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多选题题库及答案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多选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eb8e5089eb172dec63b75c.png)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多选题题库及答案1. 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abcd)。
(多选 )A推出环保合作倡议 B开展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 C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 D以上都对 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多选 ) A加强学校教育 B开展在职培训 C网络媒体宣传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3.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多选 )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 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4.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 abcd)。
(多选 ) A厄尔尼诺B干旱 C洪涝 D雷暴5.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多选 ) A更具有科学性 B更具有全面性 C更具有可操作性 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6.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bcd)。
(多选 )A大气环境 B水体环境 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7 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BCD)。
(多选 )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 8.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BCD)。
(多选 ) 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 以上都对 9.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多选 )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 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 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10. 水污染主要来自( abc)。
(多选 ) A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 C农业废水 D人畜粪便 11. 低碳经济是以(abc )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精选最新版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精选最新版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e207b99b89680203d825dc.png)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 )。
A.水汽B.二氧化碳C.臭氧D.甲烷E.氧化亚氮2.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3.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资源化技术)。
(单选)4.自20世纪(90 )年代末,循环经济理念传入我国,国内有识之士开始研究循环经济并掀起了一股热潮。
(单选5.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单选)6.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500亿)美元。
(单选)7.(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8.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 500亿)美元。
(单选)9.国内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单选)10.(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单选)A森林 B海洋 C陆地 D山脉1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接受性)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单选)12.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
(单选)13.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单选)14.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即(经济消费)消费。
(单选)15.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单选)16.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不包括(B)。
A充分的清洁性B相对的安全性C相对的广泛性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17.《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 )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专业技术人员低碳经济培训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低碳经济培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29c0ede009581b6bd9eb73.png)
一、单选题1、在(C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A.巴厘岛B.多伦多C.日内瓦D.哥本哈根2、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B )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A.生物能源B.化石能源C.石油能源D.海洋能源3、(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A.《京都议定书》B.《马拉喀什协定》C.《蒙特利尔议定书》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D )之争。
A.自由权B.生命权C.生存权D.发展权5、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B )。
A.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B.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C.1989年的海牙会议D.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6、(A )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A.英国B.德国C.美国D.日本7、低碳的关键影响因素是(C ),即“碳生产力概念”。
A.总体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B.总体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C.单位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D.单位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8、(A )主导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建立温室气体总量贸易体系。
A.奥巴马的新能源计划B.欧盟的能源气候政策C.日本的能源气候政策C.日本的能源气候政策D.印度的能源气候政策9、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D )。
A.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B.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C.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D.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10、各国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用(C )来表示。
A.碳生产力B.碳锁定C.碳排放弹性指标D.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11、(B )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
A.产业结构B.技术进步C.发展模式D.消费模式12、(A )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最新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完整考试题库500题(含参考答案)
![最新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完整考试题库500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eb0cd584868762caaed5ea.png)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单选)2.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单选)3.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
(单选)4.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接受性)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单选)5.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 二氧化碳)。
(单选)6.(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单选)A森林 B海洋 C陆地 D山脉7.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
