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处置要点
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如何应对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一种常见却又非常危险的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安全和财产,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应对地震灾害的措施。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应急措施和灾后重建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准备工作1.了解地震常识要应对地震,首先需要了解地震的基本常识。
地震的原因、发生频率、震中和震源等信息对于我们的防备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地震常识,并向家人、朋友和同事传授这些知识。
2.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地震时最为危险的是建筑物的倒塌,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相关法规,建立抗震设计标准,以确保新建筑物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老旧建筑物也应该进行抗震改造。
3.制定应急预案在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为了做到这一点,每个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逃生路线、避难场所、急救方法等信息,并定期进行演练以增加熟悉度。
第二部分:应急措施1.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会恐慌,但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立即停止当前的活动,寻找安全的避难地点,并保护好头部和脖子。
2.选择安全的避难地点在地震中,选择一个安全的避难地点是至关重要的。
避免站在易倒塌的建筑物下或靠近大型家具等有可能压垮人体的物体。
如果人们被困在建筑物中,应尽可能找到有空间的地方躲避,避免进入封闭空间。
3.及时向救援队伍报告在地震发生后,应该及时向救援队伍报告受困信息。
这样他们就可以尽快进行救援,并帮助我们摆脱困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听从他们的指示,以保证安全。
第三部分:灾后重建1.全面评估灾情地震过后,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灾情评估。
这包括人员伤亡情况、损坏建筑物的程度和重建需求的确定等。
只有通过准确评估,我们才能制定出合适的重建计划。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地震还会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如道路、桥梁、电力等。
因此,灾后重建中要优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提高城市的抗震能力和应对能力。
地震时的自救逃生方法有哪些
地震时的自救逃生方法有哪些地震时的自救逃生方法有哪些室内“三角空间”相对安全高层居民遇地震时,应立即躲避到结实的桌子或床下,家具旁或墙根、墙角等处可在房屋倒塌后形成三角空间,是相对安全的地点。
还可迅速逃进卫生间、储存室等面积较小的场所,这些小开间的地方是比较安全的地点。
不要躲避在阳台、窗边等不安全位置,不要乘坐或躲到电梯里,不要跟随人群向楼下拥挤逃生,不要跳楼逃生。
室外选择开阔地避震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应该就地选择开阔地,趴下或蹲下避震。
要避开玻璃幕墙、塔吊、烟囱等高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杆、广告牌等物。
避开危险品工厂、仓库以及狭窄的街道、破旧房屋、危墙、砖瓦木料堆等场所。
避开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各种桥梁及隧道。
在野外遇到地震,应避开山边危险地带,如山崖、陡峭的山坡、山脚等地方。
乘车途中应伺机停车转移在乘火车时发生地震,乘客应迅速趴到座椅下,抓住座椅的钢管。
背朝行车方向坐时,应用双手护住后脑,将身体紧紧缩在一起。
要等地震过后,车停下来再下车。
乘坐公共汽车时发生地震,乘客应紧紧抓住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并用衣物护住头部。
地震过后,乘客在司机指挥下有序从车门下车;乘坐地铁时发生地震,如果由于地震而停电,乘客应在有关人员指挥下撤离,以免地铁隧道里架设的高压线破损而发生危险。
当发出防水警报时,应立刻通过车站的排水道和防水堤进行防御。
在驾车时如果发生地震,要把车移到远离道路的地方,越远越好。
不要在地震中开车逃生,不要紧急刹车,不要在桥上和桥下停留,不要在树木、灯杆、电线杆下停留。
不要惊慌,远离危险物地震突袭,短时间内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科学避灾?“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所在的房屋条件、楼层,哪里是承重墙、哪里是求生通道、哪里有柱子。
”曾参加汶川等多次地震救援工作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高波,根据他的经验,城市房屋条件优于农村,新建房屋条件优于老旧房屋。
其次,在房屋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需要综合考虑楼层、房屋结构等因素,选择最佳求生方式。
发生地震应急处置方案
发生地震应急处置方案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自然灾害,因其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灾害应对的能力,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地震应急处置方案。
一、发生地震的应急响应1.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保持冷静,切勿慌乱。
如果在室内,应迅速找到结实的桌椅、床等,躲到其下方;如果在室外,应远离高楼、电线杆、玻璃幕墙和树木等危险物体,到开阔平坦的场地上蹲下。
2. 地震应急响应方案中的预警机制应是什么?•地震部门和气象部门应当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和监测,一旦发现可能的地震活动,立刻发布预警信息,告知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二、地震应急处置方案1. 发生地震后的应急疏散•发生地震后,应急疏散是最关键的安全措施,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计划,包括疏散路线、疏散时间和疏散地点等信息,使得员工和居民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安全疏散。
2. 灾后应急恢复•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往往是巨大的,应急处置需要在灾难后尽快进行,包括救援和生命救护等方面的应急措施,同时也需要制定完善的灾后恢复计划。
