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合集下载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材料产地的重要工具。
(五)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和政治上控制世界
2013年4月4日星期四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垄断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的标志。 2、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 的特征和共同基础,也可以说,五个基本经济特征 都是垄断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的表现。
1908年,亨利•福特开办的制造福特T型 汽车的流水线
1885年卡尔•本茨第一 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 奥维尔•莱特 维尔伯•莱特 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
当代科技革命是指二战后发生的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一)规模大,涉及的领域广泛而全面
(二)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转化周期缩短,科学技术越来

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初步形成

电气
发电机:西门子 电磁学:奥斯特的电流的磁效应 一系列电器
电动机:格拉姆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
化学:近代化学的奠基人:波义耳 内燃机 卡尔· 本茨
拉瓦锡的能量守恒定律 道尔顿的原子论 有线电报 无线 电讯 事业 电 话 电报 门捷列夫的化学周期律
近代交通 事 业

信息 革命
4.康采恩(来自德语Konzern),原义为多种企业集 团。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垄断组织形式。它指分属 于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在一起,以其中实
力最为雄厚的垄断企业为核心组成的多种企业集团。 康采恩通常以金融控制为基础,其核心可以是大
银行,也可以是大工业企业。(战前)
5.战后国际垄断组织发展的新形式
(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

大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八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大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八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240
10
60
100
10
60
110
360
10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生产部门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不变资 本 70 80 可变资 本 30 20 剩余价 值 30 20 商品价 值 130 120 利润率 (%) 30 20
机械工业
合 计
90
240
10
60
10
60
110
360
10
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投入等量的资本,得到不等量的利润。
纺织 工业
机械 工业
合 计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剩余价值按照等量 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在各个部门均衡分配的结果
三、生产价格规律
生产价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生产价格的高低 由预付资本的多少决定。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市 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161-162页)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否违背价值规律?(163页) 生产价格规律是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发生 作用的具体形式。
生产价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的最终完成
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360 360 虽然各生产部门的生产价格和商品价值不一致,但整个 社会的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总额是相等的,都是360。
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60
60
虽然有的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同资本所有者获得的 平均利润不一致,但全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和全体 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是相等的,都是60。
食品工业(70c+30v) 机械工业(90c+10v) 有机构成低 有机构成高 利润率高 利润率低 资本流入
生产迅速扩大
供 过 于 率
资本流入

什么是帝国主义-重温列宁《帝国主义论》

什么是帝国主义-重温列宁《帝国主义论》

什么是帝国主义-重温列宁《帝国主义论》什么是帝国主义——重温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的这⼀著作,⼜名《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阶段》,于1916年完成,1917年发表。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直接继续。

列宁在该著中概括了资本主义进⼊新时代即帝国主义时代的历史发展,并经过详细分析后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最⾼的、最后的阶段,是寄⽣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阶段。

列宁在本书前六章分析了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

(⼀)在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由竞争造成了⽣产的积聚和资本的集中,业已形成的垄断组织开始在经济⽣活中起决定性作⽤。

(⼆)这⼀时期,⽣产已经达到巨⼤规模,以致竞争的⾃由已为垄断组织的统治所代替。

这也是帝国主义的经济本质。

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垄断统治绝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原有的危机、竞争、⽆政府状态及其病毒的消灭,相反,它使资本主义⽣产所特有的⽣产混乱性与⽆政府状态⽇益加剧;因⽽“产⽣出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盾、摩擦和冲突”。

(⼈民出版社《列宁⽂选》两卷集第995页)银⾏业的积聚和银⾏垄断组织的形成,使银⾏从中间⼈变成了⾦融市场和的万能垄断者。

由于最⼤的银⾏和⼯业垄断组织相结合,就产⽣了财政资本。

是为帝国主义的第⼆个特征。

(三)帝国主义就是对劳动群众实⾏掠夺式剥削的⼀⼩撮财政⾦融巨头的统治。

这⼀阶段的资本主义除了商品外,资本输出是其显著特点。

在追逐⾼额利润中,资本涌向具廉价劳动⼒及廉价原料的国家。

这种⽐商品输出更占优势的资本输出,使那种靠剥削⼏个外洋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为攫取利润的资本国家,具有了强烈的寄⽣性,使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盾和争夺投资场所的⽃争愈趋激烈。

(四)第四个特征是,各垄断同盟⾸先彼此分割国内市场,然后在最⼤的国际垄断联合之间在经济上对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进⾏分割。

