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经济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关键词汇。
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不仅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发展现状低碳经济是指通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绿色产业和产品的研发及应用等手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构性转型,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政策、技术和市场等方面。
其中,政策引导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各国政府必须要制定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目前,全球各国已经开始加快推进低碳经济的建设。
以欧洲为例,欧洲委员会制定了《欧洲2030气候与能源框架》计划,其中规定到2030年欧盟总体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减少40%以上,同时在2030年之前,欧盟平均能源消耗必须下降30%以上。
而在国内,中国政府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低碳经济政策,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例如,制定了《关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意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
二、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其次,低碳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
在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绿色产业、清洁技术和环保设备等行业将逐渐兴起,这将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通过发展环保产业,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经济的主要优势低碳经济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和谐发展。
具体地说,低碳经济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低碳经济是指在尽量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不利影响的排放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认识上,是对传统高碳经济模式的一种改变和完善。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源的转型,创新技术的应用,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及市场机制的实施。
首先,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能源的转型。
传统的高碳经济模式主要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这些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
而低碳经济则将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例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碳排放,还能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创新技术的应用是低碳经济实现的关键。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可以开发出更高效、更清洁的能源生产和使用技术,同时也可以提高其他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电动汽车、高效节能建筑和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应用,都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策法规的支持是低碳经济实施的保障。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可以通过限制高碳能源的使用、提高碳排放的价格等手段,来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低碳技术和发展低碳产业。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低碳经济领域的投入,加强相关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最后,市场机制的实施是低碳经济有效运行的关键。
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税制度等市场机制,可以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同时也能够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会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形成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
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是多方面的。
首先,低碳经济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传统的高碳经济模式往往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而低碳经济则更加注重技术和创新,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市场。
这将促使经济结构从传统的重工业向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变,有助于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低碳经济可以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
低碳经济的实质及其经济学分析与发展趋势-低碳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
低碳经济的实质及其经济学分析与发展趋势-低碳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
1.概念的提出。
低碳经济思想的早期探索者是莱斯特#R#布朗,他提出了能源经济论,指出要尽快从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以太阳、氢能为核心的经济。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5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6,白皮书中谈到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2007年9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会议上,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包括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2.内涵的解释。
史丹等人提出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从全球的生态安全出发、以减少经济活动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要目标的新的经济活动和发展模式。
[1]庄贵阳列举了低碳经济的三个核心特征,第一是排放低,第二要有比较高的碳生产力,第三个特征它是阶段性的。
[2]郭元认为,广义上说,低碳经济不单纯是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而且要转变工业以来形成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
[3]王金龙在总结低碳经济的含义时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关键之处是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尽可能的把能源消耗、污染排放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在于人们要改变高碳消费倾向,走向低碳生存之路。
[4]3.相关概念的比较。
由于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的概念,学者们开始关注其与传统有节能减排概念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异同之处。