(单选)8.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是(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单选)A大力发展科技 B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C控制人口 D发展教育9.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即( “恒温消费”)消费。
(单选)10.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大致包括( )。
A.法律规范B.行政命令C.规划引导D.市场途径E.经济激励11.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 500亿)美元。
(单选)12.“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是在借鉴国外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不包括(D)。
(单选)13.(企业)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
(单选)14.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操作性)即指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
(单选)15.(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单选)16.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D)。
(单选)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主体单一化17.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最全试题练习题库及答案doc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最全试题练习题库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c6674c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5.png)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最全试题练习题库及答案doc2、《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间起施行?(C.)A.2023年8月29日B.2023年12月1日C.2023年1月1日D.2023年7月1日3.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D.)A.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B.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C.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D.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4.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部门是(A.)?A.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B.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C.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D.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5.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的城市是(B.)A.北京B.贵阳C.苏州D.上海6.率先提出循环经济发展“3+1”模式(“3”指的是大中小循环,“1”指的是发展再生产业)的省是?(C.)A.山东省B.江苏省C.辽宁省D.广东省7.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是世界上著名的生态工业园区,下列哪家企业不包括在该工业共生体系中?(D.)A.生物酶制剂厂B.石化厂C.热电厂D.氯碱厂8.下列哪种物质或材料不能循环再利用?(A.)A.化肥B.报纸C.钢材D.塑料瓶9.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D.)A.粉煤灰B.脱硫石膏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10.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的名录及管理办法,由哪个部门规定?(B.)A.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B.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C.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D.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11.在从事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设计时,应当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要求,下列哪个特性不属于优先选择的材料?(C.)A.易回收B.易拆解C.易运输D.易降解12.下列哪项不属于《循环经济促进法》中规定的工业企业在节水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A.)A.海水淡化B.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节水技术C.配备和使用合格的用水计量器具D.建立水耗统计13.下列哪个行业是高耗水、高污染行业?(A.)A.造纸B.汽车C.建筑D.运输14.下列哪个行业是高耗能行业?(C.)A.饮料制造业B.家具制造业C.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D.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C.)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无害化16.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经过修复后销售,除符合再利用产品标准外,还须:(B.)A.不得以高出原价的价钱销售B.在显著位臵标识为再利用产品C.必须在环保部门登记D.不得出口2023年常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最全题库)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9c1ca5e203d8ce2f01662370.png)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 是指认知性、可行性和(BCD A、便利性B、可承受性C、可接受性D、可操作性2、公民要广泛参与低碳消费方式,提倡(ABCD、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使低碳消费方式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
A、健康消费B、安全消费C、绿色消费D、环保消费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而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
这三大部门是指(ABD A、工业B、交通C旅游D建筑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ABCD)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调整能源结构C、遏制奢侈浪费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府(ABCD的能力和水平。
A、能源管理B、能源服务C、能源监测D、能源监督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主要有技术创新和(ACD A、产业结构调整B、低碳共同体C、国际合作D、制度创新7、低碳经济的特征(ABC A、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B、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C、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D、低碳经济具有公众性,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特征8、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ABCD。
A、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B、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C、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D、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9、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
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BCD): A 、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B 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D 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10 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ABCD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最全试题库和答案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最全试题库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cf512ff7ec4afe04a1df6a.png)
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最全题库)1.所谓“碳中性”,就是通过各种削减或者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到零。
(对)2.省是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省份。
(对)3.东京市政府定下目标,要以2000年为基准,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
(错)4.丹麦松德堡市的“零碳项目”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该地区建筑的零碳排放。
