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设计与制作
高频电路-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
《高频电子电路》课程实验报告电容值为50pf:电容值为100pf:电容值为150pf:电容值为200pf:电容值为250pf:电容值为300pf:电容值为350pf:克拉泼振荡电路:电容值为10pf:电容值为50pf:电容值为100pf:电容值为150pf:电容值为200pf:电容值为250pf:电容值为300pf:电容值为350pf:总结:(1)克拉泼电路的振荡频率几乎与C1、C2无关,克拉泼电路的频率稳定度比电容三点式电路要好,但是克拉泼电路只能用作固定频率振荡器或者波段覆盖系数较小的可变频率振荡器。
(2)西勒电路频率稳定性好,振荡频率可以较高,可用作波段振荡器。
1.LC振荡器实质上是满足振荡条件的正反馈放大器。
LC振荡器是指振荡合理选择振荡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工作的稳定性及波形的好坏,有一定的影响,偏置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式电路。
当振荡器稳定工作时,振荡管工作在非线性状态,通常是依靠晶体管本身的非线性实现稳幅。
若选择晶体管进入饱和区来实现稳幅,则将使振荡回路的等效Q值降低,输出波形变差,频率稳定度降低。
因此,一般在小功率振荡器中总是使静态工作点远离饱和区,靠近截止区。
(2)振荡频率f的计算:振荡频率主要由L、C和C3决定。
(3)反馈系数F的选择:反馈系数F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经验数据F≈0.1~0.5,本实验取F=0.35.克拉泼和西勒振荡电路6.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电路图中3K05打到“S”位置(左侧)时为改进型克拉泼振荡电路,打到“P”位置(右侧)时,为改进型西勒振荡电路。
3K01、3K02、3K03、3K04控制回路电容的变化。
调整3W01可改变振荡器三极管的电源电压。
3Q02为射极跟随器。
3TP02为输出测量点,3TP01为振荡器直流电压测量点。
3W02用来改变输出幅度。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其功能是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本实验报告介绍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掌握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实验原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是一种基础的振荡器电路,由电感(L)、电容(C)和放大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电感和电容组成谐振电路,形成特定频率的谐振回路。
2.在谐振频率下,电路会自激振荡,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3.放大器负责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以保持振荡器的稳定性。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如下:•电感(L):1个•电容(C):2个•放大器:1个•示波器:1个•多用途实验板:1个•连接线:若干根实验步骤以下是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的搭建步骤:1.将一个电容连接到实验板的电感端口上,另一个电容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口上。
2.将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口上。
3.连接示波器的探头到振荡器电路的输出端口上。
4.打开示波器和放大器,并适当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
5.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并记录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后,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出了稳定的振荡波形。
记录下实验结果如下:•振荡器频率:1000Hz•振荡器振幅:5V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并观察到了稳定的振荡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该振荡器在特定的频率下能够自激振荡并输出稳定的交流信号。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对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使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可以通过调节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进行调整。
此外,振荡器的稳定性还受到放大器的影响,因此需要适当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以获得良好的振荡效果。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于进一步理解振荡器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基础。
整理高频课设报告_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_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目录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目录实验一常用电子实验仪器的使用及二极管特性测量................... - 7 - 实验二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 9 -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器............................................ - 14 - 实验四射极跟随器.............................................. - 18 - 实验五差动放大电路............................................ - 22 - 实验六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 26 - 实验七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运放)............................. - 31 - 实验八 OTL低频功率放大器...................................... - 35 - 实验九综合实验................................................ - 39 -概述WLSM-Ⅱ型实验箱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及教学基本要求为基础,并综合了同类产品的优点,结合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开发而成。