杨志等人通过系统地分析比较认为低碳经济是实体经济领域中的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变对化石能源依赖的新能源经济,包括新能源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装备等基础经济;而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
他们进一步指出如果说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暖最有效的经济方式是高碳工业化时代最具有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那么循环经济作为以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特征的经济方式就成为即便在低碳经济时代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如果说绿色经济作为应对高碳工业化时代灰色经济的一种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经济,那么循环经济就是构建这种绿色生态经济的方法或实现这种环境的路径。
低碳经济的经济分析
❖ 德国的目标:201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全国电力供应的12.5%,2020 年达到20%。如德国2000年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2004年4月进行 修订。
❖ 英国的目标:201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全国电力供应的10%,2020年 达到20%。
来源:Improved end-use efficiency accounts for two-thirds P17 of avoided emissions in 2030 in the APS
低碳经济投资巨大(可能达5万亿美元)
P18
减排市场巨大
❖ 国际能源署分析:
情景一:如果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 2005年水平,每吨二氧化碳的边际排放成本要达 到50美元;
情景二:如果2050年减排到2005年的50%,每 吨二氧化碳的边际排放成本要达到200到500美元; 相当于每吨煤炭要付出620到2480元甚至是6200 元的排放成本。
P19
中国的碳排放密度位居前列 中国远高于平均水平,而且碳密度位居前列。
碳密度:百万吨能源消费排放的CO2/1000美元GDP
› 一是能源的提供方式:由化石燃料(石油、煤炭)转 向清洁能源;
› 二是能源的运输方式:由电网、固网运输向智能(分 布式)电网过渡,包括互动、虚拟的电网形式,以及 电池汽车入网(V2G)等。
› 第三是在消费端,由用油过渡到用电,减少工业能耗, 以及降低建筑和照明能耗,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 低碳化的途径
主要观点
❖ 低碳经济革命体现在三个环节: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运 输方式的革命、消费领域的节能化
❖ 从政策看,低碳经济成为各国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以此减 少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低碳产业蕴藏着巨大能量;《哥本 哈根议定书》将成为各国政策的落脚点。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及经济学分析
( ) 二 低碳 经 济的 实质 。 碳经 济 的 实 低
( ) 内学术界对低碳 经济的相 关 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任奔、 二 国 凌芳
研 究 , 要 分为 以下 两类 : 主 第 一 类 文 献 主 要 是 关 于碳 排 放 权 分 我 国 现 状 建 议 选 取 一 定 的 城 市 作 为低 碳
谢 20) 发 是指 在 市 场机 制 的基 础上 , 过 制度 框 架 者 之 间 的关 系就 显 得较 弱 。 rf r(05 恒 、 雯 (0 8 认 为 , 展 低 碳 经 济 应 该 通 Te e 2 0 ) s
架构发展低碳 的社会 和 政 策 措施 的制 定 ,推 动 提 高 能 效 技术 、 等 学者 对 德 国 G G排 放 量 的减 少 进 行 了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H 他们认为政府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 行动 体系 , 力发展 可再生能源 , 大 推进节 节能减排技术 、 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 探讨,
发展 观 念 的根 本 性 转 变 , 是 经济 发展 方 (0 3 也 2 0 )考 虑 到 除 了 以 国际 公平 为原 则 的 出发,指出我 国可 以从清 洁发展机制、 提 式、 能源 消 费 方 式 以及 人 类 生 活 方 式 的一 碳 排 放权 分 配 , 展 中 国家 站在 人 文 发 展 高 能源 利用 效率 、 汇 三 个 方 面 来 促进 低 发 碳
关于低碳经济的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关于低碳经济的经济学知识点归纳在当今世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资源的有限性愈发凸显,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理解低碳经济所涉及的经济学知识点,对于我们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制定合理的政策以及做出明智的个人和企业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与背景低碳经济,简单来说,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其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这一概念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背景因素。
首先,传统的高碳经济模式导致了严重的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如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其次,随着能源资源的逐渐枯竭,传统的化石能源供应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此外,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种环保法规和国际协议纷纷出台,促使各国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
二、低碳经济中的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
在低碳经济中,外部性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了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但企业自身并没有为此付出全部代价。
这就是负的外部性。
相反,植树造林等活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环境质量,给社会带来了好处,但实施者往往没有得到相应的全部收益,这就是正的外部性。
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经济学中提出了多种方法,如庇古税和科斯定理。
庇古税是通过对产生负外部性的行为征税,使得企业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从而减少负外部性的产生。
科斯定理则强调通过明确产权,让市场交易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三、低碳经济中的能源经济学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低碳经济中,能源的选择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不仅储量有限,而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之源,还是人存在和进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自然界就根本谈不上人的存在,更谈不上人的进展。
自然辩证法中表达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人类不行能脱离自然界而单独生存。
在现代的社会中,自然辩证法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但是怎样和谐相处从如今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来看,好像人们又不知道。
碳的排放与工业企业进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一个国家的 GDP 需要工业企业的进展,也势必会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想要削减碳的排放量,就会影响到企业的进展,对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会产生肯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各国在气候大会上不能就减排达成全都的缘由。