3. 应急物资储备•地震发生时,很多人都需要紧急救援和生命救护,所以需要准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食品、饮用水、药品、毛毯等,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应急需求。
三、如何提高地震应对能力?1.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应急响应能力的组织和管理,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模拟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2. 普及地震知识•受灾人员需要有基本的地震知识,如何判断地震发生前兆,如何避免危险物品,如何进行应急疏散等,这些知识对于提高灾后生存的能力非常重要。
3. 强化地震风险防控•基于过去历史地震数据对所处区域进行评估和风险预测,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加强地震预警效能和准确性,并完善应急设备和应急疏散标识。
结论以上是发生地震应急处置方案,应急措施的重点在于提高应对能力和救援速度,在生产、住宅、学校等场所的安全防范上要做到预防为主,完善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
是指在发生地震时,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震灾害应急措施:
1. 寻找避难场所:当地震发生时,应尽快寻找结实的桌子、床下或墙角等避难场所,保护头部,远离窗户、高大物体和易倒的家具。
2. 迅速撤离建筑物:如果在室内,感觉到地震明显,应迅速撤离建筑物,选择开阔地带或安全位置,避免站在电线杆下、悬崖边缘等危险地点。
3. 防止次生灾害:地震后可能会引发火灾、断水、断电等次生灾害,应尽量减少火源、用电设备的使用,并关注水、电、煤气管道等设施是否有破损和泄漏。
4. 救援自救:尽量保持冷静,尽力自救和互救,及时向相关救援部门报告受困情况,并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5. 疏散和急救:根据现场情况,组织有序疏散人员,避免踩踏和拥挤。
对于受伤的人员,及时进行急救和送医治疗。
6.儿童和老年人关爱:特别关注儿童和老年人的安全,帮助他们顺利疏散,并提供适当的关怀与照顾。
7. 关注灾情信息:及时关注地震灾情信息,听从政府或相关部门发布的指示和安全提示,积极配合救援工作。
总之,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地震应急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身的自救能力和应对能力。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
地震灾害发生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 保持镇定,迅速找到庇护所:尽量远离窗户、玻璃、大型家具和易倾倒的物品,找到支撑结实的桌子、床下或者墙边躲避。
2. 注重人员安全:确保逃生通道畅通,尽量不要使用电梯。
遇到有老弱病残人员或儿童时,要及时协助他们逃生。
3. 防止火源:地震可能引发火灾,及时关闭燃气阀门,切断电源。
用湿毛巾或带湿的衣物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烟雾。
4. 避免高楼坍塌追加灾害:如果在高楼中,不要惊慌地向楼下跑,要尽量找到结实的柱子或角落躲避。
5. 注意余震:地震过后可能会有余震,同样需要保持警惕,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6. 妥善处理伤亡和紧急情况:拨打紧急求助电话,等待救援清点人数,及时寻找和帮助伤残者。
7. 注意人身安全和道路通行:在外面时,避免停留在大门、大型建筑物、高架桥、大型广告牌等危险区域,确保人身安全。
8. 紧急疏散和避难:按照有关部门和救援人员的指示进行疏散和避难,尽量远离悬崖、水库、江河或海滩等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地区。
9. 保持与家人联系:使用手机或其他通信工具与家人保持联系,告知自己的安全状况。
10. 进行自救:根据自身条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自救,如被困在无法脱身的地方,找到可靠的工具或手段进行自救。
地震等自然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地震等自然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现场,及时和有效的应急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地震等自然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组织疏散和救援1.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地震发生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各部门和单位应提前确定疏散路线和安全地带,并进行定期演练,确保人员疏散的快速和有序。
二、建立临时救援指挥部和通信系统1.建立临时救援指挥部:临时救援指挥部应由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设立。
指挥部应根据灾情情况,负责召集会议、协调各方救援力量、发布紧急通知和指示、收集和分析信息等。
2.建立通信系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现场,通信系统往往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应建立起多种通信方式,包括无线电、卫星通信、短信和互联网等,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接收。
三、提供紧急救助和医疗支持1.提供紧急救助: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应立即提供紧急救助。
包括抢救被困人员、止血、包扎伤口、清创消毒、转运伤员等。
2.提供医疗支持: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现场,应设立临时医疗点,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同时,应将严重伤员转移至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医疗队和救援队的协同工作非常重要,以便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四、提供基本生活保障1.提供临时住所: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现场,往往会有大量的房屋被毁坏,导致居民无家可归。
因此,应设立临时住所,提供基本的庇护。
2.提供饮食和生活物资:将食品和生活物资运送到受灾地区,确保受灾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提供清水和药品,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五、重建和恢复工作1.评估和规划:地震等自然灾害后,应迅速评估受灾情况,并制定重建和恢复规划。
根据评估结果,规划合理的重建方案,以确保灾区尽快恢复正常。
2.重建和恢复工作:包括修复和重建基础设施、房屋和公共场所,恢复供电、供水等基本服务,帮助受灾民众重新安置和就业,以及提供心理支持等。