系统配有模拟电路实验模块和数字电路实验区及基本信号源。
底板电路板采用单面PCB板,元器件焊接于背面,板面整洁,结构清晰,可靠性高,连线孔备有叠式自锁镀金插座和小孔,即可与功能模块直接连接又能与面包板直接连接;功能模块,实验用元器件焊接于正面,并印有器件连接图及符号、参数,能提高学生对元器件的认识,力求按原理图习惯布置实验器件,减少、减短实验连线,兼顾实验功能和灵活性,能很好给学生提供从原理到实践的衔接;实验中需要连接的部分备有叠式自锁镀金插座,使用专用连线连接,连线方便,接触可靠。
实验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实验三电容三点式LC 振荡器」、实验目的1、 掌握电容三点式LC 振荡电路的实验原理;2、 了解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品质因数 Q 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 和频率的影响;3、 了解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电路与工作原理(1) 图3-2克拉泼振荡电路中,串联电容 C1、C2和C 构成总电容。
因为C1( 300p) >>C( 75p), C2( 1000P >>C ( 75p),故总电容约等于 C, 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L 和C 决定。
(2) 图3-3西勒振荡电路中,电容C1、C2和C3的串联值后与电容C 相并。
因为C1(300p)>>C3(75p),C2 ( 1000P)>>(75p),故总电容约等 于C+C3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L 、C 和C3决定。
(3) 反馈系数F=F1: F2,反馈系数F 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经验数据 F~ 0.1〜0.5,本实验取0.32、实验电路如图3-4所示,1K01打到“串S ”位置时,为改进型克拉泼振荡电路,打到图3-2克拉泼振荡电路图3-3西勒振荡电路“并P”位置时,为改进型西勒振荡电路。
开关1S03控制回路电容的变化;调整1W01可改变振荡器三极管的电源电压;1Q02为射极跟随器;1TP02为振荡器直流电压测量点,1W02用来改变输出幅度。
|{iM3三、实验内容1测量“并P”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2、测量“串S”克拉泼振荡电路幅频特性;3、测量波段覆盖系数。
四、实验步骤(一)模块上电将LC振荡器模块③接通电源,即可开始实验。
(二)测量振荡电路的幅频特性1、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将1K01拨至“并P”侧,此时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
示波器接仃P02频率计接1P01。
调整1W02使输出适中。
1S03分别控制1C06( 10P)、1C07(50P)、1C08 ( 100P)、1C09( 150P)接入电路,开关往上拨为接通,往下拨为断开。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内容清晰)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 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
3、 研究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 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 进行LC 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
3、 研究LC 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 测试LC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三、实验仪器1、模块 3 1块2、频率计模块 1块3、双踪示波器 1台4、万用表 1块四、基本原理实验原理图见下页图1。
将开关S 1的1拨下2拨上, S2全部断开,由晶体管N1和C 3、C 10、C 11、C4、CC1、L1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 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
)14(1210CC C L f +=π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 (计算振荡频率可调范围) 振荡电路反馈系数F=32.04702202203311≈+=+C C C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 5(10P )加到由N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 5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射随器输出信号经N3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P1输出。
图1 正弦波振荡器(4.5MHz )五、实验步骤1、根据图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2、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1)将开关S1拨为“01”,S2拨为“00”,构成LC 振荡器。
(2)改变上偏置电位器W1,记下N1发射极电流I eo (=11R V e ,R11=1K)(将万用表红表笔接TP2,黑表笔接地测量V e ),并用示波测量对应点TP4的振荡幅度V P-P ,填于表1中,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测量值记于表2中。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设计与制作
高频课设实验报告实验项目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设计与制作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实验日期成绩指导教师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器的设计与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2.掌握电容三点式LC 振荡电路的实验原理。
3.掌握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 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4.了解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
二、实验电路实验原理1.概述2.L C振荡器的起振条件一个振荡器能否起振,主要取决于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的两个基本条件,即:振幅起振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3.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频率稳定度表示:在一定时间或一定温度、电压等变化范围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程度,常用表达式:△f0/f0来表示(f0为所选择的测试频率:△f0为振荡频率的频率误差,Δf0=f02 -f01:f02和f01为不同时刻的f0),频率相对变化量越小,表明振荡频率的稳定度越高。