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碳排量是与经济实力相挂钩的,发达国家自然碳排放量很高,应当首当其冲的承当减排的重任,但是发达国家往往不情愿因此而影响到经济的进展,而进展中国家亟需进展,自然对碳减排也不会大力支持。
但是如今的环境状况使人们熟悉到环境爱护工作刻不容缓,在达不成协议的前提下就更多地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利用技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用途,使生产中的废弃物削减到最低,并不断进行探究以发觉更多的可再生、可循环利用资源。
二、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
低碳意味着更健康、更自然,低本钱,低代价。
低碳经济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温室气体的排放。
技术是人类为满意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制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哲学大词典》1992〕。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表如今:第一,低碳经济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低碳经济的提出缓和了人与自然紧急的冲突关系,人们在用完一切方法来弥补自己造成的过失,努力地实现的和谐统一。
其次,低碳经济表达了人类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要求我们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进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进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
低碳经济经济学论文
低碳经济经济学论文低碳经济是对传统高碳经济模式的一种转变,其核心是通过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来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对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深刻的调整和改变,同时也需要在经济学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低碳经济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的影响。
首先,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同时,低碳经济也推动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减少了能源消耗和产生的环境污染,从而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成本。
其次,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对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产生了影响。
新能源产业的兴起改变了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推动了传统能源行业向清洁能源转型,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的环保科技企业。
这些变化对产业组织和市场竞争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在政策制定和产业规划中加以考虑。
此外,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对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本产生了影响。
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为就业创造了新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事环保和清洁能源领域的研发和生产。
同时,也需要培养和引进更多具有绿色意识和环保专业知识的人才,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也推动了经济运行方式和市场机制的变革。
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调整,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
此外,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对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政府需要实施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更加环保和节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大对环保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以推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发展。
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低碳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需要共同努力,推动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产品的贸易和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2009年11月26日,政府出台关于2020年碳排放降低目标的整体规划,并将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
现阶段,针对低碳经济所进行的研究不断升温,而低碳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又是推动这一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
从经济学角度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尤其是对其经济学价值进行研究,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强势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分析1.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学侧重于生态结构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是生态与经济相融合而衍生出的边缘学科。
低碳经济则是根据生态变化规律而进行重构的科学体系,目的在于将经济原理与生态系统相结合,进而形成全新的生态经济,并以此作为指导公众生产、发展的理论依据。
生态经济注重生态的平衡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具有“三高一低”转变为“三低一高”的典型特色。
也就是将低效率、高能效、高成本、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崭新模式。
生态经济体现出生产活动与自然发展的顺应和谐性,也就是强调经济发展必须服从生态规律,从而形成绿色化发展的态势,强调“绿色GDP”理念。
在温室气体严重威胁人类发展的前提下,低碳经济被广泛倡导,提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指导思想。
低碳经济思想的提出与当前资源危机以及经济主体的客观反省有直接关系,生态与经济并非对立关系,在经济主体的协调下两者能够成效互补效应,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气候经济学与低碳经济气候经济性学概念的提出源自2005年,德国学者施瓦茨在《气候经济学》中对其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气候与经济所形成的密切关系。
由于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对于全球经济的不良影响也将越来越明显,其破坏程度不低于战争和全球经济危机。
气候对经济所形成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公众的设想范围。
气候经济学以气候环境的变化为主导,诠释出气候与经济的内在联系。
低碳经济则主要侧重研究二氧化碳超量排放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两者从本质来看具有高度相似性,只是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以低碳能源、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式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