(错)第七章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根据国家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以上属于节能产品。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我国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一级能效比()3.4。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等于3.据测定,电器设备在热待机状态下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左右。
A.10%B.20%C.30%D.50%4.全球人均碳足迹约为()。
A.3.9B.4.0C.4.2D.4.35.()已经被确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
A.测定“碳足迹”B.“熊猫标准”C.“地球一小时”D.“世博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多项选择题1.以下行为中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居住小户型B.电器不用时候保持待机C.购买棉质衣服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E.选择自行车出行2.低碳社会方式的价值体系包括()。
A.生态文明的环境观B.生态文明的物质观C.生态文明的效率观D.生态文明的公平观E.生态文明的幸福观3.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能耗包括()。
A.照明B.办公设备C.家用电器D.交通客运E.采暖判断题1.“追求生活的便利”是低碳消费观的一部分。
(错)2.塑料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次性产品。
(对)3.“碳足迹”是通过估算个人或机构的“碳排放量”来定量衡量个人或机构行为的环境影响。
(对)4.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很好的低碳生活方式。
(错)《低碳经济知识读本》试卷B及答案一、填空题1、;二氧化碳当量2、国3、法国4、气候变化法、低碳经济法、清洁能源法5、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交通1、是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温室气体。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判断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02c11df7ec4afe05a1df1d.png)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判断题题库及答案1. 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正确2.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正确4. 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5. “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正确6.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错误7. 森林覆盖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正确8.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
正确9.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正确 10.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11.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
错误12. 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13.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
正确14.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
正确15.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正确 16.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正确17.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试卷单项选择题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试卷单项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6b6066f111f18582d05a26.png)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试卷单项选择题1.( )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A. 农业B. 轻工业C. 重工业D. 服务业2. 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 )。
A. 发展中国家B. 发达国家C. 俄罗斯D. 印度 3. 中国能源消费以( )为主,而优质能源的利用存在“先天不足”。
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核能 4. 我国目前唯一现实的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是( )。
A. 天然气 B. 太阳能 C. 核能 D. 地热能 5. 人工造林面积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 )。
A. 印度B. 巴西C. 中国D. 俄罗斯多项选择题1. 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 )。
A. 安全B. 稳定C. 节能D. 提高能效E. 价格低廉2(属于高耗能的行业是( )。
A. 钢铁B. 水泥C. 石油化工D. 有色金属E. 旅游 3. 我国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仍面临一些( )的障碍。
A. 经济 B. 技术 C. 政治 D. 意识 E. 制度 4.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 )。
A. 发展核电 B. 发展煤电 C. 石油代替煤炭 D. 天然气代替煤炭 E. 发展可再生能源5. 从森林的利用上讲,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有( )。
A. 植树造林 B.毁林造田 C. 加强森林管理 D. 保持并增加碳汇 E. 减少碳汇判断题1. 发展中国家普遍将建筑和交通作为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点领域。
( )2. 石油是我国交通运输消耗的主要能源。
( )3. 毁林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4. 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无碳能源。
( )5. 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 )6. 农业生产活动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
( ) 参考答案C A A C CCD ABCD ABDE ADE ACD 错对错错对对单项选择题1. 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 )。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单选题题库及答案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单选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5f995bb4cf7ec4bfed01d.png)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单选题题库及答案1.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c)驱动型”发展阶段。
(单选 )A生产 B消费 C要素 D技术2. 下列关于低碳模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单选 )A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D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 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c)。
(单选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C仅发展经济 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4. (d)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单选 ) A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C技术进步与创新 D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5.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
(单选 ) 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立法保障 D技术水平低 6 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b)倍。
(单选 ) A0.5 B2.2 C8 D10 7. 循环经济发展是以(b)为先导的。
(单选 )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8. 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的技术是指(b)。
(单选 ) A绿色化学技术 B新材料技术 C生态农业技术 D绿色消费技术8. 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的方式没有(D)。
(单选 )A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B大力发展风电 C发展核电 D发展火力发电9. ( A)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
(单选 ) A1993 B1994 C1995 D199610.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C )种受控温室气体。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18套试卷及答案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18套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19284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6.png)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18套试卷及答案《低碳经济》继续教育第⼀套1、只有(),才是⼀种可以⼤规模使⽤的安全的和经济的⼯业能源C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D可再⽣能源不包括()A循环经济最⼴泛的参与主体是()A企业低碳责任的驱动乏⼒主要原因没有()A以德国双元系统(DsD)为典范。