由于振荡回路的元件是决定频率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提高频率稳定度,就要设法提高振荡回路的标准性,除了采用高稳定和高 Q 值的回路电容和电感外,其振荡管可以采用部分接入,以减小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对振荡回路的影响,还可采用负温度系数元件实现温度补偿。
4.LC振荡器的调整和参数选择以实验采用改进型电容三点振荡电路(西勒电路)为例,交流等效电路如图1-1 所示。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合理选择振荡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工作的稳定性及波形的好坏有一定的影响。
偏置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式电路。
当振荡器稳定工作时,振荡管工作在非线性状态,通常是依靠晶体管本身的非线性实现稳幅。
若选择晶体管进入饱和区来实现稳幅,则将使振荡回路的等效 Q 值降低,输出波形变差,频率稳定度降低。
因此,一般在小功率振荡器中总是使静态工作点远离饱和区靠近截止区。
(2)振荡频率 f 的计算式中 CT为 C1、C2和 C3的串联值,因 C1(300p)>>C3(75p),C2(1000P)>> C3(75p),故 CT≈C3,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 L、C 和 C3 决定。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设计
1.2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设计图1所示为利用反馈原理设计的一个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又称考毕兹振荡器。
图中晶体管放大电路构成主网络,直流电源对电路提供偏置,偏置电压经过直流工作点分析在电路中表示出来。
LC并联谐振回路构成正反馈选频网络,其中C1、C2和Ce分别为高频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C3、C4为回路电容,L1是回路电感。
在不考虑寄生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正弦振荡的相位条件,振荡频率计算公式为:C4端接回基极构成正反馈,反馈系数为F=C3/C4。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优点为电容对晶体管非线性特性产生的高次谐波呈现低阻抗,所以反馈电压中高次谐波分量很小,因此输出波形接近于正弦波。
2 电路的仿真分析2.1 起振过程振荡曲线分析,即电路的瞬态分析(Time Domain Transient) 在Capture CIS中绘制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各元件参数如图中所示。
对波形发生电路进行时域仿真就是仿真电路的输出波形,因此应选择瞬态分析方式。
仿真时间选择5 μs,并设置Maximum step(最大步长)为10 ns,以输出光滑的振荡波形。
执行仿真分析命令,可以在Probe中清晰地看出正弦波发生电路的起振过程。
图2即为out点输出波形,从中可见起振时间约为1.0 us。
根据仿真波形分析起振过程如下:在刚接通电源时电路中存在各种扰动,这些扰动均具有很宽的频谱,但是只有频率近似为LC选频网络谐振频率fo的分量才能通过反馈网络产生较大的反馈电压。
由于环路增益T>1,经过线性放大和反馈的不断循环,振荡电压会不断增大。
然而由于晶体管的线性范围是有限的,随着振幅的增大放大器逐渐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增益逐渐下降。
当放大器增益下降而导致环路增益下降到1时,振幅增长过程停止,振荡器达到平衡,进入等幅振荡状态。
改变横坐标将波形放大,利用标尺功能测得波形极大点时间坐标如图3中所示。
通过计算可发现波形周期不稳定:B-A=2.303 3-2.190 5=0.112 8 us,C-B=2.409 3-2.303 3=0.1060us,D-C=2.5107-2.409 3=0.101 4us,E-D=2.621 0-2.510 7=0.110 3 us;即波形频率fo稳定度不高fo=1/T≈4/(E-A)=9.29 MHz。
实验二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实验二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实验原理;2.了解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品质因数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3.了解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LC振荡器是指振荡回路是由LC元件组成的满足振荡条件的正反馈放大器,反馈电压取自分压电容,则称为电容反馈LC振荡器或电容三点式振荡器,适于在较高的频段工作。
2.实验电路如图12。
图1为克拉波振荡电路,串联电容C1、C2和C构成总电容。
因为C1(300p)>>C(75p),C2(1000P)>>C(75p),故总电容约等于C,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L和C决定。
图2为西勒振荡电路,电容C1、C2和C3的串联值后与电容C相并。
因为C1(300p)>>C3(75p),C2(1000P)>>(75p),故总电容约等于C+C3,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L、C和C3决定图1.克拉波振荡电路图2.西勒振荡电路3.反馈系数 F=F1:F2,反馈系数F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经验数据F≈0.1~0.5,本实验取0.3。
三、实验结果1.1K01拨至“并P”侧时,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1K01拨至“串S”位时,振荡电路转换为克拉泼电路。
控制电容的变化,分别测出西勒电路和克拉泼电路的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结果如下表:对应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4,由图可知: 1)西勒振荡电路 随着电容增大,振荡频率降低;由于电路为并联谐振,频率增大则谐振电阻增大,输出电压随之增大。
Fmax=11MHZ ,fmin 无法得知,故不能求出波段覆盖系数K 。
2)克拉波振荡电路当C 为10PF 时电路不振荡,是因为回路总电容主要取决与C3与C 的并联,C3值很小且C 也很小时,放大器增益会变小,幅度下降,可能出现停振;随着电容增大,振荡频率降低;由于电路为串联谐振,频率增大则谐振电阻减小,输出电压随之减小。
高频课设 LC三点式反馈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设计与制作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题 目: LC 三点式反馈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设计与制作 初始条件:(1)Multisim 软件(2)高频课程中振荡器的相关知识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设计一个LC 三点式反馈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其设计技术性能指标为:振荡频率 650o f MHz KHz =± 频率稳定度 4101/-⨯≤∆o f f输出幅度 0.3o p p U V -≥(2)设计一个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其设计技术性能指标为:谐振频率:o f =10.7MHz,谐振电压放大倍数:dB A VO 20≥,通频带:MHz B w 17.0=,矩形系数:101.0≤r K 。