本文将探讨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以及它对经济学的意义和价值。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障未来世代的需求。
而低碳经济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实践。
它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低碳经济的实施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通过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的减排,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低碳经济的实践还需要在政策层面上加以支持。
各国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
例如,减税政策可以鼓励企业购买和使用清洁能源设备,提供贷款和补贴可以降低绿色技术的成本,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此外,国际间的合作也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低碳经济对经济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
首先,低碳经济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其次,低碳经济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低碳经济还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有助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福祉。
低碳经济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设备,而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是困难的。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_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_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环境问题愈发突出,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低碳经济旨在通过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两方面探讨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将碳排放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基于低耗能、低排放、高效能的生产模式,以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不仅关注碳排放问题,还注重资源利用效率,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
(二)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创新理论。
环境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经济手段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理论倡导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创新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一)减排政策1. 制定碳排放限额:政府可以通过设定碳排放限额,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2. 碳税和碳交易:通过对碳排放征税或建立碳交易市场,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碳税可以从宏观角度引导整个社会减少碳排放,而碳交易可以在市场机制下实现企业之间的碳减排交易。
(二)能源政策1. 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
2. 提高能源效率:加强能源利用效率的监管和评估,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能源消耗。
(三)产业政策1. 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并提供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2. 改造和升级高碳行业:加强对高碳行业的监管,推动其改造升级,降低碳排放。
企业低碳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企业产 出的温室气 体 ,企 业将会付 出高 昂的成 本 ,进 而会
影响到企业 的经济效益 。 此外 ,企业是 自然资 源的主要 消耗者 和 “ 三废 ”的最
大 排 放 者 。 按 照 “ 污 染 、谁 治 理 、谁 付 费 ” 的 原 则 ,企 谁
品 ,而这些都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另外 ,企业为 了适应低碳 经济 的发展要求 ,将大力 发
设施 以减少传 统化石 能源 的消耗等 。中 国经济增 长迅速 ,
相应 的基础设 施投 资增 长也很 快 。但 由于基础设 施 的更新 时间较长 ,一 旦建成投 入使用 ,将持续 几十年 。如果在 短 时 间内没有发 生重大 的技术突破 ,经济 可能会 面对一个所 谓的 “ 碳锁定 效应 ”。如果今 天用 常规 的低 效或 高碳技术 去装备基 础设施 系统 ,那 么它可 能就决定 了未来 几十年 的 系统效率 ,未来几 十年 的排放状况 不可避 免地在最 近几年 内就被锁 定 。以后 要改变 它 ,除 了可供选择 的空 间小 ,成
末 端治理 ,运行 费用 较高 ,治标不治 本 ,无法从 根本上解
决 污染 问题 。 同时这 种传统 的末端治 理方式忽 视了其他 生 产 环节 的污 染问题 ,不能解决 企业 的经济效益 与社会效 益
之 间 的 矛 盾 。 而 治 理 成 本 首 先 涉 及 的 就 是 企 业 治 理 污 染 的
能 源 、废 物 处 理 和 原 材 料 价 格 对 生 产 成 本 的 影 响 。 中 国为
了应 对 气候 变 化 ,发 展低 碳 经 济 ,陆续 出 台了相 关 的措
施 ,这对使用 高碳 能源或 原料 的企 业面 临着 成本上 升的风
险 。例 如 ,钢铁 、铝冶炼 、采矿 、炼油等企 业面 临包 括传 统化石燃 料价格 上升 、国家对能源 密集 型企 业进行 管制或 强制转 型等调控措 施 ,这 将使这些 以传统 高耗能方式 运行
低碳经济理论基础下的经济学价值分析
路。
二 、 经济研 究概 况。 低碳 低碳经济的具体特征首先是经济性 , 低碳
经济必须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与基本原则来发展 ;其次是 目标性 ,
参考文献 :
发展低碳 经济的 目的是把大气 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 持在一个 相对稳
[ ] 军安 , 东恒 , 雯碱 国发展低碳 经济的思路 与对策 [] 1谢 郝 谢 J_ 经 当代
( 作者单位 :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 学院)
5 6j
f
l
《 能源 白皮 书》题 为“ , 我们未来 的能源—— 建低碳经济 ”这是 “ 龟0 , 低碳 经济学体系来说是至关重要 的。 加强对 于低碳经济的理论和价值研究 经 济” 概念首次被谈 及 , 低碳经济概念 的提出迅速在全世 界范 围内掀 不仅 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 的实践 活动 , 能更及 时地纠正我们在发展 还 起 了热烈 的讨论 浪潮 。欧盟 、 国以及 日 等多个 国家纷纷运 用不 同 过程中的错误 , 美 本 有效地 弥补不 足。当前我 多方面人手进行 了一系列的低碳经济建设行动。20 年 , 07 政府 级阶段 , 经济方面呈现出蓬勃 发展 的态势 。 在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中 ,
积极研究低碳经济 间气候变化专 门委 员会的第 四次科学评估 报告发表之后 , 尤其是 “ 巴 我们必须要 用科 学发展 观来指导我们 的实际工作,
我 国学 术界对 低碳 经济 的研 究非 碳经济 的相关理论应该要纳入 国际经济 的范 畴 , 以拓展国际经济学原
常积极 , 这也是我 国经济发展 的必 有 的狭义研究视角 。经济学 的一般理论 是国际经济学 的研 究基础 , 而
然结果 。目 前我 国的多所权威科研 研究 国际经济关 系与国际经济 活动 , 则是一 般经 济理论 在国际经济活 机构 、 院校都对低碳 经济的研究投 动 范围中的进一步 延伸 与应用 , 事实上国际经济学是研究怎样运用国
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出低碳经济 这个 概念, 目标 是削减二氧化碳 的排放 在英 国建 成
一
() 1发展低碳经济 的迫切性 。每年与 能源相 关的二氧化碳
个低碳经济体 。2 0 年 9月 8日, 07 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 合组 的排放将增长 1 7 ,本世 纪末 气温 很可 能在 2 0 .% 0 0年 的基础上