综上所述,地震等自然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包括组织疏散和救援、建立临时救援指挥部和通信系统、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支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及重建和恢复工作。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概述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性事件。
面对自然灾害,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人们应对自然灾害。
地震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突然发生,瞬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处置措施如下:1. 预防措施: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要按照抗震标准建造,并加强地震监测设备的建设。
2. 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寻找避难场所,如桌子下或墙角。
避免站在高楼或大型家具旁边,以免被倒塌的物体伤及。
3. 地震后:及时组织撤离和救援,确认家人和亲友的安全。
检查房屋状况,注意避免火灾和煤气泄漏。
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或海洋水势暴增,导致无法阻挡地灌溉设备运转的情形。
应急处置措施如下:1. 预防措施:加强对洪水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加固防洪堤坝,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2. 洪水来临时:迅速撤离低洼地或危险地区,寻找安全的高地或避难所。
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政府发布的救援信息。
3. 洪水后:注意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清理污泥和淤泥,防止疫情传播。
飓风飓风是一种强大的旋转风暴,具有破坏力极强的特点。
应急处置措施如下:1. 预防措施: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及时疏散人员,避免危险区域。
加固房屋结构,固定室外物体。
2. 飓风来临时:寻找坚固的建筑物或避难所,远离窗户和玻璃。
遵守政府发布的紧急疏散指示。
3. 风暴过后:避免行走在洪水和破坏区域,慎用明火,注意清理废弃物。
林火林火是森林或草原发生的大面积火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产生严重威胁。
应急处置措施如下:1. 预防措施: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不随意扔掉火种或烟蒂。
加强森林防火巡逻和宣传教育。
2. 林火发生时:尽快报警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遵守逃生路线。
避免火势蔓延,同周围居民合作救火。
3. 林火过后:避免返回烧毁区域,清理废弃物和污染物,恢复植被生态。
总结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的重要手段。
地震灾害应对处置措施
地震灾害应对处置措施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应对地震灾害,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地震应对处置措施。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地震灾害应对处置措施。
一、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地震灾害应对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震源位置,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有更多时间采取逃生或避难措施。
目前,一些地震多发地区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测地震监测和预测是地震灾害应对的基础。
通过设置地震监测站,实时监测地震活动,收集地震数据,并利用地震学理论和统计模型进行地震预测,可以提前预警,并为地震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测工作,提高地震灾害的预警能力,是地震应对的重要举措。
三、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是地震应对工作的指导文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规定了各种应对措施和方法。
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确保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和应对工作,是地震灾害应对的重要保障。
四、加强地震救援力量建设地震救援力量是地震灾害应对的核心力量。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地震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
同时,还应加强装备的更新和配备,提供必要的救援工具和设备,以应对各种灾情。
五、加强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是地震灾害应对的基础工作。
通过开展地震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可以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地震安全教育应覆盖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特别是学校和社区,通过模拟演练和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
六、加强地震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地震防灾减灾工程是地震灾害应对的重要措施。
包括地震安全建筑设计、地震防护工程、地震疏散通道的建设等。
通过加强地震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可以提高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
地震灾害处置方案
地震灾害处置方案
以下是 9 条地震灾害处置方案:
1. 地震一来,大家可别慌!就像遇到敌人别害怕一样。
比如说你在屋里,赶紧躲到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呀,这可是能救命的!难道不是吗?
2. 嘿,地震的时候如果你在户外,那可别往建筑物附近跑哦!这就好比你不能自投罗网呀!找个空旷的地方蹲下或趴下,稳住自己哟!
3. 要是你正在开车,突然地震了,别傻愣着呀!赶紧停车到空旷地呀!这就像发现路上有大石头,你得避开不是吗?
4. 地震后要是被困住了,别着急上火呀!保持体力,就像跑步比赛要合理分配体力一样,等待救援呀!
5. 家里人在地震时一定要互相照应呀!不能各顾各的,这就像拔河要一起用力一样!一起面对这场灾难!
6. 学校里老师可得组织好学生应对地震呀!就如同将军指挥士兵打仗一样,要有序疏散,不能乱套!
7. 企业单位遇到地震也不能马虎呀!做好应急措施,不就像给机器上润滑油保证运转良好嘛!
8. 救援人员在地震后要迅速行动起来呀!好比消防员冲向火场一样,争分夺秒救人!
9. 大家都要牢记这些地震灾害处置方案呀,真遇到地震时才能从容应对呀!这可太重要啦,一定得放在心上!