(3)设计一个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其设计技术性能指标为:输出功率Po ≥125mW ,工作中心频率fo=6MHz ,η>65%,已知:电源供电为12V ,负载电阻,R L =51Ω,晶体管用3DA1,其主要参数:P cm =1W,I cm =750mA,V CES =1.5V,f T =70MHz,hfe ≥10,功率增益Ap ≥13dB (20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4)1 LC三点式反馈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设计与制作 (5)1.1设计目的和意义: (5)1.2设计原理 (5)1.2.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工作原理分析 (5)1.2.2并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振荡器(西勒电路) (8)1.3仿真结果及调试 (9)1.3.1静态工作电流的确定 (9)1.3.2电路结构 (9)1.3.3仿真结果波形及实物 (10)1.3.4焊接实物图 (12)1.3.5性能测试 (14)2高频小信号电路设计 (15)2.1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原理分析 (15)2.2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参数设置 (15)3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与制作 (19)3.1设计要求及原理 (19)3.2设计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频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摘要 (I)1 绪论 (1)2.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 (2)2.1.1 原理分析 (2)2.1.2 平衡条件 (3)2.1.3 起振条件 (3)2.1.4 稳定条件 (4)2.2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4)3 设计思路及方案 (6)3.1 总体思路 (6)3.2 设计原理 (6)3.3 单元设计 (7)3.3.1 电容三点式振荡单元 (7)4 电路仿真与实现 (10)4.1 基于NI.Multisim.V10.0.1软件的电路仿真 (10)5 心得体会 (14)《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在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通讯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用来向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提供高频能量或高频标准信号,以便测试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的电气特性。
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是产生高频正弦振荡波,故电路主要是由高频振荡电路构成。
振荡器的功能是产生标准的信号源,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
所以,振荡器是电子技术领域中最基本的电子线路,也是从事电子技术工作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基本电路。
本次课设要求制作高频电容三点式正选拨振荡器,采用晶体三极管或集成电路,场效应管构成正弦波振荡器,达到任务书所要求的目标。
并介绍了设计步骤,比较了各种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不同振荡器的性能特征。
使用实验要求的电源和频率计进行验证,实现了设计目标。
关键字:通信高频信号电容正弦波振荡器1 绪论在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通讯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振荡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频率源,一般用在锁相环中能将直流电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交流电信号输出的电子电路或装置。
详细说就是一个不需要外信号激励、自身就可以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一般分为正反馈和负阻型两种。
所谓“振荡”,其涵义就暗指交流,振荡器包含了一个从不振荡到振荡的过程和功能。
能够完成从直流电能到交流电能的转化,这样的装置就可以称为“振荡器”。
LC振荡器设计课程设计
LC振荡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LC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掌握LC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和各部分功能;3. 学会使用公式计算LC振荡器的频率、品质因数等参数;4. 了解LC振荡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设计要点。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绘制LC振荡器的电路图;2. 学会使用仿真软件对LC振荡器进行仿真测试;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搭建简单的LC振荡器电路;4. 掌握对LC振荡器性能进行评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动力;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4.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LC振荡器的设计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LC振荡器基本原理:介绍LC振荡器的概念、工作原理,分析振荡条件,探讨维持振荡的必要条件。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2. LC振荡器电路组成:讲解LC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包括电感、电容元件,以及放大器的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3. LC振荡器参数计算:引导学生学会计算LC振荡器的频率、品质因数等关键参数。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4. LC振荡器设计方法:介绍LC振荡器的设计步骤,分析影响振荡器性能的因素,如元件选择、电路布局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5. 仿真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Multisim、Proteus等仿真软件对LC振荡器进行仿真测试。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6. LC振荡器实践操作:指导学生根据设计要求,搭建LC振荡器电路,并进行性能测试。