经 济发 展 方 式 实 现 可持 续发 展 。
【 关键词l低碳经 济; 外部 性; 补贴 ; 征税 ; 产权
一
、
低 碳 经济 背景
三 、 碳 经 济 的 实 现 途 径 之 一 : 化 高 碳 经 济 发 展 带 来 的 低 内
() 碳 经 济 的提 出 。2 0 1低 0 3年 英 国 的 《 能源 白皮 书》 次 提 负 外 部 性 首
济 形态的总称 , 实质在于 提升 能源 的高 效利上 凸显 出来的矛盾和 问题都是在 高碳经济发展 中产
洁 发 展 、促 进 产 品 的低 碳 开 发 和 维 持 全 球 的 生 态 平 衡 。付 允 生 , 解决这些 问题实质就是把这些负外部性 问题 内在化。第一 , (0 8 分 析 低 碳 经 济 是 一 种 绿 色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 低 能 耗 、 2 0) 以 低 补 贴 就 是 国 家 对 产 生 正 外 部 性 影 响 的 企 业 和 个 人 进 行 一 定 数 污 染 、 排 放 和 高 效 能 、 效 率 、 效 益 为 基 础 , 低 碳 发 展 为 量 的补 偿 , 私 人 边 际 成 本 等 于 社 会 边 际 成 本 。 二 , 税 是 国 低 高 高 以 使 第 征 发 展方 向, 以节 能 减 排 为 发 展 方 式 , 以碳 中 和 技 术 为 发 展 方 法 家 运 用 征 税 权 利 对 微 观 主 体 造 成 负外 部 性 内在 化 的措 施 。一 是 它 的绿 色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 健 强 (0 8 认 为 低 碳 经 济 是 经 济 发 展 征 收环 境税 , 是 针 对 当 前 日趋 恶 化 的 生 态 环 境 提 出 的 一种 全 鲍 20) 生 征 方 式 、 源 消 费方 式 , 类 生 活方 式 的 一 次 新 变 革 , 将 全 方 位 新 税 种 , 态 环 境 是 一 种 稀 缺 的 资 源 , 收 环 境 税 可 以实 现 环 能 人 它
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分析
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分析低碳经济是指在能源利用、生产方式及消费方式上,以减少碳排放和温室气体为目标,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降低碳排放和温室气体的浓度,低碳经济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减少成本、提升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创新机会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探讨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
一、减少成本低碳经济能够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从而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运营成本。
首先,通过改善能源使用和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消耗,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其次,低碳经济模式鼓励资源回收再利用,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
另外,低碳经济方式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从而降低环境修复和治理的费用。
二、提升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低碳经济的转型不仅能够减少碳排放和温室气体,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首先,低碳经济需要大规模投资于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和绿色产业,这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低碳经济模式需要大量技术创新和研发,这将带来创新机会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社会的就业率。
三、创新机会低碳经济模式为企业和创新者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减少碳排放和温室气体,这就需要大量的创新和研发。
低碳经济将催生更多的研究和创新领域,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
此外,低碳经济模式还能够培养绿色金融、碳交易以及环境市场等新兴行业,为创新者提供更多的商机。
四、改善环境质量低碳经济模式的最大优势是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减少碳排放和温室气体的浓度,低碳经济能够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改善环境质量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低碳经济模式通过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再利用,能够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和全球暖化的速度,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浅析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浅析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而言的。
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 其最初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但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逐渐意识到, 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自身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 便将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对能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加。
因此, 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 要改变这一现状, 明确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以及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从而在我国全面实行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一) 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指标是GDP。
因此, 众多经济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GDP 上, 从而使对经济学的研究导向问题出现严重的偏差。
在实际情况中, 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仅是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
在对世界经济的研究中便体现出低碳经济的基本思想。
众多经济学者对低碳经济展开研究, 其中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学是以再付人类为目的的学科, 对于人们的个人福利均来源于社会以及全人类的福利。
这种经济学的研究过程, 逐渐成为低碳经济的思想源头。
( 二) 相关学科的继承与经济学相关的学科包括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在生态经济的研究中, 认为生态经济主要研究的是生态系统联合经济系统所展现出的结构以及规律。
在对绿色经济的研究中, 认为绿色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的经济, 其主要以维护人们的基本生存环境以及对已有资源进行合理、优化的配置, 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健康相平衡。
在循环经济的研究中, 认为生态经循环经济主要研究的是生态中各种物质的循环规律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的内部循环规律, 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经济形式。
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中, 其所表现的均是资源的低消耗以及低排放。
( 三) 低碳经济理论的初步构想低碳经济属于经济学, 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运用与经济学有关的知识以及原理平衡经济的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数量。