C低碳经济的发展⽅式是()C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最经济指的是()B离差值增⼤,表明⽓候状态不稳定性()A()是政府在⾃然资源和⽣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A⽬前我国温室⽓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B()是指倡导低碳的思维模式、⽣产观念、⽣活观念和消费观念,将企业低碳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C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不包括()D太阳能资源的特点不包括()D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不包括()D()即⼈们实⾏低碳消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D()是在⽣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的减量化、再利⽤、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A合理开发利⽤⾃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盾,根本出路是()B我国光伏产业竞争⼒的提升最终还要归于()C延长原料或产品使⽤周期,通过反复使⽤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是指()C解决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加强和健全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因素不包括()C以丹麦的卡伦堡⽣态⼯业园区为典范B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候有关的索赔就⼏乎达()美元D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量()D实施低碳营销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D近百年我国⽓候在变暖,以()最为明显D(),英国科学家⾸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10⽉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现D()我国提出转变增长⽅式A从经济运⾏的动⼒条件和市场保证上看,经济运⾏⼜依赖于()A对⼈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从⽽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D冯之浚提出的⽣态环境⼦系统分为()AB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ABCD张扬提出的⽣态环境⼦系统分为()ABC社会层⾯实现低碳的现实路径有()ABCD矿产资源利⽤指标分析包括()AB基于应⽤太阳能技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创建“低碳城市”的⽅法主要有以下哪⼏⽅⾯() ABC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BC环境法的经济发展功能有()ABC企业低碳责任的驱动乏⼒主要原因有()ABC荒漠化⼤致有四类()ABCD我国的环境问题,除⼀般环境问题的共性外,还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酸⾬的危害主要表现在()ABCD增加温室⽓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AB实施财政补贴政策的情形包括()ABCD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3+l”模式指()ABCD城市交通⼯具是温室⽓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要()ABC⼈类对⾃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应当以不破坏⽣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态平衡规律为原则,其原则有()BCD低碳经济ABC⾮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是⼟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题库答案完250页满分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题库答案完250页满分](https://img.taocdn.com/s3/m/cc22bde5e009581b6bd9eb70.png)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库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1、二氧化碳增多对气候变化将有怎样的影响?A、短期B、中期C、长期D、永久正确答案为:C2、联合国人居中心出版物上把()列为一个海平面上升威胁的一个重点地区?A、欧洲B、非洲C、大洋洲;D、亚洲正确答案为:D3、大气里面二氧化碳平均会存留多少年?A、一百年B、二百年C、三百年D、四百年正确答案为:B4、中国2006年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里面对平均气温升高的报道数字是?A、0.3-0.6B、0.4-0.7C、0.5-0.8D、0.6-0.9正确答案为:C5、____年6月份,美国的众议院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2009B、2008C、2007D、2006正确答案为:A6、很多国家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投资了____元到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
A、四万亿B、四千亿C、四百亿D、四十亿正确答案为:A7、2007年,日本提《美丽星球50》计划,目标于____年日本要进入低碳社会?A、2050B、2040C、2030D、2020正确答案为:A8、2006年,日本发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它提出来到____年能源效率提高30%,石油供应量要从50%降到40%,交通的能耗依靠石油的依存度要从现在100%降到80%。
A、2050B、2040C、2030D、2020正确答案为:C9、哪一个国家提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针对全球变暖政策方案?A、中国B、美国C、英国D、日本正确答案为:A10、什么能源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的骨干能源?A、风能B、太阳能C、核能D、生物质能正确答案为:C11、中国哪一个省市利用太阳能最好?A、新疆B、上海C、西藏D、四川正确答案为:C12、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而是___?A、反对奢侈浪费,提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B、提倡奢侈浪费C、提倡奢侈的绿色消费低碳水平D、提倡节省资源正确答案为:A13、低碳发展要求经济系统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5A\是指认知性、可行性和(BCD)A、便利性B、可承受性C、可接受性D、可操作性2、公民要广泛参与低碳消费方式,提倡(ABCD)、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使低碳消费方式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
A、健康消费B、安全消费C、绿色消费D、环保消费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而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
这三大部门是指(ABD)A、工业B、交通C、旅游D、建筑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ABCD)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调整能源结构C、遏制奢侈浪费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府(ABCD)的能力和水平。
A、能源管理B、能源服务C、能源监测D、能源监督 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主要有技术创新和(ACD)A、产业结构调整B、低碳共同体C、国际合作D、制度创新7、低碳经济的特征(ABC)A、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B、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C、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D、低碳经济具有公众性,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特征8、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ABCD)。
A、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B、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C、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D、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9、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
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BCD): A、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B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D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10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ABCD)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风能B、太阳能C、核能D、地热能1、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的环节是(ABCD)A、原材料加工B、产品制造C、产品使用D、循环利用2、《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那些活动的总称。