实验04 LC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2)X3与X1、X2的电抗性质相反。
三点式振荡器有两种基本结构,电容反馈振荡器,电 路如图4-1(b)所示;电感反馈振荡器,电路如图4-1 (c)所示。
图4-1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
X2
X1
C2
L2 C1
L1
X3 (a)
L (b)
C
(c)
•根据振幅起振条件,三极管的跨导必须满足下列不等式 • •
实验四 LC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LC电容三点 式振荡电路设计及电参数计算。
2.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3.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IEQ对振荡 器起振及振荡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电路组成原理及起振条件
三点式振荡器是指LC回路的三个端点与晶体管的三个 电极分别连接而成的电路,如图4-1(a)所示。图中 三个电抗元件X1、X2、X3构成了决定振荡频率的并联 谐振回路,同时也构成了正反馈所需的反馈网络。从 相位条件看,要构成振荡器,必须满足: (1)与发射极相连的两个电抗X1、X2性质相同。
振荡频率:
f osc f 0
1 1 2 L1C 2 L1CT
(4-3)
式中:
1 1 1 1 1 C C1 C2 CT CT
F CT C2
反馈系数 (4-4) 显然,CT越小F越小,环路增益就越小。在这种振荡电 路中,减小CT来提高回路标准性是以牺牲环路增益为代 价的,如果CT取值过低,振荡器就会不满足振荡条件而 停振。
IEQ(mA) F(MHZ)
表4-3 1K 表4-4
1 2 3 4
10K
高频课设报告---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2)二课程设计题目 (2)三课程设计内容 (2)3.1 仿真设计部分 (2)3.1.1设计方案的选择 (2)3.1.2振荡器的原理概述 (3)3.1.3方案对比与选择 (5)3.1.4电路设计方案 (7)3.1.5元器件的选择 (9)3.1.6电路仿真 (9)3.1.7元器件清单 (12)3.2系统制作和调试 (13)3.2.1系统结构 (13)3.2.2系统制作 (15)3.2.3调试分析 (16)四课后总结和体会 (17)参考文献 (17)一课程设计目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专业继《电路理论》、《电子线路(线性部分)》之后必修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内容学习结束,学生基本掌握了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后,通过完成特定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进行资料查阅、电路方案设计及组织实验的能力。
通过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1、模块电路设计(采用Multisim软件仿真设计电路)1)采用晶体三极管或集成电路,场效应管构成一个正弦波振荡器;2)额定电源电压5.0V ,电流1~3mA;输出中心频率 6 MHz (具一定的变化范围);2、高频电路制作、调试LC 高频振荡器的制作和调试三 课程设计内容3.1 仿真设计部分3.1.1设计方案的选择电容反馈式振荡电路的基本电路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端式(又称三点式)的振荡器,即LC 回路的三个端点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连接而成的电路,如图2-0所示。
由图可见,除晶体管外还有三个电抗元件X1、X2、X3,它们构成了决定振荡器频率的并联谐振回路,同时构成了正反馈所需的网络,为此根据振荡器组成原则,三端式振荡器有两种基本电路,如图2-0所示。
图2-0中X1和X2为容性,X3为感性,满足三端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反馈网络是由电容元件完成的,称电容反馈振荡器电容反馈式振荡电路的设计及原理分析电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组成。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优秀doc资料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优秀doc资料实验: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荡器一、实验目的与任务1. 掌握 LC 三点式震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 LC 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电路设计及电参数计算。
2. 掌握振荡回路 Q 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3. 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 I EQ 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响。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要求利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正反馈特性产生振荡电压,通过测量了解各参数对频率、幅度的影响。
三、实验设备1. 双踪示波器2.频率计3.万用表4.实验板 12 四、实验内容 1. 设置静态工作点2. 振荡频率与振荡幅度的测试3. 当 C 、C ′为不同数值时,改变 I EQ (断开 C T , 由数字万用表测出 V E 值,根据 4R V I E E =4. 频率稳定度的影响五、实验步骤实验电路见图 1。
实验前根据图 1所示原理图在实验板上找到相应器件及插孔并了解其作用。
1. 设置静态工作点(1在实验板 +12V扦孔上接入 +12V直流电源(注意电源极性不能接反并按C=120pf、C ′ =680pf、 C T =51Pf (实验板标为 50Pf 、 R L =110K接入各元件其连线要尽量短。
(2 OUT 端至地接入双踪示波器和频率计(以函数信号发生器代,分别打开电源开关, 此时频率计应显示振荡频率, 调节 R P 使双踪示波器显示振荡波形最大时停止调节, 断开 C 、C ′、 C T 及 R L ,用数字万用表测出 V E (R 4上的电压,代入下式求得 I E 值。
4R V I EE == (1 设:R e =1KΩ 表 12. 振荡频率与震荡幅度的测试实验条件: C=120pf、C ′ =680pf、 R=110K当电容 C T 分别为 C 9、 C 10、 C 11时, 由频率计读出其相应的 f 值及由双踪示波器读出 V P-P(V P-P 为输出电压峰峰值值,并填入表 1中。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本次实验主要是为了研究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频率特性,以及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1、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板2、双踪示波器一台3、信号源一台4、万用表一只5、导线若干实验原理: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是由三个元件组成的简单的谐振电路,可以输出非常纯净的正弦信号。