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虑到政 府干 预 的成本 可 能会低 于 社会 交
易成 本 , 因此 , 府 选 择 某 个 最 优 的 初 始 政
的一种特殊 形式 , 公共物品 不能仅仅依 靠
命 令 为 主 的 政 策 工 具 向 主 要 依 靠 市 场 为
市场 力量达 到资源的最优 配置 , 非竞争性 主 的政策 工具 转 变。三 是 发挥媒 体和 公 产 权 安 排 , 就 可 能 使 福 利 在 原 有 的 基 础 使配置 资源的价格机 制失去作用 。例如 , 众 的作用 , 健全 市场 经济道 德体 系 , 建立 上 得 以 改 善 ; 并 且 这 种 改 善 可 能 优 于 其 由于 公 共 资 源和 环 境 的 非 排 他 性 , 何 人 低 碳经 济 信 息披 露 制 度和 举 报 制 度 , 任 强 他 初始 权利 安排 下通 过 交易 所实 现 的福 如果 我们能 明确 都可 能会过 度地 使用 公共 的 资源和 清 洁 化 企 业 家 责 任 和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 有 序 引 利 改善。在低碳 经济 中, 导低 碳消 费 , 力推 进低 碳经 济 教育 , 大 逐 碳 排 放 的 产 权 , 是 可 以 通 过 碳 交 易 实 现 也会使消费 者产 生“ 搭便 车 ” 动机 , 即理性 步 在 全 社 会 普 及 和 推 广 低 碳 发 展 理 念 。 社 会福 利 的优化 。碳 交 易就 是对 温室 气 的个 人降低 或 隐瞒 自己对 集体 消费 品 的 加 强 宣 传 教 育 。 在 所 有 层 面 、 合 的 教 育 体 排 放 权 的 交 易 ,可 以 在 约 定 或 规 定 一 场
最优 的协 议。科斯提 出著名 的科斯定理 , 如果 不存在 交 易成 本 ,在法 律权 力得 到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经济学分析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及经济学分析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实质〔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鲁宾斯德教授对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被广泛认同,他指出“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指在市场机制的根底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从而实现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是通过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获得较多的经济产出,它是一种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经济开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构造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开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也是经济开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变革。
低碳经济包括四个容:〔1〕低碳经济是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的综合性问题;〔2〕低碳经济是对于高污染、高排放、没有约束的碳密集的化石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3〕低碳经济主要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4〕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目的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人类生活、企业生产过程中过多的排放CO2等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进展的自救行为。
二、低碳经济国外相关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兴旺国家历史上CO2的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或者CO2的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Schmalesee〔1998〕、Galeotti 〔1999〕证实了人均收入和CO2的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
Grubb〔2004〕等通过对早期英国的研究得出,在工业化初期,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CO2排放较高,但是经过这一阶段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较弱。
Treffers〔2005〕等学者对德国GHG排放量的减少进展了探讨,他们认为政府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实现GHG排放量的减少与经济的较快开展。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目录
01 低碳经济:理论基础 与经济学价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理论基础
03 经济学价值
04 实践案例
05 未来展望
06 结论
低碳经济:理论基础与经济学价 值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越来越受到广泛。本次演示将探讨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希望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谢谢观看
未来展望
1、前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民众对低碳经济的重 视程度将不断提高。未来,低碳经济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为全 球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2、挑战:低碳经济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金投入巨大、技术研发不 足、国际合作不够深入等。此外,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也需要引起重视,如碳交易市场可能出现的投机行为、政策干预可能导致的市 场失灵等。
3、政府角度:低碳经济有利于实现政府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 和规划,引导企业和个人转向低碳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 改善的协同发展。
实践案例
1、政策方面: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低碳政策,如欧盟的“减排目标”和“碳交 易机制”,日本的“绿色发展战略”等。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低碳经济 的普及和发展。
3、对策:为推动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技术和经 验;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加强教育和宣传,提 高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结论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 理论等多个领域,其经济学价值表现在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等方面,有助于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践方面,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技术和资 金难题等,但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未来,低碳经济 的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克服各种挑战,采取积极的对策,推动 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分析及优化建议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加大,在生产力进步的同事,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中,由于现代产业的发展,碳排放量随之扩大。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全球变暖的现象导致世界各地发生了剧烈的环境变化。
本文从微观经济学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征,在生产领域中,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行为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如何实现社会最优,实现社会公平。