正在形成起来的、异常强⼤的、分割着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国际垄断同盟(卡特尔、⾟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是由许多个别的垄断组织和垄断集团组成的,其中每⼀个都在为提⾼⾃⼰的利润份额进⾏激烈的⽃争。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可能性P194 •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 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 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在商品 买卖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某些债务 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 占有的矛盾。 (四)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爆发的不可避免性: 1.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 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必然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 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信用的发展是加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
(2)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 ①流动的过剩人口 ②潜伏的过剩人口 ③停滞的过剩人口 (3)相对人口过剩是如何形成的? ·思路:资本积累—-有机构成提高—-V相对减少—-对劳动力需要 相对减少 ①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②由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引起的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 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地增加。 ★相对过剩人口,完全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4)相对人口过剩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相对过剩人口,是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 需要的产业后备军。 ②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第二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一)单个资本(个别资本) ·含义: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或单个资本。 (二)社会资本 P184 ·含义: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所组成的总和就是 社会资本。 (三)社会资本运动(社会总资本运动)P184 ·含义:个别资本在不断的循环和周转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交错、 互为条件的资本运动总体,就是社会资本运动,或称社会资本的 运动。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俄罗斯)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俄罗斯)

4、赫列斯达可夫:出身乡村地主的纨绔少爷,也是
官僚机构的产物。
(1)愚蠢自私、夸夸其谈,生活的目的是享乐:
(2)浅薄无聊的集中表现 :吹牛撒谎 ;玩弄爱情
‚我们的司长跟我交情很深,有一回,人们 甚至把我当作总司令,士兵们都从卫兵室里 跳起来,对我举枪致敬‛,‚我每天都进宫, 明天我就要升为元帅。我走过的时候,所有 的人都像树叶似地发抖。‛ “我吃的西瓜一个值七百卢布,锅里的汤是直 接用轮船从巴黎运来的。‛
的攻击,认为他只写黑暗不写光明,是对俄国现实的
“诽谤”,并轻蔑地称之为“自然派”; 别林斯基 强调“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描写和批判了农奴制
社会的黑暗面,它以下层人为主人公,着重反映其贫
困和屈辱。
(四)别林斯基(1811-1848)
(五)赫尔岑(1812-1870): 《谁之罪》:开创“问题小说”先河;别里 托夫是奥列宁、毕巧林和罗亭的中介人物。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俄罗斯)
第一节 概述
与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 1、批判重点:西欧主要针对资本主义,对 社会持改良态度;俄国则针对封建农奴制和 蒙昧制度,到19世纪后期才有所改变。 2、整体风格悲怆沉郁:包含民族苦难和生 命力,这与社会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质 和宗教有关。
‚死就死吧,对世界又不是什么大损 失,况且我自己也过得腻透了。我好像一 个在舞会上打哈欠的人,不回去睡觉,只 因为他的马车还没有来接她,如今马车来 了……别了!从此以后还值得苦苦活下去 吗?‛
(三)果戈理(1809-1852):自然派盟主
“自然派”: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因为果 戈理的创作锋芒直指农奴制和专制制度,遭到反动者
二、代表作:《死魂灵》1842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2.价值形成过程
商品
使用价值 价值
劳动过程
具体劳动
价值形成过程 抽象劳动
劳动
6小时劳动 棉花加工成棉纱 10斤棉花 纱锭 劳动力
购买价格 1元 2元
日价值6元
预付资本 10元 2元 6元 18元
棉纱价值 10元 2元 6元 18元
3.价值增殖过程
12小时劳动
棉花加工成棉纱 20斤棉花 纱锭 劳动力
购买价格 1元 4元
日价值6元
预付资本 20元 4元 6元 30元
棉纱价值 20元 4元 12元 36元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 成过程。
➢ 这“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 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的那个点。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雇佣工人的劳 动时间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关系
必要劳动时间
工作日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a
b
c
ab
c
其他资本家竞相模仿
相对剩余价值形成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力价值 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率 个别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
超额剩余价值实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这是 因为它们之间有基本的共同点:
辨析题:
1.在生产资本中,劳动力的价值与原材料的价值具有相同的周转 方式,所以二者之间没有区别。(北京科技大学2005)
2.资本主义社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 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和结果。(中央财经大学 2008)
3.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时间通常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 劳动时间。因此商品的价值通常分为两部分,即V和M。(中国政 法大学2000)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最终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最终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最终版)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最终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本章重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建国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必然性。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政策、方针、原则、形式、步骤和经验。

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本章提示比较工业化的两种道路,掌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推进中国工业化、现代化。

重要考点讲解一、基本概念和判断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义社会的建立,加标志着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3、新中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起来。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4、“三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时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

5、“五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1952年1月起历时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6、“一边倒”外交方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新中国的情况下,在外交方针上紧密联系苏联。

7、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1952年6月,在北京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议。

8、工业化的两条道路:欧美及日本所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苏联走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第八章 十九世纪后期概述