通过对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是由电感、电容和放大器组成的,电感和电容串联,构成谐振电路,而放大器则是为了保持振荡的反馈回路。
当振荡器开始工作时,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被放大器放大后送回谐振电路中,形成反馈回路。
此时,由于振荡器的自激作用,振荡信号会不断增强,直至达到谐振频率,此时电压振幅达到最大值。
如果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那么输出信号的振幅将无限增大或降至最低点,从而无法工作。
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仪器。
首先将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板、信号源、双踪示波器和万用表连接好,将电路板上的电容和电感的值用万用表测量出来,以便设置信号源的输出频率。
2、设置信号源输出频率。
将信号源的输出频率设置在谐振频率附近,调成适合测量的振幅值。
3、调整示波器。
将示波器的X轴设置为时间基准,Y轴设置为电压基准,此时可以观察到振荡器输出的正弦信号波形。
4、调整电容电感比例。
改变电容和电感的值,使之能够按照预期的谐振频率输出正弦信号,将实验记录下来。
5、测量谐振频率。
当改变电容、电感和信号源的频率时,用万用表来测量产生谐振的频率。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最后求出谐振频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信号源的频率频率调至谐振频率附近,调整示波器并调整电容和电感的值,得到了不同的信号波形。
并且测量了不同电容电感比例下的谐振频率。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谐振频率与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参数有关,当变化电感线圈或电容器的值时,谐振频率也会相应地变化。
此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也与电容电感比例的大小有关。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重要元件,用于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其中,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搭建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验证其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并观察其输出波形。
实验目的:1. 理解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原理及工作方式;2. 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搭建方法;3. 验证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4. 观察并分析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输出波形。
实验器材:1. 电源2. 电阻箱3. 电容4. 电感5. 示波器6. 万用表7. 连线电缆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搭建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确保连接正确可靠;2.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3.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并记录观察结果;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值,并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在不同电阻值下的振荡频率和输出波形。
观察结果显示,振荡频率与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参数有关,当电容和电感值增大时,振荡频率相应增大;当电阻值增大时,振荡频率相应减小。
这符合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即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成正比关系。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输出波形为正弦波。
这是因为在振荡器电路中,电容和电感构成了一个谐振回路,通过不断的能量交换,实现了正弦波的产生和持续。
实验中我们还测量了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值,以验证其与理论计算值的一致性。
结果显示,测量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误差较小。
这说明我们的实验搭建成功,并且实验结果可靠。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验证了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并观察了其输出波形。
实验结果表明,振荡频率与电容和电感参数成正比关系,而输出波形为正弦波。
此外,实验结果还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验证了实验的可靠性。
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武汉理工大学《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1 概述振荡器是不需外信号激励、自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凡是可以完成这一目的的装置都可以作为振荡器。
一个振荡器必须包括三部分:放大器、正反馈电路和选频网络。
放大器能对振荡器输入端所加的输入信号予以放大使输出信号保持恒定的数值。
正反馈电路保证向振荡器输入端提供的反馈信号是相位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振荡维持下去。
选频网络则只允许某个特定频率f0能通过,使振荡器产生单一频率的输出。
振荡器能不能振荡起来并维持稳定的输出是以下两个条件决定的;一个是反馈电压Uf 和输入电压Ui 要相等,这是振幅平衡条件。
二是Uf 和Ui 必须相位相同,这是相位平衡条件,也就是说必须保证是正反馈。
一般情况下,振幅平衡条件往往容易做到,所以在判断一个振荡电路能否振荡,主要是看它的相位平衡条件是否成立。
振荡器的用途十分广泛,它是无线电发送设备的心脏部分,也是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主要部分各种电子测试仪器如信号发生器、数字式频率计等,其核心部分都离不开正弦波振荡器。
功率振荡器在工业方面(例如感应加热、介质加热等)的用途也日益广阔。
正弦波是电子技术、通信和电子测量等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波形之一。
能够产生正弦波的电路称为正弦波振荡器。
通常,按工作原理的不同,正弦振荡器分为反馈型和负载型两种,前者应用更为广泛。