(ABC)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无害化3、下列哪些行业属于重化工业?(ABC)A、石油化工B、钢铁冶炼C、水泥生产D 造纸4、对环境法的生产力发展功能常见误区有(AB)A、环保与经济发展相互对立B、片面强调经济发展C、环境法能促进生产力发展D、环境法能促进发展绿色生产5、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确定公益最大化原则C、限制开发原则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ABCD)A、观念先行性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效益综合性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ABC)A、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B、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C、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D、可完全直接利用的废弃物8、循环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是(ABC)A、起步阶段B、发展完善阶段C、成熟阶段D终止阶段9、属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ABC)A、政府、企业B、高等院校、科研院所C、公众、中介机构D、自然界、太阳能10、协调人、环境与资源关系的原则是(ABC)A、整体效应原则B、生态平衡原则C、自我调控原则D、自由组合原则1、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包括(234),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1、社团2、企业3、公众4、政府)2、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主要涉及(123456)等方面。
(1、理论障碍2、观念障碍3、管理障碍4、制度障碍5、技术障碍6、效益障碍)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2345(1、系统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顺应发展趋势原则4、资源高效利用原则5、生态环境友好原则)4、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码应具备()等基本条件。
1234(1、先进的发展观念2、先进的科学技术3、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4、完善的市场机制)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34(1、科学性原则2、和谐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全面性原则)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确定为由()构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12345(1、理论支持2、政策支持3、制度支持4、技术支持5、舆论支持)7、()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1234(1、调整产业结构2、优化能源产业3、实现能源替换4、发展低碳能源体系)8、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靠()。
24(1、政府行为2、绿色发展3企业行为4、科技进步)9、世界上已经有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低碳产品认证。
1245(1、德国2、英国3、中国4、韩国5、日本)10、低碳经济是以()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34(1、低效益2、低污染3、低排放4、低能耗)三、判断题: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2.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在丹麦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车为首选,公共交通为次选,最后才是私家车。
(√) 3.在“分业种减排方法”下,最主要的受益者是那些拥有着先进节能技术的国家。
(√) 4.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 5.日本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是以企业为主导,政府资金技术投入为主体。
(×) 6.意大利的“白色证书”制度旨在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
(×) 7.颗粒物是影响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8.“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
(×) 9.《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
(×)10.2007年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1、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2、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地实践,创新,提高的过程。
√3、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4、“可持续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5、“十一五”能源规划中强调节能优先,提高能源效率,努力建设节能型社会,就是要从需求方面改变只有少数人可以得到优质能源服务的局面。
√6、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7、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有利因素。
×8、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总装机容量目前已居世界第四位,太阳能发电总量也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在我国的能源供需结构中已占据主导地位。
√9、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令世人瞩目。
×10、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边界调节税”法案。
即从2030年开始对进口的高排放密集型产品,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产品实施“碳关税”。
1、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土地、森林水资源、能源、物种等方面。
(√)2、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
(√)3、“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环境能力建设。
(√)4、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5、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6、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7、循环经济只是政府行为,与一般民众没有关系。
(╳)8、废墟下的钢筋清理出来后仍可以送回钢厂回炉再炼。
(╳)9、国家应该无条件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市场和销售。
(╳) 10、坐公交车出行不属于绿色消费行为。
(╳)一、多选题1.荒漠化大致有四类(ABCD)造成。
(多选)P18A、风力作用下B、流水作用下C、物理和化学作用下D、工矿开发2.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
(多选)P239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D、以上都对3.循环经济指标分析中的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包括(AB)。
(多选)P154A、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B、金属再生利用率C、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D、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4.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AB)。
(多选)P12A、植树造林B、采用固碳技术C、减少人口D、大量消费汽车5.科学发展观就是要(ABC)。
(多选)P227下A、以人为本B、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坚持社会主义6.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作用暴露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包括(BCD)。
(多选)P194A、人类技术创新与外界环境的矛盾B、人类生活对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现代环境成分急剧变化的矛盾C、人类变革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的恢复调节缓慢性之间的矛盾D、地球矿藏等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7.低碳经济的核心是(ABD)。
(多选)P90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设备更新D、发展观的改变8.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BC)。
(多选)P30-31A、生产的低碳化B、分配的低碳化C、消费的低碳化D、投资的低碳化9.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动态运行模式中,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ACD)。
(多选)P162A、低碳高效经济系统B、超长时间跨度系统C、低碳和谐社会系统D、低碳均衡生态系统1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ABCD)。
P232-233A、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B、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C、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D、以上都对11.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系统整体特性包括(ABCD)。
(多选)P159A、系统目标复杂多元B、系统要素互为基础C、系统层次有序众多D、系统运行动态演化 12.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