第八章  十九世纪后期概述

杰克·伦敦 杰克 伦敦
• 主要作品有被称为 北方故事” “北方故事”的《热 爱生命》 爱生命》、《野性的 呼唤》 呼唤》等,表现人的 顽强意志和坚韧的生 命力。此外还有半自 命力。 传体长篇小说《 传体长篇小说《马 伊登》 丁·伊登》,是一部表 伊登 美国梦” 现 “美国梦”破灭 的悲剧。 的悲剧。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 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美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后期到 世纪初美国 世纪后期到 文学的主流。南北战争( 文学的主流。南北战争(1861-1865)结束后资 ) 本主义迅猛发展,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 本主义迅猛发展 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 世界各国首位。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 世界各国首位。与此同时 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 端和丑态也充分暴露出来。 端和丑态也充分暴露出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就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应运而生。这一时期,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应运而生。这一时期,马 克·吐温完成了他从早期轻松的幽默风格到中晚期 吐温完成了他从早期轻松的幽默风格到中晚期 辛辣的讽刺的手法的转型。又出现了欧·亨利 亨利、 辛辣的讽刺的手法的转型。又出现了欧 亨利、杰 伦敦等一大批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 克·伦敦等一大批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 伦敦等一大批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
托马斯·哈代 托马斯 哈代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与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颓势相比,俄国19世 与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颓势相比,俄国 世 纪中后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雄伟壮观景 一大批杰出的作家脱颖而出, 象。一大批杰出的作家脱颖而出,陀思妥耶夫斯 基、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列夫 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他们的作品中, 在他们的作品中,或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专制农 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都市中丑陋的人性、 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都市中丑陋的人性、 金钱的罪恶和家庭的变故, 金钱的罪恶和家庭的变故,或者干脆对沙皇专制 的整个国家机器进行入木三分的批判, 的整个国家机器进行入木三分的批判,或者在挖 掘人性丑陋的社会根源后大声疾呼新时代的到来。 掘人性丑陋的社会根源后大声疾呼新时代的到来。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将这一 文学思潮的文学社会功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 步,从而也使俄国文学成为继法国文学之后的另 一个世界文学的中心。 一个世界文学的中心。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学必修课-背诵读书笔记-知识点整理-第八章到结束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学必修课-背诵读书笔记-知识点整理-第八章到结束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带来剩余价值资本运动:单个资本的运动-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资本运动过程及采取的职能形式;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数量的影响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基本比例关系,经济危机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社会生产过程,总是不断重复和不断更新的。

这种不断重复和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指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则指大于原有生产规模的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表明:(1)可变资本是劳动者自己创造的;(2)经过一定时期后,全部资本都会变成剩余价值的积累物;(3)从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需要的。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合并到原有的资本中去,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例:有一个资本家有资本5000,假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是4:1(他用其中的4000元购买生产资料,1000元购买劳动力),剩余价值率为100%。

第一年生产结果为: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再假定资本家将500M用于个人消费,另外500M转化为资本,按原来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4:1的比例,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

则第二年:资本总额为5500,其中不变资本4400C,可变资本1100V,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假设剩余价值率仍为100%,则第二年的生产结果为:(4000+400)C +(1000+100)V +1100M =6600(2)资本积累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的规模,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政经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政经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1.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3)1.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1.1.1.资本主义再生产 (3)1.1.2.再生产的分类 (3)1.1.3.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3)1.1.4.扩大再生产 (4)1.1.5.可变资本—源泉—剩余价值—源泉—资本积累—源泉—扩大再生产 (4)1.2.资本主义积累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4)1.2.1.资本的有机构成 (4)1.2.2.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规律 (5)1.2.3.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5)1.2.4.资本积累的一般趋势和两极分化 (8)1.3.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技革命及其双重效应 (9)1.3.1.第一,假定生产的部门和产品不变,在这种条件下,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9)1.3.2.一方面会增加资本家的相对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全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社会的相对人口过剩,降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9)1.3.3.第二,有产品创新,会产生新的部门和产品,既促进又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9)2.第二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9)2.1.社会总产品 (9)2.1.1.社会总产品,就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9)2.1.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9)2.1.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9)2.1.4.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10)2.2.第一部类(I)—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 (10)2.2.1.从价值形式来看,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以及剩余价值(m) (10)2.2.2.其中,不变资本是旧价值的转移,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用于补偿生产中已消耗掉的预付可变资本、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及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 (10)2.2.3.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揭示了社会总产品的基本用途和实现条件;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成为三个组成部分,则揭示了社会总价值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实现的途径 (10)2.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10)2.3.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和实现条件 (10)2.3.2.交换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11)2.3.3.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11)2.3.4.社会扩大再生产 (13)3.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5)3.1.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 (15)3.1.1.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 (15)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6)3.2.1.经济周期的四个典型阶段 (16)3.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 (17)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 (17)3.3.1.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 (17)3.3.2.各国政府反危机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二)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从流通 领域到生产领域,从松散到紧密的多个阶段。垄断的主 要的形式有:
卡特尔(法文: cartel) 1865年最早产生于德国(德语: Kartell)
辛迪加(法文:syndicat)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 托拉斯(trust) 1879年首先在美国出现,如美孚石油托拉斯、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干 预
20世纪70年代后
• 新自由主义理论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兴起,强调市场 机制的自发调节和政府的“有效干预”相结合成为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干预的理论基础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 本恶性互动的关系
三、国家垄断资Leabharlann 主义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 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本质 基本形式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有企业)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是金融资本
——列宁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 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 基本形式。
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而占有的稳定的高额利润。 量: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仍然主要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
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建立后