在没有外加输入信号的条件下,电路自动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波形和一定振幅的交变振荡信号输出。
1 武汉理工大学《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三点式电容振荡器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反馈振荡器原理方框图如图所示。
反馈型振荡器是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合环路,放大器通常是以某种选频网络作负载,是一个调谐放大器。
图反馈振荡器方框图为了能产生自激振荡,必须有正反馈,即反馈到输入端的自你好与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相位相同。
定义A为开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S)?F(S)为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Uo(S) Ui(S)Ui’(S) F(S)?Uo(S)Af(S)为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f(S)?Uo(s)A(S)? Ui(s)1?A(S)?F(S)在振荡开始时,于激励信号较弱,输出电压的振幅Uo则比较小,此后经过不断放大与反馈循环,输出幅度Uo开始逐渐增大,为了维持这一过程使输出振幅不断增加,应使反馈回来的信号比输入到放大器的信号大,即振荡开始时应为增幅振荡,即:T(jw)?1 因此起振的振幅条件是:2 武汉理工大学《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A?F?1 ..起振的相位条件是:?A??F?2n? 要使振荡器起振必须同时满足起振的振幅条件和相位条件。
实验3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实验3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一、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三点式LC振荡器●克拉泼电路●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工作的影响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LC振荡器与射随放大电路模块●双踪示波器●频率计●万用表二、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3.熟悉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4.熟悉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进行静态工作点测量,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的停振、起振现象。
2.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输出波形,测量振荡电压峰-峰值Vp-p,并以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
3.观察并测量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等因素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⑴插装好LC振荡器与射随放大电路模块,按下开关3K1接通电源。
⑵3K01、3K02、3K03置“off“位,即可开始实验。
2.静态工作点测量⑴用三用表测量晶体振荡管3Q01的各管脚电压,用示波器探头接3TP01端,调整3W01,观察振荡器停振和起振时的情形。
⑵调整电位器3W01可改变3Q01的基极电压VB,并改变其发射极电压VE。
记下VE的最大值,并计算相应的Ie值(发射极电阻3R04=1kΩ)基极:3.70V 集电极:3.10V 发射极:2.94VVe max=3.08V Ie=3.09mA3.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振荡器工作的影响⑴实验初始条件:IEQ=2.5mA(调3W01达到)。
⑵调节电位器3W01以改变晶体管静态工作点IEQ,使其分别为表3.1所示各值,且把示波器探头接到3TP01端,观察振荡波形,测量相应的输出振荡电压峰-峰值Vp-p,并以频率计读取相应的频率值,填入表3.1。
表3.14.振荡器频率范围的测量测量方法:用小起子调整半可变电容3C05,同时用频率计在3TP01端测量输出振荡信号的频率值频率范围为7.8710—8.486MHz5.等效Q值变化(负载电阻变化)对振荡器工作的影响改变负载电阻使其分别为10K、5.1K(分别接通3K02、3K03),观察振荡波形,测量相应的振荡电压峰一峰值V P-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课设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设计与制作系别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
指导教师
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2.掌握电容三点式LC 振荡电路的实验原理。
3.掌握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 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4.了解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
二、实验电路实验原理
1.概述
2.L C振荡器的起振条件
一个振荡器能否起振,主要取决于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的两个基本条件,即:振幅起振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3.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表示:在一定时间或一定温度、电压等变化范围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程度,常用表达式:△f0/f0来表示(f0为所选择的测试频率:△f0为振荡频率的频率误差,Δf0=f02 -f01:f02和f01为不同时刻的f0),频率相对变化量越小,表明振荡频率的稳定度越高。
由于振荡回路的元件是决定频率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提高频率稳定度,就要设法提高振荡回路的标准性,除了采用高稳定和高 Q 值的回路电容和电感外,其振荡管可以采用部分接入,以减小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对振荡回路的影响,还可采用负温度系数元件实现温度补偿。
4.LC振荡器的调整和参数选择
以实验采用改进型电容三点振荡电路(西勒电路)为例,交流等效电路如图1-1 所示。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合理选择振荡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工作的稳定性及波形的好坏有一定的影响。
偏置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式电路。
当振荡器稳定工作时,振荡管工作在非线性
状态,通常是依靠晶体管本身的非线性实现稳幅。
若选择晶体管进入饱和区来实现稳幅,则将使振荡回路的等效 Q 值降低,输出波形变差,频率稳定度降低。
因此,一般在小功率振荡器中总是使静态工作点远离饱和区靠近截止区。
(2)振荡频率 f 的计算