分析低碳经济的最优合理配置,并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对解决低碳经济中的多边外部性的政府规制和碳交易进行了分析,MSC和MPC以及MSB和MPB之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相等,因此需要引入政府为外部化成本买单,即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或者收费政策来实现帕累托最优。
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引致低碳经济达到帕累托的最优。
对于污染水平达到最优进行碳排放配置的分析。
最后总结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外部性,公共物品,政府管理,产权交易一、前言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大量化石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人为地增加了大自然的二氧化碳浓度,打乱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现象。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Internation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IPCC)会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过去的100年(1906年~2005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56℃~0.92℃,由于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GHG)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3℃~0.6℃;预计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与1980年~1999年相比)将继续升高l.8℃~4.0℃,平均地面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IPCC,2007),这种全球的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气候现象和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退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低碳经济分析及优化建议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加大,在生产力进步的同事,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中,由于现代产业的发展,碳排放量随之扩大。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全球变暖的现象导致世界各地发生了剧烈的环境变化。
本文从微观经济学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征,在生产领域中,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行为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如何实现社会最优,实现社会公平。
分析低碳经济的最优合理配置,并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对解决低碳经济中的多边外部性的政府规制和碳交易进行了分析,MSC和MPC以及MSB和MPB之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相等,因此需要引入政府为外部化成本买单,即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或者收费政策来实现帕累托最优。
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引致低碳经济达到帕累托的最优。
对于污染水平达到最优进行碳排放配置的分析。
最后总结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外部性,公共物品,政府管理,产权交易一、前言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大量化石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人为地增加了大自然的二氧化碳浓度,打乱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现象。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Internation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IPCC)会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过去的100年(1906年~2005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56℃~0.92℃,由于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GHG)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3℃~0.6℃;预计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与1980年~1999年相比)将继续升高l.8℃~4.0℃,平均地面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IPCC,2007),这种全球的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气候现象和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退化等。
由于人们无节制地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1988年,联合国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监测和报告全球气候变化。
1997年,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制定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明确提出:“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的目标。
2007年,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
各国政府就碳排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政策,并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低碳经济的一些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创办的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于2014年5月15日上午在北京科博会平台上发布。
二、中国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环境中国近几年提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这一发展要求正是我国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气候环境要求的明证,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要求。
1.政治环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
中国要走低碳经济这条路是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为正视这当中将要面临许多问题的严峻性,我国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执政理念,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行动上积极落实。
2010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将低碳发展道路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将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已被列入“十二五”规划中。
随着低碳经济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将更加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2.经济环境由于我国工业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决定了我国工业的能耗和能效都偏低,与此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减排空间是巨大的,也表明低碳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国家对于“绿色行业”的的资金投入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在全行业总投资份额中占据19%的位置。