第0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料

第0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料

4.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
G—W—G’
首先,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等价交换 不等价交换
不能 不能
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产 者之间的分配,而不会增
加社会财富的总量。
卖者/买者
贱买贵卖
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 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 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 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 价值。流通和商品交换都不 创造剩余价值。
需•生要 劳 动 时 间养的活活力 所 需 要 的 社 会生资劳生 产 和 再 生 产 劳活料动资的者料价决家的 值定属价所的价值值必劳动力商品须的
=
• 劳动必 者动的教育训练费用
活 资 料 的 价 值
家 属 所 需 要 的 生
劳 动 者 自 己 及 其
有三个部分!
劳动力的价 值?
一是维持工人的生 存所需要的费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在上层建筑领域确立了自己产业革命工厂制度确立了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1769年英国制造的阿克赖特纺织机1770年珍妮纺纱机1856年出现的贝塞麦式转炉炼钢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j瓦特生产瓦特蒸汽工厂18761圈地运动资本主义租佃农场的英国式道路2市场竞争使小农经济分化建立资本主义家庭农场的美国式道路3赎买封建义务解放农奴使封建农业转向市场经济的普鲁士式的道路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呢?
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
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 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 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要阐明货币在资 本主义条件下是怎样转化为特殊本的。

第17课时-第八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02

第17课时-第八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02

(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超额利润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即市场价格这时已不再是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而已。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并不排除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这是因为,我们考察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时,是把每个部门的资本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也就是以每个部门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和平均周转速度为前提的。

然而实际上,每个部门内部的各个企业之间在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上是有差别的。

由于各个企业的生产条件不同,因而它们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同。

但是,商品是按部门平均生产条件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来出卖。

这样,个别企业由于生产条件优越,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它生产的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就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能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不会由于部门竞争而平均化,所以,这些企业的利润率水平就会高于平均利润率水平。

超额利润就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首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它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

马克思阐明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不仅不违反价值规律,相反,它们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平均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价格则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这就解决了从价值、剩余价值这些本质范畴上升到更具体、更接近资本主义经济外部表现的范畴时所遇到的难题,使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得到进一步论证。

这一学说也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如一个庞大的股份公司,各部门资本家按照投入资本的大小,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这就是说,全体资本家按每个资本家拥有资本的比例瓜分整个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取决于整个资本家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经历了它自身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

从16世纪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

此后,自由竞争逐渐向垄断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私人垄断的发展,资本主义各种固有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尖锐化,又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本章主要论述垄断的形成和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从而揭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基本特征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所谓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集中是资本集中的结果和表现,资本集中是生产集中的前提和条件。

它们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股份公司是资本突破私人资本数量有限性的主要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使资本更加社会化。

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现在采取了联合起来的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单个的私人的资本相对立。

因而,它的产生,表现为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大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以及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和统治。

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必然引起垄断(一)垄断的含义所谓垄断,又叫独占,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材料来源等,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成立的协定、同盟或者联合。

垄断是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必然后果。

垄断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为标志的。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或几个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的联合。