我的观点结论:地震灾害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好准备,按照正确的方法应对,就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9篇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9篇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篇1)一、总则(一)为提高抗震救灾工作和地震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公司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本预案为公司地震应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公司有关部门要配合本预案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破坏性地震分为四类:1、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人员死亡数超过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
区域范围内发生7.0级以上地震,也可视为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
2、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
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大于6.5级、小于7.0级的地震也可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3、中等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0.1%-1%的地震。
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大于6.0级、小于6.5级地震,也可视为中等破坏性地震。
4、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指标低于中等破坏性地震)的地震。
(四)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公司要按统一领导、部门分工、综合协调、快速高效的原则开展地震救援工作。
(五)在本公司范围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启动本预案。
二、地震应急机构及其职责(一)本公司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公司领导班子自动转为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总指挥:张忠生副总指挥:何传福、陈建国、沈志万成员:段勇、徐日俊、梁振华、符煜晖、史森森、严明职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负责和上级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协调其它地震应急工作组的工作;配合市次生灾害防御组开展工作。
对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制定紧急处置或防御预案,并加强监控;发生灾害时,迅速消除危害;负责处理公司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办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如何应对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在遭受地震灾害时,正确的行动和应对措施能够减少伤亡和损失。
下面将就应对地震灾害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首先,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自救行动。
如果身处室内,应迅速躲避到空旷、结构稳固的地方,如桌子下、墙角或者门口,避免靠近玻璃、窗户和重物。
如果能够迅速逃离建筑物,应该尽量选择开阔的空地,避免在高楼、电线杆等可能坠落的地方停留。
如果身处室外,应该尽量远离高楼、电线杆等高大物体,以避免因坠落物品造成伤害。
其次,地震结束后也需要注意安全。
毁损的建筑物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应尽量避免返回受损房屋,等待专业人员的检查和确认后再行回家。
同时,地震可能导致道路坍塌、桥梁沉降等交通事故风险,行车时应谨慎驾驶,遵守交通规则。
此外,应当密切关注地震后可能触发的次生灾害,如土石流、滑坡、火灾等,了解预警信息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再者,社区和家庭的准备工作也至关重要。
在地震前,可以制定家庭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家庭成员的应对措施和逃生路线。
家庭成员也可以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的反应能力。
社区可以建立灾害防护设施,如地震避难所、绿地撤离点等,增强整个社区的抗震能力。
此外,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是应对地震灾害的重要一环。
通过广泛宣传,人们可以了解到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应对措施,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科学素质。
同时,科学机构应该加强地震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地震监测的准确度和预警的及时性,为人们提供更为有效的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面对地震灾害,人们应该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自救行动,并在地震结束后注意安全。
社区和家庭也应做好准备工作,加强抗震能力。
同时,加强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安全意识,也是预防和应对地震灾害的关键所在。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预案的应急措施
地震预案的应急措施
一、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找到避难的地方,躲到桌子下或者扎紧遮蔽物,保护自己的头部并尽量保持平躺。
避免站在窗户、玻璃门、瓷砖或者易倒的家具附近。
二、地震发生时妥善处理室内物品
地震发生时,应及时停止使用明火、煤气和电器设备,并确保室内没有易倾倒的物品,以免造成额外伤害。
三、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疏散到室外开阔场地,远离建筑物、电线杆、高压线等潜在危险物体。
四、地震发生后的安全检查
地震发生后,应检查家中的天然气、水电等管道设备是否有泄漏或者损坏。
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修。
五、地震发生后的应急求援
地震发生后,如遇困难或者需要帮助,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应急救援部门或者求助热线求援。
地震灾害现场处置方案
地震灾害现场处置方案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地震发生后,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能够快速、高效地救援受灾人员、保护财产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下面是地震灾害现场处置方案的一些主要内容。
1.首要任务:确保人员安全。
地震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注意组织和指导群众有序撤离。
应根据灾情评估,确定临时避难所和安全区域,提供基本的生活和医疗救助,保障受灾人员的生存需要。
2.伤员救治:加强医疗救援能力。
地震导致大量人员受伤,医疗救护是至关重要的。
应及时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到达灾区,携带紧急救护设备和药品,进行现场救治。
严重伤员应优先处理,快速转移至离灾区附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此外,需要为伤员提供充足的供水、食品和卫生条件,避免传染病的蔓延。
3.物资调配: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地震造成了水、食品、药品等基本物资的短缺,应及时组织调配和救援。