2007年,我国五大银行工业效率项目贷款达1063亿元人民币,而项目融资单项则达到108亿美元。
据统计,2008年我国政府提供的4万亿经济激励计划中,新能源开发和能效提高成为重点投资领域。
为配合国际社会对我国低碳环境大型产业环保要求,中国相继淘汰了一大批炼铁、炼钢、水泥、焦碳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关停了一批小火电机组;同时还解决了一大批相关企业转产、职工就业的问题;通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的7.5%提高到目前的将近9%;此外,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也从18.2%提高到了20%。
即使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也没有放松对节能减排的努力,在中央新增的4万亿投资当中,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方面相关的投资就达到了5800亿元,专门用于环保的是2000亿元。
3.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后我国碳排放增长迅速,从而导致我国碳排放在全球碳排放中的比例逐年增加。
纵览世界各国的历史排放,预测到2030年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会持续增加。
近年来,恶劣气候环境导致的自然灾害使我国遭遇前所未有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损耗,这些不仅直接挑战到我国民众的生存安全,甚至滞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原本强劲的增长势头。
因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社会众望所归的结果。
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较多的碳排放,目前我国的碳排放仍属于生存型排放。
可见,除了自然因素可导致气候不可抗力的变化,人为影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更强,过量使用化石燃料,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等行为,促使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4.技术环境作为技术发展利用的大国,我们意识到提高电力设施效率、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节能技术等举措可以使能耗有效降低。
实际表明,2005~2009年GDP 能源强度下降15.6%,,技术节能起到主导性作用,各行业技术在减排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即使非石化能源比重由2005年6.8%上升到15%,要实现我国2020年GDP的CO2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主减排目标,GDP能源强度击要下降35%~45%,节能贡献率需要在80%左右。
经过努力,1990到2009年我国单位GDP源强度下降53%,碳强度下降55%。
目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节能减耗是我国对低碳技术经济提出的具体要求。
目前发达国家掌握了90%的先进技术,如果我国通过技术转让,大规模采用发达国家己有的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对实现减排目标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我国低碳技术转让中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导致低碳技术转让上存在很大的合作协商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高排放的特征将继续长期存在是由于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这将增加未来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投入成木,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低碳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低碳经济中的外部性(Externality)及公共品性质外部性往往是在缺乏相关交易的情况下,当社会成员(包括组织或个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其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的福利,却没得到相应补偿或承担相应义务的经济行为。
Sidgwick(1883)在研究灯塔问题时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灯塔之光可以为路过的船只提供方便,却很难向这些过路船只收费。
低碳经济中存在着外部性,当一个国家积极植树造林,增加碳汇时,这就是正外部性(即外部经济);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负的外部性,可以明显地表现为消费者或生产厂商向空气中排放温室效应气体(GHG)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福利。
英国的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NicolasStern曾指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
要求世界各国必须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拨出1%,约合1840亿英镑对抗全球变暖,否则全球经济将付出比治理这一问题高5倍~20倍的代价。
世界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会造成至少85美元的破坏”(Nicolas Stern,2006)。
这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带来外部性的经济损失,就构成了社会总成本的一部分。
低碳经济中的外部性同样存在一些特性:首先,在低碳经济外部性产生前,是无法产生任何交易行为的。
例如,企业排放温室气体前不会与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受害者进行讨论还价,以确定这种行为的产权形式或者交易方式,对于外部性的范围和补偿支付,双方当事人也没有在事前进行任何的谈判。
第二,低碳经济中外部性存在产权的缺失,使事后的补偿和谈判存在困难。
在外部性的情况下,每个人对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的边界的界定是模糊或者至少不明确的(张维迎,2005),环境资源具有某种不可分割性,即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排他地消费、生产环境资源以及附属污染物(Marshall,1890)。
因此,当企业将未经严格处理的废气排入空气时,企业所污染的空气是很难定义其产权,而这种产权的缺失却使排污者过度使用这些物品,不考虑其他人的公共权利。
第三,存在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或者是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
产生负外部性的产业的产量,比社会最优状态下要高,而产生正外部性的产业的产量,比社会最优状态下要低(Pigou,1920)。
当存在外部经济时,边际社会收益高于边际个人收益,社会是最优产量高于产业最优产量,当植树造林产生的碳汇,所产生的社会收益会高于边际个人收益。
在外部不经济时,存在边际社会成本高于边际私人成本,社会的最优产量低于产业的最优产量。
低碳经济中存在的是外部的不经济,当汽车排出的废气污染了空气,这种危害形成的成本加上企业的成本就构成社会总成本,环境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将高于碳排放企业的边际个人成本------稍作解释低碳经济中的外部性属于多边的不可耗竭的外部性,这种不可耗竭的多边外部性具有公共品的特征。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低碳经济中的碳排放、碳汇、能源安全等都具有公共品的特性:第一,非排他性。
在竞争性市场中,商品的使用具有竞争性,当一个经济主体对某种物品使用时会限制其他经济主体对该物品的使用,例如消费者购买了某件牙膏、衣服,其他消费者就不能使用其购买的物品。
但是在低碳经济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产生的碳汇、能源安全都具有非排他性,即就是一个经济主体增加或减少对该物品的消费和使用不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和使用,也不会使它的供给成本增加,第二,非竞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