式中 CT为 C1、C2和 C3的串联值,因 C1(300p)>>C3(75p),C2(1000P)>> C3(75p),故 CT≈C3,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 L、C 和 C3 决定。
(3)反馈系数F的选择
反馈系数 F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经验数据 F≈0.1~0.5,本实验取F=0.3 5.克拉波和西勒振荡电路
图 1-2 为串联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克拉泼振荡电路。
图1-3 为并联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西勒振荡电路。
6.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器电路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如图1-4所示。
图中1K01打到“S”位置(右侧)时,为改进型克拉泼振荡电路,打到“P”位置(左侧)时,为改进型西勒振荡电路。
开关IS03控制回路电容的变化。
调整1W01可改变振荡器三极管的电源电压。
1Q02为射极跟随器。
1TP02为振荡器直流电压测量点。
1W02用来改变输出幅度。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2.掌握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的实验原理。
3.掌握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 Q 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
4.了解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
三、课设内容
1. 在电路板上设计制作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器电路。
2.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的输出波形,测量振荡器电压峰—峰值Vp-p和振荡频率。
3. 测量振荡器的幅频特性。
4. 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
5.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具体要求见六
四、实验过程
1. 模块上电:将制作好的LC振荡器模块插在高频实验箱底板上,接通电源,即可开始实验。
2. 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示波器接1TP02,频率计接振荡器输出口1P01。
电位器1W02反时针调到底,使输出最大。
开关1K01 拨至P侧,此时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
1S03分别控制1C06(10P)、1C07(50P)、1C08(100P)、1C09(ISO)是否接入电路,开关往上拨为接通,往下拨为断开。
四个开关接通
的不同组合,可以控制电容的变化。
例如 ISO3 的第 1、第 2 位往上拨,其接入电路的电容为10P+50P=60P 。
按照表3-1电容的变化测出与电容相对应的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峰—峰值Vp-p ),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中。
注:如果在开关转换过程中使振荡器停振无输出,可调整1W01,使之恢复振荡。
3. 克拉泼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将开关1K01拨至S 位,振荡电路转换为克拉泼电路。
按照上述方法,测出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3-2中。
4. 波段覆盖系数的测量 波段覆盖即调谐振荡器的频率范围,此范围的大小,通常以波段覆盖系数K 表示:
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的幅频特性,以输出电压最大点的频率为基准,即为一边界
频率,再找出输出电压下降至2
1
处的频率,即为另一边界频率,如图1-5、图 1-6
所示,再由公式求出K
5、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
分别将开关1K01打至左侧(S )和右侧(P )位置,改变电源电压Ec 下的振荡频率。
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3-3和3-4中。
其方法是:频率计接振荡器输出1PO ,电位器1W02反时计调到底,选定回路电容为50P 。
即IS03第二位往上拨。
用三用表直流电压档测3TP01测量点电压,按照表3-3和3-4给出的电压值Ec ,调整1W01电位器,分别测出与电压相对应的频率。
表中Δf 为改变Ec 时振荡频率的偏移,假定Ec=8V 时,Δf=0,则Δf=f-f8v 。
五、实验过程
部分实验图片
六、实验数据测试结果
表 3-1
表3-2
波段覆盖系数K :并联:fmax=8.06MHz,fmin=8.157MHz Kp=
99.0min
f max
f = 串联:fmax=10.14MHz,fmin=10.24MHz Ks=
99.0min
f max
f = 表3-3(Δf=f-f8)
表3-4(Δf=f-f8)
七、报告要求
1.原理、目的与要求; 2.实验过程;
3.实验数据测试结果。
4. 根据测试数据,分别绘制西勒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并进行分析比较。
5. 根据测试数据,计算频率稳定度,分别绘制克拉泼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的
c —f0
f
E 曲线。
6.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7. 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的体会。
八、数据分析
在此说明,其中8.14MHz 点为误差,所以删除该点。
6.5
7
7.5
8
8.5
99.510
10.5
11
11.5
260280300320340360380
400420440
460西勒振荡器幅频特性曲线
电压幅度/m v
频率/MHz
10
1112
13141516
100150200250300350
400450
500克拉泼振荡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电压幅度/m v
频率/MHz
分析比较:通过波形可知,改进型西勒振荡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是先上升后下降;而改进型克拉泼振荡器的幅频特性曲线是呈下降趋势的。
频率稳定度:
表3-5(Δf/f8)
表3-6(Δf/f8)
5
6
7
89
10
11
-6-4-20246
8101214x 10
-3
Ec/V
Δf /f 8
克拉泼振荡器的稳定度
八、问题分析
实验过程中,我们的电路板在P 端可以正常显示,但在S 端却出现在部分条件下无法显示波形的问题,讨论后我们认为是西勒振荡器和克拉泼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有所不同所致。
另外,由于焊接技术不够熟练,波形及参数偶尔也会产生不稳定的问题。
九、实验总结
由于一些尚未查知的原因,我们本次实验的第一块电路板尽管焊接显示无误,但却怎么都不出波,因此我们总共焊了两块电路板,也算是更进一步熟悉了电路原理,感觉还是有所帮助的。
-4-3-2-1012
3456-3
西勒振荡器的稳定度
Δf /f 8
E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