以食品、饮用水、衣物、帐篷、药品等为重点,加强调度和分配,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加强对灾区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和维护,确保物资供应畅通。
4.重建工作: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地震造成了公共建筑、交通路线、水电设施等的破坏,需要进行重建工作。
应及时评估灾区的重建需求,制定重建规划和工作安排,并组织工作力量和资源进行重建。
重建工作包括修复破损建筑、恢复交通路线、修复水电设施等,以便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6.各级政府协调:形成合力。
地震灾害现场处置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需要各级政府形成合力。
要加强指挥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协同工作力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要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积极合作,争取外援和支持,加强国际救援合作。
地震灾害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预警系统、应急演练、设备储备、人员培训等也是地震灾害现场处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相关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范本(二篇)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范本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降低地震灾害对人们的伤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应急措施。
以下是一份地震灾害应急措施的范本,供大家参考:1.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及时判断地震力度和震源方向,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2. 立即避难,远离危险区域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避难,远离悬挂物品、外墙、玻璃等易受损地方。
选择坚固的桌椅下、墙角、门窗缝隙等避难处。
切勿乘电梯,要用扶梯或安全的楼梯下楼避难。
3. 保护头部,避免被物品砸伤如果无法及时避难,应用双手保护头部,躲到桌椅下或躲避在墙角,尽量避免被物品砸伤。
4. 不要乱跑,防止发生意外地震发生时,不要乱跑,以免被砸伤或跌倒。
尽量保持站立姿势,稳住自己的身体。
5. 保持通信畅通,及时联系家人地震发生后,应保持通信畅通,及时与家人联系,告知自己的安全状况,并了解家人的安全状况。
6. 注意震后余震,避免重复灾害地震后常会有余震发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破坏和危险。
应保持警惕,避开可能存在危险的区域,确保自己的安全。
7. 注意火源,防止火灾发生地震发生后,应注意周围是否存在火源,及时排除火灾隐患,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8. 坚守原地,等待救援如果被困在建筑物内,应坚守原地,等待救援。
不要轻易尝试攀爬外墙或者破窗逃生,以免发生意外。
9. 遵守指挥,听从执法人员指示地震发生后,应听从执法人员的指挥和安排,遵守灾害应急措施,以保证个人和集体的安全。
10. 学会急救知识,给予必要的救助在地震灾害时,有些人可能会受伤并需要急救。
因此,我们应该提前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需要时能够给予必要的救助。
11. 灾后应急物资储备每个家庭应该储备一些灾后应急物资,比如食品、水、药品、手机充电器、手电筒等。
这些物资可以在地震发生后提供给自己和他人使用,帮助更好地度过灾难时期。
12. 参与地震演练,增强自救能力定期参与地震演练,增强自己的自救能力和逃生能力。
地震应急现场处置方案
地震应急现场处置方案•相关推荐地震应急现场处置方案(精选9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震应急现场处置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震应急现场处置方案篇1地震灾害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证破坏性地震临震的预报发布后,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准备工作及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自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一)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震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甘州区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我中心学校所属各中小学学校、幼儿园处置发生或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应急活动。
(三)工作原则1.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工作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本着“内紧外松”的原则,不麻痹大意,不掉以轻心,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布置、及时处理。
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地震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加强宣传,从细节抓起,适时演练,提高防范措施和自救技能,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提高应急反应水平;二是地震发生后,要迅速反应,紧急疏散,迅速判明性质,并且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全面排查,妥善安置,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积极做好灾后重建和教学秩序恢复工作。
2.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各中小学、幼儿园立即按照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全体教职员工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在出现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危机时刻,学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中青年教师一定要发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英勇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为宗旨开展救援工作。
地震灾害处置
地震灾害处置
一、事故特征:
1.瞬间发生,破坏力强,人员伤亡重;
2.易引发次生灾害;
3.受灾范围广,社会秩序混乱;
4.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特别困难。
二、应急处置措施:
1.按照抢险救援指挥部指示,请领任务;
2.仔细侦察,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及数量,了解是否有次生灾害等情况;
3.运用各种救人手段和器材装备,全力抢救遇险被困人员;
4.对漏气、漏水、漏电等管道进行关阀断源;
5.对易垮塌的建筑堆垛进行打桩顶固,防止塌落伤人;
6.采取中和稀释、堵漏排险、筑堤引流等措施排除化危品泄漏等险情;
7.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各种力量和装备到现场。
三、注意事项:
1.险、重地段优先,待救者多的地域优先,重伤、病患者及老弱妇幼者优先;
2.消防车辆停放的位置,远离建(构)筑物和树木;
3.要注意防止二次垮塌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4.在被埋压人员仍有生还可能时,不得直接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清理现场;
5.了解地震信息,掌握地震知识;
6.在地震、医疗、建筑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救人排险。
如何应对现场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