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叫做垄断资本。

(二)垄断组织从萌芽到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第八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一、名词解释生产集中垄断垄断利润垄断价格金融资本金融寡头跨国公司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二、单项选择题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 D )A.交换B.联合C.分化D.垄断2.垄断组织形式虽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D )A.垄断先进技术B.操纵销售市场C.控制商品生产D.攫取垄断利润3.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A )A.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商业利润4.垄断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 D )A.商业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垄断利润5.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不在于工业资本的统治,而在于( B )A.商业资本的统治B.金融资本的统治C.产业资本的统治D.借贷资本的统治6.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形成( C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所有的垄断资本7.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为一体,即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是( B )A.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C.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表现8.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的关系是(A )A.私人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的深厚基础B.国家垄断资本是私人垄断资本的深厚基础C.私人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的必然趋势D.国家垄断资本是私人垄断资本的前提条件9.资产阶级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政策进行宏观调节,主要是调整( D )A.利息率B.贴现率C.货币发行量D.税种税率10.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实际上是通过国家财政支出( A )A.帮助垄断资本走出困境避免破产的一种形式B.与私人垄断资本进行等价交换的产权交易行为C.以高价购买形式来建立公有企业的一种政策D.用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培育社会主义因素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宗旨是( B )A.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服务B.为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条件C.为了追求日益增多的高级生产技术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物质条件12.垄断利润的来源是( C )A.垄断资本家的垄断地位B.垄断资本家使用的先进设备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D.资产阶级政府提供的高额补贴13.垄断价格的形成( D )A.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B.表明商品的市场价格完全可以任意决定C.表明商品的市场价格完全不受价值规律支配D.是价值规律在垄断阶段作用的表现形式14.垄断统治形成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A )A.垄断与竞争并存并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B.垄断消除了竞争C.垄断虽然没有消除竞争但大大削弱了竞争D.垄断使竞争消除了资本主义的性质15.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客观上要求( D )A.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C.削弱国家对经济的调控D.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走向垄断阶段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基础仍然是( D )A.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B.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C.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D.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17.资本社会化的高级形式是( C )A.私人资本B.垄断资本C.国家垄断资本D.金融资本1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C )A.商业资本国际化B.借贷资本国际化C.产业资本国际化D.金融资本国际化19.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体现了( B )A.国际经济调节的手段B.经济全球化的本质C.各国经济体制一体化的形成D.各国经济利益统一化的要求20.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是(B )A.垄断占统治地位后B.二次世界大战后C.20世纪初期D.20世纪80年代后21.二次世界大战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而建立的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C )A.世界贸易组织B.欧洲中央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22.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与反映是( B )A.贸易全球化B.经济一体化C.知识信息化D.技术复杂化23.在当代一系列地区经济集团化组织中,组织形式最完备、影响最大的是( D )A.东南亚国家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非洲经济共同体D.欧洲联盟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C )A.平等协商与互相合作的关系B.互相依赖和共同发展的关系C.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D.等价交换、互通有无的协作关系三、多项选择题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BCDE )A.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B.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占据统治地位C.垄断与自由竞争并存又凌驾于自由竞争之上D.垄断产生新的竞争并成为主要竞争形式E.垄断时期的竞争有不同于自由竞争的特点2.融合生长而形成金融资本的资本形式有( AC )A.垄断的银行资本B.银行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D.工业资本E.垄断的财政资本3.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有( ACE )A.大银行通过信贷关系控制大工业企业B.许多小银行合并为实力雄厚的大银行C.大银行和大工业企业的资本相互渗透D.众多小工业企业合并为大垄断企业E.大银行和大工业企业在人事上结合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决定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化”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它不可能(AE )A.完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B.实现全社会的经济稳定、协调发展C.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起积极作用D.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缓解E.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的方式主要有(ABDE )A.采取有利于私人垄断资本增加积累的优惠税收政策B.以低息、长期贷款等信贷方式支持私人垄断资本C.用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通过国家采购和刺激消费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购买力E.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以低价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垄断资本6.资本主义国家对非国有企业的计划管理所依靠的各种主要经济杠杆是(DE )A.财政B.税收C.信贷D.经济合同E.经济计划7.垄断时期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包括(ABC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非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E.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8.金融资本(ACD )A.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互相融合产生的新型资本B.适应生产高度集中和高度社会化的客观要求C.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D.在垄断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E.在经济上通过“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9.垄断利润获得的具体途径是(BCDE )A.垄断组织直接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B.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C.通过垄断价格抢夺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D.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E.资产阶级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 )A.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为一体B.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主义在企业外部的结合E.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外的结合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ACDE )A.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互融合的产物B.没有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促进作用C.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济的较快发展D.也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E.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质变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增强的表现在(ABCDE )A.通过建立和发展经济为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物质基础B.通过经济计划引导、协调经济发展C.通过大力投资发展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增长提供人力保障D.通过财政收入政策,缓解收入上贫富悬殊状况,凋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E.通过各种经济立法,维持市场规则的正常进行13.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CD )A.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把世界经济融成全球“网络经济”B.新殖民主义政策的推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C.关贸总协定的缔结,使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大大提高D.各国积极引进国际资本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E.各国完全统一的共同利益的增强,促使经济全球化14.资本国际化的形成与发展表明(ABCD )A.资本国际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现象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主要是商业资本国际化C.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至二次大战前主要是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国际化D.二次大战后资本进一步国际化主要是产业资本国际化E.世界各国经济利益一致性导致经济全球化15.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原因是(ABCE )A.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不同水平国家扩大贸易B.新科技革命促进各国生产发展,需要扩大国际贸易C.各国生产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促进国际贸易发展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无私援助,推动贸易全球化E.新科技革命使国际贸易方式、支付方式简便,促使贸易全球化1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ACD )A.增进国际货币合作B.促进国际贸易发展C.协助成员国克服国际支付困难D.稳定国际汇率E.支持落后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控制17.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是(ABCDE )A.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免除关税和限额B.成员国对外实行共同的关税和外贸政策C.建立共同的储备,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D.建立各种基金,调节成员国某些部门和地区的发展E.最终目标是使联盟各成员国实现经济一体化1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BC )A.共同联手援助发展中国家B.按照资本和实力在经济上分割世界C.维护各国垄断资本的利益D.相互制裁以保护本国利益E.建立和发展互相合作的经济联系四、填空题1.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__垄断地位__而获得的___超过平均利润__的高额利润。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第八章部分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第八章部分答案

