太大,若调至过高,则不但会因煤粉浓度过大堵 塞一次风管,而且容易使给粉机超负荷和引起煤粉燃烧不完全。若转数调至过低,则在炉膛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由于煤粉浓度不足,着火不稳,容易发生炉膛灭火。单只增加给粉机转数时,应先将转数低的给粉机增加转数,使各给粉机出力 力求均衡;减低给粉机转数时,应先减转数高的。 对于喷燃器布置在侧墙的锅炉,可先增加中间位置的喷燃器来粉,对四角布 置的喷燃器锅炉,需要相对称的增加给粉机转数。用投入或停止喷燃器运行的方 法进行燃烧调节,尚需考虑对气温的影响。在气温偏低时,投用靠炉膛后侧墙的 喷燃器或上排喷燃器。气温偏高时则停用靠炉膛后侧的喷燃器或上排喷燃器。有 时由煤粉仓死角处煤粉的堆积或煤粉自流等原因将给个别给粉机的给粉量调节带 来一定的困难。此时,对来粉量的调节将是一个细致而麻烦的工作。这就需要反 复的开、停给粉机,或开关给粉机下粉挡板,用木锤敲打、振动给粉机上部空间,促使煤粉仓内沉积的煤粉进行流动或迫使流动较大的煤粉沉积下来。这种调节操 作较为笨拙、繁重,但能达到调节要求。 2 锅炉风量的调节 当外界负荷变化需要调节锅炉出力时,随着燃料量的改变,对锅炉的风量也 需做相应的调解。 在实际运行中,从运行的经济方面来看,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炉内过剩空 气系数的增加,可以改变燃料与空气的接触和混合,有利于完全燃烧,使化学未 完全燃烧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降低。但是,当过剩空气系数过大时,则炉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2 炉优化调整 机组稳定运行已有3个多月,但在调试结束后我厂#2机组在3月份前在满负荷时床温在960℃左右,总风量大,风机电流大,厂用电率居高不下,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三个月的分析、调整,近期床温整体回落,总结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煤颗粒度的差异。前一段时间负荷300MW时床温高炉膛差压在1.5KPa,下部压力2.6KPa,近期炉膛差压在2.1KPa,下部压力3.6KPa,这说明锅炉外循环更好了,分离器能捕捉更多的物料返回炉膛,同时也减少了飞灰含碳量,否则小于1mm的煤粒份额太多分离器使分离效率下降,小于1mm细颗粒太多就烧成煤粉炉的样子,从而导致高床温细颗粒全给飞灰含碳量做贡献了,大于10mm煤粒太多就烧成鼓泡床了,导致水冷壁磨损加剧爆管、冷渣器不下渣和燃烧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控制好入炉煤粒度(1—9mm)是保证燃烧的前提,当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只能通过加大风量使床温下降,在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加负荷一定要先把风量加起来,否则负荷在300MW时床温会上升到接近980℃,甚至会因床温高被迫在高负荷时解床温高MFT保护,如果处理不当造成结焦造成非停。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煤粒度是决定是否把锅炉烧成真正循环流化床最为重要的因素,可以说粒度问题解决了,锅炉90%的问题都解决了,国内目前最好的煤破碎系统为三级筛分两级破碎。 二、优化燃烧调整。3月份以来#2炉床温虽然整体下降,但仍不够理想,由于我厂AGC投入运行中加减负荷频繁,所以在负荷变

化时锅炉床温变化幅度较大,在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时床温相差接近200℃,不断的调整风煤配比使其达到最优燃烧工况,保证床温维持在850℃-900℃。负荷150MW时使总风量维持32万NM3/h左右,一次流化风量21万NM3/h,二次风量11万NM3/h左右,同时关小下二次风小风门(开度20%左右,减小密相区燃烧,提高床温)和开大上二次小风门(开度40%左右,增强稀相区燃烧,提高循环倍率),可使床温维持850℃左右,正常运行中低负荷时一次风量保证最小临界流化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低可使床温维持高一点,以保证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负荷300MW时总风量维持62万NM3/h左右,一次风量27万NM3/h左右,二次风量35万NM3/h左右,同时开大下二次小风门(开度80%左右,增强密相区扰动,降低床温),关小上二次小风门(开度60%左右,使稀相区进入缺氧燃烧状态),因为东锅厂设计原因,二次上下小风门相同开度情况下上二次风是下二次风风量的三倍,所以加减负荷时根据负荷及时调整二次小风门开度对床温影响较大。高负荷时在床温不高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一次风,以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二次风用来维持总风量,高负荷时床温尽量接近900℃,以达到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同时加负荷时停止部分或全部冷渣器,床压高一点增强蓄热量可降低床温,减负荷相反,稳定负荷后3台左右冷渣器可保证床压稳定。 在优化燃烧调整基本成熟的基础上,配合锅炉主管薛红军进行全负荷低氧量燃烧运行,全负荷使床温尽量靠近900℃。根据#2炉目前脱硝系统运行情况,负荷150MW时根据氧量及时减减小二次

锅炉燃烧调整方法

. 锅炉燃烧调整方法 锅炉运行调整中,在保证安全运行基础上,还要做到经济运行,提高锅炉效率。一般的锅炉机组,效率基本可以达到92%以上,各项损失之和不到8%,最大损失是:排烟热损失,一般5—6%,其次是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不到1-1.5%,散热损失和灰渣物理热损失两项1%左右。(对高灰份煤灰渣物理热损失会更大)。从指标量化看,要提高锅炉效率,重点是降低排烟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注意排烟温度的变化,排烟温度过高,影响锅炉效率,过低容易造成空预器的低温腐蚀,所以要求在运行中根据负荷的变化加强调整。 在煤质变化比较大,燃料量明显增加时,及时调整总风量和一二次风温高于设计煤种下的 精品

. 温度。 精品

. (1)控制好锅炉总风量 锅炉风量的使用,不仅影响锅炉效率的高低,而且,过量的空气量还会增加送、引风机的单耗,增加厂用电率,影响供电煤耗升高。要保持合适的风量可通过观察氧量值,一般在3-4%左右,对于不同煤种在飞灰含碳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可考虑低氧燃烧,实现降低排烟损失的目的。但要根据锅炉所烧煤种的结渣特性,注意尽量保持锅炉出口烟温低于灰渣的软化温度,以减轻结渣的程度,对于易结渣煤种,可以适当保持氧量高一些,避免出现还原性气氛,减少结渣。 (2)降低排烟温度 精品

. a.锅炉吹灰器正常运行,及时吹灰,保证受热面清洁; b.防止空预器堵灰,可从出入口压差判断,当压差增大时就有可能是堵灰,要及时吹灰; c.控制锅炉火焰中心位置,在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不低的情况下可调火焰中心下移,可以通过对上中下各层喷燃器的配风量进行调整, d.要尽量提高进入预热器的空气温度,一般不低于20℃(冬季投入暖风器),以利于强化燃烧。特别是在低负荷阶段,往往出现锅炉氧量过高的情况,既对燃烧不利,也增加了风机单耗。 (3)降低飞灰含碳量 飞灰含碳量是指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飞灰越大,损失也越大,影响飞灰损失的因素很多,包括: 精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