如何应对现场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突发性和破坏力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风险。
为了提高地震发生时人们的生存能力和减少损失,正确的现场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应对现场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包括准备工作、行动指南和事后重建。
准备工作1. 了解地震知识: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如震级、震源、震中等。
了解地震发生的地区和频率,以及可能的破坏性。
这些知识将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地震发生时的紧急情况。
2. 制定应急计划:制定一份家庭或组织的应急计划,包括避险场所的选择和集合点的安排。
计划还应包括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和应急物资的储备清单。
3. 检查和维护建筑物: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确保其结构和设备的安全。
特别关注电气线路、气体管道和水管等。
行动指南1. 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当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并迅速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
如果在室内,躲到桌子下或靠近坚固的墙壁,避免窗户和重物。
如果在室外,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和电线杆等可能会倒塌的物体。
2. 避免使用危险物品:在地震发生时,避免使用明火、电源和燃气等危险物品,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 注意余震: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出现余震,这些余震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破坏和伤亡。
保持警惕,避免进入有可能倒塌的建筑物或危险区域。
事后重建1. 救援和紧急救护:地震发生后,紧急救援是首要任务。
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提供紧急救护和帮助受伤的人。
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伤亡和破坏的情况。
2. 安全检查和修复:对受到地震破坏的建筑物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不再构成威胁。
修复或重建受损的设施和建筑物,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
3. 提高防灾意识:地震后,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至关重要。
组织和参与地震应急演习,加强信息共享和教育,以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的能力和减少损失。
总结现场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但正确的准备和行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通过了解地震知识、制定应急计划、遵循行动指南和重建工作,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理预案
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理预案
一、地震发生前的预案
在地震发生前,应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居民的地震防范意识。
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确保应急救援能力。
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处理预案
1.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找到安全的避难场所避险。
2.及时关闭燃气阀门、电源开关等,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3.听从政府的指挥调度,有序疏散人群,确保人员安全。
4.积极参与救援工作,协助搜救被困人员。
5.保护和妥善处理重要设施和资源,减少次生灾害发生。
6.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和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生活救助。
三、地震灾后的应急处理预案
1.对受灾地区开展灾情调查和评估,及时制定应对方案。
2.加强灾后重建工作,修复受灾建筑和基础设施。
3.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工作,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心理创伤。
4.加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病的传播。
5.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关爱和帮助,提供必要的物资和生活救助。
6.总结经验,改进地震灾害应急处理预案,提高抗灾能力。
地震灾害处置要点
第一章地震灾害处置邢志祥地震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面振动而形成的地画断裂和变形.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社会财富损失的灾难。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
第一节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危害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振动。
它发自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等级(见表8 -1-1),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3倍。
震级小于3级的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为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为大地震.地球上每年要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其中99%是人们感就不到的微弱地震.仅有1%是人们能感觉到的有感地震,而形成破坏性的地震每年仅有1 000次左右。
一、地震灾害的特点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容易产生严皿的次生灾害,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等特点.1.突发性强地震属于一种猝发性灾害,震时擞有明显的人缚预兆,往往在瞬间突发剧变,使人们来不及作出有效反应和抗御,顷刻间便毁于一旦.目前,人类对地震的测报工作还处在探研阶段,对地震发生的时问、地点和强度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如1960年2月29日E洛母的阿加迪尔地震,从大地晃动到全城化为废墟仅15秒.3 500栋房屋即刻成了瓦砾堆,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根本来不及反应,伤亡严重,死亡1. 6万人,占全城人口一半以上。
2.破坏性大由于地震是一种地质剧变现象,瞬发时往往给地面上的人和物造成整体性破坏。
大震级的地震还会给广大的地区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如图8-1-1所示。
如1976年7月28口的唐山大地震,顷刻之间使使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成为一片瓦砾,破坏范围超过3万km2.震感波及11个省(市),造成24. 24万余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如图8 -1-2所示。
再如1990年6月21日伊朗北部地震,死亡5万人,受伤6万人,50万人无家可归,全部经济损失达80亿美元。
地震灾害后的善后处置方案
地震灾害后的善后处置方案地震灾害是一件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应该及时制定和实施善后处置方案。
本文将介绍地震灾害后的善后处置方案。