第八章一基本概念:1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P1332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和卖的劳动力,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P1383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P1394剩余价值率:=m/v×100% P1415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P140 6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

P1417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P146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答: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

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增殖。

最后,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

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P137,1382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答: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儿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

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

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矛盾在垄断条件下进一步深化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与国内外市场容量相对狭小的矛盾 社会化生产所需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的比例性与私人垄断竞争盲目性的矛盾 科技研究的高度社会化与私人垄断企业利益狭隘性的矛盾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竞争加剧的矛盾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 垄断 资本 主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确立 战时政策
萌芽时期
军事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
反危机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末 19世纪末
一战
大萧条 二战 二战后
阶段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生产和市场 生产和投资 生产和协调 生产和科技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合为一体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什么是国有垄断资本 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国有企业的作用
国有垄断资本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
用来调节经济的基金 用来经营国有企业的资本
国有垄断资本 形成途径
资产阶级国有化 国家直接投资兴建新企业
国有企业的性质
资产阶级国有制
国有企业的特点
国家控制企业 双重经营目标 资本流通的特殊方式
国有企业的 积极作用
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安徽财经大学
继续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变化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变化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及发展变化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重要区别,从经济方面来看,具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

一、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所谓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集中是资本集中的结果和表现,资本集中是生产集中的前提和条件。

形成生产和资本的集中(1)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

(2)资本积聚的实现。

(3)第二次科学技术的成果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大大加剧生产集中的进程.(4)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

(5)股份公司是资本突破私人资本数量有限性的主要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使资本更加社会化。

(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必然引起垄断所谓垄断,又叫独占,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材料来源等,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成立的协定、同盟或者联合。

垄断是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必然后果。

因为,一方面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

少数大企业容易达成协议,实现生产和市场的共同操纵和控制.另一方面,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1)少数规模巨大的企业,资本雄厚,在竞争中势均力敌,谁也难以打败对方。

(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阻碍了新企业的创立。

(3)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力量悬殊,难以与之抗衡,必然会形成大企业的垄断局面。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垄断组织的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发生在19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当时自由竞争已经发展到了顶点,卡特尔等垄断组织已经开始出现,但还只是一种不太明显的迹象。

(2)垄断组织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

在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有了广泛的发展,但还不够稳固,还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3)垄断统治确立的时期。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五、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要求 (一)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属性和要求 (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实现形式之间存在着矛盾。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生和消费之间存在矛盾。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 (一)实质 1.危机主要表现(P193,-1) • 二战前,…… • 当代, …… 2.实质 • 实质就是生产相对过剩。 3.与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比较 • 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相比,具有不 同性质和特点:它是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相对 过剩;它是由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等原因造成的,而不是 当时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它是不定期爆发的危机,而不是 周期性爆发。
• 下一年度扩大再生产的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 用公式表示:Ⅰ(v+△v+m/x)=Ⅱ(c+△c) (2)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①用公式表示: Ⅰ(c+v+m)=Ⅰ(c+△c)+Ⅱ(c+△c) ②用公式表示是: Ⅱ(c+v+m)=Ⅰ(v+△v+m/x)+Ⅱ(v+△v+m/x) ·因此:第一部类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决定第二部类的积 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第二部类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对第一 部类扩大再生产也有制约作用。
4.资本积累的实质 ·马克思:“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已经习以为常的挥霍,作为 炫耀富有从而取得信贷的手段,甚至成了‘不幸的’资本家营 业上的一种必要。奢侈被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 ★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基 础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 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以下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第一节资本主义产生一.资本主义建立(一)资本主义萌芽前提1.生产力发展:农民和手工业者在长期劳动中积累了生产经验,改进了生产工具,促使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冶炼、纺织、陶瓷、印刷等生产部门都有较大发展。