第一步:确保人员的安全在地震发生后,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
为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在地震时,立即停止所有的机器和电气设备。
•如果发现建筑物出现裂痕或其他损坏,应尽快撤离人员。
•针对地震导致的火灾、水灾等附带事故,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
第二步:评估灾害情况一旦确保了人员的安全,就需要评估灾害情况,以便制定更加详细的善后处置方案。
评估灾害情况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灾害的规模和范围。
•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灾害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灾害的持续时间。
第三步:制定和实施善后处置方案在评估灾害情况之后,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善后处置方案。
下面是一些建议:1.确定优先避险区域和补救措施。
对于地震场所,需要确定避难场所,并确保这些区域是安全的。
如果有建筑物损坏,需要对损坏的建筑物进行修复和加固,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2.针对人员的物资需求,及时提供救援。
在这个阶段,需要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以及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应对受灾人民的基本需求。
3.立即进行灾后清理工作。
在地震发生后,建筑物中难免会有大量的瓦砾和杂物等,需要及时清理。
一方面,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还需要清理道路,为接下来的救援工作做准备。
4.加强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地震的灾难会给受灾人民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以建立起正常的心理状态,缓解他们的惊恐和焦虑。
第四步:总结经验,完善预案对于地震灾害后的善后处置方案,要不断进行总结,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预案的专业性和实施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并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
结论本文着重介绍了地震灾害后的善后处置方案,包括确保人员安全、评估灾害情况、制定和实施善后处置方案、总结经验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震灾害处置邢志祥地震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面振动而形成的地画断裂和变形.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社会财富损失的灾难。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
第一节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危害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振动。
它发自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等级(见表8 -1-1),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3倍。
震级小于3级的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为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为大地震.地球上每年要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其中99%是人们感就不到的微弱地震.仅有1%是人们能感觉到的有感地震,而形成破坏性的地震每年仅有1 000次左右。
一、地震灾害的特点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容易产生严皿的次生灾害,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等特点.1.突发性强地震属于一种猝发性灾害,震时擞有明显的人缚预兆,往往在瞬间突发剧变,使人们来不及作出有效反应和抗御,顷刻间便毁于一旦.目前,人类对地震的测报工作还处在探研阶段,对地震发生的时问、地点和强度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如1960年2月29日E洛母的阿加迪尔地震,从大地晃动到全城化为废墟仅15秒.3 500栋房屋即刻成了瓦砾堆,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根本来不及反应,伤亡严重,死亡1. 6万人,占全城人口一半以上。
2.破坏性大由于地震是一种地质剧变现象,瞬发时往往给地面上的人和物造成整体性破坏。
大震级的地震还会给广大的地区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如图8-1-1所示。
如1976年7月28口的唐山大地震,顷刻之间使使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成为一片瓦砾,破坏范围超过3万km2.震感波及11个省(市),造成24. 24万余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如图8 -1-2所示。
再如1990年6月21日伊朗北部地震,死亡5万人,受伤6万人,50万人无家可归,全部经济损失达80亿美元。
3.次生灾害多地震灾害不仅直接造成建筑物倒塌、设施毁坏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甚至小震造成大灾。
如火灾、水灾、毒剂泄漏、细菌污染,以及滑坡、泥石流、海啸等,都有可能发生,从而使灾后雪上加霜。
如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136处起火,烧毁房屋近45万栋,有5.6万人被烧死。
4.引发社会性问题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和破坏性极强,在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之后,还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主要有:①地震灾害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和精神创伤,容易出现地震谣传,甚至产生“恐怖症”以至出现越轨行为。
②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作用,使灾区经济遭受致命打击,并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
由于灾区经济系统的破坏,还有可能制约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③震后经济秩序的破坏,有可能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并引发社会治安的不良后果,甚至发生政治性事件。
①地碰灾害之后,还将出现大最的家庭解体、绝户,以及孤、老、减和职工的安置问题.如1988 4原苏:联亚美尼亚发生地震后,有50万人无家可归.二、地震灾害的危害除了人员,经济损失外,地樱的潜在危害十分突出,它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速度,造成较大的社会心理影响,重逃任务繁重.1.人员伤亡多地震发生后,造成大撤的建筑倒墙和地面、道路破坏,往往导致大挝的人贝伤亡.20世纪以来,世界上破坏性严重的22次地震,共死亡101多万人,我国就有60万人.其中,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死亡23. 41万人;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 4t地艇·死亡24.24万人.20世纪一次地雉死亡A数趔过lo万的全球有4次,中国占2次,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65%以上.2.经济损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震后救灾投入96亿元,恢复重建又花了近百亿元。
1996年5月3日包头6.4级地震,震灾评估直接经济损失30亿~40亿元。
3.潜在危害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经济的发展,地震潜在的灾害损失将越来越重。
地震灾害不仅对一个地区的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顷刻间将几代人上百年积累的社会财富化为乌有,还要意外地增加巨额的救灾支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耗费,会在一个长时期内影响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速度。
另外,严重的地震灾难还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心理影响,仅1976年唐山地震后的“恐震心理”骚动,全国约有十几个省区3亿多人住在防震棚内,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至今,唐山地震灾难的阴影还不时地笼罩着一些人,如有的人盲目搭建防震棚,有的人整天在“恐震”的心理状态下紧张地生活,这也是一种“灾难”。
地震社会心理影响,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潜伏影响,它也影响着人们的信念和社会行为。
4.灾后重建任务重地震造成大量建筑倒塌,交通瘫痪,水、电、气等生命线工程毁坏,通信中断等,甚至造成政府职能运转失灵,破坏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要恢复灾前的.原来状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和时间,重建任务十分繁重。
三、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双重危害地震灾害的危害可分为直接灾害与次生灾害两大类。
1.直接灾害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强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
主要有:(1)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砂、冒水等,如图8-1-3所示。
(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如图8 -1-4所示。
(3)山体悬崖等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如图8-1-5所示。
.(4)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可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5)地光烧伤不太常见,我国海城、唐山等地震时,有人员和动物被地光烧伤。
2.次生灾害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
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
主要的次生灾害有:(1)火灾地震后人员慌乱,不知所措,火源、电源、高温热源、化学物质失控引发火灾,如图8-1-6所示。
(2)水灾水坝、河堤决口,山崩、滑坡阻塞河道引发水灾。
(3)毒气泄漏建筑物、构筑物被震坍塌,化工装置遭到破坏,盛装容器破裂等引起。
(4)瘟疫地震使有序的生态平衡条件严重破坏,水源、空气、医疗、食物等遭到污染,人和动物的尸体得不到及时彻底处理,有害细菌、病毒爆发扩散而导致瘟疫。
第二节地震灾害的处置’地震发生后,如何及时正确地进行灾害救援和处置,直接关系到能否将灾害的危害和损失控制到最低程度。
一、地震灾害处置的特点地震灾害是人类的自然天灾,被人们视为群灾之首,与其他自然和人为灾害相比,地震灾害的处置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1.搜救难度大地震之后,受灾地区变成一片废墟,搜救被埋压人员时’很难及时判明被埋压的数量和位置,即使已经判明甚至发现,也因倒塌体的阻隔和卡压,很难迅速将其救出’尤其是搜救被高大建筑物埋压的人员,更是难上加难。
另外,除了受阻隔、卡压等环境因素制约外,大量被救人员是处于伤残状态,施救人员的临场应急处置、抢救任务繁重。
如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参加抢救的解放军官兵为了尽快救出被埋压的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和辛劳,夜以继日,双手扒得血肉模糊,尽管如此,有的遇难者还是在震后第八天才被搜寻到。
2.险情威胁大地震灾害往往引发或隐藏多种险情,并直接构成对处置行动的威胁。
(1)余震威胁在强震之后,常有余震发生,地面上的物体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抢救作业面临“二次倒塌”的威胁。
(2)人为坍塌的威胁建筑物倒塌后,虽然倒塌体重新形成相对稳固的组合结构,但在抢救处置时,很容易因破坏其支撑而失去平衡,施救人员面临被埋砸的危险。
(3)继发灾害的威胁地震引发的火灾、水灾、毒气泄漏及爆炸等次生灾害,使灾区形成“灾害群’’,处置行动处在多种灾害的威胁之中。
3.组织指挥难由于地震灾害除了建筑物倒塌外,还会引发许多次生灾害,从而使处置行动有可能是多路、多方向、多样式同时展开,既要救人又要“救场”,既要救火又要治水,既要作业又要防护,组织指挥纷繁复杂。
二、地震灾害处置的基本原则地震灾害的处置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快速反应原则震后反应快速,应急措施得力,是减少地震损失的主要途径。
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准确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地震就是命令,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每个干部按职能坚守岗位,边组织边抢救,边报告边布置,争分夺秒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2.自救互救原则救人第一是震灾后的首要任务,要立即组织群众互救,先近后远,先易后难,被救出者如果伤势轻微,也可马上成为救援者,逐渐扩大队伍,扩大救援面积。
三。
突出重点原则灾后的各项工作复杂繁重,要以灾情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先人后物,先要害后一般。
指挥员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
4.协调配合原则为提高抗震救灾整体效果,根据灾情,统一部署力。
各级政府、各单位、各部门以现行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为主,生命线系统由行业统一组织,在独立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相互问主动配合。
5.主动报告原则为了确保抗震减灾工作指挥有力、有效,灾后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积极收集灾情,将人员伤亡、建筑物倒塌、各类破坏情况及时上报和续报,先粗后细,力争准确,但不可虚报夸大实事,避免总体部署失误。
三、地震灾害处置的程序由于地震具有突发性、区域性、继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特别是高级别的地震之后,会有大量生命遇险,次生灾害不断。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产,因此处置行动必须突出快、力求早、到位准、措施强。
1.准确接警,科学调集准确接警,科学调集出动力量,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对待地震灾害的处置,公安消防部队在接警时,一定要更为详细地问明灾害的情况,是以灭火为主,还是以抢救生命或者排除险情为主,以便准确地判断出动力量的合理编队。
要以辖区力量为先导,特勤力量为主力,立足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
②各救援分队按预案确定的出动方案,认真准备救援器材装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集结。
③确定行驶路线,标出交通形势图,规定前后方车辆联络方式,统一通信使用频道,随时保持通信畅通。
④做好战前动员,宣布行动方案,交代注意事项。
2.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灾情发生后,指挥员应迅速率领指挥机关人员先期赶赴灾区。
其任务是:①及时与地方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受领救灾任务,并协调有关保障事项。
②积极采取各种手段,了解任务地区的灾情。
③建立现场指挥部,服从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指挥调度。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是指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各级政府根据震情、灾情的实际情况,迅速调度指挥一切可以救灾的资源,包括救灾队伍和救灾物资等,进行针对救灾工作的决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