航海技术也快速进步,14世纪欧洲人也开始用指南针。

西欧一些国家出现轮耕制和休耕田种植牧草制度,农作物种类和产量都有增加。

2.社会分工发展: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分工扩大,手工业分成更多专业部门。

14世纪末,巴黎就有350种行业。

15世纪时,德国法兰克福有170多种行业。

3.商品经济发展: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促进了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商品经济成为重要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如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米兰等地,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在纺织业、丝织业、采矿业、冶铁业、造船业等部门中,产生了早期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二)资本主义萌芽途径:1.封建行会瓦解:在封建社会后期,封建行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条件优越的作坊主,通过种种办法突破行会限制,自行添置工具,增加帮工学徒,延长劳动时间,扩大生产规模,生产出更多产品。

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积累大量货币财富。

大作坊主转化为资本家;破产作坊主及帮工学徒转化为雇佣工人。

2.小商品经济分化:商人本来是手工业者与消费者之间媒介。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变成手工业产品包买商。

封建社会后期,商人还给手工业者发放高利贷。

手工业者不能偿还债务,只能把作坊及生产资料用来抵债。

破产手工业者给商人加工产品,领取工资。

包买商转化为产业资本家,小作坊主及帮工学徒转化为雇佣工人。

3.小农经济破产:自然经济瓦解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实物地租过渡到货币地租,封建地主为了用货币购买奢侈品,要求农民缴纳货币地租,促使封建农业与商品经济相联系。

农民既受封建地主剥削,又受商人和高利贷主盘削。

多数农民纷纷破产,部分农民上升为富农。

地主富农转化为农业资本家,破产农民转化成农业工人。

(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1.资本原始积累:新型资产阶级用暴力手段大规模剥夺小生产者,强迫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把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的历史过程。

2.原始积累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迅速发展,必须具备两个经济条件:(1)大量存在既有人身自由又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2)少数人手里大量积累组织资本主义企业的货币财富。

这两个条件最初在小生产者分化基础上产生,但小生产者自然分化非常缓慢,资产阶级就通过暴力手段促使这两个条件加速形成。

3.原始积累途径:(1)强制剥夺农民土地,使农民变成无产者:始于15世纪70年代英国圈地运动。

随着毛纺业兴起,引起羊毛价格上涨。

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和农场主,就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赶出去,拆毁或焚烧他们房屋,把土地变成牧羊场。

被剥夺土地的人们,整批沦为乞丐和流浪者。

国家又颁布各种血腥法令,用鞭挞、监禁、死刑等禁止农民流浪,强迫他们到工厂做工,成为雇佣劳动者。

(2)资本家通过殖民制度和掠夺方式积累大量货币财富:西方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等,从15世纪开始,在非洲、亚洲、美洲推行殖民主义,大肆掠夺金银财富,霸占土地,屠杀当地居民,采取灭绝种族、贩卖黑奴、贩运鸦片、殖民贸易、商业战争等方式,为资本家积累大量货币财富。

(3)新型资产阶级大肆掠夺本国人民:他们采取发行国债、增加税收、商业投机、关税保护等手段,积累大量货币财富。

(四)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资本主义劳动力需求: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大量“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把农奴和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农民只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实际被束缚在土地上,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劳动力需求。

2.自然经济和封建割据阻碍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广阔统一市场,自由畅销商品。

封建自给自足经济以及由此带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使封建主各自为政,货币和度量衡不统一,交通隔绝,关卡林立,关税重重,国内市场狭小,阻碍商品自由买卖。

3.封建行会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而封建行会制度又限制生产发展。

行会行规和政府法规限制生产规模,甚至禁止在城市设立手工业行会,严重束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4.封建等级制度使资产阶级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封建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使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他们从事工商业活动遭到特权阶层轻视,还要交纳重税,造成资本主义发展严重障碍。

(五)资本主义建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开始,1649年取得革命胜利。

1660年出现封建王朝复辟,先后经复辟与反复辟几次较量,经历约半个世纪曲折斗争,1688年资产阶级政党以政变方式,从荷兰迎来一个带着荷兰海军进入英国的国王威廉,才使资产阶级稳定政权。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克巴士底监狱,开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94年大资产阶级获得政权后,法国历史充满复辟与反复辟斗争,出现过两次封建王朝复辟,两个帝国时期和三个革命高潮,经过80多年共和与帝制反复斗争,1875年第三共和国颁布新宪法,资产阶级才巩固统治。

(六)资本主义在工业中发展三个阶段:1.资本主义简单协作:在手工业作坊里集中较多工人,他们在同一时间、同一作坊、生产同一样商品,在同一个资本家指挥下做同样工作。

这是资本主义劳动社会化最早形式。

资本主义简单协作并没有改变个人劳动方式。

2.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以手工技术和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

它是一种以分工为基础的劳动协作。

(1)混成手工业:不同专长手工业者联合在一个作坊有分工地协作劳动。

如马车行业。

(2)有机手工业:相同专长手工业者联合在一个作坊按工序协作劳动。

如制针行业。

3.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广泛用机械化作业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

资本主义工厂由动力机、传动机、工作机三部分组成机器系统,用机器加工劳动对象,制作劳动产品。

二.产业革命(一)产业革命前提:1.工场手工业发展为产业革命提供工艺技术条件:手工业工场进一步发展,把生产过程分成许多精细简单工序,使每个工序都可能用机器代替手工作业,为机器发明和使用做准备,为以后工厂制提供熟练工人和技术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产业革命提供社会经济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较大规模手工业工场,国内外市场日益扩大,资本原始积累提供足够资金和雇佣劳动力,为产业革命提供社会经济条件。

3.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为产业革命提供社会政治前提:17世纪中叶,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反复斗争,使资产阶级政权得到稳定。

资产阶级可以通过国家机器,进一步以法律形式保护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和手工业工场发展,使产业革命所需社会经济、物质技术和政治条件完全成熟。

(二)产业革命里程1.产业革命起点:产业革命从投资较少、资本周转较快、获利较为容易的轻工业开始。

当时,棉纺业不受封建行会和传统法规束缚,容易采用先进技术。

棉纺织物比较便宜,市场需求量大。

旧棉纺工场又无力满足市场需求。

2.珍妮机:1674年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发明珍妮机。

这是一种手摇纺织机。

普通手摇纺车只有一个锭子,珍妮机可以同时带动16-18个锭子。

3.水力纺纱机:1769年理发匠阿克莱制成水力纺纱机。

它用水作动力,纺出棉纱虽然较粗,但质地坚韧,可以代替亚麻经线。

水力机体积庞大,必须安放在大型建筑物中,于是建造厂房,集中大量工人,突破了手工业工场规模,出现资本主义工厂制。

4.骡机:1779年工人克伦普顿发明骡机,即两种机器巧妙结合。

他综合珍妮机和水力机优点,使骡机纺出棉纱精细结实,一次可以转动300-400个甚至更多纱锭。

5.水力织布机:1785年卡特赖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它比手工织布效率提高40多倍,出现大规模织布厂。

净棉机、梳棉机、漂白机、整染机等一系列机器也相继出现,纺织部门全面实现机器生产。

6.蒸汽机:1689年已经有人制成蒸汽动力柴油机。

1705年纽可门改作矿井抽水机。

1769年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教具员瓦特改进为较大功率蒸汽发动机。

1782年瓦特完成蒸汽机试制工作。

1784年英国建立第一座蒸汽机动力纺纱厂。

7.钢铁工业发展:机器制造业发展引起钢铁需求量增加。

1735年达尔比采用焦煤炼铁获得成功。

1760年建立巨大炼钢炉,采用焦煤熔铁,装有鼓风装置,去掉硫磺杂质,开启近代大规模冶金工业。

1784年科尔特发明“搅炼和碾压法”,提高炼钢生产技术。

8.采矿业发展:蒸汽机使用和冶金工业发展,使煤炭需求量大大增加,采煤业在英国迅速发展,出现煤铁工业中心。

9.交通运输发展:工业化发展和国内外市场扩大,要求建设交通运输系统。

1788年约克郡建立第一座铁桥。

19世纪开始陆上运输和海上运输技术革新,出现所谓“铁路时代”和“汽轮时代”。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第一艘载客汽轮,同年在北美哈德逊河下水。

1811年英国利用这项技术建成汽轮,在英国克莱德河下水。

英国早期路轨使用木材,1820年制造铁轨。

1814年当过煤矿工人的斯蒂芬逊制造第一台蒸汽机车。

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

1830年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铁路通车。

(三)产业革命意义:1.产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开始于英国,19世纪中叶在北美、欧洲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的,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2.产业革命意义:产业革命既是一场巨大技术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社会变革。

说它是技术变革,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说它是社会变革,在于促进生产关系变革方面。

(1)产业革命是一场巨大技术变革:产业革命催生机器大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

(2)产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社会变革:①产业革命摧毁封建制度: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资本主义创造了与它相适应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摧毁了封建制度和小生产经济,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占据统治地位。

②产业革命简化阶级关系:它使社会上日益分裂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帮助资产阶级巩固了国家政权。

第二节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一.自由竞争(一)自由竞争:同业不同主体间相互竞技、争夺和制衡行为。

(二)自由竞争阶段:从1688年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到19世纪60-70年代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属于自由竞争阶段。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三)自由竞争表现:1.自由竞争实质:单个资本家不能独占某种商品生产或销售绝大部分,每个资本家都在为自己无法控制的市场生产商品。

2.自由竞争形式:(1)同一行业资本家相互竞争,用以攫取超额利润;(2)不同行业资本家相互竞争,用以瓜分平均利润。

3.自由竞争状态:企业可以自由设立,资本可以自由转移,规模可以自由扩大,价格可以自由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